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章节练习之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练习题及答案

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C)。
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2.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B)。
A.只能是直接故意B.只能是故意C.既有故意也有过失D.只能是过失3.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能是(B)。
A.外国人B.中国公民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背叛国家罪与投敌叛变罪区别的关键是(D)。
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5.资敌罪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关键区别在于(A)。
A.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B.犯罪主体不同C.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D.犯罪客体不同6.我国公民甲得知乙正在为境外某公司收集我国的经济情报,遂向乙提供了一先进的微型摄象机,供乙刺探我国情报使用。
后两人均被抓获。
甲的行为构成(B)。
A.间谍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资敌罪D.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本题之所以选B,原因在于乙是在为境外非间谍机构收集我国情报,其行为不构成间谍罪,而属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甲在明知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帮助理当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共犯。
资敌罪限于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限于对几种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资助,故都不能选。
)7.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C)。
A.资敌罪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C.间谍罪D.投敌叛变罪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罪都可以(B)。
A.判处死刑B.并处没收财产C.并处罚金D.并处驱逐出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BCD)。
A.间谍罪B.叛逃罪C.投敌叛变罪D.背叛国家罪2.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不能叛处死刑的罪是(AB)。
A.叛逃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C.投敌叛变罪D.资敌罪3.间谍罪的行为包括(ABCD)。
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一节习题一、判断题1.煽动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叛逃罪的法定刑中不包括死刑。
()2. 武装叛乱、暴乱罪属于结果犯。
()3.是否危害国家安全,是区分危害国家安全罪与非罪或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的重要标准。
()4.投敌叛变罪,是指中国公民投奔敌方营垒,或者在被捕、被俘以后投降敌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5.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
()6.投敌叛变罪、分裂国家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
()7.犯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叛逃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8. 资敌罪,是指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行为。
()9.策动、胁迫、勾引、收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进行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依照武装叛乱、暴乱罪从重处罚。
()10.分裂国家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11.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主体包括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
()二、简答题1.简述分裂国家罪的构成特征。
2.如何区分分裂国家罪与背叛国家罪的界限。
3.简述武装叛乱、暴乱罪构成特征。
三、论述题1.试述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及其特征。
2.试述间谍罪的概念及其特征。
第二节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对;2.错; 3.对;4.对;5.错;6.错;7.对; 8.对;9.对;10.对; 11.对。
二、名词解释1.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2.煽动分裂国家罪,是指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3.颠覆国家政权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4.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资助境内组织或个人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行为。
5.投敌叛变罪,是指中国公民投奔敌人营垒或者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刑法各论第21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一,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
这里所说的外国,是指对我国怀有侵略、控制、颠覆野心 的外国政府,也指外国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 党、政治集团以及其他反动势力,包括外国机构、组织和 个人。外国机构,是指外国的官方机构,如政府、军队以 及其他国家机关设置的机构,也包括外国驻我国的使、领 馆及办事处等。外国组织,是指外国的政党、社会团体及 其他企事业单位等。通常所说的组织包括机构,但危害国 家安全的行为背后往往有某一国国家的政府、军队或者其 他官方组织机构的支持、操纵。外国个人,是指外国公民、 无国籍人以及外籍华人等。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种类 危害国家安全罪包含12个条文,涉及12个罪 名。这12个犯罪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危害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的犯罪,具体包括:背 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 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助危害 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叛变、叛逃的犯罪,具体包括:投敌叛变罪、叛 逃罪。 ◆间谍、资敌的犯罪,具体包括:间谍罪、为境外 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
刑法条文 102
103第一款
罪名 背叛国家罪
分裂国家罪
刑法条文 107
108
罪名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 活动罪 投敌叛变罪 叛逃罪
间谍罪
103第二款
104
煽动分裂国家罪
武装叛乱、暴乱 罪
109
110
105第一款
颠覆国家政权罪
111
为境外窃取、刺探、 收买、非法提供国 家秘密、情报罪 资敌罪
105第二款
所谓组织,是指为分裂国家而安排分散的人使之具有一定 的系统性或整体性,既包括预备过程中的组织,也包括实 施中的组织。
20第17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下册·各论)
第十七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目录
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第二节 背叛国家罪 第三节 分裂国家罪 第四节 武装叛乱、暴乱罪 第五节 叛逃罪 第六节 间谍罪 第七节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思考题
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一)犯罪客体:国家安全。 (二)犯罪客观方面: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三)犯罪主体:多为一般主体,少数犯罪对主体有特殊要求。本类 犯罪中除了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可以由境外内外机构、组织 或者个人构成外,其他犯罪的主体均为自然人主体。 (四)犯罪主观方面:故意(多为直接故意)。
第四节 武装叛乱、暴乱罪
一、武装叛乱、暴乱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 武装叛乱、暴乱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 行为。 (一)犯罪客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犯罪客观方面: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行 为。(选择性罪名+行为犯) (三)犯罪主体:一般主体。 (四)犯罪主观方面:故意。
第四节 武装叛乱、暴乱罪
二、武装叛乱、暴乱罪的认定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 1. 行为人实施了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行为,且 行为人必须通过“武装”的形式进行叛乱或者暴乱,单纯的过激行为, 不构成本罪。 2.主观上具有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行为的故意,具有推翻我国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知道自己参 加的是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则不构成此罪。
三、武装叛乱、暴乱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104条的规定,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10 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积极参加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其他参加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策动、胁迫、勾引、收买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进行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 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106条的规定,与境外机构、组 织、个人相勾结犯本罪的,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113条的规定,犯武装叛 乱、暴乱罪,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犯 本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根据《刑法》第56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应当附加剥 夺政治权利;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本法分则的规定。即犯本罪的,对 于其他参加者,可以单处剥夺政治权利。对于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积极参 加的,以及未被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其他参加者,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分论 第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
1.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思考提示 是否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 2.分裂国家罪的实质是什么? .分裂国家罪的实质是什么? 思考提示 在于分裂领土,另立“国家” 在于分裂领土,另立“国家”。 3.武装叛乱与武装暴乱的区别是什么? .武装叛乱与武装暴乱的区别是什么? 思考提示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境外势力参与,武装叛乱是在境外 势力的支持下在境内进行武装暴动。
3
第二节 危害国家、颠覆政权的犯罪
一、背叛国家罪 (一)背叛国家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 (二)背叛国家罪的认定 (三)背叛国家罪的处罚
第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4
第二节 危害国家、颠覆政权的犯罪
二、分裂国家罪
三、煽动分裂国家罪
第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5
第二节 危害国家、颠覆政权的犯罪
四、武装叛乱、暴乱罪 (一)武装叛乱、暴乱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武装叛乱、暴乱罪的认定 (三)武装叛乱、暴乱罪的处罚
第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6
第二节 危害国家、颠覆政权的犯罪
五、颠覆国家政权罪 六、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七、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第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7
第三节
叛变、叛逃的犯罪 叛变、
一、投敌叛变罪
二、叛逃罪 (一)叛逃罪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8
第三节
叛变、叛逃的犯罪 叛变、
(二)叛逃罪的认定
第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1
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 (一)所侵犯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 全 (二)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 的行为
国家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危害国家安全罪

国家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危害国家安全罪 ⼀、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只有⼀个答案是正确的,应试⼈员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某国家机关的机要⼈员林某利⽤职务上的便利,将其所知悉、掌握的⼤量国家机密、提供给境外的反动组织,对该⾏为如何认定?( ) 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B.为境外⾮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正确答案:B 2.以下犯罪⾏为的主体哪⼀种不限于国家机关⼯作⼈员?( ) A.玩忽职守罪 B.帮助犯罪分⼦逃避处罚罪 C.失职造成珍贵⽂物损毁、流失罪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正确答案:D 3.下列犯罪中,只有特殊主体才能构成的是哪⼀罪名?( ) A.⾮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幼苗罪 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C.组织、领导、参加⿊社会性质组织罪 D.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 正确答案:D 4.某甲为我国某国家机关⼯作⼈员,在其因公出国考察期间,⽆故擅离岗位,滞留国外不归。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甲构成间谍罪 B.某甲构成投敌叛变罪 C.某甲构成叛逃罪 D.某甲构成叛逃罪和投敌叛变罪 正确答案:C 5.关于背叛国家罪,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罪主体是⼀般主体 B.该罪法定刑为死刑 C.该罪的主观⽅⾯为故意 D.犯该罪的,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正确答案:D ⼆、多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应试⼈员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6.蔡某系检察院清洁⼯,⼀次在打扫卫⽣时偷出了⼀封印有"级"的举报信。
蔡某打开举报信阅读,发现该信内容是⼀受贿分⼦甲受贿的主要线索。
蔡某与甲联系,称如果甲给他50万元现⾦,他就销毁该信。
甲给了蔡某50万元。
蔡某获得钱以后怕把事情闹⼤,就把信放回了原处。
刑法分则练习题

第十三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甲投敌叛变后,参加了间谍组织,又被派回大陆刺探情报,对甲应()A.以投敌叛变罪和间谍罪从一重罪处罚B.以投敌叛变罪和间谍进行并罚C.把间谍行为作为投敌叛变罪的加重情节D.只定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情报罪2、下列何种行为不构成间谍罪?A、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B、参加间谍组织C、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D、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3.以下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特殊主体的有()A.战时资敌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提供国家秘密罪C.叛逃罪D.投敌叛变罪二、多项选择题1、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法定最高刑可以处死刑的是下述几种?A、间谍罪B、叛逃罪C、资敌罪D颠覆国家政权罪2、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所资助的具体犯罪是以下几种:A、背叛国家罪B、投敌叛变罪C、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D、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3、下列有关叛逃罪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叛逃行为必须发生在履行公务期间C、客观方面表现为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D、如果行为人叛逃境外而又加入境外的敌方营垒的,可以考虑按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以投敌叛变罪定罪处罚第十四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单选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下列哪种犯罪形态?A、行为犯B、结果犯C、危险犯D危险犯或者结果犯2、被告人甲与乙有私仇。
甲为了报复乙,在乙楼下的垃圾桶里埋下了炸药和雷管,试图在乙倒垃圾时炸死乙,但连续5天乙都未到楼下倒垃圾,乙的邻居丙在倒垃圾时被炸成重伤,垃圾桶被炸坏。
甲行为构成何罪?A、故意杀人罪B、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C、放火罪D爆炸罪3、出租汽车司机甲因被领导单位批评,为发泄不满、私愤,驾车驶入闹市区向密集的人群冲去。
当场轧死5人,撞伤19人,对甲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交通肇事罪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C、重大责任事故罪D、故意杀人罪4、放火罪的既遂是指()A、财物被烧毁或者人被烧伤或烧死B、行为人已着手实施放火行为,火种与燃烧物刚刚接触,但还没有达到被燃烧物能够继续燃烧的程度C、放火行为已经引起燃烧物独立燃烧D、放火行为构成犯罪必须有法定结果的产生5.司机李某在给汽车加油时,想偷偷吸烟,在刚划燃火柴时就引起了加油站院内汽油气体燃烧,加油站爆炸,3人重伤,烧毁丰田牌轿车4辆,李某的行为应定为()A.过失破坏交通工具B.重大责任事故C.过失爆炸罪D.失火罪6、甲是电气设备维修工,负有维修车间电气设备的任务。
刑法分则条文 第1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编分则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一百零二条[背叛国家罪] 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零三条[分裂国家罪]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1998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12月23日施行)第1条:明知出版物中载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而予以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传播的,依照刑法第103条第2款或者第105条第2款的规定,以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
1999年10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9年10月30日施行)第7条: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组织、策划、实施、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分别依照刑法第103条、第105条、第11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03年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第2款:利用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制造、传播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依照刑法第103条第2款、第105条第2款的规定,以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
第一百零四条[武装叛乱、暴乱罪]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一、单项选择题
1、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其中的“外国”是指()。
A.外国政府
B.某国政府或某几国政府
C.外国政府、外国政党、外国政治集团
D.某个外国人或某几个外国人
2、张某多次召集他人秘密商量,意图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统一的的多民族的国家和民族团结。
但由于其中一人向国家安全机关自首,张某等人未及实施具体的行为,即被抓获。
张某等人的行为属于()。
A.分裂国家罪既遂
B.分裂国家罪未遂
C.背叛国家罪
D.煽动分裂国家罪
3、甲、乙、丙、丁四人多次密谋推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某日,四人策划成立“自由民主党”反动组织,共同起草了“宣言书”,诬蔑、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号召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宣言书”制作完毕以后,甲、乙、丙、丁四人多次在公共场合进行散发。
四人的行为构成()。
A.背叛国家罪
B.煽动分裂国家罪
C.颠覆国家政权罪
D.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4、胡某系我国公民,他在得知李某正在为境外的某个机构窃取我国的某项国防机密时,为李某提供了一笔资金予以帮助。
后李某和胡某均被我国家安全机关抓获。
胡某的行为属于()。
A.资敌罪
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C.间谍罪共犯
D.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情报罪共犯
5、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
A.资敌罪
B.间谍罪
C.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投敌叛变罪
6、李某系国家机关保密室工作人员,为达到出国目的,李某主动将其所保管的国家事务中重大决策的秘密文件提供给境外某机构。
李某构成:
A.间谍罪
B.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C.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二、多项选择题
1、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从重处罚的犯罪是( )
A.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B.资助危害国家分裂犯罪活动罪
C.武装叛乱罪
D.间谍罪
2、在危害国家安全罪一章中犯罪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的犯罪有
( )
A.背叛国家罪
B.分裂国家罪
C.投敌叛变罪
D.叛逃罪
E.间谍罪
3、投敌叛变罪的行为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 )
A.投奔敌营,为敌方效力
B.带领人民警察投敌叛变
C.勾结外国背叛国家
D.资助武装叛乱、暴乱分子
4、间谍罪的犯罪主体是( )
A.无国籍人
B.中国公民
C.境外机构、组织
D.外国人
5、分裂国家罪的犯罪首要分子可处( )
A.无期徒刑
B.死刑
C.拘役
D.剥夺政治权利
E.没收财产
6、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 )
A.造谣
B.组织、策划
C.诽谤
D.发表、散布侮辱性言论或文字
7、间谍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 )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分配的任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接受间谍组织代理人分配的任务
8、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犯罪手段是( )
A.窃取
B.策划、组织
C.收买
D.刺探、非法提供
三、名词解释
1.分裂国家罪
2.间谍罪
3.资敌罪
四、简答题
1、投敌叛变罪与叛逃罪有什么区别?
2、间谍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有什么区别?
五、案例分析
【案情】一
被告人丰某,男,40岁。
被告人加某,男,34岁。
丰某出于对现实不满,多年以来,陆续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出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纲领”。
关于“纲领”的内容,丰某没有对他人讲过。
只在一次与友人加某喝酒时,当加某流露了调整工资自己未调上的不满情绪时,丰即进行试探,问加某:“有个组织对现政权不利,你愿意参加吗?”加脱口而说:“干”。
丰见加随口而出不太认真,以后便不再提及。
后丰某因传播淫秽录像问题被公安机关搜查宿舍时,从其日记本中发现了上述“纲领”,丰还交代了曾向加某试探的经过,加某亦供认。
【问题】丰某、加某是否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第二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D
5、B
6、C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C
3、AB
4、ABD
5、ABDE
6、ACD
7、ABCD
8、ACD
三、名词解释(略)
四、简答题(略)
五、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丰某、加某两人不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他们的行为属于犯意表示, 这种犯意表示不可能给社会带来实际的危害。
因此两人不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