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药明康德 中国创造

合集下载

药明康德打造新药研发赋能平台

药明康德打造新药研发赋能平台

药明康德打造新药研发赋能平台打通药物发现、临床前开发、早期临床开发、后期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生产五个阶段的全产业链业务。

成立于2000年的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药明康德)是一家集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研发、生物制药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式技术平台和服务公司。

20年来,药明康德通过打造“端到端、一体化”新药研发服务平台,成为国内医药研发和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

平台化之路一波三折但矢志不移新药研发是医药行业的关键环节,研发流程包括化合物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药品注册申请与审批以及上市后持续研究等,周期长、投入大且成功率较低。

为满足制药企业缩短新药研发时间、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的需求,合同研究组织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应运而生。

制药企业将药物研发工作交付给专业的CRO企业,利用其知识体系、专业研究队伍、研发经验与研发设备,可以有效提升研发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药明康德自创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构建“端到端、一体化”的新药研发赋能平台,以打通药品研发、药品生产乃至药品销售的全产业链。

正如2019年12月31日药明康德官方微博所言:从2000年创立伊始,药明康德始终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打造一个全球化的赋能平台,通过不断降低医药研发门槛,助力合作伙伴更多新药、好药早日上市,造福病患。

然而,药明康德的平台化建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CRO分为临床前CRO与临床CRO,药明康德平台化建设之初,为避开与昆泰、科文斯等国际巨头的正面交锋,选择从友商相对弱势的临床前CRO与商业化生产环节切入。

临床CRO 这一环节的缺失,致使药明康德产业链闭环迟迟没有打通,直到2011年才建立起临床研发及注册服务业务体系,完成平台的初步建设。

此外,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一度使药明康德转变经营策略。

2007年之前,药明康德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国际头部客户,其前十名客户贡献了超过70%的营业收入。

药明康德陆心远博士的演讲

药明康德陆心远博士的演讲

药明康德陆心远博士的演讲介绍在这场演讲中,药明康德的陆心远博士将向我们分享他对于药明康德的发展和未来的看法。

陆博士是药明康德的首席科学家,他有着广泛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行业知识。

让我们听听他对于药明康德的独特见解。

药明康德的历史发展创立和初期发展•药明康德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是一家小规模的药物研发公司。

•在创始人的领导下,公司开始专注于小分子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初期发展阶段,公司主要依靠外部合作和合同研发来推动业务增长。

成为全球领先的研发服务提供商•在20世纪初,药明康德逐渐发展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研发服务提供商。

•公司通过战略合作和技术转让来加强研究能力和扩大市场份额。

•药明康德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众多全球制药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药明康德一直致力于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公司注重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引进前沿技术和优秀人才。

•药明康德在研发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药物发现和开发方法,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药明康德的核心价值观###科学 - 科学是药明康德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 公司坚持严谨的科学方法和高质量的研发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 药明康德不断投资研发设施和技术平台,提供先进的研究工具和设备。

###合作 - 合作是药明康德成功的关键。

- 公司积极与客户、合作伙伴和学术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

- 药明康德鼓励开放式创新和团队合作,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的产生。

###责任 - 药明康德致力于提供高效、安全、创新的研发服务,以满足全球患者的需求。

- 公司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

- 药明康德努力成为行业的标杆,引领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药明康德未来的展望个性化医疗的发展•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个性化医疗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药明康德将继续投入研发和技术创新,为个性化医疗提供支持和解决方案。

双创驱动的创新生态系统•药明康德将进一步搭建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创业者和创新企业的发展壮大。

药明康德是中国国内成立较早的cro

药明康德是中国国内成立较早的cro

药明康德是中国国内成立较早的CRO企业之一,利用自身国际背景突破国内CRO市场的狭小格局,通过本土操作成为成本领先者,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CRO 企业之一。

然而在高速成长的背后,药明康德还面对着一系列隐忧,限制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比如技术基础狭窄,创新能力缺乏,客户集中度高等。

预计CRO+CMO(贴牌生产)的模式可能成为药明康德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五年中国医药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为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在收入增长、医保覆盖面扩大、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五年中国医疗服务和药物需求增长可能会逐渐加速。

据IMS Health等机构预测,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在2013年前后将进入世界前三名。

中国企业在研发外包(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和生物仿制药(biosimilar)生产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CRO是专业从事医药产品研发的企业,主要依靠承接大型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外包合同实现盈利。

1996年加拿大制药公司MDS Pharma Service在北京投资设立了中国第一家CRO企业,主要提供临床试验服务。

1998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FDA)颁布管理办法,规范药品注册和临床试验管理流程,为CRO 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此后,大型跨国CRO企业Quintiles、Covance、Kendles等陆续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带动了中国CRO产业发展。

截至2009年底,国内已有专业CRO企业300余家,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单北京地区已有CRO企业约100余家。

目前国内已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CRO企业,如药明康德、万全科技、星昊医药等。

新药研发过程漫长,投入大风险高,已经成为大型制药公司的成本重心,CRO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为保证不断推出新的专利药,维持高利润率,大型制药公司通常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新药研发项目储备(drug pipeline)。

无锡 医药界“独角兽”无锡药明康德上市

无锡 医药界“独角兽”无锡药明康德上市

无锡医药界“独角兽”无锡药明康德上市李燕妮;花蕾【摘要】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药明康德集团旗下专注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发现、研发及生产一体化,十多年来,凭借强大的科研团队和研发实力,企业迅速成长为全球排名位居前列、中国规模最大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和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巨头。

【期刊名称】《服务外包》【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3页(P54-56)【关键词】药明康德;无锡市;医药研发;独角兽【作者】李燕妮;花蕾【作者单位】《服务外包》编辑部;《服务外包》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7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药明康德集团旗下专注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发现、研发及生产一体化,十多年来,凭借强大的科研团队和研发实力,企业迅速成长为全球排名位居前列、中国规模最大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和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巨头。

5月8日,无锡资本市场再添新军。

代市长黄钦与无锡药明康德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江禹、无锡药明康德首席财务官、首席投资官胡正国共同敲响上市铜锣,药明康德正式登陆A股市场。

这是A股第一家上市的“独角兽”企业,也是无锡市今年首家A股上市公司。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药明康德集团旗下专注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发现、研发及生产一体化,具有开放式研发能力技术的全球性的平台,是中国新药研发创新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作为一家2000年诞生于滨湖区马山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十多年来,凭借强大的科研团队和研发实力,企业迅速成长为全球排名位居前列、中国规模最大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和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巨头。

在全球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排名中,药明康德位列第11位,服务客户包括强生、默沙东、葛兰素史克、罗氏、辉瑞等全球知名药企。

据悉,此次成功上市,对药明康德意味着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药明康德将继续秉承“成为全球医药健康产业最高、最宽和最深的能力和技术平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发展愿景及战略蓝图,响应国家倡导“健康中国”的号召,奋勇拼搏、开拓创新,赋能于中国大健康领域的创业者和科学家,让越来越多潜在的突破性创新药进入行业的研发管线,让创业者和科学家更容易实现研发创业与治病救人的梦想,让医生能够把病人治得更好,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造福病患、回馈社会。

中国式新药研发模式及格局变化分析

中国式新药研发模式及格局变化分析

中国式新药研发模式及格局变化分析科贝源〔北京〕生物医药科技程增江1中国药品研发力量各阶层分析目前中国的药品研发力量包括:国家科研院所、民营研发机构、“海龟〞团队、CRO公司、药企研究所、外企在华研发中心。

国家所有的科研院所及药研力量研究院所包括原医药管理局体系的,医科院体系的,医工院体系的,军事医学体系的,卫生部系统的等。

比方,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天津药物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原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植物研究所。

医科院省级研究所根本仍归国家所有。

国家所有的药学院校有:北京大学药学院、复旦大学药学院、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山东大学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药学系、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浙江大学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南大学研究所、中山大学药学院、中国医科大学药学系、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烟台大学药学院,假设干所中医药大学。

工程中心有发改委的、教育部、科技部的:基因工程与资源药物工程研究中心、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新药工程研究中心、中药复方药物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基因组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与医药基因工程研究中心、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

国家新药筛选实验室及新药筛选技术平台国家新药筛选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药物筛选中心、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中心、新中新药筛选实验室、复旦大学药学院、抗病毒药物筛选中心、地奥集团新药筛选中心新药筛选技术平台研究: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病新药药效学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临床前平安评价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临床试验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圈养动物〞:国家院所国家所有的院所、高校拥有最优秀的人才、设备、技术平台,“九五〞前曾经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新药研发的主体,然而巨大的国家投入被转化为学术论文和纸上成果,并没有转化为期望的新药工程。

药明康德:把美国实验室搬到中国

药明康德:把美国实验室搬到中国
司 的 公司 。 司 里 一 少 办 公桌 , 无 生 公 二
李革说 ,“ 药研发 中有 2 %的时 新 0
间是被浪费掉的 。因为新药研发需荽
跨部 门 、 行 业 的 合 作 , 果 没 有足 够 跨 如
鼓励。尤其是他所指望的中国做 C RO 的两大优势 ,即人才优势与技术优势 ,
更 是 让 人 听起 来 不 着 调 。 嘲笑 没 有 把 李革 吓 回去 , 他 确 实 但 因 此调 整 了战 略 。 分 析 后认 为 , 内 他 国 医 药企 业 当时对 医药 外包 业 务模式 还 很
按 照通 例计算 ,国际药业 巨头 的
药 物 研 发 费 用 占到 整 个 药 物 销 售 额 的 1%, 0 医药 研 发 外 包 市场 整 体 规模 应 该
C RO这 一 商 业 服 务 模式 的 诞 生 。 CR0 ( nt a t Re e r h Co r c sac Or a iain) 指 专做 合 作 研 究 的 企 g nzt o 是 业 ,协 助制 药 公 司 从 事 日益 增 多的 药 物 开 发 工作 。来 自制 药 界 的信 息 表 明 ,
模 式 和 成 熟 的 企 业 ,李 革 没 有 切 入 的 机 会 。 国 有 这 个 市场 , 不是 没 人 看 中 但 得 上 ,就 是没 人做 得 成 。 国外 医 药 开 发 成 本 居 高 不 下 ,医 药 企 业 将 其 中的 部 分 环 节 转 移 到 亚 洲
年 进 入 市场 , 多获 一 分 利 。 早 年 就 ” 留学 美 国 的李 革 对 这一 点有 深 刻认 识 ,
利 用 CRO 和 有组 织 的 临 床 研 究 者 基
原 因并不是 中国药企懒 ,而是 中 国药企穷 :研发 一种 新药的平均资金 成本 大约是 1 亿到 2 亿 美元 , 间成 2 0 时 本大约是 l 到 1 年 。中国还没有哪家 2 5

药明康德生物医药研发服务的创新模式

药明康德生物医药研发服务的创新模式

药明康德生物医药研发服务的创新模式药明康德(WuXi AppTec)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开源研发技术平台和全方位研发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公司提供高效、创新的研发解决方案。

药明康德以其独特的创新模式在行业内脱颖而出,为生物医药研发带来了许多变革。

一、开放创新合作模式药明康德秉持着开放的理念,建立了基于开源研发的创新合作模式。

通过与全球顶尖科研机构、知名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药明康德搭建了一个开放共享的研发平台,将合作伙伴的优势资源集中起来,共同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研发。

在这种开放创新合作模式下,药明康德通过提供一系列的研发服务,如药物研发、生物分析、合成化学、基因饲料、医学设备等,帮助客户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

该模式有效地整合了各方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了知识和技术的互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研发解决方案。

二、一站式服务平台药明康德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研发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从药物发现到药物生产的一站式服务。

在药物发现阶段,药明康德提供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平台,如高通量筛选、晶体学、结构生物学等,帮助客户发现潜在的药物目标和候选化合物。

在药物研发和临床研究阶段,药明康德提供了多项关键技术服务,如合成药物制剂、药代动力学、毒理学评价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研发支持。

此外,药明康德还提供了药物生产服务,从小规模试验到大规模工业生产,为客户的药物研发提供完整的产业链支持。

三、创新科技推动发展药明康德不断追求科技创新,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施,推动生物医药研发的发展。

在药物研发方面,药明康德引入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提高了药物设计和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生产方面,药明康德引进了生产自动化系统和智能设备,提高了药物生产的精确性和可控性。

此外,药明康德还积极探索创新的研发模式和业务模式,通过开展合资合作、技术转让等方式,促进技术和市场的结合,加速药物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2018年全球新药研发外包全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8年全球新药研发外包全产业链分析报告

持股比例
9.4746% 8.6851% 8.6374% 7.8955% 6.6887% 1.5791% 1.3159% 1.3159% 0.6018% 0.5471% 46.7411%
股数(万股)
88,851,600 81,447,300 81,000,000 74,043,000 62,725,500 14,808,600 12,340,800 12,340,800 5,643,952 5,130,865 438,331,959
4.73%。
表:药明康德发行前后境外10名股东持股情况
境外10名股东 发行前 发行后(若发行104,198,556股)
股数(万股)
Glorious Moonlight Summer Bloom WXAT BVI ABG-WX Holding (HK) HCFII WX (HK) Pearl WX HK Yunfeng II SCC Growth III Brilliant Rich LCH 合计 88,851,600 81,447,300 81,000,000 74,043,000 62,725,500 14,808,600 12,340,800 12,340,800 5,643,952 5,130,865 438,331,959
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4月在上海交易所发行A股股票上市。
图:药明康德发展历程 成立天津分公司;纽约 证券交易所上市;收购 美国App Tec公司; 收购百奇生物、津石杰成公司; 成立武汉分公司;提供生物制 药、临床研发及注册服务; 收购美国美新诺公司; 在常州新建药物研发和 cGMP生产基地; 合全药业常州一体化研发 及cGMP生产基地投运; 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全球新药研发外包全产业链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药明康德中国创造?
2008-07-24 22:06
通过为跨国制药公司提供研发服务,年轻的无锡药明康德公司赢得了国际尊重,也丝毫不受国内成本压力的影响。

他们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创造或许比想象中离我们更近。

“出国时,你们自己问问,…无锡药明康德‟听说过没有,看看哪个跨国医药公司会说没听过?再说些个做原料药的中国企业的名字,看看哪个是人人都知道的?”近来,一位医药行业的老专家在多个会议上反复这样发问。

老人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着急。

面对这样的提问,国内制药大佬们很难抬起头来。

几十年辛苦下来,中国制药行业多少可以告慰先人了,原料药出口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有的品种占了全球份额的90%,别的行业梦寐以求的定价权,他们已握在手中。

但现在,一个成立不到10年的后生公司——“药明康德” ——从国外到国内,居然处处让他们黯然失色!
颜面无光事小,日子不好过事大。

一年来,尽管原料药的出口价格一直颇为不错,但大佬们已经开始感到了成本上升的寒意。

能源涨价、退税减少、人民币升值,都是问题,但这个行当最大的麻烦是环保压力,“环保设备上一个档次,至少得再增加30%-40%的成本。


原有利润不断被上升的成本挤压,原料药的定价权看来远不能跟澳洲的铁矿石大佬们相比——不管中国这些进口国怎么抗议,人家就是可以每年提价100%以上!中国制药大佬们不得不考虑过冬的事,以前跷着脚挑新厂址的,现在要挠着头皮搬迁了。

而无锡药明康德每年的合同金额都在以100%的速度增长,今年预计将达到3亿美金。

行业内一会儿春天一会儿冬天的“气候”变化对他们丝毫没有影响。

“只挣打工费”
这是一家为跨国公司做医药研发外包(CRO)的中国公司。

如果把药品想象成一盘熟菜,制药公司就好比是厨师,原料药就是其中的萝卜青菜,原料药制药公司干的活就是“种萝卜青菜”,药明康德呢?它为厨师提供服务,比如设计新菜谱、洗菜、切片、配料等,让厨师腾出手脚专心炒菜。

尽管注册在中国、雇员主要是中国人、实验室在中国,但从一开始,药明康德就认为自己是一家国际性公司,到目前为止,他们为诸多国际制药巨头提供了服务,但还没有一家本土客户。

公司首席执行官李革的中文夹杂着英文,在与他合作的人都觉得他西化,可在他的名片上印着中国印章篆刻出的名字。

1990年代,在美国的李革和导师合作发明一项组合化学技术,继而成立了一家生物化学公司,在那里,李革清楚看到研发外包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一次回国时,李革发现国内每年有大量的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他意识到,这些人只要经过合适的培训就是做研发外包的极好人材,而他们的薪水可能不到美国同行的1/10。

回到美国后,李革以发现新大陆的
心态向公司董事会提出建议——在中国设立分公司,美国接单中国完成。

进谏失败。

李革孤身回国,与三个“土鳖”一起,在2000年12月自己掏钱创建了无锡药明康德。

“当初我们四个人谁都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到今天的规模。

公司正好赶上了世界医药研发的东移潮。

”李革说。

赶潮的不只是李革一人。

在2000年后,每年有成百的医药“海归”回游,他们中许多人带着未完成的成果回来,被“在中国诞生国际级新药”的梦想激动着,对于研发外包颇有些不屑。

李革从一开始就坚决宣称,“不做新药研究,只为客户做新药服务”。

这并不难于理解。

研发一个新药动辄耗时十余年,需要投入十多亿美元,在中国不会那么贵,但上亿元人民币是少不了的。

这些年来,中国的投资热点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新药研发从来没有成为一面旗帜——国内投资者的资金实力和耐心都无法支撑如此“奢侈”的R&D。

没有投资愿意进来,怀揣的新药梦想在一轮一轮的痛苦融资中幻灭,一些海归不得不在自主研发和服务间游走,试图用研发外包的收入支持新药开发。

这并非易事——国外客户一看你也在做新药,不免心中不安,怕订单中的创新部分被截留。

药明康德的宣言并非只是文字游戏,他们用行动让客户放一百个心。

他们主动放弃了国际通行的共同享有知识产权的行业规则,所有研究成果都定期扫描刻录光盘,到上海公证处公证,药明康德只挣“打工费”。

过去五年,药明康德拿到了全球最大的20家制药公司的研发外包合同。

近日,他们与全球最大的医药研发服务公司CONV ANCE签订了备忘录,将在中国建立合资实验室。

中国创造?
药明康德实验室里,员工可能一天下来说不了几句话,只是重复地把化学试剂滴入一排排瓶子里,做记录,继续点,再记录,周而复始。

“这和电子厂的女工点电板有什么区别?很枯燥啊!”对于记者的惊讶,李革也非常惊讶,个子魁梧的他松了松领带,似乎要让自己冷静一点,用平和的语气说:“他们的动作可能是重复的,但是他们每一次的动作都带着不同的思考。

电子厂女工只是重复,出来的产品也不会有什么超群的效应。

但是这里的年轻科学家可能会为一个全新药物的发现做出贡献。

那一个药物可能一年就要卖几百万美元呀!这是中国创造不是中国制造。

”“是创造!”他再次强调。

公司氛围似乎为李革的强调提供了支持。

这里显然迥异于一般的中国制造企业。

3000员工,平均年龄27岁,业务部门里最低学历是大学本科。

在上海行政大楼的主厅内,一整面的彩色手印墙,极富视觉冲击力,“这是所有员工的杰作”,化学合成部总监胡滔颇为自豪。

一堵漂亮的墙显然说明不了太多,胡滔最得意的是公司的内部培训,今年药明康德请到了十多位世界级科学家轮番做演讲。

哈佛毕业的胡滔认为,这样的演讲放在哈佛也丝毫不逊色,“我并不指望刚刚走出校门的新人能够当场听得懂世界级科学家的讲座,不过这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激励,总有一天他们会忽然领悟到今天讲座中的一两个观点,掌握一两项技
能,那已经成功了。


他说,“美国把默克当作是医药行业的哈佛,药明康德也想做一些这样的事情。


现在的药明康德正在为世界提供“中国创造”?或许会有不同的看法。

毕竟,他们提供的是定制研究,距离一般人理解的原创仍有相当距离。

从本质上,这与订单生产更相似,一些研究者可能会用“研发民工”来称呼那些实验室里的员工们。

有一点可以确信,这些研发民工创造的价值,一定高于生产线上的工人。

去年8月,药明康德在美国NASDAQ上市。

由于他们的成功,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循着药明康德的影子争相投资中国的研发服务企业。

成为了注意力焦点的药明康德,或许没有时间享受。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人是看不到后面的追逐的,他眼中的风景在前面。

建立初期,他们只能承接临床前研发的一小部分,现在能够做所有临床前的研发服务,未来将走向哪里?目前还看不到终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