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第25课时 世界现代史四 冷战和多极化趋势教案1

中考历史复习 第25课时 世界现代史四 冷战和多极化趋势教案1
中考历史复习 第25课时 世界现代史四 冷战和多极化趋势教案1

冷战和多极化趋势

课题冷战和多极化趋势主备主核初三备课组使用者课型复习使用日期课时 5.26- 6.7第25课时教学目标: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难点: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

教学过程

h

一.自学篇

(一)冷战

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1)时间:1947年3月

(2)实质:其实质是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目的:它以“复兴欧洲”为名,试图达到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的目的3.军事上:成立北约

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二).欧共体形成原因: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为摆脱经济依附美国的局面;

③为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

2.欧共体的成立:

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993年更名为“欧洲联盟”。

(三)日本成为世界强国原因

(四)表现:

1.到1955年,日本工业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

2.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

3.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五)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超指,

多强是、、和,

世界格局出现的发展趋势。

h

h (八)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学习测评

1.“冷战”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北约的建立

2.下列对“冷战”政策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

B.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

C.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D.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手段包围苏联3.美国推行“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欧共体成立 D.北约建立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以哪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

)。

A.苏联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B

C

A

D

第六学习主题第1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2012·四川泸州)2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势不可当。下列哪些组织的出现顺应了这趋势的发展?()

?①世界贸易组织②亚太经合组织?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④欧洲联盟?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

?◆(2012·山东泰安)60.始干2009年,发展至今的欧洲

C

着诱人的芳香,又布满着荆棘和刺丛”?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h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编写:班级:小组:姓名:审核: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学习目标】识记60、7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的表现,知道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预习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要求】 1、结合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2、小组内相互检查基础知识,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原因: ①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下降。 ②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 ③地域接近,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④美苏冷战威胁西欧,使西欧国家认识到了联合的重要性 ⑤为促进经济发展(根本原因) 2、过程:①1951年:②1958年: ③1967年: 欧共体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3、进一步发展:欧洲一体化建设 4、意义:①经济:大大促进了西欧 ②政治:推行独立自主的 思考:美国席位变化的原因① ②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 (一)战后初期日本的政策和经济状况: (二)日本崛起: 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为什么? ②前提条件: ③高度重视科技教育: ④经济建设: ⑤外部条件: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 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2、概况: 3、影响:①政治:外交政策的变化: ②经济:三足鼎立: ③挑战美国霸权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①二战后,

②它们在国际上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首脑会议的召开 ①概况:时间 地点 ②内容:A 、通过了《 》确立了 宗旨 B 、不结盟的含义: 3、意义 :①标志着 ②开始改变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四、中国的振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恢复国民经济后,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中国从1956年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到1966年之前,虽然 遇到过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很大 损失,走了弯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改 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 量。 五、美苏争霸的相互削弱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欧洲的联合-欧洲 ――― 日本的崛起-亚洲 世界主要政治力量 不结盟运动-亚非 世界政治格 的发展变化 中国的振兴-亚洲 局多极化的 强大的美国-美洲 出现 衰落的苏联-欧亚 课中案——【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一、预习反馈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2、欧共体形成原因? 3、二战后日本经济兴起的原因? 4、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 二、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要求: 1、生生合作、组内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2、各小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做好相关讨论记录,并确定需进行探究成 果展示的同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参阅下图 实力迅速上升 实力相对下降

2021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欧洲应该联合起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在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准备和尝试之后,1967年,欧洲终于迈出了走向联合的重要一步,建立了()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D.联合国 解析:注意材料信息“欧洲的联合”,结合时间可以判断是C项。 答案:C 2.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重新确立欧洲的国际中心地位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解析:由材料中“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可排除A项;“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可知法国前总统的意图是要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C项,可排除;材料主要涉及欧美关系,并非强调欧洲的联合,排除D项。 答案:B 3.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 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 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 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 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体现了欧洲一体化进程,A项错误;相互合作是欧共体成员达成的共识,但是各国在国际事务中仍然有一定的差异,C、D两项错误。 答案:B 4.1967年欧共体成立。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组成欧共体的三个机构不包括()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

【教学案】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学习目标】 一基本目标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关系。 难点:世界主要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对世界格局影响。 【知识链接】 复习提问: 1.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使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2.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习内容】 A级 A级【基础梳理】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⑴二战后欧洲战争创伤严重,实力大损,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⑵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各国__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_________,它们越来越要求从__美国___的阴影下走出来。 ⑶欧洲任何一国的实力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____ 联合起来 ___,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经过: ⑴1951年,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⑵1958年,这六个国家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⑶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⑷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_农业___政策,建立了__欧洲货币体系______体系,并加强_科技______合作。 3.影响 ⑴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⑵随着势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__美国的竞争对手_______,在政治上,他们也力图推行独立自主__的外交政策, ⑶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形势: ⑴国际:二战后,美国对日本以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政府则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⑵国内:战败后的日本,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2.崛起的原因: ⑴美国的扶植: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减免战争赔偿,还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⑵日本政府推行的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也为日本后来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⑶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⑷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 B级【思维点拨】二战后美国为何要扶植? 当时世界的形势是冷战的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的占领。 3.表现:在1956—1972年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4.影响: ⑴外交: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⑶国际格局:冲击了美国霸权和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C级【课堂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反思巩固】 1、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9-2020年《创新设计》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及答案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指导意见学法指导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用图示法归纳战后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世界多极化的表现。 2.通过经济决定政治的道理理解欧共体、日本外交政策的变化。 知识点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 (3)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形成 (1)1951年,法国等六国成立________。 (2)1958年,六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上述三组织合并为________,简称欧共体。 3.措施 建立________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1)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2)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推行________的外交政策。 (3)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不得不调整对欧政策。 1.(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对抗苏联。() 2.(判断)欧共体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简称。() 3.(思考)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实质上他是意在说明什么? 试答: 知识点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________,日本政府采取追随美国的政策。 (2)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衰竭。 2.原因 (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减免________,提供________援助。 (2)战后初期________改革,铲除封建因素。 (3)重视科技与________。 (4)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3.成就:1956~1972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自主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自主检测岳麓版 必修1 一、单项选择题 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2012年山东潍坊四县高三期中)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C.世界政治的多元化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3.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选择了一幅漫画作为封面(下图所示:图中左边是日本相扑选手,右边是美国山姆大叔),这幅漫画寓意着( ) ①日本对美国的大国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②美日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③世界形成了新的两极格局④美日矛盾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1年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1956年12月18日,日本正式加入联合国组织,成为联合国第77个成员国。加入联合国使日本“国际上的地位迎来了战后外交史上最大的转机”,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日本的行动表明了其正在谋求国际地位的上升 B.日本国际地位提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日本正在成为国际秩序的受益国 D.日本该行动表明了政治上不再追随美国 5.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6.(2012年江西南昌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会议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 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学案)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重难点问题:1.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2.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三足鼎立局面说明了什么? 【课前预习】 背景: ①二战后国际地位下降; ②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加强了联系 ③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过程:1951年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 1958年,成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三大共同体合并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建立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 加强______________。 影响:①经济上,促进西欧经济实力增强,成为_______________ ②政治上,推行_____________政策,美国霸权地位严重削弱, 推动世界格局开始走向多极化。 崛起原因:①二战后,______国扶植; ②美国占日期间推行的__________改革(条件);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制定___________,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 ④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后勤基地 标志: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仅次于美国。 影响:①由“一边倒”到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_______________; ②资义世界经济领域____________三足鼎立,冲击两极格局(世界经济 的多极化是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 兴起原因:民族独立;美苏对峙争夺 标志:________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基本原则和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①标志_______________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此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_______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回复,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总结: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争霸双方受损;生活在美国的羽翼下的欧洲和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了联合自强和崛起,逐渐走出了美国的阴影;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国开始振兴,都极大地改变了“冷战”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欧洲共 同体的形成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

2020年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2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解析版)

考点2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十年真题】 1.(2019.4·浙江高考·25)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这个条约旨在( )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结合所学,上述内容指代欧洲一体化的开启,1951年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故选C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意在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排除A项;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不是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排除B项;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标志着欧共体由单一经济组织变为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排除D项。 2.(2019·北京高考·23)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 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教案

《世界多极化趋势》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欧洲共同体形成原因、形成的标志,欧共体的发展和影响;日本崛起的背景、原因、表现、影响;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倡导人、标志、特点、历史影响。了解美欧关系、美日关系变化的史实。 (2)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长,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3)运用:①问题探究:日本为何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②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阅读思考:20世纪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几次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二战后其新发展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这些新变化有何共同点?据此我们有何启示? (2)通过查阅材料探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3)小组讨论欧洲共同体的形成的原因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教材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较多,通过对欧美关系、美日关系的演变及演变的原因适日本经济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弱国无外交”、“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导致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只有发展经济,壮大自己,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欧共体成立的背景和深远影响;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其对政治大国地位的谋求;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和作用。 难点 利用政治与经济的作用与反作用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二战后初期,美苏凭借强大的实力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格局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随着战后欧日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对美国的霸权提出挑战的力量越来越大。独立后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反殖反霸斗争中逐步走向联合,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重大冲击,世界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发展。 新课学习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学生:首先看《欧洲共同体》地图,掌握欧共体成员国所属区域。 引导学生: 结合教材有关欧共体的知识介绍,按提示阅读:欧洲国家为何要建立这一组织?其主要目标和作用是什么? 【启示】 1.背景:(1)原因:西欧经济的发展要求。(2)目的:联合自保,加快经济的发展。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 2.形成: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总部在布鲁塞尔)。 3.作用:(1)政治经济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2)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材料: 材料一早在上个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已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又有所发展,但战后又一度削弱。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二战后……不仅没有收缩,相反有更大的发展。表现在,其一……变成了经常性行为;其一……变成了指导经济增长的全面政策体系。 材料二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是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工具,是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形式。具体地说,它是大垄断企业为了占据国外市场和资源,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予公司,从而形成一个从国,

25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一?专题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内容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教学要求】 1 ?简要归纳欧洲共同体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了解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的表现。 2?叙述中国振兴所历经的阶段与概貌,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基本情况。 3?概述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表现。 4?感受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增强振兴中国的使命 感。 【考试说明】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 2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考点解读】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 1、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1原因 2、欧州的政治家们认识至叽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⑵形成: ①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6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 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法、德、意、荷、比、卢6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③1967年,1965年6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⑶扩大 ①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一次扩大 ②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关系。 ③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 ④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三次扩大。 ⑷影响 ①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③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2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 原因:(1)把经济发展作为立国之本,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对外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