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肺科医院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的诊疗共识(第一版)》要点
探讨肺腺癌早期诊断中肺磨玻璃结节CT的应用效果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09160投稿邮箱:sjzxyx88@·医学影像·探讨肺腺癌早期诊断中肺磨玻璃结节CT 的应用效果殷润(上海浦东医院,上海 201300)0 引言肺腺癌是一种肿瘤疾病,按其疾病类型可分原位癌(AIS )、浸润性腺癌(IAC )及微浸润腺癌(MIA )[1]。
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CT 影像学检查技术在临床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肺腺癌的诊断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使肺腺癌的检出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尤其是在肺磨玻璃结节诊断和鉴别中起到了巨大的辅助性作用,而早期准确判断肺腺癌的性质及其形态等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用参考,从而提高治疗效果[2]。
为此,本研究以分析肺磨玻璃结节CT 在肺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主要工作,了解肺磨玻璃结节CT 的应用价值,现将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8例在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肺磨玻璃结节病人的病例资料,其中,男89例,女39例;年龄为23-82岁,平均是(61.02±8.46)岁;病人临床症状表现有:咳嗽27例,咳痰11例,胸闷10例,胸痛14例,痰中带血8例,发热4例,吸烟史28例,另26例无明显的症状表现;病理类型中,AIS 者21例,IAC 者41例,MIA 者66例(见表1)。
所有参与本组研究的病人有完整的胸部螺旋CT 影像学资料,病灶直径最大不超3 cm ,并排除有其他的原发性肿瘤史。
表1 病人一般资料统计表(n )项目AIS IAC MIA 性别男233135女14187年龄20-3953140-5931201860岁以上191516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121114中学252021大专及以上10871.2 方法。
CT 检查:仪器选择飞利浦256层螺旋CT ,参数设置:管电压120 kV ,螺距0.9993,矩阵768×768,层厚5 mm 。
肺磨玻璃结节确诊早期浸润性腺癌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肺磨玻璃结节确诊早期浸润性腺癌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宋晏;张高潮;张学敏;陈正福;付伟【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24(32)6【摘要】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确诊早期浸润性腺癌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浸润性肺腺癌早期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多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23年01月于我院诊治肺GGN患者共171例194个结节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否为浸润性肺腺癌分为浸润组(158个)和非浸润组(36个);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肺GGN确诊早期浸润性腺癌独立危险因素,肺GGN 确诊早期浸润性腺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效能分析。
结果:171例194个结节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浸润性肺腺癌结节共158个,占比为81.44%。
两组合并胸膜凹陷征比例、结节实性成分比例、SUV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胸膜凹陷征、结节实性成分比例及SUV指数均是肺GGN确诊早期浸润性腺癌独立危险因素(P<0.05)。
利用回归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P值预测概率对患者肺GGN确诊早期浸润性腺癌风险进行预测,约登指数分别为52.55%、94.13%、70.72%、96.66%。
结论:肺GGN患者是否属于浸润性腺癌与是否合并胸膜凹陷征、结节实性成分比例及SUV指数关系密切;而基于上述指标构建预测模型能够准确指导浸润性肺腺癌早期鉴别诊断。
【总页数】5页(P1070-1074)【作者】宋晏;张高潮;张学敏;陈正福;付伟【作者单位】汉中三二〇一医院核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肺混杂密度磨玻璃结节的薄层CT特征对微浸润性肺腺癌和浸润性肺腺癌的鉴别价值2.早期磨玻璃结节型肺腺癌浸润性分析的预测因素3.肺磨玻璃结节CT特征预测早期肺腺癌浸润性的价值4.磨玻璃结节肺浸润性腺癌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87例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其病症浸润程度,分为观察组(301例,肺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患者)和对照组(86例,浸润性腺癌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特征。
结果: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密度相对均匀,异常血管征、空气支气管征检出人数更多,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进行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根据其检查结果,可有效鉴别诊断受检者具体病情,则医师可根据其检查结果,为其制定更能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以提升其整体的诊疗效果。
【关键字】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病理特点纯磨玻璃结节是指患者CT检查结果中,其肺部有高于正常肺组织密度的圆形或类圆形阴影,且磨玻璃结节中无实性成分,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则是指肺腺癌患者经CT检查后,其检查结果有纯磨玻璃结节症状,然而纯磨玻璃结节是肺部病变中较常见的特征,无法有效鉴别诊断受检者具体病情[1]。
因此需对出现纯磨玻璃结节的肺腺癌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诊断,根据其具体的病理特征,评估受检者具体病情,使其能得到更有效且更有针对性的救治。
则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82例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其病症浸润程度,分为观察组(342例,女244例,男98例,年龄24-84岁,平均年龄47±2.84岁,浸润程度:肺原位腺癌及微浸润腺癌共342例)和对照组(140例,女47例,男39例,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56±2.83岁,浸润程度:浸润性腺癌140例)。
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在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组成方面,观察组女性患者的人数相比于对照组更多,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有可比性。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开展患者交流活动
组织患者之间的交流活动,增 进彼此的了解和支持。
05 随访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 举措
随访时间安排及内容设置建议
随访时间
术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1次, 之后每6-12个月随访1次,5年后
每年随访1次。
随访内容
包括临床病史、体格检查、血液 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重点关注复发和转移情况。
实践经验分享
鼓励团队成员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促 进共同进步。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01
02
03
04
制定患者教育计划
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方案、注 意事项等内容。
提供心理支持服务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提供专业的心
理支持和辅导。
建立患者随访制度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 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
3
多学科协作不足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的诊疗需要多学科专家共 同协作,但当前各学科之间的协作机制尚不完善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诊疗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出现更为精准、高效的多发 磨玻璃结节样肺癌诊疗技术。
个体化治疗成为趋势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将成为未来多 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向。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概述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是一种特 殊类型的肺癌,其主要表现为肺
部出现多个磨玻璃样结节。
这些结节在CT等影像学检查中 呈现出磨玻璃样改变,与周围正 常肺组织界限不清,给诊断和治
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的病理类 型多样,包括腺癌、鳞癌等,且 不同病理类型的生物学行为和预
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诊治策略

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诊治策略王群【摘要】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 GGN)是一种影像学表现,可能是肺部恶性肿瘤或良性病变.目前对于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诊疗仍存在争议.2017年Fleischner协会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都更新了GGN诊疗的指南,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手术或活检的指征更严,随访的间隔时间更长.临床工作中,GGN的大小、实性成分大小、动态随访变化和CT值都是判断手术介入时机的因素.GGN的诊疗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抗生素的使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检查、贴近胸膜的纯GGN和进入GGN的血管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总之,GGN是一种发展缓慢的病灶,可以安全地进行随访.%Pulmonary ground glass nodule (GGN) is a term of radiological manifestation, which may be malignant or benign. The management for pulmonary GGN remains controversial. Both Fleischner society and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panel updated th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GGN in 2017. Compared with previous ver-sions, the indication for surgery or biopsy is stricter, and the recommended follow-up interval is prolong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size of GGN component, the size of consolidation component, dynamic change during follow-up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value are the four factors that help surgeons to decide the timing of surgery. There are some misunderstanding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GN, such as the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 the use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 pure GGN adjacent to visceral pleura, and GGN with penetrating vessel. In conclusion, GGN is a kind of slowly growing lesion, which can be followed up safely.【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18(021)003【总页数】3页(P160-162)【关键词】肺肿瘤;肺部磨玻璃结节;诊断【作者】王群【作者单位】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 GGN)是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上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肺内密度增高影,其病变密度不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
对于上海市肺科医院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的诊疗共识的解读

对于上海市肺科医院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的诊疗共识(第一版)的解读上海市肺科医院作为国内最大的肺癌相关疾病诊治单体医院,在肺结节的诊治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最近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团队发表的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诊疗共识(第一版),在临床实践及患者科普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
它主要根据肺结节的病理分期与分型来决定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更加精准的指导价值,更有利于帮助患者选择个性化的诊疗方式。
但由于其专业性太强,不便于普通患者阅读和理解,本篇文章抱着科普的目的对这份诊疗共识进行解读,力求通俗易懂,希望能为肺结节患者解除困惑和担忧。
首先希望大家明白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因为过早或者过晚的手术干预对患者的生活和预后都是不利的。
过早的手术介入,会导致过早的手术损伤,术后可能出现的长期疼痛或其他并发症,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手术与随访择期手术相比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总体生存,但却可能使患者过早的承受手术的风险、术后疼痛及可能的肺功能下降;而过晚的手术治疗,会导致病情进展,随着肺腺癌病理分期的进展,预后会急剧下降。
本诊疗共识则对恰当的手术干预时机进行了总结,根据诊疗共识,对于疑似原位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及多原发肺癌的处置原则分别叙述如下。
一、原位癌(AIS)AIS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直径大于5 mm且小于30 mm的纯磨璃结节(PGGN)。
治疗原则(可手术也可随访):对首次发现的疑似AIS的磨玻璃结节应进行定期随访。
推荐在结节首次发现后的3个月进行首次的薄层CT平扫检查。
随访过程中,若结节明显缩小,则考虑良性病变可能,若患者年龄小于40岁,无吸烟史及二手烟暴露史,无肺癌家族史,无肺部其他需长期随访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则无需常规随访胸部CT;其他患者推荐进行每年1次的薄层CT随访。
若结节持续稳定存在,可视病灶形态及大小等因素继续随访。
对于直径小于8 mm, CT值较低,边界模糊的纯磨玻璃结节可每半年或1年随访一次;对于直径大于等于8 mm,边界清楚的纯磨玻璃结节,或含有实性成分的部分实性结节,可适当缩短随访时间间隔至6个月。
2024肺部磨玻璃结节知识科普(全文)

2024肺部磨玻璃结节知识科普(全文)眼下,不少人重视肺结节甚至到了恐慌的地步,尤其是检查报告上出现“磨玻璃结节”(GGN)三个字时,患者更为焦虑,觉得就是癌症了。
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陈亮说,在门诊常遇到很多患者反映“有人结节比我小,开刀出来都是恶性的",强烈要求做手术;还有患者拿着三四毫米的结节C T报告,从外地专程来“求一个答案”......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下,关千肺磨玻璃结节,到底是不是"癌症”的问题。
啥是磨玻璃结节?肺磨玻璃结节,是我们在胸部CT上可以看到的片状的模糊影,就像磨砂玻璃一样。
通常,CT上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的病因有6种:O 急性肺部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造成@ 慢性炎症,纤维增生O 肺泡出血@ 问质性肺炎0 少数良性肿瘤© 肺癌癌前病变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癌、微浸润性腺癌、浸润性腺癌;或极少数转移性肺癌。
肺结核、真菌感染等感染性疾病,慢性炎症都有可能在肺上产生结节。
其实大部分病人肺结节只是良性增殖灶而已。
当然,也有一部分可能是癌前病变或早癌,肺磨玻璃结节约34%是恶性,如果其直径>15mm或呈圆形,则恶性可能性增加。
哪类肺部结节或为早期肺癌?影像学表现为GGO的肺部病变病理上可能是良性病变,但持续存在的GGO多提示早期肺癌。
和传统肺癌不同,GGO型肺癌常见千年轻、女性和不吸烟人群,具有惰性生长的特点,外科处理窗口期长,GGO是部分传统肺癌的早期表现。
磨玻璃结节中,有一种比较危险。
磨玻璃结节,根据密度不同,分为“纯磨"(pGGN)和“混磨"(mGGN)。
是不是让你想起了纯磨芝麻油?要这么联想,我是不会阻止你的。
它可以帮你更好理解这个点。
纯磨玻璃结节是是指CT肺窗上的局灶性磨玻璃样阴影,且结节内不含(能遮挡血管或支气管结构的)实性成分。
胸部CT显示的肺内密度轻度增高云雾状淡菏影,但通过病灶仍能看到肺纹理影,就像透过磨砂玻璃观察一样。
可以是弥漫性散在生长,也可以聚集在局部,看起来像一个小磨玻璃结节。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对于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的患者,应再次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耐药机制,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如更换 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或免疫治疗等。
免疫治疗在内科治疗中地位
免疫治疗适应证
免疫治疗优势
免疫治疗挑战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多发磨玻璃 结节样肺癌患者,可考虑使用 免疫治疗药物,如PD-1/PDL1抑制剂等;对于化疗或靶向 治疗失败的患者,免疫治疗可 作为挽救性治疗手段。
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影像学特征
结节形态
01
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可光滑或毛糙,部分结节可见分叶、
毛刺等恶性征象。
结节密度
02
磨玻璃结节的密度通常低于实性结节,内部可见血管或支气管
穿行,部分结节可伴有实性成分。
周围结构改变
03
邻近胸膜可牵拉凹陷,周围血管可增粗、迂曲或聚拢,支气管
可截断或狭窄。
鉴别诊断与评估
02
优势
放疗具有无创、无痛、治疗周期短等优势,对于不能手术 或拒绝手术的患者,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介入治疗在肺癌中应用
血管性介入治疗
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或局部灌注化疗药物 ,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的目的。
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通过物理方法直 接杀灭肿瘤细胞,适用于早期肺癌和转移性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 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2-18
contents
目录
• 共识背景与意义 • 影像学诊断与评估 • 病理学诊断与分子检测 • 外科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 内科治疗策略及药物选择 • 放疗、介入等其他治疗手段应用 • 随访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
切除范围
对于每个结节,应根据其大小、位置、密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肺段切除、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等切除范 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肺科医院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的诊疗共识(第一版)》要点1 引言近年来,随着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尤其是低剂量薄层CT筛查项目在中国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 GGNs)被发现。
其发病特点包括:以东亚裔人群最为常见,非吸烟为主的人群,女性患者,低龄化表现。
目前国内及国际上,发布了一系列针对肺部GGNs的指南,但由于这些指南的撰写者多来自呼吸、肿瘤及影像专业,缺乏对现代微创胸外科的充分认识,因此造成现有指南对外科手术在肺部GGNs诊治中的作用不明确,甚至被低估;而且,肺部肿瘤相关的各学科对于早期肺癌,尤其是浸润前病变的处理也缺乏统一规范。
2011年,肺腺癌新分类将肺腺癌分为: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MIA)以及浸润性腺癌。
浸润前病变分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
2 原位腺癌AIS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直径大于5mm且小于30mm的纯磨玻璃结节(pGGN)。
pGGN,是指CT肺窗上的局灶性磨玻璃样阴影,且结节内不含能够遮挡血管或支气管结构的实性成分。
AIS需要与AAH和MIA进行鉴别。
小于5mm的pGGN通常为AAH,若pGGN最大径为2 mm-5mm,其为AAH的可能性约为97%;CT值小于-520HU亦提示AAH的可能。
若pGGN≥6.5mm、边界完整,或CT上出现血管形态改变,或出现空泡征,则AAH的可能较小。
AIS还需与MIA鉴别,若GGN出现分叶征,胸膜牵拉,支气管充气征,通常提示MIA。
GGN实性部分平均CT值在鉴别MIA与浸润前病变(A AH/AIS)亦有重要意义,浸润前病变实性成分平均CT值为-318.1HU,而MIA为-194.7HU。
对首次发现的疑似AIS的GGN应进行定期随访。
随访过程中,若结节明显缩小,则考虑良性病变可能。
若结节持续稳定存在,可视病灶形态及大小等因素继续随访。
若结节随访过程中出现体积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多,考虑疾病进展为MIA 或浸润性腺癌时,应考虑及时外科介入。
AIS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肺科共识——原位腺癌】术前随访可疑AIS患者,术前至少随访1次,且距首次发现间隔3个月以上。
术前检查术前推荐薄层胸部CT平扫,无需行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气管镜、胸部CT增强、PET/CT或经皮肺穿刺检查。
手术指征1. 长期随访,结节持续存在;2. 对于结节诊断AIS的准确性较高(MDT讨论或结节直径≥8mm且边界清楚的pGGN);3. 结节位于外周或优势段,行楔形切除、亚肺段或肺段切除可完整切除病灶;4. 随访过程中,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症状,影响生活质量;5. 随访中,结节明显增大或密度变实;6. 患者不伴有影响其生命的其他系统的严重基础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的预期寿命超过10年。
手术原则与手术切除范围1. 如病灶位于周边“优势部位”:行肺楔形切除;2. 如病灶位置较深,但仍位于某一个肺段内:行亚肺段或肺段切除;3. 病灶处于多个肺段之间或支气管根部,切除需要联合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者,不推荐或慎重选择手术;4. 手术切缘应符合基本肿瘤学原则;5. 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扩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清扫范围术中无需淋巴结清扫或采样。
术后辅助治疗术后不需要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
预后完全切除后肿瘤学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100%。
术后随访如无明显残余病灶,AIS术后可每年复查一次胸部CT平扫,不必复查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气管镜或血肿瘤标志物。
3 微浸润腺癌MIA是一类早期肺腺癌(≤3cm),主要以贴壁方式生长,且病灶中任一浸润病变的最大直径≤5mm,不伴有浸润胸膜、血管、淋巴管或肿瘤性坏死。
其在影像学上多数表现为pGGN,也有部分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极少数表现为实性结节。
PET/CT对于pGGN良恶性鉴别及术前分期的价值有限,假阴性率高:若影像学上高度怀疑MIA,则需考虑手术切除。
大量研究表明,在肿瘤小于2cm的Ia期患者中,肺叶切除与亚肺叶总体生存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可疑MIA病灶具有手术切除的指征。
【肺科共识——微浸润腺癌】术前随访可疑MIA患者,术前至少随访1次,且距首次发现间隔3个月以上。
术前检查术前推荐薄层胸部CT平扫,而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气管镜、胸部CT增强、PET/CT或经皮肺穿刺等为非必须检查项目,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手术指征1. 长期随访,结节持续存在;2. 对于结节诊断MIA的准确性较高(MDT讨论);3. 随访中,结节明显增大或密度变实;4. 患者不伴有影响其生命的其他系统严重基础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的预期寿命超过5年。
手术原则与手术切除范围1. 若病灶位于周边“优势部位”:行肺楔形切除;2. 若病灶位置较深,但仍位于某一肺段内:行肺段切除;3. 病灶位于多个肺段之间或支气管根部:行联合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4. 手术切缘应符合基本肿瘤学原则。
淋巴结清扫范围术中冰冻病理初步诊断为MIA者,无需淋巴结清扫或采样。
术后辅助治疗术后无需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
如果术中病理为MIA,行楔形切除,术后病理升级为浸润型腺癌,根据浸润型腺癌亚型决定下一步处理方案:如果为微乳头型或实体型,建议再次手术行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如果为贴壁样生长型、乳头型或腺管型,建议随访。
预后完全切除后肿瘤学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100%,累积复发率为0%。
术后随访若无明显残余病灶,MIA术后可每年复查一次胸部CT平扫,不必复查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或血肿瘤标志物。
4 浸润性肺癌浸润性肺癌即具有手术切除的指征,因此术前的准确判断至关重要。
影像学上,非钙化的实性结节若无典型良性结节特征(如错构瘤、胸膜旁结节),直径大于8mm或体积大于300mm3,边界存在毛刺征,则恶性可能大。
部分实性结节如果实性部分直径大于5mm,或者实性面积占比总面积大于25%,或者肿瘤纵隔窗消失率小于50%,往往提示结节已呈浸润发展。
对于pGGN,结节直径大于15mm、存在支气管充气征、以及CT值>-472HU则提示为浸润性肺癌。
对疑诊浸润性肺癌,术前检查需判断结节的可切除性,主要评估肿瘤临床分期和患者躯体功能。
戒烟指导和呼吸功能锻炼应贯穿肺癌手术治疗的始终。
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和途径主要与肿瘤生物学特性、患者因素和手术者经验有关。
手术切除范围主要与肿瘤大小和位置等因素有关,也受患者肺功能和基础疾病的影响。
对于术中淋巴结处理的方式,是否淋巴结清扫比纵隔淋巴结采样提高肺癌总体生存期,仍存在较多争议。
浸润性腺癌患者,推荐常规行基因突变检测(推荐常规检测靶标包括EGFR、ALK、KRAS、ROS1、RET)。
在早期肺癌预后方面,腺癌病理亚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肺科共识——浸润性腺癌】术前检查术前推荐薄层CT平扫,必要时术前行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等检查,如果存在明显肿大纵隔淋巴结,行PET/CT检查,或EBUS,纵隔镜检查排除N2疾病。
手术原则与手术切除范围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淋巴结采样/清扫仍是浸润性肺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如果病灶较小的非实性结节(<1cm),或术中冰冻提示贴壁样生长为主型腺癌,可以考虑肺段切除+淋巴结采样/清扫。
淋巴结清扫范围推荐清扫或采样3组6个以上纵隔淋巴结,至少包括第7组淋巴结。
术后辅助治疗根据病理分期以及基因检测结果,决定是否行辅助治疗,以及辅助治疗的策略。
术后随访按肺癌NCCN指南随访。
5 肺部多发结节的处理由于胸部CT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同期多发肺部磨玻璃结节(SMGN)的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研究显示,大约20%-30%的GGN 患者,存在肺内多发的GGN病变。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更可能是同期多原发肺癌(SMPLC),而非转移性肺癌。
其中多原发病理类型为腺癌者约占80%以上。
关于同期多原发肺癌的诊断,目前主要依据Martini 标准(M-M标准)和ACCP指南。
同期多发肺部结节的术前检查,往往需要行PETCT和/或头颅磁共振排除远处转移,并通过胸部CT、支气管镜对纵隔情况进行评估。
对同期多发肺部结节的治疗,目前相关高质量的研究较少。
如果多个GGN位于双侧肺,可同期或分期行肺切除术。
多原发肺癌预后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纵隔淋巴结侵犯和最高肿瘤T分期。
总的来说,对于肺部多发GGN疑诊多原发肺癌时,应评估纵隔淋巴结情况(PET/CT、EBUS或纵隔镜),如果N2淋巴结阳性,则不推荐手术治疗;N2淋巴结阴性时,根据患者病灶分布,心肺功能及体力状况,来决定是切除所有病灶,还是切除主病灶;应根据术者和医院经验选择同期或分期手术,但不推荐行单侧全肺切除术,慎重行同期双侧肺叶切除术。
【肺科共识——多原发磨玻璃结节】术前检查:术前推荐薄层平扫CT,必要时术前行头颅磁共振,全身骨扫描等检查,如果存在明显肿大纵隔淋巴结,行PET/CT检查,或EBUS,纵隔镜检查排除N2疾病。
手术原则与手术切除范围:多原发肺癌的治疗原则为主病灶优先,兼顾次要病灶。
多个GGN处于同一肺叶内,可行多处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如多个GGN位于同一侧的多个肺叶内,应根据病灶的位置,个体化设计手术方式,行多处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符合肿瘤学原则基础上,以尽可能保留肺功能为宜,不推荐行全肺切除术。
如多个GGN 位于双侧肺内,可同期或分期行双侧VATS肺切除术。
双侧手术者,同期双侧肺叶切除需要慎重考虑,肺的总切除范围不宜超过10个肺段。
优先处理主病灶;对于次要GGN病灶,如在同侧,且位于优势部位,可考虑同期手术切除,如在对侧且考虑为AAH或AIS,可密切随访。
淋巴结清扫范围:推荐清扫或采样3组6个以上纵隔淋巴结,至少包括第7组淋巴结。
术后辅助治疗:多原发病灶中的最高分期病灶为是否行辅助治疗之标准,结合肿瘤基因检测结果,决定辅助治疗的策略。
主病灶经手术切除后是否残留次要病灶,不作为辅助治疗的选择依据。
术后随访:按肺癌NCCN指南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