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老年性肺炎70例临床观察及诊治体会论文

老年性肺炎70例临床观察及诊治体会【摘要】对我院2000—01~2010—12收治的7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法。
结果表明,老年肺炎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漏诊率、死亡率高,应进一步提高老年性肺炎的诊治水平,对原因不明的气促、乏力、纳差、意识障碍及咳嗽时,应警惕肺炎的可能,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性肺炎;临床特点;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320-01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下降,老年性肺炎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大,老年性肺炎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然而由于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常常很不典型,缺乏肺炎的肺部表现,病情复杂多变,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为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对我院2000—01~2010—12老年性肺炎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一般资料70例均符合老年肺炎的诊断标准[1]。
其中女20例,男50例;年龄60~82岁,平均71.5岁。
60~70岁67例,71~85岁3例,病程平均12.1d。
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最多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共38例,其它为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9例,高脂血症4例,肝硬化及肾炎各2例。
医院内感染肺炎1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8例,合并其它疾病4例。
合并两种以上疾病8例,重症肺炎6例。
2 临床表现老年性肺炎的发病较隐蔽,有些病例有呼吸系统的症状,部分病例无呼吸系统症状,而以其他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常表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意识障碍、活动能力降低、嗜睡,萎靡、严重者精神错乱、大小便失禁,或仅表现为原有基础疾病的恶化,缺乏肺炎的肺部体征。
咳嗽、咯痰16例(其中黄痰4例),发热12例,咯血2例,胸痛7例,恶心、呕吐、腹泻9例,意识改变7例,呼衰7例,水肿1例,乏力、纳差、消瘦19例,无呼吸道病症18例。
老年性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理,按照人性基本属性进行管理,以关注护理人员和患者的需要为特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服务于各类手术患者,实践来看,这种理念有助于手术室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的服务质量,下面就此理念的具体应用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84例各类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观察组(人性化干预管理组)42例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34~76岁,平均55岁;其中骨科手术20例,妇科手术12例,泌尿外科手术6例,其它4例。
对照组(常规管理组)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32~72岁,平均52岁;其中骨科手术18例,妇科手术12例,泌尿外科手术6例,其它6例。
手术室在人性化干预管理前后医护人员组成、环境、设备均无较大改变,两组从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可比性。
2.手术室护理管理现状:伴随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所强调的竞争性、盈利性和自主性影响了医护人员的行为,"道德性"与"经济性"的冲突已成为医德建设困境的主要矛盾。
手术室医护人员观念依然停留在传统理念上,服务意识差,态度冷漠,单纯满足于治疗疾病手术治疗,患者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随着患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有更高层次的需要,迫切需要手术室转变管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1]。
3.方法(1)对照组:手术室采取常规管理,主要是常态化管理、基础护理,进行相关手术准备,密切观察术中病情变化(具体略)(2)观察组:进行人性化干预管理,具体为:1)制度理念调整: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突出整体护理特点,让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认识到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深化整体护理服务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改变护理模式,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规范护理行为,细化服务流程,明确每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手术室专科护理培训,狠抓三基三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2)情感化管理:注重医护人员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激发工作积极性,消除消极情绪,通过医院文化培育、管理模式的推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3)手术相关措施: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构建人性化的医患关系,术前术中术后都耐心与患者沟通,观察病情,了解病人情绪,与之沟通、求得配合,做好指导4)调整分配方案: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奖金人性化分配,根据工作数量、质量、职称、职责考评,调动积极性。
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建议

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建议发布时间:2023-03-31T01:50:34.496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1期作者:陈艳君[导读] 目的分析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施行精细化临床观察、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陈艳君山东省军区青岛第十二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主管护师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施行精细化临床观察、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我所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20例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干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护理方案,对20位老干部患者分组。
对照组纳入1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10例,施行精细化临床观察,并在精细化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施行人性化护理。
基于肺部感染程度、疼痛感等观察指标,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发生肺部感染后,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治愈,且易诱发肺心病等并发症。
因此,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宜施行精细化临床观察,并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开展人性化的护理。
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康复。
关键词: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精细化临床观察;人性化护理;建议肺部感染可见于青壮年、65岁以上老年人等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青壮年免疫能力较强,发生肺部感染后可以自愈。
老年人免疫能力较差,发生肺部感染后难以自愈,若肺部感染迁延,还可引起其它并发症。
我所主张:在护理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过程中,宜施行精细化临床观察、人性化护理。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我所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20例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干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护理方案,对20位老干部患者分组。
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10例。
两组基础资料见表1所示。
t检验,X2检验显示,两组基础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值>0.05),具有一般可比性。
1.2 方法1.2.1对照组护理方案对照组纳入10例,采用常规护理。
中药热奄包联合三拗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热奄包联合三拗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老年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由于老年人免疫力降低、基础疾病多、自我护理能力下降等原因,老年性肺炎的治疗相对复杂。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老年性肺炎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药热奄包联合三拗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肺炎的疗效显著。
本文对该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患者基本情况选取老年性肺炎患者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65-85岁不等。
入组患者均有明显的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老年性肺炎。
入组前排除了病毒性肺炎、结核性肺炎等其他类型肺炎的患者。
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无过敏史和明显的耐药史。
二、治疗方案2.1 中药热奄包中药热奄包是本方治疗老年性肺炎的基础方剂,其组成包括黄芩、连翘、板蓝根、金银花、桑白皮、桔梗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排脓宣肺的作用。
患者每日服用热奄包煎剂3次,每次40毫升。
2.2 三拗汤三拗汤是一味传统的中药复方,由桔梗、淡竹叶、前胡、贯众、薄荷等药材组成,有清热化痰、宣肺解毒的功效。
患者每日服用三拗汤煎剂3次,每次40毫升。
2.3 加减治疗在热奄包联合三拗汤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加减治疗。
如患者出现痰黏稠不易咳出、气促剧烈等症状,可加入化痰平喘中药;如患者有明显的呕吐、腹泻等气滞不畅症状,可加入理气和中中药。
加减治疗的具体方剂和剂量由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三、疗效观察3.1 临床疗效评价根据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体温、咳嗽、咳痰的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的生化指标等,采用以下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①显效:体温回到正常,咳嗽、咳痰明显减轻或消失,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生化指标恢复正常;②有效: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咳嗽、咳痰减轻,生化指标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温持续较高,咳嗽、咳痰无好转,生化指标无改善或进一步恶化。
老年性肺炎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及诊疗策略

年龄 >6 岁、 有显著基础性疾 病的患者作为 C 。 5 且 组 观察比较各组患者 的临 床体 征 、 临床检查及 治疗后情 况。
结果 : 入院 时临床 体征 , 三组 间咳嗽咳痰 比较无显著差异 ( P>0 0 )其 它临床体征 、 床检查 、 .5 ; 临 治疗 后的痊
愈及死亡情况 , A组 与 B 、 组 A组 与 C组 比较 , 异 具 有 显 著 性 ( <0 0 , 差 P . 5 P<0 0 )B组 与 C组 比较 无 显 著 差 .1;
免误诊 、 诊 , 误 病情 。 漏 贻
【 关键 词】 老年 性肺 炎 ; 临床 特点 ; 回顾 分析
【 中图分类号】 6 . R5 1 3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4 6 7 (0 0 0 - 2 4 0 10 - 8 9 2 1 ) 3 0 7 - 3
1 1 一般 资料 收集我院2 0 年 1 - 0 0 月确诊 . 0 7 月- 1 年4 2 为肺炎且年龄 >6 岁的老 年患者 , 有病例符合肺炎相 0 所
老年 人肺 炎 是指 老年 人 因各种 病 原微 生 物和原 虫 引起 的感 染性 肺部疾 病 , 老年人 的 常见疾 病之 一 , 是 发
病率和 病死率均远 远高 于青壮年 , 因此对其 防治 的研 究
具有重要意义…。 肺炎是呼吸 系统 的常见疾病 , 而在老年
人 群 中 , 炎 却 是 感 染 相 关 疾 病导 致 死 亡 的 首 要 原 因 ] 肺 。 原 因是老 年人免 疫 功能减 退 , 吸 系统 防御 功能 下降 , 呼
时间高浓度用氧所致E O、 L P C D等并发症 , 降低V B I L W D
的 病 死 率 _。 5 J
综合护理方案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方案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观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肺炎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因为年龄大、抵抗力差、合并疾病多等因素,其治疗难度大,疗效差。
如何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制定合理的综合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护理角度出发,探讨综合护理方案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一、护理评估构建合理的综合护理方案首先要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要考虑到其年龄、生理和心理状况,以及合并疾病等因素。
在护理评估中,要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心血管状况、营养状况、意识状态、感染风险等方面的变化和问题,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社会环境、家庭支持等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制定出更切合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案。
二、呼吸道管理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因为肺功能减退及合并疾病,其呼吸道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综合护理方案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呼吸道管理措施。
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疏通分泌物,维持气道湿润,提高氧合,配合医疗器械,保证气道的通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并且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干预,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恢复。
三、心血管支持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往往伴有心血管疾病的存在,因此心血管支持也是综合护理方案中的重点。
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心音、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心血管并发症的迹象。
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积极控制血压、监测心电图,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等,保证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尽快康复。
四、营养支持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往往因为疾病和治疗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在综合护理方案中,要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快康复进程。
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给予高蛋白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进行营养评估等方式,保证患者获得全面的营养支持。
老年人新冠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老年人新冠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人新冠肺炎的临床观察和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资料,以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为时间节点。
结果所有患者治愈24例,死亡1例。
结论通过有效地进行心理、饮食、口腔、皮肤、静脉输液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老年人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的生存、生活质量。
关键词:新冠肺炎;临床观察;护理干预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
根据现有病例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2]。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资料,以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为时间节点,详细资料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资料,以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为时间节点。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均满足老年新冠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经由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严重脏器疾病患者,精神异常患者,不配合患者。
所有患者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处于67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76.5±3.8)岁。
1.2方法老年人新冠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首先就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和指导患者积极有效地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嘱患者半坐卧位,先深吸气后屏住,然后借助胸腹肌的力量在呼吸时咳嗽,使肺底部的分泌物在震荡下产生痰液运动而将痰液咳出。
同时加强翻身叩背,防止痰液坠积,以利于痰液排出。
其次实施体温监测老年新冠肺炎患者发生高热更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意识障碍、甚至脑卒中的发生。
肺炎护理论文范文

肺炎护理论文范文浅谈老年性肺炎的护理老年性肺炎是老年人的危重疾病,死亡率很高,由于老年身体素质的变异,肺炎表现不典型,常给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带来很大困难,现根据其护理特点浅谈一下护理体会。
1 老年人的某些生理特点1.1 老年后肺泡管、肺泡腔弹性蛋白减少,导致肺回缩力减低,因肋软骨及肋骨的钙化,脊椎骨脱钙常造成胸廓畸形,使肺的顺应性下降。
1.2 老年人鼻腔及呼吸道粘膜分泌IgA减少,而IgA能防止病毒在粘膜上积聚,IgA缺少炎症可加剧。
1.3 老年后合并疾病较多,如慢支、慢阻肺、肺结核、肺肿瘤、贫血、糖尿病等也能促进肺炎的发生。
1.4 老年人会厌反射与咳嗽反射减弱,使寄生在咽喉部的细菌繁殖增加,进入下呼吸道的机会多而导致肺炎。
1.5 老年人从空气中吸入的病原菌,大气污染物机会增加,呼吸道粘膜损害重,纤毛运动减弱,淋巴组织萎缩,消除功能降低,防御功能减弱。
2 老年性肺炎的护理老年性肺炎多在慢支、肺气肿的基础上合并,发病时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常被忽略,而且病程缓慢,给临床护理增加了难点,故需特别注意。
2.1 监护2.1.1 呼吸衰竭当PaCO2≥70mmHg,经加湿化吸痰,解除通气障碍后,PaCO2仍上开可考虑用人工呼吸器。
呼吸变浅、变弱、通气量减少,呼吸停止或呼吸、心跳骤停、痰液堵塞、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气管插管,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每4-6小时超声雾化20分钟,1-2小时气道注入等渗盐水1-3ml,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利痰液湿化,及时拍背便于吸引,是防止堵管的重要措施。
2.1.2 心力衰竭老年者大都存在冠状供血不足,肺炎情况下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需要心电图观察,必要时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
2.1.3 喘憋老年性肺炎常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基础上合并,气管易痉挛造成喘憋、气急、烦燥等症状,注意监护,防止窒息,及时给予10%水化氯醛每千克体重30-40mg,温水保留灌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性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2010年12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老年性肺炎患者120例,就其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经积极抗炎治疗以及临床有效护理,120例患者均安全出院,无一例出现死亡。
结论老年性肺炎,发病隐匿,起病缓慢,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性肺炎;临床诊断;治疗;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7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84-02
老年性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性肺炎成递增趋势。
老年性肺炎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常误诊,漏诊,并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合并症,给后期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1],2010年12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老年性肺炎患者120例,现就其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论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2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老年性肺炎患者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岁。
合并的基础慢性疾病有,合并慢支患者40例,合并肺气肿患者40例,合并冠心病患者20例,合并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20例。
2 临床特点
老年性肺炎多为支气管肺炎与青壮年肺炎不同。
表现为吸入性肺
炎和坠积性肺炎,常在意识障碍和长期卧床时发生。
老年性肺炎起病常隐袭,常以食欲不振、无力等症状起病,咳嗽、咳痰、发热、气短等症状多见,发热以低热为主,少伴有畏寒,极少有咯血,此类患者易合并脱水,此时痰液易变稠难以咳出,进一步加重了通气障碍。
其预后欠佳,此时及时补液病情可得到进一步改善。
听诊肺呼吸音减弱,部分患者有细湿啰音。
半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但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多伴有核左移。
半数合并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极易发生电解质紊乱,以低钠、低血钾症为常见,常易并发呼吸衰竭,多数有心电图异常改变。
3 临床治疗
诊断明确应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用药剂量及途径视病情轻重而定;祛痰、平喘、抗心律失常、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支持治疗。
少数患者表现为腹胀、鼓肠可用腹部热敷和肛管排气。
烦躁不安、谵妄、失眠者可服安定5mg。
呼吸衰竭进行性加重需考虑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机械呼吸。
心功能不全者,要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防止大量输液而引起急性肺水肿。
4 结果
120例患者,3例患者出现心衰,转入上级医院进行治疗后痊愈,15例患者出现大便干燥,排便困难,20例出现肺大泡破裂合并气胸,经外科治疗完全康复,余病例未出现临床并发症,均安全出院,本组120例患者无死亡病例出现。
5 护理
5.1 基础护理保持病室安静,室温保持在18℃-20℃,相对湿度55%-60%,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注意皮肤清洁,使患者舒适。
注意保暖,嘱病人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加衣物,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若伴有心功能不全者,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冷热的耐受力较差,更要适当加强保温措施。
因口咽部细菌吸入可大大增加发生肺炎的几率,故应做好口腔护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高热、昏迷的危重病人,每日做口腔护理3次,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张口呼吸的病人,可用湿纱布盖住口鼻部,吸入湿润空气,防止干燥。
鼓励和指导患者咳嗽,帮助患者翻身、叩背或辅以祛痰药、雾化吸入等方法促进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必要时吸痰。
支气管痉挛者,遵医嘱给解痉剂,缺氧者氧气吸入。
对长期卧床的老人,要多翻身,防止坠积性肺炎。
5.2 输液护理老年病人心功能差,并常伴有多种并发症,要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防止大量输液而引起急性水肿。
同时,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有异常反应及时通知医生。
5.3 便秘的护理养成排便习惯:早餐后养成排便的习惯,有便意时不要控制不去排便,排便的体位最好是坐位,对卧床者如能坐起也应采取坐位。
如有可能每天要散步、做操、进行腹肌训练,也可距脐周3cm处用手在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
便秘严重时遵医嘱用缓泻剂,如粪便干硬阻塞直肠下部靠近肛门口处时,可在橡胶手套上涂上润滑剂,沿尾骨慢慢抠出。
当肠内粪便排空后2d-3d没有大便是正常的,排便后要观察老人的情况与排泄状况;饮食管理:有
规律地进适量的食物,应养成习惯,饮食有充足的水份(如汤类),多吃纤维丰富的食品。
5.4 饮食护理嘱病人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
发热期间,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
对吞咽困难者,饮水、喂食要格外小心,避免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5.5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文献报道老年性肺炎呼吸困难者占47.6%[2],且出现时间早。
呼吸衰竭是老年人肺部感染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意识模糊等,血气分析监测是早期发现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措施,一旦确诊,要积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3]。
5.6 尿潴留原因及护理原因有肿瘤、结石、前列腺肥大、疼痛、神经障碍或精神上的刺激、排泄环境的改变、憋尿时间过长、药物的副作用等。
应观察其最后排尿的时间,是否下腹部胀满,是否经常有尿液流出、水摄入量的增减等。
总之,老年性肺炎应该以预防为主:老年人要保证饮食均衡、营养充足,并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室内要通风、换气,多户外活动;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平常要适当加强耐寒锻炼;避免淋浴受凉、醉酒、过度疲劳等诱因;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积极治疗原有的慢性病,对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要经常变换体位,拍背排痰,以免发生坠积性肺炎;吸烟者要坚决戒烟,在流管季节要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有条件的可以注射肺炎疫苗、流感疫苗。
参考文献
[1] 孙铁英,刘兵,杨敏.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2):100-102.
[2] 袁庆莉,张宏美,郭奕鸿.130例老年肺炎临床特点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26(2):106-108.
[3] 林申加.奥地利老人护理的新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