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法国绘画
7十九世纪法国美术

拿破仑为维瑟芬皇后加冕 作于1805-1807年间 610X970厘米,油画,巴黎 卢浮宫藏
拿破仑为维瑟芬皇后加冕(局部)
波拿巴飞越阿尔卑斯山
书房中的拿破仑
“新古典主义”
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 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 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 固政权服务。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 强调要求复兴古希腊、罗马时代那种庄严、 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注重古典艺术形式 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 轮廓。以古代美为典范,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 尊重自然追求真实,以及对古代景物的偏爱,表现 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怀旧感。
“浪漫主义的狮子” 欧仁 ·德拉克洛瓦 (1798-1863)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
美术最杰出的代表。
《希阿岛的屠杀》, 德拉克洛瓦作, 1824年, 417*354CM, 巴黎 卢浮宫美术馆藏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作,1830年, 260*325CM,巴黎 卢浮
浪漫派绘画的风格特点 鲜明有力的构思、动人心魄的形象 和雄劲奔放的构图,画面结构紧凑, 气势磅礴,色彩与明暗对比强烈,色 调丰富炽热,用笔奔放,有着强烈的 感染力。
• 西班牙浪漫主义
• 法国浪漫主义
泰奥多尔· 籍里柯 (TheodoreGericault)
1791年9月26日 --1824 年1月26日
法国浪漫派绘画的先驱
《梅杜萨之筏 》,1819年,491×716cm, 巴黎 卢浮宫美术馆藏
《疯女》,1822年 , 72×58cm, 里昂美术馆藏
优雅的好色(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法国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画家)

让·弗朗索⽡·⽶勒(1814-1875)法国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画家)让·弗朗索⽡·⽶勒(Jean-Francois Millet),画家,1814出⽣于法国,籍贯:诺曼底是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画家,以描绘农村主题见长,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活⽓息。
⽶勒出⽣于诺曼底的⼀个农民家庭,在瑟堡接受了最早的艺术启蒙教育。
1873年,他来到巴黎,受教于德拉罗什画室,并在卢浮宫研究学习历代⼤师的作品。
1848年,他的作品《簸⾕者》在沙龙展出。
1849年,他定居于巴黎东南郊外的巴⽐松农村。
逝世于1875年。
代表作品:《播种者》《牧⽺少⼥》《拾穗者》《晚祷》《晚钟》《扶锄的男⼦》《喂⾷》《嫁接树⽊的农夫》《沐浴的放鹅少⼥》《祭品》巴⽐松画派代表作品 /让·弗朗索⽡·⽶勒《播种者》《播种者》(1850年);101×82.5 CM;收藏美国波⼠顿美术馆。
苍凉的这幅画招麦⽥⾥,播种者阔步挥臂,撒播着希望的种⼦。
飞鸟在空中盘旋,寻觅⾷物,掠夺播下的种⼦--正是⼀幅⼈与⼤⾃然关系的壮丽图景。
到了“⾼等市民”的不安,他们在播种者那充满韵律感和强有⼒的动作中看到了类似六⽉⾰命时巴黎街头⼈民的形象。
但当时的进步⼈⼠却有不同的反映。
作家⾬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民创造⼒量的赞美,因⽽予以充分的肯定。
⽂艺评论家⼽蒂叶说这个形象是⽤播下种⼦的⼟地的泥⼟画成的,太真实了。
画家⽤⼀种雕塑般的单纯⽽简练的形象,概括地表达耐⼈寻味的内容,所以荷兰画家梵⾼评述说:“在⽶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勒从来没有画过农民反抗的场⾯,这也许是由于他的温厚的⼈道精神中含有宗教情绪的缘故。
但他画的胼⼿胝⾜,粗⾐陋⾷的劳动者的形象,实际上对纸醉⾦迷,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就是⼀种抗争,虽然这种抗争是较温和的。
这幅《播种者》即是如此。
《牧⽺少⼥》《牧⽺少⼥》(1864年);画布油彩;巴黎奥赛美术馆《牧⽺⼥与群⽺》图册在这幅画中,画家捕捉了⼀个⼗分抒情的牧⽺⽣活场⾯(天空、草原、⽺群、祈祷着的少⼥):⾼⾼的地平线,平坦与辽阔⽆垠,牧⽺⼥披着旧⽑毡披肩,围着红头⼱,孤独地与⽺群为伴……这个头上包着暗红⾊绣花毧帽,⾝上披着厚重⽑毡的牧⽺⼥,背对着⽺群与彩霞,兀⾃编织着⼿上的⽑线⾐,她微躬的⾝影与专注的神情,宛如祷告般的虔诚。
浅论19世纪法国绘画

浅论19世纪法国绘画内容摘要:19世纪时,法国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
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并造成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且导致各派兴起的繁荣局面。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一、新古典主义法国是一个崇尚古典主义的国家。
庞贝城的出土激起了人们对古典艺术的狂热崇拜。
随着大革命的到来,艺术倾向运用古典主义绘画技法、宣扬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
追求共和制的资产阶级以历史上的罗马为借鉴,大卫的美术作品成为这个时期的代表。
大卫(法国)(David,1748—1825),他最初的老师是罗可可画家布歇,后来在皇家美术院教授维恩的门下学习,毕业时因其创作获罗马大奖,赴意大利留学,在那里他爱上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作品。
他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才是近代画家的学校,是近代美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1784年他创作了《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荷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古罗马在建立共和制的历史时期,曾与毗邻伊特鲁里亚的吉利茨亚人发生战争,但是双方的人民却有着亲密的通婚关系。
为了避免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厮杀,双方统领达成协议,各选出三名勇士来进行格斗,以胜败来判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最高统治权属谁。
格斗以罗马的荷拉斯三兄弟战胜而告终。
它的主题思想是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
这件作品的成功加速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提前到来。
安格尔(法国)(Ingres,1780—1867)。
安格尔是出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物,作为达维特的学生,安格尔丝毫没有继承老师那种对政治极度关怀的热情,他从不问政治,一生只在肖像画上做贡献。
青年时期,安格尔有段时间在罗马留学,狂热地崇拜古典风格的绘画,并仿效意大利16世纪传统,画了许多裸女。
《瓦尔平松的浴女》是他在这个时期完成的许多裸女形象之一。
画面华丽庄严,曲线与形体犹如音乐中的节奏与韵律,人体因其形体极为准确,色彩柔和,深度的空间透视,加之坚实的素描功力而被视为古典绘画的经典之作。
十九世纪法国学院派著名画家科莫四十三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

十九世纪法国学院派著名画家科莫四十三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艺术就是个“悟到”的过程。
一个人将自己喜爱的东西,用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与电影等形式述说出一个故事,表述出对于美的感动,同时获得大众的喜爱。
在真正的艺术领域里,没有预备学校,但是有一个最好的预备方法,就是对艺术大家的作品抱一种最虚心的学徒的兴趣。
这样碾颜料的人常常会成为优秀的画家。
梦想成真的前提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点步,高人点步不如一朝顿悟。
”——题记在19世纪末,印象派中出现了一股逆流,与印象派相抗衡,其主要人物是塞尚、梵高和高更。
他们是20世纪现代主义绘画各种“主义”的源头。
在以他们为代表的所谓后印象派的艺术中,可以看到对形体结构问题的回归,对表面设计、色彩内涵及装饰性的重视,对表现性变形的自觉运用。
法国画家塞尚是后印象派的重要人物,与印象派画家注重描绘转瞬即逝的视觉感受意向相反,他试图实现一种新的坚实结构,并力求对所见事物进行高度理性的综合。
他成为立体主义的先驱和20世纪各种理性化抽象艺术的开拓者。
不过塞尚的绘画仍然保留了古典的形式观念,因此,严格地说,他只是一把打开现代艺术的钥匙。
《玩牌者》和著名的风景画《圣维克图瓦山》为其代表作。
荷兰画家梵高的名字在现代艺术中也许是最出名的,因为他的画具有最独特的个性和非凡的魅力。
在形与色的处理上,他喜欢用夸张或简化的手法,削弱传统的光影手法,有意识地强化色彩价值,利用色彩对比取得和谐。
通常认为现代主义肇始于以塞尚、高更和梵高为首的后印象派。
所谓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梵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
他们三个人最初都是学印象主义。
塞尚和高更还参加过印象主义画展,梵高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但他一直自称是印象主义。
后来他们三人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虽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又有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塞尚一生的创作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以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这使他成为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始祖。
论述19世纪法国绘画风格的演变

论述19世纪法国绘画风格的演变答:19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兴盛和全面发展,同时社会也处于的动荡不安中。
在这种社会情势下,法国美术进入最活跃、最辉煌的阶段。
依次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美术流派,一个个美术流派产生,一批批美术家涌现,在各种艺术思潮的交锋、碰撞中,推出了众多各具特色、姿容分成的美术杰作,堆起了欧洲美术史上有一座高峰。
新古典主义在18世纪末期19世纪出达到高峰。
同以古典美为典范,但注重从现实生活及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摆脱那种脱离现实的抽象、绝对的美的概念的束缚。
艺术形象趋于生动丰满。
从创作倾向而言,此时的古典主义可以分为革命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古典主义。
雅克·路易·达维特是革命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作品主要表现积极的革命英雄主义。
代表作品有《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处决了自己儿子的布鲁特斯》等,《马拉之死》是他肖像画的代表作,表现对革命者的礼赞。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被称为古典主义最后一位大师,他是继他的老师达维特之后,在法国画坛影响最大的古典主义画家。
虽然安格尔否认自己是肖像画家,但是恰恰是在肖像画方面,他取得了最值得肯定的成绩,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女人体是安格尔最喜欢描绘的对象,也是他一生中下功夫最大,在艺术中有独到之处的领域。
《大宫女》曾因背部过长引起了争议,代表作《泉》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其他人体作品还有《瓦尔平松浴女》、《土耳其浴室》等。
19世纪的法国新古典主义自达维特之后,积极策战斗精神退化,代之而起的是消极的保守的官方学院派。
学院派古典主义陈陈相因,僵化的规范使其艺术收到极大地束缚,而缺少内在的火力,因此不仅其每部分化,而且受到浪漫主义的严峻挑战,在激烈的斗争中,古典主义走向衰微,而浪漫主义则日趋活跃。
泰奥多尔·热里柯是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色彩强烈,笔触活跃,富有动感,充满激情。
武汉大学西方美术鉴赏课件之19世纪的法国美术

《 自 由 领 导 人 民 》 ( 德 拉 克 罗 瓦 )
《自由领导人民》取材于法国七月革命事件,当时法国人民为了反对 国王查理十世的复辟,纷纷走上街头与保皇军队展开白刃战,最后占 领了王宫。在这次战斗中,圣德克区的克拉拉· 莱辛姑娘一马当先,
勇敢地举起了象征着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为把这面旗
《拿破仑之舟》 (杜米埃)
在这次战斗中圣德克区的克拉拉莱辛姑娘一马当先勇敢地举起了象征着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为把这面旗帜插上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上最后倒在血泊中
19 世 纪 法 国 美 术
新古典主义——达维特、安格尔 浪漫主义——席里柯 、德拉克洛瓦 现实主义——库尔贝 巴比松画派(也可包含在现实主义之列) ——柯罗、卢梭、杜佩雷 米 勒 政治讽刺画家——杜米埃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法国正处在王朝复辟时代的末 期,这时出现了一个以风景画为主的巴比松画派。这一派 的画家们希图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寄托自己的民族 感情,借此躲避波旁王朝日益腐朽的政治空气。他们完全
摆脱了古典主义的虚伪题材,抛弃了以荷兰风景为标准的
摹仿风气,走上了以农村中真实景象为描写题材的独立道 路。他们主张对景写生,因而长期居住在巴黎南郊枫丹白 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庄,与大自然朝夕相处。
克洛瓦作品的最主要的特征。 作者在此既真实又浪漫地抒发了 自己的情怀,使主题具有了超越现实的理想化的真实。因此, 德拉克洛瓦的真实观是在于在被渲染的气氛中找到事物应该有 而不一定有的真实性存在。这样,他的真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
真实——这实际上是一种很现代或当代的观念。
现实主义 Realism
—— 库尔贝(1819-1877) Gustave Courbet
现实创作题材以现实生活为主,在艺术表现上,强调
十九世纪法国绘画——

《苏格拉底之死》同样是一幅鼓吹革命的“宣传画”,是古典规则结合现实精神, 突出“新古典”本质特征的经典作品。他借助苏格拉底之死的典故,鼓舞现实的 革命者要敢于为捍卫真理献出生命。
《拿破仑加冕式》
劫夺萨宾妇女
为了不使自己的父兄和已经与她们成婚的罗马人继续牺牲,萨宾妇女抱着孩子奔 到战场上来阻止这场厮杀。(理性美与艺术家的情感之困惑)
写日记是德拉克罗瓦生命中的一部分, 持续写到1863年6月22日,一个多月后的8 月13日,他因病与世长辞。他留给世人的 是9100多件作品,其中油画850多件,速写 册60多本。 关于他的艺术创作,塞尚给予了这样的 评价: 德拉克罗瓦留下了法国最美的色彩, 在我们的天空下,没有一个人比他更具有 属于色彩的平静、哀婉动人与震撼,我们 所画的都来自他的启发。
《拿破仑 加冕式》 局部
《雷卡米埃夫人》
女主人公是当时巴黎的交际花,纯粹的古典形式,沙发,地灯,包括主人公的服饰和 姿态,都以古典模式为依据。画面元素简约,构图单纯中有变化,色彩不求华丽,大 面积暗色背景带出纵深感,且衬托了主题的优美。
雷 卡 米 埃 夫 人 —— 热 拉 尔
• 安格尔——
• 大卫的学生,以《路易十三的宣誓》一画受到官 方赞扬,两次去意大利研究古典美术。1835— 1841年任罗马的法兰西学院院长。1841年归国后, 名声大振,任巴黎艺术学院教授多年,成为学院 派领袖。 • 追求古典理想美,严谨而深厚的素描,线条柔和、 准确、洗炼,尤长于肖像画,所画女子裸体被后 人推崇。 • 形式上强调塑造性和完整性,崇尚严整的古典形 式美,以拉斐尔为典范。重理性而轻情感,重素 描而轻色彩,与当时籍里柯、德拉克洛瓦为代表 的浪漫主义画派尖锐对立。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美术
19世纪法国美术印象

《蓬图瓦兹:埃尔米塔日的坡地》,
蒙马特大街 1897年 卡米耶·毕沙罗 法国 73cm×92cm 布 油彩 圣 彼得堡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19世纪法国美术-印象派 19世纪法国美术 世纪法国美术西斯莱也是著名的法国印象派大师。他的风景画更为轻快和清新。西斯莱的画上受光
处是明亮的暖黄、暖绿,阴影处则是透明的青蓝色调。这样不仅使人感到阳光的耀眼, 还让人觉察到了空气的清澈。印象派忠于自己的视觉的真实感受,应该说是对现实主 义的发展。西斯莱的《摩莱大桥》 义的发展。西斯莱的《摩莱大桥》,就较为真实地从整体上把握了景色的特点,也是 印象画派的特点。
19世纪法国美术-印象派 19世纪法国美术 世纪法国美术克劳特-莫奈(1840-1926)法国印 克劳特-莫奈(1840-1926)法国印 象派画家 莫奈(1840-1926)印象主义 莫奈(1840-1926)印象主义 绘画运动的发起人、领导者和 坚定不移的鼓吹者。 1874年莫奈展出《 1874年莫奈展出《印象: 日出》之后,批评家以“ 日出》之后,批评家以“印象 主义者的展览会” 主义者的展览会”为题在 报上 评论这一运动,因而得名。 1888年批评家费1888年批评家费-费涅翁写道: “印象主义这个词是 为他而创 造的,这个术语对他来说比对 任何人都更合适。” 任何人都更合适。”
19世纪法国美术-印象派 19世纪法国美术 世纪法国美术印象派之父印象派之父-马奈 爱德华·马奈(1832-1883),法国19世纪著名 爱德华·马奈(1832-1883),法国19世纪著名 画家,印象派创始者。马奈大胆舍弃传统绘画的 中间色调,采用鲜亮的色彩,使绘画表现出清晰、 和谐而简约的风格。如《草地上的午餐》 和谐而简约的风格。如《草地上的午餐》是画家 寻求色彩对比的大胆实验,曾轰动一时;《奥林 寻求色彩对比的大胆实验,曾轰动一时;《 匹亚》 匹亚》中一丝不挂的女裸体更是震惊和动摇了羞 答答的古典趣味…… 答答的古典趣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
精选课件
1
教学目标
了解十九世纪法国绘画的主要 特征;了解主要的绘画流派几 个各流派的演变过程;熟悉主 要流派的主要画家和作品。
精选课件
2
十九世纪法国绘画的时代背 景
十九世纪,法国绘画在造型艺术重去 的压倒一切的地位。科学的飞速进步 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产 生厌倦,这就造成欣赏趣味上的巨大 差异,并形成各派挺起,大放灿烂之 花的繁荣局面。
精选课件
3
十九世纪法国绘画的流八世纪 末十九世纪初。 他继承了文艺复 兴绘画追求理想 美的传统。但顺 应大革命的潮流 而句有威严,庄 重,华丽及英雄 主义精神。代表 画家大卫,安格 尔。
精选课件
4
精选课件
5
2.浪漫主义
产生于十就世纪一 二十年代。浪漫主 义强调画家的想象 力,画面强调运动 感和色彩,是一种 激情的艺术。代表 画家藉里柯,德拉 克罗瓦。
精选课件
10
精选课件
11
5.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建筑扎起科学 理论和理性基础上,强调 色彩分析。代表画家修拉。
后印象主义指印象主义之 后,在观念和实践上与印 象主义向左的艺术潮流。 代表画家有塞尚,凡高, 高更。
精选课件
12
精选课件
13
小结
1.十九世纪法国绘画的时代背景。 2.十九世纪法国绘画的流派演变: (1)新古典主义 (2)浪漫主义 (3)批判现实主义 (4)印象主义 (5)新印象主义 (6)后印象主义
精选课件
6
精选课件
7
3.批判现实主义
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他强 调时代特色;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具 有批判特色。代表画家有库尔贝,米勒 等。
精选课件
8
精选课件
9
4.印象主义
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 至七十年代。他提倡 户外写生,直接描绘 阳光下的物象,表现 微妙的色彩变化。代 表画家有莫奈,雷诺 阿,毕沙罗,德加等。
精选课件
14
思考题
1.新古典主义艺术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他与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区别是 什么? 2.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是什么?
精选课件
1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