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默写 (共1题;共10分)

1. (10分) (2019八上·利辛月考)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2) 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 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鸢飞戾天者,________,经纶世务者,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8)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

二、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67分)

2. (9分) (2020七上·舒兰期末)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圆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钻”的读音为________。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结尾句中的“轻”、“软”都是________词。

(4)节奏就是快慢的变化,是表达情感的需要,也是朗读最重要的技巧。文中“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的节奏应为()

A 越来越慢

B 越来越快

C 匀速不变

D 时快时慢

3. (20分) (2017九下·巴东期中)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回答问题

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

李斌

①有句电影台词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世界那么大,出去走走看看确实是见世面、长阅历的好方法。然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阅读同样可以洞察芸芸众生、大千世界。

②“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穷极一生,我们通过感官感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行万里路替代不了读万卷书。书乃人生成长的精神食粮,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常读之可以新知、可以医愚、可以立德,甚至可以平治天下。阅读的意义就在于,不管富甲一方还是一贫如洗,不管位居高位还是一介布衣,不管志得意满还是穷困潦倒,都能在书籍的世界里摆脱世俗庸常、凝望永恒哲理,找到人生的意义。

③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古人总结,“登高而招,臂非

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书籍,正是脚下的高山,耳边的疾风,帮助我们看到更遥远的风景。阅读与意义紧密相连,它让我们知晓,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不只有面包,还有玫瑰和咖啡。阅读又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它教会我们审视自身、迎接挑战、辨别善恶,继而读懂生活的真谛、探得生命的意趣。

④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不读书,接触到的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多读书,学识、阅历乃至生命体验会随着页码的递增而不断累积。“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时间的改变可能是静悄悄的,但阅读对气质的塑造终究会显露出来。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博览群书中,我们感受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体悟出“不迁怒,不贰过”的修身奥秘,即便处身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所有方向之时,也能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⑤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读《资治通鉴》,可以获得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红楼梦》,可以洞晓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平凡的世界》,可以从苦难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帮助我们于升平气象中看到隐患风险,于问题荆棘中看到出路希望,从历史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来,从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

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让我们在自我省视中学会谦卑和从容,在平视静观中同这个世界和解。有人推理出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阅读的最高境界,正是练就“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和虚荣感,而是为了实现内在的淡定从容,赢得开阔的人生境地,达到自我与外界的和谐统一。

⑦不读书犹如自我放弃,非读书不足以实现精神的富足。

(选自2016年4月20日《人民日报》,文章有改动)

(1)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3)请你简要分析一下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阅读的最高境界,正是练就“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 (18分) (2017八上·杭州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匀速奔跑

①我家附近有一所大学,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学生在那里跑步。

②一天下午,下班后我按照惯例驱车来到了学校体育场。这会儿,体育场上的人已有不少。我换上运动装,戴好耳机,听着富有激情的音乐,简单的做了几组热身运动之后便开始沿着跑道跑了起来。内心随之变得热血澎湃,感觉自己轻轻松松就能拿下一个马拉松。可是,当我跑到第二圈的时候我又开始喘了,脚步也随之慢了下来。很明显,因为我又胖了,我才变得比以前更容易透支。

③此时,一个身穿玫红色紧身背心和黑色运动裤的姑娘从我身边擦肩而过,速度不快但跑得明显很有节奏。我心想,自己怎么也不能让个姑娘把自己给超了,于是心一横,我紧赶了几步向前冲刺了50米,很轻松的把姑娘落在了后面。

④可我有限的体力还是支撑不起日渐增长的体重,慢慢的,我紧赶的步伐又缓了下来,一边双手掐腰喘着粗气,一边半走半跑挪着步子。正当我决定停下来慢走一圈时,红衣姑娘又一次从我身边跑了过去,还是那个速度和节奏。

⑤“超就超吧,哥们先走一走,缓一缓,等下体力恢复了再赶上你……”我心里不屑的盘算着。

⑥接下来我开始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跑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他们有的在一边慢走一边交谈,有的时而奔跑时而停下,有的跑得大汗淋漓,有的跑的漫不经心。

⑦跑步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把你的体力、耐力和速度暴露无遗,并将你的性格从你跑步的姿势和神态上展露给别人。约摸走了两分钟,我觉得自己喘的不再那么痛苦,体力貌似又恢复了一些,决定继续跑。

⑧我不由得在体育场上寻找着那位刚刚超过我的红衣姑娘,心想这会我一定要赶上她。在前方扫了一眼后我没再看到她,我想她大概已经跑完回去休息了。结果,就在此时,一道红光从我的右侧闪了过去,没错,就是那个红衣姑娘,她又一次超过了我,还是那个匀速奔跑的节奏。我放弃了追赶红衣姑娘的念头。

⑨我开始寻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解释自己追赶不上红衣姑娘的原因。但最终,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不努力,那些匀速奔跑的人你永远追不上。

⑩匀速奔跑的人是可以掌控自己的人。他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按照这个节奏去掌控自己。

?当一个人开始匀速奔跑起来的时候,他是在认真奔跑。当你还在踌躇要不要跑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你甩得遥不可及。

(文/河城子,摘自《知识窗》)

(1)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2)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章第六段描写了跑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有人提议把题目改为《跑步中的启示》更好,你同意吗?请结合文意,说出你的理由。

5. (20分)议论文阅读。完成文后1-4题。

多一些“高贵的低头”

陈鲁民

① 近日,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访问。旅程中,在飞机上、

火车上,他见到了太多的“低头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而当他走进深圳图书馆时,却十分惊喜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认真地低头读书,不由地发出感叹“这是高贵的低头”。麦克法兰在“低头”前面加上形容词“高贵”的,既是对记载人类文明书籍的赞誉,更是对读书这一高雅行为的褒奖。

② 由此也引发了我的联想。前几天,我在去北京的高铁上,捧着一本《老子》在看。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自己很“另类”,因为周围的人大都在低头看手机,或打游戏,或看电视剧。我又有意识地串了几节车厢,见到还有一个外国人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感动了一个中年妇女,她要给这个“老外”拍照片,说是带回去教育孩子。她的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中学,都是“低头族”,平时不爱读书,成绩很差。

③ 说到大学生里的“低头族”,我是有点发言权的。我在大学任教,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因为一上课,满目望去,抬头听讲者最多也就是三分之一,余者大都是在低头玩手机。提醒一下,能好上几分钟,过了一会儿又旧态复萌。一次讲到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时,我稍微加了点佐料,说到张爱玲有三恨:一恨鲥鱼有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我自以为很幽默地又补充一恨:四恨学生“抬头率”太低。这时,学生们才纷纷抬头干笑了几声,但很快又把头低下了,沉浸在游戏或韩剧中。

④ 依我所见,如果说读书是“高贵的低头”,那么,玩手机就是不那么高贵的低头。“高贵的低头”,是为了学习知识,广博见闻,提高素质,增强本领。“高贵的低头”多了,将来才能抬起“高贵的头”,建功立业,一鸣惊人。反之,少了这“高贵的低头”,腹中空空,不学无术,未来是注定没有希望的,想抬头恐怕也抬不起来,想出头就更无可能。毕竟,没有哪个老板聘用人时会问应聘者会不会打电子游戏,看过多少韩剧,而只会关注应聘者的文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会计证、律师证等,而这些都是靠坚持数年“高贵的低头”换来的。

⑤ 一位常年飞747大客机的空姐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头等舱旅客看书的较多,或曰“高贵的低头”;公务舱旅客看杂志或用笔记本办公的较多;经济舱旅客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睡觉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读书,普通候机区的人基本上都在低头玩手机。于是引起了她的深思,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人的行为影响了位置呢?但愿她的“励志故事”也会引起众多“低头族”的注意和思考——如果想有辉煌的明天,就请你也多一些“高贵的低头”。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说说第④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文中说了“低头族”影响了学业乃至事业,其实“低头族”影响的还有其它方面。请你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出还影响到了什么?

(4)读了本文后,你想对那些“低头族”说些什么?

三、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6. (2分)(2019·自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阳光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的个性化“菜单”,涌现出大批的优秀阳光少年。

B . “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C . 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还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

D . 市川剧团精心打造的《惊蛰》,是一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现代川剧。

7. (2分)下面句子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 .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B . 女主人不好意思地说:“您的……心意我们领了,我们以后一定……”

C . 我以为言就是花的香气,行就是花的形象和花期的久暂。

D . 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

8. (2分)请选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③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④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A . ②④③①

B . ①④②③

C . ②③④①

D . ①④③②

9. (2分)不是句中加线词语近义词的是()

A . 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同窗:同学

B .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踌躇:彷徨

C . 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娴熟:熟练

D . 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妒忌:嫉妒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

10. (8分)(2017·杭州模拟)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阅读丰富了我们的心灵,陶冶了我们的情操。阅读伟大的作品,就是在和我们的心灵对话。读契诃夫的《变色龙》,让人明白了警官________反复无常、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性格是多么可鄙;读莎士比亚的《________》,让人明白了商人安东尼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品质是多么可敬;读北宋散文家________的《醉翁亭记》,让人明白了醉翁沉醉山水、与民同乐的境界是多么高尚。

(2)《水浒》中一直安分守己、隐忍退让的林冲最后被逼上了梁山。请简要概括两个能反映林冲隐忍退让性格的情节。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11. (16分)(2019·南充)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亼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曰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全集》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②。”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注】①还(xuán):同“旋”,转身。②炯戒:明显的警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

②缀公卿之后________

③莫逾自厌________

④迨年事蹉跎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当余之从师也乃记之而去

B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其翼若垂天之云

C . 王生好学而不得其法濯清涟而不妖

D . 以昭炯戒可以为师矣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②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

(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谈谈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六、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请你根据“科考员、冰川、发现”三个词语,想象一个故事,以“汽笛欢快地嘶鸣,惊起一滩企

鹅……”为开头。

要求:⑴将文章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⑵字数600~800字之间。

⑶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真实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一、默写 (共1题;共10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67分)

2-1、

2-2、

2-3、

2-4、

3-1、

3-2、

3-3、

3-4、

4-1、

4-2、

4-3、

4-4、

5-1、

5-2、

5-3、

5-4、

三、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6-1、

7-1、

8-1、

9-1、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

10-1、

10-2、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11-1、

11-2、

11-3、

11-4、

六、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