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难产45例临床处理研究
助产护理用于临床肩难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以提高研 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普适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入先进的助产理念和技 术,提高我国肩难产助产护理的整体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现有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选择 偏倚和失访偏倚的风险,影响研究结 果的稳定性和可推广性。
尽管肩难产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得到 了初步肯定,但长期追踪和随访的研 究仍需进一步开展。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进一步探讨肩难产助产护理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 素,为优化肩难产助产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对肩难产助产护理进行长期追踪和随访,评价其 远期疗效和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
促进产后恢复
助产护理不仅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还能有 效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05
风险评估与挑战分析
助产护理应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操作失误
01
在进行助产护理时,如操作人员技能不熟练或经验不足,可能
会导致操作失误,从而影响母婴安全。
并发症风险
02
虽然助产护理旨在解决肩难产问题,但也可能导致并发症,如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等。
研究目的
探讨助产护理对肩难产产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 分析不同助产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与内容
1
回顾性分析500例肩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 助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组各250例。
2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助产护 理干预措施,包括产前评估、产时协助、产后 康复等。
03
研究方法与资料
研究对象与样本
研究对象
40例肩难产产妇
样本来源
某医院妇产科
研究方法
1 2
助产护理干预措施
肩难产对母儿影响49例临床分析

顺产组 1 0 9 例中 , 初产妇 7 4 ( 6 7 . 9 %) , 经产妇 3 5
例( 3 5 . 8 %) ; 产妇年 龄 1 7— 4 1岁 , 平均 2 8 . 1岁 , 其 中
1 7 — 3 4 岁9 6 例, >3 I 5 岁1 3 例; 辅助生育技术( I V F . E T ) 术后妊娠 1 例( 0 . 9 2 %) , 自然妊娠 1 0 8 例( 9 9 . 0 8 %) 。
1 . 2 肩 难产 的处理 方 法 1 . 3观 察 指标
发生 肩难产 的病例 通 过 屈
合上方 , 用常规助产方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者。国外 报告的发生率为 0 . 2 %~ 2 . 0 % J 。虽然肩难产发生 率不算高 , 但可导致母儿并发症甚 至死亡 , 因此备受 关 注 。我 院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3年 1月 住 院 分娩 孕 妇6 7 7 3 例, 其中肩难产 4 9 例, 发生率为 0 . 7 2 %。现 将4 9 例肩难产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讨肩难产与 母体及新生儿预后 的关系。
大腿法 或压前 肩法 、 旋转 肩部 法娩 出胎儿 。 肩 难 产组 与 顺 产 组 的产 程 , 巨 大儿 、 新 生儿 窒息 、 新生儿 锁骨 骨折 、 新生儿 感染 发生 率 , 母
体产前产后情况。 1 . 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 P S S 1 3 . 0进行分析 , 计数资
【 摘要】 目的 探讨肩难产与母 儿结局的 关系。方法
选择肩难产孕妇 4 9例 为肩难产组 , 随机选择 同
肩难 产组 产程 比顺 产组 长 , 肩
期足 月单胎 顺产 孕妇 1 0 9例作 为顺产 组 , 观 察肩 难产 与母 儿 结局的 关 系。结果
肩难产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优点 :①具备 子宫下 段剖宫 产术优 点 ,且 叮以 避 免 f扰 和 污 染 腹 腔 内 脏 器 。② 术 后排气快 ,产妇次 日即可进食 。③术后产 锝病发生率低 。缺点 :①手术时间较子宫 下段时问长。② 游离膀胱时有一定难度 , 易发生膀胱静脉丛渗血及膀胱损伤 。
术 中 出 血 量 比 较 :腹 膜 外 式 出 血 < 20Oral有 21例 ,200 ~40Or al有 26例 ,> 400ml之 问 3例 。 而 半 腹 膜 外 式 出 血 < 20Oral有 23例 ,200—400ml有 24 例 ,> 400ml有 3例 。 两 者 术 式 出 血 量 基 本 相 近 (P>0.05)。
资料 与 方 法 收集我 院十余年来所做 5O例 半腹膜
外剖宫产 术。同时 随机选择 腹膜 外 削宫 术 50例 作 对 照 。 年 龄 18~42岁 ,初 孕 39 例 ,经 孕 妇 11例 。手 术 指 征 :头 盆 不 称 11 例 ;骨盆 狭 窄 10例 ;胎 位 异 常 9例 ;胎 儿宫 内窘迫 7例 ;妊高症 5例;珍贵儿 3例;妊娠 合并心脏病 3例 ;先兆子宫破裂 2例。
版社 ,2000:5.
肩 难 产 的 临 床 分 析 与 处 理
辛 毅 青 杨 艳 玲
474500河 南 西 峡 县 人 民 医院 妇 产 科
摘 要 目的 :探 讨 肩 难 产 发 生原 因及 处 理 方 法。 方 法 :通 过 各 组 指 标 对 照做 临床 原 因分 析 及 方 法 处 理 。 结 果 :经过 临床 分 析 探 索 出不 同 原 因发 生 肩 难 产 的 ,临床 不 同处 理 方 法 。 结 论 :及 时 、及 早 、正 确 处理 能 减 少肩 难 产 的 并 发 症 ,从 而提 高分 娩 质 量 ,降低 剖 宫 产 率 。 关 键 词 肩 难 产 高危 因素 处 理 doi:10.3969/j.issn.1007 —614x.2010.
肩难产的分析及处理

肩难产的分析及处理凡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被嵌顿于耻骨联合上方,不能用常规助产方法娩出胎儿双肩,称为肩难产。
肩难产在现代临床产科虽较少见,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0.15%~0.3%,国内报道为0.15%,但由于胎肩不能及时娩出及过度牵拉胎头而导致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臂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致胎儿死亡,是产科最严重的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对肩难产的全面认识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母婴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文对7年来我院9例肩难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肩难产高危因素的预测和识别,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减少肩难产的各种并发症。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阴道头位分娩总数4526例,肩难产9例,发生率为0.19%,年龄19~38岁,平均26岁;孕周39~43周,其中<40周2例,40~41周3例,>42周4例;初产妇3例,经产妇6例;合并糖尿病1例,占11.1%;既往有巨大儿分娩史1例,均为单胎。
1.2处理方法9例孕妇中8例需行阴道助产或行会阴左后斜切开术,本组分娩时采用McRobert法2例,单用或联用压肩法5例,M+Wood法2例娩出新生儿,无一例采用Gasbin法及锁骨切断术。
有1例新生儿体重仅3 750 g。
产钳术娩出胎头后,胎头回缩,立即准确判断肩难产,采用McRobert+Wood法顺利娩出胎儿,Apgar评分8分,2例上述方法失败用McRobert法加后肩娩出法。
1.3 分娩结局分娩后母体情况:产后出血1例,软产道损伤5例。
新生儿情况:新生儿体重3750~4600g,体重>4000g者6例;胎儿无畸形;轻度窒息2例,重度窒息1例,臂丛神经损伤并发新生儿锁骨骨折1例,无新生儿死亡。
2 讨论2.1 肩难产的定义所谓“肩难产”是指胎头娩出后胎前肩嵌顿于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助产手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者。
1986年Resnik作了更具体的描述,认为胎头娩出后除向下牵引和会阴切开之外,还需其他手法娩出胎肩者称为肩难产。
肩难产的临床处理doc资料

肩难产的临床处理肩难产的临床处理【关键词】肩难产临床处理肩难产是一种不常见的分娩并发症,是指巨大儿的胎头娩出后,前肩被嵌顿在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助产方法不能娩出胎儿。
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0.15%~0.3%,国内报道为0.15%[1]。
由于其常在儿头娩出后意外发生,常使接产者措手不及,往往因经验不足,操作不当而致严重后果,如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肱骨骨折、锁骨骨折等,新生儿重度窒息率达14.3%,围产儿死亡率22.9%[2]。
本文对10年来我院135 例肩难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肩难产高危因素的预测和识别,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减少肩难产的各种并发症,降低母婴发病率和病死率。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7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阴道头位分娩总数8 970 例,肩难产135 例,发生率为1.51%,年龄20~40 岁,平均27 岁;孕周38~43周,其中<40周29 例,40~41周76 例,>42周30 例;初产妇75 例,经产妇60 例;合并糖尿病17 例,占12.6%;既往有巨大儿分娩史2 例,均为单胎。
1.2 娩肩方法135 例孕妇均因需行阴道助产或考虑胎儿过大行会阴左后斜切开术,本组分娩时采用McRobert法40 例(29.6%),单用或联用压肩法68 例(50.0%),M+Wood法24 例(17.8%)娩出新生儿,1 例锁骨骨折因助产士及住院医师牵拉抬头无效,改由医师采用M+Wood法娩出。
出生Apgar评分2分,经复苏后Apgar评分8分。
无1 例采用Gasbin法及锁骨切断术。
有1 例新生儿体重仅3 600 g。
产钳术娩出胎头后,胎头回缩,立即准确判断肩难产,采用McRobert+Wood法顺利娩出胎儿,Apgar评分7分,3 例上述方法失败用McRobert法加后肩娩出法(2.2%)。
1.3 分娩结局分娩后母体情况:产后出血9 例,软产道损伤7 例。
肩难产预预及处理研究进展

肩难产预预及处理研究进展【摘要】肩难产是当下产科临床上对产妇及新生儿危害较大的一种急诊疾病,因其难以预测而且突然发生,且一旦发生处理不当就会对母婴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了解肩难产高危因素,对其进行预防及处理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本文就其发生高危因素、所采取预防、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关键词】肩难产;危险因素;处理措施;综述。
肩难产指在头位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头娩出后经过轻牵引仍不能娩出胎儿,需要进一步的产科干预来辅助胎儿娩出,其在发生率约为0.15%~1.7%[1]。
肩难产风险包括母亲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等,婴儿臂丛神经损伤[2]、锁骨和肱骨骨折、缺氧缺血性脑病和围产期死亡率增加。
虽然发病率不高,但由于难产发生突然,处理不当,可造成母婴严重并发症,但由于预测有一定困难,目前对其发生发展原因尚无统一的标准,仍是公认的产科难题之一,因此探讨肩难产的相关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为必要[3]。
1肩难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1.1巨大儿近年来临床上有很多报道指出,胎儿体重超过4000g时,肩难产的发生率为3%~12%,而当胎儿体重超过4500g时,肩难产的发生率在8.4%~14.6.6%之间[4]。
由此可见,巨大儿是导致肩难产发生的一项重要原因。
当患儿体重超过4000g时,相对狭小的产道而言发生肩难产的发生率就会有明显的升高。
1.2孕期肥胖孕期肥胖或孕期体重增加过快是引发孕妇发生巨大儿的一项重要因素,由于巨大儿为肩难产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孕期肥胖或孕期体重增加过快也是导致肩难产的一项重要的危险因素。
另外有研究指出,孕期体重指数超标的人群,更容易患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或先兆子痫等,会严重影响孕产妇的生产过程这也是引发肩难产的一项重要的危险因素[5]。
1.3产程异常临床上,产程越长,母儿的各种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越可能引起严重不良预后,在本研究所选取的多篇文献中有部分文献指出,在生产过程中,胎头下降缓慢、活跃期阻滞,第二产程的延长也会可能导致肩难产的发生。
肩难产36例临床分析论文

肩难产3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肩难产的发生率,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分析肩难产的高危因素,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肩难产病例。
结果:一)肩难产的高危因素新生儿体重≥3.3kg (30例 83.33%),b超测胎儿腹围-头围≥1.6cm(26例 72.22%),b超测胎儿腹围≥35cm(14例 38.89%),妊娠期糖尿病(9例,25%),宫高+腹围≥140cm(7例,19.44%),巨大儿(5例,13.89%);二)巨大儿组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儿组(p4.5kg时发生率则为14%~35%,并且体重越大发生严重母婴并发症的风险越高,正常体重胎儿即便发生肩难产,程度也比较轻〔2〕。
由此可见,预测胎儿体重尤为重要。
如宫高≥40cm,腹围≥110cm,b超胎儿双顶径≥9.7cm,就提示为巨大胎儿;如宫高+腹围>140 cm可作为筛选巨大儿方法之一。
本次研究显示肩难产主要是发生在新生儿体重≥3.3kg,巨大儿5例,仅仅占13.89%,与陶丽研究的57.1%相对甚远〔3〕。
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产前检查的更加完善,产前诊断巨大儿的准确率越来越高,在我院产前检查提示巨大儿时,几乎都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②妊娠期糖尿病的胎儿,其躯干比胎头长得更快,存在体型不匀称,因此即使是正常体重的胎儿也会增加分娩过程中突然发生肩难产的风险。
③b超测胎儿腹围-头围≥1.6cm,本次研究有26例,占72.22%。
④胎儿性别比例是个单独的因素,本组中男性胎儿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约为1.7:1,国外就有关于男性胎儿是肩难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的报道〔4〕。
对于男性胎儿,当合并肩难产的其他高危因素时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针。
此外应做好孕期保健的宣传工作,对高危因素进行筛查和监控,入院后需详细了解孕妇孕前、孕期有无合并症及前次肩难产史,产时应认真观察并记录产程,并注意与产妇沟通、交流,做到早预测、早准备。
3.3 肩难产的处理方法肩难产的发生率虽低但致伤率极高,若处理不当可对母婴造成严重损伤甚至死亡。
肩难产临床处置分析

效果 , 值得I 临床推广应用 。
【 参考文献 】
【 1 3 杨桐伟 , 张立新 , 韩威 , 等. 腰麻 一硬 膜外联合 阻滞 与单纯硬膜 外麻醉 的临床 比较 观察 [ J ] .白求 恩 医科 大学 学报 , 1 9 9 9, 2 5
( 4) : 4 4 3 . 4 4 5 .
一
难产 , 实施合 理处 置措施 。笔者对 我 院收治 的 4 2例 肩难产
产妇 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 分析 , 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定程度上刺激产妇 盆底肌 肉的收缩 , 造成 阴道 痉挛 , 导致 在本次 对症处置的过程中 , l 2例产妇体位转变后顺 利分
分娩效 果受到限制 , 与肩难产 的发生息息相关 。 娩, 未 出现严重症状 ; 3 0例 产妇在体 位转 变的基础 上实施 压 前 肩和牵后 肩拉法后 发生锁 骨骨折 8例 , 肱骨 骨折 4例 , 臂 丛 神经 损伤 4例。产妇 中会 阴 Ⅱ度 裂伤 1 8例 , Ⅲ度 裂伤 2 例, 产道血肿 4例 , 侧 切 口延伸 1 O例 , l 4例 新生儿 重度 窒息
樊伟 波 , 赵岷慧, 熊志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肩 难产发生原 因及临床处置措施 。方法
置措施进行研究 。结果
回顾性 分析 4 2例肩难产 产妇分娩状 况 , 观察各 项分娩指标 , 对其 临床处
巨大儿 可导致 肩难产 风险系数上升 , 造成 产后出血 , 会 阴裂伤
l 2例产 妇体位转 变后 顺利分娩 , 未 出现严重症状 ; 3 0例产妇在 实施 2种 以上肩 难产处置方 法后 锁骨骨折 8例 , 肱骨
7 0 . O % (P <0 . O 1 ) , 两 组 患 者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无 明 显 差 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难产45例临床处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5-12-30T14:36:34.09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3期作者:纪凤萍
[导读]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手膝位处理肩难产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 361000
【摘要】目的:研究处理肩难产的两种助产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2010.1----2015.1共45例肩难产的临床资料,其中取手膝位20例为观察组,取屈大腿法及压前肩法25例为对照组。
对两种助产方法处理肩难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
结果:采取手膝位助娩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会阴裂伤、臂丛神经损伤,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膝位处理肩难产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肩难产;屈大腿法;手膝位;助产方法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 dystocia two methods of midwifery effect on pregnancy outcome.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010.1-2015.1,the clinical data of 45 cases of shoulder dystocia and take hand knee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20 patients with bend large kicks and shoulder before 25 cases as control group.For two methods of midwifery mother-baby complication rates were analyzed after dealing with shoulder dystocia.Results:adopt hand knee help deliser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neonatal asphyxia,and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Maternal perineal laceration,brachial plexus injury,observation group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Conclusion:handles knee a shoulder dystocia is a very effective wa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Shoulder dystocia;The self;Hand knee;The method of midwifery
肩难产是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被嵌顿于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手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的急性难产,或胎头娩出至胎体娩出时间≥60秒,或需采用产科辅助手法协助胎肩娩出[1]。
肩难产为产科急症,需快速判断,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措施,降低母婴并发症。
本研究探讨处理肩难产的两种方法对母婴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1----2015.1在该院分娩的45例肩难产(分娩总数5007例),发生率为0.9%,孕妇均为足月妊娠头位,产前B 超提示BPD 9.3--10.2cm,FL 6.9--7.8cm,宫高 30--40cm,孕妇年龄20--34岁,无剖宫产绝对指征者,要求阴道分娩45例孕妇,观察组20例,对照组25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屈大腿法与压前肩法联合应用孕妇双腿极度屈曲近腹部,双手抱膝并压向其腹部,使腰骶部前凹变直,骶骨相对后移,骶尾关节稍增宽,使嵌顿在耻骨联合上方的前肩自然松解,同时适当用力向下牵引胎头而娩出前肩[2]。
屈大腿法是处理肩难产的首选方法,一般同时加用耻骨上加压法(向后下压胎儿前肩)超过50%肩难产得以成功解决。
1.2.2 观察组采用手膝位法指导产妇翻转至双手和双膝着地,向下轻轻牵拉胎头,先娩出后肩,进而娩出前肩。
1.3 观察指标两组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窒息、产妇产后出血、会阴裂伤程度。
1.4 肩难产的诊断标准需采用产科辅助手法娩出胎肩或胎头娩出时间至胎体娩出时间≥60秒.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材料以比例或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母婴并发症的比较见表1。
采取手膝位助娩产妇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会阴裂伤、臂丛神经损伤,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肩难产的判断孕前高危因素:肩难产患者一般多为巨大儿或存在难产史。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巨大儿、高龄、合并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多胎、多产、肥胖等均可造成分娩风险上升,出现肩难产。
孕期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妊娠期糖尿病、过期妊娠等,上述因素可造成产妇体重骤增,导致分娩难度加大,形成肩难产。
分娩时高危因素,如产程延长、停滞、胎儿下降缓慢,尤其伴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原地拨露或胎头娩出至胎体娩出的时间≥60秒[2],或需利用产科辅助手法娩出胎肩者,有肩难产发生可能。
3.2 肩难产的并发症肩难产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婴儿带来严重危害,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甚至死亡[3]。
对产妇可造成产后出血、重度会阴裂伤、子宫破裂、泌尿道损伤及生殖道瘘等,产后出血是母体较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是子宫收缩乏力、宫颈和产道裂伤所致。
3.3 肩难产的处理肩难产是产科相对不常见却非常危险的并发症,很难提前预测,常常是在胎头娩出之后才意外出现,往往使接产者措手不及。
如果处理不当,将发生严重母婴并发症。
因此,接产人员应熟知肩难产高危因素,熟练掌握紧急情况下肩难产的处理,一旦发
生肩难产,立即嘱产妇不再加腹压,同时医务人员不能在儿头儿颈及宫底加压,可立即启动屈大腿法加压前肩法,旋肩法,牵后臂法,一般首选屈大腿加压前肩法[4],实施过程中需保证产妇尽量屈曲双大腿,确保大腿与腹壁紧密贴合,能够有效减少前肩的紧张状况,保证胎头顺利下牵,从而确保胎肩顺利分娩。
当屈大腿法效果不明显时,可选取压前肩法调整双肩周径,提升分娩牵引效果,实施过程中要在耻骨联合上方处适当施加压力,保证能够向下缓慢牵引出胎头,顺利分娩。
如上述方法无效,采用手膝位法,同时立即呼叫有经验的产科医生、麻醉师及儿科医生到场争分夺秒地抢救,并至少有2名助产士协助,团队抢救,进行快速有效地处理。
3.4 肩难产的预防孕期加强监护及宣教降低巨大儿的发生,做好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及治疗,临产前如估计是巨大儿,请家属签字试产,如产程中出现活跃期延长、缓慢、停滞、子宫收缩乏力等,应想到肩难产,尽早剖宫产[5]。
根据临床病例回顾,手膝位处理肩难产优于传统方法,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操作方法,该方法简单,产妇易配合,可以尝试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文君,申屠飞兰.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肩难产临床特征分析[J].浙江医学,2013,11(21):1933-1935.
[2]樊伟波,赵岷慧,熊志伟.肩难产临床处置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8(15):491-492.
[3]龙俊青,夏红卫,宋良,等.肩难产对母儿影响49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3,8(23):1028-1029.
[4]熊婴,周雅丽,罗建坤.Gasbin法在处理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5(17):63-64.
[5]王丽娟.肩难产的预防及处理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3,3(35):39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