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含实验)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实验五)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实验五)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组别第组实验项目同组人完成时间年月日【实验名称】《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实验目的】学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蛋白质的性质:三种物理效应:、、。

1、2、3、成绩:教师签字:批阅日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四个不连续:、、、。

1、2、3、4、蛋白质的分子量与电泳迁移率之间的关系是:Mr=K(10-b·m)logMr=LogK—b·Rm式中Mr——蛋白质的分子量;logK——截距;b——斜率;Rm——相对迁移率。

实验证明,蛋白质分子量在15,000~200,000的范围内,电泳迁移率与分子量的对数之间呈线性关系。

蛋白质的相对迁移率Rm=蛋白质样品的迁移距离/染料(溴酚蓝)迁移距离。

这样,在同一电场中进行电泳,把标准蛋白质的相对迁移率与相应的蛋白质分子量对数作图,由未知蛋白的相对迁移率可从标准曲线上求出它的分子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具有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的优点,是目前一般实验室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

【材料与设备】1.仪器设备DYCZ-24D垂直板电泳槽(北京市六一仪器厂),电泳仪,微量移液器2.材料烧杯(250mL、500mL)、量筒(500mL、250mL)、培养皿3.主要试剂(1)标准蛋白混合液:内含磷酸化酶(Mw94,000),牛血清蛋白(Mw67,000),肌动蛋白(Mw43,000),磷酸酐酶(Mw30,000)和溶菌酶(Mw14,000)(2)30%凝胶贮备液:Acr30g,Bis0.8g,加蒸馏水至100mL(3)分离胶缓冲液(1.5mol/L):Tris18.15g,加水溶解,6mol/L HCl调pH8.9,定容100mL(4)浓缩胶缓冲液(0.5mol/L):Tris6g,加水溶解,6mol/L HCl调pH6.8,并定容到100mL(5)5×电极缓冲液(pH8.3):SDS lg,Tris6g,Gly28.8g,加水溶解并定容到1000mL。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物化学实验实验⼀1、糖类的颜⾊反应1. α-萘酚反应糖在浓⽆机酸(硫酸或盐酸)作⽤下,脱⽔⽣成糠醛及糠醛衍⽣物,后者能与α-萘酚⽣成紫红⾊物质。

注意:因糠醛及糠醛衍⽣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 间苯⼆酚反应在酸作⽤下,酮糖脱⽔⽣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酚作⽤⽣成红⾊物质。

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

因为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2、还原作⽤许多糖类由于其分⼦中含有⾃由的或潜在的醛基或酮基,因此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铁、银等⾦属离⼦还原,同时糖类本⾝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

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所⽤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

它们都是Cu2+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本⾝被还原成红⾊(颗粒⼤)或黄⾊(颗粒⼩)的Cu2O沉淀。

实验⼆脂肪碘值的测定碘值(价)是指100g脂肪在⼀定条件下吸收碘的克数。

碘值是鉴别脂肪的⼀个重要常数,可⽤以判断脂肪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脂肪中常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个或多个双键,能与卤素起加成作⽤⽽吸收卤素。

常⽤碘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起加成作⽤。

脂肪的不饱和程度越⾼,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越多,与其双键起加成作⽤的碘量就越多,碘值就越⾼。

故可⽤碘值表⽰脂肪的不饱和度。

I2+-CH=CH--CHI-CHI-本实验⽤溴化碘(Hanus试剂)代替碘。

⽤⼀定量(必须过量)溴化碘和待测的脂肪作⽤后,⽤硫代硫酸钠滴定的⽅法测定溴化碘的剩余量,然后计算出待测脂肪吸收的碘量,求得脂肪的碘值。

加成作⽤:IBr+-CH=CH--CHI-CHBr-剩余溴化碘中碘的释放:IBr + KI KBr + I2再⽤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来的碘:I2 +2Na2S2O3 2Na2S4O6+2NaI思考题:何谓空⽩溶液和空⽩实验?空⽩实验有何意义?在各种分析⽅法中,为消除⼲扰,⽤与测定试样时完全⼀致的条件进⾏测定的溶液。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及还原作用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实验1.1 莫氏实验一、目的掌握莫氏(molisch)实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糖经浓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其反应如下图: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定糖。

三、实验器材1、棉花或滤纸。

2、吸管1.0ml(*4)、2.0ml(*1)。

3、试管1.5*15cm(*4)。

四、实验试剂1、莫氏试剂:称取α-萘酚5g,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100ml。

此试剂需新鲜配置,并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2、1%蔗糖溶液:称取蔗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

3、1%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4、1%淀粉溶液:讲1g可溶性淀粉与少量冷蒸馏水混合溶液合成薄浆状物,然后缓缓倾入沸蒸馏水中,边加边搅。

最后以沸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五、操作于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和少许纤维素(棉花或滤纸浸在1ml水中)。

然后各加莫氏试剂2滴1,摇匀,讲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5ml(切勿振摇!)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观察液面交界处有无紫色环出现。

六、注意事项1、试管中加入各种糖后,应做好标记,浓硫酸加入的方式应保持一致。

2、莫氏反应非常灵敏,所用的试剂应洗净,不可再样品中混入纸屑等杂物。

3、当糖浓度过高时,由于浓硫酸对他的焦化作用,将呈现红色及褐色而不呈现紫色,需稀释后再做。

思考题:1、解释α-苯酚反应的原理。

2、用莫氏试验鉴定糖时需注意哪些?试验1.2 塞氏试验一、目的掌握塞氏(Seliwanoff)实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产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呈鲜红色沉淀2,以果糖为例,其反应如下:三、实验器材1、吸管0.5ml(*3)、5.0ml(*1)。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碘价的测定(Hanus) 法三、实验原理在适当条件下,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键能与碘、溴或氯起加成反应。

脂肪分子中如含有不饱和脂酰基,即能吸收碘。

100g脂肪所吸收碘的克数称为碘价。

碘价的高低表示脂肪不饱和度的大小。

由于碘与脂肪的加成作用很慢,故于Hanus试剂中加入适量溴,使产生溴化碘,再与脂肪作用。

将一定量(过量)的溴化碘(Hanus试剂)与脂肪作用后,测定溴化碘剩余量,即可求得脂肪之碘价,本法的反应如下:I2+Br2-->2IBr(Hanus试剂) IBr+一CH=CH—-->—CHI—CHBr—KI+CH3COOH-->HI+CH3COOKHI+IBr-->HBr+I2I2+2Na2S2O3-->2Nal+Na2S4O6 (滴定)四、实验试剂及材料仪器1、Hanus试剂:溶13.20升华碘于1000ml冰醋酸(99.5%)内,溶时可将冰醋酸分次加入,并置水浴中加热助溶,冷后,加适当之溴(约3ml)使卤素值增高一倍。

此溶液储于棕色瓶中。

2、15%碘化钾溶液称取150g碘化钾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3、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约0.1N) 25g纯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0溶(C·P以上规格)于经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此溶液中可加入少量(约50mg)Na2CO3,数日后标化。

标化方法:精密称取在1200C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15—0.20g 2份,分别置于两个500ml碘瓶中,各加水约30ml使溶解,加入固体碘化钾2.0g及6NHCl l0 ml:混匀,塞好,置暗处3分钟,然后加入水200ml稀释,用Na2S203滴定,当溶液由棕变黄后,加淀粉液3ml,继续滴定至呈淡绿色为止,计算Na2S2O3溶液的准确浓度。

滴定的反应:K2Cr2O7+6I-+14H+—>2K++2Cr3++3I2+7H2OI2+2S2O2-—>2I-+S4O2-4、1%淀粉液五、实验方法准确称取0.2g脂肪,置于碘瓶(图5中),加10ml氯仿作溶剂,待脂肪溶解后,加入Hanus试剂20ml,(注意勿使碘液沾在瓶颈部),塞好碘瓶,轻轻摇动,摇动时亦应避免溶液溅至瓶颈部及塞上,混匀后,置暗处(或用黑布包裹碘瓶)30分钟,于另一碘瓶中置同量试剂,但不加脂肪,作空白试验。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全)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全)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目录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 (1)实验二糖的还原作用 (3)实验三多糖的实验 (4)实验四糖的旋光性和变旋现象 (5)实验五血糖的定量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7)实验六人血清中总胆固醇的测定 (8)实验七牛奶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9)实验八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 (11)实验九牛奶中酪蛋白含量的测定 (12)实验十氨基酸的纸层析 (14)实验十一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16)实验十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18)实验十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20)实验十四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22)实验十五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3)实验十六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5)实验十七紫外光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6)实验十八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 (28)实验十九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29)实验二十溶菌酶的提纯结晶 (30)实验二十一酵母RNA的提取 (31)实验二十二 RNA的定量测定(苔黑酚法) (32)实验二十三 DN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33)实验二十四荞麦中总黄酮的定性定量研究 (33)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实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莫式(Molisch)试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塞式(Seliwanoff)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3. 掌握杜式(Tollen)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1.莫式试验:糖经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а-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

2.塞式试验: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红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成鲜红色溶液。

3.杜式试验:戊糖在浓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色物质。

[实验仪器及用品]仪器:水浴锅。

器皿:吸管、试管。

实验药品:蔗糖、葡萄糖、淀粉、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а-萘酚、浓硫酸、95%乙醇、间苯二酚、盐酸、间苯三酚。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2.用蛋白溶液实验:取2ml蛋白溶液,加入0.5ml米伦试剂,此时出现蛋白质的沉淀。小心加热,凝固之蛋白质出现红色。
3.用白明胶(也是一种蛋白)做上述实验,结果如何?
(二)双缩尿反应
1.取少许结晶尿素放在干燥试管中,微火加热,尿素熔化并形成双缩尿,释出之氨可用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至试管内有白色固体出现,停止加热,冷却。然后加10%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2滴1%CuSO4溶液,混匀,观察有无紫色出现。
6.尿素:如颗粒较粗,最好研成细粉末状。
7. 10%NaOH溶液:10g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8.浓硝酸:比重1.42
9. 1%硫酸铜溶液:硫酸铜1g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10.硫酸铵晶体:如颗粒太大,最好研碎。
11.饱和硫酸铵溶液:蒸馏水100ml,加硫酸铵至饱和。
12. 95%乙醇
纱布过滤,滤液备用。
主要内容
1.过氧化氢酶实验:
取试管4支,按下表加入试剂:
管号
2%H2O2
(ml)
新鲜猪肝糜
(g)
煮熟肝糜
(g)
生马铃薯
(g)
熟马铃薯
(g)
1
2
3
4
3
3
3
3
0.5




0.5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加完,观察有无气泡产生,特别注意肝糜周围和马铃薯周围。
2.过氧化物酶实验:
取试管4支,按下表编号加入试剂:
取蛋白质溶液1ml,加晶体NaCl少许(加速沉淀并使沉淀完全),待溶解后再加入95%乙醇2ml混匀,观察有无沉淀析出。

吉大《生物化学》考试

吉大《生物化学》考试

生物化学(含实验)一、单选题1.(2分)胰岛素属于• A. 抗脂解激素• B. 脂解激素答案A2.(2分)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 A. VLDL• B. CM• C. LDL• D. HDL• E. 清蛋白答案B3.(2分)真核生物的mRNA• A. 在胞质内直接合成• B. 合成后不需剪接、修饰• C. 帽子结构是聚腺苷酸• D. 代谢较慢• E. 分子上每三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答案E4.(2分)含有两个氨基的氨基酸是• A. 谷氨酸• B. 丝氨酸• C. 酪氨酸• E. 苏氨酸答案D5.(2分)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先合成的前体是• A. AMP• B. ADP• C. GMP• D. IMP• E. XMP答案D6.(2分)每种完整蛋白质分子必定具有• A. α-螺旋• B. β-折叠•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辅助因子答案C7.(2分)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 C-N糖苷键• B. 2′、5′-磷酸二酯键• C. 3′、5′-磷酸二酯键• D. 肽键• E. α-1-6-糖苷键答案C8.(2分)关于酶竞争性抑制作用正确的是• B. 增大[S]对抑制作用无影响• C. Km↓、Vmax不变• D. Km↓、Vmax↓• E. 抑制剂和底物都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答案E9.(2分)转录后需要加工的mRNA 是• A. 真核mRNA• B. 原核mRNA答案A10.(2分)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参加• B. 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 C. 为半保留复制• D. 以四种dNTP为原料• E. 有DNA连接酶参加答案B11.(2分)关于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终产物基本相同• B. 均需要催化剂• C. 产生CO2方式相同• D. 能量释放的方式相同• E. 反应条件相同答案A12.(2分)DNA复性是指• B. 单股DNA恢复成双股DNA• C. 50%DNA变性时的温度• D. OD280增高• E. OD280降低答案B13.(2分)成熟红细胞的产能途径是• A. 糖酵解• B. 糖有氧氧化答案A14.(2分)关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正确的是• A. 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相似• B. 抑制剂和底物结合在酶分子的不同部位• C. Km↓、Vmax不变• D. Km↓、Vmax↓• E. 增大[S]使抑制作用减弱答案B15.(2分)单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 A. 不含有亚基• B. 含有亚基答案A16.(2分)氧化磷酸化进行的部位是• A. 内质网• B. 线粒体• C. 胞液• E. 溶酶体答案B17.翻译过程的终止是因为• A. 已经达到mRNA的尽头• B. 终止密码子出现并被特异的tRNA识别而结合• C. 终止密码子出现并被释放因子识别而结合• D. 终止密码子有可以水解肽酰基与tRNA 之间的连接键• E. 终止密码子阻止核糖体沿模板的移动答案C18.(2分)蛋白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 A. C,H,O,N,S• B. C,H,O,S,P• C. C,H,O,P,Fe• D. O,N,S,Ca,P• E. C,O,N,S,P答案A19.(2分)饥饿时肝脏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 脂肪• B. 酮体答案A20.(2分)糖原分子中的一个葡萄糖单位酵解成乳酸时净生成的ATP的摩尔数是• A. 1• B. 2• C. 3• E. 5答案B21.(2分)有机磷对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A. 不可逆性抑制• B. 可逆性抑制答案A22.(2分)原核生物辨认转录起始点的是• A. α亚基• B. β亚基• C. β′亚基• D. σ亚基• E. α2ββ′答案D23.(2分)生成酮体的组织部位是• A. 肝脏• B. 肝外组织答案A24.(2分)参与线粒体氧化呼吸链递氢与递电子作用•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B6• D. 维生素C• E. 维生素D答案B25.(2分)脂酸进行β-氧化的亚细胞部位是• B. 线粒体答案B26.(2分)DNA半保留复制• A. 只把遗传信息的一半传给下一代• B. 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为新合成答案B27.(2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碱基在• A. 螺旋内侧• B. 螺旋外侧答案A28.(2分)脂肪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 A. 储能• B. 供能答案A29.(2分)下列哪种化合物是解偶联剂• A. 二硝基苯酚• B. 氰化钾• C. 抗霉素A• D. 异戊巴比妥• E. 鱼藤酮答案A30.(2分)人体排泄的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特征性终产物是• A. 尿素• B. 尿酸• C. 肌酐• E. 黄嘌呤答案B31.(2分)酮体包括• A. 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B. 乙酰乙酸、丙酮酸、β-羟丁酸• C. 乙酰辅酶A、FADH2、NADH• D. CO2、H2O和释出能量• E. 乙酰辅酶A、NADPH、CO2 答案A32.(2分)儿茶酚胺是由哪个氨基酸转化生成的• A. 丝氨酸• B. 酪氨酸• C. 谷氨酸• D. 天冬氨酸• E. 赖氨酸答案C33.(2分)合成脂酸的亚细胞部位是• A. 胞质• B. 线粒体答案A34.(2分)DNA复制过程中连续合成是的哪条链?• A. 领头链• B. 随从链答案A35.(2分)决定氧化磷酸化速率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B. AMP浓度• C. FMN• D. FAD• E. NADP答案A36.(2分)合成尿素的途径是• A. 嘌呤核苷酸循环• B. 鸟氨酸循环答案B37.(2分)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 A. 290nm• B. 280nm• C. 270nm• D. 260nm• E. 250nm答案B38.(2分)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 A. VLDL• B. CM• C. LDL• D. HDL• E. 清蛋白答案A39.(2分)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B. 酶对底物都有绝对特异性• C.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D. 酶是活细胞的产物,不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E. 其催化活性都需辅助因子答案C40.(2分)关于转氨基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 转氨酶种类多、分布广,但以GPT和GOT最为重要• B. GPT在肝脏中活性最高,GOT在心肌中活性最高• C. 谷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丙酮酸• D. 转氨基作用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E. 转氨酶的辅酶可以是磷酸吡哆醛答案C41.(2分)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的是• A. 赖氨酸• B. 甲硫氨酸• C. 谷氨酸• D. 苏氨酸• E. 色氨酸答案C42.(2分)S-腺苷甲硫氨酸的重要作用是• A. 补充甲硫氨酸• B. 生成腺嘌呤核苷• C. 合成四氢叶酸答案E43.(2分)转录是• A. 以DNA为模板、以四种NTP为原料合成RNA• B. 以DNA为模板、以四种dNTP为原料合成DNA• C. 以RNA为模板、以四种NTP为原料合成RNA• D. 以RNA为模板、以四种dNTP为原料合成DNA• E. 以上都不是答案A44.(2分)脂酸彻底氧化的产物• A. 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B. 乙酰乙酸、丙酮酸、β-羟丁酸• C. 乙酰辅酶A、FADH2、NADH• D. CO2、H2O和释出能量• E. 乙酰辅酶A、NADPH、CO2答案D45.(2分)体内生成ATP的最主要方式是• A. 物水平磷酸化• B. 氧化磷酸化答案B46.(2分)下列哪一个不是一碳单位• A. 甲基• B. 甲烯基• C. 甲炔基• D. 亚氨甲基• E. 二氧化碳答案E。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及还原作用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实验1.1 莫氏实验一、目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掌握莫氏(molisch)实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糖经浓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其反应如下图: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定糖。

三、实验器材1、棉花或滤纸。

2、吸管1.0ml(*4)、2.0ml(*1)。

3、试管1.5*15cm(*4)。

四、实验试剂1、莫氏试剂:称取α-萘酚5g,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100ml。

此试剂需新鲜配置,并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2、1%蔗糖溶液:称取蔗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

3、1%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4、1%淀粉溶液:讲1g可溶性淀粉与少量冷蒸馏水混合溶液合成薄浆状物,然后缓缓倾入沸蒸馏水中,边加边搅。

最后以沸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五、操作于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和少许纤维素(棉花或滤纸浸在1ml水中)。

然后各加莫氏试剂2滴1,摇匀,讲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5ml(切勿振摇!)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观察液面交界处有无紫色环出现。

六、注意事项1、试管中加入各种糖后,应做好标记,浓硫酸加入的方式应保持一致。

2、莫氏反应非常灵敏,所用的试剂应洗净,不可再样品中混入纸屑等杂物。

3、当糖浓度过高时,由于浓硫酸对他的焦化作用,将呈现红色及褐色而不呈现紫色,需稀释后再做。

思考题:1、解释α-苯酚反应的原理。

2、用莫氏试验鉴定糖时需注意哪些?试验1.2 塞氏试验一、目的掌握塞氏(Seliwanoff)实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产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呈鲜红色沉淀2,以果糖为例,其反应如下:三、实验器材1、吸管0.5ml(*3)、5.0ml(*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
17:下列哪种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4
19:复制是指1
12:在鸟氨酸和氨基甲酰磷酸存在时合成尿素还需要加入2
13:DNA是1
14:血中氨的最主要去路是1
15:体还原型辅酶Ⅱ(NADPH+H+)主要产生于2
6:蛋白质中α-螺旋的特点正确的是4
7: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是3
8:以下关于初级胆酸描述中错误的是3
9:DNA上的含子是4
2: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是脂酸β-氧化所需辅助因子5
20:mRNA的前体是3
3:下列关于密码子的描述错误的是1
4:糖酵解的关键酶1
5:生成酮体的组织部位是1
7: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1
9:胰岛素属于1
10: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调节酶是1
11:结构与Gln相似而干扰Gln作为合成嘌呤与嘧啶的氮源1 13:脂酸进行β-氧化的活化形式是3
15:胆色素不包括2
19:抗嘧啶类3
20:关于化学渗透假说,错误的叙述是1
16: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3
13:DNA以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生物属于2
10:分子量最小的是1
11:引起酶原激活的方式是4
9:牛磺酸来自5
6:蛋白质分子中出现却没有遗传密码的氨基酸是3 3在呼吸链中能将电子直接传给氧的传递体是5
2:糖原分解的关键酶3
3:饥饿时脑的能量主要来源于2
5:机体三大营养物质代的最后途径4
8:酶与底物作用生成ES复合物正确的是1
10:体有多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参与各种供能反应最多的是2 11: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可以净生成的ATP的摩尔数最多可达2 14:g-氨基丁酸来自4
18:尿素合成的限速酶是4
19: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2
20:一个反密码子5′-CGU-3′能识别的密码子是4
17:原核生物辨认转录起始点的是4
15:关于必需基团的叙述正确的是4
13: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2
12:体蛋白质分解代的终产物是3
5: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特点是2
2:转录是1
4:体脱氧核苷酸是下列哪种物质直接还原产生4
7:IMP参与2
8:DNA是1
9:DNA合成需要的原料是3
10: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2
11:氰化物抑制电子传递链的部位是5
12:羧化酶的辅酶5
3:氨的无毒转运方式3
5:DNA变性是指1
8:乳酸循环是指肌组织产生的乳酸运送到肝脏进行1 9:关于酶竞争性抑制作用正确的是5
10: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的结构2
1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3
14: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4
15:转运游离脂酸5
16:酮体包括1
18:逆向转运胆固醇入肝4
20:体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3
9:结合反应属于生物氧化的2
7:DNA的外显子是3
4:带有遗传密码的是2
5:有机磷对酶的抑制作用属于1
2:脂酸β-氧化的最终产物3
9:蛋白质变性时肽键2
12:蛋白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1
7:DNA链的合成方向是1
10:产生活性甲基的途径是5
11:成熟红细胞的产能途径是1
15:只作为其它分子前体、本身无直接功能的是3
16:血液中结合并运输胆红素的物质是2
19:糖有氧氧化的关键酶是2
12:DNA复制时,序列5′-TACGA-3′,将合成下列哪种互补结构2 3: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的是3
5:脂酸彻底氧化的产物4
(4分)骨骼肌和心肌中丙氨酸脱氨基的方式主要是
B. 经嘌呤核苷酸循环途径脱氨
(4分)参与线粒体氧化呼吸链递氢与递电子作用
B. 维生素B2
(4分)合成尿素的途径是
B. 鸟氨酸循环
(4分)胞液中的苹果酸脱氢酶的同工酶的辅助因子是
A. NAD+
(4分)与联合脱氨基作用无关的是
E. 脯氨酸
(4分)下列哪种氨基酸为非编码氨基酸
C. 鸟氨酸
(4分)尿素是通过哪个循环合成的
B. 鸟氨酸循环
4分)RNA
B. 表达遗传信息
(4分)DNA和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C. 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4分)磺胺类药物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A. 竞争性抑制
(4分)下列哪种化合物是解偶联剂
A. 二硝基苯酚
(4分)合成尿素最主要的器官是
A. 肝脏
(4分)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
C. 磷酸肌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