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10课老王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
②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钟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
9.第④-⑥段详细回忆了有关钱瑗的三件事情,仿照所给示例,概括钱瑗令父母佩服之处,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④_______——⑤_______——⑥学问高深
10.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或结构上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第⑫段在文中的作用。
11.《人生没有永远》一文中,杨绛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忆了一家三口往日的生活,我们在学过的课文《老王》里也能看到他们家生活的点滴。请分别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杨绛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A.感触(chù)惶恐(huáng)田螺(luó)
B.肿胀(zhàng)僵硬(jiāng)聊天(liào)
C.冰伛(òu)凑合(huò)镶嵌(xiāng)
D.揣摩(chuǎi)取缔(dì)眼翳(yī)
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B.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成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10 老王(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10 老王(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第三单元10 老王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镶嵌..()()滞.笨() 阴翳.() 骷髅..()()攥.着() 伛偻..()() 惶.恐() 愧怍.() 2.指出下列每组词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惶恐肿胀默许慰籍改为(2)塌败凑合湖涂抱歉改为(3)荒僻善良取谛闲聊改为(4)包裹诲辱凑合僵直改为3.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类的一项是()A.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条腿走不得路了。

D.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4.选出下面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 )A.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钱财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

B.在滴水成冰的冬季,筑路大军冒着料峭的北风在工地上紧张地劳动着。

C.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5.说说下列语句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3)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6.将下列选项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爱心是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爱心是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①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④冬日里的一片阳光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④①③7.在街头巷尾,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乞讨者:手足完好,但神志木然,双手向前,不知羞耻——“给一点,给一点”。

【精品】2019年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课后习题答案☆★10 《老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精品】2019年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课后习题答案☆★10 《老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三、细读课文中“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段落,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
2.在这部分中又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
3.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参考答案:1.因为这部分内容记叙的是集中体现作者一家与老王珍贵友情的一幕,也是老王向作者一家表达敬意,令作者既感动又愧怍的一幕。
【精品】2019年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课后习题答案☆★
10《老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探究
1、读完这篇课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穷苦、命运、平等、尊重、同情、人道关怀……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围绕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谈谈感受吗?
参考答案:人道关怀体现在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个体生命、个体人格、个体价值,尊重和保障法律赋予的个体权利、个体尊严。作者一家关心老王的生计,尽可能地照顾老王的生意,尊重老王,让他有尊严地挣钱;而老王知恩图报,在作者一家最狼狈的时候,不避风险,倾力相助。善良之心互相传递、互相支撑,正是基于平等意识的“人道关怀”。这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让“人道关怀”照耀社会的每个角落,保障每个个体的合法权益,让忠厚善良、吃苦耐劳的“老王”们,能够凭借诚实劳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二、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试着找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相关例句:①“文化大革命”开始,……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②我谢了他的好香油……“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③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作用:作者一家虽然在“文革”中一度经济拮据,但整体收入仍然远在老王之上,作者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所以愿意尽力照顾老王的生意,不让老王吃亏(不要他减半收车费,不让他白送钱先生看病,不白拿老王的鸡蛋和香油)。“钱”在作者这一方,是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老王》同步练习C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老王》同步练习C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老王》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5七上·永川期中) 下面语句中加横线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cuì)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B .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líng)的鱼塘。

C . (我的母亲)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埋在香炉里,然后磕(kē)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

D . 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niàng)。

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 . 秀颀桑梓(zǐ)虬(qiú)枝汗流浃背B . 窒息拮(jié)据匮(kuì)乏拈轻怕重C . 耷拉猝(cù)然狡黠(xié)自出新裁D . 水渍轩榭(xiè)膂(lǚ)力入不敷出3. (2分)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杨绛的散文《老王》。

根据语境,在[甲][乙]两处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语段一: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甲]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车进大院去。

(画线语句是对“我们夫妇”在“荒僻的小胡同”看到的两个场景的描述。

)语段二: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乙]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画线语句是从说“‘我’知道老王不要钱”转换到说“老王来了,‘我’就不用捎钱了”。

)A . [甲]破折号[乙]破折号B . [甲]分号[乙]句号C . [甲]破折号[乙]句号D . [甲]分号[乙]破折号4. (2分)为下列划线词选择正确的释义。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第10课老王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第10课老王

部编七年级语⽂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第10课⽼王1知识1.作者简介。

杨绛,⽣于1911年,钱钟书夫⼈,本名,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祖籍江苏⽆锡,⽣于北京。

著有散⽂集《》《将饮茶》等,译有《》,著名作品有《》,《澡堂》。

2.写作背景。

《⽼王》作于1984年。

这是⼀篇回忆性的散⽂,是作者在⽂化⼤⾰命的背景下写的。

作者记叙了⾃⼰从前同⽼王交往中的⼏个⽚段,当时正是“⽂化⼤⾰命”时期,是⼀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校劳动锻炼去了但是,任何歪风邪⽓对⽼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3.为加点的字注⾳。

伛.()荒僻.()攥.()塌.败()取缔.()骷髅..()滞.笨()愧怍.()惶.恐() 4.理解下⾯词语的意思。

(1)伛:(2)塌败:(3)取缔:(4)滞笨:(5)强笑:(6)愧怍:(7)失群落伍:参考答案1.杨季康⼲校六记堂吉诃德我们仨3.yǔ pì zuàn tā dì kū lóu zhì zuò huáng4.(1)弯(腰)曲(背)。

(2)塌陷破败。

重点21.从⽼王的最后⼀次出场可以看出⽼王的⾝体状况怎样?他已经病成这样却⼤⽼远来给作者送鸡蛋和⾹油,这是为什么?此时的⽼王已如风中之烛,⽣命随时都有结束的可能,从后⽂知道,⽼王回去第⼆天就去世了,可以想见这次拜访对他来说是多么艰难。

⼤概他觉得⼀⽣受作者⼀家的关照很多,必须得报答,他可能预感⾃⼰时⽇⽆多,所以,他⽤了⽣命最后的全部精⼒来完成这个重要的“使命”。

⼀瓶⾹油、⼏⼗个鸡蛋在今天看来确实算不了什么,但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对贫病交加、濒临死亡的⽼王来说,就具有了⾮同寻常的意义。

他舍不得吃,拿来送给作者,可见这份感情是多么真诚。

⽼王在⽣命的最后时刻还能关注他⼈,这⼜多么令⼈感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10课 老王 重点练习课后习题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10课 老王 重点练习课后习题课件

7.【训练点:结尾句的含义及作用】结尾句为全文的 什么句?有怎样深刻的含义?有什么作用? 文眼句。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与不幸者,幸 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 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 是不够,对老王充满愧怍之情。 在结构上,总结 全文,点明中心,使全文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思路】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要仔细观察,抓住其与众 不同的方面,突出人物特点。另外,还要注意性别、年龄和身 份的差异,用词准确。因为是片段描写,所以不必面面俱到, 只要抓住最富有特色、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内容来写即可。
例文:乍一看,她个子挺高,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 块跳舞的料。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别 着两只发卡,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露出一张光洁白净 的脸。她的眼睛不大,但是很有神,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她 的鼻子微微上翘,显得十分可爱。
5.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回忆了有关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 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B.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 他坚守做人的道德良心,是一个纯朴的好人。 C.文章不仅写了一个人的善良,还写了一个善良的人对另一个善 良的人的怀念,写了善良的人们在苦难的年代相互取暖。 D.作者认为自己“幸运”,不仅是指她与老王在物质上的悬殊, 更指自己一家人在知识学问上远超靠一辆车维持生计的老王。
把读书看成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a
10 老 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滞笨•(zhì) 荒僻(pì)• 侮辱(•wǔ) 门框(kuà•ng) B.愧怍(zh•à) 取缔(dì•) 捎带(•shāo) 惶恐(•huáng) C.镶嵌(qi•àn) 塌败•(tā) 眼翳(yī•n) 肿胀(zh•àng) D.骷髅(ló•u) 伛偻•(qū) 攥紧•(zuàn) 杨绛(jià•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同步练习(含答案)

11.老王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5分)1.(本题5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滞笨(zhì)荒僻(pì)痴想(chī)诱惑(yòu)B.取缔(dì)喧腾(xuān)清澈(chè)愧怍(zhà)C.荫翳(yì)埋葬(mái)攥着(zuàn)惶恐(huáng)D.伛偻(yǔ)田螺(luó)塌败(tā)骷髅(kū lóu)2.(本题5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B.难道我们不能否认杨绛的成就吗?C.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D.当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的时候,却坚决不肯拿钱。

3.(本题5分)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A.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条腿走不得路了。

D.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4.(本题5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读宋词,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忧思……情感。

C.你参加了《翰愚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D.纸质书、电子书,手抄本、印刷本,书的载体、形式变了,喜欢阅读应不拘泥于是什么书。

5.(本题5分)本文用词洗练老到,很值得品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本句用“镶嵌”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如果用“站立”等词就不能表现这层意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老王》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老王》同步练习(附答案)

10 老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滞.笨(zhì)荒僻.(pì)落伍.(wǔ)B.取缔.(dì) 愧怍.(zhà) 田螺.(luó)C.攥.着钱(zuàn) 惶.恐(huánɡ)散.步(sàn)D.骷髅..(kūlóu) 伛.(yǔ) 欺.负(q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取谛镶嵌抱歉肿胀B.侮辱僵尸愧诈维持C.凑合包裹惶恐边缘D.塌败摔倒荒辟琢磨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王》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杨绛女士的作品。

B.随着学习《老王》,使我感受到了善良与真诚的魅力。

C.我们身边有许多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但心地善良的人,我们应该尊敬他们、关爱他们。

D.能否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②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③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④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A.①③②④B.①②④③C.②④③① D. ②①③④5.文学常识填空。

《老王》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文中提到的默存是作者的丈夫________的字。

6.仿写句子,感悟“爱心”。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老王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凑合(còu) 塌败(tā) 镶嵌(qiàn)B.伛偻(yǔlǚ) 愧怍(zuò) 翳(yì)C.骷髅(kūlóu) 绷脸(bēnɡ) 取缔(dì)D.攥着(zuàn) 滞笨(zhì) 侮辱(wǔ)2.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内。

(1)老王常有失群落武的慌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 )(2)我女儿说他是夜盲证,给他吃了大瓶的鱼杆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 ) 3.依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

A.偏僻B.荒僻(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 )的小屋。

A.坍塌B.塌败(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 )了。

A.取缔B.取消(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

A.愧怍B.惭愧4.对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描写)B.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抒情)C.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

(描写)D.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记叙)5.对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引号表示引用)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引号表示特定称谓)D.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6.对下列句子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外貌描写)B.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语言描写)C.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动作描写)D.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心理描写)7.在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七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向孤寡老人献爱心”的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为班级举办的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2)请把下面的活动步骤补充完整,要符合实际情况。

A.商量如何帮助孤寡老人。

B.C.D.活动结束后写活动体会和感想。

(3)当今社会,有很多“空巢老人”,他们的子女都出去打工了,只留他们自己面对漫长孤寂的岁月。

如果有机会,你会对这些老人的子女说些什么?(4)仿照例句歌咏爱心。

例句:爱心是一片洒落在旱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尝到情感的甜美;爱心是一首飘落在夜间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仿句:爱心是,;爱心是,。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8.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9.“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10.为什么老王在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呢?11.从上文哪段可以看出作者一家曾经给予过老王帮助?12.对课文结尾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二)类文阅读(2017·湖北黄冈)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34个鸡蛋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

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个小地方。

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可以想象我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

李暖暖的妈妈说,那是李暖暖最爱吃的。

没办法,我就拖着几大袋子的零食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

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

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放在毛驴车上。

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镇。

很小很小的一个镇,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走到那条街的尽头,转个弯,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

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

她抬起头来看我。

那个瞬间,我看清了女孩的面容。

我心疼了。

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发。

“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就抱住了我。

身边那些孩子不明所以,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了一起。

等李暖暖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上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了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

李暖暖说:“他们是班上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

”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

我说再要两个菜,却被她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让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也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到了她的宿舍。

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

”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

“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吧。

”她摇头,很坚决地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原本,李暖暖和她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她爸。

结果,她就来到了这儿,但她来后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

她没见过那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学校,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

还有那些孩子,都是脏兮兮的……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但是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学校里等她。

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等在那里,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孩子们英语的老师鞠躬的。

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上课的第一天起,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说是她妈让拿的。

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着拿鸡蛋给她。

她以为鸡蛋都是大人让拿过来的,直到有一天,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第二次给她鸡蛋,而男孩的奶奶找到了学校告状,说孙子偷家里的鸡蛋。

这时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

那个男孩叫路生,早早就没了父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那天,她抱着那个脏兮兮的男孩放声大哭。

在牛奶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隐藏在心底23年的爱心,被34个鸡蛋瞬间唤醒了。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

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

在车站,李暖暖一再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说:“越多越好,没钱给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

”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

李暖暖,她认真了,她在认真地过着她现在的生活。

我知道有一天,李暖暖会离开那里,回到她曾经生活的地方,可是回来的,已经不会再是曾经的李暖暖。

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呵呵地笑,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摘自《中外文摘》, 有删改)13.阅读全文,请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第一段单句成段,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设置了很好的悬念,也为主人公后来的性格发展奠定了基调。

B.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了她心思细腻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关怀体贴,也清晰地反映出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

C.文章后面李暖暖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

”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感觉被这里拘禁,而是想向父亲求援,给当地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D.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一段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14.本文标题为《34个鸡蛋》,请分析“34个鸡蛋”这一情节的设置在全文中的作用。

15.阅读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句子,分析其表达作用。

(1)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

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2)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16.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李暖暖的支教经历,她的性格也因支教而发生了很大变化,请简要概括她的性格特点。

三、写作练笔17.《老王》一文对老王的肖像描写细致入微,如“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整个外貌暗示了老王将不久于人世。

请你模仿文中的写法,发挥你的想象力,抓住人物的特点,通过肖像描写刻画出一个人的性格或生活境况。

(1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