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哲学部分论文参考题目

合集下载

马原理论文题目

马原理论文题目

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题目1、《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2、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及其发展(或某问题)3、谈互联网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或互联网引起的社会问题及对策究4、调查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撰写调查报告,《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或大学生恋爱现象调查,大学生消费现象调查,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等(4---5人一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撰写并撰写调查报告)5、观看《大国崛起》,撰写论文《大国兴衰之我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6、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或谈现代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冲突7、成功实践的秘诀-------谈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8、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及其关系9、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10、社会主义:历史、现状与未来11、谈价值多元化时代主旋律的弘扬----从春晚谈起,或从快乐男声谈起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人的发展13、我看“山寨文化”、“汪峰和旭日阳刚”现象14、苏联演变的原因及教训15、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贡献16、评斯大林模式17、全球化的本质及其策略18、犀利哥:无法犀利的人生-----我国现阶段流浪汉现象研究19、风景这边独好----谈谈“中国模式”20、中国社会的内部风险及化解之道21、“二代”现象引发的公众焦虑及对措要求:论文不少于3500字,手写。

同学们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4-3人)合作。

格式:论文的写作至少包括题名、关键词、摘要、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1、它必须是要回答某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可能争议性很大,可能很重要,可能很有趣,总之,作者对它有兴趣,想回答它,这是报告的出发点。

2、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必然有一些特定的看法。

这个看法可以与别人一样,也可能与别人不一样。

社会科学的研究有时不一定有特定的标准答案,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不管答案是什么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每份报告都要有清楚的论点,亦即答案,否则就不可能写成报告。

马克思论文题目

马克思论文题目

马克思论文题目
马克思论文题目有很多,具体取决于研究方向和主题。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马克思论文题目,供参考:
1.《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理论解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该论点认为工人的付出超过他们所得工资的价值,剩余价值成为资本家的利润。

本论文将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进行详细分析与解析。

2.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法权的批判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法权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之一,本论文将探讨他对资产阶级法权的批判,以及他主张的消除这些法权的方法和理想社会的构想。

3. 马克思主义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对于理解和改变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并探讨其如何适应和解释现代社会现象。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本论文将回顾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吸收和解读,并分析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5.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全球贫困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本论文将研究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变革理论,并探讨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来解决全球范围内的贫困和经济不平等。

以上仅是几个例子,具体的马克思论文题目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和关注点来选择。

重要的是要确保论文题目具有明确性、相关性,并能提供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以展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马原》课程论文

《马原》课程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人文院班级:公事(1)班姓名:蓝青学号:201040102119 课程论文题目:《驳“共产主义渺茫论”》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2011年12月日驳“共产主义渺茫论”作者:蓝青摘要: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在通往共产主义的大道上绝对不会一帆风顺,有他的长期性、艰巨性,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就像是由资本主义替代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一样,是需要千秋万代不断奋斗的伟大事业,是需要所有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同为之牺牲、为之奉献的伟业!关键词:共产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共产党生产力今年是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一个成立了90年的政党,与一个走过几千年的苦难的国家,相伴走过了90年的风风雨雨,走过了炮火硝烟,走过了屈辱苦难,走到了今天的繁荣昌盛。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顺利完成后,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正式确立。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

这些都决定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一、何谓“共产主义渺茫论”?说共产主义是渺茫的、不可实现的、虚幻的等等这些论调,已经不是什么新品种了,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高举社会主义大旗时的年代,而我国,这样的论调自然也不会少。

在网上一搜,有很多关于“共产主义渺茫论”的言论,那么,究竟什么是“共产主义渺茫论”?(1)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只是画了一张图画,将来的事情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来回答,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述,这是几十代人以后的事。

这是极度消极的悲观论调。

(2)共产主义虚无缥缈,遥远无期,共产主义制度违反了经济规律,是不可能实现的。

马克思理论与实践课 论文建议题目

马克思理论与实践课 论文建议题目

论文建议题目:
1.在马克思看来,一方面,民族间的交往是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契机,另一方面,,一个民族本身的生产力的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则决定了,该民族在从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请问你如何理解?
2.请你谈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相比的不同。

3.请你谈谈世界并没有任何事物是不变的,任何事物都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中,既然这样变化是无始无终的,自然只有过程,所以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观点
4.请你谈谈全球化使地球之网的整体性越来越强,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地球上一切国家和民族的活动都染上了世界性的色彩
5.请你谈谈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及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

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与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马原课哲学部分论文参考题目

马原课哲学部分论文参考题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论文参考题目
(仅供参考,自主选题,柜式规范,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注释)
1、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2、从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论证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3、试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4、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以人为本”的思想。

5、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当前中国社会迷信的根源
6、古希腊“哲学”一词的含义是“爱智慧”,你认为什么样的哲学才能让人真正爱智慧。

7、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终极真理”,所谓“普世价值”是不是终极真理。

8、以自然科学某学科的内容或发展史为例阐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9、以大学生学习的实践过程为例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0、以名人的成长历程为例谈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1、以名人的成名过程简析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相互关系。

12、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阐述某件当前重大时事。

13、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意识对人的心理与生理活动的调节。

14、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说明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关系。

15、以著名人物的奋斗历程为例阐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6、当前应当怎样正确和评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命题?
17、以宜宾或某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状况为例讨论:为什么发展要“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
18、任选社会意识的一种,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19、任选社会职业的一种,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20、任选一种当前的热门社会现象,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原因,做出评价,并提出解决方法。

马克思论文题目及答案

马克思论文题目及答案

1.关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书上绪论部分)关键词:物质统一性物质概念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内容提要: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客观实在的观点,正确地揭示了包括自然、社会和人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无论具体特点如何,都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就是客观实在,并且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着主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物质这个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物质第一性。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

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

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

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具体说就是在方法论上我们能够以此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世界观上我们树立一个物质性的科学的世界观。

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与实际结合,并开拓创新,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并对其加以适当应用。

作为一名外语的学生,我想我不仅要在在校期间好好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要结合实际,加强能力的锻炼,真正做到一个先进青年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增添新一笔辉煌!2.关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书上57—60页)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论文——立足现实,为理想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论文——立足现实,为理想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题目:立足现实,为理想奋斗——关于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矛盾问题的分析作者:学号:所在学院:经管-土管学院专业班级:经管1001班完成时间:2011.10.19.立足现实,为理想而奋斗——关于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矛盾问题的分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那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是一个有志者必不可少的要素。

对当今大学生而言,更是内心充满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现实的情况。

脱离了现实的理想,注定是不会实现的。

因此,理想必须立足于现实,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改变为理想奋斗的方式,才能最终实现理想。

从马克思辩证唯物论来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做到三个方面,从全面的实际出发,从联系的实际出发,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使主观符合客观。

理想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是第二性的,是主观的。

而实际是客观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是客观的,所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实现理想的过程必须是主观符合客观,理想必须立足于现实,根据现实已有的条件,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才能将理想变为现实。

脱离现实的理想就像走错了方向的良驹,就算马再好,也永远走不到目的地,反而会与目标相距更远。

我国在建国之初,全国上下都对祖国的建设充满了激情,都热切地盼望自己的祖国迅速发展,短期内“超英赶美”,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政策。

不可否认当中确实有不少起到积极作用的好方针政策,而这些政策之所以能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因为它们立足于现实,是从中国当时的国情出发的,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中共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农民分得了约4700万公顷的土地。

1953年至1957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8.9%以上;建立起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

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文题目

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文题目

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文题目
一、用矛盾论(或实践论)的观点看×××问题
二、浅谈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
三、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
四、运用马克思主义某一基本原理分析解读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某个现实问题
五、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的育人功能
六、沉迷网络现象的哲学思考
七、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指导作用
八、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九、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十、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十一、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十二、马克思主义视野中和谐社会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十三、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十四、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
十五、用马克思的矛盾观点引导大学生走出自我困境
十六、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十七、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
十八、浅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十九、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性的哲学基础
二十、试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哲学基础
二十一、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论文参考题目
(仅供参考,自主选题,柜式规范,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注释)
1、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2、从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论证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3、试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4、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以人为本”的思想。

5、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当前中国社会迷信的根源
6、古希腊“哲学”一词的含义是“爱智慧”,你认为什么样的哲学才能让人真正爱智慧。

7、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终极真理”,所谓“普世价值”是不是终极真理。

8、以自然科学某学科的内容或发展史为例阐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9、以大学生学习的实践过程为例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0、以名人的成长历程为例谈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1、以名人的成名过程简析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相互关系。

12、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阐述某件当前重大时事。

13、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意识对人的心理与生理活动的调节。

14、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说明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关系。

15、以著名人物的奋斗历程为例阐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6、当前应当怎样正确和评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命题?
17、以宜宾或某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状况为例讨论:为什么发展要“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
18、任选社会意识的一种,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19、任选社会职业的一种,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20、任选一种当前的热门社会现象,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原因,做出评价,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