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剂的制备及检测

合集下载

乳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乳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乳剂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乳剂是一种由两种或以上互不相容的液体相均匀分散形成的体系,其中一种相被分散为细小的液滴或颗粒悬浮于另一种相中。

乳剂的稳定性是制备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而稳定性的改善和控制是乳剂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实验旨在探究乳剂的制备方法以及提高乳剂稳定性的实验条件。

二、实验目的1. 掌握乳剂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调整实验条件提高乳剂制备的稳定性。

三、实验原理乳剂的制备方法一般有机械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法三种。

其中机械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高速搅拌、高压均质或低温乳化等方式将两相混合。

物理方法则是利用共存界面活性剂降低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使其分散成乳液体系。

化学法则是通过添加乳化剂或改变pH值来改善分散稳定性。

四、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相互不相溶的液体:油相A和水相B。

2. 在试管中将油相A与水相B以适当比例混合。

3. 在单向搅拌器中,以适当的速度将两相搅拌混合。

4. 若乳剂制备不稳定,可尝试添加不同的乳化剂或调整pH值。

5. 观察乳剂制备的稳定性,并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乳化剂添加和pH值调节来改善乳剂制备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在添加适量的乳化剂后,乳剂的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乳化剂可以在油相和水相之间形成界面活性层,减少两相间的表面张力,从而使乳剂更好地稳定。

另外,调节pH值也对乳剂制备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通过适当调节酸碱度,可以使乳剂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是因为乳化剂在不同pH条件下会发生电离或分解,进而改变乳剂的表面性质,影响乳剂的稳定性。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乳剂,并通过添加乳化剂及调节pH值来提高乳剂制备的稳定性。

乳剂的稳定性对于应用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为乳剂制备和稳定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七、实验总结乳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农业等领域的体系。

了解乳剂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掌握乳剂稳定性的改善和控制方法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乳剂的制备

乳剂的制备

乳剂的制备2015/5/11一.实验目的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乳剂是互不相容的两相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小液滴形式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

分为油包水和水包油型。

三.实验内容(一)手工法制备乳剂①阿拉伯胶为乳化剂(O/W)阿拉伯胶1.5g置于乳钵→加3ml水研匀→加豆油 6.5ml研磨成初乳→加水至25ml研匀②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O/W)将豆油 6.5ml和聚山梨酯80 1.5ml共置入乳钵中→研匀→加入4ml水研成初乳→加水至25ml③鱼肝油乳剂(O/W)西黄蓍胶浆的制备西黄蓍胶 0.4g→加2.5ml乙醇→摇匀→加蒸馏水5ml强力摇匀鱼肝油 13ml +阿拉伯胶 3.25g研匀→加蒸馏水 6.5ml→研成初乳→缓慢加入西黄蓍胶浆→加水至25ml④石灰搽剂(W/O)氢氧化钙 10ml+花生油 10ml →用力振摇成初乳(二)机械分散法制备乳剂①以豆磷脂为乳化剂(O/W)取豆油,豆磷脂溶液。

水共置于组织捣碎机中→低速1min→终止1min→高速1min即得四.实验结果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①乳化剂的HLB值②乳化剂的用量③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④分散介质的黏度⑤分散相的浓度2.简述干胶法和湿胶法的制备初乳操作要点?干胶法是将乳化剂跟油混匀后再加水形成初乳;而湿胶法是乳化剂先在水中分散后再跟油混匀形成初乳。

3.石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何种类型的乳剂?石灰搽剂是氢氧化钙溶液与花生油中所含的少量游离的脂肪酸经过皂化反应,再乳化花生油生成W/O型乳剂。

六.讨论实验中手工法制备的乳剂在显微镜上镜检虽然大部分液滴分散均匀,但不够机械分散法制备的乳剂乳剂均匀。

乳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实验报告

乳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实验报告

乳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几种常用的乳剂制备方法。

2.熟悉乳剂种类的鉴识。

3.掌握乳剂型基质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实验1: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制备乳剂以豆油、阿拉伯胶等为原料,经过于胶法制备乳制。

实验2:以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制备乳剂以豆油、聚山梨酯80等为乳化剂制备乳制实验3:石灰搽剂(型乳剂)的制备”贸复氧化机花生油为原料,经过新生电法制备型石灰排制。

实验4:乳剂型软膏剂基质的制备。

2.实验原理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其热力学稳定性等。

招孔剂的定义、分类;乳化剂的作用机理与种类。

三、主要仪器设施
儒聚酸甘油前、油酸山梨坦可盘、地状石期、伯代林、盱油聚险、房馏水设施与仪器:恒温水浴箱、研钵、具塞玻璃瓶、烧杯、量简等。

乳剂的制备及检测

乳剂的制备及检测
(2)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3)将制得的乳剂置高压均质机中,在800 -1000Kg压力下,乳化1-2次,即得。
(4)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三、乳剂类型鉴别及转型实验
(一)类型鉴别
1. 稀释法:取乳剂少许,加水稀释,如能用 水稀释的为O/W型,否则为W/O型。
2. 染色法:将乳剂样品涂在载玻片上,用油 溶性染料苏丹-Ⅲ以及水溶性染料亚甲蓝 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苏丹-Ⅲ 均匀分散的乳剂则为W/O型,亚甲蓝均匀 分散的为O/W型。
阿拉伯胶 聚山梨酯-80
豆磷脂 聚山梨酯-80
油相
水相
乳化剂
借助机械提供的 强大能量制成乳 剂,可不考虑混 合顺序。
乳匀机 乳剂
制备乳剂时应依制备量和乳滴大小的要求选择 设备。小量制备多在乳钵中进行,大量制备可选用 搅拌器、乳匀机、胶体磨等器械。
高压均质机的工作示意图
试料投入 试料吸入!
剪切力! 冲击力! (超声波)
高圧送液!! Max.150 MPa
- 1000Kg压力下均质1次,收集乳剂。 (5)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二)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
1. 处方
豆油(d=0.91) 聚山梨酯-80 蒸馏水
11ml 5ml 适量
————————————
共制成
100ml
2. 操作
(1)取聚山梨酯-80,加适量蒸馏水搅匀, 再加入豆油及余下的蒸馏水,用液体高速 剪切机以16000r/min速度匀化0.5min - 1min ,即得。
分散
非均相
一种液体
另一种液体
乳剂
实验原理
乳剂的小液滴(分散相)一般为0.1~ 100μm,由于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大,因 而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为此,制备时需加 入适宜的乳化剂才能使之稳定。

最新药剂学实验一--乳剂的制备

最新药剂学实验一--乳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一乳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 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乳剂油滴粒度大小、均匀度及其稳定性。

3. 掌握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乳剂也称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系指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形成液滴的一相为称为内相、不连续相或分散相;包在液滴外的一相称为外相、连续相或分散介质。

分散相的直径一般在0.1〜10 m之间。

乳剂类型有单乳剂(O/W型,W/O型)和复合乳剂(W/O/W 型,O/W/O 型)。

乳剂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为提高稳定性,其处方中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加入乳化剂,并且需在一定的机械力作用下进行分散。

乳化剂的稳定机理是通过在分散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等界面膜,降低了界面张力,防止液滴相遇时发生合并。

常用的乳化剂有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等。

通常小量制备时,可在乳钵中研磨制得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工厂大量生产多采用乳匀机、高速搅拌器、胶体磨制备。

如以阿拉伯胶作乳化剂,常采用干胶法和湿胶法制备,以新生皂为乳化剂制备乳剂时,可研磨或振摇制得。

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有稀释法(水)和染色镜检法(水/油性染料)。

三、实验内容(一)液状石蜡乳的制备[处方]液状石蜡 6 ml阿拉伯胶 2 g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0.05ml1%糖精钠溶液香精纯化水0.003 g 适量加至15 ml[制法]:(1) 干胶法(干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研磨过程中加纯化水4 ml ,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加剩余纯化水适量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和香精,共制15 ml。

(2) 湿胶法:取纯化水4 ml 置乳钵中,加2 g 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

再分次加入 6 ml 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再加剩余纯化水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和香精,共制成15 ml ,即得。

乳剂制备实验报告结果(3篇)

乳剂制备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学习乳剂的基本制备方法,掌握乳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乳剂的制备效果。

二、实验原理乳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溶的液体组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机械搅拌法、超声波乳化法、胶体磨法等。

本实验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乳剂。

三、实验材料1. 材料:油相(植物油)、水相(蒸馏水)、乳化剂(吐温-80)、助溶剂(Span-80)、稳定剂(聚乙烯醇)、食盐。

2. 仪器:搅拌器、烧杯、温度计、秒表、移液管、滤纸、滤网。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水相:将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加入吐温-80和Span-80,搅拌均匀。

2. 配制油相:将植物油加入另一个烧杯中,加入聚乙烯醇,搅拌均匀。

3. 制备乳剂:将水相倒入油相中,开启搅拌器,搅拌速度为1000 r/min,搅拌时间为10分钟。

4. 稳定乳剂: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食盐,搅拌均匀。

5. 静置:将制备好的乳剂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其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乳剂的制备效果: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乳剂。

观察发现,乳剂呈均匀的白色乳液,无明显分层现象。

2. 乳剂的稳定性:将制备好的乳剂静置24小时后,观察其稳定性。

结果表明,乳剂无明显分层现象,说明乳剂的稳定性较好。

3.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1)乳化剂:本实验采用吐温-80和Span-80作为乳化剂,结果显示乳剂稳定性较好。

吐温-80和Span-80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能降低油水两相的界面张力,有利于乳剂的稳定。

(2)搅拌速度:实验中搅拌速度为1000 r/min,搅拌时间10分钟。

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和时间的合理搭配有利于乳剂的稳定。

(3)稳定剂:本实验采用聚乙烯醇作为稳定剂,结果表明乳剂稳定性较好。

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在乳剂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乳剂分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乳剂,并验证了乳剂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乳剂,选用合适的乳化剂、稳定剂以及合理的搅拌速度和时间,可以制备出稳定性较好的乳剂。

实验十四 乳剂的制备

实验十四 乳剂的制备

实验十四乳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采用不同乳化剂制备乳剂的方法和乳剂类型的鉴别。

2.学会乳剂油滴粒度大小、均匀度及稳定性的评价。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器材液状石蜡、阿拉伯胶、纯化水、氢氧化钙溶液、花生油(或其他植物油)、油溶性染色剂(如苏丹红)、水溶性染色剂(如亚甲兰)。

器材上皿天平、乳钵、烧杯、投药瓶、载玻片、显微镜、试管、滴管。

三、实验内容1.液状石蜡乳的制备(干胶法与湿胶法)处方:液状石蜡12ml阿拉伯胶4g纯化水加至30ml制法(1)干胶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加纯化水8ml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共制成30ml乳剂,即得。

(2)湿胶法:取纯化水8ml置乳钵中,加4g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

再分次加入12ml 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共制成30ml,即得。

注(1)干胶法适用于乳化剂为细粉者,湿胶法所用的乳化剂可以不是细粉,预先能制成胶浆(胶:水为1:2)者即可,所用胶浆(胶:水为1:2)可提前制出备用。

乳钵应选用内壁较为粗糙的瓷乳钵。

(2)阿拉伯胶为O/W型乳化剂,制备时必须在初乳制成后,方可加水稀释。

制备初乳时,干法应选用干燥乳钵,量油的量器不得沾水,量水的量器也不得沾油,油相与胶粉(乳化剂)充分研匀后,按液状石蜡:胶:水为3:1:2比例一次加水,迅速沿同一方向研磨,直至稠厚的乳白色初乳形成为止,镜检油滴应细小均匀,其间不能改变研磨方向,也不宜间断研磨。

2.石灰搽剂的制备(振摇法)处方:氢氧化钙水溶液花生油各2mL制法:取氢氧化钙水溶液花生油各2mL,两液合并,振摇,即得。

注本品为乳黄色稠厚液体。

处方中植物油应干热灭菌后使用,投药瓶亦应干热灭菌。

花生油有润滑、保护创面作用,可用菜油、麻油等植物油代替。

氢氧化钙有杀菌、收敛作用,氢氧化钙溶液与花生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反应生成钙肥皂,为W/O型乳化剂,成品为W/O型乳剂。

3.乳剂类型的鉴别染色法:将上述两种乳剂涂在载玻片上,加油溶性苏丹红染色,或用水溶性亚甲蓝染色,镜下观察,判断乳剂的类型。

乳剂的制备及油所需HLB值的测定

乳剂的制备及油所需HLB值的测定

实验三乳剂的制备及油所需HLB 值的测定目的要求: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常用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2、测定液体石蜡所需HLB 值。

实验指导:乳剂是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0.1um 到10um)。

乳剂类型有单乳剂(o/w 型,w/o 型),复合乳剂(w/o/w 型,o/w/o 型)。

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有稀释法(水),染色法(水/油性染料)。

乳化剂的种类很多,早期选择乳化剂的方法多凭经验。

Griffin 和Davies 提出寻找混合乳化剂的HLB 值和测定被乳化的油所需HLB 值的方法来选择乳化剂。

HLB 值是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亲油基团对水和油的综合亲和力。

每种乳化剂都有固定的HLB 值,一般8~18为适合制备o/w 型乳剂,3~8为适合制备w/o 型乳剂。

被乳化的油所需HLB 值与乳化剂的HLB 值越接近乳剂越稳定。

当两者不符合时,可将两种不同HLB 值的乳化剂混合使用获得油所需HLB 值。

混合乳化剂HLB 值可按下式计算:HLB 混合=(HLB a ×W a +HLB b ×W b )/(W a +W b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1)干胶法(2)湿胶法(3)新生皂法(4)交替加入法(5)机械法等。

实验内容一、乳剂的制备:1.液体石蜡乳处方:西黄蓍胶0.5g 阿拉伯胶0.5g 液体石蜡12.5g 尼泊金乙酯0.6ml(5%)水加至40ml制法:西黄蓍胶与阿拉伯胶置于干燥乳钵中,加入液体石蜡略研,使胶粉分散,一次加入水8ml,单方向搅拌,迅速研磨制成初乳;再加水,边加边搅拌,至足量,最后滴加尼泊金乙酯醇溶液,研匀即得。

注:阿拉伯胶形成多层乳化膜,乳滴小,不稳定,西黄蓍胶乳化能力较差,形成外表粗的乳滴,合用可取长补短。

注意初乳制备,因为这个步骤直接影响乳剂的质量。

2.石灰擦剂处方:Ca(OH)2饱和溶液10ml麻油10ml制法:Ca(OH)2饱和溶液10ml加麻油10ml置投药瓶中振摇至成黄色乳剂即可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剂的小液滴(分散相)一般为0.1~ 100μm,由于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大,因 而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为此,制备时需加 入适宜的乳化剂才能使之稳定。
乳剂的类型:水包油(O/W)型; 油包水(W/O)型; 水包油包水(W/O/W)型; 油包水包油(O/W/O)型。
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乳化剂的种类、性质及 两相体积比。
(二)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
1. 处方
豆油(d=0.91) 11ml
聚山梨酯-80
5ml
蒸馏水
适量
————————————
共制成
100ml
2. 操作
(1)取聚山梨酯-80,加适量蒸馏水搅匀,再加入豆油及余下的蒸馏 水,用液体高速剪切机以16000r/min速度匀化0.5min -1min ,即得 。
乳剂的制备 及检测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 教学中心
1、目的要求 2、实验原理 3、试剂与器材 4、实验步骤 5、注意事项 6、思考题
目的要求
1. 掌握乳剂的几种制备方法。 2. 比较不同乳化剂及乳化方法对乳剂粒径(乳滴大小)的影响。 3. 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及了解乳剂转型
的条件。
实验原理
乳剂(或称乳浊液)是两种互不混溶的液 体(通常为水或油)组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制备时加乳化剂,通过外力作用,使其中一种 液体以小剂类型的鉴别:稀释法或染色法
制备乳剂时应依制备量和乳滴大小的要求选择 设备。小量制备多在乳钵中进行,大量制备可选用 搅拌器、乳匀机、胶体磨等器械。
制备方法:干胶法、湿胶法或直接混合法。
试剂与器材
l.试剂:豆油、阿拉伯胶(细粉)、聚山梨 酯-80(吐温-80)、大豆磷脂、 甘油、苏丹-Ⅲ、亚甲蓝、氢氧化 钠、氯化钙
油酸钠水溶性太强,不易定位在油水界面上,而无法用于制备稳定的 亚纳米乳。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
1.将用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乳化剂制得的乳剂显微镜法测定的乳滴直径填 于下表(物镜40倍,目镜刻度尺1小格=8.16µm) ,并分析讨论结果。
制备方法
手工法
液体高速剪切机
高压均质机
乳化剂 最大粒径 (µm) 最多粒径 (µm)
2.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
适量
——————————————
共制成 50ml
2.操作 (1)取聚山梨酯-80与豆油置干燥研钵中,研
磨均匀,加入蒸馏水4ml研磨,形成初乳。 (2)取蒸馏水将初乳分次转移至带刻度的烧
杯或量杯中,加水至50ml,搅匀即得。 3.显微镜法测定乳滴的直径
取乳剂少许置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在
显微镜下测定乳滴大小,记录最大和最多乳
(二)转型实验
取含有油酸20%的植物油3ml置小烧杯中,滴加0.1mol/LNaOH溶 液约10ml,边加边振摇,制成O/W型乳剂。取该乳剂半量,边振摇边 滴加0.05mol/LCaCl2溶液(约加入5ml时)即形成W/O型乳剂。
油酸是稳定剂,油酸钠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比油酸强的多。氢氧化钙 为W/O型乳化剂。
阿拉伯胶 聚山梨酯-80
豆磷脂 聚山梨酯-80
豆磷脂 聚山梨酯-80
2.绘制显微镜下乳剂的形态图。 3.乳剂类型鉴别实验结果。 4.乳剂转型观察现象记录。
注意事项
(1)制备初乳时所用研钵必须是干燥的;研磨时需用力均匀,向一个方向不停地 研磨,直至初乳形成。 (2)正确掌握和使用液体高速剪切机和高压均质机,注意安全。
2.器材:小研钵、烧杯、显微镜、液体高速 剪切机、高压均质机、粒度分析仪
实验步骤
一、手工法制备乳剂 (一)用阿拉伯胶为乳化剂
1.处方
豆油(d=0.09) 13ml
阿拉伯胶(细粉) 3.1g
蒸馏水
适量
——————————————
共制成
50ml
2.操作 (1)取豆油置干燥研钵中,加阿拉伯胶粉研
磨均匀。按油:水:胶(4:2:1)的比例 ,一次加入蒸馏水6.5ml,迅速向一个方向 研磨,直至产生“劈裂”的乳化声,即成初乳(
(2)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3)将制得的乳剂置高压均质机中,在800-1000Kg压力下,乳化1-2 次,即得。
(4)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三、乳剂类型鉴别及转型实验
(一)类型鉴别
1. 稀释法:取乳剂少许,加水稀释,如能用水稀释的为O/W型,否则为 W/O型。
2. 染色法:将乳剂样品涂在载玻片上,用油溶性染料苏丹-Ⅲ以及水溶 性染料亚甲蓝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苏丹-Ⅲ均匀分散的乳 剂则为W/O型,亚甲蓝均匀分散的为O/W型。
思考题
1. 乳剂有哪几类?制备乳剂时应如何选择乳化剂。 2. 影响乳剂物理稳定性因素有哪些?如何制备稳定的乳剂。
1. 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天然乳化剂、固体微粒乳化剂、辅助乳 化剂
乳化剂的选择应根据乳剂的使用目的、 药物的性质、处方的 组成、制备乳剂的类型、乳化方法等综合考虑选择,同时考虑乳 化剂的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
滴的直径。
二、机械分散法制备乳剂 (一)豆磷脂为乳化剂
1. 处方 豆油(d=0.91) 豆磷脂 甘油 蒸馏水
11ml 1.1g 1.8ml 适量
————————————
共制成
100ml
2. 操作 (1)豆磷脂溶液的制备:取豆磷脂1.1g,加
甘油1.8ml研匀,再加少量蒸馏水研磨,用蒸 馏水稀释至25ml。 (2)取豆油、豆磷脂和蒸馏水共置小烧杯中 ,用液体高速剪切机以16000r/min速度匀化 0.5min ,1-2次即可。 (3)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4)将制得的乳剂置于高压均质机中,在800 - 1000Kg压力下均质1次,收集乳剂。 (5)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初乳稠厚、色浅)。
(2)取蒸馏水将初乳分次转移至带刻度的烧 杯或量杯中,加水至50ml,搅匀即得。
3.显微镜法测定乳滴的直径 取乳剂少许置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在
显微镜下测定乳滴大小,记录最大和最多
乳滴的直径。
(二)用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
1.处方
豆油(d=0.91) 6ml
聚山梨酯-80
3ml
蒸馏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