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储罐毕业设计_

液化石油气储罐毕业设计_
液化石油气储罐毕业设计_

液化石油气储罐毕业设计_

目录

绪论....................................................................................... ............ (2)

第一章设计参数的选择

1.1 设计题目....................................................................................... ............ (3)

1.2 原始数据....................................................................................... ............ (3)

1.3 设计压力....................................................................................... ........ . (3)

1.4 设计温

第17页(共31页)

度....................................................................................... ........ . (3)

1.5 主要元件材料的选择....................................................................................... ........... .. (3)

第二章容器的结构设计

2.1 圆筒厚度的设计....................................................................................... ........... . (4)

2.2 封头壁厚的设计....................................................................................... .......... .. (4)

2.3 筒体和封头的结构设计....................................................................................... .......... .. (5)

2.4 人孔的选

第17页(共31页)

择....................................................................................... ........ (6)

2.5 接管,法兰,垫片和螺栓(柱)............................................................................... .................. (6)

2.6 鞍座选型和结构设计....................................................................................... ......... . (9)

第三章开孔补强设计

3.1 补强方法判别..................................................................................... .......... . (11)

3.2 有效补强范围....................................................................................... ........ (11)

3.3 有效补强面

第17页(共31页)

积....................................................................................... ........ (12)

3.4 补强面积....................................................................................... ........ .. (12)

第四章强度计算

4.1 水压试验校核....................................................................................... ........ (13)

4.2 圆筒轴向弯矩计算....................................................................................... ........ . (13)

4.3 圆筒轴向应力计算并校核.................................................................................... .. . (14)

4.4 切向剪应力的计算及校

第17页(共31页)

核.................................................................................... .. . (15)

4.5 圆筒周向应力的计算和校核.................................................................................... .. (16)

4.6 鞍座应力计算并校核.................................................................................... .. (18)

4.7地震引起的地脚螺栓应力.................................................................................... .. (20)

附录:参考文献.............................................................................. ........ (22)

第17页(共31页)

第17页(共31页)

绪论

液化石油气贮罐是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常用设备, 由于该气体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 因此在设计这种贮罐时, 要注意与一般气体贮罐的不同点, 尤其是安

第17页(共31页)

全与防火, 还要注意在制造、安装等方面的特点。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常温压力贮罐, 常温贮罐一般有两种形式: 球形贮罐和圆筒形贮罐。球形贮罐和圆筒形贮罐相比: 前者具有投资少, 金属耗量少, 占地面积少等优点, 但加工制造及安装复杂, 焊接工作量大, 故安装费用较高。一般贮存总量大于500m 3或单罐容积大于200m 3时选用球形贮罐比较经济; 而圆筒形贮罐具有加工制造安装简单, 安装费用少等优点, 但金属耗量大占地面积大, 所以在总贮量小于500m 3, 单罐容积小于100m 3时选用卧式贮罐比较经济。圆筒形贮罐按安装方式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在一般中、小型液化石油气站内大多选用卧式圆筒形贮罐, 只有某些特殊情况下(站内地方受限制等) 才选用立式。本文主要讨论卧式圆筒形液化石油气贮罐的设计。

第17页(共31页)

液化石油气呈液态时的特点。(1) 容积膨胀系数比汽油、煤油以及水等都大, 约为水的16倍, 因此, 往槽车、贮罐以及钢瓶充灌时要严格控制灌装量, 以确保安全;(2) 容重约为水的一半。因为液化石油气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 所以液化石油气的液态比重即为各组成成份的平均比重, 如在常温20℃时, 液态丙烷的比重为0. 50, 液态丁烷的比重为0. 56~0. 58, 因此, 液化石油气的液态比重大体可认为在0. 51左右, 即为水的一半。

卧式液化石油气贮罐设计的特点。卧式液化石油气贮罐也是一个储存压力容器, 也应按GB150《钢制压力容器》进行制造、试验和验收; 并接受劳动部颁发《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容规) 的监督。液化石油气贮罐, 不论是卧式还是球罐都属第三类压力容器。贮罐主要有筒体、封头、人孔、支座以及

第17页(共31页)

各种接管组成。贮罐上设有液相管、液相回液管、气相管、排污管以及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面计等。

第一章设计基础

承受介质静压力作用的密闭容器统称为压力容器。压力容器设计的一般过程为:按用户提供的设计条件图确定压力容器的设计参数,选择合适材料,按相关标准进行结构设计并进行强度校核,最后出具设计图

第17页(共31页)

纸,计算文件及说明文件。对一个刚进行压力容器设计人员来说,还应了解以下一些内容。

1.1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第17页(共31页)

1.2 参数定义

1.2.1压力:除注明者外,压力均为表压力。

1.2.2工作压力:在正常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

最高压力。

1.2.3设计压力: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

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历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05~1.1倍。1.2.4计算压力: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件厚

度压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当元件所承受的液柱静压力小于5%设计压力时,可忽略不计。1.2.5设计温度: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设定的元件

的金属温度(沿元件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设计温度与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1.2.6计算厚度:按各公试计算得到的厚度,需要时,

尚应计入其他载荷所需厚度。

第17页(共31页)

1.2.7设计厚度:计算厚度与腐蚀裕量之和。

1.2.8名义厚度:设计厚度加上钢材厚度负偏差后向上

圆整至钢材标准规格的厚度,即标注在图样上的厚度。

1.2.9有效厚度:名义厚度减去腐蚀裕量和钢材厚度负

偏差。其值小于设计厚度。

1.2.10厚度附加量C:厚度附加量是钢材厚主负偏差

C

1与腐蚀裕量C

2

之和。

1.2.11钢材厚度负偏差C1:钢板或钢管的厚度负偏按

钢材标准的规定,当钢材的厚度负偏差不大于

0.25mm,且不超过名义厚度的6%,负偏差可忽略

不计。

1.2.12腐蚀裕量C2:为防止容器元件由于腐蚀、机械

磨损而导致厚度削弱减薄,而预先增加的一个厚度量。

第17页(共31页)

以上是产品设计中要重点区分的几个参数,尤其是几个压力的区别,对刚接触压力容器设计的人极易混淆。

1.2 压力容器的设计准则和设计标准

1.2.1 设计准则

压力容器的设计准则与失效准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采用何种设计准则就是采用何种失效准则的问题。设计压力容器时,首先应确定容器的失效准则,然后按失效准则选择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并确定安全系数。

在压力和温度作用下丧失了正常的工作能力为失效,失效的最终表现形式为泄漏、过度变形和断裂,所以失效不完全等同于破坏。压力容器失效形式大致可为强度失效、刚度失效、失稳失效和泄漏失效。压力容器的设计准则通常有以下四种:

第17页(共31页)

1.2.1.1 弹性失效准则。按照弹性强度理论,当容器上远离边缘地区的相当应力达到屈服时,即为容器承载的极限状态。它规定了屈服极限是容器失效的应力。考虑安全系数后,容器实际应力处在弹性范围内。GB150对内压圆筒、内压凸形封头等元件的设计公式都是按弹性失效原理制定的。

1.2.1.2 塑性失效准则。该准则认为,容器上某一点达到屈服时,并不会导致容器的失效。只有当整体屈服时,才是容器承载的极限状态。它规定了全屈服压力是容器失效的最高压力。

仅从压力容器设计中引入塑性失效准则这一点考虑,选材时应尽量选择塑性较好的材料。对于脆性材料,尽管也是承受弯曲应力,但当器壁表面达到材料屈服强度再继续增加外载荷时,器壁表面不能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将导致开裂。所以,在设计中应避免使用

第17页(共31页)

脆性材料,或采取相应的限制性措施。

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提供了以塑性失效准则为基础的设计方法。

GB150对平板、整体法兰连接的圆筒颈部等元件的设计或应力计算公式,都是按塑性失效原理制定的。

1.2.1.3 弹塑性失效准则。弹塑性失效准则适用于反复加载过程。按照应力分类的概念,当容器边缘地区出现一定量的局部塑性变形时,即为容器承载的极限状态。它考虑到由于边缘应力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时,将会加速疲劳破坏或造成脆性断裂。由于这一失效准则,允许结构有局部的塑性变形存在,且由于应力在结构各处的分布不均匀,局部塑性区为广大弹性区所包围,故称之为弹塑性失效准则。

弹塑性准则也不适用于脆性材料。

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提

第17页(共31页)

供了以弹塑性失效准则为基础的设计方法。

GB150对内压锥形封头和圆筒的连接、无折边球形封头对圆筒的连接等的设计公式和图表,都是按弹塑性失效原理制定的。

1.2.1.4 疲劳失效准则。该准则认为,容器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当最大交变应力(在循环次数一定时)或循环次数(在最大交变应力一定时)达到疲劳设计曲线的规定值时,即为容器承载的极限状态。当设计规定要求考虎容器的疲劳问题时,除对容器进行强度计算外,还需进行疲劳设计,即进行容器寿命计算。“按分析设计”的容器设计规范化包括疲劳设计方法。由于疲劳设计涉及弹塑性失效准则,所以将疲劳设计列入分析设计体系,应当采用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它在选材、设计、结构、制造、检验等方面都严于按规则设计的GB150

第17页(共31页)

标准。

以上四个设计准则是压力容器设计最常用的几个准则,其它还有断裂失效准则、蠕变失效准则、腐蚀失效准则等,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1.2.2 设计标准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采用的是弹性失效准则。具体的解题方法:用平面力系解法,按弹性失效准则来判断容器的强度。对于因压力引起的不同应力状态(拉、弯、扭、剪及其组合),均采用相同的许用应力值,用调整计算公式中的有关系数的方法体现其差别,如封头、平盖、密封结构等的计算。

具体说,对于容器中存在的一次局部薄膜应力、弯曲应力、二次应力以及它们的组合,采用极限分析和安定性分析准则将这些应力控制在与使用经验相吻合的安全水平。在标准中,通过限制无件结构的某些相

第17页(共31页)

关尺寸、采用应力增大系数、考虑形状系数等方式将这些局部应力控制在许用范围内。所以在确定技术方案时,特别要注意标准中各章节及其相关内容的“前提条件”、“边界条件”。

前面已提到,压力容器设计有两种方法,即规则设计法和分析设计法。前者是基于经验方法的设计,其典型过程是确定设计载荷,选用设计公式,曲线和表格,并对所用材料取一个安全应力,最终给出容器的基本厚度,然后根据规范允许的构造细则及有关设计规则进行制造。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为规则设计,按弹性失效准则应用解析方法进行应力计算,从而简化了设计计算,与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相比具有计算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故得到广泛应用。在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与

第17页(共31页)

丙烯精制毕业设计方案

丙烯精制毕业设计方案 我们毕业设计的题目是1.6或1.8万吨/年pp装置丙烯精制装置工段设计。本设计是以锦州石化公司聚丙烯车间丙烯精制装置为设计原型。主要数据来至于生产实际并在设计中根据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对旧设备、旧工艺进行改进。 一、基础数据的确定: 首先我们对锦州石化公司聚丙烯车间丙烯精制装置进行实际考察摸 索生产流程及丙稀单耗、丙烯质量指标、副产品指标。确定了本次 设计的基础数据。 二、流程方案的选择 1.生产流程方案的确定: 原料主要有三个组分:C 2°、C 3 =、C 3 °,生产方案有两种:(见下图A,B)如任务书规定: C 2° C 3 = C 3 ° iC 4 ° iC 4 =∑ W% 5.00 73.20 20.80 0.52 0.48 100 图(A)为按挥发度递减顺序采出,图(B)为按挥发度递增顺序采出。在基本有机化工生产过程中,按挥发度递减的顺序依次采出馏分的流程较常见。因各组分采出之前只需一次汽化和冷凝,即可得到产品。而图(B)所示方法中,除最难挥发组分外。其它组分在采出前需经过多次汽化和冷凝才能得到产品,能量(热量和冷量)消耗大。并且,由于物料的内循环增多,使物料处理量加大,塔径也相应加大,再沸器、冷凝器的传热面积相应加大,设备投资费用大,公用工程消耗增多,故应选用图(A)所示的是生产方案。 2.工艺流程分离法的选择: 在工艺流程方面,主要有深冷分离和常温加压分离法。脱乙烷塔,丙烯精制塔采用常温加压分离法。因为C2,C3在常压下沸点较低呈气态采用加压精馏沸

点可提高,这样就无须冷冻设备,可使用一般水为冷却介质,操作比较方便工艺简单,而且就精馏过程而言,获得高压比获得低温在设备和能量消耗方面更为经济一些,但高压会使釜温增加,引起重组分的聚合,使烃的相对挥发度降低,分离难度加大。可是深冷分离法需采用制冷剂来得到低温,采用闭式热泵流程,将精馏塔和制冷循环结合起来,工艺流程复杂。综合考滤故选用常温加压分离法流程。 三、工艺特点: 1、脱乙烷塔:根据原料组成及计算:精馏段只设四块浮伐 塔板,塔顶采用分凝器、全回流操作 2、丙烯精制塔:混合物借精馏法进行分离时它的难易程度取决 于混合物的沸点差即取决于他们的相对挥发度丙烷-丙烯的 沸点仅相差5—6℃所以他们的分离很困难,在实际分离中为 了能够用冷却水来冷凝丙烯的蒸气经常把C3馏分加压到20 大气压下操作,丙烷-丙烯相对挥发度几乎接近于1在这种 情况下,至少需要120块塔板才能达到分离目的。建造这样 多板数的塔,高度在45米以上是很不容易的,因而通常多 以两塔串连应用,以降低塔的高度。 四、操作特点: 脱乙烷塔1、压力:采用不凝气外排来调节塔内压力,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不凝气排放量越大、塔压越低:不凝气排 放量越小、塔压越高。正常情况下压力调节主要靠调节 伐自动调节。 2、塔低温度:恒压下,塔低温度是调节产品质量的主要手 段,釜温是釜压和物料组成决定的,塔低温度主要靠重 沸器加热汽来控制。当塔低温度低于规定值时,应加大 蒸汽用量以提高釜液的汽化率塔低温度高于规定值时, 操作亦反。 五、改革措施: 丙烯精制塔顶冷却器由四台串联改为两台并联,且每台 冷却器设计时采用的材质较好,管束较多,传热效果好。.六、设想:若本装置采用DCS控制操作系统,这样可以使操作 者一目了然,可以达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目的。能 够使信息反馈及时,使装置平稳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降低能耗丙烯塔可以采用空冷。

10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_课程设计

10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目录 目录 (1) 前言 (3) 课程设计任务书 (4) 第一章工艺设计 (6) 1.1液化石油气参数的确定 (6) 1.2设计温度 (6) 1.3设计压力 (6) 1.4设计储量 (7) 第二章机械设计 (8) 2.1筒体和封头的设计: (8) 2.1.1筒体设计 (8) 2.1.2封头设计 (8) 第三章结构设计 (10) 3.1液柱静压力 (10) 3.2圆筒厚度的设计 (10) 3.3椭圆封头厚度的设计 (11) 3.4开孔和选取法兰分析 (11) 3.5安全阀设计 (13) 3.6液面计设计 (16) 3.7接管,法兰,垫片和螺栓的选择 (17) 3.7.1接管和法兰 (17) 3.7.2垫片的选择 (18) 3.7.3螺栓(螺柱)的选择 (19) 3.8人孔的设计 (20) 3.8.1人孔的选取 (20) 3.8.2人孔补强圈设计 (21) 3.9鞍座选型和结构设计 (24) 3.9.1鞍座选型 (24) 3.9.2鞍座位置的确定 (25) 3.10焊接接头的设计 (26) 3.10.1筒体和封头的焊接 (26) 3.10.2接管与筒体的焊接 (26)

第四章强度校核 (28) 结束语 (43) 参考文献 (44)

前言 液化石油气贮罐是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常用设备, 由于该气体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 因此在设计这种贮罐时, 要注意与一般气体贮罐的不同点, 尤其是安全与防火, 还要注意在制造、安装等方面的特点。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常温压力贮罐, 常温贮罐一般有两种形式: 球形贮罐和圆筒形贮罐。球形贮罐和圆筒形贮罐相比: 前者具有投资少, 金属耗量少, 占地面积少等优点, 但加工制造及安装复杂, 焊接工作量大, 故安装费用较高。一般贮存总量大于500m 3或单罐容积大于200m 3时选用球形贮罐比较经济; 而圆筒形贮罐具有加工制造安装简单, 安装费用少等优点, 但金属耗量大占地面积大, 所以在总贮量小于500m 3, 单罐容积小于100m 3时选用卧式贮罐比较经济。圆筒形贮罐按安装方式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在一般中、小型液化石油气站内大多选用卧式圆筒形贮罐, 只有某些特殊情况下(站内地方受限制等) 才选用立式。本文主要讨论卧式圆筒形液化石油气贮罐的设计。液化石油气呈液态时的特点。(1) 容积膨胀系数比汽油、煤油以及水等都大, 约为水的16倍, 因此, 往槽车、贮罐以及钢瓶充灌时要严格控制灌装量, 以确保安全;(2) 容重约为水的一半。因为液化石油气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 所以液化石油气的液态比重即为各组成成份的平均比重, 如在常温20℃时, 液态丙烷的比重为0. 50, 液态丁烷的比重为0. 56 0. 58, 因此, 液化石油气的液态比重大体可认为在0. 51左右, 即为水的一半。卧式液化石油气贮罐设计的特点。卧式液化石油气贮罐也是一个储存压力容器, 也应按GB150《钢制压力容器》进行制造、试验和验收; 并接受劳动部颁发《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容规) 的监督。液化石油气贮罐, 不论是卧式还是球罐都属第三类压力容器。贮罐主要有筒体、封头、人孔、支座以及各种接管组成。贮罐上设有液相管、液相回液管、气相管、排污管以及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面计等

15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题目:(15)M3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80m3卧式液化石油气储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定稿

安徽工程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013届 毕业设计题目80m3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生姓名王韶韶 学生学号3090107108 指导教师徐振法老师 安徽工程大学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80m3卧式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课题类型设计 课题来源分配导师徐振法姓名王韶韶学号3090107108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 制工程 一、查阅国内外文献情况(刊物名称、文献题目主要内容)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JBT4736-2002《补强圈》.2002 4.全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000.11 5.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过程设备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黄振仁、魏新利.《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7.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8.蔡纪宁.《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9.贺匡国.《化工容器及设备简明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 10.邵金玲. 液化气储罐设计探讨[J]. 石油化工设备,1999 11.万倩雯. 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计[J]. 河南化工,2000 12.焦伟. 卧式储罐储液体积的计算[J]. 煤气与热力,2001 13.李圣明. 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的几个问题[J].山西化工,2001 14.王利畏. 液化石油气储罐充液高度的计算[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15.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 16.JB4731-2000《钢制卧式容器》 17.劳动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M].北京: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杂志社,1990 18.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主编.过程设备设计[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9.Perry,R.H.,and Green,D. W Chemical Engi neers’Handbook. 6th ed McGraw-Hill,1984 二、与选题相关的调研报告 1、调研内容 液化石油气贮罐是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常用设备,由于该气体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因此在设计这种储罐时,要注意与一般气体贮罐的不同点,尤其是安全与防火,还要注意在制造、安装等方面的特点。 (1)液化石油气贮罐的分类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常温压力贮罐, 常温贮罐一般有两种形式: 球形贮罐和圆筒形贮罐。球形贮罐和圆筒形贮罐相比: 前者具有投资少, 金属耗量少, 占地面积少等优点, 但加工制造及安装复杂, 焊接工作量大, 故安装费用较高。一般贮

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油气储运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题目:卧式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2、设计条件: (1)操作温度:15℃ (2)设计温度:20℃ (3)操作压力:0.72MPa (4)设计压力:0.79MPa (5)介质:液化石油气 (6)公称直径:3200mm (7)公称容积:100m3 (8)圆筒长度:11300mm (9)L2=9800mm (10)A=750mm (11)设备及附件材料自选 3、设计任务: 设计参数的确定;结构分析;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及校核;焊接结构设计;标准零部件的选型;制造工艺及制造过程中的检验;设计体会;参考书目等。 4、设计要求: 由于设计参数是每个人各不相同,所以,基本上能够保证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能力的锻炼,并可在碰到确实需要讨论的个别难题时仍然可以相互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学习阶段结束后,学生们独立进行的工程设计工作,是总结性的、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践,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本设计学生必须完成一张A1装配图、一张A3鞍式支座图、一张A3零件图和编制技术性设计说明书一份。

摘要: 通过本次设计,锻炼了查找文献的能力,提高了计算机水平,并且对卧式储罐等大型储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加深了对本专业课程的认识,在设计的同时,也锻炼了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液化石油气的特点,探讨有关卧式圆筒形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计主要对其设计参数、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安全附件及制造与检验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计算。 关键字: 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设计强度

丙烷丙烯储罐

丙烷丙烯储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设计依据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丙烷储罐 根据要求,使用地点为室外,储存温度为--10—40℃,介质为易燃易爆的气体。温度从40℃降到-10℃时,丙烷的饱和蒸气压力下降的很厉害,可以推断,在低温状态下,由饱和蒸气压力引起的应力水平不会很高。由上述条件选择危险温度为设计温度。为保证安全,对设计温度留一定的富裕量,取最高设计温度 t=50℃,最低设计温度t=﹣20℃。50℃下丙烷的饱和蒸汽压为P=,取最高工作压力Pw=。 丙烷物理性质 储存管理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4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 罐体积计算 丙烷的年产量暂定:20万吨 每天原料需求:吨

丙烷密度:吨/立方米 装料系数K : 贮存时间:1d 储罐容积: 228 6 8.04995.09 .547=??m3 设计条件 设计温度:50℃ 设计压力: 极端温度:最高50℃,最低-15℃ 抗震烈度:7 罐的选型 HG5-1580-85卧式椭圆形封头贮罐系列 该种设计罐的设计参数为: 盛装液体密度≤1200kg/m3 设计压力,,1MPa ,,,2MPa , ,3MPa ,4MPa 设计温度-20—200℃ 容器材料根据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决定罐壁材料 公称容积—100m3 公称直径DN600—DN3200mm 腐蚀裕度 由于储存条件符合HG5-1580-85卧式椭圆形封头贮罐系列,选择公称容积为100m3,公称直径为3000mm ,材料为16MnR 的卧式椭圆形封头贮罐,总数量6个,其标准代号为HG5-。 丙烯储罐 根据要求,使用地点为室外,储存温度为--10—40℃,介质为易燃易爆的气体。温度从40℃降到-10℃时,丙烯的饱和蒸气压力下降的很厉害,可以推断,在低

立方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方案

25立方液化石油气储罐 一.设计背景 该储罐由菏泽锅炉厂有限公司设计,是用来盛装生产用的液化石油气的容器。设计压力为,温度在-19~52摄氏度范围内,设备空重约为5900Kg,体积为25立方米,属于中压容器。石油液化气为易燃易爆介质,且有毒,因此选材基本采用Q345R。此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是典型的重要焊接结构,焊接接头是其最重要的连接结构,焊接接头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储存液化石油气的质量和安全。 二.总的技术特性: 三.储气罐基本构成 储气罐是一个承受内压的钢制焊接压力容器。在规定的使用温度和对应的工作压力下,应保证安全可靠,罐体的基本结构部件应包括人孔、封头、筒体、法兰、支座。

图1储气罐的结构简图 筒体 本产品的简体是用钢板卷焊成筒节后组焊而成,这时的简体有纵环焊缝。 封头 按几何形状不同,有椭圆形封头,球形封头,蝶形封头,锥形封头和平盖等各种形式。封头和简体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台容器壳体的主要部分,也是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此储气罐选择的是椭圆形封头。 从制造方法分,封头有整体成形和分片成形后组焊成一体的两种。当封头直径较大,超出生产能力时,多采用分片成形方法制造,分片成形控制难度大,易出现不合格产品。对整体成形的封头尺寸、形状,虽然易控制但一般需要有大型冲压模具的压力机或大型旋压设备,工艺设备庞大,制造成本高。 从封头成形方式讲,有冷压成形、热压成形和旋压成形。对于壁厚较薄的封头,一般采用冷压成形。 采用调质钢板制造的封头或封头瓣片,为不破坏钢板调质状态的力学性能,节省模具制造费用,往往采用多点冷压成形法制造。 当封头厚度较大时,均采用热压成形法,即将封头坯料加热至900℃~1000℃。钢板在高温下冲压产生塑性变形而成形,此时对于有些材料(如正火态钢板),由于改变了原始状态的力学性能,为恢复和改善其力学性能,封头冲压成形后还要做正火、正火+回火或淬火+回火等相应的热处理。对于直径大且厚度薄的封头,采用旋压成形法制造是最经济最合理的选择。

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毕业论文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5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学生: 学号:0901*******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级:2009.2 指导教师:林海波 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二O一三年六月 四川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5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级:2009级2班学号:0901******* 学生:指导教师:林海波接受任务时间2013年3月1日 系主任(签名)院长(签名) 1.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设计题目:5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介质:液化石油气容积:500m3 放置地点:四川自贡,进行选型论证和结构设计。 完成:0#总装配图一张,零部件图0#图总量1张,设计说明书一份。 2.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 NB/T 47001-2009 .钢制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型式与基本参数 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 卧式储罐焊接工程技术 我是储罐和大型储罐 3.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 1 资料收集,阅读文献,完成开题报告3月 1 日至3月24日 2 完成所有结构设计和设计计算工作3月25日至4月21日 3 完成所有图纸的绘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撰写4月22日至5月22日 4 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修改、答辩的准备和毕业 答辩5月23日至6月7日 5 毕业设计修改与设计资料整理6月 8 日至6月14日

摘要 用于储存或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储罐,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制药及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本设计运用常规设计的方法,对卧式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筒体、封头进行厚度设计计算,对水压试验进行校核,并对所开人孔进行补强设计。按照相关标准选择密封装置、人孔、支座、接口管以及部分安全附件。根据设计时的需要附上一些储罐零件图与储罐装配简图。完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卧式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计。 关键字:储罐;压力容器;设计;计算

丙烷丙烯储罐

丙烷丙烯储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设计依据《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丙烷储罐 根据要求,使用地点为室外,储存温度为--10—40℃,介质为易燃易爆的气体。温度从40℃降到-10℃时,丙烷的饱和蒸气压力下降的很厉害,可以推断,在低温状态下,由饱和蒸气压力引起的应力水平不会很高。由上述条件选择危险温度为设计温度。为保证安全,对设计温度留一定的富裕量,取最高设计温度t=50℃,最低设计温度t=﹣20℃。50℃下丙烷的饱和蒸汽压为P=1.744MPa,取最高工作压力Pw=1.744MPa。 丙烷物理性质 储存管理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4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 罐体积计算

丙烷的年产量暂定:20万吨 每天原料需求:547.9吨 丙烷密度:0.4995吨/立方米 装料系数K :0.8 贮存时间:1d 储罐容积:228 6 8.04995.09 .547=??m3 设计条件 设计温度:50℃ 设计压力:1.9MPa 极端温度:最高50℃,最低-15℃ 抗震烈度:7 罐的选型 HG5-1580-85卧式椭圆形封头贮罐系列 该种设计罐的设计参数为: 盛装液体密度≤1200kg/m3 设计压力0.25MPa ,0.6MPa ,1MPa ,1.6MPa ,1.8MPa ,2MPa ,2.2MPa 2.5MPa ,3MPa ,4MPa 设计温度-20—200℃ 容器材料根据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决定罐壁材料 公称容积0.5m3—100m3 公称直径DN600—DN3200mm 腐蚀裕度1.5mm

液化石油气储罐倒罐(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187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液化石油气储罐倒罐(正 式版)

液化石油气储罐倒罐(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储罐倒罐是指将某个储罐内的液态液化石油气通 过输送设备和管道倒入另一储罐的操作过程。要求储 配站至少配备两台液化石油气储罐,其目的就是以备 相互倒罐。 一、储罐倒罐的原因 液化石油气倒罐,除了从储罐倒入中间储罐以备 汽化输往生产窑炉使用外,当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必须进行倒罐。 1.已到检验周期,需要进行定期检验的储罐

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132条规定: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压力容器,每6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压力容器,每隔3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液化石油气储罐在进行内外部检验之前,应将内存液化石油气全部倒出,并经清洗置换合格,以便检验人员进入罐内检查。 2.储罐的安全附件损坏,需进行修理时 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安全附件主要有: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压计、降温冷却系统等。当这些部件损坏、失灵,需要修理或更换,有的附件还要进入罐内修复,即使不需动火,也应将液化石油气倒出,以免发生事故。 3.储罐的入孔盖、盲板、法兰出现泄漏或所属阀门损坏

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第一章 工艺设计 参数的确定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石油产地的不同,各地石油气组成成分也不同。取其大致比例如下: 表一 组成成分 异辛烷 乙烷 丙烷 异丁烷 正丁烷 异戊烷 正戊烷 乙炔 各成分百分比 0.01 2.25 49.3 23.48 21.96 3.79 1.19 0.02 对于设计温度下各成分的饱和蒸气压力如下: 表二,各温度下各组分的饱和蒸气压力 温度,℃ 饱和蒸汽压力,MPa 异辛烷 乙烷 丙烷 异丁烷 正丁烷 异戊烷 正戊烷 乙炔 -25 0 1.3 0.2 0.06 0.04 0.025 0.007 0 -20 0 1.38 0.27 0.075 0.048 0.03 0.009 0 0 0 2.355 0.466 0.153 0.102 0.034 0.024 0 20 0 3.721 0.833 0.294 0.205 0.076 0.058 0 50 7 1.744 0.67 0.5 0.2 0.16 0.0011 1、设计温度 根据本设计工艺要求,使用地点为太原市的室外,用途为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工作温度为-20—48℃,介质为易燃易爆的气体。 从表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温度从50℃降到-25℃时,各种成分的饱和蒸气压力下降的很厉害,可以推断,在低温状态下,由饱和蒸气压力引起的应力水平不会很高。 由上述条件选择危险温度为设计温度。为保证正常工作,对设计温度留一定的富裕量。所以,取最高设计温度t=50℃,最低设计温度t=﹣25℃。根据储罐所处环境,最高温度为危险温度,所以选t=50℃为设计温度。 1、设计压力 该储罐用于液化石油气储配供气站,因此属于常温压力储存。工作压力为相应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因此,不需要设保温层。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我们不难计算出各种温度下液化石油气中各种成分的饱和蒸气分压,如表三: 表三,各种成分在相应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分压 温度, ℃ 饱和蒸气分压, MPa 异辛烷 乙烷 丙烷 异丁烷 正丁烷 异戍烷 正戍烷 乙烯 -25 0 0.029 0.0946 0.014 0.0088 0.00095 0.000083 0 -20 0 0.031 0.127 0.0176 0.0105 0.00114 0.000109 0 0 0 0.053 0.2204 0.0359 0.0224 0.00129 0.000256 0 20 0 0.084 0.394 0.069 0.045 0.00288 0.00063 0 50 0 0.158 0.0825 0.1573 0.1098 0.00758 0.0019 0 有上述分压可计算再设计温度t=50℃时,总的高和蒸汽压力 P= i n i i p y ∑8 1 ===0.01%×0+2.25%×7+47.3%×1.744+23.48%×0.67+21.96%×0.5+3.79%×

液化石油气储罐毕业设计_

液化石油气储罐毕业设计_

目录 绪论....................................................................................... ............ (2) 第一章设计参数的选择 1.1 设计题目....................................................................................... ............ (3) 1.2 原始数据....................................................................................... ............ (3) 1.3 设计压力....................................................................................... ........ . (3) 1.4 设计温 第17页(共31页)

度....................................................................................... ........ . (3) 1.5 主要元件材料的选择....................................................................................... ........... .. (3) 第二章容器的结构设计 2.1 圆筒厚度的设计....................................................................................... ........... . (4) 2.2 封头壁厚的设计....................................................................................... .......... .. (4) 2.3 筒体和封头的结构设计....................................................................................... .......... .. (5) 2.4 人孔的选 第17页(共31页)

丙烯球罐设计方案

方案编号 施工技术方案 吉化集团公司10.6万吨/年丙烯腈扩建工程丙烯球罐组焊 三类 批准: 复审:审核: 编制: 编制单位:

1、工程概况 吉化集团公司丙烯腈装置是“吉化30万吨乙烯及其配套工程”的配套装置之一。该装置采用美国BP公司的工艺技术,于1997年10月建成投产。 原设计规模为6.6万吨/年,2000年丙烯腈装置扩建至10.6万吨/年。根据吉林石化公司“十五”计划和吉林化纤厂“十五”计划,吉林地区对丙烯腈产品的总需求量预计超过21万吨/年。 鉴于上述原因,吉化集团公司决定将10.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扩建至21万吨/年,并相应增设罐区及配套设施。扩建后的丙烯腈装置提供储存原料丙烯和成品丙烯腈能力的罐区。在现有的基础上新增3台2000m3丙烯球罐。 本施工方案针对吉化集团公司10.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罐区中的丙烯球罐而编制。其中包括组装及焊接施工工艺,并另对安全措施给予介绍。 所达到的质量目标计划: a、单位工程交验合格率100%; b、分部、分项工程交验优良率90%; c、封闭设备抽检合格率100%; d、无任何大小质量事故; 2、编制依据 a、《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 b、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 c、GB12337-98《钢制球形贮罐》及附录A“低温球形储罐” d、HG20585-1998《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 e、GB50094-98《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f、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g、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分公司设计院丙烯球罐设计图纸h、JB4708-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i、〔日〕高压气体保安协会“高强度钢使用标准” j、〔日〕WES3003“低温结构用钢板评定标准” k、〔日〕JISZ3700-80 3、工程简介 3.1结构简图

液化石油气储罐防火间距

表4.4.1 液化石油气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储罐、堆场、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m) 注:1 容积大于1 000m3的液化石油气单罐或总储量大于5000m3的罐区,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0.0m,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0.0m,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 2 防火间距应按本表总容积或单罐容积较大者确定; 3 直埋地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50%,但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0m3,总容积不应大于400m3; 4 与本表以外的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执行。 4.4.2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瓶组站,其储罐与工业建筑、重要公共建筑和其他民用建筑、道路等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执行。 总容积不大于10m3的工业企业内的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的储罐,当设置在专用的独立建筑物内时,其外墙与相邻厂房及其附属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甲类厂房有关防火间距的规定执行。当设置在露天时,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第4.4.1条的规定执行。 4.4.3液化石油气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数个储罐的总容积大于3000m3时,应分组布置。组内储罐宜采用单排布置。组与组之间相邻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0m。 4.4.4液化石油气储罐与所属泵房的距离不应小于1 5.0m。当泵房面向储罐一侧的外墙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至 6.0m。液化石油气泵露天设置时,泵与储罐之间的距离不限,但不宜布置在防火堤内。 4.4.5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的瓶库,其四周宜设置不燃烧体的实体围墙,但面向出入口一侧可设置不燃烧体非实体围墙。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4.5的规定。当总容积大于30m3时,其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4.4.1条的规定。 表4.4.5 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m) 注:总存瓶容积应按实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

中北大学60M3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1102034348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题目:(60)M3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指导教师:吕海峰王福杰职称: 副教授 2014年06月16日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1102034348 课程设计题目:(60)M3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起迄日期:06 月16 日~06月27日 课程设计地点:校内 指导教师:吕海峰王福杰 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黄晋英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3年06月08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章储罐设计介绍及介质特性 (7) 1.1 液化石油气储罐介绍 (7) 1.2 液化石油气的发展及应用 (7) 1.3 液化石油气的组成及物理特性 (7) 1.4 储罐设计的问题和难点 (7) 第二章储罐设计参数的确定 (8) 2.1 设计温度 (8) 2.2 设计压力 (8) 2.3 设计储量 (9) 第三章主体材料的确定 (9) 第四章工艺计算 (10) 4.1 筒体和封头的设计 (10) 4.2 筒体长度的确定 (10) 4.3 圆筒厚度的设计 (11) 4.4 椭圆封头厚度的设计 (11) 第五章结构设计 (12) 5.1 接管法兰垫片螺栓的选择 (12) 5.2 人孔的设计 (18) 5.3 人孔补强圈设计 (19) 5.4 鞍座选型和结构设计 (21) 5.5 视镜设计 (23) 5.6 液面设计与安全阀设计 (24) 5.7 焊接设计 (24) 第六章强度校核 (26)

丙烷丙烯储罐

烷丙烯储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WUB?WUNN-INNUL?DQQTY?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丙烷储罐 根据要求,使用地点为室外,储存温度为一10-40°C,介质为易燃易爆的气体。温度从40°C降到-10°C时,丙烷的饱和蒸气压力下降的很厉害,可以推断,在低温状态下,由饱和蒸气压力引起的应力水平不会很高。由上述条件选择危险温度为设计温度。为保证安全,对设计温度留一定的富裕量,取最高设计温度t=50o C,最低设计温度t=-20°C o50°C下丙烷的饱和蒸汽压为P=l. 744MPa,取最高工作压力Pw=I. 744MPaO 丙烷物理性质 储存管理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40°C°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釆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 罐体积计算

丙烷的年产量暂定:20万吨 每天原料需求:547.9吨 丙烷密度:0. 4995吨/立方米 装料系数K: 0.8 贮存时间:Id 储罐容积:--- 547-9----- = 228 m3 0.4995×0.8×6 设计条件 设计温度:50°C 设计压力:1.9MPa 极端温度:最高50°C,最低-15°C 抗震烈度:7 罐的选型 HG5-1580-85卧式椭圆形封头贮罐系列 该种设计罐的设计参数为: 盛装液体密度≤1200kg∕m3 设计压力 0. 25MPa, 0. 6MPa, IMPa, 1. 6MPa, 1. 8MPa, 2MPa, 2. 2MPa 2.5MPa, 3MPa, 4MPa 设计温度-20—2OO o C 容器材料根据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决定罐壁材料 公称容积0. 5m3—100m3 公称直径DN600—DN3200mm 腐蚀裕度1. 5mm

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说明书

1003m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绪论 m或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建立了大量的液化气储配站。对于储存量小于5003 m时.一般选用卧式圆筒形储罐。液化气储罐是储存易燃易爆介质.直接关系到单罐容积小于1503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因此属于设计、制造要求高、检验要求严的三类压力容器。本次设m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即为此种情况。 计的为1003 液化石油气贮罐是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常用设备, 由于该气体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 因此在设计 这种贮罐时, 要注意与一般气体贮罐的不同点, 尤其要注意安全, 还要注意在制造、安装等方面的 特点。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常温压力贮罐, 常温贮罐一般有两种形式: 球形贮罐和圆筒形贮罐。球形贮 罐和圆筒形贮罐相比: 前者具有投资少, 金属耗量少, 占地面积少等优点, 但加工制造及安装复杂, m或单罐容积大于2003m时选用球形贮 焊接工作量大, 故安装费用较高。一般贮存总量大于5003 罐比较经济; 而圆筒形贮罐具有加工制造安装简单, 安装费用少等优点, 但金属耗量大占地面积大, m, 单罐容积小于1003m时选用卧式贮罐比较经济。圆筒形贮罐按安装方 所以在总贮量小于5003 式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在一般中、小型液化石油气站大多选用卧式圆筒形贮罐, 只有某些特殊 情况下(站地方受限制等) 才选用立式。本文主要讨论卧式圆筒形液化石油气贮罐的设计。 卧式液化石油气贮罐设计的特点。卧式液化石油气贮罐也是一个储存压力容器, 也应按GB150 《钢制压力容器》进行制造、试验和验收; 并接受劳动部颁发《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 容规) 的监督。液化石油气贮罐, 不论是卧式还是球罐都属第三类压力容器。贮罐主要有筒体、封 头、人孔、支座以及各种接管组成。贮罐上设有液相管、液相回液管、气相管、排污管以及安全阀、 压力表、温度计、液面计等。

丙烯储罐防腐施工方案

丙烯储罐防腐施工方案 一、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防止腐蚀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了有关部门及科研单位的重视。不但对控制腐蚀采取了相应措施,对防腐工艺结构及防腐涂料也有了重大的改进和突破,为提高产品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针对中原石油化工总厂2×200m3丙烯球罐防腐特拟以下施工方案。 二、施工工艺 1、内防腐:基体表面采用喷砂除锈——喷铝涂层——G4-1防静电环氧涂料。 2、外防腐:基体表面采用喷砂除锈——刷凉凉隔热胶。 三、施工部署及人员组织 1、机构设置:成立中原石油化工总厂丙烯储罐防腐工程项目部,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项目经理:张海 项目执行经理:文献良 技术及质量负责人:卓存田 安全负责人:邢启帅 材料负责人:葛洪奇 2、施工人员安排:工人18人,施工员坚持有证有岗,无证为辅助工的原则,操作人员必须对其所任工种有三年以上施工的熟练工,否则不得上岗。

3、施工前的准备 (1)要求甲方进行技术交底、设计或施工方案准备齐全。 (2)完成材料采购,材料保证在使用前,运达施工现场,并持有出厂合格证,否则不得进厂使用。 (3)安排好施工人员的食宿和办公地点,材料贮存库房。 (4)施工机具,机械的调迁与装配,必须到位。 (5)施工主要机具一览表

四、涂层防护原理及特点 1、涂层电极电位 根据电化学防护原理,只有当金属涂层的电极电位比钢铁基材为负时,才能起到阴极保护作用,即牺牲阳极(涂层),保护阴极(钢铁基材)。 2、铝涂层的阴极保护原理 当钢铁处于潮湿的大气或浸渍在水中时,相当于处于电介质中,将产生电化学腐蚀,即钢铁中的杂质成为阴极,铁为阳极,铁释放电子,以水化离子(Fe2+.nH20)的形式溶解于水中,因而铁很快被腐蚀。如果钢铁表面覆盖有铝层,即使铝层有局部破损,因铝层相对钢铁电位更负,在构成腐蚀电池时成为阳极,而钢铁为阴极,这样阳极区(铝层)释放电子而溶解于水中,产生腐蚀。阴极区(钢铁)则在表面吸收电子,与氧发生还原反应,受到保护。这就是铝涂层起到的阴极保护作用的原理。 3、热喷涂层的耐蚀性 铝涂层对钢铁的防护,不仅是阴极保护作用,涂层本身也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另外,涂层中金属微粒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膜,也起到了防腐蚀的作用。在工业和城市大气中,钢由于锈蚀损耗约400~500g/(m2.a),相应的腐蚀深度约为0.064mm/a,与此相比,铝的损耗是2~3g/(m2.a),相应的深度约为0.001mm/a;锌的损耗是40~80g/(m2.a),相应的深度约为0.01mm/a,在不同的大气腐蚀环境里,钢材及铝、锌的腐蚀耗损见下表:

30m3液化石油气储罐说明书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设备的筒体和封头设计 2.1 筒体的内径和长度的确定. 2.2 筒体和封头的厚度设计计算 2. 3 厚度的校核计算3.其它零部件的设计 3.1 液位计的设计 3.2 管口设计 3.3 人孔设计 3.4 支座设计4.焊接结构设计5.焊条选择6.技术要求7. 参考资料及文献

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30m3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2.设备的筒体和封头设计 2. 1筒体的内径和长度的确定 由设计任务书可知:v=3om 设 L=3D D 3 2 4 2^3m 取 L ' =6400mm 则实际体积 则体积相对误差为: V 实际 V 100% 3 °.° 95 30 100% 0.003% 5% V 30 符合设计要求。 2. 2筒体和封头的厚度设计计算 物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按最危险工况设计 根据上表的数据,取最高压力,即 50C 丙烯的饱和蒸汽压 19.99bar (绝压) 所以储罐的工作压力为: P W 19.99 0.1MPa 0.1MPa 1.899MPa 则有:V 2 2 D L D 3D 4 4 3 D 3 30 则筒体长度 L 4 30 109 2 1.7588 109 3.14 23002 4 6377mm V 实际 D 2L 4 2V 封头 3.14 23002 6400 4 9 3 2 1.7588 10 mm 3 30.095m 取内径为2300mm 由于筒体的内径较大,所以采用钢板卷制,公称直径为其内径 DN2300mm. 选用标准椭 圆形封头 EHA 椭圆形圭寸头内表面积及容积 V 总2V 封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