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海市肺科医院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的诊疗共识的解读

合集下载

中国肺结节诊治专家达成共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中国肺结节诊治专家达成共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中国肺结节诊治专家达成共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国肺结节诊治专家达成共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肺结节的检出率大幅度提高。

肺结节是指肺部X线或CT扫描中检出的直径小于3cm 的圆形或椭圆形影像学改变。

大部分肺结节是良性的,但也有一部分可能是恶性的。

针对肺结节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问题,中国肺结节诊治专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最终达成了共识,旨在提高肺结节的诊治水平,减少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一、早期发现1. 临床筛查为了提高肺结节的发现率,临床筛查非常重要。

对高风险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无症状成年人等,应进行定期体检,包括胸部X线或CT 扫描。

2. 低剂量CT扫描低剂量CT扫描是目前肺结节筛查的黄金标准。

相比于传统的X线检查,低剂量CT扫描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图像信息。

二、早期诊断1. 影像学分析对于检出的肺结节,应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分析,以确定其性质和特征。

CT扫描能够提供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等信息,并结合临床病史和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2. 病理学检查如果经过影像学分析认为肺结节可能为恶性肿瘤,应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诊。

常用的病理学检查包括细针穿刺活检、手术切除标本等。

三、早期治疗1. 保守观察对于直径小于6mm的肺结节,无异常表现,低度恶性概率的患者,可选择保守观察。

每6个月进行一次CT检查,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2. 手术切除对于直径大于6mm的高度恶性概率结节,建议进行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肺癌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3. 化疗和放疗对于不适合手术切除的患者,或术后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选择化疗和放疗。

这些辅助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总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通过科学而有效的筛查和诊治方式,可以提高肺结节诊治的准确性和效果。

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87例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其病症浸润程度,分为观察组(301例,肺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患者)和对照组(86例,浸润性腺癌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特征。

结果: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密度相对均匀,异常血管征、空气支气管征检出人数更多,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进行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根据其检查结果,可有效鉴别诊断受检者具体病情,则医师可根据其检查结果,为其制定更能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以提升其整体的诊疗效果。

【关键字】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病理特点纯磨玻璃结节是指患者CT检查结果中,其肺部有高于正常肺组织密度的圆形或类圆形阴影,且磨玻璃结节中无实性成分,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则是指肺腺癌患者经CT检查后,其检查结果有纯磨玻璃结节症状,然而纯磨玻璃结节是肺部病变中较常见的特征,无法有效鉴别诊断受检者具体病情[1]。

因此需对出现纯磨玻璃结节的肺腺癌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诊断,根据其具体的病理特征,评估受检者具体病情,使其能得到更有效且更有针对性的救治。

则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82例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其病症浸润程度,分为观察组(342例,女244例,男98例,年龄24-84岁,平均年龄47±2.84岁,浸润程度:肺原位腺癌及微浸润腺癌共342例)和对照组(140例,女47例,男39例,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56±2.83岁,浸润程度:浸润性腺癌140例)。

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在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组成方面,观察组女性患者的人数相比于对照组更多,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有可比性。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治疗方案。
开展患者交流活动
组织患者之间的交流活动,增 进彼此的了解和支持。
05 随访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 举措
随访时间安排及内容设置建议
随访时间
术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1次, 之后每6-12个月随访1次,5年后
每年随访1次。
随访内容
包括临床病史、体格检查、血液 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重点关注复发和转移情况。
实践经验分享
鼓励团队成员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促 进共同进步。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01
02
03
04
制定患者教育计划
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方案、注 意事项等内容。
提供心理支持服务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提供专业的心
理支持和辅导。
建立患者随访制度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 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
3
多学科协作不足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的诊疗需要多学科专家共 同协作,但当前各学科之间的协作机制尚不完善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诊疗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出现更为精准、高效的多发 磨玻璃结节样肺癌诊疗技术。
个体化治疗成为趋势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将成为未来多 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向。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概述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是一种特 殊类型的肺癌,其主要表现为肺
部出现多个磨玻璃样结节。
这些结节在CT等影像学检查中 呈现出磨玻璃样改变,与周围正 常肺组织界限不清,给诊断和治
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的病理类 型多样,包括腺癌、鳞癌等,且 不同病理类型的生物学行为和预

2024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重点内容

2024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重点内容

2024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重点内容近日,«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正式发布,该专家共识由国内80多位著名胸外科、肿瘤科、影像科和呼吸科等多领域专家参与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多发GGN样肺癌的随访策略、鉴别诊断、诊断与分期、治疗手段和治疗后随访。

指南旨在规范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的诊疗行为,改善诊治水平,克服现有指南与临床实践脱节等问题。

肺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虽位居第2位,但病死率仍高居首位。

肺癌在我国发病形~更加严峻,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肺癌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随着高分辨率CT (high resolution CT, HRCT)的出现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肺癌筛查的普及,使得肺结节的检出越来越多。

然而目前欧美国家针对肺GGN 处理的指南里所提出的诊疗方案中对肺多发GGN样肺癌患者除手术切除外还可接受影像引导下热消融(image-guided thermal ablation, I G TA)、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等非手术疗法,但手术方式以及IGTA和SBRT的地位等尚未达成共识,而且争论较大,此外欧美国家的指南并不完全适合东亚及中国人群。

多发磨玻璃结节(GGN)样肺癌是同时性多原发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同时存在2个及2个以上病灶,具有"惰性”发展、极少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病理阶段相同或不同、驱动基因突变具有差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化和预后较好等特点。

为规范多发GGN样肺癌的诊疗行为,降低过度诊治和诊治不足等问题。

由国内多名有关专家,共同讨论制订了«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本篇共识的主要介绍了对肺GGN的术前的随访策略策略,接着对肺肿瘤进行分类和诊断分期明确了肿瘤性质和分期之后,介绍了多种治疗手段以及术后的随访要求。

肺部磨玻璃样结节与早期肺癌的正确认识

肺部磨玻璃样结节与早期肺癌的正确认识

肺部磨玻璃样结节与早期肺癌的正确认识支修益随着胸部CT筛查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在体检中被发现。

所谓的磨玻璃结节(GGNs)通常是指胸部CT平扫中可观察到的云雾状淡薄影子,类圆形病灶,边界清晰,可为早期肺癌表现。

但针对肺部磨玻璃结节处理方式,专家们各持己见,部分医师采取积极态度,建议尽早手术,部分医师采取稳中求胜,建议随访观察,视其变化再进一步斟酌诊疗对策。

磨玻璃结节 可先观察随访判断何时干预GGN,主要依靠GGN的大小、实性成分比例和动态随访变化。

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pGGN)——非实性结节,对于亚厘米、甚至小于2cm的纯磨玻璃样肺内阴影,以及无实性病变的肺内阴影,癌变的可能性较小,建议不要急于手术,先进行观察,并定期复查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应根据肺小结节的形态学特征选取半年或一年。

孤立性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部分实性结节, 对于实性成分小于等于5mm,建议3个月后随访,若病灶仍存在且实性成分小于5mm,则3年内每年复查一次,若复查胸部CT病灶内实性成分大于等于5mm,或实性成分大于25%,则可以考虑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对于首次胸部CT发现的实性成分>5mm的mGGN,同样建议3个月后复查,发现病变增大时应考虑恶性病变可能。

既往研究发现良性 GGN 可自行消退,而恶性GGN 则会持续存在,且直径和CT值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加。

因此,目前仍需要积累更多的随访数据,通过更多的临床数据或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最终达成专家共识,提高原位癌、微浸润癌术后生存率,以达到五年生存率接近100%、十年生存率超过95%的目标。

早期肺癌的治疗发展状况目前,早期肺癌的标准术式是肺叶切除+淋巴结采样或清扫。

对于小于2cm的早期肺癌,亚肺叶切除对比肺叶切除的临床多中心研究正在进行中。

针对CT影像肺部亚厘米微小结节,如术中冰冻病理证实是原位癌一般采取局部切除或亚肺叶切除,根据其所在部位选择肺楔形切除、解剖性肺段切除或复合肺段切除。

2024肺部磨玻璃结节知识科普(全文)

2024肺部磨玻璃结节知识科普(全文)

2024肺部磨玻璃结节知识科普(全文)眼下,不少人重视肺结节甚至到了恐慌的地步,尤其是检查报告上出现“磨玻璃结节”(GGN)三个字时,患者更为焦虑,觉得就是癌症了。

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陈亮说,在门诊常遇到很多患者反映“有人结节比我小,开刀出来都是恶性的",强烈要求做手术;还有患者拿着三四毫米的结节C T报告,从外地专程来“求一个答案”......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下,关千肺磨玻璃结节,到底是不是"癌症”的问题。

啥是磨玻璃结节?肺磨玻璃结节,是我们在胸部CT上可以看到的片状的模糊影,就像磨砂玻璃一样。

通常,CT上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的病因有6种:O 急性肺部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造成@ 慢性炎症,纤维增生O 肺泡出血@ 问质性肺炎0 少数良性肿瘤© 肺癌癌前病变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癌、微浸润性腺癌、浸润性腺癌;或极少数转移性肺癌。

肺结核、真菌感染等感染性疾病,慢性炎症都有可能在肺上产生结节。

其实大部分病人肺结节只是良性增殖灶而已。

当然,也有一部分可能是癌前病变或早癌,肺磨玻璃结节约34%是恶性,如果其直径>15mm或呈圆形,则恶性可能性增加。

哪类肺部结节或为早期肺癌?影像学表现为GGO的肺部病变病理上可能是良性病变,但持续存在的GGO多提示早期肺癌。

和传统肺癌不同,GGO型肺癌常见千年轻、女性和不吸烟人群,具有惰性生长的特点,外科处理窗口期长,GGO是部分传统肺癌的早期表现。

磨玻璃结节中,有一种比较危险。

磨玻璃结节,根据密度不同,分为“纯磨"(pGGN)和“混磨"(mGGN)。

是不是让你想起了纯磨芝麻油?要这么联想,我是不会阻止你的。

它可以帮你更好理解这个点。

纯磨玻璃结节是是指CT肺窗上的局灶性磨玻璃样阴影,且结节内不含(能遮挡血管或支气管结构的)实性成分。

胸部CT显示的肺内密度轻度增高云雾状淡菏影,但通过病灶仍能看到肺纹理影,就像透过磨砂玻璃观察一样。

可以是弥漫性散在生长,也可以聚集在局部,看起来像一个小磨玻璃结节。

《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 PPT课件

《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 PPT课件
结构安排
本文将从共识的背景与意义、肺癌现 状及挑战、诊断原则与方法、影像学 诊断、实验室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 、分子诊断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 细解读和探讨。
02 早期肺癌诊断技术进展
影像学诊断技术
X线胸片
传统X线胸片在肺癌筛查中有一 定作用,但敏感度较低,对于 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不高。
CT检查
目前最常用的肺癌筛查手段, 高分辨率CT能够发现肺部微小 病变,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
通过检测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可辅助 诊断肺癌及预测预后。
其他新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影像学数据 进行自动分析和诊断,提高诊断
效率和准确性。
代谢组学技术
通过分析生物体液中的代谢物变化 来反映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为肺 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蛋白质组学技术
研究蛋白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变 化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早期 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早期肺癌的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早期肺癌的诊断仍存在诸多 挑战,如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诊断流程不规范等。
为了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水平,中国专家制定了《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旨在规 范诊断流程,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预后。
《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 共识(2023年版)》解

汇报人:xxx
2023-12-27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早期肺癌诊断技术进展 • 临床表现与风险评估 • 综合治疗方案及优化策略 • 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建设 • 政策支持与资源配置优化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共识背景与意义

对于上海肺科医院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的诊疗共识的解读

对于上海肺科医院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的诊疗共识的解读

对于上海肺科医院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的诊疗共识的解读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对于上海市肺科医院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的诊疗共识(第一版)的解读上海市肺科医院作为国内最大的肺癌相关疾病诊治单体医院,在肺结节的诊治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最近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团队发表的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诊疗共识(第一版),在临床实践及患者科普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

它主要根据肺结节的病理分期与分型来决定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更加精准的指导价值,更有利于帮助患者选择个性化的诊疗方式。

但由于其专业性太强,不便于普通患者阅读和理解,本篇文章抱着科普的目的对这份诊疗共识进行解读,力求通俗易懂,希望能为肺结节患者解除困惑和担忧。

首先希望大家明白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因为过早或者过晚的手术干预对患者的生活和预后都是不利的。

过早的手术介入,会导致过早的手术损伤,术后可能出现的长期疼痛或其他并发症,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手术与随访择期手术相比并不能显着改善患者总体生存,但却可能使患者过早的承受手术的风险、术后疼痛及可能的肺功能下降;而过晚的手术治疗,会导致病情进展,随着肺腺癌病理分期的进展,预后会急剧下降。

本诊疗共识则对恰当的手术干预时机进行了总结,根据诊疗共识,对于疑似原位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及多原发肺癌的处置原则分别叙述如下。

一、原位癌(AIS)AIS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直径大于5mm且小于30mm的纯磨璃结节(PGGN)。

治疗原则(可手术也可随访):对首次发现的疑似AIS的磨玻璃结节应进行定期随访。

推荐在结节首次发现后的3个月进行首次的薄层CT平扫检查。

随访过程中,若结节明显缩小,则考虑良性病变可能,若患者年龄小于40岁,无吸烟史及二手烟暴露史,无肺癌家族史,无肺部其他需长期随访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则无需常规随访胸部CT;其他患者推荐进行每年1次的薄层CT随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上海市肺科医院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的诊疗共识
(第一版)的解读
上海市肺科医院作为国内最大的肺癌相关疾病诊治单体医院,在肺结节的诊治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最近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团队发表的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诊疗共识(第一版),在临床实践及患者科普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

它主要根据肺结节的病理分期与分型来决定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更加精准的指导价值,更有利于帮助患者选择个性化的诊疗方式。

但由于其专业性太强,不便于普通患者阅读和理解,本篇文章抱着科普的目的对这份诊疗共识进行解读,力求通俗易懂,希望能为肺结节患者解除困惑和担忧。

首先希望大家明白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因为过早或者过晚的手术干预对患者的生活和预后都是不利的。

过早的手术介入,会导致过早的手术损伤,术后可能出现的长期疼痛或其他并发症,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手术与随访择期手术相比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总体生存,但却可能使患者过早的承受手术的风险、术后疼痛及可能的肺功能下降;而过晚的手术治疗,会导致病情进展,随着肺腺癌病理分期的进展,预后会急剧下降。

本诊疗共识则对恰当的手术干预时机进行了总结,根据诊疗共识,对于疑似原位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及多原发肺癌的处置原则分别叙述如下。

一、原位癌(AIS)
AIS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直径大于5 mm且小于30 mm的纯磨璃结节(PGGN)。

治疗原则(可手术也可随访):
对首次发现的疑似AIS的磨玻璃结节应进行定期随访。

推荐在结节首次发现后的3个月进行首次的薄层CT平扫检查。

随访过程中,若结节明显缩小,则考虑良性病变可能,若患者年龄小于40岁,无吸烟史及二手烟暴露史,无肺癌家族史,无肺部其他需长期随访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则无需常规随访胸部CT;其他患者推荐进行每年1次的薄层CT随访。

若结节持续稳定存在,可视病灶形态及大小等因素继续随访。

对于直径小于8 mm, CT值较低,边界模糊的纯磨玻璃结节可每半年或1年随访一次;对于直径大于等于8 mm,边界清楚
的纯磨玻璃结节,或含有实性成分的部分实性结节,可适当缩短随访时间间隔至6个月。

对于持续稳定存在的外周优势部位(外周部位手术方便创伤小)的疑似AIS病变,可考虑微创外科手术切除。

手术原则与手术切除范围(肺段或楔形切除,创伤小)
1.如病灶位于周边“优势部位”:行肺楔形切除;
2.如病灶位置较深,但仍位于某一个肺段内:行亚肺段或肺段切除;
3.病灶处于多个肺段之间或支气管根部,切除需要联合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者,不推荐或慎重选择手术。

淋巴结清扫范围
术中无需淋巴结清扫或采样。

术后辅助治疗
术后不需要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

预后
完全切除后肿瘤学预后良好, 5年生存率可达100%(即:完全治愈)。

术后随访
如无明显残余病灶, AIS术后可每年复查一次胸部CT平扫,不必复查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气管镜或血肿瘤标志物。

二微浸润腺癌(MIA)
MIA是一类早期肺腺癌,其在影像学上多数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也有部分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极少数表现为实性结节。

治疗原则(应该手术)
若影像学上高度怀疑MIA,则需考虑手术切除。

术前随访
可疑MIA患者,术前至少随访1次,且距首次发现间隔3个月以上。

术前检查
术前推荐薄层胸部CT平扫,而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气管镜、胸部CT增强、 PET/CT或经皮肺穿刺等为非必须检查项目,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手术原则与手术切除范围(肺段或楔形切除,创伤小)
1.若病灶位于周边“优势部位”:行肺楔形切除;
2.若病灶位置较深,但仍位于某一肺段内:行肺段切除;
3.病灶位于多个肺段之间或支气管根部:行联合肺段切除或肺叶
切除;
淋巴结清扫范围
术中冰冻病理初步诊断为MIA者,无需淋巴结清扫或采样。

术后辅助治疗
术后无需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

如果术中病理为MIA,行楔形切除,术后病理升级为浸润型腺癌,根据浸润型腺癌亚型决定下一步处理方案:如果为微乳头型或实体型,建议再次手术行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如果为贴壁样生长型、乳头型或腺管型,建议随访。

预后
完全切除后肿瘤学预后良好, 5年生存率可达100%,累积复发率为0%(也就是基本上都能治愈)。

术后随访
若无明显残余病灶, MIA术后可每年复查一次胸部CT平扫,不必复查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或血肿瘤标志物。

三浸润性肺癌(IAC)
高度疑似浸润性肺癌即具有手术切除的指征(即:所有IAC患者都应该积极手术治疗)
在早期肺癌预后方面,腺癌病理亚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根据2011年IASLC/ATS/ERS联合推出的腺癌组织学分类,将浸润性腺癌分为五大类,包括贴壁型、腺泡型、乳头型、微乳头型和实体型。

其中微乳头型和实体型预后最差,腺泡型和乳头型预后次之,贴壁型预后较好。

术前检查
术前推荐薄层CT平扫,必要时术前行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等检查,如果存在明显肿大纵隔淋巴结,行PET/CT检查,或EBUS,纵隔镜检查排除N2疾病。

手术原则与手术切除范围(肺叶切除,创伤较大):
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淋巴结采样/清扫仍是浸润性肺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如果病灶较小的非实性结节(<1cm),或术中冰冻提示贴壁样生长为主型腺癌,可以考虑肺段切除+淋巴结采样/清
扫。

淋巴结清扫范围
推荐清扫或采样3组6个以上纵隔淋巴结,至少包括第7组淋巴结。

术后辅助治疗
根据病理分期以及基因检测结果,决定是否行辅助治疗,以及辅助治疗的策略
四肺多发肺磨玻璃结节
由于胸部CT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同期多发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研究显示,大约20%-30%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存在肺内多发的GGN病变。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更可能是同期多原发肺癌。

对于多发GGN,大部分外科医师倾向于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范围应根据结节具体位置而定,需优先考虑主病灶的切除。

如果多个GGN处于同一肺叶内,可行多处肺楔形/肺段切除、或者整个肺叶切除;如果多个GGN位于同侧的不同肺叶内,应根据病灶的位置,个体化设计手术方式,可行肺叶/肺段切除联合多处肺段或楔形切除。

研究发现,手术中包含楔形或肺段切除术并不影响患者预后,而行全肺切除术患者则预后较差。

术前检查
术前推荐薄层平扫CT,必要时术前行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
等检查,如果存在明显肿大纵隔淋巴结,行PET/CT检查,或EBUS,纵隔镜检查排除N2疾病。

手术原则与手术切除范围
多原发肺癌的治疗原则为主病灶优先,兼顾次要病灶。

多个GGN处于同一肺叶内,可行多处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如多个GGN位于同一侧的多个肺叶内,应根据病灶的位置,个体化设计手术方式,行多处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符合肿瘤学原则基础上,以尽可能保留肺功能为宜,不推荐行全肺切除术。

如多个GGN位于双侧肺内,可同期或分期行双侧VATS肺切除术。

双侧手术者,同期双侧肺叶切除需要慎重考虑,肺的总切除范围不宜超过10个肺段。

优先处理主病灶;对于次要GGN病灶,如在同侧,且位于优势部位,可考虑同期手术切除,如在对侧且考虑为AAH或AIS,可密切随访。

淋巴结清扫范围
推荐清扫或采样3组6个以上纵隔淋巴结,至少包括第7组淋巴结。

术后辅助治疗
多原发病灶中的最高分期病灶为是否行辅助治疗之标准,结合肿瘤基因检测结果,决定辅助治疗的策略。

主病灶经手术切除后是否残留次要病灶,不作为辅助治疗的选择依据。

参考文献:上海市肺科医院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的诊疗共识
(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