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兴起 1

合集下载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全球化历程及其影响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全球化历程及其影响
增 长 的 凯恩 斯 主 义 , 运 而 生 。 应
本主 义取得成功 的 “ 恩斯 时代 ” 凯 ,也 是 新 自由 主 义 受 到 冷 落 、 自由 主 义 者 着 手 对 其 理 论 进 行 精 雕 细 琢 , 使 之 系 统 新 并 化 的经 院修 炼 时 期 。
危害 , 正处 于 改革 发 展 关 键 阶段 的 中 国 应 有 清 醒 而 足 够 的认 识 。
关 键 词 :新 自 由 主 义 ;凯 恩 斯 主 义 ;华 盛 顿 共 识 中 图分 类 号 :D0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5 7( 0 1 0 — 0 适 应 的 论 断 。他 声 称 , 十 年 代 以前 流 行 的 那 种 认 为 资 本 主 三 义 经 济 会 自动 达 到 充 分 就 业 均 衡 , 需 要政 府 干 预 经 济 的 思 不 想是十分有害 的 , 为那样就 等于听任有效 需求不足继续 存 因 在 , 任 危机 和 失 业 持 久 和 恶 化 。 他 的 主 张 是 ,国 家 多 负 起 听 “ 直 接 投 资 之 责 ”t 国 家 必 须 用 改 变租 税 体 系 、 定 利 率 、 ,l 1 ] ‘ 限 以 及 其 他 方 法 , 导 消 费倾 向 ” 0 恩 斯 认 为 :要 使 消 费 倾 指 。 1凯 3 2 “ 向 与 投 资 引诱 二 者 互 相 适 应 ,故 政 府 机 能 不 能 不扩 大 , … …
源 配置。 二 、 自由 主 义 思 潮 的 沉 寂 与 勃 兴 新
2 O世 纪 3 0年 代 的 大 危 机 彻 底 暴 露 了 自 由 放 任 市 场 经
济 的 弊 端 , 危 机 强 烈 地 震 撼 了资 本 主 义 世 界 和 西 方 经 济 学 大 界 。 张 以扩 大 政 府 支 出 创 造 需 求 和 通 过 政 府 干 预 推 动 经 济 主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新自由主义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新自由主义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新自由主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进程,新自由主义理论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经济优先选择。

相较于传统的政府干预和保护主义,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和自由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效率和资源配置,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一、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理论是“市场至上”,强调市场自由竞争、私有化、轻政府以及自由贸易。

它认为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必然会带来不良后果,如价格扭曲、资源浪费、创新受阻等。

相反,市场机制能够自我调节,实时反映各种供需关系,从而最优地分配资源,提高生产率和效率。

它们还倡导放松贸易和产业政策,以鼓励国际化、创新和投资自由,提升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

二、新自由主义的实践经验新自由主义的实践经验主要来自于20世纪后半期的拉美、东欧和发展中国家等地。

在这些地区,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拉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中及时采取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减轻了外债负担,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恢复;中国在经历文革和计划经济后,逐渐转向市场化改革,推进“开放政策”和大规模的私有化,使中国经济快速崛起。

然而,新自由主义的实践也严重暴露出一些问题。

例如,拉美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导致生产力下降,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缺失等问题;东欧国家在新自由主义改革中也经历了大规模的失业和社会动荡,在民主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建设上仍有很多问题。

三、新自由主义的负面效应新自由主义的强调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方面忽略了市场存在的不完美性和时滞性,对财富均衡等社会目标的实现存在诸多困难。

新自由主义的主张也存在着被利益集团利用、市场稳定性丧失、社会公正意识淡化等问题。

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下,市场机制和竞争力被放大,导致人类活动的全面市场化,而生活中一些不能被赋于“商品价值”的价值和意义也随之被轻视或遗忘。

新自由主义重视财富的集中和私有化,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市场机制是不能取代自然和人的实际需求的,同时也忽略了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的诸多问题。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和理论体系,强调个人自由、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和法治等核心价值观。

它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壮大,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1. 启蒙时代:自由主义的雏形启蒙时代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孕育期。

18世纪欧洲的思想家们开始质疑封建主义和教权主义的统治,提倡人的理性和自由。

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等,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授权。

2. 美国独立战争:自由主义的实践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

美国的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主张个人自由和民主制度。

美国独立宣言中明确提到了人民的自由权利和平等原则,成为自由主义的重要里程碑。

3. 法国大革命:自由主义的全盛时期法国大革命(1789-1799)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高峰期。

法国人民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共和国。

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确立了个人权利和民主原则,为自由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的兴起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为自由主义经济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成为主导,强调私有财产权和自由贸易。

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提出了自由放任经济的理论,认为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够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5. 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的国际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贸易成为自由主义的重要内容。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主张国家间的贸易应当无障碍,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6. 福利国家:自由主义的调整20世纪,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自由主义开始面临挑战。

社会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不公和不平等感到担忧。

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一些国家开始实行福利制度,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以平衡市场经济的利益和社会公平。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全球化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全球化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全球化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使得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全球化成为热门话题。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理念,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加强市场竞争,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全球化则是指各国之间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的加深。

本文旨在探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全球经济格局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兴起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兴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问题。

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被认为过度依赖政府干预,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经济效率低下。

为应对这一挑战,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如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减税、放松管制、自由贸易等。

这些政策旨在通过市场机制和竞争来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二、全球化的推动力量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主要包括技术进步、跨国公司的崛起和国际贸易的增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国公司能够更加便捷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销售,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的形成。

同时,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关税的降低也为各国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合作机会。

这些因素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利合作。

三、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全球化的关系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为全球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支持。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加强市场竞争,这与全球化的自由化和开放的趋势相契合。

其次,全球化的推进也为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政策的效果和影响也更加显著。

例如,一个国家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可能会受到全球市场的影响,进而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四、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的由来_发展及其影响

新自由主义的由来_发展及其影响

8
国外社会政治思潮
几乎所有的新自由主义流派都反对福利国家制度。因 为福利制度会助长人的懒惰而不利于竞争。但许多资 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私有制, 避免阶级对立和冲突, 又 在事实上实行福利国家制度。 同时, 新自由主义坚决反 对通货膨胀, 认为通货膨胀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战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影响 新自由主义 真 正 成 为 一 种 思 潮 并 得 以 发 展 是 在 二 战以后, 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萌芽时期。 4566 年, 极端新 自由主义派的代表人物、诺贝尔奖获得者哈耶克发表 了《通往奴役之路》, 激烈抨击国家对市场机制自由运 转的一切限制,认为它们对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构成 了致命威胁。4567 年, 哈耶克在瑞士的佩勒兰山召集, 成立了佩勒兰山学会, 该学会的宗旨是, 一方面反对凯 恩斯主义和二战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团结与福利政 策;另一方面为创建另一种资本主义模式即强硬的和 不受任何规章约束的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几年以后, 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进入 81 和 91 年代快速持久的 发展时期, 迎来了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因此, 哈耶克 新 自 由 主 义 派 的 理 论 主 张 在 战 后 长 达 21 多 年 的 时 间 里始终停留在理论状态, 没有受到人们的青睐, 成为一 种边缘性的思潮。 在这一时期也有例外, 以弗莱堡学派 为代表的温和的新自由主义以其独到的社会市场经济 理论在德国的经济复兴过程中取得了成功。 二、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盛时期。 凯恩斯主义在 21 世纪 91 年代以后受到越 来 越 多 的 抨 击 , 尤 其 是 457: 年的石油危机引起战后世界经济的严重危机,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全部被卷入了经济衰退的漩涡,首次出现 了以低增长和高通胀为特征的滞胀现象。在这种情况 下, 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哈耶克等 人断言, 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在于工会。在他们看来, 工 会破坏了私人用于投资的资本积累的基础, 造 成“ 寄 生性福利开支”不断扩大。企业利润下降, 通货膨胀和 物价上涨, 从而导致市场经济出现全面危机。 根据这个 推理, 医治危机的药方只能是: 一方面, 维护强大的国 家, 使它有能力削弱工会力量和严格控制货币总量; 另 一方面, 节省财政开支, 压缩社会福利, 减少国家对经 济活动的干预。同时, 要保持所谓的自然失业率, 即建 立一支失业者大军。 新自由派的这一纲领并没有很快付诸实施。起初, 多数经合组织国家力图通过实施凯恩斯主义的补救办 法来摆脱危机。直到 71 年代末, 新自由主义思潮才开 始在西欧和美国普遍兴起。 4575 年 , 撒切尔夫人出任 英国首相,这 是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第 一 个 公 开 宣 布 实 践 新自由主义纲领的政府。一年之后 即 45;1 年 , 里根当选 为美国总统。随后在 45;2 年, 德国基督 教 民 主 联 盟 主 席 科尔出任联邦德国总理。与此同时, 施吕特领导的右翼联 盟在丹麦掌握了政权。接着, 除瑞典以外的所有斯堪的纳 维亚模式福利 国 家 都 转 向 右 翼 。 这 些 年 的 右 转 浪 潮 为 新 自由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政治条件。在英国, 撒切尔领导的 各届政府压缩货币 总 量 , 提高利率, 大幅度减轻高收入者 的所得税, 取消对金融流动的控制, 大幅度提高失业率, 压制罢工, 执行反 工 会 法 和 削 减 社 会 开 支 。 在 美 国 , 里根 政府优先考虑 的 是 与 苏 联 的 军 备 竞 赛 , 在 经 济 上 同 样 实 施有利于富人的利税政策。在德国及北欧, 基督教民主主 义右翼政府对 实 施 新 自 由 主 义 纲 领 多 少 持 保 留 态 度 。 它 们虽然坚决主 张 货 币 紧 缩 和 财 政 改 革 , 但 并 没 有 大 量 缩 减社会支出, 并避免与工会正面对抗。在法国、 意大利、 西 班牙、 葡萄牙、 希腊等社会党执政的南欧国家, 也普遍实 行了非常接近新自由主义的政策。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经济思潮,它的产生源于对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挑战和对市场经济的重新评估。

新自由主义的根源实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市场化改革、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理论的发展。

市场化改革是新自由主义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

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停滞经济和通货膨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质疑。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以国家计划为基础,重视公有制和国家干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新自由主义提出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并倡导通过市场化改革推进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是新自由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国际经济关系更加紧密。

新的技术革命(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要求国家更加开放和灵活地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自由主义提出了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的观点,认为通过市场竞争来提高国家竞争力。

理论的发展与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密切相关。

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和理性选择理论的兴起为新自由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机制能够通过供求关系自动调节资源分配,引导经济体获得最大效益。

在新自由主义的视角下,市场是一种自发的、和谐的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节经济活动,并且通过个人的理性选择来实现整体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新自由主义的实践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

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国家面临着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市场机制使得资源分配更加灵活高效,但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利益的集中和社会阶层分化的问题。

新自由主义推崇的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格局重塑,加剧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依赖和不平等问题。

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国家的调控能力,导致了金融危机等问题的发生。

新自由主义的产生根源实质在于对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挑战和对市场经济的重新评估。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一书序言李其庆[摘要]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自由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

新自由主义的目标是建立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新秩序和资本的世界积累制度。

在实践上,新自由主义具有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双重标准的特点。

新自由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综合,它没有也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发达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的结果,一方面拓展了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新的矛盾和危机,特别是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从而引发了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斗争。

这场斗争在世界范围内,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全面展开,其发展趋势将取决于影响斗争双方力量对比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因此不可避免地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现象。

新自由主义具有多元性,它有多种名称如新保守主义、新古典综合主义等,又区分为多种理论流派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等,但又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可追溯到二战后甚至更早,但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即全球化时期,它才得到充分发展。

新自由主义内在矛盾的展开,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新自由主义,并对它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新自由主义的内涵新自由主义的定义是对新自由主义本质的概括,为了从总体上把握新自由主义,我们对它的分析首先从它的定义开始。

《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的作者诺姆·乔姆斯基认为:“…新自由主义‟,顾名思义,是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亚当·斯密被认为是其创始人,该理论体系也称为…华盛顿共识‟,包含了一些有关全球秩序方面的内容……所谓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组织所制定,并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实施——在经济脆弱的国家,这些理论经常用做严厉的结构调整方案。

新自由主义下的全球化经济

新自由主义下的全球化经济

新自由主义下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经济是21世纪的一大特点,其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国际贸易的增长。

然而新自由主义思想对全球化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

本文将从新自由主义的发展背景,全球化对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想对全球经济的实际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新自由主义的发展背景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经济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高通胀、失业、贸易赤字等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出现失效,需要寻找新的解决途径。

二是智库学者们发现,市场自由化可以让经济自由发展,是更为有效的经济管理方式。

在新自由主义学者的眼中,市场是经济自我调节的最佳方式,政府只要干预最少,经济就会发展得更为健康。

学者们认为,政府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建立基于市场原则的经济体系。

二、全球化对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全球化的到来,对新自由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全球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及挑战。

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不同的国家之间通过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的运作和跨国投资等方式更为紧密,同时也加强了新自由主义理论所重视的市场。

全球化的加速是新自由主义政策被普遍采纳和推广的关键。

通过海外市场的发掘和贸易的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得以在全球市场上竞争。

在新自由主义的框架下,经济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成为了实现全球化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国际产能结构得到了调整,全球的价值链逐渐发展成为一条国际产业链。

但是,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和困难: 贫困、环境、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仍在纷至沓来,这都给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三、新自由主义思想对全球经济的实际影响新自由主义思想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经济变得更加国际化。

全球市场的竞争导致国际贸易增速加快,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换言之,市场调整成为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新自由主义对于贸易自由化的强调,使得贸易自由化成为了一种国际惯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兴起、危害与替代
——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视角及其评价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意识形态兴起的原因,它造成的诸多灾难性后果,以及它的可行性替代方案等,是近十多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争相探讨的问题。

他们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尽管有的印着改良资本主义制度的“人道主义”的历史痕迹,有的在方法论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无疑丰富了世界人民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深刻认识,对我们科学认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实质及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美国人诺姆·乔姆斯基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中对新自由主义的内涵作了这样的概括:“‘新自由主义’,顾名思义,就是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亚当·斯密被认为是其创始人,该理论体系也被称为‘华盛顿共识’,包含了一些有关全球秩序方面的内容。

”(《新自由主义与全球秩序》第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所谓的“华盛顿共识”,用诺姆·乔姆斯基的话说,“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组织所制定,并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实施——在经济脆弱的国家,这些理论经常用做严厉的结构调整方案。

其基本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和私有化。

”1990年,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研究人员,以及拉美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研讨会,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的经济调整和改革。

会上,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约翰·威廉姆逊说,与会者在拉美国家已经采用和将要采用的十个政策工具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

该共识包括压缩财政赤字、降低边际税率、实施利率市场化、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放松政府的管制等十个方面。

约翰·威廉姆逊还认为,
上述“共识”或者说政策工具不仅适用于拉美,而且适用于其他有意开展经济改革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如果说在“华盛顿共识”出笼前,新自由主义还只是关于西方全球化的一种学术或理论探讨层面的东西,那么,此后由于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对“华盛顿共识”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力推行,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当今所谓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范式”。

在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詹姆斯·佩特拉斯看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是一切旧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延伸与继续。

如果它有什么新奇之处,那就只是这种旧关系的‘再继续’与‘再扩大’。

”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伊藤诚也认为,新自由主义的许多经济理念尤其是它关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容”的观点,是一种陈腐的传统经济理念。

在他看来,中国“构建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的成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美国经济学家大卫·科茨着重从资本主义竞争结构变迁的角度作了分析。

他认为,全球化进程所致的世界资本主义竞争结构的改变是新自由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最重要原因。

他指出,在全球化进程加剧了大公司大银行竞争压力的情况下,虽然管制主义从长远看更能有效促进资本积累,更符合大企业的长远利益,但它们却更急功近利,更倾向于支持任何减轻税负、放松管制等使其能够与全球对手进行有效竞争的措施。

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大企业大公司不再支持国家干预并转向新自由主义,才使新自由主义理论及其政治经济政策大行其道。

此外,他还把工业化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主义运动的削弱、国家社会主义的消亡和资本主义长期以来未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视作是新自由主义兴起的三个重要促进因素。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则从理论宣传的角度阐明了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

他认为,关于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如今之所以变得如此耳熟能详,是因为这里面有一场广泛的思想灌输工作。

一些记者或普通国民是消极地参与其中,而一定数量的知识分子积极参与了这项工作。

这种旷日持久、潜移默化的强加,通过浸渗,制造了一种真正的信仰。

他指出,有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著作表明,在英
国和法国,知识分子、记者和商人联手进行了一项持久的工作,将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强行确立为天经地义。

因此,在他看来,这种人为炮制出来的新自由主义的实质,无非是“把所有时代、所有国家最经典的保守主义思想假设,罩上经济理性的外衣。

”詹姆斯·佩特拉斯也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经济战略的根源,是国家权力支持的意识形态项目的结果,不是市场的自然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