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转矩和恒转矩、矢量控制和VF控制的区别

变转矩和恒转矩、矢量控制和VF控制的区别
变转矩和恒转矩、矢量控制和VF控制的区别

变转矩和恒转矩、矢量控制和VF控制的区别?

- 解决时间:2009-2-25 15:20

求教:变转矩和恒转矩、矢量控制和VF控制的区别?

问题ID: 31798提问者:jiaobo - 新生第1级

最佳答案

简单举例

变转矩就是负载转矩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如风机水泵

恒转矩就是负载转矩不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如皮带运输机提升机等机械负载

VF控制就是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比值为恒定值或正比例50HZ时输出电压为380V,25HZ时输出电压为190V即恒磁通控制

矢量控制,把输出电流分励磁和转矩电流并分别控制

矢量控制时的速度控制(ASR)通过操作转矩指令,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 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

带PG 的V/f 控制时的速度控制通过操作输出频率,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 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

回答者:wrp0 - 中级技术员第6级2009-2-19 09:22

其他回答

一、V/F控制方式

变频器采用V/F控制方式时,对电机参数依赖不大,一般强调“空载电流”的大小。由于我们采用矢量化的V/F控制方式,故做电机参数静止自整定还是有必要的。不同功率段的变频器,自学习后的空载电流占额定电流大小百分比也是不同的。

一般有如下百分比数据:5.5kW~15 kW,空载电流P9.05的值为30%~50%的电机额定电流;3.7 kW 及以下的,空载电流P9.05的值为50%左右的电机额定电流;特殊情况时,0.4 kW、0.75 kW、

1.5 kW,空载电流P9.05的值为70%~80%的电机额定电流;有的0.75 kW功率段,参数自整定后

空载电流为电机额定电流的90%。空载电流很大,励磁也越大。

何为矢量化的V/F控制方式,就是在V/F控制时也将输入电流量进行解耦控制,使控制更加精确。

变频器输出电流包括两个值:空载电流和力矩电流,输出电流I的值为空栽电流Im和力矩电流It 平方和后开2次方。故空载电流是影响变频器输出电流的主要因素之一。

V/F控制时输出电压与运行频率之比为一定值:即U/F=K(K为常数),P0.12=最大输出电压U,P0.15=基频F。

上图中有个公式,描述转矩、转速、功率之间的关系。变频器在基频以下运行时,随着速度增快,可以输出恒定的转矩,速度增大不会影响转矩的输出;变频器在基频以上运行时,只能保证输出额定的功率,随着转速增大,变频器不能很好的输出足够大的力;有时候变频器速度更快,高速运行时,处于弱磁区,我们必须设置相应的参数,以便让变频器适应弱磁环境。

速度与出力,高速或者低速时,两者不可兼得,这里有个数据概念:调速范围,指满足额定转矩出力的最低频率与最高频率的比值。以前一般的VF控制方式调试范围为1:20~1:40,我司产品

V/F控制调速范围可以达到1:100,能够满足更多范围的行业应用。在开环矢量时可以达到1:200,闭环矢量时达到1:1000,接近伺服的性能。

变频器V/F控制系统运行时,有两种方式进行转矩的提升:

1、自动转矩提升:

必须在P0.16=0且P4.00=0时,自动转矩提升才有效。其作用为:变频器V/F控制低频运行时,提高输出电压,抵消定子压降以产生足够的转矩,保证电机正常运行。自动转矩提升与变频器设置“空载电流”和静止学习的“定子电阻”有关系,变频器必须作电机参数静止自整定,才能更好的控制电机运行。变频器作自动转矩提升控制电机时,见上图所示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线性关系,运行中因为负载变化对电压输出作适当的增减,由于响应时间的快慢,所以会出现出力不稳定因素。

2、手动转矩提升

设置P0.16为某一数值时,或者设置P4.00为非零时,手动转矩提升才有效。手动转矩提升只与变频器设置“空载电流”有关系,受电机其他参数设置影响较小。如下图所示,为手动转矩提升曲线图。变频器输出作手动转矩提升,其转矩出力在原来基础上成线性增加,所以出力稳定,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出力稳定。但是转矩提升不益太大,转矩提升的幅度应根据负载情况适当设定,提升过多,在启动过程中将产生较大的电流冲击。

自动转矩提升只能满足一拖一的输出情况,当涉及一台变频器拖动多台电机时,V/F控制时必须采用手动转矩提升,即设置P0.16为非0值。

V/F控制时的有关性能参数调试:

PA.02为V/F控制转差补偿增益,设置此参数时,可以参考电机额定转速P9.02来设定参数。该功能有助于变频器在负载波动及重载情况下保持电机转速恒定,即补偿由于负载波动而导致的电机转速增减,但是由于补偿本身的响应时间问题,导致系统出现不稳定因素增多,在系统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此功能码设置为0有一定效果。

PA.04、PA.05为电流限定功能,由于瞬时负载过大而导致系统没法正常运行,可以适当增大PA.05限定值。

V/F控制涉及到以上注意要点和关键功能码。

二、矢量控制方式

变频器作矢量控制时,对电机参数的依赖很大,所以必须对电机作旋转自整定,参数自整定前,必须设置正确的电机机型参数,完全脱开电机负载。

Pd.01、Pd.02、Pd.03、Pd.04、Pd.05、Pd.15、Pd.16参数说明:

下图所示为速度环比例增益与积分时间、电流环比例系数与积分系数调节。Pd.01~ Pd.05为速度环比例增益与积分时间调节参数,设置Pd.05=5HZ,当电机运行频率大于5HZ的时候,Pd.01、Pd.02调节参数起作用;当电机运行频率小于5HZ的时候,Pd.03、Pd.04调节参数起作用。运行参数输出T与比例增益P成正比,与积分时间I成反比,所以Pd.01~ Pd.04四组参数,P设置越大,I设置越小,那么T就越大,变频器控制电机动态响应就越快,此时速度环输入频率与反馈频率一旦有频率差,系统就响应迅速。但是响应太快了会导致电机出现震荡非常厉害。

举例:某现场,Pd.01和Pd.03为出厂值2或3,此两参数设置在5HZ上下时的比例增益P。开始调试,进行参数自学习,作矢量控制,设置P0.03=4,点运行,此时电机震动非常厉害,电流很大,运行根本不正常。后来设置Pd.01=1和Pd.03=1,然后再运行电机,运行很稳定,无任何异常情况。这里我们让动态响应变慢了,那么系统响应慢些了,频率及电流输出就稳定些了。但是调试基本原则是,“在系统无震荡的前提下”,响应越快越好,也就是Pd.01和Pd.03越大,Pd.02和Pd.04越小,响应就越快,越好。因为实时跟踪反馈的速度,然后作出频率及电流、转矩输出调整,这是开环矢量型变频器控制出力稳定性的基本要求。

一般小功率的变频器带电机场合,需要适当减小Pd.01和Pd.03,增大Pd.02和Pd.04,这样更能

适应现场的调试工作,当然是根据具体情况来调节数据,不能一概而论。

Pd.15和Pd.16为电流环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下图所示电流环调节过程。在电流环调整时,比例系数P、积分系数I越大,对系统作用越强。一般此两参数不作更改。

举例:

1、某现场测试,变频器带一台电机空载,作旋转自学习以后,矢量控制,点运行。电机平稳运行着,只是电机内部会发出嗡嗡的声音,感觉电机轴在内部遇到什么阻碍,象棉花塞着了一样,我们观察电机输出空载电流,比通常情况电流输出要高一些,系统不会有大的抖动和震动,就只出现上面文字说明的情况,也不严重,但是就是与正常情况有点区别。后来我们更改Pd.15和Pd.16参数由1000变成400,然后再运行电机,此时有明显效果,电流偏小了,与正常运行电流一致了,也没有嗡嗡的声响了。此时我们调节参数把电流环作用减弱了,响应不是那么快了,然后能满足此电机的正常运行。

2、当现场控制需要高速运行,超过基频50HZ(举例),那么电机进入弱磁场区域,存在系统震荡,那么此时可以把Pd.16由1000减小为0,让电流环积分增益I作用为0,此时,弱磁区高速运行就不存在问题了,系统运行稳定无震荡。

Pd.08、Pd.09参数说明:

此两个参数分别对驱动转矩和制动转矩进行限定,值越大,那么变频器启动瞬间输出的瞬间转矩力就越大,VF控制和矢量控制时加减速响应时间越快。

Pd.14参数说明:

此功能设置欲激磁时间,欲激磁是在电机启动前事先建立起磁通,以达到电机启动时快速响应的目的。当有运行指令时,先按本功能码设定的时间进入欲激磁状态,磁通建立起来后,再进入正常的加速运行。

在不影响加速的情况下,此参数设置的越长,那么电机起动出力越好。我们出厂值设置为0.3S,有些电机可以设置为0,不需要预激磁。在实际调试过程中,适当增加点预激磁时间,对控制电机有一定的效果。

Pd.17、Pd.18

此两个参数分别设置电机在电动、发电时的转差补偿。调试此两个参数时,需要与P9.02、P0.15作配合调试。Pd.17在矢量开环、矢量闭环、电动状态时有效,比如机床加速可调试此参数。Pd.18在矢量开环、矢量闭环、发电(制动)时有效,比如机床减速可调试此参数。

Pd.21、Pd.22、Pd.23、Pd.24

此四组参数在闭环矢量控制时设置相关的参数。

Pd.25、Pd.26、Pd.27

在闭环矢量控制时实现零伺服功能。

Pd.33

该参数对恒功率区的转矩限定进行补偿。改变该参数可以优化变频器运行在恒功率区的加减速时间和输出转矩。

举例:在机床开环矢量调试时,机床要求速度到3000到4000转每分钟,但是调试时速度只能达到3000转,然后速度就上不去了,并且速度会缓缓降下来。我们把Pd.33由40减为0后,速度很容易就上去了,无任何问题出现。

矢量控制涉及到以上注意要点和关键功能码。

三、转矩控制方式

Pd.15、Pd.16

在转矩控制时,速度环比例增益和积分时间Pd.01~ Pd.05无效;电流环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Pd.15、Pd.16有效,但是很少调此两个参数。

Pd.28、Pd.29、Pd.30、 Pd.31、Pd.32

此五组功能码仅在转矩控制模式下有效。Pd.28是静摩擦补偿系数,当系统在转矩控制模式下,为

了克服系统零速运行时或启动时的静摩擦力,可以设置静摩擦补偿系数,以提供给系统预设的转矩

提升量。当系统运行起来后,运行时存在摩擦力减少变频器输出的转矩量,可以设定Pd.29减少该

摩擦力对变频器输出转矩的影响。Pd.30、 Pd.31、Pd.32为转动惯量补偿系数,在系统加减速时,

调试此参数有一定的效果。

基于蓝海华腾变频器V6-H说明书作以上说明

回答者:宣和电气- 资深学长第3级 2009-2-19 09:07

1.恒转矩是在转速变化过程中,转矩保持不变. 变转矩是随转速的升高,转矩要增大.

2. 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是通过矢量坐标电路控制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以达到对电动机在d、q、0

坐标轴系中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分别进行控制,进而达到控制电动机转矩的目的。通过控制各矢

量的作用顺序和时间以及零矢量的作用时间,又可以形成各种PWM波,达到各种不同的控制目的。

例如形成开关次数最少的PWM波以减少开关损耗。目前在变频器中实际应用的矢量控制方式主要

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和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两种。

3. V/f控制

V/f控制是为了得到理想的转矩-速度特性,基于在改变电源频率进行调速的同时,又要保证电

动机的磁通不变的思想而提出的,通用型变频器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V/f控制变频器结构

非常简单,但是这种变频器采用开环控制方式,不能达到较高的控制性能,而且,在低频时,必须

进行转矩补偿,以改变低频转矩特性。

回答者:barry - 中级技术员第6级 2009-2-19 09:31

呵呵,是不是应该提练一下那大块的文章呢?

变转矩指的是转速从0-额定转速,扭矩从小到大是非线性变化的;

恒转矩指的是转速从0-额定转速,扭矩从小到大是恒定不变的;

V/F控制:转矩不可控,系统只是一个以转速物理量做闭环的但闭环控制系统,他只能控制电机的

转速;

矢量控制,转矩可控,系统是一个以转矩做内环,转速做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它既可以控制电

机的转速,也可以控制电机的扭矩。

回答者:kdrjl - 初级工程师第9级 2009-2-19 20:04

1、恒转矩控制是指,变频器的输出转矩不随着负载电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一个恒定值

不变。一般是相对于恒功率控制而言。

变转矩控制是指,随着负载电机的转速变化,变频器输出转矩值也随之改变。

2、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原理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一系列坐标

变换把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对电机的转矩电流分量和励磁分量分别进行控制,

在转子磁场定向后实现磁场和转矩的解耦,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使异步电机得到

接近他励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

具体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

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

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分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和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两种,前者精度高后者精度低。矢量

控制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方式,首先必须解决电机转速和转子磁链位置角的在线辨识问题。常

用的方法有基于检测定子电流信号的辨识方法,有同时使用电流检测信号和电压检测信号的辨识方法,还有根据电流检测信号和逆变器的开关控制信号重构电压信号的方法。

3、V/f控制——

根据电机原理可知,三相异步电机定子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E1=4.44f1N1Φm式中:E1--定

子每相由气隙磁通感应的电动势的有效值,V ;f1--定子频率,Hz;N1——定子每相绕组有效匝数;

Φm-每极磁通量由式中可以看出,Φm的值由E1/f1决定,但由于E1难以直接控制,所以在电动

势较高时,可忽略定子漏阻抗压降,而用定子相电压U1代替。那么要保证Φm不变,只要U1/f1

始终为一定值即可。这是基频以下调时速的基本情况,为恒压频比(恒磁通)控制方式,属于恒转

矩调速。

基准频率为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频率,基准频率所对应的电压为即为基准电压,是恒转矩调速区

的最高电压,在基频以下调速时,电压会随频率而变化,但两者的比值不变。在基频以上调速时,

频率从基频向上可以调至上限频率值,但是由于电机定子不能超过电机额定电压,因此电压不再随

频率变化,而保持基准电压值不变,这时电机主磁通必须随频率升高而减弱,转矩相应减小,功率

基本保持不变,属于恒功率调速区。

回答者:俱怀逸兴壮思飞- 顶级工程师第12级 2009-2-19 20:30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VF控制解析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VF控制解析 1.变转矩就是负载转矩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是非线性变化的,如风机水泵 恒转矩就是负载转矩不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一般是相对于恒功率控制而言。如皮带运输机提升机等机械负载 2.VF控制就是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比值为恒定值或正比。例如:50HZ时输出电压为380V,25HZ时输出电压为190V即恒磁通控制;转矩不可控,系统只是一个以转速物理量做闭环的单闭环控制系统,他只能控制电机的转速 根据电机原理可知,三相异步电机定子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 E1=4.44f1N1Φm式中:E1--定子 每相由气隙磁通感应的电动势的有效值,V ;f1--定子频率,Hz;N1——定子每相绕组有效匝数;Φm- 每极磁通量由式中可以看出,Φm的值由E1/f1决定,但由于E1难以直接控制,所以在电动势较高时, 可忽略定子漏阻抗压降,而用定子相电压U1代替。那么要保证Φm不变,只要U1/f1始终为一定值即可。这是基频以下调时速的基本情况,为恒压频比(恒磁通)控制方式,属于恒转矩调速。 基准频率为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频率,基准频率所对应的电压为即为基准电压,是恒转矩调速区 的最高电压,在基频以下调速时,电压会随频率而变化,但两者的比值不变。在基频以上调速时,频 率从基频向上可以调至上限频率值,但是由于电机定子不能超过电机额定电压,因此电压不再随频率 变化,而保持基准电压值不变,这时电机主磁通必须随频率升高而减弱,转矩相应减小,功率基本保 持不变,属于恒功率调速区。 3.矢量控制,把输出电流分励磁和转矩电流并分别控制,转矩可控,系统是一个以 转矩做内环,转速做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它既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也可以控制电 机的扭矩。 矢量控制时的速度控制(ASR)通过操作转矩指令,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 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 带PG 的V/f 控制时的速度控制通过操作输出频率,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 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 矢量控制原理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一系列坐标变换把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对电机的转矩电流分量和励磁分量分别进行控制,在转子磁场定向后实现磁场和转矩的解耦,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使异步电机得到接近他励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 具体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分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和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两种,前者精度高后者精度低。矢量控制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方式,首先必须解决电机转速和转子磁链位置角的在线辨识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基于检测定子电流信号的辨识方法,有同时使用电流检测信号和电压检测信号的辨识方法,还有根据电流检测信号和逆变器的开关控制信号重构电压信号的方法。

变频器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

变频器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具体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矢量控制方式又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式和有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同样是在进行U/f=恒定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异步电动机的实际速度n,并得到对应的控制频率f,然后根据希望得到的转矩,分别控制定子电流矢量及两个分量间的相位,对通用变频器的输出频率f进行控制的。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消除动态过程中转矩电流的波动,从而提高了通用变频器的动态性能。早期的矢量控制通用变频器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 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是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理论发展而来的。实现精确的磁场定向矢量控制需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是很困难的,但人们发现,即使不在异步电动机中直接安装磁通检测装置,也可以在通用变频器内部得到与磁通相应的量,并由此得到了所谓的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它的基本控制思想是根据输入的电动机的铭牌参数,按照一定的关系式分别对作为基本控制量的励磁电流(或者磁通)和转矩电流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的频率使励磁电流(或者磁通)和转矩电流的指令值和检测值达到一致,并输出转矩,从而实现矢量控制。

电机的恒功率和恒转矩的区别(已看2)精编版

电机的恒功率和恒转矩的区别 出厂设计的电机,都是按照在工频电压下(380V,50HZ)的给定下,所得到的额定转速值,如果我们在实际工况当中,没有达到380V,比如说只有300V、50HZ,那么这是一个欠压的情况,肯定是不能达到额定的转速值,因为按照这个电机的设计,50HZ的频率下,一定要有380V的电压来励磁,如今没有在额定电压下,没有达到应有的磁场强度,磁通偏小,那么肯定会影响速度的,不能因为n=60f/p这个公式来看速度的变化。又比如说在380V的40HZ的输入的情况下,根据公式E=K*F*Q,E不变,f降低了,那么Q磁通变大了,这是一种过压的情况,过大的励磁,磁通在长时间下,会使电机发热并有可能烧毁的。所以说磁通这个值不能过大,这个值是根据电机在设计的时候就决定了其承载磁通能力。我们通常在恒转矩调速时(50HZ以下),此时的磁通为额定磁通,也称为满磁,如果电压/频率变大,则会超过这个磁通值,造成电机发热。 下面说恒转矩调速和恒功率调速 恒转矩调速,就是说让磁通保持一个不变的值,V/F=Q(磁通)是一个不变的值,为什么叫恒转矩调速,就是说负载的转矩是个定值,我们要求电机输出的转矩值也是个定值,看公式:T=K*I*Q,如今Q不变,那么电机输出转矩就和I成正比,因为Q这个值我们通过铭牌就可以计算出来的V(额定电压)/50HZ,所以在Q确定且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线圈的额定电流(不论有

无负载,最大通过电流)确定的情况下,该电机能输出的最大力矩也就能够确定(也就能确定电机能带动多大转矩的恒负载),所以我们电机的过流能力就体现了电机的过载(转矩)能力。 在恒转矩调速下,我们也只需要通过变频器向电机输送经过调制的一定频率的电压(这个比是磁通,是个定值),负载的转矩也是个定值,那么n一定,T一定,输入的功率P也就定了。如果f增大,转速N增大,那么功率P也就变大了,因为转矩T 是不会因为速度增大而变大的(这个也叫恒转矩负载,如传送带。恒转矩负载的特点是负载转矩与转速无关,任何转速下转矩总保持恒定或基本恒定。应用的场合比如传送带、搅拌机,挤压机等摩擦类负载以及吊车、提升机等位能负载) 还有一点,额定转速这个值是电机空转时所得到的值,这个值对于我们的意义来说,在达到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在达到额定功率的情况下,这个值越大,输出转矩就越小,这个就是恒功率调速的一个特点。公式T=9550*P/N(额定转速)。所以在F>50HZ 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已经输出为最大功率了),我们在使N变 大的时候,要注意T在变小,要避免T太小而小于负载转矩引 起事故。在恒功率调速时,我们是通过减小磁通来达到减小输出转矩从而提高速度的这样的过程来调速,所以这个也叫弱磁调速。 恒转矩负载的特点是负载转矩与转速无关,任何转速下转矩总保持恒定或基本恒定。应用的场合比如传送带、搅拌机,挤压机等摩擦类负载以及吊车、提升机等位能负载。

ABB变频器直接转矩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国外的原文有的也称为Direct self-control——DSC,直译为直接自控制,这种“直接自控制”的思想以转矩为中心来进行综合控制,不仅控制转矩,也用于磁链量的控制和磁链自控制。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的区别是,它不是通过控制电流、磁链等量间接控制转矩,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量控制,其实质是用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以定子磁场定向方式,对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进行直接控制的。这种方法不需要复杂的坐标变换,而是直接在电机定子坐标上计算磁链的模和转矩的大小,并通过磁链和转矩的直接跟踪实现PWM脉宽调制和系统的高动态性能。 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变频调速,是继矢量控制技术之后又一新型的高效变频调速技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德国鲁尔大学的M.Depenbrock教授和日本的I.Takahashi教授分别提出了六边形直接转矩控制方案和圆形直接转矩控制方案。1987 年,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又被推广到弱磁调速范围。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用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计算与控制电动机的转矩,采用定子磁场定向,借助于离散的两点式调节(Band-Band)产生PWM 波信号,直接对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最佳控制,以获得转矩的高动态性能。它省去了复杂的矢量变换与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简化处理,没有通常的PWM 信号发生器。它的控制思想新颖,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手段直接,信号处理的物理概念明确。直接转矩控制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即:转矩和磁链脉动。针对其不足之处,现在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相对于早期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 在实际应用中,安装速度传感器会增加系统成本,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降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速度传感器不实用于潮湿、粉尘等恶劣的环境下。因此,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便成了交流传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转子速度估计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卡尔曼滤波器位置估计法、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磁链位置估计法、状态观测器位置估计法和检测电机相电感变化法等。有的学者从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出发,利用转子磁链方程构造了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只要选择适当的参数自适应律,速度辨识器就可以比较准确地辨识出电机速度。 (2)定子电阻变化的影响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VF控制解析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V F 控制解析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VF控制解析 1.变转矩就是负载转矩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是非线性变化的,如风机水泵 恒转矩就是负载转矩不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一般是相对于恒功率控制而言。如皮带运输机提升机等机械负载 控制就是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比值为恒定值或正比。例如:50HZ时输出电压为380V,25HZ时输出电压为190V即恒磁通控制;转矩不可控,系统只是一个以转速物理量做闭环的单闭环控制系统,他只能控制电机的转速 根据电机原理可知,三相异步电机定子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E1=4.44f1N1Φm式中:E1--定子每相由气 隙磁通感应的电动势的有效值,V;f1--定子频率,Hz;N1——定子每相绕组有效匝数;Φm-每极磁通量由式 中可以看出,Φm的值由E1/f1决定,但由于E1难以直接控制,所以在电动势较高时,可忽略定子漏阻抗压降,而用定子相电压U1代替。那么要保证Φm不变,只要U1/f1始终为一定值即可。这是基频以下调时速的 基本情况,为恒压频比(恒磁通)控制方式,属于恒转矩调速。 基准频率为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频率,基准频率所对应的电压为即为基准电压,是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电压,在基频以下调速时,电压会随频率而变化,但两者的比值不变。在基频以上调速时,频率从基频向上可以 调至上限频率值,但是由于电机定子不能超过电机额定电压,因此电压不再随频率变化,而保持基准电压值不变,这时电机主磁通必须随频率升高而减弱,转矩相应减小,功率基本保持不变,属于恒功率调速区。 3.矢量控制,把输出电流分励磁和转矩电流并分别控制,转矩可控,系统是一 个以转矩做内环,转速做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它既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也可以控制电机的扭矩。矢量控制时的速度控制(ASR)通过操作转矩指令,使得速 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带PG的V/f控 制时的速度控制通过操作输出频率,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的反馈或速 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 矢量控制原理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一系列坐标变换把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对电机的转矩电流分量和励磁分量分别进行控制,在转子磁场定向后实现磁场和转矩的解耦,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使异步电机得到接近他励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具体做法

变频器驱动恒转矩负载的注意事项

采用变频器和普通异步电动机驱动恒转矩负载,例如传送带、升降机等由于高次谐波的原因,电动机的温升增大。又由于低速时风扇的冷却效果变差,在选择电动机时,根据变频器的不同,转矩要作相应的折扣,因此电动机的容量要适当增大。由于是恒转矩负载,即使转速变化,电动机的电流也基本不变,若电动机构造为全封闭外扇形,则低速运转时电动机的冷却能力下降,会发生过热现象,因此要注意: (l)考虑为恒转矩负载选用变频器专用电动机。 (2)加装专用冷却风扇。 (3)增大一档电动机容量,降低负载率。 若增大电动机的容量,空载电流或起动电流及波动电流也随之增加,有时还要同时增大变频器的容量。 变频器驱动恒转矩负载时,低速下的转矩要足够大,并且有足够的转矩过载能力,对于U/f控制变频器,应有低速下的转矩提升功能。低速下如果U /f的值不足,电动机产生的转矩可能无法满足起动或低速稳定运行的需要,如果U/f 的值过大,又可能使电动机出现高饱和。因此应对U/f特性进行仔细调整。 通用变频器的转矩提升强度可以人为设定和调整。如果采用具有转矩控制功能的第二代通用变频器,则更适合于恒转矩负载,这类变频器具有U/f模式的自动调整功能,低速下的过载能力比较大。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 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仪器仪表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482604522.html,。

变频器的VF控制与矢量控制

变频器的V/F控制与矢量控制 U/f=C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方式其特点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转矩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使输出最大转矩减小。另外,其机械特性终究没有直流电动机硬,动态转矩能力和静态调速性能都还不尽如人意,且系统性能不高、控制曲线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转矩响应慢、电机转矩利用率不高,低速时因定子电阻和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存在而性能下降,稳定性变差等。因此人们又研究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 一、矢量控制(VC)方式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其实质是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分别对速度,磁场两个分量进行独立控制。通过控制转子磁链,然后分解定子电流而获得转矩和磁场两个分量,经坐标变换,实现正交或解耦控制。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转子磁链难以准确观测,系统特性受电动机参数的影响较大,且在等效直流电动机控制过程中所用矢量旋转变换较复杂,使得实际的控制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分析的结果。 V/F控制与矢量都是恒转矩控制。U/F相对转矩可能变化大一些。而矢量是根据需要的转矩来调节的,相对不好控制一些。对普通用途。两者一样 1、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最简单的说,就是将交流电机调速通过一系列等效变换,等效成直流电机的调速特性,就这么简单,至于深入了解,那就得深入了解变频器的数学模型,电机学等学科。 矢量控制原理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一系列坐标变换把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对电机的转矩电流分量和励磁分量分别进行控制。 在转子磁场定向后实现磁场和转矩的解耦,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使异步电机得到接近他励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 具体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2、V/F控制方式—— V/F控制,就是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的比值为恒定值或成比例。例如,50HZ时输出电压为380V的话,则25HZ时输出电压为190V。 变频器采用V/F控制方式时,对电机参数依赖不大,V/f控制是为了得到理想的转矩-速度特性,基于在改变电源频率进行调速的同时,又要保证电动机的磁通不变的思想而提出的,通用型变频器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V/f控制变频器结构非常简单,但是这种变频器采用开环控制方式,不能达到较高的控制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之我见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之我见 My Opinion on Vector Control and Direct Torque Control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变频器开发部 刘宏鑫 MDI R&D Department of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LTD Liu Hong Xin 摘要:本文阐述采用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变频器性能的优劣,提出了两种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变频器 Abstract: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inverter using VC and DTC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trend of VC and DTC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Vector Control Direct Torque Control Inverter 一、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发展 自从70年代初期西德Blaschke等人首先提出矢量控制(Vector Control,简称VC)理论,到80年代中期德国人M.depenbrock等人首先提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Direct Torque Control,简称DTC)以来,全世界各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各大变频器公司投入巨大资金和精力来研究,高性能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由于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均是基于异步电机的动态模型,而且均采用外环为速度环,内环为转矩和磁链控制,从而实现转速和磁链的近似解耦,获得了较好的动态性能[1]。 矢量控制的研究重点在于矢量控制环路的结构、无速度传感器速度辨识和电机参数的离线和在线辨识。DTC的重点在于无速度传感器速度辨识、磁链和转矩自控制、脉冲优化选择器等方面。两者的目的在于提高系统转矩控制动态响应、稳态速度精度(速度辨识的精度、转矩脉动大小、冷态热态情况下的自适应能力)、系统的鲁棒性。由于两者算法对于数字化要求非常高、对运算的速度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受CPU速度的限制,真正高性能全数字化的无PG变频器在90年代中后期才陆续出现的。表1是1999年8家公司商用化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比较[2]。 近几年来,变频器的控制水平又有很大提高,如日立SJ300具有电压检测电路,可以达到1∶500以上的调速范围,而且零速可以达到150%的转矩,富士VG7由于具有电压检测电路,开环辨识精度较高,号称达到开环伺服水平。由于欧洲变频器研发工作着重于V/F 控制或者闭环矢量控制模式,欧洲开环矢量控制变频器的技术水平与日本的差距较多。由于欧洲的制造业非常发达,推动了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相比日本有一定的优势。 二、通用变频器控制技术的现状

变转矩和恒转矩、矢量控制和VF控制的区别

变转矩和恒转矩、矢量控制和VF控制的区别?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9-2-25 15:20 求教:变转矩和恒转矩、矢量控制和VF控制的区别? 问题ID: 31798提问者:jiaobo - 新生第1级 最佳答案 简单举例 变转矩就是负载转矩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如风机水泵 恒转矩就是负载转矩不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如皮带运输机提升机等机械负载 VF控制就是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比值为恒定值或正比例50HZ时输出电压为380V,25HZ时输出电压为190V即恒磁通控制 矢量控制,把输出电流分励磁和转矩电流并分别控制 矢量控制时的速度控制(ASR)通过操作转矩指令,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 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 带PG 的V/f 控制时的速度控制通过操作输出频率,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 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 回答者:wrp0 - 中级技术员第6级2009-2-19 09:22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 您觉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50% (0) 50% (0) 其他回答 一、V/F控制方式 变频器采用V/F控制方式时,对电机参数依赖不大,一般强调“空载电流”的大小。由于我们采用矢量化的V/F控制方式,故做电机参数静止自整定还是有必要的。不同功率段的变频器,自学习后的空载电流占额定电流大小百分比也是不同的。 一般有如下百分比数据:5.5kW~15 kW,空载电流P9.05的值为30%~50%的电机额定电流;3.7 kW 及以下的,空载电流P9.05的值为50%左右的电机额定电流;特殊情况时,0.4 kW、0.75 kW、 1.5 kW,空载电流P9.05的值为70%~80%的电机额定电流;有的0.75 kW功率段,参数自整定后 空载电流为电机额定电流的90%。空载电流很大,励磁也越大。 何为矢量化的V/F控制方式,就是在V/F控制时也将输入电流量进行解耦控制,使控制更加精确。 变频器输出电流包括两个值:空载电流和力矩电流,输出电流I的值为空栽电流Im和力矩电流It 平方和后开2次方。故空载电流是影响变频器输出电流的主要因素之一。 V/F控制时输出电压与运行频率之比为一定值:即U/F=K(K为常数),P0.12=最大输出电压U,P0.15=基频F。

电机的恒功率和恒转矩的区别

电机的恒功率和恒转矩 的区别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电机的恒功率和恒转矩的区别 电机恒功率和恒转矩是用在电机调速中的性能指标; 恒功率调速是指电机低速时输出转矩大,高速时输出转矩小,即输出功率是恒定的; 恒转矩调速是指电机高速、低速时输出转矩一样大,即高速时输出功率大,低速时输出功率小。 首先要记住一点,我们出厂设计的电机,都是按照在工频电压下(380V,50HZ)的给定下,所得到的额定转速值,如果我们在实际工况当中,没有达到380V,比如说只有 300V,50HZ,那么这是一个欠压的情况,肯定是不能达到额定的转速值,因为按照这个电机的设计,50HZ的频率下,一定要有380V的电压来励磁,如今没有在额定电压下,没有达到应有的磁场强度,磁通偏小,那么肯定会影响速度的,不能因为那个60f/p这个公式来看速度的变化。又比如说在380V的40HZ的输入的情况下,根据公式E=K*F*Q,E不变,f 降低了,那么Q磁通变大了,这是一种过压的情况,过大的励磁,磁通在长时间下,会使电机发热并有可能烧毁的。所以说磁通这个值不能过大,这个值是根据我们电机在设计的时候就决定了其承载磁通能力。我们通常在恒转矩调速时(50HZ以下),此时的磁通为额定磁通,也称为满磁,如果电压/频率变大,则会超过这个磁通值,造成电机发热。 下面说恒转矩调速和恒功率调速

恒转矩调速,就是说让磁通保持一个不变的值,V/F=Q(磁通)是一个不变的值,为什么叫恒转矩调速,就是说负载的转矩是个定值,我们要求电机输出的转矩值也是个定值,看公式:T=K*I*Q,如今Q不变,那么电机输出转矩就和I成正比,因为Q这个值我们通过铭牌就可以计算出来的V(额定电压)/50HZ,所以在Q确定且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线圈的额定电流(不论有无负载,最大通过电流)确定的情况下,该电机能输出的最大力矩也就能够确定(也就能确定电机能带动多大转矩的恒负载),所以我们电机的过流能力就体现了电机的过载(转矩)能力。 在恒转矩调速下,我们也只需要通过变频器向电机输送经过调制的一定频率的电压(这个比是磁通,是个定值),负载的转矩也是个定值,那么N一定,T一定,输入的功率P 也就定了。如果F增大,转速N增大,那么功率P也就变大了,因为转矩T是不会因为速度增大而变大的(这个也叫恒转矩负载,如传送带。恒转矩负载的特点是负载转矩与转速无关,任何转速下转矩总保持恒定或基本恒定。应用的场合比如传送带、搅拌机,挤压机等摩擦类负载以及吊车、提升机等位能负载) 还有一点,额定转速这个值是电机空转时所得到的值,这个值对于我们的意义来说,在达到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在达到额定功率的情况下,这个值越大,输出转矩就越小,这个就是恒功率调速的一个特点。公式T=9550*P/N(额定转速)。所以在F>50HZ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已经输出为最大功率了),我们在使N变大的时候,要注意T在变小,要避免T太小而小于负载转矩引起事故。在恒功率调速时,我们是通过减小磁通来达到减小输出转矩从而提高速度的这样的过程来调速,所以这个也叫弱磁调速。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比较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比较 矢量控制是交流电机最为完美的控制方案;直接转矩控制是一种粗况的控制方案。 1971年,F Blaschke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矢量控制理论。矢量控制是通过坐标变换和矢量旋转,将交流电机完全等效为直流电机,然后应用成熟的直流电机控制方案,控制交流电机。因此从控制方案上讲,应用矢量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和直流调速系统具有同样的控制性能。又由于交流电机没有换向器,而且转子结构的特殊性,使得交流调速系统的最终控制性能要优于直流调速系统。 矢量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下, 矢量控制理论的提出,被认为是交流电机控制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同其他理论一样,矢量控制理论从提出到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应用,也经历了坎坷的过程。 1.在当时的情况下,矢量控制的计算量相对较大,各个子单元的计算速度能否满足控制系统整体要求, 2.磁场定向的准确性,受电机参数时变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应用的初期,实际效果差强人意。人们在理论的先进性,和实际的应用效果之间做了一定的取舍。在此背景下,于1977年,A.B.P iunkett在IEEE 杂志上首先提出了直接转矩的控制思想,1985年,由德国鲁尔大学的Depenbrock教授首次取得了实际应用。 直接转矩控制德语称之为Direkte Selb-Stragelung, 英语称之为Direct Self-Control。由于它控制的是转矩,因此后来也经常称之为Direct Torque Control。 直接转矩控制的思想源于矢量控制,其原理框图如下, P214 图6-62 由于直接转矩控制是在两相静止坐标系内,省去了矢量控制中的旋转变换,因而使计算量减少,从而提高了系统整体的运行速度。这在90年代初,鉴于当时的集成芯片的水平,这样的减少还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由于直接转矩控制采用定子磁场控制,避免了转子电阻时变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电机参数时变对系统的影响。

变转矩和恒转矩、矢量控制和VF控制的区别1

简单举例 变转矩就是负载转矩随增大电机转速而增大,如风机水泵 恒转矩就是负载转矩不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如皮带运输机提升机等机械负载 VF控制就是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比值为恒定值或正比例50HZ时输出电压为380V,25HZ时输出电压为190V即恒磁通控制 矢量控制,把输出电流分励磁和转矩电流并分别控制 矢量控制时的速度控制(ASR)通过操作转矩指令,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 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 带PG 的V/f 控制时的速度控制通过操作输出频率,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 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 一、V/F控制方式 变频器采用V/F控制方式时,对电机参数依赖不大,一般强调“空载电流”的大小。由于我们采用矢量化的V/F控制方式,故做电机参数静止自整定还是有必要的。不同功率段的变频器,自学习后的空载电流占额定电流大小百分比也是不同的。 一般有如下百分比数据:5.5kW~15 kW,空载电流P9.05的值为30%~50%的电机额定电流; 3.7 kW及以下的,空载电流P9.05的值为50%左右的电机额定电流;特殊情况时,0.4 kW、0.75 kW、1.5 kW,空载电流P9.05的值为70%~80%的电机额定电流;有的0.75 kW功率段,参数自整定后空载电流为电机额定电流的90%。空载电流很大,励磁也越大。 何为矢量化的V/F控制方式,就是在V/F控制时也将输入电流量进行解耦控制,使控制更加精确。 变频器输出电流包括两个值:空载电流和力矩电流,输出电流I的值为空栽电流Im和力矩电流It平方和后开2次方。故空载电流是影响变频器输出电流的主要因素之一。 V/F控制时输出电压与运行频率之比为一定值:即U/F=K(K为常数),P0.12=最大输出电压U,P0.15=基频F。 上图中有个公式,描述转矩、转速、功率之间的关系。变频器在基频以下运行时,随着速度增快,可以输出恒定的转矩,速度增大不会影响转矩的输出;变频器在基频以上运行时,只能保证输出额定的功率,随着转速增大,变频器不能很好的输出足够大的力;有时候变频器速度更快,高速运行时,处于弱磁区,我们必须设置相应的参数,以便让变频器适应弱磁环境。 速度与出力,高速或者低速时,两者不可兼得,这里有个数据概念:调速范围,指满足额定转矩出力的最低频率与最高频率的比值。以前一般的VF控制方式调试范围为1:20~1:40,我司产品V/F控制调速范围可以达到1:100,能够满足更多范围的行业应用。在开环矢量时可以达到1:200,闭环矢量时达到1:1000,接近伺服的性能。 变频器V/F控制系统运行时,有两种方式进行转矩的提升: 1、自动转矩提升: 必须在P0.16=0且P4.00=0时,自动转矩提升才有效。其作用为:变频器V/F控制低频运行时,提高输出电压,抵消定子压降以产生足够的转矩,保证电机正常运行。自动转矩提升与变频器设置“空载电流”和静止学习的“定子电阻”有关系,变频器必须作电机参数静止自整定,才能更好的控制电机运行。变频器作自动转矩提升控制电机时,见上图所示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线性关系,运行中因为负载变化对电压输出作适当的增减,由于响应时间的快慢,所以会出现出力不稳定因素。 2、手动转矩提升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VF 控制解析 1. 变转矩就是负载转矩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是非线性变化的,如风机水泵 恒转矩就是负载转矩不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一般是相对于恒功率控制而言。如皮带运输机提升机等机械负载 2. VF 控制就是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比值为恒定值或正比。例 如:50HZ时输出电压为380V,25HZ时输出电压为190V即恒磁通控制;转矩不可控,系统只是一个以转速物理量做闭环的单闭环控制系统,他只能控制电机的转速 根据电机原理可知,三相异步电机定子每相电动势的有效 值:E仁4.44f1N1①m 式中:E1--定子每相由气隙磁通感应的电动势的有效值,V ;f1 --定子频率,Hz;N 1 ——定子每相绕组有效匝数;①m-每极磁通量由式中可以看出,①m的值由E1/f1决定,但由于E1 难以直接控制,所以在电动势较高时,可忽略定子漏阻抗压降,而用定子相电压U1代替。那么要保证①m不变,只要U1/f1 始终为一定值即可。这是基频以下调时速的基本情况,为恒压频比(恒磁通)控制方式,属于恒转矩调速。 基准频率为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频率,基准频率所对应的电压为即为基准电压,是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电压,在基频以下调速时,电压会随频率而变化,但两者的比值不变。在基频以上调速时,频率从基频向上可以

调至上限频率值,但是由于电机定子不能超过电机额定电压,因此电压不再随频率变化,而保持基准电压值不变,这时电机主磁通必须随频率升高而减弱,转矩相应减小,功率基本保持不变,属于恒功率调速区。 3. 矢量控制,把输出电流分励磁和转矩电流并分别控制,转矩可控,系统是一个以转矩做内环,转速做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它既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也可以控制电机的扭矩。 矢量控制时的速度控制(ASR )通过操作转矩指令,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 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带PG 的V/f 控制时的速度控制通过操作输出频率,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 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 矢量控制原理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 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一系列坐标变换把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对电机的转矩电流分量和励磁分量分别进行控制,在转子磁场定向后实现磁场和转矩的解耦,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使异步电机得到接近他励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 具体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分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和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两种, 前者精度高后者精度低。矢量控制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方式,首先必须解决电机转速和转子磁链位置角的在线辨识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基于检测定子

电机的恒功率和恒转矩的区别已看

电机的恒功率和恒转矩 的区别已看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电机的恒功率和恒转矩的区别 出厂设计的电机,都是按照在工频电压下(380V,50HZ)的给定下,所得到的额定转速值,如果我们在实际工况当中,没有达到380V,比如说只有 300V、50HZ,那么这是一个欠压的情况,肯定是不能达到额定的转速值,因为按照这个电机的设计,50HZ的频率下,一定要有380V的电压来励磁,如今没有在额定电压下,没有达到应有的磁场强度,磁通偏小,那么肯定会影响速度的,不能因为n=60f/p这个公式来看速度的变化。又比如说在380V的40HZ的输入的情况下,根据公式E=K*F*Q,E不变,f降低了,那么Q磁通变大了,这是一种过压的情况,过大的励磁,磁通在长时间下,会使电机发热并有可能烧毁的。所以说磁通这个值不能过大,这个值是根据电机在设计的时候就决定了其承载磁通能力。我们通常在恒转矩调速时(50HZ以下),此时的磁通为额定磁通,也称为满磁,如果电压/频率变大,则会超过这个磁通值,造成电机发热。 下面说恒转矩调速和恒功率调速 恒转矩调速,就是说让磁通保持一个不变的值,V/F=Q(磁通)是一个不变的值,为什么叫恒转矩调速,就是说负载的转矩是个定值,我们要求电机输出的转矩值也是个定值,看公式:T=K*I*Q,如今Q不变,那么电机输出转矩就和I成正比,因为Q这个值我们通过铭牌就可以计算出来的V(额定电压)/50HZ,所以在Q确定且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线圈的额定电流(不论有无负载,最大通过电流)确定的情况下,该电机能输出的最大力矩也就能够确定(也就能确定电机能带动多大转矩的恒负载),所以我们电机的过流能力就体现了电机的过载(转矩)能力。 在恒转矩调速下,我们也只需要通过变频器向电机输送经过调制的一定频率的电压(这个比是磁通,是个定值),负载的转矩也是个定值,那么n一定,T一定,输入的功率P也就定了。如果f增大,转速N增大,那么功率P 也就变大了,因为转矩T是不会因为速度增大而变大的(这个也叫恒转矩负载,如传送带。恒转矩负载的特点是负载转矩与转速无关,任何转速下转矩总保持恒定或基本恒定。应用的场合比如传送带、搅拌机,挤压机等摩擦类负载以及吊车、提升机等位能负载) 还有一点,额定转速这个值是电机空转时所得到的值,这个值对于我们的意义来说,在达到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在达到额定功率的情况下,这个值越大,输出转矩就越小,这个就是恒功率调速的一个特点。公式T=9550*P/N(额定转速)。所以在F>50HZ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已经输出为最大功率了),我们在使N变大的时候,要注意T在变小,要避免T太小而小于负载转矩引起事故。在恒功率调速时,我们是通过减小磁通来达到减小输出转矩从而提高速度的这样的过程来调速,所以这个也叫弱磁调速。 恒转矩负载的特点是负载转矩与转速无关,任何转速下转矩总保持恒定或基本恒定。应用的场合比如传送带、搅拌机,挤压机等摩擦类负载以及吊车、提升机等位能负载。 恒功率负载的特点是比如机床主轴和轧机、造纸机、塑料薄膜生产线中的卷取机、开卷机等要求的转矩,大体与转速成反比,这就是所谓的恒功率负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VF控制解析(终审稿)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 V F控制解析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V F控制解析1.变转矩就是负载转矩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是非线性变化的,如风机水泵 恒转矩就是负载转矩不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一般是相对于恒功率控制而言。如皮带运输机提升机等机械负载 控制就是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比值为恒定值或正比。例如:50HZ时输出电压为380V,25HZ时输出电压为190V即恒磁通控制;转矩不可控,系统只是一个以转速物理量做闭环的单闭环控制系统,他只能控制电机的转速 根据电机原理可知,三相异步电机定子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E1=4.44f1N1Φm式中:E1--定子每相由气隙 磁通感应的电动势的有效值,V;f1--定子频率,Hz;N1——定子每相绕组有效匝数;Φm-每极磁通量由式中可 以看出,Φm的值由E1/f1决定,但由于E1难以直接控制,所以在电动势较高时,可忽略定子漏阻抗压降,而用 定子相电压U1代替。那么要保证Φm不变,只要U1/f1始终为一定值即可。这是基频以下调时速的基本情况, 为恒压频比(恒磁通)控制方式,属于恒转矩调速。 基准频率为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频率,基准频率所对应的电压为即为基准电压,是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电 压,在基频以下调速时,电压会随频率而变化,但两者的比值不变。在基频以上调速时,频率从基频向上可以调 至上限频率值,但是由于电机定子不能超过电机额定电压,因此电压不再随频率变化,而保持基准电压值不变, 这时电机主磁通必须随频率升高而减弱,转矩相应减小,功率基本保持不变,属于恒功率调速区。 3.矢量控制,把输出电流分励磁和转矩电流并分别控制,转矩可控,系统是一个以转 矩做内环,转速做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它既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也可以控制电 机的扭矩。矢量控制时的速度控制(ASR)通过操作转矩指令,使得速度指令和速 度检出值(PG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带PG的V/f控制时的速度控 制通过操作输出频率,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 差值为0。 矢量控制原理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一系列坐标变换把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对电机的转矩电流分量和励磁分量分别进行控制,在转子磁场定向后实现磁场和转矩的解耦,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使异步电机得到接近他励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具体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矢量控制分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和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两种,前者精度高后者精度低。矢量控制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方式,首先必须解决电机转速和转子磁链位置角的在线辨识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基于检测定子电流信号的辨识方法,有

矢量控制和伺服控制

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最简单的说,就是将交流电机调速通过一系列等效变换,等效成直流电机的调速特性,就这么简单,至于深入了解,那就得深入了解变频器的数学模型,电机学等学科。矢量控制原理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一系列坐标变换把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对电机的转矩电流分量和励磁分量分别进行控制。 在转子磁场定向后实现磁场和转矩的解耦,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使异步电机得到接近他励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 具体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电机伺服控制方式 一般伺服包含三种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转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的。 (1)如果对电机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当然是用转矩模式。 (2)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转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较好。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较好的闭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 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大,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慢。 对运动中的动态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时,需要实时对电机进行调整。那么如果控制器本身的运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运动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较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环从驱动器移到控制器上,减少驱动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大部分中高端运动控制器);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还可以用转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环也从驱动器上移开,这一般只是高端专用控制器才能这么干,而且,这时完全不需要使用伺服电机。 换一种说法是: 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大小,具体表现为例如10V对应5Nm的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时电机轴输出为2.5Nm;如果电机轴负载低于2.5Nm时电机正转,外部负载等于2.5Nm时电机不转,大于2.5Nm时电机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产生)。可以通过即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 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缠绕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缠绕的半径的变化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缠绕半径的变化而改变。 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大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 应用领域如数控机床、印刷机械等等。 3、速度模式:通过模拟量的输入或脉冲的频率都可以进行转动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装置的外环PID控制时,速度模式也可以进行定位,但必须将电机的位置信号或直接负载的位置信号作为上位机的反馈信号,以进行运算控制。位置模式也支持直接负载外环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