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五首
关于秋天的五首古诗

关于秋天的五首古诗
以下是五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1、《秋夕》唐·白居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山居秋暝》唐·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五首古诗简单又容易背

五首古诗简单又容易背
1.《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译文:
风急了天空高得让猿猴哀号,水渍岸边清清,沙气也有些白,候鸟飞回来。
无数枯萎的树叶萧萧地落下,但那滔滔不绝的长江却从来没有停过。
2.《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夜泊牛渚怀古》—张继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悲远人目。
夜晚时,我在牛渚靠着西江,天空中没有一片云彩。
坐在小船上,仰望秋月,感到心中空荡荡,思念遥远的朋友。
4.《登高壮观表》—李白
凌霄花正春满头,
莫道桃花岭不好。
细雨梦回巫峡路,
长亭人自去年留。
凌霄花盛开,春天正是美丽的季节。
不要说看不到美丽的桃花岭。
像梦中细雨,回到
巫山之路。
等到回到那长亭,那些从去年留下的人,已去不回。
5.《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群山之间,鸟儿已经离去,人迹也被埋没。
独自一人航行在冰天雪地之中的一个老人。
他头戴蓑笠,静静地钓鱼,正下着满江的白雪。
七下语文古诗五首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五首古诗八年级上册

五首古诗八年级上册1、《野望》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登黄鹤楼》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首怀古诗

五首怀古诗
1. 《登高》
登高望远,想起当年少年。
梦里长天,放眼归来已是阴天。
回首红尘,繁华如梦,只有心中长存挂念。
归去来兮,似水年华,一去不复返。
2.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流转不停。
回首往事,如梦一场。
操劳疲惫,愁绪萦绕。
但愿时光慢些走,摘下芳华,品味岁月的滋味。
3. 《故人离别》
别离似水流,今朝已是往昔。
曾经欢乐,如今落寞。
旧时相识,此时相别,
只愿故人平安,心中常怀念。
4. 《古城乡愁》
古城小巷愁绪满怀,
掩映着青石板路和老树的荫蔽。
荒废的庙宇和残破的城墙,
记录了此间昔日的兴盛和荣耀。
而今城南城北,
已是一个个熙熙攘攘的街市,
除了几个老店以外,
已经找不到半点老时光的影子。
5. 《远行》
去程里程万千,
来日方长,未知将遇见什么样的人和事。
回首往事,恍如昨日。
唯愿保持初心,
不忘来路,走过任何旅程的人和事,
都是一种财富。
九年级古诗词五首(精选5篇)

九年级古诗词五首(精选5篇)第一篇:九年级古诗词五首•望江南赏析诗歌赏析(九年级上)望江南赏析诗歌赏析(九年级上)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评析]: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望”字贯串全文。
望的结果是肝肠寸断。
1.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楼、帆、斜晖、江水、白蘋洲等。
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2.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这两句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过尽千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之长。
“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
“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江水悠悠,预示着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
等待是充满渴望的,又是苦恼无奈的,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
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
4、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
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
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
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 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
”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
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
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
“独”字,既无色泽,又无音响,却意味深长。
透过这无语独倚的画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把人、景、情联系起来,画面上就有了盛妆女子和美丽江景调和在一起的斑斓色彩,有了人物感情变化和江水流动的交融。
春夏秋冬的五言绝句古诗各五首

关于春夏秋冬的五言绝句古诗各五首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关于春夏秋冬的五言绝句古诗各五首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关于春夏秋冬的五言绝句古诗各五首春一、春晓孟浩然二、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三、春风袁枚四、王孙游谢朓五、鸟鸣涧王维夏一、登鹳雀楼_:王之涣二、夏夜作(唐·武元衡)三、状江南季夏(唐·范灯)四、初夏独游南园二首其一(宋·司马光)五、初夏独游南园二首其二(宋·司马光)秋一、《秋风引》唐·刘禹锡二、《山中》唐·王维三、《长安秋望》唐·杜牧四、《宿建德江》唐·孟浩然五、《秋日》耿玮冬一、柳宗元:《江雪》二、唐·孟郊《苦寒吟》三、《梅花》(宋)王安石四、《问刘十九》唐·白居易二.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各5首)春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夏王安石《初夏即事》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秋《塞上行作》唐刘得仁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
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冬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一.《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春日》宋.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春夜喜雨》唐. 杜甫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夏------------一.《夏夜叹》唐.杜甫永日不行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少儿唐诗精选(五首)

少儿唐诗精选(五首)1.少儿唐诗精选篇一登幽州台歌朝代:唐朝|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古诗简介《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了时空无穷,人生有限,壮志难酬之情,发出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翻译/译文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注释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后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眼泪。
2.少儿唐诗精选篇二泊秦淮朝代:唐朝|作者: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古诗简介《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选自《樊川文集》。
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以冷眼看事,以醒目观醉者,以历史讽现实:多少王朝的衰败,就是在人们醉生梦死、无忧无虑的享乐声中不知不觉酿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言古诗:曹操《短歌行》
古体诗
七言古诗:白居易《琵琶行》
诗
杂言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
绝句:
近体诗
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律诗
七言律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
得的过程,人的分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
衣沾不足惜,衣裳被打湿并没什么可惜,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背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读
1.思考:“草盛豆苗稀”一句交代了 什么?
这是本诗的第一层,交代了 劳动的 地点,以及 劳动的收获 。
名句: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晨兴:早上起来。 荒秽:野草、杂草。
带月: 带着月色。 荷锄: 扛着锄头。
视
觉
,
八月湖水平,
听
首联
静——名句
涵虚混太清。
觉 写 洞
庭
颔联
气蒸云梦泽,
动——佳句
波撼岳阳城。
湖 磅 礴 的
气
势
颈联 尾联
发出感慨——双关: 委婉写自己想做官而
欲济无舟楫, 无人引荐,不能在天
下太平盛世出仕做官,
前1句体现了农家生活的 艰辛,“带 月荷锄归”一句,展现了一幅美丽的 “月下归耕 图”。优美的月色描写表现出 作者不以为苦 , 反而享受这劳作的乐趣 。
2.“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 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 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 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沾:zhān, 沾湿。
但使:只要让。
愿无违: Wéi ,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违: 违背。
归园田居
译读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我在南山下种豆,
草盛豆苗稀。地里杂草茂盛豆苗稀少。
晨兴理荒秽,早起到地里锄野草,
带月荷锄归。黄昏时带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狭草木长,草木丛生使道路变狭窄,
夕露沾我衣。露水打湿我的衣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请你给蓝色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荒秽:秽(huì) 杂草丛生。
带月: 顶着月亮。
荷锄:荷:hè, 锄chú 扛着锄头。
道狭:Xiá道路狭窄。 草木长:z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g草木丛生。
写作背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 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 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 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 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 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 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关于“干谒诗”
干谒,顾名思义,古人为求显声扬名或经世致用而求见达官显贵, 希望他们能够赏识自己,荐举自己或重用自己。反映这类题材的 诗谓之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投赠 当时位居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器重。干谒诗的 文思情采最能看出作者的风骨、人格。有的满篇卑躬屈膝,奴颜媚 骨;有的满篇叫苦不迭,乞人怜悯;也有的自命清高,恃才傲物; 而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则写得情采飞扬,不卑不亢,点到为止,含 而不露骨,实为干谒诗的精品。
陶渊明出身于没 落的仕宦家庭 。陶渊 明少时颇有壮志,博 学能文,任性不羁。 著名的隐士,不满于 官场的黑暗,“不为 五斗米折腰”,隐居 农村。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 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 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 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 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 叹息说:“我岂能为五 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官 场回到家园,从事耕种,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 生活。
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
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
不同。
归园田居
陶渊明
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__陶__潜___,字 __元__亮__,_东__晋_(朝代),田园 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 为“靖__节__先__生___”。又自称作 “_五__柳_先__生___”。
作者简介:
望
首联 颔联
赠 颈联 尾联
写景——登上岳阳楼所
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抒情——诗人渴望出
仕,施展才华,干一番 事业。(主题)
诗歌赏析
四句写景,看似不涉干谒,不关情思,其实不然。 才情卓异,奇思妙想如孟浩然者泼墨如水,浓描洞 庭,决不是等闲之笔。孟浩然的高明就在于表达心 意,旁敲侧击而不显山露水。这天地之间的浩荡汪 洋的一湖秋水,既烘托出作者经世致用的凌云壮志 和积极进取的勃勃雄心,又暗示张九龄宽宏大度, 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壮景奇观,惊天动地,隐喻 风流俊杰即将横空出世。此为借景传情,托水言志!
3.“但使愿无违”的“愿”是 什么,陶渊明有怎样的愿望?
不愿与世俗官场同 流合污,为了能保持完 整人格和高尚情操而甘 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品读:小组探究 4.诗中哪一句体现了全诗的主旨?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说说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此诗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 诗人愉快恬淡的心情和对归隐生活 的满足喜爱的思想。
了解作者 诗歌朗读 洞庭风光 诗歌赏析
孟浩然(689-740)
孟浩然(689---740)襄阳 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 诗人之一,与王维并称“王 孟”,生活在大唐盛世。早 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 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 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 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 归,游历与于吴越。这首诗 是孟浩然写给右丞相张九龄 的一首干谒诗。
归园田居一共有 五首,写作于隐居后 第二年,这是第三首。
代表作品:
诗歌: 《归园田居》5首 《饮酒》20首 《读山海经》 《咏荆轲》
文赋: 《五柳先生传》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意节奏 揣摩情感
全诗用语平淡自然,朴素如口 语,不见丝毫修饰,但平常中富于 情趣,诗中有画,意境醇美。
•这首诗是五言_古___诗;
•这首诗是写__农__家__田__园____生活;
•这首诗前六句都是__写__事__描__景___, 后两句都是_抒__情__、__表__达__心__愿__;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淳朴农家生活 的__留__恋___和__喜__爱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