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市泡沫状态分析(一)

合集下载

(精选)泡沫经济中的股市泡沫分析

(精选)泡沫经济中的股市泡沫分析

泡沫经济中的股市泡沫分析很多股评家说中国股市没有什么泡沫,理由是:一、市盈率平均只有20多倍;二、市净率在2倍左右,也不算太高;3、中国经济的高成长计算出来的动态市盈率更低;4、中国股市此刻上证指数只有2800多,比最高点6124已经下跌超过50%。

很多股评家就此得出结论说,中国股市没有什么泡沫,乃至有人说,中国股市被低估了。

判定股市中有无泡沫就这么简单吗?我看未必。

一、市盈率市盈率是某种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

当股票价钱必然以后,市盈率就只受每股盈利的阻碍,也确实是受企业盈利的阻碍。

盈利越多市盈率就会越低,盈利越少市盈率就越高。

可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泡沫上升时期的时候。

企业能够通过资产和股票价钱上涨增加盈利。

a、当一个国家房价和土地大幅上涨的带动下,投资房地产的上市企业的存量衡宇和土地大幅升值能够直接增加企业的盈利。

b、很多上市企业彼此持股,当两边股票价钱都上涨的时候,上市企业的账面盈利都会增加。

并形成账面投资盈利。

而且,会形成如此的循环:股票价钱上涨---上市企业账面盈利增加----市盈率下跌----购买该股票人增加----股票价钱继续上涨不断循环因此,在经济显现泡沫的时候,资产价钱和所持股票价钱的上涨会降低企业的市盈率。

而且,泡沫经济能够让企业短时间盈利能力大幅上升。

但任何泡沫都不可能几十年的存在,用短时间的暴发式盈利去计算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显然是荒唐的。

二、市净率市净率指的是每股与每股的比率。

能够看出:当每股股价必然的时候,每股的净资产是市净率的决定因素。

意思是企业净资产越高,该股票的市净率越低。

可是,在经济处于泡沫当中的时候。

资产价钱会不断上涨。

比如:在土地和房价不断上涨的进程中,房地产企业存量土地和房价跟从升值,会不断增加企业的资产。

加上企业持有其它企业的股票上涨。

更会推高该企业的净资产。

而企业的欠债在负利率时期,反而能增加企业的盈利和资产。

因此,在经济泡沫上升时期。

企业的市净率也会变低。

2024年PMI泡沫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PMI泡沫市场发展现状

PMI泡沫市场发展现状简介PMI(泡沫市场指数)是一种用于衡量股市是否进入泡沫时期的指数。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泡沫市场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PMI 泡沫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PMI泡沫市场的定义PMI泡沫市场指数是根据一系列指标对股市是否处于泡沫阶段进行测量的方法。

这些指标包括股票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综合考虑了市场的估值水平、投资者情绪等因素。

当PMI指数超过一定阈值时,就可以认为市场进入了泡沫阶段。

PMI泡沫市场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股市泡沫问题不断浮出水面。

以美国为例,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复苏,但股市的估值水平却屡屡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股市的PMI指数已经超过了历史上大部分泡沫市场的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泡沫特征。

除了美国,全球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例如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股市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涨,并且PMI指数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等也在股市泡沫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PMI泡沫市场形成的原因泡沫市场的形成有多个原因。

首先,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资金过剩,进而推高股票价格。

其次,投资者情绪也是泡沫市场形成的重要因素。

当投资者普遍对市场抱有过高的期望时,股市往往会出现过度乐观的情况,从而推高股票价格。

此外,市场的热点板块和炒作风潮也可能成为泡沫市场形成的催化剂。

PMI泡沫市场的可能影响泡沫市场的出现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首先,当泡沫破裂时,市场会出现剧烈的调整,投资者可能面临巨大的损失。

其次,泡沫市场的存在会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从而对实体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长期处于泡沫阶段的市场可能面临系统性风险,一旦爆发,将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严重冲击。

结论PMI泡沫市场的发展现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对投资者和金融市场产生影响,也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一定的风险。

财政金融-中国股市确定性泡沫的特征

财政金融-中国股市确定性泡沫的特征

统计与决策!""#年$$月!下"!!!问题的提出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投机泡沫#定性的分析和判断能够说明一部分问题#但仅止于此或许是不够的$而在既有的实证研究中#所采用的几乎都是间接检验#即通过考察有关数据是否满足由泡沫推导出的某些特征或条件#来判定是否存在投机泡沫%间接检验的主要弊端在于&其结果所具备的解释能力极其微弱%因此#为了提高实证结果的解释能力#本文尝试转向直接检验%所谓直接检验#即对某一类型的泡沫过程直接进行检验#亦即直接以某一类型的泡沫过程本身为零假设%本文在%&’()!*++,"直接检验法的基础上作了适当的修正#据以对中国股市是否存在确定性泡沫进行实证研究%"!!理论模型与数据!-*理论模型及经济涵义我们以如下方程作为模型的起点&./0!12./3*45/678/这是一个含预期的随机线性差分方程%其中#变量./内生地依赖于其自身的预期值19./7*45/6#即在/期给定信息集5/的情况下对其/7*期取值的预期$变量8/为外生变量#它可能是随机的#从而当!!:的时候将可能为./额外附加上一个随机成分$5/是随时间递增的信息集序列在/期的取值#因而符合迭代预期法则%;<=>?)><=8#@&AA<B/和C<BA<>/!*+D!"运用鞅的概念求解了上述方程#结果得到&./0./E 7$!/C /%这是该方程的通解#可分析为两部分&!$"./E 为特解%它描述了内生随机过程./的均衡值#在股票市场中代表由基本面因素决定的股票价值#即所谓的’内在价值(%!!"$!/C /为补解%它增加了解的不确定性#在股票市场中代表股票价格的泡沫成分#可记为F /0*!/C /#其中C /为任意的鞅过程%令C /0F 即获得确定性泡沫的理论模型为&F /0*!/F %其中#FG"#4!4H*%相应地#股票价格可表述为&./0./E 7*!/F %可见#确定性泡沫呈现为不断扩张的增长过程%!-!数据的选择与获取由上述模型可见#检验确定性泡沫需要两方面的数据&!*"作为内生变量的股票价格%本文采用上证指数的月度数据!C<B/I’.5BJ)8<A %I&B(I&?%/<KL C&>L)/#简称C%MN "#均取自分析家证券分析系统#以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作为该月的指数值$!!"作为外生变量的基本面%我们采用;OP 这一宏观经济变量作为基本面的代理变量%;OP 是一国经济活动的基本反映#持续)稳定)高速的;OP 增长表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制约经济的各种矛盾趋于协调#人们有理由对未来经济产生良好的预期#并通过股票市场这一’经济的晴雨表(反映出来#反之则反是#因此以;OP 作为基本面代理变量是较为合理的方法*本文以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为原始数据来源#首先由各季度的累计;OP 求得各季度的;OP 增加值#接着在各个季度内运用按月份几何平均的方法获得月度内插值序列#而后采用NQ**方法对该序列进行季节调整#即获得剔除季节因素的每月;OP 增加值!C<B/I’.;OP &A/)>%)&R<B&’SJT=R/U)B/#简称C;OP "*#!!计量模型及其估计V-$回归方程的构造依据前述的理论模型#我们建立如下回归方程&C%MN /0&7F/7K :C;OP /7K $$/W $/7K $!O $/7K !$/W !/7K !!O !/7"/其中#C%MN /即C%MN 的时间序列#对应于理论模型中的内生过程./$C;OP /即C;OP 的时间序列#对应于理论模型中的特解./E $W $/+W !/为虚拟变量#分别代表上述两个泡沫时期内的泡沫膨胀期#对应于理论模型中作为补解的泡沫成分&"/#泡沫膨胀期#W ?/0$X?0*Y!YZ["/#其它#W ?/0"X?0*Y!Z ,O */)O !/为虚拟变量#分别代表在上述两个泡沫时期内是否存在持续期&"/#泡沫持续期#O /0*X?0*Y!Z $"/#其它#O ?/0"X?0*Y!Z 如图!所示#C;OP 表现出很明显的持续上升趋势#是非平摘要!本文以描述趋势行为的确定性泡沫理论模型为出发点!通过提出假说并构建相应的计量模型!采用直接检验法对近*V 年来"*++!年*"月Q!""\年#月#上证指数的时间序列进行了泡沫检验$关键词!确定性泡沫%直接检验%趋势行为%政策导向中图分类号!]DV"-+*文献标识码!S文章编号!*""!Q#^D,X!::#Z**Q::V+Q:!中国股市确定性泡沫的特征李志刚X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D^Z!"统计与决策!""#年$$月!下"图$%&’(的实际序列与估计序列稳随机过程#这可能导致伪回归$为此#我们在方程中设置了)*+,构成为一般化的非稳态过程!)为漂移因子#+,为时间趋势"#将漂移与趋势都分离了出来#以消除非稳态对回归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所构造的其实是一个趋势平稳的计量模型$此外#常数)还具备抵消内生过程%&’(,与外生过程%-./,之间量纲差异的作用$!,为残差$依照确定性泡沫理论模型的经济涵义#方程系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0$$1$#0!$1$$23!估计方法与结果我们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上述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并将结果汇总为表$和图$$在估计的时候#考虑到残差中可能存在着未知形式的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本文运用了45657与859,!$:;<"所提出的’=>>!即’5,5?@9A5B)9,C0C,7)DB =E,@0@??5F),C@D >@D9C9,5D,>@G)?C)D059#异方差性与自相关性一致的协方差"修正方法#以便能够正确判断变量的显著性!即避免,检验失去意义"#并获得有效的参数估计结果$2H2结果分析与评估依照以上所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如果泡沫项系数0II &0!I 是显著的#而且满足经济限定条件0II 1I &0!I 1I #那么就意味着确定性泡沫的存在性获得了实证支持$如表I 所示#0II的估计值!0II JKH#II 1I #0!I 的估计值!0!I JIH"#<1I #0II 与0!I 均通过了置信水平为IL 的,检验$因此#诚如前述中国股市十几年来大致经历了两个自我驱动&自我膨胀的泡沫时期#这样的结论是有经验证据的$$L 是极高的置信水平#这说明中国股市泡沫的自我驱动&自我膨胀特征是非常突出的$基本面的估计系数0M 也通过了置信水平为IL 的,检验#这证实了以-./作为基本面的代理变量是可取的做法$可见#无论是作为特解的%-./#还是作为补解的泡沫成分N $&N !#均能够很好地解释股价行为#从而表明以’基本面*投机泡沫(的二分法对中国股市展开观察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方法#本文循此而建立的计量模型是否有效也因而获得了肯定$如表$所示#0$!通过了置信水平为$L 的,检验#0!!则通过了置信水平为!L 的,检验#都是高度显著的$这证实了泡沫分别在$::2年2月OI::2年II 月&I::<年P 月OI:::年K 月维持着#前者以不可维系为终结#自I::2年I!月起进入泡沫崩溃阶段)后者则伴随着泡沫的继续膨胀#而不是在持续期之后即宣告崩溃$这表明中国股市在此期间脱离创建伊始的狭小格局#迈入了更广阔然而也是潜在危机更为深重的大规模市场扩展阶段#使得第二个泡沫时期长达<年才最后宣告进入漫长而近乎持续的熊市$如图I 所示#易见%&’(的实际时间序列与其根据泡沫计量方程而估计出的时间序列是很相似的#尤其在两个泡沫时期更是这样$如此好的结果亦可由很高的可决系数获得验证#如表I 所示可决系数Q !超过;;L #修正的可决系数Q !则超过;<L #再一次表明确定性泡沫模型具备很强的解释力$!!!解释与建议本文以描述趋势行为的确定性泡沫理论模型为出发点#通过提出假说并构建相应的计量模型#对I::!年IM 月"!MMP 年#月上证指数的时间序列进行了泡沫检验$我们发现#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股价运动#其解释力涵括了泡沫的膨胀期&持续期与崩溃期#是近I2年来中国股市运行的一个很好描述$由此可见#趋势行为!或者说’外推趋势行为("在中国股市上是相当普遍的&甚至是旷日持久的$那么#其根源何在呢*与此相应地#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呢*究其根源#投资者之所以采纳趋势行为#乃是因为市场具备未来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的时空中#未来与生俱来地带着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只好求诸于历史趋势并据此作出行为决策#亦即倾向于将过去的股价变动外推到未来#这也就是滋生确定性投机泡沫的根源$而在中国特定的国情环境中#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政府干预的期待#概缘于政府对股市的过度干预#容易致使投资者误以为政府将股市推动起来#就不会让股市滑落)二是所谓的’追涨杀跌#跟庄运作(#中国股市的残酷现实表明%做庄跟庄未必获利#不做庄跟庄则几乎不能获利$二者错踪交织#于是形成为貌似确定性的趋势#诱发确定性泡沫的迅速膨胀#并经由自我强化机制而愈演愈烈#一旦泡沫破裂#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伤害都将更大#值得警醒$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导向性的政策建议$第一#欲消减中国股市投机泡沫的隐患#必须诉诸于政府角色的恰当定位$第二#必须着力纠正现有的扭曲机制#建立健全中国股市的市场机制及其所赖以为根基的相应法治环境$这包括发行机制&监管机制&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机制等等方面$参考文献!RIS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课题组T!MM!U !课题负责人陈浪南"H 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与泡沫度量RVS3上证研究#!MM!WT!UHR!S 周爱民H 股市泡沫及其检验方法RVSH 经济科学#I::;WTPUHR2S 周爱民W 张雪莹H 股市泡沫的理论与实证RVSH 世界经济#I:::WTIMUH RKS-@E?C5?@EXW >HW Y)ZZ@D,W VH VH )DB %@DZ@?,W =H Q),C@D)F [X\50,)],C@D9CD .7D)^C0YCD5)?%@B5F9_=D)F79C9@Z ,‘5&@FE,C@D9RVSH []0@D@^5,?C0)W I:;!!PM "H"责任编辑a 浩天#)+0M 0II 0I!0!I 0!!Qb9cE)?5B=BdE9,5B Qb9cE)?5B &H[H @Z ?5e?599C@D &E^9cE)?5B ?59CB Y@e FCA5FC‘@@B>@5ZZC0C5D,I2;PHM:2!KH;#:!I bMH2M<;:<KH#IIIMI !K!HM::!IHM#<M;:I#;HPIM:MH;;M!!2MH;<P2MM IPPH:#P#2PPIK:MH b:;#HIM:2&,BH[??@?I!2HIMMP !H;#MM!P MHMK#!M:MHI;;2;P #IH#;#K<MHMMII<##;HK:<:K ,b&,),C9,C0IIH!PI<2;H#:PKP2b#H##2I!I !KHK<<MI 2H:!K#<!:M<H!::#!HK#MM;</?@+H MHMMMM MHMMMM MHMMMM MHMMMM MHMMMI MHMMMM MHMIPI I!P!HPMK KKIH##;I I!H:;I;!I2HI!MK<MH<2##M:%5)D B5\5DB5D,G)?&H.H B5\5DB5D,G)?=A)CA5CDZ@0?C,5?C@D &0‘6)?f 0?C,5?C@D .E?+CDg8),9@D 9,),表I经’=>>修正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样本区间%I::!年IM 月g!MMP 年#月!共IP2组观察值"!"。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对比分析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对比分析

经历了一轮暴涨暴跌后至 2 0 0 8 年 1 0 月底跌至 1 6 6 4 . 9 3 ,之后又开始 了 上涨 ,之 后开始在一个较大 的区间 内宽幅振 荡。预计后期持 续上涨.
( 四 )实施 政 策 的独 立 性 与 自主性 不 同
日 本 由于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是 由美 国制造的且主要由美国扶 持的 。因此 , 日本很 难顶 住 美 国的 压力 ,外部 环 境使 其 难 以选 择 近年来 ,中 国经济增长 很大程度上 靠出 口拉 动。出 口的强劲 增 自己适 宜的发展 道路 和维 护 自己国家 的利 益 , 日 本 的政策 具有一 定 长和外国资本的不断流 入使我 国多年来一直保持经常项 目和资本金融 的被动 性。中 国政 府的独 立性及 中国经济发 展 的内生性使 中 国更 能 有效地抵制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选 项 目双 顺 差 的格 局 。 ( 四 )本 币对 内价值相 对稳 定,对外面临持 续升值 的压力 择 ,利于 中 国走 自己的路 ,维 护 民族 国家 的利 益 和发 展 。两 国的 1 9 8 5 年 ,日本 政府在 各方 压力 下 同意 签署 “ 广场 协议 ” ,决 汇率 政策 能鲜 明地 看 出这一 点 。 定 日元对美元 升值 。在接下来 的 1 0年 中 ,日元兑美元从 2 5 0 :1 飙 三 、 日本 泡 沫 经 济 对 我 国 的 启 示 升至 8 7 :1 ,使得 国 内出 口产业遭 受重大 打击 , 类 似的情况 也发 生 我们 应 当保持警 惕 ,从 日本泡 沫经济 的经 历 中汲 取经 验 教训 , 在现在 的中国。人 民币汇率 一路飙升 ,从 2 0 0 6 年 5月 1 5日,人 民 及 时 采取 适 当措 施 ,在保 持 经 济持 续 、平 稳 、快 速 发 展 的 同时 , 币汇率 中间价开 盘于 1 美元对人 民币 7 . 9 9 8 2 ,8 . 0 0 0 0的关 口最终告 控 制泡沫 的不 断膨 胀 。具 体来说 ,要 从 以下几 个方 面着手 :第 一 , 破 ,到现在 , 1 美元兑换人 民币 6 . 2 5 8 7左 右。但美 国人仍不 满意 , 注 重政府对 经济 的宏 观调控 作用 , 实施 积极有 效 的财 政政策 和货币

浅析我国股市现状、成因及对策(一)

浅析我国股市现状、成因及对策(一)

浅析我国股市现状、成因及对策(一)关键词]股市现状成因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股市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许多缺陷也暴露出来,这些缺陷削弱了股市的功能,阻碍了股市的进一步发展,为引发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些现状及其成因,找出改善对策。

我国股市自建立以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同时,股市现状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自我平衡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弱,稳定性差,股价容易暴涨暴跌,市盈率高。

这些缺陷削弱了股市筹集资金,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价格发现的功能,为引发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一、我国股市现状1.自我调控能力相当弱,易暴涨暴跌,稳定性极差。

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998.23点到2007年10月的6124.04点再到2008年1月的4383.39点,波动极为剧烈。

而发达国家近30年中,年股指波动幅度多在10%以内。

2.过度投机,泡沫化现象严重。

股市的暴涨暴跌使投机盛行,也正是由于投机,高换手率使股市经常处于严重超买的状态,从而导致了高市盈率,增大了投资风险。

国际成熟股市换手率一般为40%~60%,我国股市平均换手率在2006年之前就高达500%左右,是其平均水平的10倍,2006年、2007年则更甚。

3.幕后交易操纵股价现象严重。

“庄家”等通过幕后交易、操纵市场来操纵股价,从而获取暴利,这种现象极为严重,有名的“银广夏陷阱”就是例子。

二、我国股市现状的成因1.市场机制不成熟是必然原因。

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直接由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发展不成熟。

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一些制度、做法都不可避免地会对股市这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自然发展的产物产生不利影响。

比如: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低,信用基础薄弱,投资主体残缺,机构投资者不足,投资者素质低,股市中介服务水平较低、股市的运行机制设置不合理等,都是股市暴涨暴跌的隐患,也让投机者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者有机可乘。

2.上市公司质量普遍不高是直接原因。

中国股票市场泡沫问题浅析

中国股票市场泡沫问题浅析

中国股票市场泡沫问题浅析1股市泡沫的概念所谓“泡沫”,通俗的明白得应该是在一定时期内某交易对象的价格高出其内在的价值部分的一种现象。

在《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大辞典》(1992)中,泡沫指在一个连续金融运作过程中,一种或一系列得资产价格的突然上升,随着最初的价格上升产生对远期价格连续上升的预期,从而吸引新的买者,总的来看在整个过程中,投机者感爱好的是买卖资产获得的收益,而不是资产本身的用途及其盈利能力[1]。

各国对泡沫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但各种不同的关于泡沫的表述却存在专门多共性方面,这些共同点差不多能够反映出泡沫的本质特点。

(1)泡沫存在泡沫载体资产(简称泡沫资产),且载体可在交易中增值;(2)泡沫资产常具有较低的供给弹性,当较短时期内存在迅速增加的需求压力时,供给难以足够灵活地变动来平稳需求增长;(3)泡沫资产受制于经济差不多面因素,具有内在价值;但内在价值通常不能直截了当观测到,需要依照各种经济差不多面因素采纳一定的方法进行估量推断;(4)泡沫资产价格围绕内在价值上下波动,泡沫资产价格对其内在价值显现大幅度偏离时泡沫产生,泡沫运行的最终结果是破灭,但泡沫破灭产生的经济后果不必定相同[2]。

2 股市泡沫形成的基础条件2.1 股市泡沫形成的物质性基础条件虚拟经济的不断进展是股市泡沫形成的物质性基础条件。

虚拟经济一样是相关于实体经济(RealEconomy)而言的。

国内外学者对虚拟经济的概念并未取得一致认识。

关于虚拟经济的种种争辩姑且不论,从各类对虚拟经济的定义看,每个定义都有一定的合理性,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虚拟经济的本质。

尽管定义角度不同,但都有共同之处,即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基础上产生而且以虚拟资本为载体。

因此,能够认为,虚拟经济以虚拟资本运动为主体,是虚拟资本增长及其活动范畴不断扩大导致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动态变化过程。

虚拟经济的起点是虚拟资本,经济不断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不断膨胀,信用规模不断扩大的必定结果。

股市泡沫_中国股市非理性泡沫的实证分析

股市泡沫_中国股市非理性泡沫的实证分析

股市泡沫_中国股市非理性泡沫的实证分析股票市场泡沫是指股票的价格持续偏离了其基础价值(Fundamental value)的过程,即股票价格脱离市场基础持续急剧上涨的过程或状态,又指股票价格高于市场决定的合理价格部分。

在西方资产价格泡沫理论中,股市泡沫分为理性泡沫(Rational bubbles)和非理性泡沫(Irrational bubbles)两类:理性泡沫理论基于市场有效性和经济主体理性假设,资产的价格由市场基础价值和理性泡沫成分构成,但是理性泡沫理论的假设条件过于理想化,现实中的中国股市并不是完全有效的,而且中国的投资者,尤其是散户,在很多时候表现得很不理性,所以使用理性泡沫理论来研究中国股市并不是十分合理的,从非理性泡沫理论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股市更具有现实意义。

非理性泡沫理论的基础是“金融噪声”理论。

该理论认为噪声交易者(Noise trader)的存在使得市场并不总是有效,而也并非完全,投资者的预期可能存在着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交易者的行为将偏离理性,在过高或者过低的价格上继续购买或者抛出股票导致泡沫或者反泡沫的产生。

很多学者从股票市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来解释其成因,比如:噪声交易者、羊群行为、正反馈理论等等。

非理性泡沫的形成及其迅速膨胀或收缩的特性具有高度的非线性以及复杂性特征,传统的金融数学工具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这一领域的研究吸引了很多物理学家的关注,他们利用物理学的理论对金融市场规律进行了提取和抽象,在研究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本文将利用物理学家Didier Sornette等人提出的对数周期幂律模型对中国股市的非理性泡沫状况进行分析。

二、对数周期幂律模型(一)对数周期幂律模型原理对数周期幂律模型LPPL(Log-periodic Power Law)是一个关于泡沫和崩盘的理性预期模型。

模型中有以下几个假设:第一,交易者作决定时受他们“邻居”的决定的影响。

第二,交易者通过互相模仿可能在一瞬间达成全部统一的交易状态(卖出)。

中国股市泡沫分析

中国股市泡沫分析
噪 音 , 噪 音 达 到 一 定 程 度 时 , 与 金 融 资 产 投 资 当 参 者 的 市 场 行 为 就 与 实 物 经 济 运 行 相 脱 节 ,甚 至 严
出 , 沫破 灭 。 就 是我 们在 金融 市场 上 常见 的现 泡 这
象 :狂 热 投 机 一 市 价 飙 升 一 随 之 而 来 的 市 场 崩 溃
偏 离越 来越 大 , 沫 更加脆 弱 , 崩 溃 的概率 也越 泡 其 大 。 场 上 出 现 基 本 面 的 不 利 消 息 , 假 消 息 被 揭 市 虚 露 , 机者 获利 出 局 , 入 资金放 慢 , 些 都 会使 投 流 这 价 格 回 调 ,投 资 者 调 整 预 期 和 投 资 策 略 ,跟 进 卖 出 , 图 所 示 , 沫 收 缩 自增 强 , 群 杀 跌 资 金 流 如 泡 羊
信 息促 使 更深层 次 的 羊群效 应 。 因为信 息 的不 完
全 , 资 者 就 不 可 能 做 出 完 全 理 性 的 预 期 , 者 过 投 或 于 乐 观 , 者 过 于 悲 观 , 成 原 始 买 入 或 卖 出 。 可 或 造 以看 出 , 这 种 市 场 交 易 中 , 不 存 在 一 个 具 有 帕 在 并 累 托 效 率 的 均 衡 点 , 而 是 在 某 一 区 域 内 的 任 何 一 点 都 能 达 到 供 求 平 衡 。价 格 的 高 低 很 大 程 度 取 决 于投 资者 对未 来价 格 的预期 。 种 预期有 一种 “ 这 自
泡 沫 经 济 是 金 融 开 放 和 金 融 自 由化 过 程 中 经
我 维持 ” “ 或 自我 实 现 ” 性 质 。 入 股 票 后 引 起 股 的 买 价 上 涨 , 部 资 金 流 “ 涨 ” 进 买 入 , 格 进 一 步 外 追 跟 价 上 升 , 沫 进 一 步 膨 胀 。 种 过 于 乐 观 的 情 绪 和 预 泡 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股市泡沫状态分析(一)摘要]正确分析当前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及泡沫程度,对促进我国股市的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海外市盈率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目前股市市盈率还处于安全区域,静态市盈率短期还会上涨。

市场现在的确存在泡沫,但是结构性泡沫,从结构性泡沫到出现全面泡沫,市场可能还有相当一段距离,A股市场第三季度将走向调整。

中国股市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会以比较高的速率上涨。

关键词]结构性泡沫,市盈率,人民币升值一、问题的提出自印花税调整引发股市巨幅波动之后,一些媒体特别是能以中文形式影响中国投资者的境外媒体,对中国A股市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

如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上就又有文章打出这样的标题:“中国股市将如何收场”。

中国股市将会向哪里去?这确实是关系到千千万万投资者实际利益的重要问题,也是将会影响中国经济下一步走向的大事情。

同时,当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比如QFII额度刚刚从100亿美元扩增到300亿美元、各类境外资金正以不同方式介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股市的走向还涉及到中国投资者与境外投资者的利益博弈问题。

换句话说,涉及到中国财富与经济资源的外流,成为影响中国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

现在谈中国股市,国内外看法的差异越来越大。

在国内,无论是一些官员还是市场人士,基本上认为市场有点泡沫,但只是结构性泡沫。

而国外的投资者却普遍认为,中国股市的泡沫已经吹得很大了。

如果泡沫得不到挤压,对未来发展之危害会十分严重。

上涨了近两年的中国股市已经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这种调整越是推后,面临的问题会越大。

对此,国内媒体及业界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阴谋论,是外资想通过言论来打压中国股市,以便低成本进入。

因此,如何分析当前股市的估值水平及泡沫程度,对促进我国股市的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我国股市市盈率安全区间分析关于股票的估值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现金流贴现法,二是相对比较估值法。

由于前者在运用条件上的局限性,人们大多采用比较直观的后一种方法,即市盈率、市净率等方法。

本文以市盈率作为我国股市的估值指标。

根据WIND资讯系统的统计,2007年6月20日,我国股市的整体和成份股的市盈率指标如表1所示:乍看之下,去年底国外股市市盈率很少超过20倍的(见表2),我国股市总体的市盈率的确不低,达50倍多,预测市盈率也在40多倍,各成份股指数也在40倍以上,确实严重高估。

但问题在于这只是简单的机械对比,并没有考虑其可比性有多少。

指标的对比离不开指标产生的经济背景的异同性。

1.我国股市一出生就打下了深深的行政烙印,尽管加入WTO后我们在逐渐走向市场化,但离成熟市场还有很远的距离。

拿成熟市场的尺子来度量当前的中国股市,本身就是错误的。

更何况我国股市市盈率的提高,是与上市公司业绩提升及盈利能力的提高相伴的。

如表3所示,根据WIND资讯系统,A股上市公司去年每股收益为0.194元,预计今年每股收益将增长45.52%。

从盈利能力来看,尽管沪深300和上证180的净资产收益率在下降,但A股市场总体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上升的,上升了5.09%,其中深证成指更是增长27.83%。

2.我们当前所处的是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导致的货币升值阶段,与日本、台湾当年货币升值时所处的经济环境相似,而与欧美的经济环境则完全不同,因此,当前市盈率可比的应是日本、台湾货币升值时的市盈率,而不是欧美等成熟市场的过去或现在的市盈率。

3.日本股市市盈率考察。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价暴涨,最高的一天市盈率曾达92.28倍(1987年10月14日)。

80年代后期东京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为40~50倍。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下滑,日本股市泡沫破灭。

1992年东京股市的市盈率曾下跌至36.70倍,但从1993年开始,市盈率又开始大幅上扬,1993年上升到64.90倍,以后一直维持在60倍左右的较高水平。

虽然在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东京股市的市盈率曾一度跌至37.60倍,但在1993~1998年的六年间,东京证交所的平均市盈率为75.15倍。

目前我国A股的整体静态市盈率达53倍多,但整体预测市盈率是45倍多,扣除亏损股市盈率还要低,成份指数的市盈率也在40多倍,若从动态市盈率看,则市场总体及成份指数的市盈率都在37倍以下,还处于日本股市市盈率上冲后阶段的市盈率区间,离其市盈率极限50倍还远。

考虑到中国特有的股改及后续政策与宏观经济向好的发展前景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等因素,我们认为,目前股市市盈率处于货币升值期间股市走牛中的爬升阶段,还处于安全区域。

4.市盈率指标分析。

市盈率是股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分子——股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受股本规模的影响,受利率的影响,也受国际间货币比价关系的影响。

分母——每股收益受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受股本大小的影响,受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1)从影响股票供给的因素分析,我国虽然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股权分置改革,但股权分置的状况并没有一下子实现,大量的非流通股不能流通。

以工行、中行和中国人寿为例,他们的A股流通股本只占总股本的约2%。

这也是当前中国股市不能与国外股市进行市盈率对比的原因之一。

试想,如果这些非流通股变为流通股,自然就会增加股市供给,对股价的上升构成抑制,从而对市盈率形成下压力量,成份股市盈率就不会有现在的40多倍。

因此,当前的市盈率是中国股市特有的股权结构造成的。

(2)从影响股票需求的因素分析。

首先,我国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导致的本币升值仍将延续,流动性充裕仍将存在,股价仍有上升动力。

充裕的流动性是支持当前整体50多倍市盈率、成份指数40多倍市盈率的重要方面。

流动性充裕的现象,不是我国独有的。

有资料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M1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即使在2004年开始采取紧缩政策,也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所以,只要流动性充裕的现象依然存在,我国股市40多倍甚至更高的市盈率就有其资金面的支持。

其次,在国际国内平衡的两难中,我国货币政策大幅提高利率的概率不会很大,低利率环境很难改观,在我国居民的可投资渠道狭窄的现实下,对股票投资的需求自然是增加的。

最后,从投资收益率的角度看,市盈率是投资收益率的倒数,我们现行定期1年期存款利率为2.52%,市盈率是40倍,因此,当前成份指数40多倍的市盈率不能说有很大的泡沫。

(3)从分母——每股收益来分析。

宏观经济持续增长、股改及股权激励与市值考核、新会计政策、所得税改革等将使上市公司利润大幅增长。

据估算,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预计带动上市公司业绩提升5%左右,所得税改革预计带动上市公司业绩提升9%左右。

截至4月26日已披露2006年年报的1254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3701.3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2.66%;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6元,同比增长21.52%。

有专家预测,2007年、2008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可望高达25%。

所以,从基本面来看,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将对市盈率形成下拉力量,尤其是股改及股权激励、市值考核等后续政策措施的出台,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所起的作用将是持久性、根本性的。

从动态上看,实际的市盈率并没有眼下的这么多。

所以,从市盈率指标来分析,货币升值和低利率及国民投资渠道的有限将支持股价上涨,宏观经济前景、股改及后续政策等制度变革将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市盈率的走向取决于两方力量的对比。

由于提升上市公司业绩的因素发生作用需要一个过程,而支持股价上涨的因素作用较快,我们预测,静态市盈率短期还会上涨。

三、我国A股市场泡沫状态的考察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泡沫是否处于合理范围内备受争议,这一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除了缺乏合适的市场内在价值评估模型外,更在于缺乏评判股市泡沫合理与否的量化标准。

本文分析的思路在于,投资者是股票市场的主体,无论在中国股票市场还是在成熟股票市场,投资者买入股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投资回报,股市泡沫大意味着投资者面临高风险和低回报;中国股票市场与成熟股票市场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实体经济的盈利水平、股票市场的波动程度等,而这些区别已经体现在市场的内在价值中;成熟市场投资者的理性成分较多,对市场风险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市场报价以及市场泡沫相对比较合理,因此,我们不妨通过比较,来对中国股市泡沫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坎贝尔和希勒(Campbell&Shiller)(2001)以10年平均每股收益取代1年每股收益,计算1872-2000年间标准普尔(S&P)500指数股票年初市盈率得出:绝大部分年份的市盈率在10-25倍之间,均值为16倍,最大值为45倍(2000年),最小值为5倍(1918年)。

根据坎贝尔和希勒(Campbell&Shiller)的研究结果,市盈率超过25倍往往会发生股市危机,如1929年年初市盈率为28倍,2000年年初市盈率为45倍。

据此计算S&P500指数股票不同市盈率所对应的股价泡沫。

由于股票市场整体收益水平相对比较稳定,且坎贝尔和希勒(Campbell &Shiller)取10年收益平均值计算市盈率(PE)进一步降低了收益的波动性,故假设未来收益水平为10年收益平均值(E),则有:运用永续年金估价模型计算股票市场内在价值:根据10倍、16倍、25倍市盈率所对应的股市泡沫(由于在中国A股市场股价低于内在价值的情况至今未出现,故负泡沫不予考虑),将股市泡沫划分为三个区间:正常区间、可容忍区间、超常区间。

正常区间的市场泡沫为6.54%~41.59%,在此区间,股市泡沫适度,适度的泡沫有利于活跃市场,增强股票市场流动性,提高社会公众参与股市的积极性,对股市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可容忍区间的市场泡沫为41.59%~62.62%,在此区间,股市泡沫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出来,但股市泡沫尚处于市场和社会承受力所容许的范围内。

超常区间的股市泡沫大于62.62%,在此区间,股票价格严重偏离内在价值,市场风险高度积聚,股市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对各区间的上下限取整并将正常区间的下限调整为0,则股市泡沫合理性判别标准如图1所示。

根据图1中股市泡沫的三区间划分,对我国A股市场1993~2006年年初股市泡沫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见表4),结果表明,我国A股市场总体价格水平偏高,价格中的泡沫成分较多,在14年中有8年年初股价泡沫为超常泡沫,5年年初股价泡沫为可容忍泡沫,仅有1年(2006)年初的股价泡沫为正常泡沫。

需要指出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中国A股市场泡沫随着股价指数的大幅上涨而不断膨胀,市场泡沫从接近正常水平的45.11%(1996年初)扩大到超常水平的78.12%(2001年初),此后市场泡沫随股票价格向内在价值回归而不断缩小,市场泡沫逐渐回落到可容忍区间,到2006年年初则进一步回落到正常区间,市场投资价值不断显现,也正因为如此,中国A股市场在股改预期配合下于2006年启动的是一波幅度大、时间长的大牛市行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