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乳剂的制备
实验3软膏剂的制备(学生用)

实验六软膏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O/W型VE乳膏的制备方法。
2. 掌握O/W型水杨酸乳膏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指导软膏剂(ointments)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软膏剂由药物、附加剂和基质组成。
基质为软膏剂的赋形剂和药物的载体,对软膏剂的形成和药效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软膏剂的基质可分为油脂基质、水溶性基质、乳剂型基质。
用乳剂型基质制成的软膏剂称为乳膏。
乳剂型基质又分为O/W型和W/O型两种。
理想的基质应该是:①性质稳定,与主药和附加剂不发生配伍变化,长期贮存不变质;②无刺激性和过敏性,无生理活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生理;③稠度适宜,润滑,易于涂布;④具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⑤易洗除,不污染衣服;⑥具有良好的释药性能。
各种基质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很难有一种基质完全符合以上要求。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有熔和法、研和法和乳化法三种,需根据其类型、制备量与设备条件选择制备方法。
本实验主要掌握采用乳化法制备乳剂型基质的方法。
乳化法:油相水相固体半固体液体乳化剂纯化水保湿剂防腐剂乳化剂加热,熔化约80o C加热,溶解约80o C均质机匀化物乳状物冷凝药物粉碎,加液研磨溶解乳膏搅拌成品灌装三、仪器和材料仪器:天平,量筒,烧杯,温度计、玻棒、电炉等。
材料:硬脂酸、液体石蜡、白凡士林、三乙醇胺、甘油、尼伯金乙酯、VE、水杨酸、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Span 40、乳化剂OP-10、纯化水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4.1 O/W型VE乳膏的制备[处方]VE 1g油相:硬脂酸6g液体石蜡5g白凡士林0.5g水相:三乙醇胺2g甘油5g尼泊金乙酯0.05g纯化水31ml[操作]取硬脂酸、液体石蜡、白凡士林置于烧杯中,加热至70~80℃使其熔化;将三乙醇胺、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计算量的蒸馏水置另一烧杯中加热至70~80℃使其溶解;在相同温度下将水相以细流加到油相中,边加边搅拌,水相加入完毕后,稍冷后加入VE,搅拌至冷凝,即得O/W型VE乳膏。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

定性,为此常需加入乳化剂才能使其稳定。乳化剂通常为表面活性剂,其分子中的亲水基团
和亲油基团所起作用的相对强弱可以用 HLB 值来表示。HLB 值高者,亲水基团的作用较强,
即亲水性强,反之则亲油性较强。另外各种油被乳化生成某种类型乳剂所要求的 HLB 值并不
相同,只有当乳化剂的 HLB 值适合被乳化油的要求,生成的乳剂才稳定。然而单一乳化剂的
3、操作注意
因本品用于烫伤的治疗,处方植物油应干热灭菌后使用,投药瓶亦应灭菌、干燥。
(四)营养乳剂
1、处方
豆油
10%
豆磷脂
1.1%
甘油
2.5%
蒸馏水
加至 100%
2、 操作
2
取豆磷脂及甘油共置烧杯中搅拌,必要时置水浴上加热使豆磷脂分散均匀,再加入水及
豆油,共置组织捣碎机中,以 8000-12000 r/min 搅拌匀化 3min,即成乳剂。
鱼肝油、阿拉伯胶、西黄芪胶、尼泊金乙酯、液体石蜡、氢氧化钙、花生油、豆油、豆
磷脂、甘油、吐温 80、司盘 80
天平、显微镜、乳钵、量筒、试管、具塞刻度试管、玻璃棒、刻度吸量管、烧杯、瓶签、
瓶塞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鱼肝油乳剂
1、处方
鱼肝油
12.5ml
阿拉伯胶
3.1g
西黄芪胶
0.17g
尼泊金乙酯
0.05g
剂的量。
本实验采用乳化法测定鱼肝油被乳化所需 HLB 值。该法是将两种已知 HLB 值的乳化剂,
按上述公式以不同重量比例混合,制成具有一系列 HLB 值的混合乳化剂,然后分别与油相制
成一系列乳剂,在室温或加速(如离心法)条件下,观察分散液滴的分散度、均匀度或乳析
最新药剂实验(吉林大学3乳剂的制备与检测ppt课件

电话等衰退或较小市场上处于相对有利位置
移动电话
无线 寻呼
固定长话
IP电话
互联网 接入
现 有
75%
市
场
份 50% 额
中国移动
25%
其他
中国A
资料来源:AXX分公司高层及竞争对手访谈
中国电信
中国网通 中国吉通
业务量
导读
环境分析 市场分析 产业政策分析 竞争对手分析
A业务 分析
三项固定数据业 务营销战略
分散一种液体另一种液体乳剂非均相基本型基本型复合型复合型乳剂类型鉴别ow型乳剂wo型乳剂外观一般为乳白色接近油的颜色稀释性可用水稀释可用油稀释水溶性染料外相染色油溶性染料外相染色ow型与wo乳剂的鉴别根据乳滴大小普通乳emulsions1100亚微乳submicronemulsions011微乳microemulsions00101m一乳化剂的种类1表面活性剂类2天然乳化剂3固体微粒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tween脂肪酸山梨坦span类毒性刺激性均较小性质稳定应用广泛
油酸钠水溶性太强,不易定位在油水界 面上,而无法用于制备稳定的亚纳米乳。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
1.将用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乳化剂制得的乳剂 显微镜法测定的乳滴直径填于下表(物镜40 倍,目镜刻度尺1小格=8.16µm) ,并分析讨 论结果。
制备方法
手工法
液体高速剪切机
高压均质机
乳化剂 最大粒径 (µm) 最多粒径 (µm)
利于降低电信产品的价格, 向自由化经营方向过渡的一
乏竞争力。
提高服务质量。
个重要的发展过程。
政企合一
政企分开,国有公司经营
政企分开,允许私营
我国所处的模式
乳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实验报告

乳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几种常用的乳剂制备方法。
2.熟悉乳剂种类的鉴识。
3.掌握乳剂型基质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实验1: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制备乳剂以豆油、阿拉伯胶等为原料,经过于胶法制备乳制。
实验2:以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制备乳剂以豆油、聚山梨酯80等为乳化剂制备乳制实验3:石灰搽剂(型乳剂)的制备”贸复氧化机花生油为原料,经过新生电法制备型石灰排制。
实验4:乳剂型软膏剂基质的制备。
2.实验原理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其热力学稳定性等。
招孔剂的定义、分类;乳化剂的作用机理与种类。
三、主要仪器设施
儒聚酸甘油前、油酸山梨坦可盘、地状石期、伯代林、盱油聚险、房馏水设施与仪器:恒温水浴箱、研钵、具塞玻璃瓶、烧杯、量简等。
乳剂制备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学习乳剂的基本制备方法,掌握乳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乳剂的制备效果。
二、实验原理乳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溶的液体组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机械搅拌法、超声波乳化法、胶体磨法等。
本实验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乳剂。
三、实验材料1. 材料:油相(植物油)、水相(蒸馏水)、乳化剂(吐温-80)、助溶剂(Span-80)、稳定剂(聚乙烯醇)、食盐。
2. 仪器:搅拌器、烧杯、温度计、秒表、移液管、滤纸、滤网。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水相:将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加入吐温-80和Span-80,搅拌均匀。
2. 配制油相:将植物油加入另一个烧杯中,加入聚乙烯醇,搅拌均匀。
3. 制备乳剂:将水相倒入油相中,开启搅拌器,搅拌速度为1000 r/min,搅拌时间为10分钟。
4. 稳定乳剂: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食盐,搅拌均匀。
5. 静置:将制备好的乳剂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其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乳剂的制备效果: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乳剂。
观察发现,乳剂呈均匀的白色乳液,无明显分层现象。
2. 乳剂的稳定性:将制备好的乳剂静置24小时后,观察其稳定性。
结果表明,乳剂无明显分层现象,说明乳剂的稳定性较好。
3.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1)乳化剂:本实验采用吐温-80和Span-80作为乳化剂,结果显示乳剂稳定性较好。
吐温-80和Span-80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能降低油水两相的界面张力,有利于乳剂的稳定。
(2)搅拌速度:实验中搅拌速度为1000 r/min,搅拌时间10分钟。
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和时间的合理搭配有利于乳剂的稳定。
(3)稳定剂:本实验采用聚乙烯醇作为稳定剂,结果表明乳剂稳定性较好。
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在乳剂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乳剂分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乳剂,并验证了乳剂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乳剂,选用合适的乳化剂、稳定剂以及合理的搅拌速度和时间,可以制备出稳定性较好的乳剂。
乳剂的制备实验讨论

乳剂的制备实验讨论
水乳剂的制备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将水和二氯乙烯按照份量计算,将其以熔融物质的形式添加到容器中,并加热至90℃,并搅拌均匀。
2、接着,加入助剂和调节剂,其中助剂可以增加润湿性和乳化性,而调节剂可以提升抗氧化性和生物层化性。
3、继续搅拌助剂和调节剂,直至它们完全融入水和二氯乙烯的混合物中。
4、最后,将混合物的温度降至室温,制成一种乳状液,即所需的水乳剂。
综上所述,水乳剂的制备实验需要考虑混合物温度控制,还要确保助剂和调节剂的比例准确,以及助剂与化学物质的有效混合,才能获得更佳的质量。
实验十四 乳剂的制备

实验十四乳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采用不同乳化剂制备乳剂的方法和乳剂类型的鉴别。
2.学会乳剂油滴粒度大小、均匀度及稳定性的评价。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器材液状石蜡、阿拉伯胶、纯化水、氢氧化钙溶液、花生油(或其他植物油)、油溶性染色剂(如苏丹红)、水溶性染色剂(如亚甲兰)。
器材上皿天平、乳钵、烧杯、投药瓶、载玻片、显微镜、试管、滴管。
三、实验内容1.液状石蜡乳的制备(干胶法与湿胶法)处方:液状石蜡12ml阿拉伯胶4g纯化水加至30ml制法(1)干胶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加纯化水8ml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共制成30ml乳剂,即得。
(2)湿胶法:取纯化水8ml置乳钵中,加4g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
再分次加入12ml 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共制成30ml,即得。
注(1)干胶法适用于乳化剂为细粉者,湿胶法所用的乳化剂可以不是细粉,预先能制成胶浆(胶:水为1:2)者即可,所用胶浆(胶:水为1:2)可提前制出备用。
乳钵应选用内壁较为粗糙的瓷乳钵。
(2)阿拉伯胶为O/W型乳化剂,制备时必须在初乳制成后,方可加水稀释。
制备初乳时,干法应选用干燥乳钵,量油的量器不得沾水,量水的量器也不得沾油,油相与胶粉(乳化剂)充分研匀后,按液状石蜡:胶:水为3:1:2比例一次加水,迅速沿同一方向研磨,直至稠厚的乳白色初乳形成为止,镜检油滴应细小均匀,其间不能改变研磨方向,也不宜间断研磨。
2.石灰搽剂的制备(振摇法)处方:氢氧化钙水溶液花生油各2mL制法:取氢氧化钙水溶液花生油各2mL,两液合并,振摇,即得。
注本品为乳黄色稠厚液体。
处方中植物油应干热灭菌后使用,投药瓶亦应干热灭菌。
花生油有润滑、保护创面作用,可用菜油、麻油等植物油代替。
氢氧化钙有杀菌、收敛作用,氢氧化钙溶液与花生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反应生成钙肥皂,为W/O型乳化剂,成品为W/O型乳剂。
3.乳剂类型的鉴别染色法:将上述两种乳剂涂在载玻片上,加油溶性苏丹红染色,或用水溶性亚甲蓝染色,镜下观察,判断乳剂的类型。
乳剂的制备实验

实验实验一一乳剂的制备与评价一、实验目的1.掌握乳剂的几种制备方法。
2.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及了解乳剂转型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乳剂是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通常为水或油)组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制备时加乳化剂,通过外力作功,使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液体制剂。
乳剂的类型有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等。
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乳化剂的种类、性质及两相体积比。
制备乳剂时应根据制备量和乳滴大小的要求选择设备。
小量制备多在乳钵中进行,大量制备可选用搅拌器、乳匀机、胶体磨等器械。
制备方法有干胶法、湿胶法或直接混合法。
乳剂类型的鉴别,一般用稀释法或染色法。
乳剂的分散液滴一般为0.1-100μm,微小液滴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大,因而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乳剂的破坏是其必然结果,只是方式与时间上的差异而已。
乳剂的物理不稳定性表现为分散液滴可自动由小变大或分层等,其每种形式都是乳剂稳定性发生改变的表征。
本实验采用离心法加速乳剂的分层,由于不同处方组成的乳剂在相同的离心条件下乳滴合并或分层速度不同,因而表现出乳剂的浊度或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因此,通过测定样品被离心前后在一定波长下对光吸收大小的改变,可计算乳剂的稳定性参数(K E ),用以快速比较与评价乳剂的稳定性。
乳剂的稳定性参数(K E )计算如下:%100A A A K 0t 0E ×−=式中:K E —稳定性参数;A 0—离心前乳剂稀释液中一定波长下的吸收度;A t —离心t 时间后乳剂稀释液在相应波长下的吸收度。
当A 0-A t >0(或A 0-A t <0)时,分散相油滴上浮(或下沉),乳剂不稳定;当A 0-A t =0,即A 0=A 时,分散相基本不变化,乳剂稳定。
即K E 值越小,说明分散油滴在离心力作用下上浮或下沉的越少,此乳剂越稳定。
由此可见,以K E 值的大小,可用于比较乳剂的物理稳定性,为筛选处方及选择最佳工艺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的:
1. 掌握采用不同乳化剂制备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 掌握常见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实验原理: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也称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形成液滴的一相称为内相、不连续相或分散相;而包在液滴外面的一相则称为外相、连续相或分散介质。
分散相的直径一般在0.1~10μm之间。
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须加入乳化剂使其稳定。
乳剂可供内服、外用,经灭菌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乳剂,也可供注射用。
乳剂因内、外相不同,分为O/W型和W/O型等类型,可用稀释法(水)和染色镜检(水/油性染料)等方法进行鉴别。
乳剂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为提高稳定性,其处方中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加入乳化剂,并且需在一定的机械力作用下进行分散。
乳化剂的稳定机理是通过在分散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等界面膜,降低了界面张力,防止液滴相遇时发生合并。
常用的乳化剂有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等。
乳化剂类型有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两性离子型乳化剂)、天然乳化剂(如阿拉伯胶、西黄耆胶、明胶
等)、固体粉末乳化剂(如Mg(OH)
2、Al(OH)
3
、Ca(OH)
2
等)和辅助乳化剂
(如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等)。
乳化剂的选择根据乳剂的类型、乳化剂性能及给药途径。
通常将乳化剂组成混合乳化剂来使用,以防止单独使用乳化剂所产生的不稳定性。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油中乳化剂法(干胶法)、水中乳化剂法(湿胶法)及新生皂法(nascent soap method)等。
小量制备时可用乳钵研磨制得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大量生产可用搅拌机、乳匀机、胶体磨完成。
实验药品与器材:
药品:液状石蜡、阿拉伯胶、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1%糖精钠溶液、香精、纯化水、氢氧化钙、花生油、苏丹红、亚甲蓝
器材:上皿天平、乳钵、烧杯、量筒、玻璃棒、试管、载玻片、显微镜等。
实验内容:
一、液体石蜡乳的制备
1.处方
液状石蜡12ml
阿拉伯胶 4g
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 0.1ml
1%糖精钠溶液 0.003g
香精 q.s
纯化水加至 30ml
2.制法
(1)干胶法:将阿拉伯胶置于干燥乳钵中,加入液状石蜡,稍加研磨,使胶粉分散后,加纯化水8ml,不断研磨至发出噼啪声,形成浓厚的乳状液,即成初乳。
再加纯化水5ml研磨后,加入尼泊金乙酯醇溶液、糖精钠溶液和香精,研匀,共制成30ml乳剂,即得。
(2)湿胶法:取纯化水8ml置烧杯中,加4g阿拉伯胶粉配成胶浆。
将胶浆移入乳钵中,再分次加入12ml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再加纯化水适量及尼泊金乙酯醇溶液、糖精钠溶液和香精,研匀,共制成30ml,即得。
3.用途轻泻剂。
用于治疗便秘,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瘤、疝气、痔及手术后便秘的病人,可以减轻排便的痛苦。
二、石灰尘搽剂的制备
1.处方
氢氧化钙溶液5ml
花生油5ml
2.制法(新生皂法)取氢氧化钙溶液与花生油混合,用力振摇,使成乳浊液,即得。
3.用途用于轻度烫伤。
具有收敛、保护、润滑、止痛等作用。
三、乳剂类型的鉴别
1.染色法:将液状石蜡乳和石灰搽剂分别涂在载玻片上,用苏丹红溶液(油溶性染料)和亚甲蓝溶液(水溶液性染料)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判断乳剂所属类型(苏丹红均匀分散者为W/O型乳剂,亚甲蓝均匀分散者为O/W型乳剂)。
将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中。
2.稀释法:取试管2支,分别加入液状石蜡乳和石灰搽剂各1滴,再加入蒸馏水约5ml,振摇、翻转数次,观察混合情况,并判断乳剂所属类型(能与水均匀混合者为O/W型乳剂,反之则为W/O型乳剂)。
乳剂类型:液状石蜡乳为____________型,石灰搽剂为_____________型。
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1.干胶法简称干法,适用于乳化剂为细粉者;湿胶法简称湿法,所用的乳化剂可以不是细粉,凡预先能制成胶浆(胶∶水为1∶2)者即可。
2. 制备初乳时,干法应选用干燥乳钵,量油的量器不得沾水,量水的量器也不得沾油。
油相与胶粉(乳化剂)充分研匀后,按液状石蜡∶胶∶水为3∶1∶2比例一次加水,迅速沿一同方向研磨,直至稠厚的乳白色初乳形成为止,其间不能改变研磨方向,也不宜间断研磨。
3.制备液状石蜡初乳时所用油∶水∶胶的比例约为4∶2∶1。
在制备初乳时,添加的水量不足或加水过慢时,易形成W/O型初乳,此时再研磨稀释也难以转变成O/W型,形成后亦极易破裂。
若在初乳中添加水量过多,因外相水液的粘度较低,不能把油很好地分散成油滴,制成的乳剂也不稳定和容易破裂。
故在操作上应严格遵守用干胶法制备初乳的各项要求,所需之水须一次加入。
4.石灰搽剂是氢氧化钙与花生油中所含的少量游离脂肪酸经皂化反应形成钙皂
后,再乳化花生油而生成的W/O型乳剂。
其它常见的植物油如菜油、麻油、棉子油等均可代替花生油,因为这些油脂也含有少量的游离脂肪酸,遇氢氧化钙溶液后,都可在室温下形成钙皂而起乳化作用。
本品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钙能使毛细血管收缩,抑制烧伤后的体液外渗,钙肥皂还可中和酸性渗出液、减少刺激,脂肪油对创面也有滋润和保护作用。
制备初乳时,研磨必须沿同一方向,也不宜间断。
思考题:
1.影响乳化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2.石灰搽剂的乳化剂是什么?属何种类型的乳剂?
3.干胶法与湿胶法的特点是什么?
4.分析液体石蜡乳的处方并说明各成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