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_球赛积分表问题(探究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第3课时《球赛积分表问题》说课稿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 第3课时《球赛积分表问题》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球赛积分表问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4节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转折点,从理论过渡到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通过分析球赛的积分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建立方程,求解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代数知识,对于一元一次方程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用方程求解问题的能力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球赛积分表的规律,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分析球赛积分表,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分析球赛积分表的规律,建立方程,求解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球赛积分表实例,数学软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的球赛积分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
2.探究规律: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球赛积分表的规律。
3.建立方程:引导学生用一元一次方程表达球赛积分表的规律。
4.求解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进行指导。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6.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点评。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球赛积分表问题1.分析球赛积分表的规律2.用一元一次方程表达规律3.求解实际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探究2:球赛积分表问题课件

辽宁盼盼
广东宏远 前卫奥神 江苏南钢 山东润洁 浙江万马 双星济军 沈部雄师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12
12 11 10 10 7 6 0
10
10 11 12 12 15 16 22
34
34 33 32 32 29 28 22
胜一场积2分,负一场积1分。
2000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常规赛 拓展2: 最终积分榜 如果不看积分榜的最后一
队名 八一双鹿 上海东方 北京首钢 吉林恒和 辽宁盼盼 广东宏远 前卫奥神 比赛场次 22 22 22 22 22 22 22 胜场 18 18 14 14 12 12 11 负场 4 4 8 8 10 10 11 积分 40 40 36 36 34 34 33 可以从积分榜中积分不相同的两行数 据列方程求得,如:第二行和第三行 设胜一场积X分,则上海东方队胜场总 积分为18X, 负场总积分为40-18X, 他共负了4场, 所以负一场积分为(40-18X) ÷4, 同理从北京首钢队可知: 负一场积分为(36-14X)÷ 8, 负一场的积分一样, 列方程为(40-18X) ÷ 4= (36-14X) ÷8 解这个方程,得:x=2.
远大
卫星 钢铁
14
14 14
7
4 0
7
10 14
21
14
n 18 负场积分为_________,
总积分为:
2(14-n) +n=28-n
胜一场积2分,负一场积1分。
问题6:某队的胜场总积分数能等于负场总积分数吗?
(14-x) 解:设一个队胜了x场,则负 场,
如果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则得方程
球赛积分表问题
2000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常规赛最终积分榜 队名 八一双鹿 上海东方 北京首钢 吉林恒和 比赛场次 22 22 22 22 胜场 18 18 14 14 负场 4 4 8 8 积分 40 40 36 36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探究2球赛积分表问题说课稿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遵循清晰、简洁、结构化的原则。板书布局分为三部分:左侧列出关键概念和公式,中间展示解题步骤和示例,右侧用于总结和拓展。主要内容将包括球赛积分表的构成、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解题方法。板书风格将采用图文结合,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探究2球赛积分表问题说课稿
一、教材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探究2球赛积分表问题。本节内容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处于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阶段,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球赛积分表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球赛积分表的含义及其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在球赛积分问题中的应用。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情境:以学生感兴趣的球赛为背景,设计相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竞赛,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分享解题思路,提高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激励评价: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让他们在成功体验中增强学习信心。
4.游戏化教学: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生活实例展示:向学生展示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3球赛积分表问题

3.4.3《探究2 球赛积分表问题》导学案责任学校责任教师一、学习目标1、会阅读、理解表格,并从表格中提取关键信息;2、掌握解决“球赛积分”问题的一般套路,并会根据方程解的情况对实际问题作出判断;3、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二、预习内容自学课本103页至104页,完成下列问题:问题1:你能从表格中了解到哪些信息?问题2:你能从表格中看出负一场积多少分吗?问题3:你能进一步算出胜一场积多少分吗?三、探究学习问题1:能否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关系?试试看。
问题2: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四、巩固测评1、在某校举办的足球比赛中规定:胜一场的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分;某班参加了12场比赛,共得了22分,已知这个班只输了2场,那么这个班胜了()A. 3场B. 4场C. 5场D. 6场2、某次数学竞赛共出了25道题,评分标准如下:答对一题得4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答得0分;已知小杰不答的题比答错的题多2题,他的总分是74分,则他答错了()A. 4道题B. 3道题C. 2道题D. 1道题3、2000赛季篮球甲A联赛部分球队积分榜:(1)列式表示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2)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五、学习心得。
春秋迭易,岁月轮回,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我父亲八十大寿,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家向各位亲朋好友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前来祝福,更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我们全家自始自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八十年风风雨雨,八十载生活沧桑。
或许在别人眼里,我的父亲是普通的,平凡的,当兵、做司机,养育儿女,他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在儿女的心目中他是神圣的、伟大的。
为了让儿女沐浴父爱的雨露健康成长,他曾放弃了当站长的机会,与儿女相伴的岁月里,他不仅用超过常人的艰辛养育了我们,用成龙成凤的严爱供养我们读书成人,还用那勤劳善良的品格,宽厚待人的处世之道,以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标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 第3课时《 球赛积分表问题》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 第3课时《球赛积分表问题》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球赛积分表问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章节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已知信息推断未知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分析球赛积分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和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题目理解不深,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球赛积分表问题,学会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球赛积分表,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球赛积分表的相关案例,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与球赛积分表问题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步骤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球赛积分表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已知信息推断未知信息。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球赛积分表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关键信息。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方程或不等式,解决球赛积分表问题。
教师讲解解题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类似的球赛积分表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评,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 第3课时《 球赛积分表问题》教案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 第3课时《球赛积分表问题》教案2一. 教材分析球赛积分表问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因为对问题的理解不深入,找不到等量关系,或者列出的方程不正确,导致解题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找到问题的等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说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球赛积分表问题案例。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的球赛积分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某校举行篮球比赛,甲、乙、丙、丁四支球队进行了循环赛,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一场不得分,请问哪支球队得分最高?2.呈现(10分钟)呈现球赛积分表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找到每支球队的比赛场次、胜负情况以及得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呈现的球赛积分表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4.3 球赛积分表问题教学设计

设胜一场积x分,从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方程,求出x的值,例如从第三行得方程.解方程,得用表中其他行可以验证,得出结论,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1)如果一个队胜m场,则负(14-m)场,胜场积分2m,负场积分为14-m,总积分为2m+(14-m)=m+14.(2)问题(2),学生可能通过计算积分榜中各队的胜场总积分和负场总积分,说明某队的胜场总积分不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你能用方程,说明上述结论吗?如果设一个队胜了x场,则负了(14-x)场,•如果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那么列方程为由此,解得x=想一想,x表示什么量?它可以是分数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这里x表示一个队所胜的场数,它是一个整数,所以x=不符合实际意义.•由此可以判定没有哪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这个问题说明:利用方程不仅能求出具体数值,而且还可以进行推理判断,是否存在某种数量关系.另外,上面问题还说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拓展延伸如果删去积分榜的最后一行,你还能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吗?我们可以从积分榜中积分不相同的两行数据列方程求得胜、负一场各得几分,例如,从第一、三行.设胜一场积x分,则前进队胜场积分为10x,负场积分为(24-10x)分,•他负了4场,所以负一场积分为,同理从第三行得到负一场积分为,从中找出相等关系(1)试判断A队胜、平各几场?(2)若每赛一场每名队员均得出场费50元,那么A队的每一名队员所得奖金与出场费的和是多少元?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球赛积分问题,问题与实际情况更接近,也比较复杂,例题中还包含了需要利用反证法来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难度,我在本次教学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采取生生合作交流、师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法,教师设计小问题,来逐步引导学生找出积分表中的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基本关系,找出有用的数据信息,探索列出方程的相等关系,这种启发式引导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也使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等得到提高,在问题情境引题中,我创设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球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更快地投入到对问题的讨论中,同时我也明确了本节课要学的主要内容,本节课的每一个问题都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口,以达到教学要求,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节课学生对表格中有效信息的筛选会产生疑惑,不知道该找出哪些有用的信息。
3.4.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球赛积分表问题)

3.4.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球赛积分表问题)(2017.12.6)(2)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求出胜一场积多少分,负一场积多少分。
你能从积分表中哪一行最容易看出负一场积多少分吗?那你从这一行看出负一场积多少分呢?你能从表中看出求胜一场积分的等量关系吗?积分是怎么算的呢?由第行可知,+负场得分=那你一定能求出胜一场的得分哟。
试试看!用表中的其它行可以验证:负一场得分,胜一场得分。
解决问题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那下面我们开始解答我们面对的问题吧!(1)如果设一个队胜m场,则负场,胜场积分可以表示为,负场积分可以表示为,则总积分可以表示为。
(2)由(1)得方程:(注意: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还要注意。
)拓展:真正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赛季比赛时可能会很少出现一个队伍全胜或全负的极端情况,那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从积分表中看出胜一场的得分或负一场的得分吗?开始我们的探究之旅吧!?由第行知,负一场得;同时又由第行知负一场得.而根据基本相等关系: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式子,我们肯定可以根据没有极端情况的积分表求出胜一场的得分和负一场的得分。
二、课堂练习 1. 下表记录了一次实验中时间和温度的数据:(1)如果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21分的温度是多少?(2)什么时间的温度是34℃?2.某商场正在热销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玩具和徽章两种奥运商品,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求一盒“福娃”玩具和一枚徽章价格各是多少元?五、课堂检测1、郑逸是学校的篮球明星,在一场篮球比赛中,他一人得了23分,如果他投进的2分球比3分球多4个,那么他一共投进了___个2分球。
2分,并且没有负一场。
(1)试判断A队胜、平各几场?(2) 若每赛一场每名队员均得出场费50元,那么A 队的每一名队员所得奖金与出场费的和是多少元?共计145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球赛积分表问题(探究2)
执笔人:自主探究课学生:_____________
学习内容:课本第103页至第104页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探索球赛积分表中数量关系的过程,明确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学习重点:不仅会列方程求出问题的解,•还会进行推理判断.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细心思考课本第103页中“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
(1)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要解决问题(1)必须求出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你能从积分榜中得到负一场积几分吗?你选择其中哪一行最能说明负一场积几分?
通过观察积分榜,从最下面一行数据可以发现,负14场积14分,负一场积分,•那么胜一场积几分呢?你会用方程解吗?
设胜一场积x分,从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方程,求出x的值,例如从第三行得方程.
解方程,得
用表中其他行可以验证,得出结论,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
(1)如果一个队胜m场,则负(14-m)场,胜场积分2m,负场积分为14-m,总积分为2m+(14-m)=m+14.
(2)问题(2),学生可能通过计算积分榜中各队的胜场总积分和负场总积分,说明某队的胜场总积分不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
你能用方程,说明上述结论吗?
如果设一个队胜了x场,则负了场,•如果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那么列方程为
由此,解得 x=
想一想,x表示什么量?它可以是分数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里x表示一个队所胜的场数,它是一个整数,所以x=14
3
不符合实际意义.•由此可以判定没有哪个
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这个问题说明:利用方程不仅能求出具体数值,而且还可以进行推理判断,是否存在某种数量关系.不仅要注意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变式训练:
当比赛进行到每队各比赛12场时,A队(11名队员)共积20分,并且没有负一场。
(1)试判断A队胜、平各几场?
(2)若每赛一场每名队员均得出场费50元,那么A队的每一名队员所得奖金与出场费的和是多少元?
二、问题交流:(把自己的问题写下来)
三、展示提升:(把自己或者组内的发现展示到黑板上)
四、当堂检测
1.郑逸是学校的篮球明星,在一场篮球比赛中,他一人得了23分,如果他投进的2分球比3分球多4个,那么他一共投进了___个2分球。
2.足球比赛的计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一支足球队在某个赛季中共需比赛14场,现已比赛了8场,输了1场,得17分,请问:
(1)前8场比赛中,这支球队共胜了多少场?
(2)这支球队打满14场比赛,最高能得多少分?
2、暑假里,《新晚报》组织了“我们的小世界杯”足球邀请赛,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勇士队参加了12场比赛,共得22分,已知这个队只输了2场,那么此队胜几场?平几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