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王某为某大型水库管理员,某日天降大雨,王某擅离职守,出去打牌。
结果水位上涨,水库某处堤坝被冲出一个缺口,导致决堤,致使在附近玩耍的两名邻村的儿童死亡,并使人民群众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A.决水罪B.过失决水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玩忽职守罪答案:B2.王某在和朋友聚会并饮酒后,不顾朋友劝阻,独自驾车回家。
在回家的途中,将正常行走的路人甲撞成重伤,为逃避法律追究,王某看四周无人遂驾车逃逸,致甲死亡。
对王某的行为如何评价?( )A.交通肇事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D.故意杀人罪答案:A3.张某系中医医师,合法开设门诊,为牙痛患者袁某诊断后便开了中药清胃散二副。
因在此之前被告人张某错将有毒的草乌装入放玄参的药斗内,在配药时将草乌当作玄参配给了袁某。
袁喝了一副中药后,即出现严重中毒症状。
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5时40分死亡。
对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A.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B.构成医疗事故罪C.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D.构成销售劣药罪答案:B4.运输队司机李某在厂内驾车从甲车间往乙车间运送原料。
由于中午饮酒加上没有休息,李某非常困倦,结果在乙车间内倒车准备卸货时,操纵不慎,撞倒在车间内的一排原料箱,将两名女工当场砸倒在地,一名重伤,另一名经抢救无效死亡。
李某的行为构成:( )A.重大责任事故罪B.交通肇事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重伤罪D.玩忽职守罪答案:A5.甲某见村外新驾设的电力线路不带电,认为不会有危险,就爬上电线杆,割下100余米,价值3000余元。
经查,该部分线路已架设完毕并经电力部门验收合格,打算下个月通电。
在审查中,甲某还交代,曾经在2002年5月盗割过一段国防通信线路,当时造成该线路通信中断3小时。
2002年8月曾经盗割过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路,造成铁路调度工作中断,差点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甲某的行为构成:( )A.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交通设施罪和破坏通信设备罪B.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交通设施罪和破坏军事通信罪C.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破坏军事通信罪D.盗窃罪,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和破坏军事通信罪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甲某系一盗窃罪的刑满释放人员,某日其因手头紧张欲重操旧业,遂潜入一居民家中,窃得保险箱一个,打开后发现内有现金五万元,并有五四式手枪一支,子弹数十发,甲某将钱挥霍,并将手枪及子弹藏于自己家中。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练习 (附答案)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放火罪的客观要件是(D)。
A.实施了放火行为B.以不作为形式进行放火C.以作为的形式进行放火D.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2.放火罪既遂的判断标准是( C )。
A.财物被烧毁或者人被烧死、烧伤B.引火物与被燃烧物接触C.放火行为已经燃烧物独立燃烧D.放火行为实施完毕3.放火罪与以放火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于( A )。
A.看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B.看行为是否造成数人死亡的结果C.看行为师是否引起财产的损失D.看是否有杀人的目的4.某汽车运输公司工人赵某,因对公司经理不满,遂指使常与其喝酒的孙某将本公司的一辆接送职工通勤的面包车炸毁。
赵某构成(C )。
A.爆炸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5.王某因与李某有私仇而起杀心,王某在李某停在街道旁的汽车上装上其自制的爆炸装置,李某在拉开车门时,爆炸装置发生爆炸,李某当场被炸死,旁边路过的两人被炸成重伤,十辆汽车遭严重损坏。
王某的行为构成( C )。
A.破坏交通工具罪B.故意杀人罪C.爆炸罪D.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6.犯罪分子企图将某批发部物资仓库烧毁,于某日深夜将仓库门窗洒上汽油用火点着,幸被巡逻人员发现,及时扑灭,尚来造成严重损失。
对放火者应当以(A )论处。
A.放火罪既遂B.放火罪未遂C.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7.某村办加工厂的粉条多次被偷,加工厂负责人某甲决定在粉条上喷洒农药,以使粉条有异味而制止偷窃行为。
喷洒农药的当晚,有人将粉条偷走食用,造成2人死亡的结果。
某甲的行为构成( C )。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D.故意伤害(致死)罪8.李某、刘某因在公共场所抢劫,已构成犯罪,被巡逻民警抓获,当公安人员用警车押解回公安局,李某妄图和押解的公安人员同归于尽,即拉响了随身携带的手榴弹,结果汽车被炸坏,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元,李、刘被炸成重伤,抢救无效死亡。
法考与司法考试之危害公共安全罪(上)——真题与解析

1.(多选题)乙成立恐怖组织并开展培训活动,甲为其提供资助。
受培训的丙、丁为实施恐怖活动准备凶器。
因案件被及时侦破,乙、丙、丁未能实施恐怖活动。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构成帮助恐怖活动罪,不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从犯的规定B.乙构成组织、领导恐怖组织罪C.丙、丁构成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D.对丙、丁定罪量刑时,不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预备犯的规定【参考答案】ABCD【考点】组织、领导恐怖组织罪、帮助恐怖活动罪、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解析】关于帮助恐怖活动罪,刑法第120条之一第1款规定:“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款为《刑法修正案(九)》增设)本罪的特点是,将共犯行为(帮助行为)完全正犯化。
关于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刑法第120条之二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为实施恐怖活动准备凶器、危险物品或者其他工具的;(二)组织恐怖活动培训或者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三)为实施恐怖活动与境外恐怖活动组织或者人员联络的;(四)为实施恐怖活动进行策划或者其他准备的。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本条为《刑法修正案(九)》增设)本罪的特点是。
将预备行为正犯化,成为一种独立的预备罪。
A项:根据《刑法》第120条之一的规定,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构成帮助恐怖活动罪。
既然资助恐怖活动培训这一原本属于共同犯罪中的帮助行为已经被刑法规定为独立的犯罪,将帮助行为正犯化,则对于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应直接按照《刑法》第120条之一的规定处罚,不再适用总则关于从犯的规定。
A选项正确。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行为人在交通肇事罪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应以( )定罪处罚。
A.故意杀人罪B.交通肇事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遗弃罪正确答案:A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危害公共安全罪2.明知学校宿舍楼年久失修,但是不及时修理,致使楼房倒塌,砸死、砸伤数人的,构成( )。
A.重大责任事故罪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C.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D.玩忽职守罪正确答案:C解析:我国《刑法》第138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该条是关于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规定。
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危害公共安全罪3.对于以放火的危险方法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应当( )。
A.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B.按照放火罪定罪处罚C.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罪和放火罪实行数罪并罚D.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正确答案:A解析:交通工具是放火罪犯罪对象中的一种,所以在以放火的危险方法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中,破坏交通工具罪是特殊法,而放火罪是一般法,所以应当认定为破坏交通工具罪。
知识模块:危害公共安全罪4.下列犯罪中没有现实的损害后果不能构成既遂的是( )。
司法卷二:危害公共安全罪测试题(题库版)

司法卷二:危害公共安全罪测试题(题库版)1、多选贾某驾驶一机动车将过路人王某撞成重伤,之后在乘车人张某的指使下驾车逃离现场。
被害人王某因贾某的逃逸,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贾某构(江南博哥)成(间接)故意杀人罪B.贾某与张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C.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D.张某是交通肇事罪的从犯正确答案:B, 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问题。
参见《刑法》第13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
2、单选某公司电工甲,自恃技术熟练,在检修电路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使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8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A.失火罪B.放火罪C.玩忽职守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具体适用。
参见《刑法》第134条。
3、单选某甲趁天黑盗得一手提包,到僻静处打开才发现,包内有一万块钱的现金和手枪一支,子弹若干,遂将提包中的手枪储存在家中地下室中,则甲的行为构成:()A.盗窃枪支、弹药罪B.盗窃罪与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数罪C.盗窃罪与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数罪D.盗窃罪与非法私藏枪支、弹药罪数罪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参见《刑法》第264条、第128条第1款。
4、单选某甲于晚上潜入一仓库盗窃,因为黑暗以致辨认物品困难,于是划着火柴察看,不料火柴掉落点燃存放的易燃物品,仓库外传来声响,某甲以为被人发觉,遂逃离仓库。
后火柴点燃易燃物品并导致火灾。
事后查明直接财产损失20万元。
对甲划火柴引起火灾的行为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是:()A.放火罪B.失火罪C.不构成犯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综合提高篇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失火罪的具体适用。
失火罪,是指由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案中,某甲因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但轻信能够避免,在火灾发生之时为逃离而不顾,以致造成了上述严重后果。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一、单项选择题.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犯罪主体不同.犯罪客观要件不同.犯罪客体不同.犯罪主观要件不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既有故意也有过失.只能是故意.只能是直接故意.只能是过失.放火罪属于()。
.行为犯.结果犯.危险犯.举动犯.放火罪与失火罪区别的关键是()。
.犯罪客体不同.犯罪客观要件不同.犯罪主体不同.犯罪主观要件不同.甲为报复乙将汽油从门缝倒进乙位于三楼的卧室,然后用火柴点燃,好在发现及时,只造成乙轻伤和余元的财产损失。
甲的行为()。
.不构成犯罪.构成放火罪.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构成故意杀人罪.甲为杀乙将一定时爆炸装置放在乙驾驶的公共汽车驾驶室的座位下。
乙出车不久即发生爆炸,除乙被炸死外,车上的三位乘客也受了轻伤。
另外,车辆被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余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
.故意杀人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爆炸罪.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区别的关键是()。
.犯罪客体不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犯罪主体不同.犯罪主观方面不同.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交通工具。
.准备投入使用的.正在使用的.公用的.私用的.下列()可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放火.决水.私设电网.爆炸.下列不构成投毒罪的是()。
.将毒药投入食堂大锅饭内.投毒致余人中毒.将毒药投入某人茶杯致其死亡.将毒药投入水井内.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是一般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单位主体和自然人主体.只能是单位主体.甲为窃取财物将在候车室睡觉的乙的旅行包提走,打开一看却发现其中只有两支手枪,别无他物。
甲的行为()。
.构成盗窃枪支罪.构成盗窃罪.不构成犯罪.构成盗窃枪支罪和盗窃罪未遂.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
.自然人一般主体.自然人特殊主体.单位一般主体.单位特殊主体.交通肇事致人重伤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的构成()。
.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甲骑自行车严重违章,致乙驾驶的卡车因避让而撞死两个行人。
第十六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十六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或者实施的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2.如果行为人以放火为手段杀害特定的人,但危害公共安全的,应以论处。
3.某甲为了杀害某乙,将砒霜投放到食堂的饭菜锅内。
甲的行为构成。
4.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航空器,已经造成其倾覆、毁坏或者足以使其倾覆、毁坏的行为。
5.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客体是。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
6.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7.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8.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是指对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
9.资助恐怖组织罪是指个人或者单位资助或者的行为。
10.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2.重大飞行事故罪,是指航空人员,致使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3.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单位的职工由于、,或者,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14.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
15.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管理规定,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6.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明知或者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A.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B.只能是故意 C.只能是直接故意 D.只能是过失2.放火罪属于()。
A.行为犯 B.结果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3.放火罪的既遂是指()。
A.财物被烧毁或人被烧伤或烧死B.行为人已着手实施放火行为,火种与燃烧物刚刚接触,但还没有达到被燃烧物能够继续燃烧的程度C.放火行为已引起燃烧物的独立燃烧D. 无论是否独立燃烧,只要一放火,就是既遂4.甲为报复乙将汽油倒进位于三楼的乙的卧室,然后用火柴点燃,幸好被及时发现,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失。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ID(4292): 未婚男子吴某因一次输血不幸感染上艾滋病。
在绝望之余,他来到北京。
他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针筒,先抽取自己的血液,然后再随意地用针筒向行人和游客针刺和注射,引起社会的巨大恐慌。
吴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构成传播性病罪B. 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构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D.构成寻衅滋事罪[单项选择]正确答案:B评析:答案:B【考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解析】吴某将针筒向行人和游客注射和针刺的行为足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ID(4300): 甲乙两个青年在铁路上游玩,打赌说火车能否将一块混凝土石头撞飞,而将混凝土石头放到铁轨上,当火车开来时,扳道员由于混凝土石头卡住了岔道轨,而不能扳动岔道,致使火车误入轨道与另一火车相撞,造成严重后果,这两个青年行为构成:()A.破坏交通工具罪B.破坏交通设施罪C.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单项选择]:正确答案:B评析:【答案】B【考点】破坏交通设施罪的认定【解析】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在侵犯的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及犯罪主体上基本相同,其区别就在于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交通工具;后者的对象是交通设施,如桥梁、轨道、隧道、公路、灯塔、标志、机场、航道等。
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看破坏行为的直接指向。
如果破坏行为直接指向交通设施,并由此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如果破坏行为直接指向交通工具,上了轮船,后来又由于他的疏忽,导致了重大火灾的发生。
请问对马某的行为如何界定?A. 危险物品肇事罪B.失火罪C.过失爆炸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单项选择]:正确答案:A评析:[参考答案] A[测试点] 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认定。
[解析] 危险物品肇事罪,是行为人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侵犯的客体是()。
A.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B.公民的人身权利C.公私财产所有权D.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所有权2、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属于()。
A.行为犯B.结果犯C.危险犯D.危险犯或结果犯3、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是()。
A.故意B.过失C.故意或过失4、甲是电气设备维修工,负有维修车间电气设备的任务。
在其当班时间,发现电气调和受损,有引起火灾的危险,但由于对领导不满,故意不予维修,以致引起火灾,损失很大。
对甲应以()。
A.放火罪论处B.失火罪论处C.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D.玩忽职守罪论处5、张某因多次恋爱失败,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想自杀。
某日张某独自躲在家中放火焚烧自己的房屋,因张某住在城市的老城区,木结构的房子都连在一起,因此邻居及时发现,将火扑灭。
张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毁坏财物罪B.放火罪C.失火罪D.不构成犯罪6、放火罪的既遂是指()。
A.财物被烧毁或人被烧伤或烧死B.行为人已着手实施放火行为,火种与燃烧物刚刚接触,但还没有达到被燃烧物能够继续燃烧的程度C.放火行为已引起燃烧物的独立燃烧7、以爆炸手段实施的杀人罪与爆炸罪的主要区别是:A.看是否出于故意B.看行为是否造成死伤的结果C.看造成死伤的人数D.看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8、刘某(男)因与李某(女)恋爱失败,遂决定报复李某。
一日刘某找到李某,对李某说:最后还有几句话要讲。
李某就跟着刘某到了一条僻静的小河边。
刘某从口袋里拿出一只木质小盒交给李某,对李某说这是以前李某送的东西,现在还给李某。
并说,等他走了以后再打开盒子。
等刘某离开以后,李某打开木盒,结果引爆了一枚炸药,李某被炸死。
刘某的行为属于()。
A.爆炸罪B.危险物品肇事罪C.故意杀人罪D.报复陷害罪9、甲与乙有仇,某日甲发现乙晚上到邻村去看露天电影,就携带一枚手榴弹尾随乙到了邻村,在乙看电影时,甲引爆了手榴弹,结果乙被炸死,在边上多名看电影的群众也被炸死炸伤。
的行为构成()。
A.爆炸罪B.危险物品肇事罪C.故意杀人罪D.报复陷害罪10、某甲潜入仓库偷山笋干,因为无法打开装山笋干的麻袋,便利用火柴把麻袋烧个小洞,以方便倒出山笋干。
甲点着麻袋后,随手将未熄灭的火柴扔在地上,引燃地上所铺芦席,仓库内立即燃起大火。
甲见火势凶猛难以扑灭,便掉头而逃。
结果大火烧毁整座仓库,损失严重。
某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放火罪C.失火罪11、某冷库工人刘某因对领导有意见,为报复泄愤,在库内冻鸡上偷洒许多剧毒农药,造成100多吨冻鸡报废,损失20余万元。
刘某的行为构成()。
A.投放危险物质罪B.破坏生产经营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报复陷害罪12、被告人冯某听到关于保险的宣传后,将自己的三间破旧房屋及杂物向保险公司投保6000元。
投保后,为了取得保险赔偿金,他将煤油和白酒洒在棉团上塞在房屋的柱孔中,用火柴点燃后离开现场,躲在远处偷观动静。
由于被四邻及时发现,将火扑灭,未造成严重损失。
冯某的行为构成()。
A.保险诈骗罪B.放火罪C.放火罪和保险诈骗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13、某村粉坊生产的粉条多次被人偷走。
于是粉坊负责人甲同会计乙及临时工丙商量对策。
乙说:“在粉条上洒些1605农药,他们吃着有味就不敢再来偷了。
”甲、丙表示同意。
于是乙取来农药,三人往粉条上洒农药,并把带毒的粉条拿到晾房内架好。
正巧当晚本村村民丁某等四人进去,这架有毒粉条偷去煮着吃了。
除这四人全中毒外,还有其中一村民的母亲和妹妹也吃了粉条中毒,结果六人中两人死亡。
甲乙丙三人构成()。
A.投毒罪B.过失投毒罪C.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D.过失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14、甲、乙两人深夜带着炸药去水库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投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
A.爆炸罪B.过失爆炸罪C.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D.过失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15、被告人王某因为企图与女青年谈恋爱遭到拒绝而产生报复心理。
他在街上见到打扮漂亮的女青年,就用身上带的小刀朝女青年脸上划一刀。
采用此手段他先后划伤了13名女青年的面容。
最为严重的一次,王在路上将正在行走中的女青年梁某摔倒后,朝其脸上划了两刀,从面部到后颈,形成倒人字形伤口,缝合73针。
王某的行为构成()。
A.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故意伤害罪C.寻衅滋事罪16、某炊事员在做菜时,误把仓库中一瓶农药当菜油用来炒菜,致使多人食后中毒,但因抢救及时,未造成任何伤亡。
炊事员的行为构成()。
A.过失投毒罪B.意外事件C.投毒罪D.不构成犯罪17、下列交通工具中,不能成为破坏交通工具罪犯罪对象的是()。
A.马车B.电车C.船只D.拖拉机18、甲某于一天晚上发现马路边停有一辆卡车,无人看守。
他偷偷打开油箱盖准备偷汽油,因晚上天黑看不清楚,甲就打着打火机用来照明,由于大量汽车挥发,遇明火燃烧并引燃油箱,致使汽车被烧毁。
甲的行为构成()。
A.破坏交通工具罪B.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C.放火罪D.失火罪19、某机修师,因对领导不满,利用工作之便,在进厂大修的飞机上,非法加装了两套控制电路,妄图使飞机在试飞时空中断油停机,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因被及时发觉而没有造成飞机坠毁的严重后果。
机修师的行为属于()。
A.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B.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C.破坏交通工具罪预备D.不构成犯罪20、某工务段养路工兼巡道工甲,为了排斥巡道工乙,以使自己能递升为正式巡道工,增加工资,多得奖金,因而故意把方头道钉一枚横插入钢轨接缝处,企图造成事故,嫁祸于乙,使某次列车险些脱轨倾覆。
甲的行为构成()。
A.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B.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C.破坏交通设施罪既遂D.破坏交通设施罪未遂21、劫持航空器罪的犯罪主体是()。
A.已满14周岁具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B.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C.中国公民22、甲、乙丙三人组织,成立了一个恐怖活动组织。
组织成立以后,三人多次进行爆炸活动,炸死、炸伤我人,造成极大的社会恐惧。
甲、乙、丙三人的行为构成()。
A.爆炸罪B.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C.爆炸罪和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23、杜某乘机场的安检人员疏忽之机,将一把匕首携带登上了飞机。
飞机在飞行途中杜某对机长实施暴力,将机长用匕首捅伤,迫使其改变航线,将飞机飞到杜某所指定的机场。
杜某的行为构成()。
A.破坏交通工具罪B.劫持航空器罪C.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4、张某从上候车室盗得一军人提包(本意是盗窃钱财),打开一看有人民币12000元,并有“五四”式手枪一支,子弹5发。
张某将盗得的枪支弹药藏匿在自己家中,准备作为以后进行犯罪的工具。
张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盗窃罪和盗窃枪支弹药罪C.盗窃罪和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D.盗窃罪、盗窃枪支弹药罪和私藏枪支弹药罪25、胡某从境外走私了一批枪支弹药入境,为了安全起见,胡某找到他在乡下的朋友林某,托林某代为保管这批枪支弹药。
林某满口同意,后胡某就将这批枪支弹药运到林某家的地下室藏起来,并付给林某1000元钱。
林某的行为构成()。
A.储存枪支弹药罪B私藏枪支弹药罪C.走私武器、弹药罪的共犯26、某省射击队教练将射击队的射击运动用枪擅自借给其好友,用于打猎。
数月后,射击队发现失少枪支,经追查才知道是教练擅自出借。
在射击队领导催促下,教练才将枪支追回。
教练的行为属于()。
A.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B.非法出借枪支罪C.丢失枪支不报罪D.不构成犯罪27、李某在厂区内驾驶卡车从甲车间往乙车间运送生产原料,由于李某中午喝了一些酒,精力不集中,结果在倒车准备卸货时,操纵不慎,撞倒车间内一排原料箱,将一名女子砸死。
李某的行为属于()。
A.生产、作业重大责任事故罪B.交通肇事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意外事件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行为中属于危险方法的是()A.放火B.劫持船只C.决水D.爆炸E.投毒2、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包括下列情形()A.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B.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C.阻塞交通,造成重大影响的D.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在30万元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力赔偿的E.撞上国家领导人车辆的3、工程重大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包括下列几项()A.建设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B.承包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C.设计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D.工程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E.施工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4、劫持航空器罪的航空器是指()A.正在飞行B.航空器上有人的任何时候C.正在检修准备飞行的D.正在使用的5、破坏交通工具罪中的交通工具包括()A.火车B.汽车C.轮船D.飞机E.地铁6、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肇事罪中的危险品包括()A.爆炸性物品B.易燃性物品C.放射性物品D.毒害性物品E.腐蚀性物品7、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公共安全是指()A.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B.重大公私财产安全C.正常的生活、工作、生产的安全D.公共财产的安全E.经济生活的健康运转8、生产、作业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特征是()A.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B.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C.侵犯的客体是厂矿等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安全D.客观表现为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E.主观上出于过失9、因重大责任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所具有的共同点包括()A.主体上均是特殊主体B.均要求发生重大伤亡后果C.主观上均是过失D.处罚中均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E.均属于侵害公共安全的犯罪10、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犯下列哪些罪名后方承担刑事责任()A.放火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C.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D.爆炸罪E.劫持航空器罪三、名词解释1.危害公共安全罪2.破坏交通工具罪3.生产、作业重大责任事故罪4.劫持航空器罪四、简答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认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应注意什么问题?3、构成交通肇事罪在客观方面应具备什么条件?五、案例分析【案情】一被告人李某,男,26岁,某单位汽车司机。
被告人李某于某年10月27日上午10时,同装卸工刘某、王某等三人,驾驶黄河大卡车由某乡向市里送大白菜。
车高速行驶,当开到某乡政府的十字路口时,将前方同方向骑车的季某、韩某连人带车撞出42米,从两名被害人的前胸部轧过去,造成两人当场死亡。
被告人见轧死人后,为了逃避罪责,非但不停车抢救被害人,保护肇事现场,听候处理,反而继续加速行驶。
同车的装卸工刘某急喊:“快刹车,不能跑!”被告人回答说:“跑!不跑怎么办?反正都完蛋了。
”当跑出大约5公里快到市郊农贸市场时,正遇路边有一妇女骑车带着小孩,刘、王发现车将撞人,又大叫:“快停车!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