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木兰诗对比阅读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一、《木兰诗》《十五从军征》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20分)木兰诗(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十五从军征(节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11.这两首诗都出自《乐府诗集》,都写了从军征战的时间长久,从表达方式看都属于____诗。

(2分)12.赏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分)答案:11.叙事诗,12.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有互文的修辞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二、《木兰诗》拓展阅读训练[甲]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乙]题木兰庙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木兰诗全文及赏析

木兰诗全文及赏析

木兰诗全文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好词好句、文案短句、作文大全、读后感、观后感、诗词歌赋、语文知识、文言知识、名言警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pywriting short sentences, complete essay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poetry, song and fu, Chinese knowledge, classical Chinese knowledge, famous aphorism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木兰诗全文及赏析《木兰诗》全文及赏析《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传唱的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比较阅读三篇

木兰诗比较阅读三篇

《木兰诗》比较阅读三篇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语句中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市买骏马(集市)B.雄兔脚扑朔(动弹)C.出郭相扶将(将士)D.当窗理云鬓(对着)(3)木兰回到家,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什么?(4)本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详略有致,重点突出。

文中详写了木兰从军的动机,途中怀念爷娘的心理活动以及回家后与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略写了木兰的多年的战争生活。

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5)电视剧《花木兰传奇》将“木兰替父从军”的历史故事搬上荧屏,演绎出了一个爱国、孝顺、精武的感人故事。

你从“木兰从军”这一历史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甲】木兰歌[唐]韦元甫木兰抱杼嗟①嗟①,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②戚②,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③隶③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④羸④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诗》全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木兰诗》全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木兰诗》全文阅读及对照翻译《木兰诗》是一首民歌,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讲述了一个女子代替父亲从军的故事,表达了中国传统的家国情怀。

今天我们来全文阅读并对照翻译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全文翻译唧唧动人的织布声,木兰坐在门前织布。

她听不到机杼的声音,只听得女人连声叹息。

“你在想什么,你在回忆什么?”“我什么也不想,我什么也不回忆。

”昨晚看见了征兵文书,可汗有大举动兵。

军令上有十二卷,每一卷都有我的父亲名字。

我的爹爹没有大儿子,我也没有长兄。

为了替爹爹征战,我愿意购买战马和装备。

我去东市购买一匹骏马,去西市购买鞍和鞯。

去南市购买辔头,去北市购买长鞭。

早晨告别父母,傍晚宿营在黄河边。

我听不到父母喊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流声不断。

我离开黄河,朝黑山进发。

我听不到父母喊女儿的声音,只听得燕山胡骑不停干嚎。

我奔赴战场尽全力,像飞一样翻过关山。

北风送来了那特殊的声音,冷光照耀着我的铁衣。

将军死于百战,替我们战斗了十年。

我回来见到了天子,天子坐在明堂上。

《木兰诗》原文、译文及赏析

《木兰诗》原文、译文及赏析

《木兰诗》原文、译文及赏析《木兰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木兰诗》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木兰诗 / 木兰辞南北朝:佚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惟闻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帖通:贴;惊忙一作:惶;惶火伴通: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对比阅读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对比阅读带答案

《木兰诗》对比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装。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乙文)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①赏赐百千强.()②对镜帖.花黄()③市.鞍马()④木兰乃易.男装()2.翻译下列句子。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3.出自甲文最后一段的成语是,意思。

4.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巾帼不让须眉”这一主题,请找出分别是哪一句?甲文:乙文:【答案】1.有余通“贴”购买换2.①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②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因此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3.扑朔迷离原指分辨兔子的雌雄。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4.甲文: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乙文: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参考译文:乙文:木兰是古时候的一名民间女子。

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正碰到皇帝招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

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买了骏马和马鞍,替父亲出征。

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共十余年,多次建立功勋,屡建奇功。

(完整版)《伤仲永》《木兰诗》对比阅读及答案

(完整版)《伤仲永》《木兰诗》对比阅读及答案

《伤仲永》比较阅读比较一:【甲】伤仲永【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

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②俟sì:等待。

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

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1) 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________ (2) 泯然..众人矣________________(3)尝.主编《资治通鉴》________________ (4)及.长,遍览古籍________________22.翻译下列句子。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分)23.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到十二三岁时却(用自己的话作答),到了二十岁时居然(用自己的话作答)。

作者运用的___________表现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3分)24.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5分)比较二:[甲]《伤仲永》)[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⑧[丘]孔子。

⑨[勉]勤勉,努力。

《木兰诗》对比阅读及答案

《木兰诗》对比阅读及答案

《木兰诗》对比阅读及答案(17分)【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少而益精。

值可汉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加点词语(4分)(1)市鞍马市:(2)长少而益精益:(3)西市买鞍鞯鞯:(4)旦辞爷娘去旦:2.找出主旨句(4分)甲:乙:3.甲文与乙文中“溯黄河,度黑山”相照应的句子是:(1分)【乙】: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共产主义真党是领路人,奴隶得翻身,奴隶得翻身1.乙文为电影《红色娘子军》主题歌歌词,比较木兰诗,两者都写的是女子,但侧重的角度不同,请找出它们二者各自的侧重点。

(4分)2.“战士的责任重”一句,请你结合《木兰诗》,说说这句话在《木兰诗》中是否有体现?而在这首歌中,它的含义具体体现在哪里?(2分)3.歌词中为什么要提古代的木兰?(2分)答案1、(1)买(2)更加(3)马鞍下的垫子(4)早晨2、(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2)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3、暮宿黄河边,暮至黑山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丙]木兰从军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丁]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黄。

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选自《木兰诗》)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黑体词语。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2)赏赐百千强.()
(3)著.我旧时裳()(4)双兔傍地走.()
(5)少习骑,长而益.精()(6)木兰乃易.男装()
(7)市.鞍马()(8)朔.风裂人肤()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4)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3.体悟[甲][丁]中画横线语句,分别提取一个成语______、______。

4.[甲]文中与[丙]文中的“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意思大致相同的是哪三句?
5.[甲][丙]两文均写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请分别找出有关的句子。

6.[甲]文中的哪句话反映了[丁]文中的“秣马备戎行”这一内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7.选出对[乙]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诗人一开头就用一个“作”字把北朝民歌《木兰诗》的诗意高度概括出来。

这个“作”字很传神,它既突出地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生动地描绘出这位女英雄女扮男装“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

要不,“同行十二年”,伙伴们怎么竟“不知木兰是女郎”呢?
B.诗人在诗句“梦里曾经与画眉”中借取《木兰诗》“当窗理云鬓”的意境,运用一真一梦、一主一辅的衬托手法,借助梦境,让木兰脱下战袍,换上红装,运笔尤为巧妙。

C.诗句“几度思归还把酒”刻画了木兰矛盾的内心世界,“几度”二字,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种内心矛盾的深刻性。

D.诗人通过“把酒”“祝明妃”,把木兰对明妃的敬慕之情暗暗地透露出来,把木兰内心的矛盾统一起来,运用对比手法,使木兰和昭君灵犀一点,神交千载,倍觉委婉动人。

这无疑也正是本诗值得特别称许之处。

《〈木兰诗〉拓展阅读》
1.(1)只,仅仅(2)有余(3)穿(4)跑(5)更加(6)换上(7)买(8)北方
2.(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2)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数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归来。

(3)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4)早晨驻扎在雪山的下面,晚上住宿在青海的旁边。

3.[甲]扑朔迷离[丁]秣马厉兵
4.暮宿黄河边,暮至黑山头,壮士十年归。

5.[甲]: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丙]: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互文、排比,增强语势,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写出了出征前的准备工作。

7.D(不是对比手法,而是烘托手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