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宣堂蒲银散治疗丹毒
丹毒中药外治方

丹毒中药外治方温馨提示丹毒中药外治方1.升麻汤(1)处方升麻60g,漏芦、黄芩(去黑心)各90g,栀子(去皮)30g。
(2)方法以上方药细锉。
每次用15g,以水750ml,煎至450ml,去渣,下芒硝5g,搅匀,以纱布重浸汤中,温湖患处数十遍,每日2次。
2.白玉散(3)处方寒水石(煅存性,水飞)、朴硝、姜黄、当归各30g,青黛、甘草、黄柏末各9g。
(2)方法以上方药共为细末,芭蕉根汁加蜜调,以鹅翎扫上,干则再敷。
3.如冰散(1)处方朴硝150g(研),始粉、寒水石各90g,白芷30g,冰片3g(研)。
(2)方法以上方药共为细末,和匀,用新汲水调,稀稠适度,鸡翎涂扫,不令药干。
4.祛毒散(1)处方川升麻、漏芦、川芒硝、黄芩各60g,栀子仁30g。
(2)方法以上方药共捣为粗末,每用两匙头,以水300ml,煎至200ml,去渣儿,趁微热以软布蘸药拓疮上,以消为度。
5.清苦散(1)处方芙蓉叶、桑叶、白截、白及、大黄、黄连、黄柏、车前子、白芷、雄黄、芒硝、赤小豆各10g。
(2)方法以上方药共为细末,用蜜水调敷患处。
6.硝黄散(1)处方朴硝30g,大黄(细末)3g。
(2)方法以上2味药共研混匀,水调匀。
先用一小刀刺破丹毒,去赤晕恶血毒汁,再用鸡毛蘸药,时时涂搽。
7.金花散(1)处方郁金、黄芩、甘草、山栀、大黄、黄连、糯米各30g。
(2)方法以上方药共为细末。
蜜和冷水调,以鹅毛涂扫患处。
8.敷药散(1)处方绿豆30g,蝉蜕3g,荆芥穗、泽兰、连翘、白芷、蔓荆子各9g,秦皮、夏枯草各6g。
(2)方法以上方药共研细面,每次用9-12g,淡蜜水调敷患处。
9.四味散(1)处方明雄黄、苏雄各120g,白矾240g,冰片6g。
(2)方法将白矾砸成细面,然后徐徐兑入雄黄和苏雄,研匀后再把冰片研粉兑入即成。
用时,药粉适量,倾人碗内,以山西陈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薄厚约1分左右,如药干后再用毛笔蘸醋涂药上,以保持该药湿润直至8小时左右,然后以小米水洗干净。
丹毒最好的根治方法是什么

丹毒最好的根治方法是什么
一、丹毒最好的根治方法是什么二、丹毒的食疗方法三、丹毒的注意事项
丹毒最好的根治方法是什么1、丹毒最好的根治方法是什么
1.1、中医治疗法治疗丹毒
针对丹毒这种疾病,中医疗法有散风清热解毒法、清肝利湿解热法、清热利湿解毒法和凉血解毒清心开窍法等四种。
针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所需要服用的中药也不相同,而蒲银散就是一种中药制成的药物,在治疗丹毒方面效果显著。
1.2、全身治疗法治疗丹毒
全身治疗丹毒的方法适用于丹毒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抗生素的选择也应该以青霉素为主,一般治疗3天左右即可看到效果。
这时候一定要坚持治疗下去,大约2周之后才能停药,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对于复发性慢性丹毒患者,在治疗前还需要检查有无足癣等,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1.3、局部治疗法治疗丹毒
不同的丹毒患者,丹毒的发病部位通常不能确定,如果丹毒患者只是局部存在丹毒的症状,丹毒患者可以选择局部治疗法。
丹毒患者可以将患肢太高,然后将外用药物涂抹在自己的患病部位,同时还可以配合做皮损内注射,这样恢复的速度会更快。
2、丹毒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2~5天。
前驱症状有突然发热、寒战、不适和恶心。
数小时到1天后出现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界限清楚。
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常见近卫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
丹毒的治疗

丹毒的治疗丹毒多见于春秋两季,是一种急性的皮肤热毒病症,以皮肤患处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主要表现,在发病前数小时内病人常常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等前期症状。
本病发无定处,生于胸腹腰胯部者,称为“内发丹毒”;发于颜面者,又称“抱头火丹”或“大头瘟”;发于下肢者,称为“流火”;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或“游火”。
一般的抗菌消炎治疗短期内不易治愈,且治后复发率极高。
惟有以传统中医名方蒲银散治疗,其可起到凉血解毒、消除肿痛的作用,同时改善肌肤免疫力,从而治愈丹毒病症,达到安全有效、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丹毒的病因以火毒为主,可由风湿热诸邪化火而致。
其中发于颜面者,又称抱头火丹或大头瘟;发于下肢者,称为流火;发生于新生儿或小儿的丹毒,称赤游丹或游火。
辨证论治可分为四型。
(1)风热火炽证见于头面、耳项、臂膊等处,灼红,重则双目合缝,不能睁开。
伴见口渴引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以散风清热解毒为主。
(2)肝经郁火证发于胸腹、腰背、胁肋、脐周等处,红肿,向四周扩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以清肝利湿解热为法(3)湿热火盛证常发于下肢腿股、足背等处,红肿灼热,向上蔓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行走困难。
伴见纳少,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以徐清宣堂蒲银散为法。
(4)毒热入营证重证者范围较大,可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诸逆证。
徐清宣堂蒲银散解毒,清心开窍。
徐清宣堂蒲银散作为中药散剂,针对丹毒的诸多症状疗效奇特,能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热解毒,清除坏死组织,杀菌消炎,迅速改善患处周围组织的微循环,从根本上切断病机,彻底根治丹毒顽疾。
丹毒的食疗法1、生姜9 克,蜂蜜少许。
将生姜焙干研细末,与蜂蜜调匀涂擦患处。
本方有祛风燥湿之功效,主治风热、湿热之邪发为丹毒。
2、紫苏叶、葱白、鲜凤仙花各50 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日2 次。
3、鲜油菜叶60 克,大米100 克,煮粥服食,常食有效。
『丹毒集』名方(54)——丹毒

『丹毒集』名方(54)——丹毒
1、【速效丹毒方】(胡兰贵经验方)
【主治】丹毒;
【配方】野菊花60克;金银花60克;紫地丁30克;茯苓30克;车前子10克;丹皮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按语】丹毒是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的一种急性皮肤感染。
本病主要是血分有热,郁于肌肤而发。
临床可伴见发烧,怕冷,下肢或其它部位皮肤局部焮红肿胀,迅速扩大。
所以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和血。
本方不仅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而且还就浊气下行致下肢易感湿热的特点,选用清利湿热之品,服之效果颇佳。
2、【神仙驱毒一扫丹】《疡医大全》
【主治】丹毒
【配方】雄黄、朱砂各6克;牛黄、麝香各0.6克。
【功效】消肿解毒;
【制法】共研极细面。
【用法】用猪胆调药面,涂抹患处。
日常生活中丹毒怎么治疗

日常生活中丹毒怎么治疗
丹毒是非常让人头疼的一种急性炎症,不但治疗困难,而且非常容易反复发作。
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就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还会使患者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那么,发现自己患病之后,丹毒怎么治疗呢?
1、注意休息
过度劳累会使人体的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这对丹毒患者的治疗和恢复非常不利。
因此,丹毒患者不能太过疲劳,不仅需要多休息,还要保证自己的睡眠质量。
必要的适合,可以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2、在发病期间要戒烟、戒酒
丹毒怎么治疗?患者需要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烟酒有害身体健康,丹毒患者一定要注意戒烟戒酒。
为了防止感染,最好单独使用餐具、洁具,这样可以避免传染给家人。
3、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
丹毒患者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全面的补充身体所需的各
蒲银散
种营养,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与此同时,患者还要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病情恶化。
4、药物治疗选蒲银散
治疗丹毒常用的药物是蒲银散,中药产品,没有一点副作用,在治疗单独方面效果非常的好。
5、痊愈后注意护理
丹毒怎么治疗大家都知道了,患者在痊愈之后也不能掉以轻心。
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护患病部位,尽量的避免被蚊虫叮咬。
如果患处瘙痒,也不要用力抓挠,否则很容易反复发作。
蒲银散。
丹毒的偏方

丹毒的偏方
丹毒是一种发生在批发浅层的感染病,病发的原因主要是皮肤龟裂而导致的病菌入侵。
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一般以消毒为主,另外还有好多患者会选择用偏方来治疗丹毒,治疗这类疾病的偏方有很多,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简单有效地偏方,希望对患者病情的缓解有所帮助。
方 1 〔组成〕鲜地丁 120g,金银花 30g,野菊花 30g,生甘草 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面部丹毒。
方 2 〔组成〕毛花杨桃鲜根适量。
〔用法〕用第二次淘米水磨浓汁涂患处。
方 3 〔组成〕水龙胆草根 9~15g。
〔用法〕煎水服。
方 4 〔组成〕白鱼尾全草 10~15g。
〔用法〕煎汤服。
方 5 〔组成〕板栗壳斗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部。
方 6 〔组成〕鲜鸭跖草 60~90g (重症可用 150~210g) 。
〔用法〕水煎服或捣汁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丹毒,也可用于热痢或急性热病退热用。
方 7 〔组成〕铃兰 30g。
〔用法〕煎水洗。
方 8 〔组成〕黄花蒿 60g,牡荆叶
60g,威灵仙 15g。
〔附注〕此方用于小腿部丹毒(淋巴管炎) 。
患者在使用以上偏方治疗丹毒的同时,如果皮肤表面有伤口,应特别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通过伤口加重病情,除此之外在使用偏方治疗丹毒时应注意留意自己病情的变化,及时的对偏方作出改变,在出现不良症状的时候,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中药治疗丹毒的方法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类丹毒隶属于“伤水疮”范畴。
清·陈士铎《洞天奥旨》中就有“伤水疮者,因误被竹木签破皮肤,又生水洗之,溃而疼痛,或鱼刺诸骨破伤,久而不愈” 的记载。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肌肤破损,致邪毒郁滞皮肤经络而成。
在治疗上,除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外,采用中药局部熏洗加外敷疗法,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药外敷:
组方:外敷药益黄膏由益母草与金黄散按1:1配制而成。
调制及使用方法:将洗净晒干之益母草加工成细末,用文火浸煮3小时以上,待其冷却后备用。
使用时将益母草煎汁与金黄散混合搅拌成膏状,加入冰片少许即成。
患指常规消毒后,敷贴益黄膏于患指上,用清洁纱布包扎,每日1-2次。
中药熏洗:
组方:野菊花30克,土茯苓30克,忍冬藤15克,赤芍10克,粉丹皮10克,蝉衣5克,嫩桑叶15克,透骨草15克。
以上诸药每日1剂,兑水浓煎,待稍凉后浸泡患指20-30分钟,于敷药前1小时进行。
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再洗涤鱼、虾、鸡、鸭、鹅等食品,以防腥气污秽之水浸入伤口,导致复发。
丹毒

丹毒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丹毒英文名称:erysipelas 定义:以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外科疾病(二级学科);疮疡疾病(三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丹毒(Erysipelas) 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
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
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
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
简介丹毒虽然只是皮肤病,却严重影响个人形象,给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丹毒的发生常伴随有皮肤粘膜的擦伤及其他细微不易发现的皮肤破损,如足癣、虫咬等皮肤疾病诱因,尤其不清洁的伤口更易感染,故平时应积极预防和治疗足癣,对皮肤粘膜的小伤口及时消毒处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尤其是婴幼儿皮肤柔嫩,很容易造成损伤,故要精心照护。
糖尿病患者皮肤最易发生细菌感染,一旦出现小的感染源应积极处理,防止病灶的扩散引发丹毒。
中医古方蒲银散快速驱除丹毒感染,全面调养,保障身体健康。
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报道,虽在五十、六十年即有,但例数少且多为内部资料[1]。
1959年3月10日,上海“新闻日报”曾刊载耳针治疗本病的通讯。
最近十余年来,有关文献开始迅速增多。
一系列工作证实,针灸对本病是确有效果的。
有人曾对各种软组织炎症进行疗效分析,发现针灸对蜂窝织炎和丹毒收效最快[3];另有人治疗急性发作的丹毒,平均治愈天数仅为9.6天[4]。
而穴位刺激法上则以剌血法用得最为广泛。
本病可在原部位反复发作,称复发性丹毒。
患病日久,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
发生在小腿的慢性淋巴水肿,亦称象皮腿。
丹毒的典型病理变化是真皮高度水肿,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真皮中有广泛的脓性白细胞浸润,可深达皮下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丹毒(Erysipelas) 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
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
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
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
中医学认为,丹毒的病因以火毒为主,可由风湿热诸邪化火而致。
其中发于颜面者,又称抱头火丹或大头瘟;发于下肢者,称为流火;发生于新生儿或小儿的丹毒,称赤游丹或游火。
辨证论治可分为四型。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
中医学认为,丹毒多因血热内郁,外感毒邪,侵犯肌肤,或因肌肤破损,感染毒邪,毒邪乘隙而入,郁蒸血分所致。
《圣济总录》有载:“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
” 治疗丹毒最好的方法是使用中药散剂-----徐清宣堂蒲银散徐清宣堂蒲银散,根据徐氏秘方,选用天然纯中药熬制而成,专门治疗丹毒,又名“流火”,疗效显著,从百年之前就极有口碑。
徐清宣堂蒲银散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只需取适量药粉以蜂蜜调匀,涂抹于患处即可,具有吸收快、作用迅速等特点,安全、便捷无副作用,适用于不同年龄及不同部位的患者使用,对于治疗丹毒症,效果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