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试验室所用仪器设备及试验环境:

试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精度、规格、准确度等均符合规范要求,并通过福建省检测仪器计量检定站检验合格。试验室、标样室,温度、湿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材料选用:

1.水泥:选用龙岩“龙麟”牌P.O42.5R水泥,依据JTG E30-2005试验规程,各项指标符合JTG F30-2003规范要求,详见下表:

厂牌名称等级水泥批号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初凝时间(min)终凝时间min)安定性3天抗

折强度(Mpa)3天抗

压强度(Mpa)28天抗

折强度(Mpa)28天抗

压强度

(Mpa)

龙岩“龙麟”42.5级 2006-020# 3.2 26.3 180

270 合格 5.8 29.2

7.9

53.3

2、细骨料:选用汀龙砂场中砂,依据JTJ058-2000试

验规程,其各项指标符合JTG F30-2003规范要求,详见下表:

名称产地表观密度(g/cm3)含泥量(%)筛分细度模数

砂汀龙砂场 2.625 0.6 中砂 2.77

3、粗骨料:选用南山碎石场4.75~31.5mm连续级配。依据JTJ058-2000试验规程,其各项指标符合JTG F30-2003规范要求,详见下表:

名称产地表观密度(g/cm3)针片状

含量(%)压碎值(%)含泥量(%)

碎石南山碎石场2.634 10.5 8.9 0.6

4、水:饮用水,符合JTG F30-2003规范砼拌和用水要求。

5、外加剂:厦门宏发高效减水剂。

三、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四、设计要求:

1.弯拉强度等级: 5 Mpa

2.坍落度: 20-40mm

五、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

依据JTG F30-2003及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

版下册,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对砼设计与计算,具体过程如下:1.计算试配抗折强度:

fc =fr÷(1-1.04Cv)+ts

=5÷(1-1.04×0.075)+0.61×0.4

=5.67Mpa

2、计算水灰比:

W/C=1.5684÷(fc+1.0097-0.3595×fs)

=1.5684÷(5.67+1.0097-0.3595×7.9)

=0.41

根据试验选用:W/C=0.38

3、确定砂率:

砂的细度模数为2.77,根据实际经验暂确定为37%。

4、确定用水量:

用水量采用155kg/m3

5、外加剂:

高效减水剂按水泥用量1.0%添加。

6、计算水泥、砂、石用量:

mco=155÷0.38=408Kg

mco+mso+mgo+mwo=2450Kg

mso÷(mgo+mso)×100%=37%

解方程:mso=698kg/m3

mgo=1189 kg/m3

7、选定初步基准配合比: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1) 408 :698 :1189 :155 :4.08

8、试配两个不同的水灰比±0.02、β±1%另两个不同配合比:

(2) 430 :671 :1194 :155 :4.30

(3) 388 :725 :1182 :155 :3.88

六、通过上述的计算,以上计算的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增减水灰比±0.02、β±1%另两个不同配合比进行试拌,对拌和物和易性进行检测,均能满足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制件,标准养护,进行7天、28天抗压及抗折强度的检验。结果如下:

编号水灰比砂率(%)材料每方用量(kg/m3)实测坍落度

(mm) 7天

抗折强度Mpa 28天抗折强度Mpa 7天

抗压强度Mpa 28天抗压强度Mpa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1 0.38 37 408 698 1189 155 4.08 30 5.40 6.90

36.0 48.0

2 0.36 36 430 671 1194 155 4.30 35 6.50 8.20

39.1 52.0

3 0.40 38 388 725 1182 155 3.88 25 5.00 5.80

31.4 43.0

七.根据规范要求及试验结果,选定配合比如下:

水灰比砂率(%)材料每方用量(kg/m3)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0.38 37 408 698 1189 155 4.08

以此为基准,经试验该组混凝土配合比28天抗折及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我部拟采用该组配合比,请批准。

水泥混凝土路面优缺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优缺点 近年来,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公路的高等级化以及较大的交通密度,较多的超大吨位车辆和较高的行车速度势必对路面提出较高的设计标准和更严格的施工质量要求,尤其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往往造价较高,且维修养护比较困难。拟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一)刚度大,承载能力强 混凝土路面板弹性模量在(3~5)×104Mpa之间,标准10t轴载下,实测仅为0.04Mpa压力,这使其对基层的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适应在稳定基层上的大交通量和重载交通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机场、厂矿道路上使用。在土基承载力小的轻交通量的乡村道路、停车场可直接将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于土基上。 二)耐久性、耐高温性强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水性好,能够较好的使用在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和在短期浸水的过水路面上,在洪水短期淹没条件下,可照常通行。 水泥混凝土路面耐高温性强,不会像沥青路面那样,在持续高温下产生严重影响平整度和行车质量的车辙或壅包。 三)抗弯拉强度高、疲劳寿命长

弯拉强度≥5.5Mpa、抗压强度≥35Mpa的强度合格混凝土面板在标准轴载的应力强度比下,疲劳寿命长,可达到500~1000万次弯曲疲劳循环。 四)刚性路面耐候性、耐久性优良 在正确设计和保证施工质量条件下,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的耐候性、抗冻性、抗滑性和耐磨性等耐久性优良。水泥水化产生的脱贝莫来石是自然自有的岩石品种之一,混凝土全部是无机材料,它仅有风化问题,但没有沥青等有机材料的老化问题,而风化是老化时间的100倍。 五)刚性路面平整度衰减慢、高平整度维持时间长 刚性路面只要施工平整度好,基层抗冲刷性高,其良好平整度的衰变很慢,优良平整度的保持年限将比柔性路面长得多。 六)粗集料磨光值和磨耗值的要求低、集料易得 除非建造表面裸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对粗集料的磨光值和磨耗值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使用的粗集料岩石种类范围广泛、集料易得。 七)水泥混凝土路面更环保 当水流经或渗透过水泥混凝土天然材料时,路面的水对周围土壤和地下水无污染,是环保型路面类型,同时,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使用粉煤灰,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八)可不设路缘石

简析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重要性(一)

简析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重要性(一)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受车辆荷载的冲击摩擦和反复弯曲等作用,同时还受温度、湿度反复变化的影响,因此路面应具有较高的抗弯拉强度、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尽可能小的胀缩性。这就要有良好配合比设计,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本文通过阐述混凝土组成材料对路面质量的影响,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重要性。 【关键词】混凝土组成材料配合比重要性 一、前言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公路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迅速。尽管水泥混凝土路面一次性投资大,但它具有高强耐磨、耐久、养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车行速度高等优点,使混凝土路面近几年来发展很快,特别是大交通量的公路和城市道路,通村公路等更多地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受车辆荷载的冲击摩擦和反复弯曲等作用,同时还受温度、湿度反复变化的影响,因此路面应具有较高的抗弯拉强度、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尽可能小的胀缩性。而影响上述性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原材料性能的波动、混凝土养护的好坏、施工工艺的优劣、施工管理水平及施工温度、湿度的影响等, 二、混凝土原材料对路面质量影响 1.水泥 混凝土路面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泥的性能,水泥根据矿物组成的不同而有许多种类,因此应选用安定性合格、强度高、干缩小、耐磨和抗冻较好的水泥。就品种而言,应选用质量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标号应根据道路等级、强度要求选用。水泥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水泥过多过少都不利于混凝土质量,因此配合比设计的第一个重点就是水泥用量的确定。 2.细集料 细集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及混凝土路面的耐磨性有较大的影响。如压槽、拉槽、刻槽等都是通过表面层形成的线状槽来实现的。如果砂子的耐磨性差,与水泥胶结能力不好,路面的耐磨性和耐久性就会变差。据资料介绍,当砂中石英含量大于三分之一时,路面的耐磨性能明显增强。其次是砂子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砂子的颗粒级配表示大小颗粒砂的搭配情况,混凝土或砂浆中砂的空隙是由水泥来填充的,为达到节约水泥、提高强度和耐久性,应尽量减少砂粒之间的空隙。良好的级配应有较多的粗颗粒,同时配有适当的中颗粒及少量细颗粒填充其空隙。 3.粗集料 粗集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粗集料对强度的影响取决于集料的表面特征、颗粒级配及其力学性能。 (1)颗粒级配。石子级配好坏对节约水泥和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有很大关系。粗集料应具有较好的颗粒间的搭配,以减少空隙率,增强混凝土密实性。粗集料的颗粒级配采用筛分法测定,连续级配石子颗粒呈连续性,用连续级配的集料配制的混凝土混合料,其和易性较好,不易发生分层离析现象。 (2)强度。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集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当混凝土受荷后,在集料与砂浆界面处产生拉应力和剪应力。当界面有保障时,集料颗粒所受的应力要比砂浆大,如果集料强度不高,混凝土可能因集料的破坏而破坏;另一方面,如果集料强度过高,会使界面拉应力增大,从而降低粘结强度,因此集料的强度与界面粘结强度的优化匹配对提高混凝土强度具有实际意义。一般集料强度是混凝土强度的2-3倍比较合适。 (3)表面特征。粗集料的粒形、表面结构主要影响集料与砂浆的界面粘结强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石子粒径大,其表面积随之减少,因此保证一定厚度的润滑层所需的水泥砂浆的数量也相应减少,所以石子最大粒径在条件许可下,应尽量选用大些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增加粗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配合比

检验报告 委托单位:市大东建筑总公司 检测项目: 4.5Mpa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报告日期:2014年7月18日 中心实验室名称:呼伦贝尔市公路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地址: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扎兰屯路71号 邮编:021008 :(0470)3998512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 4.5MPa配合比设计书 一、材料说明: 原材料: 水泥采用海拉尔蒙西复合硅酸盐(P.C 32.5)水泥;砂采用海拉尔河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 2.87,表观密度为2.496g/cm3;碎石采用哈克南碎石场( 4.75-31.5mm)合成级配,其中:碎石10-20mm 掺量为40%,20-40mm 掺量为60%;水采用自来水;原材料检测详见试验报告。 编制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30-2003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JTGD40-2002,设计抗折强度 4.5Mpa中等交通。 二、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c) 1)fc=fr/1-1.04cv+ts =4.5/1-1.04ⅹ0.15+0.46ⅹ8% =5.12Mpa Fc-配制28 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cv-按表取值0.15 s-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8% t- 按表取值0.46 2)水灰比(W/C)的计算 W/C=1.5684/(fc+1.0097-0.3595fs)= 0.44 Fs-水泥实测28 天抗折强度(Mpa) 3)查表确定砂率(βs )=34% 4)确定单位用水量(mwo) 根据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10―50mm 查表mwo =170 kg/m3 5)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co) C0=(c/w)wo=170/0.44=386 kg/m3 6)计算粗集料用量(mgo)、细集料用量(mso) 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 mco+mwo+mso+ mgo=2450 βs=mso÷(mso+ mgo)×100 砂(mso)用量为644 kg/m3,碎石(mgo)用量1250 kg/m3; (1)初步配合比为: 水泥:碎石:砂=386:1250:644: =1:3.24:1.67 水灰比=0.4 4 (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

一建【市政】03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1K41101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组成包括路基(详见1K411012条)、垫层、基层以及面层。 城镇沥青路面道路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 一、构造特点 (一)垫层 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环境下,水泥混凝土道路应设置垫层,以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1)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结构设计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根据路基干湿类型和路基填料的特点设置垫层;其差值即是垫层的厚度。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基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刚性垫层。 (2)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mm。 (3)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 (二)基层 ※(1)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层作用: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与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基础,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2)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3)基层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 小白龙口诀:小3鬼5滑65。 (4)各类基层结构性能、施工或排水要求不同,厚度也不同。 (6)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接缝。 (三)面层 (1)面层混凝土通常分为普通(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目前我国多采用普通(素)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小白龙口决:李玉刚去苏联。 (2)混凝土面层在温度变化影响下会产生胀缩。为防止胀缩作用导致裂缝或翘曲,混凝土面层设有垂直相交的纵向和横向接缝,形成一块块矩形板。一般相邻的接缝对齐,不错缝。每块矩形板的板长按面层类型、厚度并由应力计算确定。 (3)纵向接缝是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线平行。 横向接缝可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快速路、主干路的横向胀缝应加设传力杆;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平曲线等处,应设置胀缝。

4.5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抗折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1、材料说明 原材料: 霸道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级,机制砂,细度模数为;碎石-31.5mm,表观密度为2.499g/cm3;水,自来水;详见试验报告; 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设计抗折强度为中等交通 2、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 c) 1)f c=fr/+ts= fc:配制28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cv:按表取值 s: 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8% t: 按表取值 2)水灰比(W/C)的计算 W/C=fc+ 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 查表确定砂率(βs )=33% 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10—40mm Wo=++11.27c/w+=140g/m3 Sl: 坍落度(mm)取值20 Sp: 砂率(%) C/w: 灰水比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 co) C0=(c/w)wo=350 5)计算粗集料用量(m go)、细集料用量(m so) 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 m co+m wo+m so+ m go=2450 βs=m so÷(m so+ m go)×100 砂(m so)用量为647 kg/m3,碎石(m go)用量1313 kg/m3; 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 1 :: 水灰比= 3、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 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 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30 L ,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10.5 kg 水=4.2 kg 砂=19.41kg 碎石=39.39 kg 2)调整工作性 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坍落度测定值为18mm ,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符合规范要求,在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上下浮动试配三种水灰比的试件。 4、检查强度及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5.0MPa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配合比设计.doc

5.0MPa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配合比设计 一、配合比设计依据及要求: 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1、施工坍落度 H=10-30mm碎石最大粒径为 26.5mm 2、公路等级一级,施工单位混凝土弯拉强度样本的标准差s=0.4MPa(n=9) 二、原材料检验说明: 1.碎石:山东 检测参数单位技术要求检测结果 含泥量% 0.7 <1.0 表观密度g/cm3 > 2.500 2.655 针片状含 量% <15 9.5 压碎值% <15 10.3 材料名称通过下列筛孔的百分率(%) 31.5 26.5 19 16 9.5 4.75 2.36 16-26.5mm 100.0 81.7 20.4 7.2 0.5 0.1 0.1 9.5-16mm 100.0 100.0 65.8 44.2 13.4 1.6 0.3 4.75-9.5mm 100.0 100.0 100.0 9 5.9 20.3 0.7 0.7 矿质混合料级配组成计算 矿料配合 31.5 26.5 19 16 9.5 4.75 2.36 比( %) 16-26.5mm 30 30.0 24.5 6.1 2.2 0.2 0.0 0.0 9.5-16mm 40 40.0 40.0 26.3 17.7 5.4 0.6 0.1 4.75-16mm 30 30.0 30.0 30.0 28.8 6.1 0.2 0.2 合成级配100.0 94.5 62 48.6 11.6 0.9 0.4 设计级配上限100 100 75 50 30 10 5 设计级配下限100 95 60 30 10 0 0 设计级配中值100 97.5 67.5 40 20 5 2.5

路面抗弯拉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相关说明 2.JTG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4.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5. J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二.设计要求: 1.设计抗弯拉强度5MPa 2.坍落度10-40mm 三.原材料说明: 1.水泥 依据设计图纸以及JTG30-2003规范要求,选用山胜水泥厂生产的PO42.5水泥.其相关技术指标如下: 2.粗集料 粗集料采用从砂石厂购买的骨料,规格分级和掺配比例如下: 经检验起其合成级配符合4.75-26.5mm连续级配要求,其它指标检验结果如下:

3.细集料 细集料采用0-4.75mm的河砂,检验结果如下: 4.饮用水凡人畜能够饮用的水 四.配合比计算: 1.计算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f c f c= f r/(1-1.04*Cv)+t*s f c=5.0/(1-1.04*0.08)+1.36*0.40 f c=6.0(MPa) f c—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 r—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MPa); f r=5.0 MPa; Cv—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查表取值为0.08; 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已知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Cv=0.08; 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f r=5.0 MPa, 则s= f r*Cv=0.40 MPa 2.水灰比的计算和确定: 碎石混凝土: W/C=1.5684/( f c+1.0097-0.3595*f s) =1.5684/(6.0+1.0097-0.3595*8.3) =0.39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水泥标号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 目录

此法是将1:3的水泥、标准砂(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07 X 7.07 X 7.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几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P.O 32.5/42.5,P.S 32.5/42.5。 有325的和425的 325的250元--300元 425的360--450元品牌,地区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关于水泥标号 通用水泥新标准是: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从200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与旧标准的区别 (1)六大水泥产品标准均引用GB/T17671-1999方法为该标准的强度检验方法,不再采用GB177-85方法。 (2)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沥青与水泥路面优缺点对比

沥青与水泥路面优缺点对 比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沥青与水泥路面优缺点对比沥青砼路面的优点: 1、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它不需要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 2、沥青里面平整且有一定粗糙度,即使雨天也有较好的抗滑性;黑色里面无强烈反光,行车比较安全;路面有弹性,能减震降噪,行车较为舒适。 3、沥青路面维修方便,维修完成后,可马上开放交通;混凝土路面维修比较麻烦,不能马上开放交通。 4、经济耐久,并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 缺点 1、石油价格较高,导致沥青价格较高,沥青路面造价高于水泥路面 2、行驶舒适但是以油耗为代价,60KM时速时沥青路面油耗较水泥路面高约8%。但本项目非高速公路,里程也较短,故对经济性影响不大。 而沥青玛蹄脂路面比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更为优异,在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抵抗车辙性能更为突出 缺点是对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和素质要求更高,面层造价也高于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优点: 1、强度高,耐久性好,具有较强的抗压、抗弯拉和抗磨损的力学强度 2、稳定性好,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影响很小 3、水泥资源丰富、水泥价格低 缺点

1、水泥路面接缝较多,使施工和养护增加复杂性。接缝还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也增加行车噪音。 2、施工及维修后不能立即开放交通,要经过15-20天的湿治养生,才能开放交通。本项目滨江大道段通行多为重型汽车,势必造成路面维修周期较短频率较高,故水泥路面对及时开放交通影响不利。 3、挖掘和修补困难:路面破坏后挖掘和修补工作都很费事,且影响交通,修补后的路面质量不如原来的整体强度高。尤其对于有地下管线的城市道路带来较大困难 4、阳光下反光太强,影响驾驶员视线和行车安全 5、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较多,如设模板、布置接缝及传力杆设施等 综上所述,结合本项目为市政道路的特点,虽然沥青路面造价较水泥路面高,但是在行车舒适程度,后期的养护维修等方面均优于水泥路面,故推荐本项目采用沥青砼路面。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水泥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KG/m2) 配比适用于配置的混凝土类别 水泥 水 沙子 石子 32.5 32.5R C15 300 185 730 1165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塑性混凝土 C20 350 185 690 1160 C25 400 185 650 1180 C30 450 183 600 1192 C35 480 180 580 1230 C40 520 178 525 1220 C20 350 185 795 105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 流态性混凝土 C25 405 185 758 1061 C30 450 183 752 1045 C35 480 180 705 1040 C40 520 180 655 1070 42.5 42.5R C20 290 185 725 118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塑 性混凝土 C25 345 185 670 1195 C30 380 185 648 1198 C35 430 185 615 1205 C40 460 185 590 1210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C454801805701215 C505101785451220 C203001858301056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流态性混凝土 C253401858001045 C303851847751050 C354201857501060 C404601837301065 C454851807001080 C505151806751085 62.5 625.R C30340185675120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的塑 性混凝土 C353751856501205 C404051856251215 C454401855951220 C503681835601240 C605251805301250 C30350190800104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流态性混凝土 C353851887801050 C404201857651055 C454501857501060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答:1,强度高。混凝土路面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较高的抗弯拉强度以及抗磨耗能力。 2,稳定性好。混凝土路面的水稳性,热稳性均较好,特别是它的强度能随着时间的长而逐渐提高,不存在沥青路面的的那种“老化”现象。 3耐久性好。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好,经久耐用,一般能使用20-40年,而且能通行包括履带式车辆等在内的各种运输工具。 4,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 5,有利于夜间行车,混凝土路面色泽鲜明,能见度好,对夜间行车有利。 二,水泥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 答; 1重复荷载应力、翘曲应力及收缩应力等综合作用。 2水的浸入用过大竖向位移的重复作用,使基层受到侵蚀而产生脱空, 3,土基和基层强度不够。 4接缝拉开后,丧失传荷能力,在板的周边产生过大的荷载应力。 5水泥质量差,不稳定,集料质量差,级配不好。 6,施工操作不当,养生不好。 三,公路绿化符合哪些要求? 答:1、平面交叉处应设计要求留出规定的视距。在设计视距影响范围以内,不应种植乔木,可栽植常绿灌木、绿篱和花草,2,小半径平曲处侧应栽植成行的乔木,以诱汽车行驶,增加安全感。 3、立体交叉分割出来的环岛,宜铺植开阔的草坪,其上点缀一些灌木和花卉。 4、隧道进出口两侧30-50m以内,宜栽植高大乔木遮阴,以适应驾驶员视觉对隧道内外光线的变化,保障车辆安全行驶。 简答: 一,公路养护目的和基本任务是? 答;1,经常保持公路及其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2,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养护工作质量,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3,防治结合,治理公路存在的病害和隐患,逐步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4,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和构造物以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沥青路面日常保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1,清扫路面泥土、杂物,保持路面整洁,2,排除路面积水、积雪、积冰、积砂,铺防滑料等,以维持安全通畅。3,拦水带(路缘石)的刷白、修理。4,清理边沟、维修护坡道,培土等。 三,养护安全设置设施的目的是? 答,为了保护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警告、提醒、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养护维修的标志标线属于临时性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与标线应组合使用。 四,涵洞养护的内容什么? 答,1涵洞每月应至少进行两次检查,在洪水、冰雪前后及行洪期间应加强检查。2,经常检查内容包括:进水口是否堵塞、沉砂井有无淤积、洞内有无淤塞及排水不畅,洞口周围是否有杂物堆积,涵洞是否清洁,漏水,周围路基填土是否稳定和完整,涵洞结构是否有损坏。3,经常检查中发现有排水堵塞或有较大损坏需要进行维修的,应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XX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30-20XX 篇一: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xx)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xx),新规范与旧规范在试验这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行交流。 一.新规范修改的内容大致有: 1.增加了对再生粗集料、玄武岩纤维及合成纤维,硅酮及橡胶沥青填缝料、夹层与封层材料等的质量要求。 2.增加了遂道、收费广场和服务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路缘石、路肩石、浅碟形排水沟、护栏的滑模铺筑的施工技术、质量和检验要求。 3.增加了水泥混凝土砌块路面的施工技术、质量和检验要求。 4.对部分工艺细节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5.取消了目前不再使用的轨道摊铺机铺筑、真空吸水工艺等技术内容。 二、涉及试验方面的新规范与旧规范不同之处

1.原材料技术要求方面 1),增加了道路硅酸盐水泥以及高温期施工宜采用普通型水泥。 2),面层水泥混凝土所用水泥的技术要求除满足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xx)《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或《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外,对采用的水泥各龄期的实测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也有不同的要求:不区分道路交通等级,根据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分别提出不同龄期水泥实测抗折强度和抗压 强度的要求。 表1新规范对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各龄期的实测强度值要求 表2旧规范对各交通等级路面水泥混凝土各龄期的实测强度值要求 3)对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成份要求也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4)对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和物理指标要求同量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5)对散装水泥入罐的最高温度不宜高于65℃修改为不宜高于60℃. 6)对面层水泥混凝土使用掺合料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规定。

C35抗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路面)

C35抗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JGJ55-200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2、JTJ053-9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3、JTG F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4、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5、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二、工程要求: 1、强度等级:C35,28天弯拉强度5.0Mpa 2、坍落度:20-70mm 3、拌合及振捣方法:机械 4、部位:收费广场面层、构造物之间小于50米下面层 三、材料: 1、水泥:华新水泥厂生产P.O42.5水泥 2、细集料:崇阳河砂,细度模数3.21 3、粗集料:采用田心碎石厂碎石,最大粒径31.5mm,4.75-26.5mm连续级配, 4.75-9.5mm 占20%、9.5-16mm 占50%、16-26.5mm 占30%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荆州鑫城FDN-1缓凝高效减水剂 四、砼配合比设计步骤: 1、基准配合比(C40-B) ⑴、试配强度:fc=fr/(1-1.04Cv)+ts=5.67 ⑵、计算水灰比:W/C=1.5648/(fc+1.0097-0.3595*fs) =0.46 采用W/C=0.40 ⑶、依据JTG F30-2003规范,查表4.1.4。选择用砂率: 砂的细度模数为3.21,对应的砂率为38% ⑷、设计坍落度为20-70mm,依据JTG F30-2003规范,查表4.1.2-3、4.1.2-4, 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单位用水量: W0=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56 Kg

最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标准

1总则 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 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 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 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 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 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2.1.8 碾压混凝土 roller compected concrete 采用振动碾压成型的水泥混凝土。 2.1.9 贫混凝土 lean concrete 水泥用量较低的水泥混凝土。 2.1.10 设计基准期限 design reference period 计算路面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度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 2.1.11 安全等级safety classes 根据路面结构的重要性和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划分的设计等级。 2.1.12 可靠度reliability 路面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2.1.13 目标可靠度objective reliability 作为设计依据的可靠度。 2.1.14 可靠指标reliability index 度量路面结构可靠性的一种数量指标。 2.1.15 目标可靠指标objective reliability index 作为设计依据的可靠指标。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水泥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 级 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KG/m2 ) 配比适用于配置的混凝土类别水泥水沙子石子 32.5 32.5R C153001857301165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 塑性混凝土 C203501856901160 C254001856501180 C304501836001192 C354801805801230 C405201785251220 C20350185795105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 流态性混凝土 C254051857581061 C304501837521045 C354801807051040 C405201806551070 42.5 42.5R C20290185725118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 塑性混凝土 C253451856701195 C303801856481198 C354301856151205 C404601855901210 C454801805701215 C505101785451220 C203001858301056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 流态性混凝土 C253401858001045 C303851847751050 C354201857501060 C404601837301065

C454851807001080 C505151806751085 62.5 625.R C30340185675120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 塑性混凝土 C353751856501205 C404051856251215 C454401855951220 C503681835601240 C605251805301250 C30350190800104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 流态性混凝土 C353851887801050 C404201857651055 C454501857501060 C504801807301080 C605251786751100 62.5 62.5R C402641806201320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 流态性混凝土 C402711806801320 C452821805801320 C452861806401320 C503021806101320 备注1、我公司同时生产不同强度等级的不同品种水泥,除早期强度、施工性能和夯性能有所区别外,28 天强度指标基本相同,故本参考配合比没有区别。 2、当掺加掺合料时,采用内扛法可等量或超量取代,量大取代量应根据掺合料性能进行强度对比试验结果而定。 3、配置流态型混凝土时,参考配比试验所采用的是减水率在15% 以上的高效减水剂。 4、参考配比试验所采用的沙石为Ⅱ区中沙,石子为5-31.5mm 的连续级配的碎石。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

5.0Mpa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原始资料 *******工程路面、大中桥及附属工程三合同,辅道路口路面采用5.0Mpa水泥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30-50mm,抗折强度≥5.0 Mpa,本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 二、设计资料 1、《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5、设计图纸 三、原材料选用 1、水泥:******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联”牌P.O 42.5 水泥。 2、碎石:*****石料场生产的16-31.5mm 、10-20 mm、5-10 mm石灰岩碎石,碎石合成级配为:16-31.5 mm碎石:10-20 mm 碎石:5-10mm碎石=35:45:20。 3、砂:****产河砂。 4、水:采用饮用水。 5、减水剂:*****有限公司生产的NOF-AS聚羧酸引气减水 剂。

四、设计要求 1、计算初步配合比。 2、按初步配合比在试验室进行试验,调整得出试验室配合比。 五、配合比设计 A、计算初步配合比 1、计算试配强度: 5.0÷(1-1.04×0.12)+0.45×0.4=5.89 MPa 2、计算水灰比 1.5684÷(5.89+1.0097-0.3595×7.5)=0.37 水泥计算抗折强度为:7.5 Mpa,根据施工经验选取水灰 比为0.34。 3、选用砂率 查规范选取36% 4、计算单位用水量 104.97+0.309×50+11.27×1÷0.34+0.61×36=175 Kg 掺加减水剂,其减水率约为26%,故用水量为: 175×(1-26%)=129.5Kg,依据工程情况取经验用水量为:147Kg。 5、计算水泥用量 147÷0.34= 432 Kg 6、选用减水剂 取水泥用量的1.3%,5.62Kg 7、计算砂、碎石用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

渭南市临渭区 2018 年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陕西星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八年九月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材料及配合比 (3) 四、施工工艺、方法 (4) 五、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10) 六、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11) 七、质量控制 (12) 八、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13) 九、结语 (15)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路面施工设计图;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4;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17; 二、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 年通村公路“油返砂” 整治工程施工三标段 2、建设地点:施工三标段三张镇、固市镇等多个乡镇所涉及的通村道路 3、建设规模:路线总长约76.16Km 4、质量要求:达到国家现行行业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5、安全目标:达标 三、材料及配合比 1. 水泥:用于水泥砼路面板的水泥,弯拉强度不能小于4.0Mpa,采用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4 2.5R,进场时,应有产品出厂化验单,并应对品牌、标号、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出厂日期不少于七天,不大于三个月)。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视试验结果决定可否使用。已结块变质的水泥不能使用。

2.砂:采用富平县,洁净、坚硬的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2%。 3.碎石:采用本地产碎石,碎石粒径应不大于40mm,强度等级2级,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5%。 4.水:采用饮用水。 5.钢筋:采用优质螺纹钢和圆钢作拉杆和传力杆。 四、施工方法、工艺 (一)施工准备 1、测量已放线,轴线、标高控制桩已固定; 2、防排水措施已制订,遮盖物已购买到场; 3、材料已到场; 4、运输及搅拌机械设备已就位; 5、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已到场; 6、水、电、路已通; 7、水泥混凝土基层配合比已设计; (二)施工控制 1、开工前的检查 (1)检查用于工程的材料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2)检查施工设备是否良好,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运输车辆是否清洁无污物; (3)检查基层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测量放样的精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检查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2、混和料的拌和 (1)调整配合比:测定集料的含水量,根据集料的含水量进行调整,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答:1,强度高。混凝土路面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较高的抗弯拉强度以及抗磨耗能力。 2,稳定性好。混凝土路面的水稳性,热稳性均较好,特别是它的强度能随着时间的长而逐渐提高,不存在沥青路面的的那种“老化”现象。 3 耐久性好。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好,经久耐用,一般能使用20-40 年,而且能通行包括履带式车辆等在内的各种运输工具。 4,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 5,有利于夜间行车,混凝土路面色泽鲜明,能见度好,对夜间行车有利。 二,水泥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 答; 1 重复荷载应力、翘曲应力及收缩应力等综合作用。 2 水的浸入用过大竖向位移的重复作用,使基层受到侵蚀而产生脱空, 3,土基和基层强度不够。 4 接缝拉开后,丧失传荷能力,在板的周边产生过大的荷载应力。 5 水泥质量差,不稳定,集料质量差,级配不好。 6,施工操作不当,养生不好。 三,公路绿化符合哪些要求? 答:1、平面交叉处应设计要求留出规定的视距。在设计视距影响范围以内,不应种植乔木,可栽植常绿灌木、绿篱和花草,2,小半径平曲处侧应栽植成行的乔木,以诱汽车行驶,增加安全感。 3、立体交叉分割出来的环岛,宜铺植开阔的草坪,其上点缀一些灌木和花卉。 4、隧道进出口两侧30-50m 以内,宜栽植高大乔木遮阴,以适应驾驶员视觉对隧道内外光线的变化,保障车辆安全行驶。简答: 一,公路养护目的和基本任务是? 答;1,经常保持公路及其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2,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养护工作质量,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3,防治结合,治理公路存在的病害和隐患,逐步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4,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和构造物以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沥青路面日常保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1,清扫路面泥土、杂物,保持路面整洁,2,排除路面积水、积雪、积冰、积砂,铺防滑料等,以维持安全通畅。3,拦水带(路缘石)的刷白、修理。4,清理边沟、维修护坡道,培土等。三,养护安全设置设施的目的是?答,为了保护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警告、提醒、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养护维修的标志标线属于临时性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与标线应组合使用。四,涵洞养护的内容什么?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新编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1 运、混凝土运输、供水、供2 3 4 5 24小时联络畅通。 6、根据本工程特点,在建立水泥混凝土拌和站。 (三)、材料的准备: 1、水泥的储存和供应要求:确保施工期间的水泥供应。水泥仓库覆盖或设置顶篷防雨,并设置在地势较高处,严禁水泥受潮或浸水。 2、砂石料储备:施工前,储备正常施工5-8d的砂石料。砂石料场底部作硬化处理。不同规格的砂石料之间设隔离设施,并设标识牌,严禁混杂。低温天、雨天、大风天及日照强烈的条件下,在砂石堆上部架设顶篷或覆盖,覆盖砂石料数量不少于正常施工一周的用量。 3、原材料与混凝土车辆不得相互干扰。 (四)、机械设备的准备: 1、保证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各项投入机械的完好率。 2、对施工中的小型机具,要有备用品。 二、施工技术标准及施工工艺 (一)、原材料技术要求

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满足重交通路面水泥龄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的标准,水泥进场时每批量须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并满足重交通路面的要求。本工程一律采用统一采购的水泥。 2、碎石: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 3、砂:采用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中砂,也可使用细度模数在~之间的中粗砂。 4、水:采用饮用水。 5、钢筋:钢筋要求顺直,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 (二)、配合比技术要求 1、砼配合比:兼顾经济性的同时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的要求。 2、水灰比:在满足弯拉强度计算值和耐久性两者要求的水灰比中取最小值。 3、砂率:注意最优砂率与砂的细度模数、粗集料种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4、配合比的要求:实验室的基准配合比要通过实际拌和检验和不小于100m试验段的验证,并根据料场砂石料含水量、拌合物实测视密度、含气量、坍落度及其损失,调整单位用水量、砂率或减水剂掺量。调整时,水灰比、单位水泥用量不得减小。考虑施工中原材料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量变化和施工变异性等因素,单位水泥用量适当增加5~10kg。满足试拌试铺的工作性、28d(至少7d)配制弯拉强度、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的配合比,经监理和建设方批准后方可确定为施工配合比。 5、配合比的微调:根据施工季节、气温和运距等的变化,保持摊铺现场的坍落度始终适宜于摊铺,且波动最小;降雨后,根据每天不同时间的气温及砂石料实际含水量变化,微调加水量,同时微调砂石称量,其他配合比参数不得变更,维持施工配合比基本不变。 (三)、铺筑前技术要求 1、面板铺筑前,必须清扫、湿润上承层。 (四)、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和运输的技术要求 1、拌合技术要求 1)搅拌机在投入生产前,必须进行地磅的标定和试拌,在标定有效期满或搅拌机搬迁安装后,均须重新标定,施工中每15d校验一次地磅的计量精确度,配料计量偏差不得超过规定,不满足时,须分析原因,排除故障,确保拌合物的计量精确度。 2)根据拌合物的粘聚性,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试拌的最佳拌合时间,要控制在80-120s,全部原材料到齐后的最短纯拌和时间不短于40s。 3)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不得使用夹沥青、表面沾染尘土和局部曝晒过热的砂石料。 4)搅拌过程中,拌合物质量与控制须符合规定,低温或高温天气施工时,拌合物出料温度要控制在10℃-35℃,并测定原材料温度、拌合物的温度、坍落度损失率和凝结时间等。 5)拌合物均匀一致,有生料、干料、离析或外加剂现象的非均质拌合物严禁用于路面摊铺。 6)运输车辆技术要求:选配车况优良的自卸车,自卸车后挡板要求关闭紧密,运输时不漏浆撒料,车箱平整光滑。 7)运输技术要求:总运力要求比总拌和能力略有富余,确保新混凝土在规定时间运到摊铺现场,运输到现场的拌合物必须具有适宜摊铺的工作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