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七 汽车车桥装配工艺

合集下载

车桥装配工艺方案-简易

车桥装配工艺方案-简易

对某些零件进行预处理 ,如润滑、除锈等,以 方便装配。
按照设计的工艺流程进 行装配,确保配合准确 、安装牢固。
完成装配后进行检测和 调试,确保车桥的性能 和质量符合要求。
装配工艺流程的分类与选择
按工艺类型分类
根据装配工艺的不同类型,可 分为压装、拧紧、加热、冷冻 等,选择合适的工艺类型是保 证装配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严格控制零件的质量和精度
对零件的加工、检验和试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零件的质量和精度符合要求。
优化装配工艺方法和顺序
采用先进的装配工艺方法和顺序,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
建立完善的装配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装配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装配过程中的各项要素得到有效控制。
装配工艺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对零件进行分类管理
对零件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关键件和重要件,对 关键件进行重点控制。
进行装配前的检查和试验
对零件进行清洗、检验和试验,确保零件的质量 和精度符合要求。
加强过程控制
加强装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的控制, 确保装配质量和效率。
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
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如激光干涉仪、气动量具 等,对装配结果进行检测和验证,确保装配质量 符合要求。
04
装配工艺质量控制
影响装配工艺质量的因素
零件的质量和精度
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质 量、形状和尺寸稳定性等 都会影响装配工艺的质量 。
装配方法和顺序
装配方法和顺序的合理性 、正确性和可靠性,都会 影响装配工艺的质量。
装配环境和条件
温度、湿度、清洁度、压 力等环境条件也会影响装 配工艺的质量。
装配工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车桥装配工艺的现状及问题
装配工艺落后

汽车装配与检测模块七 汽车车桥装配工艺

汽车装配与检测模块七 汽车车桥装配工艺

主销内倾角作用示意图及车轮外倾角
1-上球头 2-下球头 3-转向节主销 4-主销后倾角
3、转向节装配工艺 4、制动器装配 5、安装转向节臂、调整转角
转向角调整过程示意图 1-转向角
6、轮毂总成的装配与间隙的调整 7、横拉杆总成的装配与前束调节
a)
b)
前束角及前束角调整过程示意图 a)1-前轮 2-前轮中心线 3-前束角 4-纵向中心线
任务一 汽车主减速器的装配
1、注意事项
在主减速器的安装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圆锥滚子轴承的预紧 在消除轴承间隙后,再对轴承加一定的轴向压紧力。压紧力过小, 不能满足轴的支撑刚度需要;压紧力过大,会导致传动效率降低,并且加速轴承磨损。
2)齿面接触情况调整 先在主动锥齿轮上涂以红色颜料,然后使主动锥齿轮往复转动,从 动锥齿轮轮齿的两工作面上便出现红色印迹。通过调整主动锥齿轮的前后位置和从动锥齿 轮的左右位置,可以调节齿面接触情况。在转动过程中,齿轮轮齿工作面上的印迹应位于 齿高的中间,并偏于小端,占齿面宽度60%以上,以保证主、从动齿轮之间有正确的相对 位置。
模块七 汽车车桥装配工艺
汽车车桥主要分为前桥和后桥。对于布置形式为前置后 驱的汽车来说,前桥也叫转向桥,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转向 节的传动实现汽车转向,并将后桥传来的推力传给车轮;后 桥也叫驱动桥或主动桥,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 来的发动机动力经减速增扭改变传动方向后,分配给左、右 驱动轮,并且允许左、右驱动轮以不同转速旋转。驱动桥一 般是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等组成。按照悬架结 构的不同,驱动桥又可以分为整体式驱动桥和断开式驱动桥。 本章主要介绍前置后驱装配形式的汽车车桥。
3)合适的间隙。间隙包括制动间隙和轮毂的轴承间隙。合理的制动间 隙可以消除制动啸叫,增强制动的平稳性和灵敏性,从而保证行驶安全。

汽车装配工艺及调试技术10页word文档

汽车装配工艺及调试技术10页word文档

汽车装配工艺及调试技术♦一、装配的定义♦汽车是各种零部件的有机组合体;汽车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必定是装配(包括检测和调整),否则各种零部件无法组合在一起并发挥应有的功能。

所谓装配就是将各种零部件、合件或总成按规定的技术条件和质量要求联接组合成完整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可称为“使各种零件部件、合件或总成具有规定的相互位置关系的工艺过程”。

汽车装配的技术要求汽车总装配是汽车的最后一道工序。

装配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车质量。

因此,在整车装配的过程中,必须达到下列技术要求。

1、装配的完整性。

必须按工艺规定,将所有零部件、总成全部装上,不得有漏装、少装现象,不要忽视小零件。

如螺钉、平垫圈、弹簧垫圈、开口销。

2、装配的统一性。

按着生产计划,对基本车型,按工艺要求装配,不得误装、错装和漏装,装配方法必须按工艺要求;装配要统一:两车间装的同种车型统一、同一车间装的同种车型统一、同一工位干的同样车型统一,简称为“三统一”。

3、装配的紧固性。

凡是螺栓、螺母、螺钉等件必须达到规定的扭矩要求。

应交叉紧固的必须交叉紧固,否则会造成螺母松动现象,带来安全隐患。

螺纹联接严禁松动现象,不过,过紧会造成螺纹变形、螺母卸不下来。

♦4、装配的润滑性♦按工艺要求,凡润滑部位必须加注定量的润滑油和润滑脂。

对发动机来说,如果润滑油过少或漏加,发动机运转起来,很快会造成齿轮磨损,拉缸现象,直到整机损坏;加注过多,发动机运转时润滑油很容易窜到燃烧室、燃烧后产生积碳;因此加油量必须按工艺要求加。

5、装配的密封性。

1)冷却系统的密封性,各接头不得漏水。

2)燃油系统的密封性。

各管路连接和燃油滤清器等件不得有漏漆漏油现象。

3)各油封装配密封性。

装油封时,将零件拭干净,涂好机油,轻轻装入,油封不到刃口,否则会产生漏油。

4)空气管路装配密封性。

要求空气管路里联接处必须均匀涂上一层密封胶,锥管接头要涂在螺纹上,管路连接胶管要涂在管箍接触面上,管路不得变形或歪斜。

汽车制造工艺装配工艺

汽车制造工艺装配工艺
8
收集信息
1-后桥壳;2-差速 器壳;3-差速器行 星齿轮;4-差速器 半轴齿轮;5-半轴; 6-主减速器从动齿 轮齿圈;7-主减速 器主动小齿轮
9
收集信息
(2)断开式驱动桥 驱动桥采用独立悬架,即主减速器壳固定在车架上,两侧
的半轴和驱动轮能在横向平面相对于车体有相对运动的则称 为断开式驱动桥
10
40
谢 谢!
41
汽车制造工艺简介
42
汽车制造工艺简介
43
工艺基础:概念
44
工艺基础:概念
45
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46
冲压工艺
47
冲压工艺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5)装上控制臂:放上控制臂到纵梁内侧及控制臂固定支 架中,用螺栓、螺母松装,用手动定扭扳手紧固
装上控制臂:用螺母及螺栓装上控制臂到前桥 装下控制臂到前纵桥:用螺母及螺栓松装下控制臂到前 纵梁上的安装支架 装前减震器下端到前桥:放前减震器到前桥的减震器规 定支架上,用2个螺钉及2个螺母紧固到规定扭矩
装上控制臂:用螺母及螺栓装上控制臂到前桥 装下控制臂到前纵桥:用螺母及螺栓松装下控制臂到前纵梁 上的安装支架。
装前减震器下端到前桥:放前减震器到前桥的减震器固定 支架上,用2个螺钉和2个螺母紧固到固定扭矩。
装前稳定杆到前桥:放前稳定杆上的连杆到前桥用2个螺 母和2个螺栓紧固到规定扭矩。
29
制定计划
13
收集信息

车桥装配工艺方案-简易

车桥装配工艺方案-简易

车桥装配工艺方案-简易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装配工艺方案总体概述•装配工艺方案详细设计•装配工艺方案实施计划•装配工艺方案风险评估与对策•装配工艺方案效益评估与优化建议•参考文献01引言背景介绍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车桥装配工艺的重要性市场竞争状况提高车桥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目的和意义02装配工艺方案总体概述准备工作检查零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将轴体放置在支撑座上,然后将轴承安装在轴体上,再安装密封件和防尘盖。

将齿轮放置在轴体上,然后安装键和锁紧螺母。

将支撑和调整机构安装在轴体上,然后调整位置和高度。

检查装配质量和完整性,完成装配并记录相关数据。

装配流程简介组装轴体安装支撑和调整机构完成装配安装齿轮1装配工艺特点23该装配工艺流程简单明了,易于掌握和操作。

操作简单在装配过程中,各个部件易于拆卸和更换,方便维护和修理。

维护方便该工艺流程所需设备简单,生产效率较高。

生产效率高03操作人员技能水平根据操作人员技能水平,选择适合的工艺方案,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掌握和操作。

装配工艺方案选择依据01实际生产需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择适合的工艺方案,以满足生产需求。

02产品质量要求根据产品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方案,以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03装配工艺方案详细设计检查车桥零件的尺寸、形状、材料等,确保符合要求。

准备工作按照车桥的结构特点,设计合理的装配流程,包括零件清洗、润滑、装配、调试等环节。

基本流程根据车桥的具体结构,对一些特殊部位进行重点考虑,例如螺栓连接、轴承配合等。

细节考虑装配流程详细设计根据装配流程,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包括装配顺序、操作手法、注意事项等。

装配操作规范制定操作步骤制定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操作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事故。

安全要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并规定使用方法。

工具使用检验方法规定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压力试验等。

汽车后桥组装过程主要装配

汽车后桥组装过程主要装配

汽车后桥组装过程主要装配汽车的驱动桥主要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驱动桥壳组成。

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动力依次经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最后传给驱动轮。

主减速器可以降低转速、增加扭矩、并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以适应汽车行驶的方向。

差速器的功用是在必要时可使汽车两侧的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以适应汽车转弯及在不平道路上行驶。

半轴的功用使将扭矩从差速器传到驱动轮。

桥壳用以支承汽车的部分重量,并承受驱动轮上的各种作用力,同时它又是主减速器、差速器等传动装置的外壳。

驱动桥的分解图如下图1-1所示:图1-1 驱动桥减速器与差速器的分解图 2. 差速器总成结构图与装配工艺图1-2 差速器总成装配图装配工艺过程如下:1.装配行星齿轮、半轴齿轮以及十字轴;2.行星轮轴锁销孔铆接;3.安装被动闪齿轮,并拧紧被动闪齿轮上装配的螺栓。

3(主减速器总成结构图与装配工艺1.动锥齿轮2.轴承座3.油封4.凸缘5.锁紧螺母6.上圆锥滚子轴承7.调整垫片 8.隔套 9.下圆锥滚子轴承图1-2 主动锥齿轮总成装配图其装配工艺过程如下:? 将上、下滚子轴承外圈压入主减壳中,其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

? 将下滚子轴承内圈压入主轴,其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

? 依次装好隔套、上滚子轴承内圈、凸缘、垫片、锁紧螺母。

? 对锁紧螺母施加拧紧力矩M1,其大小在230N?m-260N?m之间。

4.后桥主减总成工艺装配后桥主减总成装配工艺如下:1.装配行星齿轮、半轴齿轮以及十字轴,并通过销孔对十字轴进行固定2.安装被动闪齿轮,并拧紧被动闪齿轮上装配的螺栓3.将主动锥齿轮上的滚子轴承外圈压入主减壳中,其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

4.将下滚子轴承内圈压入主轴,并依次装好隔套、上滚子轴承内圈、凸缘、垫片、锁紧螺母。

5.最后将差速器总成通过轴承装配到减速器壳体上。

装配工艺 车桥的装配

装配工艺 车桥的装配
/4浮式三种型式。
17
1)全浮式半轴 一般大、中型汽车均采用全浮式结构。 半轴的内端用花 键与差速器的半轴齿轮相连接,半轴的外端锻出凸缘,用 螺栓和轮毂连接。轮毂通过两个相距较远的圆锥滚子轴承
文承在半轴套管上。半轴套管与后桥壳压配成一体,组成
驱动桥壳。用这样的支承形式,半轴与桥壳没有直接联系, 使半轴只承受驱动扭矩而不承受任何弯矩,这种半轴称为 “全浮式”半轴。所谓“浮”意即半轴不受弯曲载荷
器的弹簧卡子中
对准前面的两个空,用2个螺钉按规定扭矩将加热器紧固
26
(2)放前桥和后桥到车身:将前桥运至前桥举升器上,后
桥运至后桥举升器上;将前后桥举升器行至车身下面,升起 到装配位置。 装后吊耳夹板到车身下支架:装后板簧吊耳板到后板簧 安装支架,用螺栓松装。
装后板簧前端到车身:装后板簧前吊耳到后板簧安装支
母和2个螺栓紧固到规定扭矩。
29
(5)装上控制臂:放上控制臂到纵梁内侧及控制臂固定支
架中,用螺栓、螺母松装,用手动定扭扳手紧固
装上控制臂:用螺母及螺栓装上控制臂到前桥 装下控制臂到前纵桥:用螺母及螺栓松装下控制臂到前 纵梁上的安装支架 装前减震器下端到前桥:放前减震器到前桥的减震器规
定支架上,用2个螺钉及2个螺母紧固到规定扭矩
(1)选择的主减速比应能保证汽车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 料经济性。 (2)外形尺寸要小,保证有必要的离地间隙。 (3)齿轮及其他传动件工作平稳,噪声小。
6
(4)在各种转速和载荷下具有高的传动效率。 (5)在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条件下,应力求质量小,尤 其是簧下质量应尽量小,以改善汽车平顺性。 (6)与悬架导向机构运动协调,对于转向驱动桥,还应与
主讲教师: 威兰
辅导教师: 冯志新

汽车制造工艺装配工艺

汽车制造工艺装配工艺
18
收集信息
1- 半轴套管;2调整螺母;3-油 封;4-锁紧垫圈; 5-锁紧螺母;6半轴;7-轮毂螺 栓; 8,10-圆锥 滚子轴承;9-轮 毂;11-油封; 12-空心梁
19
收集信息
2)半浮式半轴 半浮式半轴的内端与全浮式的一样,不承受弯扭。其外端
通过一个轴承直接支承在半轴外壳的内侧。这种支承方式将 使半轴外端承受弯矩。因此,这种半袖除传递扭矩外,还局 部地承受弯矩,故称为半浮式半轴。这种结构型式主要用于 小客车
13
收集信息
主动圆锥齿轮旋转,带动从动圆银齿轮旋转,从而完成 一级减速。第二级减速的主动圆柱齿轮与从动圆锥齿轮同轴 而一起旋转,并带动从动圆柱齿轮旋转,进行第二级减速。 因从动圆柱齿轮安装于差速器外壳上,所以,当从动圆柱齿 轮转动时,通过差速器和半轴即驱动车轮转动
14
收集信息
(2)差速器 差速器用以连接左右半轴,可使两侧车轮以不同角速度旋
收集信息
1-主减速器;2半轴;3-弹性元 件;4-减振器; 5-车轮;6-摆臂; 7-摆臂轴
11
收集信息
4.驱动桥的组成 驱动桥主要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驱动桥壳等组成 (1)主减速器
主减速器一般用来改变传动方向,降低转速,增大扭矩, 保证汽车有足够的驱动力和适当的速皮。主减速器类型较多, 有单级、双级、双速、轮边减速器等。
(1)选择的主减速比应能保证汽车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 料经济性。 (2)外形尺寸要小,保证有必要的离地间隙。 (3)齿轮及其他传动件工作平稳,噪声小。
6
收集信息
(4)在各种转速和载荷下具有高的传动效率。 (5)在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条件下,应力求质量小,尤 其是簧下质量应尽量小,以改善汽车平顺性。 (6)与悬架导向机构运动协调,对于转向驱动桥,还应与 转向机构运动相协调。 (7)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制造容易,拆装、调整方 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1-检具定位塞 2-测量杆 3-检具杆
任务二 后桥的装配
1、减速器的安装 2、装制动器、ABS 3、装凸轮支架、刹车缸 4、装凸轮 5、装回位弹簧和油封座圈 6、装轮毂 7、装半轴
项目二 汽车主减速器装配
项目目标 1.掌握汽车主减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2.了解主减速器的安装过程。
任务一 汽车主减速器的装配
1、注意事项
在主减速器的安装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圆锥滚子轴承的预紧 在消除轴承间隙后,再对轴承加一定的轴向压紧力。压紧力过小, 不能满足轴的支撑刚度需要;压紧力过大,会导致传动效率降低,并且加速轴承磨损。
2)齿面接触情况调整 先在主动锥齿轮上涂以红色颜料,然后使主动锥齿轮往复转动,从 动锥齿轮轮齿的两工作面上便出现红色印迹。通过调整主动锥齿轮的前后位置和从动锥齿 轮的左右位置,可以调节齿面接触情况。在转动过程中,齿轮轮齿工作面上的印迹应位于 齿高的中间,并偏于小端,占齿面宽度60%以上,以保证主、从动齿轮之间有正确的相对 位置。
(5) 主、从动锥齿轮咬合印痕及齿侧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6)齿侧间隙的检查 (7) 汽车差速器的装配 (8)差速器轴承预紧力、齿侧间隙的调整
差速器轴承预紧力调整过程
齿侧间隙调整过程
(9)差速器总成上线
差速器总成安装过程
主销内倾角作用示意图及车轮外倾角
1-上球头 2-下球头 3-转向节主销 4-主销后倾角
3、转向节装配工艺 4、制动器装配 5、安装转向节臂、调整转角
转向角调整过程示意图 1-转向角
6、轮毂总成的装配与间隙的调整 7、横拉杆总成的装配与前束调节
a)
b)
前束角及前束角调整过程示意图 a)1-前轮 2-前轮中心线 3-前束角 4-纵向中心线
3)对主减速器内的齿轮和轴承进行润滑 当从动锥齿轮转动时,齿轮油被甩溅到各齿轮和 轴承上。
2、主减速器总成装配 (1) 减速器壳上线、定位、加紧 (2) 主动锥齿轮的装配和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测量
(3) 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装配
涂密封胶和放入主动锥齿轮总成过程
(4) 从动锥齿轮与主动圆柱斜齿轮的装配及轴承 预紧度的调整
模块七 汽车车桥装配工艺
汽车车桥主要分为前桥和后桥。对于布置形式为前置后 驱的汽车来说,前桥也叫转向桥,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转向 节的传动实现汽车转向,并将后桥传来的推力传给车轮;后 桥也叫驱动桥或主动桥,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 来的发动机动力经减速增扭改变传动方向后,分配给左、右 驱动轮,并且允许左、右驱动轮以不同转速旋转。驱动桥一 般是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等组成。按照悬架结 构的不同,驱动桥又可以分为整体式驱动桥和断开式驱动桥。 本章主要介绍前置后驱装配形式的汽车车桥。
项目一 汽车车桥装配工艺
项目目标 1.掌握汽车车桥的种类、功能和结构; 2.熟悉车桥的安装方法。
任务一 前桥的装配
1、装配注意事项
1)内腔清洁度。清洁的零件表面可保证旋转零件间无任何异物,从而 保证旋转零件的使用寿命。
2)合适的扭矩值。扭矩包括紧固件扭矩和轴承起动力矩。合理的紧固 件扭矩可保证连接强度和平面间的密封性以及在设计的抗切强度及抗拉 强度范围内保证紧固件的最大寿命;一定的轴承起动力矩,除了能消除 轴承间隙,还能给轴承一定的预紧力,使轴承具有一定的刚度,从而保 证轴承的最大使用寿命。
3)合适的间隙。间隙包括制动间隙和轮毂的轴承间隙。合理的制动间 隙可以消除制动啸叫,增强制动的平稳性和灵敏性,从而保证行驶安全。
4)油漆外观。在一定质量的技术和工艺条件下,经过表面处理、喷漆、 烘干来保证车桥面漆的质量。
2、前桥定位参数
1)主销后倾角 2)主销内倾角
a)垂线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