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与歇后语

合集下载

歇后语和谚语

歇后语和谚语

歇后语和谚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水仙不开花——装蒜哑巴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猪鼻子里插葱——装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姑娘坐轿——头一回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螃蟹过街——横行霸道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聋子耳朵——摆设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飞机上点灯——高明兔的尾巴——长不了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芝麻开花——节节高王羲之写字——熟能生巧打破沙锅——问到底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铁杵磨成绣花针——功到自然成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大海捞针--------没处寻打开天窗--------说亮话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井底青蛙--------目光短浅竹篮打水--------一场空船到桥头--------自会直百米赛跑--------分秒必争俗语谚语: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螃蟹过街——横行霸道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聋子耳朵——摆设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飞机上点灯——高明兔的尾巴——长不了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砌墙的砖头——后来居芝麻开花——节节高王羲之写字——熟能生巧打破沙锅——问到底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铁杵磨成绣花针——功到自然成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俗语谚语: 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歇后语和谚语有什么区别

歇后语和谚语有什么区别

歇后语和谚语有什么区别11、基本概念不同。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许多谚语揭示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规律,总结了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具有广泛的知识性和深刻的哲理性,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喝水不忘挖井人,磨刀不误砍柴工等。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俗语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则有口语的气息。

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如:八字没一撇、成者王侯败者贼。

2、概念阐释不同: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一般是集体创造,言简意赅且较为定型的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在外国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俗语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

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3、发展时间不同:谚语用得较多,流传时间较长,更文学化,更精炼,一般用于口头;俗语通常指有一定道理,表述某一种观点的话,另外,歇后语也算俗语的一种。

这里要特别指出,我们日常用的惯用语如中国南海惯用南中国海,这只是一种习惯性的用法,并不是俗语。

歇后语和谚语有什么区别2歇后语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得最的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

歇后语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

谚语

谚语

谚语、成语、歇后语X西北风刮蒺藜——连讽(风)带刺 389【例】你别西北风刮蒺藜——连讽带刺的,我是在跟你讲道理。

西出日头倒流水——净是怪事儿 389【例】西出日头倒流水——净是怪事儿。

班里接连出现办假证的广告,宿舍里老是发交友传单。

西瓜地里放野猪——一塌糊涂 389【例】从农村调到县城中学里的我,没有学习过英语。

第一次英语考试,就考得西瓜地里放野猪——一塌糊涂。

我又羞又愧。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圆) 389【例】语文老师幽默地说,要想把作文做好,就必须多读书,这样做起文章来才会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圆)。

西瓜掉到油缸里——又圆又滑 389【例】小李说:“你真是西瓜掉到油缸里——又圆又滑,你这是两面派。

”西瓜落地——滚瓜烂熟389【例】你应该把书读得西瓜落地——滚瓜烂熟,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否则在考场里会影响你对知识的发挥。

西瓜碰上菜刀——四分五裂389【例】看到骨头,这帮狗联盟立刻就是西瓜碰上菜刀——四分五裂,开始争夺起来。

西瓜皮揩屁股——没完没了389【例】新来的同学真是有名的话家,一下课九喋喋不休,真是西瓜皮揩屁股——没完没了西瓜子拌豆腐——黑白分明389【例】西红柿拌白糖——去不了酸味儿 389【例】太爷爷是清末秀才,一说话九文绉绉的,太奶奶就打趣说,你真是西红柿拌白糖——去不了酸味儿。

西湖边搭草棚——煞风景389【例】一张破画张贴这高雅的厅堂,和周围色彩很是不搭配,真有点西湖边搭草棚——煞风景。

西施上磅秤——自称美女389【例】电话那边传来甜美的声音,首先是西施上磅秤——自称美女。

再一听,才知道着甜美声音是推销化妆品的。

《西厢记》做枕头——痴人说梦 389【例】当年老刘大叔对着自己侄子说,你这是《西厢记》做枕头——痴人说梦,谁能把稻米达到千金以上?可是如今这都是实现得了。

稀饭拌糨糊——糊里糊涂389【例】哎呀,你真是稀饭拌糨糊——糊里糊涂。

看地图要分清方向,你这是怎么看地图?锡铸的枪头——说弯就弯389【例】膝盖上钉铁掌——离题(蹄)太远 389【例】讨论要围绕主题展开,不要膝盖上钉铁掌——离题(蹄)太远,净扯没用的。

谚语、歇后语、俗语

谚语、歇后语、俗语

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3、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

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6、火心要空,人心在实。

7、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8、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9、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10、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1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12、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烈火见真金)。

1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14、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15、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16、自古华山一条道。

17、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18、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19、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20、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21、好马不吃回头草,好汉不夸旧功劳。

2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23、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5、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26、十年河东转河西,莫笑穷人穿破衣。

27、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8、谦虚的人学一当十,骄傲的人学十当一。

2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0、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31、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3、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34、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35、知识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

36、种田不好误一年,读书不好误一生。

37、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38、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9、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锻炼不健康。

40、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小学生必背歇后语1、竹篮打水—―一场空2、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3、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4、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5、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7、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8、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9、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10、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11、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12、包拯斩包勉――大义灭亲13、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14、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彼此彼此)15、半路然出个程咬金――措手不及16、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17、吃着黄连唱歌――以苦为乐18、窗户眼儿喇叭――名声在外19、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天机20、飞蛾扑火――自取灭亡21、放虎归山――后患无穷22、凤凰身上插鸡毛――多此一举23、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24、干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25、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26、关公在曹营――心不在焉27、过河的卒子――有进无退28、和尚打伞――无法无天29、画饼充饥――自己骗自己30、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宏大量31、鸡毛当令箭――轻事重报32、鸡蛋里挑骨头――无中生有33、老鼠钻进书箱――咬文嚼字34、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35、刘备三请诸葛亮――思贤心切36、李逵卖炭――人黑货也黑37、梁山上的朋友――不打不成交38、梁山的军师――无(吴)用39、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40、林黛玉的身子――弱不禁风41、马背上看书――走着瞧42、盲人上大街――目中无人43、棉花里藏针――柔中有刚4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4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46、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7、徐庶在曹营――身不由己48、一只筷子吃藕――专挑眼49、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50、诸葛亮摆空城计――化险为夷51、中国的功夫――名不虚传52、猪八戒改阵――倒打一靶53、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54、张飞用计――粗中有细55、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小学生必背名言、警句等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有关谚语歇后语大全

有关谚语歇后语大全

有关谚语歇后语大全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以简练、形象的语言方式传递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下面是关于谚语和歇后语的一些经典例子:1. 谚语篇谚语一般都是通过简短的语句表达人生智慧,下面是一些脍炙人口的谚语:捷径是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路。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未雨绸缪,莫待雨淋漓。

明辨是非人人有责。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金鸡报晓,一家才知道有晨钟暮鼓。

钱难挣,欺人更难。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梦想是通向成功的道路,而行动才是到达那里的车票。

梦里不觉秋已深,目送玫瑰清露浓。

这些谚语生动形象,字字珠玑,集中了人们对生活智慧的总结,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2. 歇后语篇歇后语是一种通过两句对话的方式,以基于寓言和幽默的形式表达一种智慧或讽刺,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歇后语:小孩子找事,米糕头打扁。

不达目的非要跑,锅底板给踩扁。

鱼跃龙门,跳过一道雷。

马放南山,直线到武当山。

不打自招,牢里过夜。

不走寻常路,背向大海倒进水。

狐假虎威,老虎只能看技能。

黄鹤楼上打官司,推千斤力。

脱了裤子也要放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这些歇后语通过幽默、夸张的方式委婉地表达出某种智慧或者讽刺的寓意,令人耳目一新。

总结: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们以简洁、形象的方式传递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智慧。

通过谚语和歇后语的学习,我们能够深刻理解人生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智慧水平。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的智慧,让它们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启迪和指南。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谚语、俗语和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凝聚了民间智慧,表达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常见的谚语、俗语和歇后语,并探讨它们背后的含义和启示。

1. 谚语(Proverbs)1.1 融是以和,和则同;溃是以离,离则散。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只有和谐相处才能使人心心相印,团结一致;相反,冲突和离散则会导致分裂和瓦解。

因此,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以共同进步和达到目标。

1.2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句谚语强调尊重和珍惜长辈。

老人们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指导者。

因此,我们应该尽孝心,尊重老人,并从他们身上学习。

2. 俗语(Idioms)2.1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句俗语用来形容眼睛被一小部分事物所蒙蔽,无法看到更大的事物或真相。

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被个人感受或偏见所限制,要具备全面的视野和洞察力。

2.2 患难见真情。

这句俗语传达了在困难时刻,才能真正看清周围人的品质和态度。

它提醒我们在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和支持,只有在共同遭受艰难困苦时,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真实面貌。

3. 歇后语(Saying Riddles)3.1 歇后语:马到成功。

这个歇后语用来形容事情顺利、顺利达成目标。

它的背后寓意是比喻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马是快速而坚韧的代表,它们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移动并到达目的地。

3.2 歇后语:好事多磨。

这个歇后语告诉我们,好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往往需要付出努力和克服困难。

它像是一种警告,提醒我们不要气馁或灰心,因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

综上所述,谚语、俗语和歇后语是丰富多彩并富有智慧的语言形式。

它们承载着人们对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总结。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谚语、俗语和歇后语,我们可以获得启示和指导,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让我们珍惜并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使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闪耀的光芒。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民间常见的俗语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欢迎阅读。

第一节谚语农事活动类若要富,多栽树。

家有千株柳,富贵不断头。

植树造林,防沙防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喂猪养羊,本短利长。

牛是庄户宝,常吃露水草。

马不吃夜草不胖。

糜黄谷黄,绣女下床。

八九月龙口夺食。

伏里耕地一碗油,秋里耕地一碗水,开年耕地胡日鬼。

刮风扬场,下雨叠墙。

头遍锄浅二遍深,三遍把土壅到根。

锄糜糜,溜皮皮。

糜锄双耳谷锄针,庄稼长得黑洞洞。

锄头自带三分水,锄过三遍顶场雨。

锄地不锄畔,三墒种成两墒半。

干种糜子湿种豆。

豌豆种在九里头,收不收也打几斗。

小满前后,栽瓜种豆。

头伏荞麦二伏芥,三伏种得好白菜。

种地不上粪,不如不下种。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节令不饶人,种地赶时分。

荞麦开花怕南风。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秋分糜子寒露谷,霜降黑豆守住哭。

处暑不出头,砍了喂老牛。

饥牛年,饿牛年,羊牛年,广种田。

气象、节令类东虹轰隆雷,西虹当日雨,南虹发大水,北虹卖儿女。

早烧不出门,晚烧晒死人。

乌云结掌,半夜雷响。

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黄云雨多,黑云怕死老婆。

星宿稠,晒死牛。

清明一点雨,黄风四十五(天)。

日耳单(日晕)不出三;日耳双,滚沙梁。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八月的雷,不空回。

秋雨如刀刮,瘦牛不瘦马。

雾在山上戴个帽,水在地下冲个窖。

八月十五下一阵(雨),旱到来年五月尽。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重阳有雨看十三,十三有雨冻冰山。

雨打白地天年收。

伏里有雨,锅里有米。

蚂蚁搬家蛇过道,旱哈蟆叫唤比神仙妙(非下雨不可)。

云走东,一场空;云走西,淋死鸡;云走南,推倒山;云走北,沤不烂瓦碴沤烂铁。

春雨贵如油,下得多了连籽丢。

九九有雪,伏伏有雨。

大寒小寒,冻死老汉。

过一冬,长一针;过一腊八,长一镢把。

头九二九,哈门叫狗;三九四九,冻烂石头;五九六九,水在浮头;七九八九,开门大走;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歇后语谚语名言大全

歇后语谚语名言大全

歇后语谚语名言大全歇后语谚语名言大全【1】1、两点钟――冲2、最繁忙的机场――日理万机3、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4、裤裆里着火――当然(裆燃)5、电线杆上挂暖壶――水平(瓶)很高6、坟地改菜园子――扯平7、狗拱门帘――全凭这张嘴8、放屁脱裤――多此一举9、指屁吹灯――没有希望10、盲人做拉面――瞎扯11、裤裆里点灯――英(阴)明12、寡妇睡觉――上头没人13、太监座谈会――无稽(鸡)之谈14、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15、鳖下的卵――王八蛋16、苍蝇采蜜――装疯(蜂)17、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18、鼻孔喝水――够呛19、爱克斯(X)光照人――算看透你了20、冰块掉进醋缸里――寒酸21、胸前挂钥匙―――开心22、飞机上分娩――高中生23、二奶回娘家――无功(公)而还24、飞机上作爱――空“钟”25、女人多次离婚――前功(公)尽弃歇后语谚语名言大全【2】1、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2、飞机上点灯――高明3、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4、玉皇大帝放屁――神气5、男人比女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7、十个裸男看五个女人洗澡――五光十色9、老两口上床――说了就了12、王八的'屁股――这是规定(龟腚)13、神仙放屁――不同凡响15、棺材店里的棺材――目(木)中无人16、新婚之夜――开封17、镰刀刮丝瓜――路数很多18、女人上冰山――逼(B)上梁山19、断柄的锄头――没把握20、水仙不开花――装蒜21、洞穴里雕花――深刻22、同性恋性交――开后门23、女人生孩子――吓(下)人24、最彻底的美容――面目全非25、又住一起――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谚语是流传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的一种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固定的短句或韵语。

它是熟语中的一员。

熟语是一个大概念,相当于逻辑学中的上位概念,谚语相当于下位概念。

熟语作为大概念,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等诸多下位概念。

因此,论述谚语的特征,定会涉及熟语共有的特征和与其他熟语相区别的特征。

谚语所反映的内容与产生它的社会和社会人文状况密切相联系。

概括起来,谚语的人文性反映在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习俗和精神文化。

谚语语言基本特征是它的口语化。

谚语语言风格是利用语言本身的结构,如声音、词汇、语法,或利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展现其多姿多彩。

谚语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可算是百花争艳,大量使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双关、对比、对偶、顶真、回环、排比等辞格,不啻一部修辞辞典。

谚语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家族”。

由于数量多和构成要素的多样性,人们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给谚语做不同的分类。

从时间上,谚语可分为“古谚”和“今谚”;从地域上,可分为“通谚”和“地方谚”;从生产上,可分为“农谚”和“一般谚语”;从谚语语义性质和作用上,可以分为“讽颂谚”、“规诫谚”、“事理谚”、“生产谚”、“天气谚”、“风土谚”、“常识谚”。

从语言上看,谚语本身是词组或短句,也包括词组的组合和短句的组合。

谚语独立存在时,语言结构基本分为单句、双句和多句。

“歇后”一名最早见于《旧唐书》。

歇后语在不同时代,内容不一样,早期的歇后语实际是成语成句的省略。

现今的歇后语只是沿用了“歇后”的名称,与原来的“歇后”名同实不同。

现代的歇后语是由前后两个部分组成的词句,前一部分多是一种比喻或陈述,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的说明或结果。

这种由前后两个部分组成语言形式,含蓄而幽默,通俗又耐人寻味。

它像谜语,前部分相当于谜面,后部分相当于谜底。

如果只说前部分,不说出后部分,像隐语又像比喻。

然而歇后语与谜语、隐语及比喻等是有关联又不相同的。

歇后语前后两部分的联系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前后部分联系较直接,开门见山;一种是后部分说明前部分不那么直接,具有双关味道;一种是后部分说明前部分多了一层谐音关系。

前两种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都是单纯的意义联系,称之喻意式歇后语;最后一种喻意之外多了一层谐音的转换,称之为谐音式歇后语。

歇后语的诙谐、幽默、婉转具有一种独特的力量,用于揭露虚伪和错误可以收到绝佳的讽刺效果。

然而,要充分发挥歇后语长处,仍需要注意歇后语内容的选择和使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