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国学经典
读诵国学经典的好处

读诵国学经典——至少可产生以下11种效益2014-11-01快乐妈妈读书会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
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4、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老子》、《中庸》、《孟子》、《管子四篇》、《中华经典精粹选读》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
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5、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
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
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6、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2-4倍;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7、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
通过诵读经典,可使头脑里和躯体内的气血很好的畅通,健脑效果明显,大脑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强化,从而在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上会事半功倍。
为什么要学国学经典(优质课件)

一、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经过长时间检验保留下来的典籍。 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经过五千年历史长 河的大浪淘沙、逐步筛选出来的宝贵典籍。数 千年筛选和锤炼,已经渗透到了民族的骨髓, 无可替代。是任何人、任何年代永不过时的深 阅读的最好读物。经典帮助我们涵养道德、修 炼身心、塑造人生格局。
什么叫富有?很多人说,精神充实就是富有。 这正是近千年知识份子的误区。近千年来,中 国知识分子,学四书,认为精神充实就是富有, 其实大错特错。精神要不要充实?当然要。但 是不要忘了,你首先要解决的,是安身立命。 所以《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孝之终也。”如果只是精神充实,自以为是, 如何能够做到立身行道?千百年来,知识分子 满足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上乃至于穷困潦 倒,不以为忧,反以为喜。《易经》上说: “举而错诸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你一个人 精神充实,哪里算事业?!举天下皆精神充实, 庶可谓之事业。
《易经》告诉我们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教 给我们君子之道。
《黄帝内经》教我们要爱惜身体,如何不治已 病治未病,教我们养生之道。
《诗经》教我们提炼生活,升华生命的质量...... 《孝经》教会我们敬畏生命,敬爱父母; 《老子》教我们无为而治,明道修德; 《中庸》告诉我们如何执中守正; 《孙子兵法》教给我们谋略;
同理可证,《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黄 帝内经》《易经》《诗经》等等经典无一不是如此, 就等于这个孩子有所有的先贤、大德天天跟随在他的 身边帮助他,如果有这些人在身边这个孩子不出息就 更加不可能了。
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益处

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益处现在许多幼儿园都开设有国学经典课,那么什么是国学?学习国学对幼儿有什么好处呢?幼儿学习国学的好处有很多,但不少家长却不知道,以为国学就是背几首诗。
其实不然,学习国学可以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化知识。
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
1、增强语言能力诵读国学,可以让孩子多认认字词,奠定语文基础。
2、奠定做人的根基让孩子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明白尊敬父母亲人,尊敬师长的道理。
3、让孩子培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开发幼儿智力潜能如《三字经》、《弟子规》可以有效的帮助他们的记欧阳治创编2021.03.10忆力。
5、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6、锻炼孩子的吟诵唱舞,口才表演,识字阅读,音乐感知的多方面能力。
所以做为家长,一定不能错过孩子的国学教育,唯有从小让孩子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伴,才能为孩子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要做好幼儿的国学教育,找到一本好的国学教材是关键。
3~6岁的孩子,直接拿着厚厚的《三字经》、《弟子规》背诵并不好,幼儿太小,对长篇累牍的经文并不感兴趣,而且容易疲倦。
如果图文并茂,就能引起幼儿兴趣。
湖北一心文化的《幼儿学国学》,配以精美的图画和拼音,方便幼儿吟诵和理解经文意义。
另外配有相关的小故事,如《二十四孝》中的《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幼儿结合拼音既容易诵读,结合图画又容易理解,读相关小故事又有趣味,让每一个孩子在学龄前就接受中国古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从小就懂得待人接物、在家、出外、求学等应有的的礼仪和应守的规范,是幼儿园教学和家长亲子欧阳治创编2021.03.10阅读的经典教材。
欧阳治创编2021.03.10。
小孩国学启蒙教育

小孩国学启蒙教育首先,家长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国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国学启蒙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背诵古诗词或者经典著作,而是通过这些古代经典文化作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孩子的情操和文化修养。
因此,家长们要深刻理解国学启蒙教育的内涵,主动去了解和学习国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
其次,家长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国学经典故事传授给孩子。
国学经典故事是国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故事往往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
家长们可以利用孩子平时的闲暇时间,给他们讲述这些经典故事,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国学文化,潜移默化地接受国学启蒙教育。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国学启蒙教育类图书或者课程,帮助孩子系统地学习国学知识。
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时代,家长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国学启蒙教育资源,如购买国学启蒙教育类图书、参加国学启蒙教育类课程等。
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孩子系统地学习国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提供给家长们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家长们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导和激励。
国学启蒙教育并不仅限于课堂和书本,更重要的是要贯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家长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事物,体味其中的哲理和道理,让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地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
同时,家长们也要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激励,鼓励他们对国学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激发他们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总之,小孩国学启蒙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家长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讲故事、选择优质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和激励等方式,帮助孩子系统地学习国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让他们在国学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小孩国学启蒙教育,为孩子的成长助力,让他们在国学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国学的意义在于,从中获得产生国学的思维,用各种机制激发民族的创造力,创造出新的国学。
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修身、养性、齐家、治天下),告诉你该如何为人处事;开拓自己的思维,中国传统的文化(以道家和儒家为代表)的思维方式和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异(西方讲究的是离散思维,而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归纳与回溯);将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延续下去;汲取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教训;锻炼身体、养气蓄神。
一直以来,国学经典犹如深埋于地下的宝藏,它悄无声息,静静的,不管你来还是不来,它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在那里等待;不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依然淡淡的散发着夜明珠般璀璨的奇异光泽。
曾经,它几乎被我们遗忘了,直到有一天,我偶然一次在电视上聆听了于丹教授的《论语》知识讲座,于是乎,我一度被尘封的心灵豁然开朗,如饮甘露。
从此一泻千里,《百家讲坛》成了我最喜爱的节目,继而《南怀瑾讲庄子》、《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龙文鞭影》等经卷使我爱不释手。
我深切体会到,要走进古人,了解历史,还真的要从诵读经典开始。
朋友们,我们的中华文化是何等的渊远流长,我们的国学经典是何等的繁浩灿烂,它凝聚了前贤圣哲的大智大慧,浓缩了我们华夏文明的思想精辟。
走进国学,品读经典,使我们更加敬仰古人纯净而豁达的心灵和洞察世事的敏锐。
国学承载历史,时代呼唤国学。
让我们带着毛主席的“书生意气”,去指点江山;让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定信念,去挖掘工作潜能,启迪创新智慧,品味美好生活,升华平凡人生。
那么在现在我们该如何去培养孩子学习国学,热爱国学呢?现在的家长大多都比较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引导孩子学习,为孩子找资料等等...我也挺迷茫的。
直到有一次去一个朋友家里面发现了一台叫学而第一国学机的产品,我试用了一下,感觉非常不错,内容丰富,音质也不错。
也仔细想了想这样以听的方式给孩子学习是否有用,结果是有用的,因为孩子起初都是以图像记忆和声音记忆为主,并且小孩小时候的记忆力特别好,大脑也处于发育阶段,多听多记有易于大脑发育,并且可以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国学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影响?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学能够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国学,孩子们能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从而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国学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孩子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这对于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国学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情操。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如《论语》中的“仁者爱人”,《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孩子们能够了解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
国学还能够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国学学习不仅包括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的培养。
这些艺术形式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国学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国学,孩子们能够培养文化自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道德情操、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成为有用之才。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习国学能够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道德情操、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成为有用之才。
国学经典培养孩子深厚的文化底蕴

国学经典培养孩子深厚的文化底蕴周丽娟1、什么是经典诵读?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世界各民族都产生过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的思想文化经典,这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了解,应该阅读。
2、为什么要开展经典诵读?根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0-13岁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孩提时代孩子的理解力发展缓慢,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只鼓励孩子背诵,不强求理解,这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背诵是孩子的专长,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其中意义就不去教他,这就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以后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发展,到了一定年龄,再经过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如果在孩子该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成人的记忆模式是“先理解后记忆”,先理解分析才能记得住,有时还未必记得很牢。
孩子的记忆规律是这样的吗?成人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感觉经验,来想像孩子也和自己一样。
实际不是这样。
特别是对人文学科、艺术学科,孩子的记忆模式体现出整体性、混沌性和全息性,这就是国际大脑潜能开发和心里学研究专家提出的右脑记忆模式。
事实上千百年来,世界上有两大民族一直用这种方式教育子孙后代,即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
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日本的加藤荣一教授在《天才满世界》一书中也说到: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就是要大量死记硬背。
战前获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人,他们从小就做过这样的训练。
遗憾的是近年来,我们民族的这种教子学习模式一定一定程度上被质疑和否定了,我们迷失了方向,要把简单、科学和最有效地学习方法抛弃了,没有了主见,只会学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如果做个比喻,读经典就像喝牛奶:“很多家长强制孩子喝牛奶,孩子不理解,家长如果对孩子解释说,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孩子是听不懂的。
为什么让孩子学国学文化 家长评论

为什么让孩子学国学文化一、国学文化的价值国学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国学注重陶冶人的品德修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对人格的塑造和精神世界的提升。
如今社会上普遍出现了功利化倾向和浮躁的现象,国学文化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沉稳,让他们拥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情感。
二、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国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体现。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国学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让孩子学习国学文化,不仅可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更有助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三、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学习国学文化,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经典著作和传统文化,孩子们可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增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四、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国学文化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教育意义,其独特的魅力和内涵能够增加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学习国学文化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增长见识,更能够启发智慧和激发创造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五、促进家庭和谐学习国学文化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
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孝道”和“家和”,培养孩子学习国学文化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增进亲子关系,从而促进家庭的和谐稳定。
家长评论孩子学习国学文化的益处,是可以被大多数家长所认同的。
事实上,不少家长会主动让孩子学习国学文化,或者送孩子参加各种国学班、国学活动。
他们认为学习国学文化对孩子们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家长们普遍认为学习国学文化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
传统的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学习国学文化,孩子们可以受益良多。
国学注重礼仪和行为规范,这些传统美德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国学经典?
国学是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为核心的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国学经典是指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国学启蒙教育旨在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道德文化修养,弘扬民族精神。
我们常常鼓励孩子们从小诵读国学经典,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十年来,国学教育日益深入人心,今天咱们就来详细的剖析一下,让孩子读国学经典到底有哪些好处。
1.快速增加识字量
开始诵读国学后,可以帮助孩子每天记忆几十个汉字。
如果孩子一个月学会《千字文》,即认识了近1000个汉字;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3000多个汉字,相当于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
2.提高孩子专注力,开发智力
汉字具有促进大脑功能平衡发展的作用,通过汉字来开发儿童智力,儿童可较长时间的把注意力集中在阅读上,这样能极大地开发儿童的专注力。
3.显著提升记忆力、理解力
0-13岁是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期。
经过多年的实验表明,孩子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个月后就会有一个明显的转变。
从开始能识记20-30个字到后来每天能识记100-200个字,很多孩子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把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熟背,其记忆潜能在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
几万字的古文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
4.从小诵读经典,培养孩子天性
在中国古代,诵读是一种普通的教育方法。
因为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在记忆力最佳状态。
经典名著有益于人格智能的培养、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对文学造诣的训练。
让儿童自小就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之书,只要有价值,让儿童多念、多反复乃至背诵。
这些内容不仅会存入大脑记忆,而且会烙印在潜意识里,而潜意识的妙用就在于无需经过意志的运作,能直接地、默默地、自然地影响人类的思维和行为。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5.提升孩子淳静、儒雅气质
国学经典,是最有价值的书。
它凝聚着我国数千年的文明,通过诵读朗朗上口的经典篇章,观看具体可感的精美插画,儿童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这些作品的影响,形成一种强大而深厚的文化意识。
这种文化意识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社会认识,更能影响其情感体验的发生和审美情趣的构建,从而促进其独立人格的养成。
总之,诵读并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是在让孩子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
6.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培养的训练从一开始就要求蒙童“朝夕模仿、正确做到”,然后“积久成熟”,从模仿转化为“自成方圆”,不需用心就自然而然地不越矩。
因为,道德教育除了传授道德知识外,最重要的还是教化人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