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特色
介绍羌族的风俗习惯

介绍羌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羌族的风俗习惯羌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西部,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羌族流传已久的特别的民间习俗,希望大家喜欢!羌族人的饮食风俗羌族玉食玉米、土豆,辅以小麦、青稞及荞麦。
副食是蔬菜、豆类及肉食等。
调味品有花椒、辣椒等。
常见的吃法是玉米继内加菜。
把青稞与小麦做成炒面。
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
下午回家吃晚餐。
羌族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
常年食用白菜、萝卜叶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腌菜。
肉食以牛、羊、猪、鸡肉为主,兼食鱼和狩猎兽肉。
散居在山区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鲜猪肉,而是吃"猪膘"。
"猪膘"是羌族人的传统风味食品,将猪宰杀后去毛,剖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吊在屋梁上,用文火熏干制成。
存放时间越长,味道更佳。
吃时切成小块和菜一起炒,加入花椒、辣椒等佐料。
存放时间一般为一年。
羌族特别讲究药膳,较为典型的药膳菜有:羊肉附片汤;羊归汤;猪肉加杜仲1-2两清炖。
以上三种都能补肾。
黄芪炖鸡或黄芪(当归、党参也可)加上几两炖猪肉也能补血益气。
虫草炖鸭,能滋阴补肺益肾。
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
饮酒时向坛中注少量开水,用细竹管吸饮,全家人轮流吸,吸完再加水至味淡再将酒渣食尽。
俗称"连渣带酒水,一醉二饱"。
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
兰花烟是羌族人自制的一种土草烟,其叶形如兰草,故俗称"兰花烟"。
羌族文化报告总结范文

一、引言羌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茂汶、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
本文将从羌族的历史渊源、语言文字、服饰饮食、民间艺术等方面,对羌族文化进行总结。
二、羌族历史渊源羌族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
早在殷商时期,羌族就活跃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
秦汉时期,羌族部落中的冉、马龙等部落在川西北一带定居。
唐宋时期,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和汉族。
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
三、羌族语言文字羌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为南北两大方言。
羌族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羌族服饰饮食羌族服饰具有浓郁的牧羊民族特色。
男子一般包青色和白色头帕,穿自织的长过膝的白色麻布或蓝色长衫,外套车皮褂子,脚着草鞋。
妇女喜缠青色、白色头帕,身穿拖至脚背的麻布或棉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裹绑腿,衣服袖口和襟边均绣有鲜艳美丽的花边。
羌族主食有玉米、土豆,辅以小麦、青稞、荞麦等。
蔬菜有圆根、萝卜、白菜、辣椒、豌豆、杂豆等,佐以圆根叶子和白菜泡制的酸菜。
常烹制的食物有玉米粥加蔬菜、烤玉米或麦麸馍馍、蒸玉米面等。
五、羌族民间艺术羌族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包括羌绣、挑花、编织等。
羌绣被誉为“云端艺术”,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审美价值,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羌族的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等也独具特色。
六、羌族禁忌与习俗羌族禁忌丰富,如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等。
七、总结羌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深入挖掘羌族文化的内涵,推动羌族文化的发展,让羌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结羌族房屋特色

总结羌族房屋特色1. 引言羌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而传统的建筑风格。
羌族房屋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色和魅力。
本文将总结羌族房屋的特点,包括结构、装饰和功能等方面。
2. 结构特点羌族房屋的基本结构是木结构,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没有使用钉子或螺丝等金属连接件,非常环保和稳固。
房屋一般由粗壮的木柱和横梁组成,经过精心的搭建和拼接而成。
房屋的屋顶多采用独特的抬歇式结构,两端高而中间低,形状如同一个弓。
这种结构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还能有效抵御雨水和积雪的侵蚀。
同时,屋顶覆盖着草皮,增加了保温性能。
3. 装饰特色羌族房屋的外墙和屋顶经常被精美地装饰着,这是羌族人民独特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追求的体现。
在外墙上,常常可以看到红、白、黑等颜色的几何图案和饰带,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效果。
羌族人民还利用石头在墙壁上浮雕出各种图案,如花草、鸟兽、山水等,石雕的工艺精湛,形象逼真,给房屋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屋顶的草皮经常被镶嵌着颜色鲜艳的唐卡,通过细致的绣制工艺,展示了羌族人民丰富的文化内涵。
4. 功能特点羌族房屋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一般来说,房屋分为生活区和储物区。
生活区通常位于前部,有客厅、卧室、厨房等功能室;储物区位于后部,用于存放谷物和家畜等物品。
羌族人民非常注重家庭的温暖和和谐,因此设计了独特的庭院,用于举行家庭活动和社交聚会。
庭院中经常种植着各种树木和花草,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5. 继承和保护现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发展,羌族房屋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些传统的建筑技术和装饰工艺正在逐渐失传,一些老旧的房屋面临废弃和拆除的命运。
为了保护和传承羌族房屋的文化遗产,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保护组织,组织相关的研究和保护活动,以及培养新一代的传统建筑师和手艺人。
6. 结论羌族房屋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结构、装饰和功能特点。
羌族服饰总结

羌族服饰总结1. 简介羌族是中国民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青海等地。
羌族的服饰独特多样,体现了他们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传统。
2. 男装羌族男装以长袍和腰带为主要特征,具有鲜明的风格。
下面是羌族男装的主要特点:2.1 长袍羌族男装的长袍通常以黑、蓝、红等深色为主,使用粗布或棉麻材质制作。
长袍通常会在胸前、袖口、下摆等位置装饰上各种颜色鲜艳的绣花,这些绣花多以十字形式为基础,图案多样,富有装饰性。
2.2 腰带羌族男士的腰带也是重要的装饰品,一般采用宽带,用皮革或织物制作。
腰带上也常常绣有花纹,有的甚至还镶嵌有银饰等。
3. 女装羌族女装更为华丽多样,色彩斑斓,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下面是羌族女装的主要特点:3.1 上衣羌族女装的上衣一般为长袖的对襟衫,采用细密的绣花技法制作,绣花图案多以花卉、动物等为主题,图案细腻而繁复。
3.2 裙子羌族女士的裙子以蓬松的马褂裙、裙衬为主要款式,常常在裙摆处加上褶皱和绣花装饰,使整个裙子更显丰富华丽。
3.3 首饰羌族女士喜欢佩戴各式各样的首饰,如耳环、项链、手镯等。
这些首饰大多采用银、玛瑙、珍珠等材质,形状独特,富有民族特色。
4. 特色羌族服饰在装饰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以下是其主要特色:4.1 艳丽的颜色羌族服饰以鲜艳的颜色为主,如红、黄、蓝等,使人们一眼就能被其迷人的光彩所吸引。
4.2 独特的图案羌族服饰的绣花图案独特多样,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常常以花卉、鸟兽等图案为主题。
4.3 精湛的工艺羌族服饰采用的绣花工艺精湛,常常使用刺绣、刺花、插花等技法,使服饰更加精美。
4.4 丰富的材质羌族服饰采用的材质丰富多样,包括丝绸、棉布、麻布、羊毛等,不同的材质赋予了服饰不同的特点和质感。
5. 总结羌族服饰以其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传统,展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男装简约大方,女装华丽多彩,无论从色彩还是图案、工艺和材质上都充分展示了羌族人民的智慧和美感。
羌族传统节日

羌族传统节日羌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在羌族人的日常生活中,节日是他们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羌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体现了羌族人民对祖先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热爱。
本文将介绍羌族传统节日的特点、庆祝活动和意义。
一、羌族传统节日的特点羌族传统节日的特点之一是丰富多样。
羌族人民有许多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意义。
例如,羌族新年是羌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他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除此之外,还有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等等。
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俗称,展现了羌族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和独特的文化传承。
其次,羌族传统节日强调家庭团聚。
在羌族传统节日,人们会返乡与家人团聚,共同庆祝节日的到来。
他们会一起准备传统美食,享用丰盛的年夜饭。
整个家庭会围坐在一起,相互祝福,并参与各种庆祝活动。
这一传统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最后,羌族传统节日讲究独特的礼仪和仪式。
羌族人民重视传统礼仪,他们会按照特定的仪式来庆祝节日。
例如,在羌族新年时,人们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求祖先的保佑和丰收的好运。
这些仪式通常都有特定的步骤和顺序,体现了羌族人民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敬意。
二、羌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1. 祭祀仪式祭祀仪式是羌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庆祝活动之一。
羌族人民会在特定的场所,例如祠堂或公共广场上,摆放丰盛的祭品,如水果、糕点、酒等,向祖先祈求祝福和庇佑。
人们会穿着传统的服饰,手持鞭炮,燃放烟花,表达对节日的喜悦与敬意。
2. 舞蹈表演羌族传统舞蹈在节日庆祝中占据重要地位。
人们会穿上鲜艳的民族服饰,跳起欢快的舞蹈。
羌族传统舞蹈通常以优美的动作和跳跃为特点,展现了羌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舞蹈表演不仅能够展示羌族的文化特色,也是人们聚在一起欢度节日的方式之一。
3. 传统体育竞技羌族人民热爱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这些活动也是节日庆祝的一部分。
例如,射箭比赛是羌族传统节日中常见的活动。
羌族的服饰特色和风俗

羌族的服饰特色和风俗
羌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具有独特的服饰特色和风俗。
以下是羌族的一些主要特点:
1.服饰特色:羌族男性的传统服饰包括长袍、短褂、长裤等。
他们通常会佩戴羽毛、毛毡帽子和藏银饰品,给人一种豪
放和威严的感觉。
女性的传统服饰则以长袍、腰带和围裙
为主,衣服上通常装饰有繁复的刺绣和彩色织物,展现出
浓厚的民族风情。
2.风俗习惯:羌族有着丰富的传统风俗习惯,其中包括:
o婚嫁习俗:羌族的婚嫁习俗庄重隆重,婚礼通常持续数天甚至更久。
新娘和新郎穿着传统服饰,结婚
队伍热闹喜庆,常常伴有鼓乐和舞蹈等表演。
o藏羌节:藏羌节是羌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的春天或秋天举行。
人们欢聚一堂,进行祭祀活动和
各类娱乐表演,如歌舞、马术表演、射箭比赛等。
o祭祀仪式:羌族人信仰自然界的神灵,他们会定期进行祭祀活动,如祈年祭、祭山、祭祖等。
祭祀中
常有祭师主持仪式,人们会穿着传统的服饰,祈求
神灵保佑家庭和社区的平安和繁荣。
o土地信仰:羌族人对土地有着特殊的崇拜和信仰,认为土地是神圣的,有保护、祝福和灵验的力量。
因此,他们通常会在农田或村庄周边建立土地神庙,
进行祭祀和祈求农作物的丰收。
以上是羌族的服饰特色和部分风俗习惯,这些传统也在现代社会中保留并发扬光大。
羌族特色

婚姻
羌族婚俗礼节比较繁琐,各羌区婚俗都大同小异。婚姻程序有以下十 一项。1、订亲:父母为子求亲,先请“红爷”(注:媒人)带上两瓶酒 以及点心之类去谈亲,女方父母同意时会接待“红爷”,否则退礼婉谢。 若同意,男家遣“红爷”带上两斤猪肉,两瓶酒到女家吃“许口酒”。此 时不请外人,只有本家和“红爷”商定吃“订婚酒”日期。2、订婚酒按 女方房族多少,男方家备肉和青稞酒一坛,女家请房族到齐后,由“释比” (注:端公)向诸神通白求佑,此酒又叫“响坛酒”。3、婚期酒,男家 认为该办喜事了,又请“红爷”带上礼物去女家转告,女家一般会同意, 若女家经济困难,与男家协商资助,认可后,即吃“插花酒”。4、报期 酒:男家请“释比”按男方生辰八字择期后,用红纸封着交给“红爷”, 并备上酒肉和彩礼布,前往女家报期,请房族及四大门亲,说明男家婚礼 准备情况,女家多少人送亲等。5、婚前准备:男方要请寨内亲房、邻里 帮助,明确分工。所有帮忙者在婚前一天请去“搭棚”,吃“搭棚子酒”。 6、女花夜:男家搭棚之日是女家花夜之时,此日吃花夜酒的亲朋邻里和 房族给女家挂礼或给新娘丢拜钱、物,新娘在神龛前边哭边拜。7、发亲: 此时大家都很激动,唢呐不断吹着“留恋调”,新娘与母、姑、嫂、友哭 成一团。8、拜堂(又叫周堂),除拜“纳察堂”(白石神前拜天神、羌 祖)、拜“五谷堂”(拜升或斗内装的青稞)外,多与汉俗大同小异。9、 上礼安席:拜完堂后,新娘拜礼敬烟给众客人。10、男女家都要在各家 正宴第二天,谢客、谢相帮执事,男方还要谢“红”、谢“唢呐”。11、 回门:第三日新郎携新娘带上礼品到岳父家回门。这种婚俗一直沿用,基 于程序在聚居处的不同少有变化。
语言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 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 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从五十年代起,党和政 府对羌族语言的调查研究就十分重视。1956年,中国科学院派 出过民族语言第七工作队川北组,阿坝州成立了民族语言文字 研究室,对羌语进行过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阿坝州民族语言 研究室还作过以羌语北部方言麻窝土语为基础和标准为羌语创 制拼音文字的尝试。 1978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许 多羌族群众及干部再次提出创制羌文的要求。从羌族人民的实 际愿望出发,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根据省政府的指示,于1984年 派出语言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就羌语的分布、使用情况和羌族 是否需要文字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1989年7月,省民委组 建了“四川省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创制领导小组”,下设创制办 公室具体负责这一工作。
请谈谈羌族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

请谈谈羌族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羌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青海、云南等地。
羌族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木结构建筑:羌族地区的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很少使用砖石等材料。
羌族人民普遍使用大木椽和大榫卯的传统建筑工艺,从而使得建筑结构非常牢固。
羌族木结构建筑主要有羌寨、羌屋和神庙等,其中以羌寨最为著名。
羌寨多由木头搭建而成,屋顶为对角梁盖,松木地柱分布均匀。
寨子的结构主要包括男寨、女寨和家户,居民分布有序,整体呈现出一种严谨而有序的格局。
二、彩绘装饰:羌族建筑以彩绘装饰为主要特色。
羌寨内外的房屋壁板、梁柱、门窗等均会进行精心装饰,常以鲜艳明快的颜色为主,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
羌族彩绘装饰多以抽象的图案为主,也有一些以动植物为主题的图案,寓意着祈求丰收和幸福。
彩绘装饰不仅起到了美化房屋的作用,更体现了羌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三、斗拱结构:斗拱结构是羌族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斗拱是指屋顶的构造形式,由多个悬臂状的木柱组成,形成弧形的拱状结构。
斗拱结构不仅使得建筑更加牢固稳定,还能够增加内部空间的通透感和采光效果。
斗拱结构在羌族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羌寨、羌屋等建筑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石板屋顶:羌族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是石板屋顶。
石板屋顶由坚硬的石板拼接而成,具有极强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石板屋顶一般呈弯曲状,让雨水顺利流往屋外,保证了建筑的干燥和舒适。
同时,石板屋顶还能够承受较大的风力,有效防止房屋被风吹倒。
五、土地神庙:土地神庙是羌族特有的建筑形式。
土地神庙主要建在羌寨附近或者寨子的出入口处。
土地神庙一般为木质结构,整体呈现简单朴实的风格。
羌族人民对土地神庙有着特殊的崇拜,认为土地神庙能保佑大地的肥沃和人民的幸福。
因此,在土地神庙中举行祭祀仪式成为羌族人民传统的宗教活动。
总之,羌族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体现了羌族人民对自然、生活和美好的追求,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文化内涵。
羌族的建筑文化不仅是羌族人民认同自身身份和民族特色的象征,也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日
• 在国家的支持下,茂县、汶川、理县、北 川四县自1988年起,轮流举办庆羌年活动。 这种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包括羌族历史教育、 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书法美术摄影展览、 羌区建设成就展览,以及经济、科技、文 化和商品交流等等,融民族传统、风情习 俗、艺体科技等内容为一体,是当代羌族 社会教育的一种广泛增强民族团结、富有 娱乐性和科学性的别具一格的新形式。
饮食习俗:
羌族也喜欢喝自己酿成的咂酒,最有特色的是熏制 的“腊猪膘”,也是馈赠客人的好礼。逢年过节全 寨人聚在一起,燃起熊熊的篝火,喝着鲜美的咂酒, 唱山歌,跳锅庄,气氛热闹非凡。
由四川省编制的《羌族文 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大纲(征求意见稿)》 中描述该实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恢复和重 建实验区内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等文化基 础设施;抢救性地保护一批羌族民居、村寨;建设一批羌 族文化名乡(镇)、名村(寨)、名园;运用现代技术手 段抢救性地挖掘、收集、整理、修复一批羌族文化实物及 资料;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恢复羌族传统节日、民 间信仰、礼仪风俗和特色文化活动。
国家如何保护羌族特色
• 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羌族 • 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 •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实行区域自治的羌族的公 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 羌族地方自治机关享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自主权。 • 羌族地方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羌族 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 几种语言文字。 • 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公务的,可以 以羌族语都大同小异。 羌族婚俗礼节比较繁琐,各羌区婚俗都大同小异。婚姻程序有以下十 一项。 订亲:父母为子求亲,先请“红爷” 媒人) 一项。1、订亲:父母为子求亲,先请“红爷”(注:媒人)带上两瓶酒 以及点心之类去谈亲,女方父母同意时会接待“红爷” 否则退礼婉谢。 以及点心之类去谈亲,女方父母同意时会接待“红爷”,否则退礼婉谢。 若同意,男家遣“红爷”带上两斤猪肉,两瓶酒到女家吃“许口酒”。此 若同意,男家遣“红爷”带上两斤猪肉,两瓶酒到女家吃“许口酒” 时不请外人,只有本家和“红爷”商定吃“订婚酒”日期。 时不请外人,只有本家和“红爷”商定吃“订婚酒”日期。2、订婚酒按 女方房族多少,男方家备肉和青稞酒一坛,女家请房族到齐后, 释比” 女方房族多少,男方家备肉和青稞酒一坛,女家请房族到齐后,由“释比” 端公)向诸神通白求佑,此酒又叫“响坛酒” 婚期酒, (注:端公)向诸神通白求佑,此酒又叫“响坛酒”。3、婚期酒,男家 认为该办喜事了,又请“红爷”带上礼物去女家转告,女家一般会同意, 认为该办喜事了,又请“红爷”带上礼物去女家转告,女家一般会同意, 若女家经济困难,与男家协商资助,认可后,即吃“插花酒”。4、报期 若女家经济困难,与男家协商资助,认可后,即吃“插花酒” 男家请“释比”按男方生辰八字择期后,用红纸封着交给“红爷” 酒:男家请“释比”按男方生辰八字择期后,用红纸封着交给“红爷”, 并备上酒肉和彩礼布,前往女家报期,请房族及四大门亲, 并备上酒肉和彩礼布,前往女家报期,请房族及四大门亲,说明男家婚礼 准备情况,女家多少人送亲等。 婚前准备:男方要请寨内亲房、 准备情况,女家多少人送亲等。5、婚前准备:男方要请寨内亲房、邻里 帮助,明确分工。所有帮忙者在婚前一天请去“搭棚” 搭棚子酒” 帮助,明确分工。所有帮忙者在婚前一天请去“搭棚”,吃“搭棚子酒”。 6、女花夜:男家搭棚之日是女家花夜之时,此日吃花夜酒的亲朋邻里和 女花夜:男家搭棚之日是女家花夜之时, 房族给女家挂礼或给新娘丢拜钱、 新娘在神龛前边哭边拜。 发亲: 房族给女家挂礼或给新娘丢拜钱、物,新娘在神龛前边哭边拜。7、发亲: 此时大家都很激动,唢呐不断吹着“留恋调” 新娘与母、 此时大家都很激动,唢呐不断吹着“留恋调”,新娘与母、姑、嫂、友哭 成一团。 拜堂(又叫周堂),除拜“纳察堂” 白石神前拜天神、 ),除拜 成一团。8、拜堂(又叫周堂),除拜“纳察堂”(白石神前拜天神、羌 )、拜 五谷堂” 拜升或斗内装的青稞) 多与汉俗大同小异。 祖)、拜“五谷堂”(拜升或斗内装的青稞)外,多与汉俗大同小异。9、 上礼安席:拜完堂后,新娘拜礼敬烟给众客人。10、男女家都要在各家 上礼安席:拜完堂后,新娘拜礼敬烟给众客人。10、 正宴第二天,谢客、谢相帮执事,男方还要谢“ 唢呐” 11、 正宴第二天,谢客、谢相帮执事,男方还要谢“红”、谢“唢呐”。11、 回门:第三日新郎携新娘带上礼品到岳父家回门。这种婚俗一直沿用, 回门:第三日新郎携新娘带上礼品到岳父家回门。这种婚俗一直沿用,基 于程序在聚居处的不同少有变化。 于程序在聚居处的不同少有变化。
语言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 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 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从五十年代起,党和政 府对羌族语言的调查研究就十分重视。1956年,中国科学院派 出过民族语言第七工作队川北组,阿坝州成立了民族语言文字 研究室,对羌语进行过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阿坝州民族语言 研究室还作过以羌语北部方言麻窝土语为基础和标准为羌语创 制拼音文字的尝试。 1978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许 多羌族群众及干部再次提出创制羌文的要求。从羌族人民的实 际愿望出发,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根据省政府的指示,于1984年 派出语言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就羌语的分布、使用情况和羌族 是否需要文字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1989年7月,省民委组 建了“四川省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创制领导小组”,下设创制办 公室具体负责这一工作。
教育
•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大力 • 扶持下羌族教育不断发展。现初步 • 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结构层次完 整的学校教育系统,各类社会教育内容丰 富、形式多样,手段日趋现代化,构成了 具有羌族特色的立体教育体系。羌区人民 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社会教育,把发掘、搜 集、整理羌族文化遗产和开展民族文艺创 作等作为重要任务。各县既不断优化和繁 荣传统的社会习俗教育、民族文艺教育。
服饰
建国前,羌族衣着以“麻布衫” 建国前,羌族衣着以“麻布衫”和“毪衫”为普遍。用 毪衫”为普遍。 自产的大麻(俗称火麻)剥皮纺成线,再织成布, 自产的大麻(俗称火麻)剥皮纺成线,再织成布,用木灰加 水煮,加以漂白。 毪衫”是用牛、羊毛纺成细线, 水煮,加以漂白。“毪衫”是用牛、羊毛纺成细线,织成毪 布缝制而成。此外,还有皮褂,用牛、羊皮或狩猎的岩羊、 布缝制而成。此外,还有皮褂,用牛、羊皮或狩猎的岩羊、 盘羊、山驴等皮缝制而成,短而无袖,套在麻布衫上, 盘羊、山驴等皮缝制而成,短而无袖,套在麻布衫上,经久 耐用,美观大方,男女老少均穿。 耐用,美观大方,男女老少均穿。 羌族男子喜欢包青色或白色的头帕, 羌族男子喜欢包青色或白色的头帕,穿自制的长过膝的白色 麻布或阴丹蓝布长衫,外套一件羊皮袄,腰束挑花织带。 麻布或阴丹蓝布长衫,外套一件羊皮袄,腰束挑花织带。在 临近松潘、黑水一带的男子还喜欢留长发, 临近松潘、黑水一带的男子还喜欢留长发,缠成丝线编成辫 子饶成发髻于脑后。羌族妇女喜欢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 子饶成发髻于脑后。羌族妇女喜欢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衣 服一般都有花边,衣领上镶有一排银饰图案,腰系绣花带, 服一般都有花边,衣领上镶有一排银饰图案,腰系绣花带, 足穿钩尖绣花鞋,喜欢带特大的耳环和圈子、毡子、 足穿钩尖绣花鞋,喜欢带特大的耳环和圈子、毡子、银牌等 饰物。最著名的是巧夺天工的“刺绣” 饰物。最著名的是巧夺天工的“刺绣”,已成为九环线上的 一朵奇葩。 一朵奇葩。
羌族特色
住房建筑
羌族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建筑艺术著称于世。其中以碉楼、 羌族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建筑艺术著称于世。其中以碉楼、石 砌庄房、索桥和栈道最为有名。碉楼:用石块、 砌庄房、索桥和栈道最为有名。碉楼:用石块、石片以稠米 浆制的胶泥黏合砌成。通常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 浆制的胶泥黏合砌成。通常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 可达十三四层,高至十余丈,经久不损。从功能上分, 可达十三四层,高至十余丈,经久不损。从功能上分,有用 于警戒的“哨碉”和用于实战防御的“战碉” 于警戒的“哨碉”和用于实战防御的“战碉”。至今阿坝州 理县桃坪羌寨还保留三座石砌的碉楼。庄房: 理县桃坪羌寨还保留三座石砌的碉楼。庄房:这是羌族人对 自己住房的称呼。呈方形,一般人家都是五层楼高。 自己住房的称呼。呈方形,一般人家都是五层楼高。第一层 用于养家畜;第二层是“咪达屋”和居室, 眯达屋” 用于养家畜;第二层是“咪达屋”和居室,“眯达屋”就是 羌家火塘,相当于汉族的厅堂,火塘上方为供祀; 羌家火塘,相当于汉族的厅堂,火塘上方为供祀;第三层是 储藏“猪镖”腊肉的地方;第四层是堆放粮食、 储藏“猪镖”腊肉的地方;第四层是堆放粮食、杂品的贮藏 第五层是一个小平台和祭台, 若基格” 室;第五层是一个小平台和祭台,叫“若基格”,是供奉 阿爸木比塔” 白石神)和朝拜神灵的地方。屋顶是晒坝, “阿爸木比塔”(白石神)和朝拜神灵的地方。屋顶是晒坝, 用来晒粮食,同时也可供小孩玩耍。其中最古老、最神秘、 用来晒粮食,同时也可供小孩玩耍。其中最古老、最神秘、 最具羌族特色的是理县桃坪羌寨,被喻为是“ 最具羌族特色的是理县桃坪羌寨,被喻为是“神秘的东方古 堡”。
羌族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民族之一。早在300 羌族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民族之一。早在300 多年前,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写到了羌族。 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写到了羌族。 这是甲骨文中有记载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唯一一个民 这是甲骨文中有记载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唯一一个民 族。 80% 羌族拥有30余万人,其中80 30余万人 羌族拥有30余万人,其中80%以上聚居在四 川省茂县 汶川、北川等地。 茂县、 川省茂县、汶川、北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