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关问题与药物警戒

合集下载

临床药物警戒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临床药物警戒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临床药物警戒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物的不断更新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临床药物警戒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对患者用药的监测和临床后研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药物相关问题,提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临床药物警戒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体系建设、技术支持、监测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临床药物警戒工作中的一个问题是体系建设不足。

临床药物警戒体系需要包括政策法规、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和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建设。

然而,目前不少医疗机构在药物警戒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不足。

一方面,有的医疗机构对临床药物警戒重视度不够,往往只是形式上满足要求,缺乏对临床药物警戒工作的真正认识和重视。

另一方面,有的医疗机构虽然购置了药物警戒系统,但没有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指导,导致临床药物警戒工作不能得到有效推行。

其次,临床药物警戒工作还面临着技术支持不足的问题。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推进,临床药物警戒工作也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

比如,药物警戒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用药情况、提供用药指导等方式,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用药问题。

然而,目前一些医疗机构的临床药物警戒系统在功能设计和应用路径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实际临床需求。

此外,临床药物警戒工作还需要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集成,但目前不少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互通性较差,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临床药物警戒中的作用。

另外,临床药物警戒工作还面临监测手段不完善的问题。

临床药物警戒的目的是通过监测患者用药情况,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然而,现有的监测手段还有一些不足。

首先,目前的药物警戒系统主要依赖于临床医生的主动填报和上报,存在漏报和误报的风险。

其次,目前的药物监测系统主要针对已上市药物进行监测,对于新上市药物的监测往往滞后。

此外,对于个体差异较大的药物,如抗癌药物,需要更加精细化的监测手段,以提高警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为了解决临床药物警戒工作中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相关问答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相关问答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相关问答《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相关问答(一)一、本规范何时实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5月7日签发了《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2021年第65号公告,以下简称“规范”),根据规范第一百三十四条,本规范将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二、自规范发布至施行期间持有人和申办者如何开展相关工作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和获准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药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办者”)应当认真做好规范施行前的准备工作,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交流,学习和掌握规范的核心要义及具体内容,着手建立健全药物警戒体系,并参照规范要求开展药物警戒活动。

三、规范有哪些特点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订后首个关于药物警戒的配套文件,体现了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坚持了药品风险管理的原则,明确了持有人和申办者的药物警戒主体责任,并与国际药物警戒的最新发展接轨。

四、新旧法规文件的相关要求如何衔接规范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制定,其他相关法规文件与规范不一致的,自规范正式施行之日起,按照规范的要求执行。

五、关于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注册的问题根据公告要求,持有人应当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完成信息注册。

对于已经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不良反应直接报告系统”(以下简称“直报系统”)中注册的,持有人无需重新注册;仍未注册的,应当自公告发布之日起60 日内注册。

用户注册信息和产品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 口内在系统中更新。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相关问答(二)一、有关重要药物警戒文件的相关事项《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持有人应当指定药物警戒负责人,负责药物警戒体系的运行和持续改进,包括审核或签发重要药物警戒文件。

重要药物警戒文件包括:药物警戒体系主文件、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方案、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药物警戒计划等。

2024药物警戒知识培训试题

2024药物警戒知识培训试题

药物警戒知识培训试题一、选择题L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自什么时候执行?()[单选题]*A.2023 年02 月10 日B.2023 年07 月01 日√C.2023 年05 月01 日D.2023 年12 月01 日2.《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第七十五条中,中药说明书【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中田可一项在本规定施行之日起满几年后申请药品再注册时仍为“尚不明确"的,依法不予再注册?()[单选题]*A3年√B.5年C.1年D.2年3.中药注册分类包括哪些()[多选题]*A.中药创新药√B.重要改良型新药√C.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D.同名同方药√说明书和标签进行修订。

()[单选题]*A.是√B否5.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已上市药品的(1()和()定期开展上市后评价。

[多选题]*A.安全性√B.有效性√C.稳定性D.质量可控性√6 .某产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汇总分析结果中,累及系统器官胃肠系统疾病PT为腹泻、呕吐、恶心、腹痛,口干、胃肠疾病、腹部不适、便秘。

其中“胃肠疾病"为非预期不良反应,是否需要将该术语增加至【不良反应】中。

(注:PT胃肠疾病的LLT为胃肠道反应,阅读相关报告的"不良反应过程”,具体表现为呕吐、恶心、腹泻、腹痛、腹部不适等1 ()[单选题]*A.是B否√7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已上市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1 [单选题]*A.定期开展上市后评价√8 .定期开展上市后研究C.开展信号检测D.开展风险评估8.持有人应当及时对新的药品安全风险开展评估,分析(),描述(C ),判定(B ),评估(D)等。

[单选题]*A.影响因素√8 .风险类型C.风险特征D.是否需要采取风险控制措施E.获益-风险平衡9 .以下哪些属于药品风险中的人为风险(1 [多选题]*A.质量问题√10 超说明书VC.用药错误√D.药品固有属性11 .药品不良反应聚集性事件:(\ [单选题]*A.是指同一批号(或相邻批号)的同一药品在短期内集中出现多例临床表现相似的疑似不良反应,呈现聚集性特点,且怀疑与质量相关或可能存在其他安全风险的事件。

药物监测和警戒制度

药物监测和警戒制度

药物监测和警戒制度一、目的为加强用药及所参与医疗救治干预措施的可靠性,优化病人的治疗效果,加大改进安全用药力度,促进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制定《药物监测和警戒制度》。

二、参考文件1.《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国家药监局2020年12月3日2.医疗机构药物警戒体系建设专家共识[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2,No.3, June 2022:135-144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2019年12月1日4.《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T/CMEAS 012-2023)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三、名词定义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2.药物警戒:是关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与药物使用相关的不良反应或其他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3.治疗药物监测:是指在临床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定时采集患者的血液(有时采集尿液、唾液等液体),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探讨药物的体内过程,以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药动学和药效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借助先进的分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手段,并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和公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

四、内容(一)一般性原则医院应当规范记录药物警戒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妥善管理药物警戒活动产生的记录与数据。

记录与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保证药物警戒活动可追溯。

对关键的药物警戒活动记录和数据,应当进行确认与复核。

(二)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管理1.医务人员在发现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后,应收集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和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况,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或用药错误报告表,及时交药物警戒工作组进行评价。

2.对于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药物警戒负责人须30日内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对于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药物警戒负责人接到报告后,须立即对患者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15日内上报;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作为随访材料及时上报。

医院药物警戒管理制度

医院药物警戒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药物警戒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医院成立药物警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药物警戒管理制度,协调解决药物警戒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 药物警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药物警戒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药物警戒工作,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风险管理、信息报送等。

三、药物警戒工作内容1.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1)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定期收集、整理、分析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2)对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进行分类、评估,及时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3)对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调查、核实,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药品风险管理(1)对高风险药品进行重点监控,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2)定期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药品风险,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开展药物警戒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和警惕性。

3. 信息报送(1)按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2)对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进行保密,确保患者隐私。

四、药物警戒工作要求1. 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药物警戒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 药剂科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建立、维护和运行,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临床科室应积极配合药物警戒工作,及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4. 药物警戒办公室应定期对药物警戒工作进行总结、评价,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五、奖惩措施1. 对在药物警戒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未履行药物警戒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个人和集体,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医院药物警戒工作领导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药物警戒报告管理制度

药物警戒报告管理制度

药物警戒报告管理制度一、前言药物警戒报告是指对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其他安全事件进行识别、收集、评估、监测和报告的过程。

药物警戒报告管理制度是指组织内建立和实施的针对药物警戒报告的规范化管理体系,目的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物质量和效能,促进药物合理使用。

药物警戒报告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了报告制度、报告流程、报告评价和分析、报告反馈和学习等方面。

下面将对药物警戒报告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报告制度1.报告范围药物警戒报告管理制度需要规定哪些事件需要进行警戒报告。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不良反应:患者在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已知和未知的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误用:患者对药物使用方式不正确导致的不良事件。

-药物滥用:患者故意超量使用药物导致的不良事件。

-药物配伍不当: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事件。

-其他安全事件: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其他不良事件。

2.报告人员药物警戒报告管理制度需要规定谁可以进行药物警戒报告。

通常包括以下人员:-临床医生:对于医院内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识别、收集和报告。

-药师: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识别和报告。

-患者:对于自己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其他安全事件进行报告。

-其他医疗工作人员:包括护士、实验室技师等,对于发现的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进行报告。

3.报告渠道药物警戒报告管理制度需要明确通过哪些渠道进行药物警戒报告。

通常包括以下渠道:-口头报告:在医院内部,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口头告知药物不良事件的主管部门。

-书面报告:在医院内部,医务人员可以填写报告表格进行药物不良事件的书面报告。

-网络报告:建立电子报告平台,医务人员和患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药物不良事件的报告。

三、报告流程1.报告收集药物警戒管理制度需要规定对于药物不良事件的收集方式和内容,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行存储。

2.报告评估对于收集到的药物不良事件,药物警戒管理制度需要规定进行评估的标准和方法,以确定事件的严重程度和与药物的关联性。

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

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

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学习指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的含义不尽相同。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一般指有系统的发现、报告及评价药品的不良反应。

而药物警戒,按照 WHO 在 2002 年出版的“药物警戒的重要性”一书,其含义为:药物警戒是指发现、评价、认识及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它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由此可见,药物警戒所涉及的不仅是药品的不良反应,还涉及与药物相关的其它问题:如用药失误、缺乏疗效的报告、药物相关死亡率的评价、药物滥用与误用、急性与慢性中毒病例报告、药物之间及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等。

药物安全事关人命,更与国家和民族兴旺息息相关,执业药师是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的哨兵,为做好药物安全工作,必须以史为镜,切实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的认识。

本文作者从药物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来说明开展药物警戒工作的必要性,阐述了实施药物警戒途径、方法,呼吁我国尽早建立国家药物警戒中心,从组织机构上和队伍建设上保证药物警戒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习的重点建议放在以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安全事件及分析;药物警戒的定义和实施药物警戒途径;国外开展药物警戒的成功经验。

正文一、药物安全性之“最”与教训1.药物治疗史上最长的诉讼案件——己烯雌酚致阴道癌女儿1938年,第—个非甾体雌激素——己烯雌酚(乙底酚,DES)由英国Dodds等合成成功,这一发明在科学界曾是一件重大事件,因它一举改变了过去至少20年使用从动物体内获取活性激素治疗疾病的历史。

很快美国FDA于1940年也批准此药上市。

一方面,由于此药的研发单位为伦敦大学公共研究所,故未获专利;另一方面,上市后因企业大肆宣传其功效,包括能治疗不育症,防止先兆流产、早产等,故在短短几年中,就有多家药厂生产并在临床广泛、大量应用。

仅在1940~1970年美国就有500~1000万孕妇服用;而荷兰约有44万;然而,不幸的是时至1970年,Herbst等首次报告在7例少女(14~21岁)阴道腺癌中,有6例的母亲曾服用DES,故认为DES与诱发阴道透明细胞腺癌(CCA)密切相关,并称为“乙底酚女儿”(diethylstibestrol daughters),这一严重不良反应震惊全球,人们认识到孕妇用药确有遗传学问题。

药物警戒三十问(含解答)

药物警戒三十问(含解答)

药物警戒相关问题及解答(共三十问)01 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是医疗卫生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根据《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卫药政发〔2009〕78号),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02 为什么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还会出现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任何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药品上市是以获益大于风险为审评标准,在获得有效性证据时,评估其安全风险是否可以被接纳。

该药的获益大于风险,可以批准上市,但并不意味着该药没有风险。

因此,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使用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在药品上市后会持续收集不良反应报告,不断对其获益和风险进行评估,若风险获益平衡发生改变,将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03 上市前试验的目的是什么?药品在上市前必须进行上市前试验并接受严格的审评,以确定它是否安全有效。

上市前试验包括药学、药理毒理学及I 期到III 期临床试验等,这些试验的目的都是为了证明试验药品的安全与有效。

04 何谓上市前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以人体(患者或健康受试者)为对象的试验,意在发现或验证某种试验药物的临床医学、药理学以及其他药效学作用、不良反应,或者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确定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性试验。

药物上市注册前开展的临床试验为上市前药物临床试验。

05 临床试验中会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吗?新药在上市之前往往要进行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

动物实验虽然给临床用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由于人类与动物(即使是灵长类)对药物的反应不尽相同,有些药品不良反应是难预测的,还有一些不良反应是未知的,需要开展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新药在人体的安全性。

因此,即使是通过了动物实验的研究,临床试验中仍可能出现药品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R 65 April 2014
不合理、不当用药所致伤害,
即临ala)报告
药物警戒 范围的扩展
WHO鼓励和支持所有成员国参入国 际药物监测计划,收集并交流由药品所 致不良反应,包括药品质量低下及不当 用药所致反应,并向WHO ADR数据库 报告
2014年药物流行病学学术年会
药物相关问题与药物警戒
曾繁典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014. 10. 8 (西安)
1
提纲
药物流行病学及药物警戒的定义 药物警戒定义及其概念扩展 药物相关问题(DRP)的定义和类型 DRP与药学服务(PC)实践 临床常见ADR类型 药品治疗无效 不合理用药及用药错误 假劣药品是药物警戒高度关注问题 药物依赖性及成瘾性 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系临床PC的核心价值
乌普萨拉(Uppsala)报告
pharmacovigilance Since the 2002 WHO definition of
the term pharmacovigilance,
药物警戒 范围的扩展
its scope has expanded into three broad categories: Harm caused by the inherent
2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物警戒
Pharmacoepidemiology & Pharmacovigilance
药物流行病学( PE ):应用流行病学的知识、方法和理论研 究药物在大范围人群中的效应(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其利用的 科学---认识药品在真实世界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及价值
药物警戒( PV ):药物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专注研究上市 药品在大范围人群中使用中的药品不良事件(ADEs) 或药品 不良反应 (ADRs) “Pharmacovigilance is a branch of pharmacoepidemiology but is restricted to the study, on an epidemiological scale, of drug events or ADRs.”
UR 65 April 2014 6
欧盟药物警戒规范
Guideline on good pharmacovigilance practices (GVP) –
Module VI EMA/873138/2011
VI.A.2.定义
VI.A.2. Definitions
发现、评估、认识和防范 WHO defines
pharmacovigilance
药物的不良作用或任何其他 as the science
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和实践 and activities relating to
the detection, assessment,
活动
understanding and
VI.A.2.1. 不良反应
The definitions provided in Article 1 of
不良反应是指对药品产生的
Directive 2001/83/EC shall be applied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Module
有害的、且非所期望的反应。 VI.A.2.1. Adverse reaction
From《Pharmacovigilance》Edited by R.D.Manna & E.B.Andrews , 2002 John Wiley &Sons, Ltd
3
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
WHO定义(2002):
WHO:“The Importance of Pharmacovigilance, 2002”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arise from: the use of a medicinal product within
the terms of the marketing authorisation; the use outside the terms of the marke-
WHO News: An integrated, Global approach
Expanding and broadening pharmacovigilance
WHO encourages and supports all Member States participating in the WHO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Drug Monitoring to collate and communicate all adverse reactions due to medicinal products, including those due to inferior quality and Inappropriate use, to the WHO global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database.
----《药物警戒的重要性》
prevention of adverse effects or any other
drug-related problem (DRP).
4
WHO News: An integrated,
global approach
Expanding and broadening
properties of the active substance
Harm caused by products of
inferior quality
Harm caused by inappropriate
药物固有属性所致伤害 假药、劣药所致伤害事件
use e.g.medication errors.
这类反应由以下因素引起: 按已批准上市药品说明书
An adverse reaction is a response to a medicinal product which is noxious and unintended. This includes
规定的使用; 超过批准上市药品说明书
规定的使用,包括超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