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形变和弹力

弹簧形变和弹力
弹簧形变和弹力

《弹簧形变和弹力》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特点分析

形变与弹力的知识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特点之二是:先研究比较常见的各种形变,后研究与形变有关的弹力,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特点之三是:基础概念多,演示实验多,再加上学生的探究实验,故容量较大,需仔细安排,做到时间分配合理,条理清晰。

(二)教学目标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理念,我设计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

⑵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

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会确定它们的方向。

⑷知道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演示实验,把看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经历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把亲自探究出的规律与平时对弹力的认识相结合,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大量的力学现象中都要对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方向进行判断,并且要明确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产生弹力及方向如何?而且弹簧所产生的弹力贯穿知识的前后,因此我把重点内容确定为:

⑴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其方向的判断。

⑵探究弹簧弹力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微小形变难于确定而且对其是否产生弹力及其方向不好判断,因此我把探究微小形变的方法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物理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观察──分析──猜想──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理念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形变,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目前对形变和弹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不够深入;知道支持力、压力都是弹力,但是不能够概括产生的原因。因此我采取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

四、教学用具

⑴演示用具:弹簧、钢丝、激光笔、细竹竿、微小形变放大器一套、已拉坏了的弹簧、钢尺。

⑵学生探究实验用具:铁架台(带支架),两个原长一样但劲度系数不一样的弹簧、刻度尺、钩码10个、长20cm的细铁丝。

五、教学设计流程图

六、说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为使本堂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识形变

由同学们已有的形变知识入手,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①弹簧的压缩形变;②弹簧的拉伸形变③视频播放:竹竿形变、钢丝的扭转形变。

得出形变的概念及各类形变。

[设计意图:我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学习重点和难点内容作铺垫。]

设问:摩天大楼在风的吹拂下会不会摆动,发生形变吗?

演示微小形变放大实验:

由于这种形变不容易观察,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到底有没有发生形变?解决的办法是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为什么光点会往下移?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后得出结论: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但是形变不明显。为后面解决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放大”是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探索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

创设物理情景:学生演示弹簧拉伸,压缩都可以恢复原状;橡皮泥被压缩后不能恢复原状。

学生概括:得出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的概念。

用较大的力拉弹簧和橡皮筋,结果被拉坏了。

学生概括:得出弹性限度的概念。

教师总结规范概念。

[设计意图:演示生活例子,多联系实际,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物理知识,自主概括概念,最后老师总结;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三)探索弹力

演示实验:(播放视频)

1.弹力的概念。

2.常见弹力及其方向的确定。

⑴压力;⑵支持力;⑶绳子的弹力

让学生知道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拳头形变产生的,拳头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

接着引导学生探索绳子弹力的产生及其方向的确定。

●判断如图所示,相互接触的A、B两小球间是否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采用“假设法”分析,让学生知道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弹力。

3.总结产生弹力的条件

[设计意图:利用放大法分析压力和支持力的产生原因,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让学生学会方法的迁移,同时感受到探索物理问题的成就,从而顺利突破重点和难点。]

(四)探究弹簧形变时的弹力跟它发生的形变有什么关系?

创设问题情景: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

引出问题: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提出问题:弹簧形变时的弹力跟它发生的形变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根据你们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体验,对上述关系进行猜想?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使学习更具有目的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探究氛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实验探究:(由于猜想不一定正确)为了验证你的猜想,请提出你的设计方案,完成实验探究。

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有些组使用的弹簧是不一样的)──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实验次数物体的重力G/N 弹簧的长度L/cm 弹簧的伸长量x/cm 弹力的大小F/N

利用Excel软件绘出F—X图象。

在同一个直角坐标,做出两个不同弹簧的F—X图象,然后进行比较。

图象法处理数据更为直观,更容易得出物理变化规律,且该种方法处理数据能更好地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

最后老师归纳总结:得出胡克定律:F=KX(K为弹簧的颈度系数)

[设计意图:在探究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定量关系时,由学生进行猜想、实验和得出规律,并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绘制F—X图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和物理学科的整合。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新的教学理念。对探究实验过程教师加以指导,使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学会探究物理规律;再加上熟练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弹力的应用(图片,视频播放:射箭)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产品设计离不开物理理论,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

(六)开放式问题(视频播放:撑杆跳高、跳水);

提出问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请同学们开放式地讨论

①从形变与弹力知识去思考,撑杆跳高运动员跳得这么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跳水运动员在空中滞空时间主要由哪方面决定?

课外布置:自制弹簧秤,并组织评比。

[设计意图:开设开放式问题,布置课外自制弹簧秤,并组织评比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

形变与弹力

(一)形变

大变形问题的基本方程

第五章 大变形问题的基本方程和Lagrangion 表示法(列式法) §5-1物体的运动分析和应变度量 严格来说任何一个变形过程都是非线性的,因为平衡状态和变形有关。但在小变形情况下,以物体变形的平衡方程可始终建立在初始构形上,而与实际情况相差不大,足够满足工程要求。 而研究大变形物体的变形过程,,必须在变形之后的物体构形上建立平衡方程。研究方法:把连续的的变形过程分为若干个增量步,在每个增量步内建立它的增量运动方程——即变形体内质点的运动规律。要选取某一坐标系:初始(initial )坐标系; 相邻(adjacent, neighboring )坐标系; 瞬时(current )坐标系. 1. 物体运动方程:物体构形(configuration )内一点P 的增量运动方程。 选择两个固定坐标系,以t 时刻物体构形作为参考构形的坐标系a i , 以+t t 时刻物体构形作为参考构形的坐标系x i 研究(t t t →+)具有普遍意义 .t 时刻 ()i P a ; t t + 时刻 '()i P x △t 增量步内,P 的变形 i i i u x a =- (1) 研究t 时间步内物体内一点P 的变形。最简便的办法是将两个坐标系重合在一起。 2. 应变度量 研究P 点附近线素变形 在 t t t →+ 时间步内 ''PQ P Q → 线素变形 i i i du dx da =- (1)’ 将i du 在i a 坐标系中,在P 点处作一阶泰勒展开并考虑到()=i P du O 得i i j j u du da a ?= ? 代入(1)’ 式得 ()i i ij j j u dx da a δ?=+ ? (2) 同理将i du 在x i 坐标系中,在P ’点处作一阶泰勒展开,并考虑到()'=i P du O 得 i i j j u du dx x ?= ?

探究形变和弹力的关系导学案-

< 探究形变和弹力的关系>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2、学会用图像处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总结胡克定律。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弹力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通过生活中的弹力认识物理规律的价值。 【学习重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学习难点】用图像处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分层精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自主预习】 1. 学生猜想:弹簧在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时,弹力大小随形变程度的不同而改变,那么弹力大小与形变量之间的具体定量关系是怎样的呢? 2.解决问题:①. 如何测弹簧的形变量大小? ②. 如何知道弹簧的弹力大小? 3、给出如下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刻度尺、钩码若干 二、【合作探究】:(一).小组讨论实验步骤: 1. 2. 3. 4. (二)、【交流展示】: (三)、【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小组做实验 数据记录 (四)、【实验总结】 问题:测出弹力F、弹簧的伸长量x后,如何确定它们的关系?

1. 让学生根据数据实验数据猜想弹力F与伸长量x的关系: 2. 利用实验数据验证猜想:(1)计算法(计算F/x的比值) (2)图像法(作出F与x的图像) 3. 得出结论: 4.问题:如果压缩弹簧,结果会怎样? (五)、总结得出胡克定律 1、胡克定律: 2.数学表达式: 3.实验观察:不同的弹簧k不同,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由弹簧本身的结构决定(如材料,粗细,匝数等) 三、【学习效果评价】基础练习(A层) 1.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弹簧所受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也就越大 B.与弹簧发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小 C.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 D.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都有关 2.将一根原长为50cm,劲度系数是200N/m的弹簧拉长到70cm,则弹簧的弹力大小是( ) A.100N B.40N C.140N D.240N 能力提升(B层) 1.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 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 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 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A.L2>L1; B.L4>L3; C.L1>L3; D.L2=L4.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用细线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附有一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线上一定点P对应的刻度线如图中的ab虚线所示,当挂三个钩码时,线上一定点P对应的刻度线如图中的cd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9.8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四、【讨论与交流】 思考: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有何收获? F F F F F ○1 2 3 ○4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4.2 形变与弹力5-鲁科版

第三章第二节弹力(导学案) 课题引入观看视频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弹性分类; 2、理解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 3、知道几种常见的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重难点) 4、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理解胡克定律。(重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4-56,回答如下问题: 视频中倒霉熊受到的弹力是形变产生的;越大,越大;若超过物体(跳板)的,撤去外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状。 二、形变 1、形变的分类 2、如何观察微小形变? 三、弹力及常见弹力方向 探究一:支持力 静止在桌面上的球 (填写:垂直桌面向上或向下) 探究二:压力 静止在桌面上的球 (填写:垂直桌面向上或向下)

球形变方向 恢复形变趋势方向 对桌面的弹力方向 探究三:绳子拉力 悬挂静止的灯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填写:绳子拉伸方向或收缩方向) 绳子形变方向 恢复形变趋势方向 对灯的弹力方向 探究四:弹簧弹力 (填写:沿着弹簧向左或向右) 形变方向弹力方向 被拉伸 被压缩 对弹力方向小结: 练习:画出物体A受到的弹力(各表面光滑) A A A 四、弹力大小 1、实验:研究弹簧弹力F与形变量x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 弹力F/N 0 1 2 3 4 5 弹簧原长l 0/cm 弹簧长度l/cm 形变量x/cm 数据处理:描点,画F-x 图像,得出它们的关系 2、胡克定律 (1)对k 的理解: (2)对形变量x 的理解: 计算测力计中弹簧的k 值: 五、课堂小结 1、弹力产生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2、弹力方向: 垂直于平面或切面指向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方向相同 3、弹力大小:胡克定律F=kx 只适用弹簧弹力与其形变量的关系;k 值是弹簧本身属性,与F ,x 无关 F/N 0 1 2 3 4 5 6 4 3 2 1 x/cm

实验1 开式模锻的变形过程教案资料

实验开式模锻的变1 程过形. 精品文档 实验一开式模锻的变形过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开式模锻的变形过程和金属填充特点。 2.了解开式模锻毛边槽的作用和对变形过程的影响。 3.分析毛坯尺寸、形状对变形各阶段的影响。 4.分析试件产生缺陷的原因。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环形铅试件的模锻来观察开式模锻变形过程的金属流动情况。可将变形过程分为四个变形阶段进行分析。 简述各变形阶段的特点。 第I阶段——自由变形阶段: 当模具的凸起部分与金属接触开始进行压下(图1a),金属被局部镦粗或局部压入变形,金属横向流动,宽度尺寸增加,到金属与模膛侧壁接触围上。这个阶段的变形,实在没有横向约束情况下的自由H?),压下量为(图1b1变形,所以变形力小,且增加缓慢。 第II阶段——约束变形及生成毛边阶段: 当上模继续下压时,金属收到模膛侧壁的横向约束,并且开始形成毛边而增加了横向阻力,有利于金属向模膛深度方向流动,知道模膛大部分充满为止。只有模膛上下底部处的小凹圆角处尚没有充满。这H?),压下量为(图22个阶段的变形力稍有增加。 第III阶段——充满阶段: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随着上模的继续下压,毛边逐渐变薄,温度降低,在毛边桥部的压应力产生表面摩擦阻力使金属向外流动困难,迫使金属充满模膛地步的凹圆角处,使。这个阶 段模具尚未闭合,变形力增加H?),压下量为模膛完全充满(图33很快。 第IV阶段——锻足阶段: 上阶段结束时,模膛已充满,因温度的降低,变形抗力增大,毛边进一步变薄,毛边桥部处的横向阻力将更大,为获得锻件高度尺寸,要将多余的金属挤出流入毛边仓部,只有作用更大的变形压力,知道上下模闭合为止(图4),压下量为。 这个阶段的变形力急剧增大,是计算和选择设备能力的依H?4据。

弹力和形变

深圳昊创培训中心高一学科教学模板 任课教师王老师授课时间 2012--7 学员姓名 教学目标:掌握形变、弹性和弹性性度、力的性质 教学内容:形变、弹性和弹性性度、力的性质 教学重点:研究形变和弹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过程:通过综合讲述、举例、讨论法让学生掌握课堂重点知识 第一部分:上次课知识点回顾以及后作业评讲 第二部分:课堂讲解: 一、弹力 .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弹簧、钩码、泡沫塑料块、粉笔、烧瓶(内装红墨水瓶塞上面插细玻璃管)、演示胡克定律用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钩码等等. 教学活动 [新课导入] 观看伊辛巴耶娃撑杆跳破世界纪录及运动员跳水的视频。 撑杆跳高运动员要使用撑杆,跳水时要使用跳板,你能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吗?由此引入新课 师:那么,这又是个什么力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方向各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弹力的有关知识. [新课教学] 一、形变 实验演示 演示实验1:弹簧挂上钩码后伸长。

演示实验2: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 演示实验3:粉笔用力被折断。 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形变 给出形变的定义——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 刚才举的那些例子都很容易观察到,如果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生1:没有. 生2:可能发生了形变,但是由于形变量太小,所以肉眼观察不出来. 演示实验1视频播放 桌面微小形变的激光演示 (在一个大桌上放两个平面镜 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 子反射,最后射在刻度尺上形成一个 光点。用力压桌面,观察刻度尺上光 点位置的变化。) 演示实验2 用手挤压时烧瓶的 形变 (双手握住注满红墨水的烧瓶,用力挤压底部。上插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液 面上升。)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 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原来不容易观察的瓶子和桌面也发生了形变. 师:我们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生:微观放大的方法. 师: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形变分为很多种类,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是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恢复原状呢? 给出形变的分类——弹性形变、范性形变 弹性形变:外力在撤去后能够恢复原状

粤教版必修一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WORD教案04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 迎下载支持. 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要点导学】 1.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的改变叫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2.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回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 种力叫做弹力. 3.弹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必须直接接触; (2)两物体接触处发生形变(相互挤压). 弹力是接触力.互相接触的物体间也不一定有弹力,要看接触处是否发生形变.有些形变不容易看出,可用假设法判定. 4.弹力的方向是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具体 地说: (1)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 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5.胡克定律F=kx (1)上式适用于发生弹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拉伸或压缩形变所产 生的弹力的大小计算. (2)式中的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弹簧本身的一种物理性质,与外力无关, 其大小只与弹簧的长短、粗细及材料有关. (3)x为弹簧的形变量的大小。 【范例精析】 例1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解析:地面受到向下的压力, 这个压力的施力物是物体, 所以应该是因为物体的 形变产生了对地面的压力,故 B 是正确的选项。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 这个弹力的施力物是地面, 所以应该是地面的形变产生了 对物体的弹力,故 C 也是正确的选项。 本题正确的选项是 BC 。 拓展:通过本题可以看出,弹力也是成对产生的。甲对乙挤压使乙产生形变,乙 就会对甲产生弹力; 同时乙对甲的弹力也使甲产生形变, 甲的形变就对乙产生了 弹力。一个物体的形变只能对别的物体产生弹力,不能对自己产生弹力。 正确解答 C 例 2.如图 3-2-1 所示,一个球形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并与竖直光滑墙壁接 触, A 、 B 两点是球跟墙和地面的接出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重力、 解析: 本题要排除二个干扰,一是地面的弹力就是 B 点的支持力;二是 A 点有 没 有弹力,在 A 点球虽然与墙壁接触但相互间没有挤压, 所以在 A 点没有弹力。 那么怎么样判断 A 点没有相互挤压的呢?我们可以用假设法,设想 A 处的墙壁 撤消,球仍然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在 A 处没有弹力。 本题正确的选项是 B 。 拓展:在某些接触点处有无弹力难以确定时都可以用上述的假设法判断。 我们设 想 B 处的水平地面撤消,那么球就会下落,这就说明 B 处是有弹力的。例如图 3-2-2中要判断静止的球与光滑平面 AB 、BC 之间是否有弹力作用? 我们也可以用假设法:若将 AB 去掉,看受力物体球仍可以保持静止状态.故球 A 只受一个弹力N 作用. 例 3.画出下列物体(物块或球)受到的弹力。 解析:根据弹力产生的因素:物体相互接触;物体间有弹性形变。可画出各 物体所受的弹力情况。 B 点的支持力、A 点的弹力作用 B. 物体受重力、 B 点的支持力作用 C.物体受重力、 B 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作用 D.物体受重力、 B 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

2020高中物理3.1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3教案粤教版必修1

弹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他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确定弹力的方向 三、德育目标:在实验中,培养其观察能力,结合实际的求实精神。 教学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在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 2、弹力方向的确定 教学用具: 弹簧、海绵、薄竹片、微小形变演示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运动场上跳远时要用踏跳板,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杆,都是利用他们弹性形变时的弹力,同学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利用弹力得力子,谁来说?学生回答拉弓射箭、跳跳床、跳水踏跳板那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形变的概念 2、理解弹力是因为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3、会判断弹力的方向 4、知道形变的种类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1)实验演示:压缩弹簧、海绵、用手弯曲竹片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看到形状或体积改变老师:对,这就是形变。 板书: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2)被压缩的弹簧上放一黑板擦,放手,黑板擦被弹起;被弯曲的竹片上放一粉笔头,放手,粉笔头被弹起。 提问:为什么黑板擦、粉笔头被弹起? 引导学生回答: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和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就被弹起。提问:如果粉笔头、黑板擦与形变物不接触,会受到这个力吗?引导回答:不接触一定不会受到这个力 学生总结什么是弹力?板书: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地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可见,弹力的产生需两个条件: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2、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实验操作: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向学生作一简单介绍。 (1)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光线经M N两平面镜两次反射,射到一个刻度尺上,形成一光 亮点。用力压桌面,同学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光点在刻度尺上移动? 学生分析:桌面有了形变,使M N平面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变化。 总结:我们通常用眼看到一些物体发生形变,还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所以,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成。 3、弹力的方向 一般情况下,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弹 力。所以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例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

八年级物理下册 弹力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节弹力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严谨细致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具准备 橡皮泥、气球、橡皮筋、弹簧、刻度尺、木板、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 播放视频:蹦床、蹦极、撑竿跳高、跳水等场景。

思考:撑竿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醉低点后又会上升?今天我们旧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弹性与塑性 1.活动: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1.用力压尺子,体会尺子对手的作用力,松手后,观察尺子的变化。 实验2.用力拉橡皮筋,体会橡皮筋对手的作用力,松手后,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实验3.用力捏橡皮泥,有何感觉?松手后,有何变化?用力握白纸呢? 问题:什么样的物体,摘挤压时,会明显地感觉它对我们的手有作用力? 2.学生先动手实验,探究完毕,学生间进行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将不能解决的共同性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醉后得出结论。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并分析弹性和塑性的区别。 演示实验:用力拉弹簧,弹簧会伸长,松手后弹簧可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粗导线用力掰弯,松手后不能恢复原状。 归纳总结:(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如:橡皮筋、气球、弹簧等。 (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如:橡皮泥、粗导线等。 探究点二:弹力 活动: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旧一定会产生弹力。物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活动:取出废旧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观察发生形变后的变化。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 总结: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旧不能恢复到原状。 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互相接触;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高中物理_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教学设计特别强调了对实验的挖掘。通过引入新课时设计的图片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中的若干个演示实验的设计,特别是精心设计了研究桌面和玻璃瓶的微小形变实验,使学生感悟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强化创新的意识。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学生在互动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获得探究的成功体验,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 二、教材分析 《形变与弹力》是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其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方向的确定。教材从物体的明显形变引入,继而通过放大的思想演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并通过研究形变来探究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探究支持力、压力和绳子的拉力这几种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对于胡克定律的教学,要先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大小之间的关系”,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对“重力及相互作用”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力的三要素及作用效果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也对弹力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和一定的理念基础。在高中教学中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弹力的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向的判定,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 四、学科素养要求 1、物理观念 ①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②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力的方向。 2、科学思维 ①以“弹簧”为例来研究弹力,引导学生物理模型的建构; ②通过实例介绍放大法、假设推理法,巩固列表法、图像法,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的渗透和引导。 3、实验探究 ①通过实验探究研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及胡克定律;

《第七章 第2节 弹力》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严谨细致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具准备】 橡皮泥、气球、橡皮筋、弹簧、刻度尺、木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目标】 一、情景引入 播放视频:蹦床、蹦极、撑竿跳高、跳水等场景。 思考:撑竿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

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弹性与塑性 1.活动: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1.用力压尺子,体会尺子对手的作用力,松手后,观察尺子的变化。 实验2.用力拉橡皮筋,体会橡皮筋对手的作用力,松手后,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实验3.用力捏橡皮泥,有何感觉?松手后,有何变化?用力握白纸呢? 问题:什么样的物体,在挤压时,会明显地感觉它对我们的手有作用力? 2.学生先动手实验,探究完毕,学生间进行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将不能解决的共同性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并分析弹性和塑性的区别。 演示实验:用力拉弹簧,弹簧会伸长,松手后,弹簧可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粗导线用力掰弯,松手后不能恢复原状。 归纳总结:(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如:橡皮筋、气球、弹簧等。 (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如:橡皮泥、粗导线等。 探究点二:弹力 活动: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活动:取出废旧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观察发生形变后的变化。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 总结: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不能恢复到原状。 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互相接触;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问题拓展:当手用力挤压玻璃瓶时,玻璃瓶会发生形变吗?

2020版高考物理第二章第5节实验: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含解析34

第 5 节实验: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2.学会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 二、实验原理 1. 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 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直角坐 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 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 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毫米刻度尺、弹簧、钩码(若干)、铅笔、重垂线、坐标纸等。[ 部分器材用途]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坐标纸绘制F-x 图像,便于实验数据处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原理图,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 梁上,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分度值为 1 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 0,即弹簧的原长。 3.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 ,求出弹簧的伸长量x 和所受的外力F(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 4.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将所测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记录表:弹簧原长l 0=_______ c m。 次数 123456 内容 拉力F/N 弹簧总长/cm 弹簧伸长/cm

五、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 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 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六、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 钩码标值不准确和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造成系统误差。 2.偶然误差 (1) 弹簧长度的测量造成偶然误差,为了减小这种误差,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2) 作图时的不规范造成偶然误差,为了减小这种误差,画图时要用细铅笔作图,所描各点尽量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七、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适当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点的间距尽可能大,这样作出的图线准确度更高一些。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稳定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5.记录实验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弹簧的原长l 0、总长l 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6.坐标轴的标度要适中。 [ 基础考法] 考法(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1.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m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弹力与形变说课稿

0引导语 大家好,我是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弹力与形变。首先 1说教材 《形变与弹力》是司南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是本章重要的基础内容。本章从最常见的力入手,讲授力学的基础知识。作为整个高中物理的垫基石,它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本章的教学关系到之后的物理教学。依据教材,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如下:1.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2.要求学生知道常见的形变,这些形变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可见,这里注重了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引入物理内容,同时还要求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这里强调了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最后要求学生知道胡克定律,对于胡克定律不必出现繁难的计算。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形变;2.弹力,胡可定律; 3.弹力的应用。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领略丰富多彩的力现象,学会基本的力学研究方法,并结合形变来研究弹力的由来、大小、方向,强调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此外,弹力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2.说目标 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形变,了解形变产生的原因。 2.知道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 3.能够确定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4. 探究形变与弹力大小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1. 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形变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形变与弹力之间的关系。 2. 通过思考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3. 学会利用微量放大法实验观察微小形变,使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到日常某些不易观察的物理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质疑、讨论交流,逐步养成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分享的合作精神。 3.通过对物理规律的探究,让学生养成“把生活中的物理实际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习惯。 3.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弹力的原因 2.(难点)让学生掌握弹力的力学三要素。

土地变性流程

一、土地变更登记原则 1、土地变更登记以宗地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 拥有或者使用两宗以上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人或者土地所有权人,应当分宗申请登记。 两个以上土地使用权人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应当分别申请登记。 跨县级行政区使用土地的,应当分别向土地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2、土地变更登记的申请时限 (1)自土地变更事实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土地变更登记。 (2)土地使用权抵押、承租权及其他土地他项权利的变更登记,当事人自发生之日起15日内应当申请土地变更登记。 (3)申请人提交土地变更登记申请材料齐全后,填写《土地登记收件单》,自《土地登记收件单》签发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 3、需要申请土地变更登记的种类: (1)依法改变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的; (2)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继承、分割的; (3)地上建筑物、附着物拆迁、转移引起土地权属变更的; (4)以土地作价入股致使土地权属转移、合并或者分割的; (5)企业合并、分立或者新设企业致使土地权属转移、合并或者分割的; (6)交换、调整土地,引起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的; (7)土地权利人更改名称(姓名)、地址或改变土地用途、现状、使用年限、和其他条件的; (8)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变更登记的其他情形。 因土地权属转移引起他项权利变更的,土地权利人应当在申请土地权属变更登记的同时,申请他项权利变更登记。 二、土地变更登记申请人应提交的文件资料 (1)《土地变更登记申请书》; (2)申请人为单位的: 年检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件、授权委托书原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地籍调查需提供指界委托书原件及指界人身份证复印件)。 (3)申请人为个人的: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共有权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或者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4)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的权属证明。 (5)变更依据或批准机关的文件。 (6)原国有土地使用证原件及复印件。 (7)其它需要提交的资料。

高中物理实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2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疏,这样作出的图线精确.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画曲线不一定经过每一个点,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 (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在探究弹力F与弹簧伸长x的关系时,得到几组数据,既可以由所测数据找出F与x的对应关系,又可以作出F-x图象,从图象上看出F与x的关系.图象法很容易消除实验测量中的偶然误差.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

力加速度g取9.8m/s2) (1)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z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2.一个实验小组存“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 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 的是( )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3.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A.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 o; 弹簧下端挂一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 弹簧下端挂两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 ……挂七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教学设计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是在唤起学生关于弹力知识的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弹力的概念进行系统的讨论,为进一步理解后面章节的力的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分析:弹力的知识学生在初中的科学课中学习过,但基本上都是感性认识,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经过高中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有了相应的提高,可以在此基础上深入的分析物体的形变以及探究弹力的产生过程,而且学生对微小形变的演示也是非常有兴趣的。他们渴望了解探究微小形变的科学方法,也希望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弹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认识形变的种类,知道任何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 2.了解弹性与弹性限度的概念,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识别。 3、知道弹力的产生,弹力的方向,理解胡克定律。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蹦极、跳床等游戏过程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物体微小形变的演示,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处理问题的巧妙方法,体会物理学之美。 教学重点: 1、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2、科学探究方法的养成。 教学难点: 科学探究方法的养成。 教具:玻璃瓶橡皮条细棉线弹簧铁架台钩码直尺 教学设计: 本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蹦床游戏的动画开始,引入形变和弹力的概念,进一步提出问题,弹力和形变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引入新课) 为了探究弹力和形变的关系,所以首先要了解常见的形变、弹性和弹性限度的概念,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弹簧入手,先分析弹力的方向,由弹簧过渡到到细绳,再推广到任意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重点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常见形变的种类,会用身边的器材放大微小形变.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 能合作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知道胡克定律及其简单运用. 了解弹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 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形变现象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探究形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形变与弹性之间的关系之后,使学生了解探究弹力的实际意义,学会探究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弹力的探究过程 观察和了解形变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积极参与观察和实验,认真讨论,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通过质疑,讨论交流,逐步养成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分享的团队精神. 设计思路 学生目前状态分析:1,对形变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不深入;2,学生知道支持力,压力,但是不能够概括产生的原因3,几乎从未考虑过弹力方向的问题;4,对弹簧形变和拉力的关系有一定感性的认识.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分成三个部分来阐述,从生活中常见的形变现象出发→认识到弹力存在→实验探究在力与形变→回到弹力的应用→给学生认识势能与缓冲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在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 2,弹力方向的确定 教学资源 各种弹簧,橡皮筋(泥),钢尺,细刚丝,微小形变演示装置,实物,相关实验用图表,影像,flash课件,笔记本电脑.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评 一,形变 1,创设情境,亲身体验: 实验演示:给学生提供物体,教师引导学生不损坏物体的情况下,压缩弹簧,海绵,拉橡皮筋,按橡皮泥等,并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板书: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2, 情景设问:在桌子上放一本书,桌子会发生形变吗 3,教师演示微小实验 实验操作: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向学生作一简单介绍. (1)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光线经M,N两平面镜两次反射,射到一个刻度尺上,形成一光亮点.用力压桌面,同学会看到什么现象

2020高中物理3.1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2教案粤教版必修1

探究实验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 物理现象观察 小明的爸爸是个警察,有一次他去找爸爸,刚好看到他爸爸与很多警察叔叔正在进行爬墙和跳围墙训练。只见一个警察叔叔在一高高的“围墙”前,站在特制的弹簧跳板上,用力连续的向下蹬了5、6下,“嗖”的一声就跳上了围墙。 提出问题 1 ?如果警察叔叔站在跳板上只蹬一下他能跳上围墙吗? 2 ?弹簧跳板对警察叔叔产生的弹力与弹簧形变量(压缩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系 吗? 猜想与假设 1 ?只蹬一下不一定能跳上围墙。 经验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其发生的形变量成正比。 经验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1 ?实验目的: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2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横梁)、弹簧或弹簧秤(带挂钩)、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一盒 (相等)、直尺、托盘、长木板、天平。 3?实验原理: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有关,弹簧产生的弹力就是对重物的拉力或支持力,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重物所受拉力或支持力F等于其重力 G,即F= G-mg,当弹簧上所挂重物的质量不同时,弹簧伸长量不同,测出其相应伸长量,如果各次弹力之比F i:F2:F3:F4: F5等于各次伸长量之比X i:茨: X3 : X4 : % ,贝U 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的一端挂在铁架台的横梁上。 2 ?用直尺测出弹簧没有挂重物时的长度L o 3?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并用直尺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 i,填入表(一) 4?用同样的方法在弹簧的下端挂上2个、3个、4个、5个钩码,并用直尺测出弹簧相应的长度L2、L3、L4、L5,并填入表(一)。 5.计算出X i- L i —L o、%= L2- L o、%= L3-L o、兀=L4- L o、%= L5-L o,并填入表(一)。6?求各次弹力之比F仁F2:F3: F4:F5和各次伸长量之比X i:茨:X3:冷%,并进行比较 7.用天平称出托盘的质量,记为m 0,按图(二)所示,将弹簧下端接在水平长木 板上,上端放托盘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教案2粤教版必修1

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背景资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弹簧形态各异,处处都在为我们服务。常见的弹簧是螺旋形的,叫螺旋弹簧。做力学实验用的弹簧秤、扩胸器的弹簧等都是螺旋弹簧。螺旋弹簧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扩胸器的弹簧就比弹簧秤的粗且长;在抽屉锁里,弹簧又短又细,约几毫米长;有一种用来紧固螺母的弹簧垫圈,只有一圈,在紧固螺丝螺母时都离不开它。螺旋弹簧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一旦外力消失,形变也消失。有的弹簧制成片形的或板形的,叫簧片或板簧。在口琴、手风琴里有铜制的发声簧片,在许多电器开关中也有铜制的簧片,在玩具或钟表里的发条是钢制的板簧,在载重汽车车厢下方也有钢制的板簧。它们在弯曲时会产生恢复原来形状的倾向,弯曲得越厉害,这种倾向越强。有的弹簧像蚊香那样盘绕,例如,实验室的电学测量仪表 (电流计、电压计)内,机械钟表中都安装了这种弹簧。这种弹簧在被扭转时也会产生恢复原来形状的倾向,叫做扭簧。形形色色的弹簧在不同场合下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1.测量功能 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 (或压缩)跟外力成正比。利用弹簧这一性质可制成弹簧秤。 3 4 5 6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结论: 实验体会: 验:记录数据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③、总结实验:实验结论、讨论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弹力的应用 1、桥梁设计:最大承受力 ⑴、画出受力图 ⑵、分析各个力的性质 2、制作弹簧秤: ⑴、设计原理 ⑵、设计思路 ⑶、器材准备 ⑷、设计步骤 ①选择材料、实验工具。 ②画出设计图、写出设计步骤。③互相检查设计方案,讨论、分析和解决方案中出现的问题。 ①抽象桥梁受力的物理图象 ②根据胡克定律,组织学生设计制作弹簧秤。 五、巩固练习 1、物体产生形变时,一定有弹力存在。 2、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会有弹力的。 3、弹力的大小总跟物体的形变量有关。 4、杆产生的弹力一定沿着杆。 5、发生弹力作用的物体间一定相接触。 6、磁铁间的作用力也可叫弹力。 7、判断上图小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并填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