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知识手册汇编
农药学知识点总结

农药学知识点总结一、农药的概念与分类1.1 农药的概念农药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害虫、病害、杂草等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物,改善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化学药剂。
农药的功能包括杀虫、杀菌、除草等。
1.2 农药的分类农药按其化学结构和作用目标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杀鸟剂、杀猪剂等。
二、农药的发展历史2.1 古代农药人类早期使用一些天然植物和矿物作为农药,如黄粉、石灰、食盐等。
2.2 化学农药的出现19世纪后期,人工合成农药开始出现,如砷化铜、石硫合剂等。
2.3 农业化学革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农业化学革命带来了大量合成农药的出现,如杀虫剂DDT、杀菌剂铜制剂、除草剂除草灵等。
2.4 环境与健康问题大量使用合成农药引起了环境和健康问题,导致了对农药的重新审视和管理。
三、农药的作用机理3.1 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多种杀虫剂通过阻断虫体呼吸系统、破坏神经等方式杀死害虫。
3.2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杀菌剂通过破坏真菌的细胞壁、膜等方式杀灭病原菌。
3.3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除草剂通过影响植物内部的生理进程,如抑制光合作用、阻断植物生长激素合成等方式杀死杂草。
四、农药的应用与管理4.1 农药的施用方法农药可通过叶面喷雾、土壤处理、种衣等方式施用。
4.2 农药的施用量农药的施用量需根据作物类型、生长阶段、病虫害程度等进行合理把控。
4.3 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农药施用后,需根据农药的毒性、作物的生长周期等确定安全间隔期,以免对人畜造成危害。
4.4 农药残留及监测农药施用后,需定期对作物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农药的环境与健康安全5.1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农药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水体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危害非靶标生物。
5.2 农药对人体的影响农药残留会通过饮食和呼吸进入人体,长期暴露可导致慢性中毒、致畸等问题。
六、农药的发展趋势6.1 绿色农药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安全影响小的农药,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等。
农药知识大汇总!非常实用,一看就懂!(收藏版)

农药知识⼤汇总!⾮常实⽤,⼀看就懂!(收藏版)↑关注了解农药实⽤知识,就会从根本上避免药害地发⽣,是确保安全、⾼效、合理使⽤农药的必要保证。
今天,就汇总⼀下农药⽅⾯的知识,供⼤家参考。
⼀、农药的类型及毒性农药⼀般可分为化学农药、微⽣物源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但农药品种繁多,作⽤、功能和⽤途各异,可以从不同⾓度对其进⾏分类。
按防治对象分类,农药分为杀⾍剂、杀螨剂、杀菌剂、杀⿏剂、除草剂和植物⽣长调节剂。
其中杀⾍剂是⽤来防治农、林、牧及卫⽣等害⾍的药剂。
其品种多,应⽤⼴,发展快。
杀⾍、杀螨剂根据其作⽤⽅式的不同⼜可分为: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拒⾷剂、驱避剂、粘捕剂、昆⾍⽣长调节剂。
杀菌剂可分为保护剂、治疗剂和铲除剂。
除草剂可分为內吸型除草剂和触杀型除草剂,按作⽤性质则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性除草剂。
农药是有毒物质,农药的毒性是能否危害环境与⼈畜安全的主要指标。
急性毒性是衡量农药强弱的常⽤指标。
我国农药毒性的分级标准为五级:剧毒、⾼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
⼆、常⽤农药分类介绍现在常⽤的杀⾍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剂、除草剂、杀⿏剂和植物⽣长调节剂等。
(1)杀⾍剂:⽤于防治害⾍的药剂。
甲维盐⽐阿维菌素杀⾍、杀螨、杀线⾍活性提⾼了10-100倍,杀⾍谱变宽;胃毒作⽤为主兼有触杀作⽤;害⾍发⽣不可逆转⿇痹,停⽌进⾷,2-4天后才能死亡,杀⾍速度较慢;持效期长,害⾍为10-15天,螨为15-25天。
对作物⽆内吸性能,但能渗⼊表⽪组织;对鳞翅⽬害⾍、螨类,鞘翅⽬及同翅⽬害⾍,蓟马类有极⾼活性,且不易使害⾍产⽣抗药性;在⼟壤中易降解;在保护地或者10倍于推荐使⽤剂量下对所有作物⾼度安全;在10天以上⼜出现第⼆个杀⾍⾼峰;吡⾍啉烟碱类;触杀、胃毒和内吸;害⾍⿇痹死亡;速效性好,1天即有较⾼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温度⾼杀⾍效果好;刺吸式⼝器害⾍;易被作物吸收,并向顶分配,有根吸作⽤;⾍酰肼促进鳞翅⽬幼⾍蜕⽪;与其他抑制幼⾍蜕⽪的作⽤机理相反;对⾼龄和低龄的幼⾍均有效;6~8⼩时就停⽌取⾷(胃毒作⽤),⽐蜕⽪抑制剂的作⽤更迅速,3~4天后开始死亡;⽆药害,对作物安全,⽆残留药斑;马拉硫磷⽓温低时毒⼒下降,可适当提⾼施药量或⽤药浓度;咀嚼式⼝器和刺吸式⼝器害⾍;触杀和胃毒作⽤,⼀定的熏蒸和渗透作⽤;对害⾍击倒⼒强,⾼温时效果好;残效期短;对⾼粱、⽠⾖类和梨、葡萄、樱桃等⼀些品种易发⽣药害,应慎⽤;采果前10天停⽤。
农药使用知识汇总

农药使用知识汇总一、概述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它对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人体健康,提高农药使用效果,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本文对农药使用知识进行了汇总,以供农业生产者参考。
二、农药分类根据农药的作用对象和作用方式,农药可分为以下几类:1.杀虫剂:用于防治作物害虫,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
2.杀菌剂:用于防治作物病害,如苯并咪唑类、多菌灵类、三唑类等。
3.除草剂:用于防治杂草,如草甘膦、百草枯、2,4-D等。
4.杀鼠剂:用于防治鼠害,如敌鼠钠盐、溴鼠灵等。
5.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作物生长,如矮壮素、多效唑等。
6.杀螨剂:用于防治作物螨类,如阿维菌素、苯螨特等。
三、农药使用原则1.选用农药时要根据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抗药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剂型。
2.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农药,不得随意增减剂量和浓度。
3.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4.在农药使用过程中,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防护用品,避免农药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5.农药使用后,要对施药器械进行清洗,避免农药残留。
四、农药使用注意事项1.避免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开花、结果期)使用农药,以免影响作物品质。
2.避免在高温、高湿、大风等不良天气条件下使用农药,以免影响农药效果和人体健康。
3.避免将农药直接喷洒在土壤和水源上,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4.避免使用过期、失效、变质的农药。
5.避免将不同农药混合使用,以免产生化学反应,降低农药效果。
五、农药残留控制1.严格按照农药使用间隔期使用农药,确保农药残留降至最低。
2.在收获前一段时间内,避免使用农药,以免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质量。
3.对于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整理)农 药 基 础 知 识.

农药基础知识一、农药的定义农药(p e s t i c i d e):是指用于防治危害植物及其产品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和调节、控制植物生长的物质的总称。
二、农药对园林养护的作用⏹在园林养护中,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防除杂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开花,创建健康、有活力的园林景观,都离不开农药的科学施用。
⏹农药是维系美好园林景观的必备品。
⏹了解农药的性能,懂的如何选择优质的农药,如何科学施用农药,才能更好实现我们用药的目的和养护的宗旨。
三、农药的分类(一)农药根据使用的领域分类1.农业用药(传统意义上的农作物用药)2.非农业用药(1/4)森防用药园林用药卫生防疫用药工业防腐、防虫、消杀用药(二)根据防治对象分类1.杀菌剂定义:用来防治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杀菌剂根据作用原理分:(1).保护性杀菌剂:这类药剂在植物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抑制或杀死病原,使其不能侵入植物体内,保护植物免受危害。
如百菌清代森锌代森锰锌(2).内吸(治疗)性杀菌剂:这类药剂施于植物一部分,植物吸收后能被传导到其它部位发挥杀菌作用,起到治疗效果。
如多菌灵松尔(3).免疫性杀菌剂:这类药剂施用,可使植物获得抗病性能,不易遭受病原物的侵染和危害。
如低聚糖2.杀虫剂广义上的定义:用来防治有害昆虫、螨类、线虫、软体动物的化学物质。
目前常用的杀虫剂主要是有机磷(毒死蜱、辛硫磷、三唑磷等)和拟除虫菊酯类(毒枪,毒箭)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分:(1)胃毒:通过害虫取食进入其消化系统,引起中毒死亡。
如毒死蜱、敌百虫(2).触杀药剂接触虫体后,通过体壁渗入体内或者封闭气门,引起中毒或窒息死亡。
如氰戊菊酯、毒枪(3).熏蒸药剂在常温下化为有害气体,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使之中毒死亡。
如:磷化铝、硫酰氟(4).内吸:药剂被植物的根、茎、叶和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传导扩散,使取食植物的害虫中毒死亡。
如吡虫啉、蚧必治、毙克(5).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引诱剂(诱蝇酮)拒食剂(拒食胺)驱避剂(驱虫威)不育剂(绝育磷)3.除草剂按性质分:(1).灭生性除草剂:见绿就杀,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很小,能杀死绝大多数绿色植物。
【农药常识】农药“知识大全”(全面解析,做农药必看)

【农药常识】农药“知识⼤全”(全⾯解析,做农药必看)⼀、什么是农药是指⽤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草害等有害⽣物,以及有⽬的地调节植物、昆⾍⽣长的化学药品,或者来源于⽣物、其他天然物质的⼀种物质或者⼏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基本作⽤1、基本性能各种农药原药的理化性质相差甚远,配制成制剂所选⽤的表⾯活性剂也不同,并不是所有的表⾯活性剂都可⽤在农药中。
作为农药助剂的表⾯活性剂应具有如下基本性能:⾸先适合农药加⼯和应⽤的⽬的,有助于充分发挥药效;其次,在实际使⽤条件下对作物安全,对⼈、畜、鱼类毒性⼩;再其次,所配制剂稳定,在有效储存期内不变质且使⽤⽅便,安全;最后,资源丰富,成本低廉。
因⽽,农药⽤表⾯活性剂即应运⽽⽣,并常冠以特殊的商品名,如农乳700#、农助2号等。
2、对农药的增效性⼀般⽽⾔,表⾯活性剂是农药的⾮⽣物活性组分。
但由于农药是撒施在作物上使⽤的,农药中的表⾯活性剂对靶标⽣物将产⽣影响。
表⾯活性剂对农药的增效性是表⾯活性剂作⽤于靶标⽣物产⽣有效影响的表现。
表⾯活性剂改善了农药在⽣物体表⾯(植物叶⾯和⾍体表⾯)的分布和附着,增加⽣物体对药剂的吸收,甚⾄增加药剂在⽣物体内的输导,从⽽提⾼了农药的⽣物活性。
如,茶皂素对哒螨灵有显著增效作⽤;由振国等⼈的研究表明:表⾯活性剂Silwet.L77和Sco-lil显著降低了普杀特药液的表⾯张⼒,因⽽显著提⾼了其在叶⽚上的喷后附着量;DucholtZ研究了⼏种表⾯活性剂对RH0007(Hy-brex)在冬⼩麦植物体内输导和吸收,结果显⽰,在不同表⾯活性剂存在下,叶⾯对药物吸收增加了0.7-1.5倍。
Joel Coret等⼈通过对C14草⽢膦和C14绿麦隆在⾮⼦型表⾯活性剂-药剂-植物表⽪之间相互作⽤的研究表明,表⽪的输导随EO值不同⽽变化。
不同EO值的表⾯活性剂可改变植物表⽪的亲⽔、亲脂性,使⽤亲⽔或亲脂的药剂都容易穿透植物表⽪;刘⽀前等报道,有机硅表⾯活性剂可诱导草⽢膦快速地通过⽓孔被植物吸收。
详细农药知识点总结

详细农药知识点总结一、农药分类及特点1. 按用途分类① 杀菌剂杀菌剂是专门防治植物病害的农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真菌性病害。
常见的杀菌剂有多菌灵、铜剂等。
对于不同的植物病害,需要选择合适的杀菌剂,注意剂量和喷洒时间,以充分发挥杀菌剂的效果。
② 杀虫剂杀虫剂是用来防治害虫的农药,可以有效控制昆虫危害,例如蚜虫、螨虫、蛞蝓等。
在使用杀虫剂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害虫种类和生活习性,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避免对益虫和环境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③ 除草剂除草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除草剂的使用需要注意剂量和施用时间,避免对农作物造成伤害。
2. 按化学结构分类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性质的不同,农药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有机磷类、杀菌酮类、拟除虫菊酯类等。
有机磷类农药毒性较大,需谨慎使用,杀虫剂类对益虫、益菌毒性相对较小,对田间有益昆虫的捕食力也较小。
除草剂类可以专门从事抑制杂草生长,但也有可能对农作物和蔬菜叶片产生影响。
3. 按制剂的分类常见的农药制剂包括液剂、乳剂、粉剂、颗粒剂等。
液剂适用于喷雾和灌溉操作,操作方便,效果显著。
乳剂和散粒剂适用于根部浇灌和土壤消毒,对于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更为显著。
二、农药的使用原则1. 选择适当的农药在使用农药时,应该根据作物品种和害虫种类,选择适当的农药制剂,确保农药的使用效果。
2. 注意安全使用在使用农药时,应该严格遵守使用说明,合理控制用药量,避免超量使用造成农作物和环境的污染。
3. 选择适当的施药时机施药时机是农药使用的关键,应该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害虫的生活习性和气象条件,选择合适的喷洒时间,确保农药的有效防治。
4. 合理施用农药在施用农药时,应该遵循正确的施药方法,确保农药能够均匀覆盖到农作物的叶片和土壤表面,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5. 合理旋作和间作合理的旋作和间作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三、农药的安全管理1. 存储管理农药在存放时,应该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远离火种和易燃品,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高温和潮湿环境,确保农药的品质和安全。
农药防治知识点总结大全

农药防治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农药的概念和分类农药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化学物质,其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根据其作用对象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藻剂、除草剂和杀鼠剂五大类。
根据其化学结构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两大类。
此外,还有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制剂等多种类型的农药。
二、农药的作用方式1. 触杀作用:农药涂于害虫咬取叶片,通过毒性作用杀死害虫。
常见的触杀杀虫剂为敌敌畏、马拉硫磷等。
2. 胃毒作用:害虫摄入农药后通过消化道摄入毒性成分,从而杀死害虫。
常见的胃毒杀虫剂为敌敌畏、杀虫脲等。
3. 治理作用:农药喷洒后通过作物渗透、吸收,让作物具有自身的毒性,从而杀灭害虫。
常见的治理杀虫剂为拟除虫菊酯、吡虫啉等。
4. 接触作用:农药喷洒后直接对害虫起到毒性作用。
常见的接触杀虫剂为拟除虫菊酯、百菌清等。
三、农药的使用原则1. 合理使用: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使用适宜的浓度和剂量,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说明书。
2. 轮换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类农药,以免害虫产生抗性。
3.防盲使用:农药喷洒前需要明确作物上的病虫草害种类,选择相应的农药进行防治,避免盲目使用。
4.安全用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正确使用保护装备,避免接触农药对身体造成伤害。
5.环境友好:使用农药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农药残留对环境造成影响。
四、常见农药的应用技巧1. 农药喷洒方式:喷洒器、喷洒方式等,根据不同农作物和作物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喷洒方式。
2. 喷洒时间:农药的喷洒时间一般选择在害虫或病害发生的初期,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3. 调配浓度: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农药的稀释、调制浓度应该准确,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4. 喷洒量: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正确掌握农药的喷洒量,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五、农药的安全使用1.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说明书,根据要求使用农药的浓度、方法。
2. 喷洒农药时,佩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农药常识知识

农药基础知识问答第一章1、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具有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能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农药品种怎样分类?1、按主要用途分类:计有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2、按来源分类:可分为矿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及化学合成农药三大类。
3、按化学结构分类:有机合成农药的化学结构类型有数十种之多,主要有有机磷(膦)、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氮、有机硫、酰胺类、脲类、醚类、酚类、苯氧羧酸类、三氮苯类、二氮苯类、苯甲酸类、脒类、三唑类、杂环类、香豆素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类。
3、什么是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合成农药是由人工研制合成,并由化学工业生产的一类农药,其中有些是以天然产品中的活性物质作为母体,进行模拟合成或作为模板据以结构改造、研究合成效果更好的类似化合物,这叫仿生合成农药。
化学合成农药的分子结构复杂,品种繁多(常用的约300多种),生产量大,是现代农药中的主体。
4、一种农药都有哪些名称?一般来说,一种农药有:化学名称(是按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根据化学命名原则,定出化合物的名称) 通用名称(即农药品种简短的“名称”,是农药产品中起药效作用的有效成分的名称,是标准化机构规定的农药生物活性有效成分的名称)商品名称(是指市场上用以识别或称呼某一农药产品的名称,是农药生产在有关管理机关登记注册所用名称)。
5、什么样的农药成为假农药、劣质农药?下列农药为假农药:第一:以非农药冒充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这里包括国家正式公布禁用的农药,因其已不能作为农药使用;第二: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分种类、名称不符的。
下列农药为劣质农药:一、是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二、是失去使用价值的;三、是混有导致药害等有效成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知识手册汇编1.阿维菌素作用方式及特点,触杀,胃毒,渗透力强。
它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
是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
但它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
它不杀卵。
其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它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r-氨基丁酸,而r-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螨类成、若螨和昆虫与幼虫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
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它的致死作用较慢。
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虽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小。
对根节线虫作用明显。
早期症状为瞳孔放大,行动失调,肌肉颤抖。
一般导致患者高度昏迷。
0.5%、0.6%、1.0%、1.8%、2%、3.2%、5%乳油,0.15%、0.2%高渗,1%、1.8%可湿性粉剂,0.5%高渗微乳油等。
由于害虫抗性等原因,现一般与毒死蜱等其他农药混配使用①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在低龄幼虫期使用1000-1500倍2%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1%甲维盐,可有效地控制其为害,药后14天对小菜蛾的防效仍达90-95%,对菜青虫的防效可达95%以上。
②防治金纹细蛾、潜叶蛾、潜叶蝇、美洲斑潜蝇和蔬菜白粉虱等害虫,在卵孵化盛期和幼虫发生期用3000-5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高氯喷雾,药后7-10天防效仍达90%以上。
阿维霉素图4③防治甜菜夜蛾,用1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药后7-10天防效仍达90%以上。
④防治果树、蔬菜、粮食等作物的叶螨、瘿螨、茶黄螨和各种抗性蚜虫,使用4000-6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喷雾。
⑤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按每亩用500毫升,防效达80-90%。
对线虫、昆虫和螨虫均有驱杀作用,用于治疗畜禽的线虫病、螨和寄生性昆虫病.原药:华北制药,齐鲁制药,河北威远,大庆志飞,浙江海正,浙江钱江生化,升华拜克,桂林集琦等.制剂:厂家较多,价格参差不齐,质量差异很大。
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原药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熔点:141-146℃;溶于丙酮和甲醇、微溶于水、不溶于己烷;稳定性:在通常贮存的条件下稳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一种微生物源低毒杀虫、杀螨剂,是在阿维菌素的基础上合成的高效生物药剂,具有活。
陛高、杀虫谱广、可混用性好、持效期长、使用安全等特点,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作用。
其杀虫机制是阻碍害虫运动神用。
不要在鱼塘、蜂场、桑园及其周围使用,药液不要污染池塘等水域。
对蜜蜂有毒,不要在果树开花期使用。
一般作物的安全采收间隔期为7天。
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它具有超高效,低毒(制剂近无毒),无残留,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与阿维菌素比较首先杀虫活性提高了1-3个数量级,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它许多害虫及螨类的活性极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在非常低的剂量(0.084~2g/ha)下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对益虫没有伤害,有利于对害虫的综合防治,另外扩大了杀虫谱,降低了对人畜的毒性。
3小时光照分解50%,8小时光照分解90%。
解决方案:提升抗光解能力是保证甲维盐效果的关键。
如:以松树油为基础提取的APE增效植物油溶剂,很好的弥补传统乳油的危害及不足,解决传统乳油对环境的危害(污染环境、引起白血病、癌症等),对甲维盐增效作用相对比较明显。
在对于甲维盐产品的研究中发现,在含有甲维盐的产品中,加入0.35%的抗分解剂wgwin D902,可以有效地防止甲维盐的分解,同时能提高甲维盐对鳞翅目,螨类、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的活性,提供药效。
微乳剂环保--保花保果防治害虫。
甲维盐对很多害虫具有其它农药无法比拟的活性,尤其对鳞翅目、双翅目、蓟马类超高效,如红带卷叶蛾、烟蚜夜蛾、棉铃虫、烟草天蛾、小菜蛾粘虫、甜菜夜蛾、旱地贪夜蛾、纷纹夜蛾、甘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马铃薯甲虫、墨西哥瓢虫等。
原药生产厂家:以浙江升华拜克为代表的数十家制剂生产厂家:国内较多,多达上百家3.吡虫啉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
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
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
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
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产品性能玉金刚一次拌种一季有效防治玉米整个生育期蚜虫等地下害虫的危害,具有提高发芽率,促根壮苗,防虫防病有独特功效,对玉米粗缩病效果显著,提高作物产量20%以上。
使用技术和方法1、用农贝得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0克兑水30-40 克搅拌,再加入10毫升赠品助剂稀释均匀。
2、将准备好的4-5斤玉米种子倒在盆内淋上药液,翻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粘上药液,阴晾一个小时即可播种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某些害虫,如稻象甲、稻负泥虫、稻螟虫、潜叶蛾等也有效。
但对线虫和红蜘蛛无效。
可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蔬菜、甜菜、果树等作物。
由于它的优良内吸性,特别适于用种子处理和撒颗粒剂方式施药。
一般亩用有效成分3~10克,兑水喷雾或拌种。
安全间隔期20天。
施药时注意防护,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药粉、药液,用药后要及时用清水洗洁暴露部位。
不要与碱性农药混用。
不宜在强阳光下喷雾,以免降低药效。
防治绣线菊蚜、苹果瘤蚜、桃蚜、梨木虱、卷叶蛾、粉虱、斑潜蝇等害虫,可用10%吡虫啉4000~6000倍液喷雾,或用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防治蟑螂:可以选择神农2.1%灭蟑螂胶饵最近几年的连续使用,造成了很高的抗性,在水稻上国家已经禁止使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不可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用。
2、使用过程中不可污染养蜂、养蚕场所及相关水源。
3、适期用药,收获前两周禁止用药。
4、如不慎食用,立即催吐并及时送医院治疗4.啶虫脒外观为白色晶体,熔点为101.0~103.3℃,蒸汽压>1.33×10-6帕(25℃)。
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4200毫克/升,能溶于丙酮、甲醇、乙醇、二氯甲烷、氯仿、乙腈、四氢呋喃等。
在PH=7的水中稳定,PH=9时,于45℃逐渐水解,在日光下稳定在50-100mg/L的浓度下,可有效地防治棉蚜,菜蚜、桃小食心虫等,以500mg/L浓度施药可防治光潜蛾、桔潜蛾以及梨小食心虫等,并可杀卵。
使用方法:啶虫脒主要通过喷雾防治害虫,具体使用倍数或用药量因制剂含量不同而异。
在果树及高秆作物上,一般使用3%的制剂1500~2 000倍液,或5%的制剂2 500~3 000倍液,或10%的制剂5 000~6 000倍液,或20%的制剂[1]10000~12000倍液.或40%水分散粒剂20 000~25 000倍液,或50%水分散粒剂25000~30000倍液,或70%水分散粒剂35 000~40 000倍液,均匀喷雾;在粮棉油及蔬菜等矮秆作物上,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1.5~2克有效成分的制剂,对水30~60升喷雾。
均匀、周到喷药,可以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①防治各种蔬菜蚜虫,在蚜虫发生的初盛期细致喷施1000-1500倍3%天达啶虫脒乳油药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即便在多雨年份,药效仍可持续15天以上。
②防治枣、苹果、梨、桃等果树蚜虫,在蚜虫发生初盛期,用2000-2500倍3%天达啶虫脒乳油液喷雾,杀蚜速效性好,耐雨水冲刷,持效期达20天以上。
③防治柑橘蚜虫,于蚜虫发生期用2000-2500倍3%啶虫脒乳油喷雾,对柑橘蚜虫有优良的防治效果和较长的特效性,且正常使用剂量下无药害。
④防治棉花、烟草、花生等作物上的蚜虫,在蚜虫发生初盛期,用2000倍3%天达啶虫脒乳油喷雾,防治效果良好。
⑤防治白粉虱、烟粉虱,在苗期喷洒1000-1500倍3%天达啶虫脒乳油液,成株期喷洒1500-2000倍3%天达啶虫脒乳油,防治效果达95%以上。
采收期喷洒4000-5000倍3%天达啶虫脒乳油液,防治效果仍达80%以上。
而对产量品质无影响。
⑥防治各种蔬菜蓟马,在幼虫发生盛期喷洒1500倍3%天达啶虫脒乳油液,防治效果达90%以上。
⑦防治水稻飞虱,在低龄若虫发生盛期,用1000倍3%天达啶虫脒乳油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
其他说明使用说明:本品是一种新型广谱且具有一定杀螨活性的杀虫剂,其作用方式为土壤和枝叶的系统杀虫剂。
广泛用于水稻,尤其蔬菜、果树、茶叶的蚜虫、飞虱、蓟马、部分鳞翅目害虫等的防治注意事项:1、本品为低毒杀虫剂,但对人、畜有毒,应加以注意。
2、使用本品时,应避免直接接触药液,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3、残液严禁倒入河中,切勿误服,万一误服,请立即催吐并送医院对症治疗。
4、本产品质量保质期两年。
①本剂对桑蚕有毒性,切勿喷洒到桑叶上。
②不可与强碱性药液混用。
③本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禁止与食品混贮。
④本品虽毒性小,仍须注意不要误饮或误食,万一误饮,立即催吐,并送医院治疗。
⑤本品对皮肤有低刺激性,注意不要溅到皮肤上,万一溅上,立即用肥皂水洗净。
防治对象:作物防治对象用药量(a.l.g/ha)施用方法小麦蚜虫 7.5-12 兑水40kg喷雾蔬菜蚜虫 6-10ppm 喷雾桔树蚜虫 6-10ppm 喷雾制剂:3%EC,20%SP水土保持:半衰期1.1~2.1天(土),420天(25℃,pH9),21天(河水)性质与作用啶虫脒属硝基亚甲基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部位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刺激传导,引起神经系统通路阻塞,造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触部位的积累,从而导致昆虫麻痹,最终死亡。
天达药业植保公司开发的3%啶虫脒乳油,具有触杀、胃毒和较强的渗透作用,杀虫速效,用量少、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期长达20天左右,对环境相容性好等。
由于其作用机理与常规杀虫剂不同,所以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及拟除虫菊酯类产生抗性的害虫有特效。
对人畜低毒,对天敌杀伤力小,对鱼毒性较低,对蜜蜂影响小,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等多种作物上的半翅目害虫;用颗粒剂做土壤处理,可防治地下害虫。
5.烯啶虫胺烟酰亚胺类,是日本继吡虫啉、啶虫咪之后开发的又一种新型产品。
具有卓越的内吸性、渗透作用、杀虫谱广、安全无药害。
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白粉虱、蚜虫、梨木虱、叶蝉、蓟马的换代产品。
蚜虫4000倍喷雾,水稻飞虱3000倍喷雾。
纯品为浅黄色结晶体,熔点83-84℃,密度1.40(26℃)。
蒸气压1.1×10-9Pa(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