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1.简述语素、词和句子的关系和区别?

【答案】这三级语法单位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在于: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和词之间有构成关系,语素是词的构成单位,一些词加上特定的语调就可以实现为句子。其区别在于它们属于不同层级的语法单位,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语素和词都是语言备用单位,句子具有语调,并且能够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是表述单位,这是语素和词不具备的特点。

2.什么叫轻声?轻声为什么不是一种独立的声调?轻声有什么作用?

【答案】轻声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汉语中的“轻声”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一般情况下,任何一种声调的字,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的声调,变读轻声。我们把读轻声的字叫作轻声字,把含有轻声字的词叫轻声词。轻声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3.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

【答案】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汇和语法方面都有一些特点。

(1)语音方面:从总体上讲语音系统简化。主要表现在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清鼻音声母消失,复辅音声母不存在了,辅音韵尾大大减少,入声不再独立为调类。

(2)语汇方面:新词大量产生;词的双音化倾向明显;词缀和类词缀有所增加;一大批印欧语词和日语汉字词进入语汇系统。

(3)语法方面:量词越来越丰富;介词、语气词已基本更换;代词系统明显简化;词类活用现象明显减少;动态助词成为常用词类;动补式、把字句、被字句等成为基本句法结构;句子的连带成分增多,结构趋于复杂,产生一些欧化句式等。

4.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

【答案】(1)语言规范化就是明确某一语言的共同语及其内部一致的标准。

(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3)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主要是依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习惯用法,对普通话内部(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所存在的少数分歧和混乱现象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一些读法或用法作为规范,并加以推广;确定其中的另一些读法或用法是不规范的、应舍弃的,从而使汉语沿着健康和规范的道路向前发展,使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时有一致的标准。

5.偏旁和部首是一回事吗?

【答案】一般地说,除独体字外,每个字都由几个偏旁组成,但却只有一个部首。例如,“转”字偏旁是“车”和“专”,部首是“车”。在这里部首是其中一个偏旁。“辉”字的偏旁是“光”和“军”,部

首是“小”或“车”。在这里部首和偏旁完全不同。部首是为查字典服务的,有时没有名称。

合体字大多有两个或更多的独体字,或者由独体字和部件、部件和部件组成。偏旁就是组成合体字的各个部分。部首则是字典、辞典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取其相同的部分作为查字的依据,分部排列,相同的部分就是部首。偏旁和部首不是一回事,但有一定的关系。部首和偏旁的关系是:部首也是偏旁,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的数量比部首多。例如,“她”字的两个偏旁是“女”和“也”,部首是“女”;“雷”字的两个偏旁是“雨”和“田”,部首是“雨”;“就”字的两个偏旁是“京”和“尤”,部首是“尤”(没有点的“尤”)。

6.语音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一、语音的社会性突出表现在声音和意义的联系是社会约定的。同一意义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示;同一声音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

三、语音的社会性还可以从语音的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来看。甲语言或方言中所具有的某些个音,乙语言或方言中可能并不具有。

7.怎样正确对待汉字的前途问题?

【答案】关于汉字的前途问题,周恩来同志早在1958年《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里,就明确地指出过:“至于汉字的前途,它是不是千秋万代永远不变呢?还是要变呢?它是向着汉字自己的形体变化呢?还是被拼音文字代替呢?它是为拉丁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还是为另一种形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呢?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不忙做出结论。但是文字总是变化的,拿汉字的过去的变化就可以证明,周恩来的这段话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汉字的前途到底如何,能不能实现拼音化,什么时候实现,怎样实现,那是将来的事,不属于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汉字的前途问题非常复杂,要做出确切的结论,还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进行更多的深入的科学研究。

8.什么叫成语?它有哪些特点?使用成语要注意什么?

【答案】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结构形式非常固定的短语。其特点有:

(1)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的每个语素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髙度概括的整体意义。如“草木皆兵”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把草丛和树木都误作为敌人的伏兵,但它的整体意义是形容遭受失败或打击后内心极度恐慌,对周围事事多疑的情况。再如“破釜沉舟”其字面意义是把锅打破,把船沉掉。但它的整体意义是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所以我们不能单从字面意思去解释。

(2)结构的凝固性。形式上以四字格为主体,一般不能在结构形式上作变动,如“空空如也”不能说成“空空如”不能说成“两语三言”、“大叶粗枝”也有个别非四字格的,如“莫须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等。

9.普通话语音规范化工作包括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

【答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确立正音的标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是在北京语音的内部还存在一些分歧现象,例如北京的土音成分把“太”读成“tuī’,把“蝴蝶”读成“hùtiěr”等等,这一类的土音不能进入普通话。再如,北京话的轻声与儿化现象特别多,有些是应该吸收到普通话中的,有些是应该淘汰的,如何取舍是语音规范的问题。还有异读词的读音,例如,北京话的“熟练”中的“熟”有“shú”和“shóu”两个音。究竟读哪一个比较合适,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第二是大力推广标准音。标准音一旦确定下来,就需要大力宣传推广。凡广播员、演员、教师、学生、国家工作人员都要讲普通话,并且力求符合普通话的语音标准。

10.词的语法功能与词的意义有没有联系?

【答案】二者都是划分词类的标准。词的语法功能标准是汉语中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词的意义标准是重要的参考标准。功能与词义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词的意义不是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而是词类的基础。通常表示人或事物的词叫名词,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叫动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指明的是词类的意义基础,而不是划分词类的科学标准。例如,“打仗”和“战争”有相同的意义基础,可是功能并不相同。我们可以说“在前方打仗”,不能说“在前方战争”;可以说“一场战争”,不能说“一场打仗”。我们把“打仗”归入动词,把“战争”归入名词,认为它们属不同词类。又如”害怕“和”恐惧”有相同的意义基础,“害怕”可以带宾语,说成“害怕出事”,”恐惧”不能这么用。前者属动词,后者属形容词。

11.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汉字的功绩与局限性?

【答案】功绩:(1)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科技成果。(2)汉字为人们跨时空交际提供了便利。(3)汉字对汉语的发展和规范化产生积极影响。(4)汉字被一些邻国借用,形成了特有的汉字文化圈。(5)汉字信息处理技术拓展了汉字的应用领域,汉字还将长期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服务。

局限性:(1)汉语一个音节对应许多汉字,据统计,汉语有52个音节,有10个以上的同音汉字,同音字在30个以上的音节有12个,而汉字区分同音语素的方法杂乱无章。(2)16.7%的汉字不止一个读音,这在语言中本来是分开的,汉字却用同一个形体来表示不同的语素。在古文中这种多音现象更突出。(3)汉字与语音脱节造成了汉字的难学、难记、难读。(4)汉字的构件有200多种,表音、表意都不规则,造成汉字难写,不像拼音文字简单,会说就会写等。

12.造词法和构词法是否同一个概念?请举例说明。

【答案】造词法和构词法不是同一个概念。

(1)造词法的研究对象是现在所有的词和新产生的新词,尤以新词的研究为主,探求它们的产生依据和理据;构词法的研究对象是所有的现有词的结构形式,探求词素与词素之间的构成关系和它们的组成形式。

(2)造词,指创制新词。它是解决一个词从无到有的问题。人们的造词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交际需要。客观事物的发展,新事物和新现象的出现,迫使人们不断创造新词,满足语言表达的需要。正是在这种需求下,语言中的词不断地从无到有被创造出来。构词,从字面上看,同“造词”的意思一样,因为“构”作动词使用时,与“造”意义相近,不过我们不能据此就认为“构词法”与“造词法”是两种相同性质的活动。

(3)造词法包括

①语音造词法,例如:模拟声音造的词“滴答”“咚咚”。

②结构造词法,例如:通过重复已有音节而创造的词“妈妈”“神神道道”;通过附加法造的词“老师”“儿子”等;通过结构缩小造的词“青少年”“双百”等;通过修辞造的新词,如“天河”(比喻)“须眉”(借代)“万分”(夸张)“仙逝”(婉曲)等。

(4)构词法包括

①单纯词,如:天、地、人。

②合成词,如:关闭(联合式)、草帽(偏正式)、动员(动宾式)、提高(补充式)、地震(主谓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