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实训报告电力系统自动化

实训报告电力系统自动化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电力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监控、自动控制、自动保护和自动调度等功能。

本实训报告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原理、设备、系统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二、实训目的1. 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

2.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结构、功能及操作方法。

3. 熟悉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运行维护。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电力系统自动化基本概念及发展趋势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监控、自动控制、自动保护和自动调度等功能。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设备自我诊断、故障预测、自动优化等功能。

(2)集成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将实现设备、系统和业务的集成,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3)网络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将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共享、远程监控和调度。

2.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1)继电保护设备:继电保护设备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核心设备之一,主要作用是检测、判断和处理电力系统故障,保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自动装置:自动装置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继电保护装置等,用于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保护和调度。

(3)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信息传输的关键设备,包括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

3. 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1)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参数。

(2)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

(3)保护系统:保护系统用于检测和处理电力系统故障,保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报告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报告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报告1. 实训目标本次实训旨在深入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相关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 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常用设备和工具;- 能够使用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的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方法。

2. 实训内容2.1 理论研究通过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理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的常用设备和工具。

2.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使用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 使用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 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实验和模拟;- 研究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和数据分析方法。

3. 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预计能够达到以下成果:- 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能够独立进行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能够运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故障诊断和数据分析;- 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4. 实训总结本次实训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使我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使用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并掌握了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和数据分析方法。

这些技能对于我未来在电力系统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在该领域的专业能力。

5. 参考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教材- 相关学术论文和专业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实训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实训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实训》Practice of Power System Automation课程代码:21206010 课程性质:实验实习实训(必修)适用专业:电管、电气开课学期:17总学时数:两周总学分数:2.0一、实习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电管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重在实际动手操作和案例分析的课程。

二、实习内容及学时分配(一)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实验1、手动准同期2、半自动准同期3、全自动准同期4、准同期条件整定(二)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1、无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2、手动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3、自动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三)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1、短路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2、提高暂态稳定的措施实验3、异步运行和再同步的研究具体分配参见下表:附件:电力系统实验操作规程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设备,拟定实验线路,选择所需仪器,确定实验步骤,测取所需数据,进行电路工作状态分析研究,得出必要结论,完成实验。

一.实验前先熟悉所用的组件,记录继电器铭牌数据和选择合适的仪表量程,然后依次排列组件和仪表,便于测取数据。

二.根据实验线路图及所选组件、仪表按图接线。

接线原则应先接串联主回路,再接并联支路。

实验线路图中的直流、交流和控制回路,应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导线连接。

三.实验中如果需要改接线路,必须先按下“停止”按钮以切断交流电源,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

四.开启电源前,“单相自耦调压器”电源开关必须在“关”的位置,调压器必须调至零位。

五.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排除故障后方可进行实验。

六.预习继电器及其保护装置的实验方法,对所测数据的大小作到心中有数。

正式实验时,应根据实验步骤逐次测取数据,注意其关联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实习》课程标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实习》课程标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实习》课程标准一、前言专业方向实习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是在学完专业所规定的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并已进行过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基础上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任务是在高级过程控制实验系统、电力系统综合实验系统、自动物流实训系统上进行的专业方向综合实习。

通过实习使学生对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类型和运行情况形成初步认识,对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设备的分类、特点、参数等进行初步学习,为毕业后的相应岗位技能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专业方向实习的任务是:1.学习自动化装置或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方面的实际知识,为完成毕业设计及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2.巩固和加深理解已学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如电路与电子学、微机、自控理论、电机拖动系统等)。

3.了解有关新工艺和新技术,扩大专业知识面。

4.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积累社会经验,为将来参加工作得到初步的锻炼。

5.加深对本科生阶段各门课程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认识,激发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热情。

三、内容标准1.实习内容及要求1.1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习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习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室5套WDT-ⅢC 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上完成,此实验台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对宽口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而研制的电力类专业新型教学试验系统。

此系统除用于试验教学以外,另可用于本、专科生的课程设计试验,也可作为研究生、科研人员的产品开发试验,还可作为电力系统技术人员的培训基地。

1.1.1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1天)课程编码: BS040660 课程性质: 实践教学环节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学时学分: 3周, 3学分所需先修课:电路、电力电子学、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工业企业供电) 编写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实习目的:1)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原理,掌握准同期并列条件;2)掌握微机准同期控制器及模拟式综合整步表的使用方法;3)熟悉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过程;4)观察、分析有关波形。

《电力系统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电力系统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电力系统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F04100062、课程名称(中/英文):《电力系统专业综合实验》All-around Experimention of Power System Speciality3、学时/学分:27/1. 54、先修课程:《电机学》、《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5、面向对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6、开课院(系)、教研室:电气工程新技术-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7、教材、教学参考书:教材:《电力系统专业综合实验》二课程性质和任务电力系统专业综合实验以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基本原理为依据,主要研究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物理特性,能准确地再现电力系统运行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 以便本专业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通过课堂讲授、实验等环节使大四学生运用以往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此得到充分全面地施展与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门课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单元:(包括理论讲课)一)动态模拟主要设备参数测试:(机组部分)JzJ11s : sE qYL( F)VL( E)a ) 同步发电机基本参数测试(包括稳态参数及暂态参数)b ) 励磁机基本参数测试二) 主要设备参数测试:(电网部分)a )变压器基本参数测试b )输电线路基本参数测试三) 建模 --- 潮流校合及简单系统静稳极限a )按附录所列的原型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及励磁机的参数折算到模拟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及励磁机的参数。

然后,将原型系统与模拟系统的各项等值电路参数列表对照如下:数 类亦、 R T X TG TB Tr LX Lt )L Xd原型 模拟 误差b ) 并网(需满足并网三要素)c ) 输送潮流(模拟机组的计算潮流)并计算各点潮流分部及误差校验RK XKRL/2 XL/2 s t四)自动装置(励磁调节器)的基本特性及在系统中的作用 a )同步发电机零起升压的励磁调节器特性试验b)励磁调节器调差试验c)励磁调节器调节精度试验d)励磁调节器低励限制试验e)励磁调节器甩无功负荷试验f)比较有或无励磁调节器单回线的功角特性及功率极限试验四、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通过以上基本单元的实验使学生能对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及理顺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并可得到一定实际操作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实践课程模板 - Ⅰ级【汇总】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实践课程模板 - Ⅰ级【汇总】
2、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自信心。
3、认识针对电力类专业的泛在电力物联网课程知识的作用,体验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的乐趣,锻炼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3、掌握SDH设备尾纤连接。
实践项目七(华为SDH设备告警网管查看):
1、熟练掌握华为U2000网管告警查看、告警屏蔽等相关操作。
实践项目八(更换SDH故障单板):
1、通过网管判断故障单板。
2、掌握更换SDH故障线路单板的步骤。
3、通过网管判断故障已消除。
素质目标
1、积极参与针对电力类专业的泛在电力物联网课程的学习活动,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6、能够强化安全生产、环保意识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7、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8、加强小组团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
9、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组织
(一)设计思路
本专业建设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进行,组织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小组,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企业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同时,让共建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并推广“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企业全程参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综合实训》(XXX专业)初级工(Ⅰ级)实践课程标准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编 制 时 间:2020年6月3日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实践课程模板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实践课程模板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综合实训》(主网自动化运维专业)实践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类型:专业核心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84学时编制人:XXX审定人:XXX一、制定依据根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以电网调度自动化运维员岗位技能等级评价标准为依据,参照电力及其相关行业、企业岗位标准,制定该课程的标准。

二、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力类高职高专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均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以电网调度自动化运维员岗位技能等级评价标准来储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具有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基础知识;可以使学生具备电力系统自动化行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实践技能,使学生掌握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维护的各个业务系统,熟悉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安全生产要求,熟悉业务系统运维管理流程,熟悉业务系统硬件设备和软件的配置与管理,具备业务系统软硬件运维能力,能分析业务系统常见故障并进行排除,使学生能应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为将来后续课程打下专业理论基础。

课程标准重在培养学生具有高素质综合职业能力,以“SCADA系统功能运维”课程为例,具体表现在“SCADA系统查询功能”、“SCADA系统维护功能”以及“SCADA系统功能常见故障排除”等方面。

在教学内容上强调把技能教学作为重点,能够紧跟电网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把最新发展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并举,并能够将技能知识传播,将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能够很好地将课堂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

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成为电网调度自动化运维员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学习等核心能力。

同时体现以职业岗位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各项核心能力以及学生毕业后在该方向的直接就业能力,是在生产、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专门技能人才的必须课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Power System Automation课程编号:130201021学时:32 学分:2.0适用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四号黑体加粗,描述文字用四号小宋体(下同))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学科方向类必修课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综合性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运行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发电厂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之一。

该课程可以支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4(研究)的达成。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2、使学生掌握发电机自动励磁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发电机同步并列的条件与过程,以及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满足并列条件对电网产生何种影响,为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3、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及电压调整的基本问题,掌握电力系统功频特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电力系统运行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4、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工作原理、装置的调试方法以及装置的设计方法,并且学习自动装置对电力系统运行影响的分析方法,为设计、研发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和解决电力系统复杂运行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熟悉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关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电力系统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发电机同步并列的条件,以及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综合实训》(配电网自动化运维专业)实践课程标准说明:红色部分未固定内容,请不要删除。

适用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
修课方式:必修课
教学时数:84学时
编制人:XXX
审定人:XXX
一、制定依据
根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标准为依据,参照电力及其相关行业、企业岗位标准,制定该课程的标准。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简要阐述实训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电力类高职高专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均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专门技能人才的必须课程。

(二)课程任务
(简要阐述本实训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现场参观、多媒体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系统和设备实训、工厂现场生产实训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和较熟练地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相关岗位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接近或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Linux系统常用命令。

2、熟悉vi编辑器常用命令。

(二)能力目标
1、掌握Linux系统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

2、掌握vi编辑器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