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第四版 chapter4
产业组织理论教材PPT(共 43张)

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行为分析的假设前提: • 厂商被认为具有经济理性,它们具备有用的信息、 精于计算、孜孜不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 • 企业或厂商被看作是在市场经济中业已存在的、完 全有效运转的、为赚取利润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 一个完整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个体生产者, 也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n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性质(p78)
1937年,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被认为 是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主要观点:
v新古典企业理论存在缺陷:一是忽略了制度安 排和交易费用,二是忽略了企业的制度结构,不 能解释生产活动为什么能在企业内进行等问题。 三是未能解决企业的边界及其决定的问题。
v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 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 价格机制的替代。
v企业是在下述情况下出现的:私有要素的所有者按合约将要素 使用权转让给代理者以获取收入;在合约中,要素所有者必须 遵守某些外来的指挥,而不再靠频频计较他也参与其间的多种 活动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v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 场,或者说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对这两种合约安 排的选择取决于由对代替物定价所节约的交易费用是否能弥补 由相应的信息不足而造成的损失。
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评价: v强调技术的作用,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模经济和 范围经济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正确 。 v在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完全竞争假定下,该理论在 分析最优生产选择如何随着投入和产出价格的变 动而变动方面、在理解一个产业(或企业)的整 体行为方面、在研究企业之间策略相互作用的结 构方面,一直是十分有用的。 v不能回答:既然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 式,那么为什么在现实中存在大量的企业?为什 么很多现实企业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工程的需要?
产业组织理论 (大连理工大学 陈艳莹老师)

刘易斯.卡布罗,《产业组织导论》,人民
邮电出版社,2001
产业组织学的研究对象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
产业组织理论的前沿问题
1. 什么是产业组织学
1.1 产业组织学的定义 产业:生产同一类商品(紧密替代性)的 企业的集合
产业以生产为特征(市场以交换为特征)
成员企业具有互补性。
生产环节 能力
网络内部的企业交易是非市场的,很多产 品在交易之前并不存在。
项目、意向或需求。
成员企业之间以任务为导向进行合作。
任务1 任务2
A
B
C
D
E
每一个任务会有一个发起企业( Hub-firm)。
很多时候资产存在高度专用性,但企业并 没有选择一体化.( Dyer, 1996; Powell, 1998;
1.企业网络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网络迅速发展。
日本的产业分包制:金字塔型,大型制造业
台湾的中小企业网络:家族关系,弱组织,强 关系,服装、鞋帽、电子。 美国的联合企业体制:以高技术为基础的企业 联合网络。 产权独立的企业之间存在着 分工和合作关系。
有关企业网络的不同定义:
不良的市场行为(垄断行为) 不良的市场结构(垄断)
哈佛学派在政策上倾向于由政府干预来改变 不良的市场绩效,从形成和维持有效竞争的 市场结构入手
基本条件
需求 •增长率 •需求弹性 •替代品 •购买方式 生产 •技术 •原材料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结构S
• 买者与卖者的数量 和规模 • 产品差异 • 进入(退出)障碍
Dyer and Nobeoka, 2000; Sobrero and Toulan, 2000)。
CHAP4内部环境分析(1)

主体活动(创造主要的顾客价值)
支持活动(为主体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 企业的价值链就是企业从事设计、生 产、销售和运输等各项活动的集合。
迈克尔· 波特
价值链 (The Value Chain)
识别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源和能力
基础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
一般管理、企划、财务、会计、 法务、政府关系、品质管理 人员招募、雇佣、培训、发展 和各种员工福利 零件设计、功能设计、现场测试、 技术选择
为取得并保持竞争优 势,内部资源比外部 因素更加重要。
有效地整合和理解内外部 因素,是保证和维持竞争 优势的关键
1.1 RBV- Resources(资源)
一个组织的资源包括哪 些?这些资源如何营造 竞争优势?
1.1 RBV- Resources(资源)
Tangible Resources 有形资源包括:
权重
评分 加权分数
3.2 IFE实例(续)
关键内部因素 劣势 权重 评分 加权分数
1.专卖店的软件收入下降12%
0.10
2 2
1
0.20 0.30
0.02
2.新的34号公路对商店位置带来 0.15 负面影响
3.商店的地毯和油漆有些年久失 0.02 修
4.商店浴室需要翻新 5.业务收入下降8%
6.商店没有网站
定义
判别标准
如何辨识核心能力? 它能创造价值吗? 它被普遍拥有吗?
有价值 稀有性 难以模仿 不可替代
它可以被模仿吗?
它可以被替代吗?
附:评价核心竞争力的方法
1.企业的自我评价 2.行业内部比较 3.基准分析。 4.成本驱动力和作业成本法。 5.竞争对手的信息。
产业组织理论课件PPT49页wqp

新产业组织理论(NID),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
以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为主旨的与以往有着根本不同的产
业 组 织 理 论 ( Davis and Lyons , 1988;Pepall , L.et al. ,
1999
)
。
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区别:首要标志是NID对产业组织
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理论研究方法的统一。即除了对假定
1879年,马歇尔将产业组织正式定义为产业内部的 结构。马歇尔在论及生产要素问题时,在萨伊的生 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的基础上,将组织 列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同时,在论及分工与机 器、某地区特定产业的集中、大规模生产及企业的 经营管理、企业形态等问题时,他还触及了规模经 济性问题。36年之后,斯拉法从质疑完全竞争理论 的立场,进一步论述了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的不相 容性,即后人所谓的“斯拉法冲突”。
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大学传 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信奉自 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 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 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所谓 “生存检验”的过程。芝加哥学派的基本思想,乃 是主张把价格理论模型作为分析市场的基本工具, 并主要基于价格模型对企业行为和绩效作出预期, 同时借此设计检验其理论的经验性分析模型。
斯密通过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商主义时代 国家干预私人经济主体活动的批判,提出 了所谓自由竞争的思想。 按照斯蒂格勒(Stigler,George J.)的归纳, 斯密所宣扬的自由竞争的观念实际上是由 五项条件组成的,即:
(1)竞争者必须是独立行动,而没有事先的约定; (2)现有的竞争者数量足以使利润平均化; (3)经济主体必须具备有关市场状况的足够知识; (4)经济主体必须拥有摆脱社会限制的自由; (5)经济主体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生产要素配置中 的 必要适应过程。
《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

SCP范式通过对市场结构的判断来考察企业的市 场行为,而对垄断企业间的相互影响没能给出相应 的分析。这是SCP范式的一大欠缺。
至下节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1.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
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 力的重要量化指标。常用指标有CR4、CR8等。
2. 进入壁垒是指,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现存厂商所
享有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是通过现存厂商可以持 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厂商的
进入反映出来的。如规模经济、资本需求量和产品
差异等。
整理ppt
16
2、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政策主张
❖“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在具有寡占 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 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进入 壁垒等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 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 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3、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的衰退
①美国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受到日本和亚洲一 些国家冲击,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
关系。
• 对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以竞争与垄断及规模经 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
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比如,
规模经济会不会导致垄断,垄断者是否一定会
制定垄断高价,大企业的高利润究竟是来自垄
断还是来自自身的高效率,究竟应该是反垄断,
还是顺其自然,等等。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1、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
• 高集中度市场中的大企业必然具有高效率,而 产生这种高效率主要在于大规模生产的规模经 济性、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优越的产品质 量和完善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等因素。
43517_产业经济学(第四版)PPT教学课件_苏东水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五)两大部类分类法
❖是马克思为了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剩余价值 产生的秘密所采用的产业分类方法。 ❖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Ⅰ部类;生产消费资 料的部门为第Ⅱ部类。 ❖此种方法的缺陷:(1)不能涵盖所有产业、 不利于对产业经济的全面分析;(2)许多产品 难以归类,给产业经济的研究工作带来困难; (3)分类不够细化、不能深入地分析产业结构 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与其他方法相差 甚远,分析口径不一,而且不够细化,其分析结 果很难进行比较。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一)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 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 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 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 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 ❖ 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 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 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5.战略关联分类法: ❖ 主导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
持续较高的增长率、较强的扩散效应。 ❖ 先导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引导作用,但未必对国民
经济有支撑作用。 ❖ 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并起着支撑 作用。 ❖ 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 ❖ 先行产业:狭义的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
一、产业的涵义
(一)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实际上已形成了农业、
产业组织理论第四版 chapter10

Spring, 2010
C HAPTER 10: A DVANCED T OPICS IN P RICING (1
/
33)
N ONLINEAR P RICING
T IE - IN S ALES
OTHER M ETHODS OF N ONLINEAR P RICING
Contents
N ONLINEAR P RICING
/
3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 ONLINEAR P RICING
T IE - IN S ALES
OTHER M ETHODS OF N ONLINEAR P RICING
The Optimal Two-Part Tariff The first order condi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rice is p−m 1 q∗ = − (1 − ) p q q∗ is the demand of the marginal consumer and q = Q(p, T)/N is the average quantity demanded across all consumers whose purchase and is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of consumers who purchase the good
C HAPTER 10: A DVANCED T OPICS IN P RICING (5 / 33)
N ONLINEAR P RICING
T IE - IN S ALES
OTHER M ETHODS OF N ONLINEAR P RICING
A Single Two-Part Tariff The less similar of the two types, the more difficult for the firm to extract consumer surplus from the high demand type’s with a single two-part tariff. Generally the optimal two-part tariff generates more profits than a single price. The optimal two-part tariff generates less profits than 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 and may not generate less profit than 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Unlike with 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a firm may need not be able to identify which type a consumer is to use a two part tariff.
产业组织理论吴汉洪第四章思考与练习

静态博弈——古诺模型和伯川德模型1.寡头垄断、反应函数、伯川德模型、古诺模型。
2.根据伯川德模型,即使市场上只有两个生产者,价格竞争也会使利润降到零。
为什么在实践中我们并不能经常看到这种现象?3.对以下产业而言,哪个模型(博川德或是古诺模型)更接近实际情况:炼油业、网络接入服务业、保险业。
为什么?4.两个生产者,企业a 和企业b 生产相同的产品,并且在同一市场销售。
市场的需求函数是p Q -=1200。
一旦企业确定了生产能力,就可以按照最大生产能力进行生产,边际成本为零。
价格根据销售量进行调整(换言之,他们主要进行产量上的竞争,而不是价格上的竞争)。
(1)假如企业a 知道企业b 正在建设100单位的生产能力,企业a 准备建设多大的生产能力?假如企业A 知道企业b 建设x 单位的生产能力,企业a 准备建设多大的生产能力(即企业a 的最优反应函数是什么)?(2)假如这两个企业不知道对方建设的生产能力的大小,那么在一次性纳什均衡中,企业购建的生产能力为多少?5.在某个需求函数为45.37p Q -=的同质产品市场上,有两个生产者,边际成本都为40。
(1)用古诺模型决定产出和价格;(2)计算此时效率损失与垄断情况下效率损失的百分比。
6.考虑产品同质市场中的双寡头垄断,需求函数为210p Q -=。
每家企业的成本函数为()110++=q q C 。
试确定古诺均衡的值。
7.假设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 P -=130,21q q Q +=为市场供应量,两家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为1021==MC MC 。
求(1)两家企业合谋情况下的1q 、2q 、Q 、P 、1π、2π;(2)两家企业进行古诺竞争情况下的1q 、2q 、Q 、P 、1π、2π;(3)一家企业遵守合谋协议,而另一家企业单方面背叛合谋协议情况下的1q 、2q 、Q 、P 、1π、2π。
8.给定市场反需求函数为()Q Q P 250-=,其中21q q Q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fit Maximization A monopoly can set its price above its marginal cost but does not necessarily make a supracompetitive profit. (Fixed Cost) It is common practice to say that whenever a firm can profitably set its price above its marginal cost without making a loss, it has monopoly power or market power. I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operations increases profits, the firm should do it, whether it is a monopoly or a competitor. A monopoly may not have the same ability to produce as efficiently as a competitive firm. A monopoly may operate in the inelastic portion of its short-run demand curve to avoid long-run substitution.
3
4
5
6
C HAPTER 4: M ONOPOLIES , M ONOPSONIES , AND D OMINANT F IRMS (2
/
26)
M ONOPOLY B EHAVIOR T HE C OSTS AND B ENEFITS OF M ONOPOLY CS INGLE PAND M AINTAININGRODUCT REATING RODUCT M ULTI P A M ONOPOLY P ROFITS AND M ONOPO
/
26)
M ONOPOLY B EHAVIOR T HE C OSTS AND B ENEFITS OF M ONOPOLY C REATING AND M AINTAINING A M ONOPOLY P ROFITS AND M ONOPO
Contents
1
M ONOPOLY B EHAVIOR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Monopoly Monopoly creates a deadweight loss as a tax does. Ponser argues that the monopoly profits may also represents a loss to the society to the extent that it creates incentives for a firm to use real resources to become a monopoly.(rent seeking) He recalculates the DWL from regulated and unregulated monopoly, which exceeds previous estimates. If this is true, the recent rescinding of many government regulations will provide sizable benefits to the society.
Dependent Demands and Separable Costs C(q1 , q2 , · · · , qn ) = FOC leads to pi − Ci 1 = − pi ii (pj − Cj )Dj Ri ii
ij n i=1 Ci (qi )
j i
All goods are substitutes: All goods are complements: some Lerner index may be negative.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Monopoly An example with linear demand, see pp.97. As the demand curve becomes less elastic at the monopoly equilibrium, people as less willing to do without this good: an increase in price causes the quantity they purchase to fall less than if demand were more elastic. As the demand curve becomes steeper at a given quantity, the deadweight loss increases. The welfare harms from monopoly may be offset by several benefits. For example, the prospect of receiving monopoly profits may motivate firms to develop new products, improve products, or find lower-cost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If monopoly had no offsetting benefits, competition would be preferable.
3
4
5
6
C HAPTER 4: M ONOPOLIES , M ONOPSONIES , AND D OMINANT F IRMS (3
/
26)
M ONOPOLY B EHAVIOR T HE C OSTS AND B ENEFITS OF M ONOPOLY CS INGLE PAND M AINTAININGRODUCT REATING RODUCT M ULTI P A M ONOPOLY P ROFITS AND M ONOPO
The Inverse Elasticity Rule Demand: q = D(p) and inverse demand: p = P(q). c = C(q) and D (p) < 0. The problem of the monopoly, choosing p = pm to maximize max[pD(p) − C(D(p))].
Outline
1
M ONOPOLY B EHAVIOR
Single Product Multi Product
2
T HE C OSTS AND B ENEFITS OF M ONOPOLY C REATING AND M AINTAINING A M ONOPOLY P ROFITS AND M ONOPOLY M ONOPSONY D OMINANT F IRM WITH A C OMPETITIVE F RINGE
3
4
5
6
C HAPTER 4: M ONOPOLIES , M ONOPSONIES , AND D OMINANT F IRMS (8
/
26)
M ONOPOLY B EHAVIOR T HE C OSTS AND B ENEFITS OF M ONOPOLY C REATING AND M AINTAINING A M ONOPOLY P ROFITS AND M ONOPO
C HAPTER 4: M ONOPOLIES , M ONOPSONIES , AND D OMINANT F IRMS (6
/
26)
M ONOPOLY B EHAVIOR T HE C OSTS AND B ENEFITS OF M ONOPOLY CS INGLE PAND M AINTAININGRODUCT REATING RODUCT M ULTI P A M ONOPOLY P ROFITS AND M ONOPO
26)
M ONOPOLY B EHAVIOR T HE C OSTS AND B ENEFITS OF M ONOPOLY CS INGLE PAND M AINTAININGRODUCT REATING RODUCT M ULTI P A M ONOPOLY P ROFITS AND M ONOPO
Single Product Multi Product
2
T HE C OSTS AND B ENEFITS OF M ONOPOLY C REATING AND M AINTAINING A M ONOPOLY P ROFITS AND M ONOPOLY M ONOPSONY D OMINANT F IRM WITH A C OMPETITIVE F RINGE
Dr. Xiaoyong Cao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pring, 2010
C HAPTER 4: M ONOPOLIES , M ONOPSONIES , AND D OMINANT F IRMS (1
Outline
1
M ONOPOLY B EHAVIOR
Single Product Multi Product
2
T HE C OSTS AND B ENEFITS OF M ONOPOLY C REATING AND M AINTAINING A M ONOPOLY P ROFITS AND M ONOPOLY M ONOPSONY D OMINANT F IRM WITH A C OMPETITIVE F RI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