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颂(片段)》教学设计
红旗颂片段音乐教案

红旗颂片段音乐教案教案标题:红旗颂片段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红旗颂》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意义;2. 学习并演奏《红旗颂》的片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红旗颂》音乐片段的录音或视频;2.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3. 乐谱或简谱。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红旗颂》这首音乐作品,讲解其背景和意义,例如该曲是中国革命歌曲之一,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
2. 播放《红旗颂》的片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主体:3. 分发乐谱或简谱给学生,让他们了解乐曲的基本结构和乐谱的符号。
4. 介绍乐曲的主旋律和伴奏部分,指导学生分别演奏主旋律和伴奏。
5.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乐曲的不同部分,如主旋律、伴奏、和声等。
6. 指导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确保他们掌握乐曲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方式。
7. 引导学生合作演奏整个乐曲,加强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8. 鼓励学生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音乐表达,可以适当添加个人的创意和变化。
总结:9.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演奏《红旗颂》片段中的感受和体会。
10.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11.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其他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表演,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的同学观看;-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音乐作品进行演奏,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和评价;- 评估学生在合作演奏中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教案扩展:- 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革命歌曲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类似的音乐教学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红旗颂》精品教案2023

《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课型】欣赏课【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红旗颂》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及这类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段聆听、完整聆听、节奏拍打、模唱、对比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
知识与技能:(1)通过反复聆听能够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了解作品曲式结构(2)初步了解作曲家吕其明及作品《红旗颂》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欣赏中感受音乐情绪,了解作品及作家。
2、难点:听唱及对比分析。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照片欣赏。
同学们,看看这组照片你熟悉吗?——周一主题升旗仪式2、明确升旗仪式的含义和目的。
3、师生情景剧。
学生配乐诗朗诵《红旗颂》,教师伴舞。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悉的照片开始,加上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
)二、新课讲授1、认识作曲家吕其明、了解创作背景、知晓曲式结构。
吕其明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等。
为《铁道游击队》、《白求恩大夫》、《城南旧事》等几十部电影作曲。
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就是其中影响力巨大的一首《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
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情歌颂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曲式结构: ABA三段体曲式结构(设计意图:了解作品,可以更清晰地欣赏作品。
)2、乐理知识回顾——管弦乐队的乐器组成、(设计意图:插入管弦乐队的相关知识,为赏析作品做好铺垫)3、分段欣赏——引子,并思考问题。
(1)乐曲开头用了哪件乐器演奏?(2)音乐采用了哪首歌曲的音调?4、分段欣赏——第一乐段,并思考问题。
(1)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旋律进行有怎样的特点?(2)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5、四四拍相关知识回顾复习(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复习,既巩固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又反复聆听主旋律,为唱做好铺垫)6、唱一唱演唱主旋律7、分段欣赏——第二乐段,并思考问题。
红旗颂(片段)-人音版三下级音乐下册教案

红旗颂(片段)-人音版三下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红旗颂》这首歌曲的背景与意义。
2.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节拍。
3.唱出歌曲《红旗颂》的前两段。
二、教学重点
1.歌曲的意义及背景介绍。
2.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三、教学步骤
1. 歌曲的介绍
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先给学生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以及《红旗颂》这首歌的由来和意义。
学生们需要知道这首歌曲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创作的,唱出了人民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激情澎湃的斗志。
2. 歌曲节奏与节拍分析
1.节奏分析:《红旗颂》的节奏感比较强,有明显的拍子,拍子的速度比较快。
学生们需要学会在听歌时较好地辨识出歌曲的主要节奏,以便在唱歌中便于准确地唱出歌曲的旋律。
2.节拍分析:《红旗颂》的节拍感比较明显,拍子的速度比较快,音乐节奏较为平稳,总体呈现出固定的韵律感。
学生们需要先跟着老师拍手,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节拍感。
3. 唱出歌曲《红旗颂》的前两段
1.学生们可以先跟着老师将歌曲的第一段唱两次,以便融入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中。
2.学生们可以尝试自己唱出歌曲的第二段,老师以及其他同学可以先为学生们示范一遍。
3.学生们在唱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老师的指导以及歌曲的要求进行重复唱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这首歌曲。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针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情况适当加以调整,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首歌曲。
同时,还可以借助歌曲中反映的故事情节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背景,深化学生们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红旗颂(片段)》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红旗颂(片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红旗颂(片段)》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红旗飘扬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歌曲旋律激昂,节奏明快,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增强爱国情怀,同时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鉴赏。
但在感情表达和音乐理解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红旗颂(片段)》这首歌曲,并能够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2.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红旗的象征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2.理解歌曲的象征意义,感情投入地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关注歌曲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感情表达能力。
3.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4.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红旗道具:用于营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红旗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红旗的象征意义。
然后播放《红旗颂(片段)》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
4.巩固(5分钟)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并给予鼓励。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谈论国旗、国徽等象征国家的事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红旗颂(片段)》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红旗颂(片段)》教案一. 教材分析《红旗颂》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以红旗为主题,展现了新中国的繁荣昌盛。
本节课选用的《红旗颂(片段)》是该作品的片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旋律激昂向上,节奏明快有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增强爱国情怀,同时培养音乐审美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谱,对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红旗的象征意义和国家荣誉感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红旗颂(片段)》的曲谱,学会演唱这首歌曲。
2.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红旗的象征意义,培养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欣赏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曲谱和演唱技巧。
2.理解红旗的象征意义,感受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
2.讲解法:教师讲解红旗的象征意义和国家荣誉感。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4.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案、曲谱和教学多媒体资料。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3.准备红旗道具,用于课堂展示和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红旗,向学生讲解红旗的象征意义和国家荣誉感,引导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红旗颂(片段)》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曲谱,教授演唱技巧,引导学生跟唱。
在此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反馈。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分享自己的感受。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1课《红旗颂》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1课《红旗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红旗颂》是一首广为流传的红色歌曲,歌曲旋律激昂,歌词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本课将引导学生学习这首歌曲,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名等基本音乐知识,同时对红色歌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演唱技巧、音乐表现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红旗颂》,感受歌曲的激昂旋律。
2.培养学生对红色歌曲的热爱,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演唱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2.歌词中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需要解释和引导。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红旗颂》乐谱,打印出来供学生学唱。
2.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歌曲介绍、歌词解析等。
3.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红旗颂》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氛围。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红旗颂》乐谱,引导学生认识乐谱,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然后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针对难点部分,教师可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掌握。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演唱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的爱国情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其他红色歌曲,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旗颂》的歌曲特点和演唱技巧。
红旗颂(片段)-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红旗颂(片段)-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红旗颂》的起源和背景;
2.熟悉《红旗颂》的歌词,能够正确地口唱;
3.能够正确地打节奏,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感;
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意识。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红旗颂》(片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歌曲的起源和背景;
2.歌词的介绍;
3.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歌曲的演唱和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教师先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红旗颂》的起源和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正式的学习状态。
学习歌曲的歌词
教师为学生分配歌词,让学生先跟着唱一遍,然后再逐句解释歌词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认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师为学生介绍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通过口哨或敲打节拍器的方式熟悉节奏,以及通过唱歌的方式熟悉旋律。
练习歌曲的表达和演唱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与美感,让学生自由地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演唱能力。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红旗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熟悉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感受能力,提高学生敬爱国旗、爱祖国、爱人民的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是,本次教学仍需进一步完善,例如可以通过图示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红旗颂》 教案

第1课红旗颂(片段)一.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
2.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介绍《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创作时间以及交响乐的基本知识生:歌颂“红旗”。
师:歌颂的形式有诗歌、散文、歌曲,而单纯用音乐歌颂红旗的大家听的不多,今天我们欣赏乐曲的就是用音乐的手段歌颂红旗,用乐器的不同色彩烘托气氛的。
展示《红旗颂》标题。
(二)欣赏乐曲1、初听全曲,听辩曲中熟悉的《国歌》音调: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用举手的动作表示所听到的熟悉的音调。
2、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红旗颂》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旋律,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面国旗升起的情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五星红旗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
热情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乐曲创作于1965年,同年5月献演于“上海之春”的开幕式。
吕其明,1930年出身于安徽,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老一辈音乐家的精心指点。
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造,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
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
3、随琴声哼唱主题音乐,并用竖笛吹奏主题音乐,加深对这一颂歌音调的感受与理解。
4、分段赏析:(插入解说,感受气势,理解内涵)⑴.A段:(第一段)开始以小号奏出《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宏伟的引子,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旗颂(片段)》教学设计
(聆听课)
一、教材分析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作于1965年春,乐曲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雄伟庄严的情景。
《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在心中孕育了十多年的作品。
乐曲采用了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有引子、第一部分(主题)、连接段落、第二部分(中间部分)、第三部分(主题再现部分)和尾声组成。
二、教学目标
感受交响乐《红旗颂》的宏伟气势,体会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感受管弦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理解作品内涵。
(二)教学难点
体会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渡语: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赞美五星红旗为题材的音乐作品《红旗颂》。
(二)学习乐曲
1. 初听乐曲
过渡语:这首作品是我国著名音乐家吕其明在1965年春创作的一首交响乐曲,乐曲结构为带再现的三部曲结构,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欣赏乐曲的一部分。
2. 学习引子和第一部分
过渡语:大家首先来听一听乐曲的引子和第一部分,感受这部分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学生认真地欣赏乐曲。
答案:气势宏伟,情绪激昂,振奋人心,宽广的、辉煌的、深情的、赞颂的。
过渡语:雄壮宏伟的引子,经圆号反复之后,弓弦乐器演奏了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仿佛又看到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激动情景。
乐曲的第一部分由弦乐队奏出《红旗颂》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和木管乐器的伴奏下,显得格外清澈明丽。
连接部,深情如歌的旋律,传达了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怀。
3. 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语:号角声响起来了,颂歌主题变成了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音乐富于动力。
音乐的第二部分情绪是坚定的、豪迈的、激昂的,大家来听一听你们在这段音乐中联想到了一些怎样的场景呢?
(2)学生听音乐第二部分,反馈:战争的场面、中国人民英勇战斗的场面、我国的体育健儿在赛场上拼搏,为国争光等。
(3)看战斗的视频
过渡语: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使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大家感受一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的英雄们浴血奋战,那感天动地的场面。
播放《红旗颂》纪录片战斗视频。
4. 欣赏第三部分
过渡语:音乐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合奏主题,音乐更加宽广雄壮、热情奔放。
下面让我们聆听一遍,大家再来感受一下这激动人心的场面。
播放《红旗颂》再现视频
(三)介绍作者
过渡语:这首音乐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吕其明,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吕其明,1930年出生于安徽,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老一辈音乐
家的精心指点。
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造,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
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
(四)教师小结
无论何时何地,相信《红旗颂》的声音一响起,就会让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热血沸腾,今天我们在激动人心的音乐声中重温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希望你能喜欢今天学习的作品。
师:今天的音乐课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