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5.2文化创新的途径2

合集下载

52文化创新的途径

52文化创新的途径

52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是指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等方式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和推动。

在当今社会,文化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就文化创新的途径展开讨论。

一、技术与文化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文化创新不可避免地需要借助技术的力量。

例如,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为文化的传播、表达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可能。

以互联网为例,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实现文化产品的全球化传播,还可以让文化创意在更广泛的平台上得到展示和分享。

因此,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成为了推动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在当代文化创新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许多有价值的元素,然后加以现代化处理和转化,形成新的文化表现形式。

例如,传统的汉服、传统的工艺技艺等,都可以通过现代设计和制作技术,得到新的生命和发展。

因此,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传承文化之魂,还可以激发新的文化创新动力。

三、跨界合作文化创新需要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合作。

跨界合作有助于吸取不同文化的精髓,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例如,音乐和舞蹈的结合、艺术和科技的融合等,都是跨界合作的典型案例。

在跨界合作中,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可以借助各自的优势,共同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和形式。

四、鼓励创作与创新文化创新的过程离不开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和行为。

因此,鼓励创作与创新成为了促进文化创新的关键途径之一、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设立文化创意奖项、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激励文化从业者进行积极的创作与创新。

只有有创意的人才以及鼓励其创新的环境,才能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五、开放共享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创新也需要向外部开放,吸收外部文化的精髓和技术成果。

通过文化的共享与交流,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例如,国际文化节、文化交流活动等,都是开放共享的重要途径。

文化生活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生活文化创新的途径

1998年,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 了动画片《木兰》,该片改编自中国民间乐 府诗《木兰辞》,讲述了替父从军抗击匈奴 的隋朝女将花木兰的战争爱情故事,花木兰 成为迪士尼第8位官方公主。该片受到了全 世界的欢迎,全球总票房为3.04亿美元,并 且获得了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2005年迪斯 尼又推出了《木兰II》。
从《功夫熊猫》到《木兰》这些美国动画电 影的成功,对我们在文化创新上有何启示?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二、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具体内容: 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 文化的过程; 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当堂检测 1 . 作为儒家学说经典的《论语》、《礼记》等传入西方, 启示和鼓舞了西方启蒙思想家。中国儒家的自然观和政治思 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的有力思想武器。这 表明 A、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 B、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C、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 D、文化具有民族特色。
社会实践 推动
文化创新
探究活动 ②
宋朝时期,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 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 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北宋发明家毕升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 试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在宋仁宗庆历年 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 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 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 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 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毕升发明活字印 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5.2文化创新的途径(优秀教学案例、说课、反思)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5.2文化创新的途径(优秀教学案例、说课、反思)
2.亮点二:问题导向深入浅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创新的本质和意义。这些问题既有深度,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亮点三:小组合作活跃互动
在本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探讨文化创新的途径。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小组合作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对文化创新的理解和认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勇于尝试、勇于探索。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化创新的相关案例,如电影、音乐、绘画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创新的魅力。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情感共鸣。
2.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可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那么文化创新具体有哪些途径呢?”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文化创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讲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包括继承传统、面向世界、立足实践等。通过具体案例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途径的特点和应用。
2.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思考文化创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20年.5.2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2020年.5.2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一、【本课地位】:本课是《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内容。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

而怎样进行创新则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①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②通过材料探究,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文化创新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难点: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四、【教法、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自己的观点。

在本课中,我以《熊出没》设置情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共同探讨。

另外还有启发讲授法。

学法:自主阅读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五、【学情分析】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身边的文化现象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他们感兴趣的案例吸引住他们的眼球。

但是,对于这些文化现象他们还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缺乏比较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为此,我会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案例多让学生自主分析,从而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等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回顾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2、文化创新的意义?3、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4、文化创造的主体?5、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导入新课由什么是文化创新,为什么进行文化创新,引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也就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 文化生活 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 文化生活 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 化的民族特色
福娃是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吉祥物创作 修改组为了寻找到好的方案,他们到各地采风, 从我国民族文化中寻找元素,查阅一本本资料, 设计了一个个草图,最后定稿为我们所见的福 娃。在表现方法上,灿烂的中华文化给予了他 们创作的营养,如中国的传统年画和版画的许 多色彩、技法;在内容选择上,具有丰富内涵 的熊猫、藏羚羊、鱼和奥运圣火交相辉映,将 传统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组合有机的 统一体。
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 代精神,二者之间是否矛盾 ?
不矛盾。 文化创新不能离开传统而空谈,否则就失 去根基。 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 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注意两个问题:
1、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 文化创新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 重要追求
1、取其精华
符合社会发展要 求的,积极向上 的内容
去其糟粕
不符合社会发展 要求的、落后的、 腐朽的东西
2、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 泽 的灵魂,是一个国家 民 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 胡 继承,关键在创新,继 锦 承与创新,是一个民族 涛 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 要轮子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1)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探究
请看二十四中的两个故事
扇枕温衾
为 母 埋 儿
①对于黄香与郭巨的这两种孝,你 分别怎么看待? ②如何对待传统孝德?今天我们所 倡导的孝与之相比有何不同?当代 的新孝德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途径(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途径(共23张PPT)
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思考与交流
教材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怎样继承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怎样学习外来文化?
新发展理念: 。
•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十九大最重 大的理论创新。
新发展理念是如何产生的?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③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民族土壤
(三)文化创新的其他途径
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 来文化的关系 (2)反对: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讨论:材料中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
度分别是什么?你有何看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 途径( 共23张 PPT)课 件PPT 部编版 课件统 编版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热点分析 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0.19-11.22)
材料1:10月19日,交响神话《创世秘符》为艺术节揭幕。“开 天”“补天”“后羿与嫦娥”“治水”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创世神话 故事,用交响乐形式演绎,让人感受华夏民族悠远的启蒙之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 途径( 共23张 PPT)课 件PPT 部编版 课件统 编版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交响乐"的名称源出于希腊 语,意即"一起响"。交响乐 就是大型管弦乐套曲,从 意大利歌剧序曲演变而成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 途径( 共23张 PPT)课 件PPT 部编版 课件统 编版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1)文化创新可以推 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课件-5.2文化创新的途径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课件-5.2文化创新的途径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要防 止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 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坚决反对“守 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防止一味推 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坚 决反对“民族虚无 主义”和“历史虚无主 义”。
社会实践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着眼于文化的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着眼于不同民族 文化之间的交流、 借鉴和融合
1、 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软”,
但“愚孝”会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桎梏。 因此,我们应这样对待传统文化(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社会 实践
源泉 动力 推动
文化 创新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 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如何处理批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不能离开传统文化 空谈文化创新
继承传统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体现时代精神 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B
பைடு நூலகம்
3、中西合璧意味着文化间的交流、借鉴 和融合,在当前,我们应怎样进行中外文化 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答:(1)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 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中外文化间的差 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不能因文化 竞争而排斥文化交流合作。
(2)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时, 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
C、对其加以融合、交流
D、全盘抛弃
2、作为儒家学说经典的《论语》、《礼记》
等传入西方,启示和鼓舞了西方启蒙思想家。中 国儒家的自然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 “百科全书派”的有力思想武器。这表明:( ) A、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

高中政治-5.2文化创新的途径

高中政治-5.2文化创新的途径

1、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知识拓展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要求)
克服错误倾向
坚持正确方向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 统文化、民族文化与
外来文化的关系
补充(要求): 5、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充分发挥人民群 众的主体地位。 6、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 传播的手段。
课堂检测
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 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目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
B 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 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 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任导的话给我们文化创新什么样的启示?
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横向)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三 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个 过
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
程 在此基础上,推出融汇各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文化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必须注意:
文化创新过程中还应该做到什么?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纵向)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创造和发展新文化的过程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要 不能离开传统, 求 空谈文化创新
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 创新的重要追求
探究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创新的途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文化创新的途径。

(2)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能力目标:
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学习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问题导读]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又是什么?
2、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3、文化如何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为什么要交流借鉴与融
合?)
[课前知识填空]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立足于,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着眼于文化的继承,“、”,“、”,这是文化创新必然必然要经理的过程。

(3)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空谈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体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与,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文化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

(3)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做到、。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与、和的关系。

(2)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和“”;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和“”.对于上述两种错误倾向,必须予以。

(3)今天,我们要立足于和,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在与、与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汲取文化的长处,在和
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课堂基础知识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2008江苏卷23)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

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
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

这说明C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2、2006年5月11日光明网载文指出,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这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D A、调查研究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社会实践
3.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
A.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
B.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
C.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落后的部分,应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
D.外来文化均是落后文化
4.我们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应该 C
A.全盘吸收B.彻底否定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任其自流5.中国儒家地自然观、道德观核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地思想武器。

这表明文化 B
A.来源于社会实践B.不同民族文化地交流、融合
C.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D.具有民族特色
6.博采众长表明文化创新应 A
A.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地交流、借鉴、融合B.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合作C.创造不同民族文化展开竞争的环境D.体现时代精神
7. 毛泽东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在这里,毛泽东主席批评的这批人实际上是犯了的错误。

B
A.守旧主义核封闭主义B.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C.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D.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8.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崇尚“见贤思齐”,这就要求我们 D
A.用优秀民族的文化改造本民族的文化
B.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善于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
9、新文化运动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的,而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
不是故步自封、一成不变的,而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新文化运动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 A
A、批判地继承传统,批判地借鉴外来文化
B、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C、否定传统文化
D、反对封闭主义、推崇外来文化10.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说:“在一定程度上,我感到有塞尚、高更、风高、蓬那等强烈的色彩和简练线条的影响。

我在中国画里吸收这些东西,并不是一定要把它搬下来,也不是故意做作,而是在有意无意中就在笔黑中出来了。

受别人的影响,但又要有自己的东西,这非常重要。

各人应该要有自己的面目。

”这说明(D)
A、文化创新不是可以凭空产生的
B、文化创新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C、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
D、文化创新既要博采众长又要保护特色
二、多项:
1.关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理解正确的有(ABC )
A、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B、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有益成果
C、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朝再芬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不能只是博物馆式珍藏。

与时俱进地采用创新手法,走入市场,走近群众才是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的有效途径。

”这表明,要真正保护民间艺术,我们必须(ABCD)
A、好好珍藏,细心呵护
B、走进市场,走进群众
C、勇于创新,勇于开拓
D、加大研究,加大保护
3.从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从古希腊神话、罗马史诗到欧洲中世纪的十四行诗、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

以上文学艺术的发展,表明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ABCD)
A吸其精华、去其糟粕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博采众长D批判继承
4.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所崇尚的“见贤思齐”与有些人所主张的“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是有本质区别的。

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AB
A是否保留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B能否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三、辨析题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

(2)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都有独特的优秀之处。

因此,实现文化创新,就应该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做到“取长补短”,从而丰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物质的新文化。

(3)每个民族的文化也有独特之处,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使传统文化焕发青春,使其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文化创新,要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各种错误倾向,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因此,题目观点是片面的。

2.(2008广东卷37)(10分)看漫面,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2分)
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8分)
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
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