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观察法小学生课堂时间取样(精选可编辑)

时间取样观察法-小学生课堂时间取样(精选可编辑)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在特定时间段内的行为表现,从而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在小学生课堂时间取样中,这种方法被广泛运用,以下是对这种方法的一些探讨和分析。
一、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意义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小学课堂中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表现,从而更好地把握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依据。
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和纠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二、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实施步骤1.确定观察目的和研究对象在实施时间取样观察法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确定需要观察的学生和时间段。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个班级的某一天或某一周的课堂进行观察,也可以选取某个学科的某节课或某个时间段进行观察。
2.制定观察计划和记录表根据观察目的和研究问题,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和记录表。
观察计划包括观察的时间段、观察的科目、观察的对象、观察的次数、观察的重点等。
记录表包括需要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如学生的行为表现、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等。
3.实施观察并记录数据在制定好观察计划和记录表后,教师需要按照计划进行观察并记录数据。
在观察时,教师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如听讲、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并做好记录。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等,以便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行为特点。
4.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在记录完数据后,教师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教师可以得出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和行为特点,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三、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注意事项1.观察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在实施时间取样观察法时,教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幼儿观察-时间观察法

LOGO
• 无所事事:幼儿未参加任何游戏活动或社会交往,只是 随意观望引起其兴趣的活动。如,没有可观望的,就玩 弄自己的身体走来走去,跟随老师,或站在一边四处张 望。
• 旁观:幼儿基本上是观看别的孩子游戏,可能和那些孩 子说几句话,问几个问题,或提供某种建议,但不参与 游戏。始终站在离那些孩子比较近的地方,所以可听见 他们说的话,了解他们玩的情况。于无所事事的幼儿区 别是:旁观的幼儿对某一组(或几组)同伴的活动有固 定的兴趣,不像前者对所有组均无特别兴趣,一直处于 游离状态。
• 联合游戏:幼儿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分享玩具和 设备,相互追随,有控制别人的企图,但并不强 烈。幼儿们从事相似的活动,但无组织和分工, 没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把兴趣首先放在小组 活动上。
• 合作游戏:幼儿在为某种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小组 里游戏,如,用某种材料编织东西,竞赛、玩正 式的游戏等。具有“我们”的概念,知道谁属于 哪一组。有1到2个领头者左右着小组活动的方向, 所以要求角色分工,并相互帮助,支持这种分工 角色的执行。
LOGO
• 单独游戏:幼儿单独游戏,在近处有其他 幼儿在用不同玩具游戏,但幼儿不做任何 努力设法接近他人或与别人说话,只专注 于自己的活动,不受别人影响。
• 平行游戏:尽管有别的幼儿在旁边用同样 的玩具游戏,幼儿仍单独玩,不想影响别 人,也不受别人影响。因而,他们只是在 旁边各自玩而不是一起玩。
LOGO
LOGO
• 确定好各个操作定义后,观察者开始在幼儿的自由游戏中观察幼儿的 行为,对每个幼儿观察一分钟,根据操作定义检验或判断其所从事的 是哪一类社会参与性香味,然后记入下面的记录表格。
缺点:从范围上讲,仅限于研究出现频率较 高的外显行为和事件;获取内容不够具体, 只能获取某一时间段内的信息,没有连续 性。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一日生活点滴记录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一日生活点滴记录】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观察方法,它可以帮助老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状态、行为特点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情况。
本文将从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定义、方法、实施步骤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对大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观察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定义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通过对幼儿在特定时间段内活动、行为和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以此来全面了解幼儿的生活状态和个性特点。
它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观察者更加客观地了解幼儿的一日生活点滴,为幼儿的个性化教育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方法实施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确定观察的时间段:通常可以选择上午或下午的课堂时间、午睡时间、游戏活动时间等作为观察的时间段。
2. 制定观察记录表:在观察过程中,需要通过填写观察记录表的方式,记录幼儿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活动、行为和表现。
观察者要尽量客观、细致地记录幼儿的一举一动。
3. 观察记录的分析:观察记录完成后,需要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生活状态和行为特点。
四、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意义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实施,可以帮助幼儿园老师更加全面地认识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特点,从而为幼儿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还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情绪变化和发展状况,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观察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生活点滴,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教育幼儿。
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教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关注和帮助。
六、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法对于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生活状态和行为特点,为幼儿的个性化教育提供有力的依据。
时间取样法PPT课件

同学。 4、 扰乱别人 :抢夺他人东西、破坏其他同伴所有物 。 5、 说话 :和其他同伴讲话、喊叫老师、唱歌。 6、 叫嚷 :哭闹、尖叫、咳嗽、吹口哨。 7、 噪声 :发出咯咯声,撕纸、鼓掌、敲击书桌 。 8、 转方向 :把头和身子转向其他同学、向别人显示东西 。 9、 做其他事: 玩弄东西、解自己鞋带等。
16
6岁儿童的捣乱行为频数观察记录表
行为类别 次数 持续时(秒) 备注
粗鲁行为
跪
侵犯别人
扰乱别人
说话
叫嚷
噪声
转方向
做其他事
17
5、表格设计
考虑:所需观察的行为类型、 观察的时间单位、观察人数, 这三者之间要取得平衡。
18
幼儿游戏中社会参与行为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名称:
观察者:
班级:
幼儿人数:
观察日期:
事件抽样 以事件发生始末为观察范围,从 时间一开始就进行记录,直至结 束。如吃饭、上厕所、争吵、看 电视等
只观察事先选择好的特定事件
可以在现场,也可以回来后整理
可以用文字记,也可以用已设计 好的观察项目,以及符号做记录
既可以用质的分析,深入解释事 件的原因及过程,也可以用量的 统计来了解行为发生的次数、26类 别、程度等。
23
五、时间取样法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观察目的明确具体,能对观察内容、观察 过程进行较为有效的控制。
2、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观察数据, 省时省力。
3、可以使研究者进行大样本的研究,易取得 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克服了传统观察法只 适用于个别或少样本被试的局限性。
幼儿时间取样法案例

幼儿时间取样法案例幼儿时间取样法是一种观察和记录幼儿在特定时间段内行为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幼儿时间取样法的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这个案例发生在一所幼儿园里,一位老师使用时间取样法来观察一个3岁男孩的行为。
这位男孩名叫小明,他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但在幼儿园里却经常表现出一些问题行为,比如不愿意和其他孩子分享玩具,经常打闹和发脾气等。
老师希望通过时间取样法来了解小明在一天中的行为特点,以便更好地帮助他。
老师首先确定了观察的时间段,选择了一天中的早上和下午各1个小时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老师用笔和纸记录下小明的各种行为,包括他和其他孩子的互动情况、玩具的使用情况、以及他的情绪变化等。
通过这样的记录,老师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在早上的观察中,小明表现得比较活泼,他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但在玩具分享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当有其他孩子想要和他分享玩具时,他经常会表现出不愿意的态度,甚至发脾气。
而在下午的观察中,小明的情绪波动较大,有时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哭闹起来,而有时又会非常开心地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
通过这些观察,老师发现小明在玩具分享和情绪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
于是,老师和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共同制定了一些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老师和家长一起对小明进行了耐心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克服了一些问题行为,并培养了他的分享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时间取样法的观察和记录,老师成功地发现了小明的问题行为,并及时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
最终,小明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他变得更加愿意和其他孩子分享玩具,情绪管理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时间取样法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时间取样法

8:18-8:19 DZ2(22s,34s)
8:19-8:20
DZ1(40s)
说明:编号即每位婴幼儿的学号或代号。每次观察1分钟,在第60s时记录。WS=无所事事,PG=旁观,DZ=独自游戏,PX=平行 游戏,LH=联合游戏,HZ=一般内部合作游戏。“1(41s)”中的数字“1”代表联合游戏行为出现1次,括号内的41s代表联合 游戏行为持续41s。
8:02-8:03
DZ1(46s)
8:03-8:04
LH2(27s,28s)
说明:编号即每位婴幼儿的学号或代号。每次观察1分钟,在第60s时记录。WS=无所事事,PG=旁观,DZ=独自游戏,PX=平行 游戏,LH=联合游戏,HZ=一般内部合作游戏。“1(41s)”中的数字“1”代表联合游戏行为出现1次,括号内的41s代表联合 游戏行为持续41s。
2(22s,34)
8:19-8:20
1(40s)
说明:每次观察1分钟,在第60s时记录。“1(41s)”中的数字“1”代表联合游戏行为出现1次,括号内的41s代表联合游戏行为 持续41s。
问题思考:
表2-3-1是婴幼儿行为观察常用的工具时间取样, 与检核表进行对比,看看它具有哪些不同之处
一、时间取样概述
表2-3-3 社会性游戏行为观察记录表
观察者:李蕊
开始时间:8点00分
观察对象:全体托班幼儿
编号时距
1
8:00-8:01
LH 1(41s)
观察日期:2021年3月29日
观察活动:区域游戏
结束时间:8点20分
观察目标:社会性游戏行为
年龄:2岁1个月-3岁3个月
2
3
4
…
6
7
8
时间取样法的名词解释

时间取样法的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时间取样法不?简单来说,时间取样法就像是一个
超级细心的记录员!比如说,你想观察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耍的情况,那你就选定一些特定的时间段,然后在这些时间段里去观察和记录他
们的行为。
就好像你是个侦探,专门在特定的时间点去搜集证据一样!你看啊,你在每个时间段里专注地看着小朋友们,记下他们是在奔跑、玩耍玩
具还是在聊天。
这就是时间取样法呀!
哎呀,你想想,这不就跟我们拍照一样嘛!每隔一段时间就按一下
快门,把那个瞬间给记录下来。
时间取样法也是这样,把特定时间段
里的行为给“拍”下来。
我之前就用时间取样法观察过鸟儿的活动呢。
我选定几个时间段,
坐在那里观察鸟儿们是在觅食、飞翔还是休息。
这多有意思呀!
时间取样法能让我们更系统、更有条理地去了解和研究各种现象。
它能帮我们抓住那些关键的瞬间,让我们对事物的发展有更清楚的认识。
所以啊,时间取样法真的是个超棒的研究方法呢!它就像是一把神
奇的钥匙,能打开我们了解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看到平时可能忽略的
细节和规律。
你难道不这么觉得吗?。
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

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对同一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了解其变化规律和趋势。
下面我们将以几个案例来说明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市场调查。
一家公司想要了解某种产品在不同季节和节假日的销售情况,他们采用了时间取样观察法。
在一年的不同时间点,他们对同一批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该产品在节假日和促销活动期间销量明显增加,而在平时销量相对较低。
这些数据为公司制定销售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安排产品上市时间和促销活动,从而提高销售业绩。
案例二,学习成绩分析。
一位教育工作者想要了解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学习成绩变化情况,于是他采用了时间取样观察法。
在学期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时间点,他对同一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学期初期成绩较低,中间阶段有所提高,而在学期末成绩有了明显的增长。
这些数据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参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案例三,天气变化观察。
气象部门想要了解某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他们采用了时间取样观察法。
在一年的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点,他们对当地的气温、降雨量等气象数据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该地区在夏季气温较高,降雨量较多,而在冬季气温较低,降雨量较少。
这些数据为气象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当地的天气情况,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市场调查、学习成绩分析、天气变化观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和趋势,为我们的决策和行动提供重要参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我们在进行研究和调查时,可以考虑采用时间取样观察法,以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数据,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帮助和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场景与时间:
游戏类型 无所
旁观
事事 被试代号 (U)
(幼儿姓名)
(O)
1
2 3 4 5 . .
单独 游戏
(S)
平行 游戏
(P)
联合 游戏
(A)
合作 游戏
(C)
案例:观察幼儿集中注意情况
计划:
确定一所幼儿园的一个中班或大班,在教师 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或小组活动的情形下作观 察。集体活动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注意观察 幼儿在这段时间内的注意力状况。观察8—10人, 以1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对每组幼儿每次观察15 分钟。共计观察4次。统计每个幼儿平均持续注意 时间。
儿童基本上观看其他儿童的游戏,有时凑上来与正在做 游戏的儿童说话,提出问题,出主意,但自己并没有直 接参加游戏。
单独游戏(S) 儿童独自一人游戏,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根本不注意
别人在干什么。
平行游戏(P) 儿童能在同一处玩,但各自玩各自的游戏,既不影响他
人,也不受他人影响,互不干涉。
联合游戏(A) 儿童在一起玩同样的或类似的游戏,相互追随,但没有
时间取样法
案例一
某幼儿园王老师想要了解 自己班级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及 其发生的频率,但如果对发生 在所有幼儿身上的亲社会性行 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时间和精 力都是不允许的。为此,王老 师很苦恼。
案例二
某幼儿园刘老师同样想要了解幼儿的
亲社会性行为。他准备从上午9:30到11:
00之间,观察自己班里15名幼儿亲社会性
如果班级幼儿人数较多,可将他们分成小组, 每组8—10人。以小组为单位作观察记录。
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集中注意情况观察表
班级:
幼儿人数:
观察者:
主班教师:
观察日期:
观察场合与时间:
幼儿姓名
时间单位 (1分钟*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行为及其发生频率,一共观察的时间是90
分钟。他将这90分钟平均分配在15名幼儿
身上,即每名幼儿将被观察6分钟。另外,
为了取得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刘老师准备
在一星期内,反复这个过程三次。观察结
束后,每一名幼儿一共有三次、每次6分
钟的行为记录。
A
一、时间取样法的涵义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 观察记录预选行为是否出 现、出现次数以及持续时 间的一种观察方法。
时间
时间
发生
10:00 AM 10:15 AM √
王刚
3:00 PM 3:15 PM
√
李莉、张燕
10:00 AM 10:15 AM √
张燕、李四、 杨程
3:00 PM 3:15 PM
10:00 AM 10:15 AM √
3:00 PM 3:15 PM
√
10:00 AM 10:15 AM √
3:00 PM 3:15 PM
6岁儿童的捣乱行为频数观察记录表
行为类别 次数 持续时(秒) 备注
粗鲁行为 跪 侵犯别人 扰乱别人 说话 叫嚷 噪声 转方向 做其他事
5、表格设计
考虑:所需观察的行为类型、 观察的时间单位、观察人数, 这三者之间要取得平衡。
幼儿游戏中社会参与行为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名称:
观察者:
班级:
幼儿人数:
观察日期:
李俊
李俊、陈兰、 孙奇 刘军
国外有人对6岁儿童在课堂中的行为进行了观察,从中 概括出捣乱行为的9个方面。 1、 粗鲁行为: 离开位子、站起来、走动、跑动、跳绳、摇
动椅子。 2、 跪: 跪在椅子上、坐在脚上、横躺在课桌上 。 3、 侵犯别人: 投掷、推、撞、拧、拍、戳及用东西打其他
同学。 4、 扰乱别人 :抢夺他人东西、破坏其他同伴所有物 。 5、 说话 :和其他同伴讲话、喊叫老师、唱歌。 6、 叫嚷 :哭闹、尖叫、咳嗽、吹口哨。 7、 噪声 :发出咯咯声,撕纸、鼓掌、敲击书桌 。 8、 转方向 :把头和身子转向其他同学、向别人显示东西 。 9、 做其他事: 玩弄东西、解自己鞋带等。
优点:
1、观察目的明确具体,能对观察内容、观察 过程进行较为有效的控制。
3:00 PM 3:15 PM
√
备注
7
3月28日 10:00 AM 10:15 AM √
8
3月28日 3:00 PM 3:15 PM
√
吮吸手指动作记录表
班级:
记录者:
时间段
1 2 3
4 5 6
7 8
日期
3月25日 3月25日 3月26日
3月26日 3月27日 3月27日
3月28日 3月28日
开始记录 结束记录 行为有否 备注
时间段
1 2 3 4 5 6
日期
3月25日 3月25日 3月26日 3月26日 3月27日 3月27日
开始记录 结束记录 行为有否
时间
时间
发生
10:00 AM 10:15 AM √
3:00 PM 3:15 PM
√
10:00 AM 10:15 AM
3:00 PM 3:15 PM
√
10:00 AM 10:15 AM
组织与分工,每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合作游戏(C) 儿童为某种目的组织在一起进行游戏,有领导、有组织、
有分工,每个儿童承担一定角色任务,并相互帮助。B
3、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时间 时距、时距间隔、时距的数目
4、选择记录方式
检核(打“√”)、计 数、计时
吮吸手指动作记录表
儿童姓名: 年龄: 性别:
记录者:
6、保证观察的信度
可由两个以上的观察者同时 观察某一行为,并计算观察信度 即观察的一致性。指标一般不得 低于0.8。
时间取样法的实施
1、明确观察目的,制订观察计划 2、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和操作定 义
3、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时间 4、选择记录方式 5、表格设计 6、保证观察的信度
五、时间取样法的优点和缺点
A
二、时间取样法的限定条件 1、经常出现的行为 2、外显的行为
合作、分享、帮助 打人、咬人、抢东西 哭、笑、害怕、紧张
阅读 游戏
三、时间取样法的三要素
1、规定的时距 2、特定的观察行为 3、预定的行为类别
四、时间取样法的实施
1、明确观察目的,制订观察计划
观察什么、观察范围、观察个人或集体、 需观察的时间、场景等 例如:帕顿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特
点的研究”
2、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和操作定义
目标行为——行为分类——操作定义—— 编码 例如:研究亲社会行为
帕顿对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 没有做游戏,只是碰巧观望暂时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
如没有可注视的就玩弄自己的身体,或走来走去、爬上 爬下、东张西望。
旁观(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