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8-9章习题

管理会计第8-9章习题
管理会计第8-9章习题

1.某公司发行一笔期限为5年的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万元,溢价发行,实际发行价格为面值的110%,票面利率为10%,每年年末付一次利息,筹资费率为5%,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计算该债券的成本。

2.某公司持有A、B、C三种股票构成的证券组合,其β系数分别为1.8,1.5和0.7,在证券组合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0%,30%和20%,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15%,无风险收益率为12%。

要求:计算该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及综合β系数。

3.某公司资本总量为10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息20万元,手续费忽略不计;企业发行总面额为100万元的10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2%,发行费率为5%;此外公司普通股500万元,预计第一年的股利率为15%,以后每年增长1%,筹资费用率为2%;优先股150万元,股利率固定为20%,筹资费用率也是2%;公司未分配利润总额为50万元。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40%。

要求:计算该公司个别资金成本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4.某公司计划购入一台新设备,初始需投资12000元,当年可建成。该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估计残值为2000元。此外,投资开始时需追加垫支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为2000远。预计设备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得现金销售收入8000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3000元,以后会逐年增加修理费300元。假设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计算该项目各年现金流量。

5.某企业拟购建一项固定资产,预计在建设起点需一次性投入资金1100万元,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满后需投入流动资金200万元。该固定资产估计可使用10年,欺瞒有净残值100万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流动资金项目终结时一次收回,预计投产后每年可为企业多创利润100万元。

要求: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计算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6.某企业拟进行某项投资,有A、B两个投资方案,各方案的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分别计算A、B两个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

7.某公司有甲、乙两个固定资产的投资方案:甲方案需要一次性投资200000元,预期有效使用寿命为3年,期末残值收入20000元,乙方案一次性投资200000元,预计有效使用寿命也是3年,期末残值为15000元,假定本公司资金成本为10%,两方案的每年营业现金净

8.某公司有一建设项目需3年建成。第一年年初投资150万元,第二年年初投资100万元,第三年年初投资50万元。由于该项目是边建设边投资,因而从第3年开始就有收益,其数

9.某公司于本年年初购置车床一台,原价35000元,估计可使用10年,期满尚有残值2000元。最近有一推销商推荐一种用电脑控制的新车床,售价50000元。若购进后,可使该公司每年的销售收入从100000元增长到115000元,而每年的变动成本也将从原来的86000元增加到91800元。该新型车床的使用寿命亦为10年,期满也有残值2000元。若旧车床立即出售,可得价款20000元。同时该公司认为采用新车床有相当大的风险,故其资本成本定得较高,为18%。

要求:估计上述资料,采用净现值法结合差量分析,对该项售旧换新的方案是否可行作出评价。

10.某公司目前拟购置一台设备,需一次支付款项120000元。该设备可用6年,使用期满有残值6000元。使用该设备可为企业每年增加净利13000元。公司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公司的资金成本为14%。

要求:试用下列三种方法来评价此购置方案是否可行:(1)净现值法;(2)内含报酬率法;(3)回收期法。

11.某企业在生产中需要一种设备,若企业自己购买,需支付设备买入价120000元,该设备使用寿命10年,预计残值率5%;企业若采用租赁的方式进行生产,每年将支付20000元的租赁费用,租赁期10年。假设贴现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40%。

要求:作出购买还是租赁的决策。

12.某公司刚开发成功一种电子产品,公司急于把这种产品投入生产。之前进行了成本研究与市场调查,具体资料如下:

(1)为生产这种产品,需购买价值315000元的设备,估计设备可使用12年,期满残值为15000元。

(2)未来12

(3)生产、销售这种产品需垫支60000元的营运资本,预计在期末可全部收回。

(4)产品单位售价为3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

(5)每年的固定成本(包括雇员工资、设备维修费、保险费及设备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共计135000元。

(6)为了迅速占领市场,公司需为此产品大做广告。广告费预算如下:

(7

要求:(1)计算未来12年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2)计算投资生产该产品的净现值,并作出决策。

13.某项目原始投资2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万元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无形资产投资25万元,流动资金投资65万元。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成时投入无形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经营期5年,到期残值8万元,无形资产投资从投产年份起5年摊销完毕。投产后,年营业收入170万元,年经营成本80万元,该企业按直线法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点回收,所得税税率33%,折现率10%。

要求:计算项目的现金流量。

14.简单某公司计划期间有两个投资项目可供现在,两项目的原始投资额均为期初一次性投入300万元,资本成本为14%,两项目的经济寿命均为5年,期满无残值。他们在寿命周期内的现金流入量总额为700万元,但分布情况不同,如下表所示。

要求:采用净现值法来评价甲、乙两方案优劣状况。

15.假定某公司准备添置一台固定资产,需430000元,可使用5年,期满有残值30000元。使用该设备可使公司每年增加销售收入360000元,设备折旧每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以外的每年付现的营业成本为20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30%。若该公司购置设备的款项系从银行借来,借款利率为10%(复利)。

要求:分析该方案是否可行。

16.假定某公司计划期有A、B两个投资方案可供选择,资本成本为14%。两方案原投资额均为100万元,经济寿命周期均为5年,期满都无残值,各年现金净流量的总计都是150万元,

B方案各年的NCF则呈递增数列。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但A方案各年的NCF呈递减数列,

17.假定某公司计划期间有两个投资项目可供选择,两项目的原始投资额均为期初一次性投入300万元,资本成本为14%,两项目的经济寿命均为5年,期满无残值。它们在寿命周期

内的现金流入量总额为700万元,但分布情况不同,如下表所示。

要求:采用回收期法比较甲、乙两方案。

18.假定某公司准备添置一台固定资产,需430000元,可使用5年,期满有残值30000元。使用该设备可使公司每年增加销售收入360000元,设备折旧每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以外的每年付现的营业成本为20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30%。若该公司购置设备的款项系从银行借来,借款利率为10%(复利)。

要求:采用回收期法分析该公司添置新设备是否可行。

第9章习题:

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的标准成本、实际成本等资料汇总如下表,要求计算各种成本差异。

注:制造费用分配率按生产工时计算,设计生产能力总工时为5000小时。

2018初级会计实务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

2018 初级会计实务 高频考点串讲班 靳焕一老师 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的外购动力消耗定额分别为4工时和6. 5工时。6 月份生产 A 产品500 件, B 产品400 件,共支付动力费11 040 元。该企业 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动力费,当月 A 产品应分配的动力费为()元。 A. 3 840 B. 4 800 C. 11 040 D. 6 240 【正确答案】B 2.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9 年12 月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 000 元,福利费10 000 元。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 1 200 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 小时。该企业生产甲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为()元。 A. 28 000 B. 32 000 C. 42 000 D. 48 000 【正确答案】D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A. 售价法 B. 交互分配法

C. 直接分配法 D. 计划成本分配法 【正确答案】A 4. 甲公司有供电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14 年1 月供电车间供电80 000 度,费用120 000 元,供水车间供水 5 000 吨,费用36 000 元,供电车间耗用水200 吨,供水车间耗电600 度,甲公司采用直接分配法进行核算,则2014 年 1 月供水车间的分配率是()。 A. 7. 375 B. 7. 625 C. 7. 2 D. 7. 5 【正确答案】D 5. 辅助生产成本在交互分配法下的交互分配,是指将辅助生产成本首先在企业 内部()。 A. 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分配 B. 辅助生产车间与销售部门之间分配 C. 辅助生产车间与基本生产车间之间分配 D. 辅助生产车间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分配 【正确答案】A 6. 某工业企业下设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辅助生 产费用的分配。2014 年 1 月,供水车间交互分配前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为54 000 元,应负担供电车间的电费为16 200 元,供水总量为300 000 吨(供电车间耗用30 000 吨,基本生产车间耗用210 000 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60 000 吨)。供水车间2014 年 1 月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分配水费的总成本正确答案】D

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练习题

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关于“4+1”的管理会计有机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理论体系”是基础 B.“指引体系”是保障 C.“人才队伍”是外部支持 D.“信息系统”是支撑 2.下列各项中,关于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战略地图、价值链管理等 B.标准成本法一般适用于产品及其生产条件相对稳定,或生产流程与工艺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 C.风险矩阵适用于表示企业各类风险重要性等级,也适用于各类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沟通报告 D.绩效棱柱模型主要适用于制造业企业产品改造以及产品开发设计中的成本管理,在物流、建筑、服务等行业也有应用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预算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是()。 A.滚动预算 B.作业预算 C.弹性预算 D.价值链管理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成本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是()。 A.目标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 C.标准成本法 D.敏感性分析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项目管理的工具方法的是()。 A.挣值法 B.成本效益法 C.价值工程法 D.平衡计分卡 6.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的是()。 A.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B.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C.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 D.本期成本费用与以前期间成本费用的界限 7.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以正常生产能力水平为基础,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具体可以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A.受益性原则 B.成本效益性原则

更新:管理会计第8章责任会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8章责任会计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选题(35小题) 1.责任会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C )。 A.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B.运筹学的产生和发展 C.分权管理 D.跨国公司的产生 2.只考核责任中心成本和费用的责任中心是 ( D )。 A. 投资中心 B. 利润中心 C. 客户服务中心 D. 成本中心 3.成本中心考核的主要内容 ( B )。 A. 该中心的不可控成本 B. 责任成本 C. 该中心设有的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D. 产品成本 4.下列成本中,属于成本中心必须控制和考核的成本是 ( C )。 A. 标准成本 B. 期间成本 C. 可控成本 D.可变成本 5.成本中心考核的依据是( C )。 A.产品成本 B.期间成本 C.责任成本 D.不可控成本 6.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是指该中心发生的( C )。 A.固定成本之和 B.产品成本 C.可控成本之和 D.不可控成本之和 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利润中心负责范围的是 ( D )。 A. 利润 B. 收入 C. 成本 D. 投资效果 8. ( B )具有全面的产品销售权、价格制定权、材料采购权及生产决策权。 A. 人为利润中心 B.自然利润中心 C. 成本中心 D.投资中心 9.一般没有独立的对外经营权的利润中心是 ( A )。 A.人为利润中心 B. 自然利润中心 C. 企业利润中心 D.资产利润中心 10.管理会计将在责任预算的基础上,把实际数与计划数进行比较,用来反映与考核 各责任中心工作业绩的书面文件称为 ( B )。 A.差异分析表 B.责任报告 C.预算执行情况表 D.实际执行与预算比较表 11.投资中心的利润与其投资额的比率称为 ( A )。 A. 投资利润率 B. 税前净利 C. 内部报酬率 D. 剩余收益 12.以中间产品或劳务的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价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是 ( A )。 A.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转移价格 B. 全部成本的转移价格 C.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协商价格 D. 双重内部转移价格 13.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称为 ( B )。 A. 成本中心 B. 利润中心 C. 投资中心 D. 管理中心

第七章 管理会计基础习题

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有关管理会计要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 B.管理会计活动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 C.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 D.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 2.关于成本和费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 B.产品成本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 C.产品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 D.产品成本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 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财务费用 B.燃料和动力 C.管理费用 D.税金 4.A、B两种产品共同消耗的燃料费用为8 000元,A、B两种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别为150千克和250千克。按燃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的A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为()元。 A.2 000 B.3 000 C.4 000 D.8 000 5.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12月份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 000元,福利费10 000元。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 2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该企业生产甲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为()元。 A.28 000 B.32 000 C.42 000 D.48 000 6.下列各项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A.计划成本分配法 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 7.某厂本月从事辅助生产的发电车间待分配费用89 000元。本月发电车间为生产产品、各车间管理部门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提供362 000度电,其中提供给供水车间6 000度,基本生产车间350 200度,车间管理部门3 900度,行政管理部门1 900度。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发电车间费用时,费用分配率应是()。 A.0.250 B.0.246 C.0.268 D.0.188

管理会计习题

某人为了6年后能从银行取出10000元,在年利率为5%的情况下,当前应存入的金额为()元。已知:(P/F,5%,6)=0.7462 A、7262 B、7362 C、7462 D、7662 某人将10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5%,6年后的终值为()元。已知:(F/P,5%,6)= 1.3401 A、13201 B、13401 C、13601 D、13701 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的特点的是()。 A、属于对内报告会计 B、侧重记录价值 C、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 D、拥有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较固定的程序和方法 某企业生产A产品,2015年7月末,在产品成本2万元,8月耗用材料5万元,耗用燃料1万元,生产工人工资2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5万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0.8万元,8月末在产品成本2.5万元。则8月末A产品完工产品成本为()万元。 A、9.5 B、9.8 C、7.5 D、9 关于成本和费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 B、产品成本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 C、产品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 D、产品成本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 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分配后,一般应计入()科目。 A、主营业务成本 B、库存商品 C、其他业务成本 D、生产成本 企业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时,生产开始时原材料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月末可采用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是()。 A、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法 B、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C、定额比例法 D、约当产量法 某种产品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之间数量变化不大,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应采用()。 A、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B、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更新:管理会计第8章责任会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 8 章 责任会计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选题( 35 小题) 1.责任会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C )。 A.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C .分权管理 2. 只考核责任中心成本和费用的责任中心是 A. 投资中心 B. 利润中心 3. 成本中心考核的主要内容 ( B )。 A. 该中心的不可控成本 C. 该中心设有的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4.下列成本中,属于成本中心必须控制和考核的成本是 B.运筹学的产生和发展 D.跨国公司的产生 ( D )。 C. 客户服务中心 D. 成本中心 B. 责任成本 D. 产品成本 ( C ) 。 A. 标准成本 B. 期间成本 5.成本中心考核的依据是( C )。 A .产品成本 B .期间成本 6.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是指该中心发生的( A .固定成本之和 B .产品成本 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利润中心负责范围的是 A. 利润 B. 收入 C. 成本 C. 可控成本 D.可变成本 C .责任成本 D .不可控成本 C ) 。 C .可控成本之和 D .不可控成本之和 ( D )。 D. 投资效果 8. ( B )具有全面的产品销售权、价格制定权、材料采购权及生产决策权。 A. 人为利润中心 B. 自然利润中心 C. 成本中心 9.一般没有独立的对外经营权的利润中心是 A. 人为利润中心 B. 自然利润中心 ( A )。 C. 企业利润中心 D. 投资中心 D. 资产利润中心 10.管理会计将在责任预算的基础上,把实际数与计划数进行比较,用来反映与考核各责任 中心工作业绩的书面文件称为 ( B )。 A.差异分析表 B ?责任报告 C ?预算执行情况表 D.实际执行与预算比较表 11. 投资中心的利润与其投资额的比率称为 ( A )。 A. 投资利润率 B. 税前净利 C. 内部报酬率 D. 剩余收益 12. 以中间产品或劳务的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价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是 ( A )。 A.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转移价格 B. 全部成本的转移价格 C.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协商价格 D. 双重内部转移价格 13.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称为 ( B )。 A. 成本中心 B. 利润中心 C. 投资中心 D. 管理中心

初级会计实务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讲义

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 知识点:管理会计概述 一、管理会计概念与目标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提示】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 管理会计财务会计 服务对象对内报告会计对外报告会计 职能定位创造价值记录价值 程序与方法灵活多样固定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的系列标准。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 ①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 ②理会计应用指引:居于主体地位,是对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指导。 ③管理会计案例库:对国内外管理会计经验的总结提炼,是对如何运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实例示范。 【提示】建立管理会计案例库,是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区别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一大特色。 【例题1·判断题】(2018年)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关的会计核算信息。()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例题2·判断题】建立管理会计案例库是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区别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一大特色。() 『正确答案』√

三、管理会计要素 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包括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四项管理会计要素。 应用环境: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其中内部环境包括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信息系统等;外部环境包括国内外经济、社会、文化、法律、行业等因素。 管理会计活动:管理会计活动工作的具体开展。 工具方法: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 信息:管理会计报告的基本元素,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报告:管理会计活动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例题3·多选题】(2018年)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要素的有()。 A.工具方法 B.信息与报告 C.应用环境 D.管理会计活动 『正确答案』ABCD 【例题4·单选题】(2019年)下列各项中,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领域的工具方法是()。 A.敏感性分析 B.变动成本法 C.平衡计分卡 D.本量利分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D,属于营运管理领域应用的工具方法;选项C,属于绩效管理领域应用的工具方法。 【例题5·单选题】(2019年)下列各项中,可应用于企业营运管理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是()。 A.变动成本法 B.贴现现金流法 C.本利量分析 D.弹性预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营运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

《管理会计学》第七版 孙茂竹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教材习题解析 一、思考题 1.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想法? 答:对管理会计的定义从狭义的管理会计阶段发展到广义的管理会计阶段,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过程是一个广泛引入和应用相邻学科的新的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学科本身内容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管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 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和不断完善、发展的。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及推广运用总是源于企业实践的需要,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相 应地,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也会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必然推动着管理会计定义不断丰富、清晰、完整,促进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建立与完善。 所以,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来看,结合管理会计各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我们觉得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管理会计工作的变动趋势和管理会计以后研究的演变,除了了解过往、以史为鉴,更重要的是寻找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因和规律,并能够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2.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管理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看,你 认为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何种地位? 答: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管理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看,管 理会计人员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成功进行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履行管理会计人员职能和重要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提供客观的信息、有效参与决策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信息也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时,管理会计人员的作用也就逐渐从辅助性决策支持者转为积极的商业伙伴,通过发现企业持续改进的机会和评价稀缺资源的最佳使用方案而促进企业各种变革的展开。 由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和独立程度不同,导致会计职业道德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较高,单位的人事政策对管理会计人员的任用和选拔比较重视,管理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较高,其独立性较强,就有利于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管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制约,就不利于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为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之下,具

成本管理会计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一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会计分录 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256 ─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2992 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288 ─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3704 管理费用 52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7040 ─机修车间 6720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顺序分配法) 机修单位成本=(6720+640)/( 4200-200)=7360/4000=(1.84元/小时) 顺序分配法会计分录 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2960 ─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2720 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552 ─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4024 管理费用 504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64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7040 ─机修车间 7360

供电直接分配费用额=7040+320-640=6720元机修直接分配费用额=6720+640-320=7040元供电车间直接配率=6720/40000=0.168元/度机修车间直接分配率=7040/4000=1.76元/小时交互分配法会计分录

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⑴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640 ─供电车间 32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40 ─机修车间 320 ⑵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108 ─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2856 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420 ─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3864 管理费用 51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720 ─机修车间 7040或: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108 ─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2856 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420 ─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3864 管理费用 512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20 ─机修车间 64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7360 (6720+640) ─机修车间 7360 (7040+320)

管理会计第八章课堂练习答案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财务预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财务预测以财务预算为根据 B. 财务预算具有规划、沟通和协调、资源分配、营运控制和绩效评估功能 C. 财务预算的编制需要以财务预测的结果为根据,并受财务预测质量的制约 D. 财务预算必须服从决策目标的要求,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 2. 下列不属于日常业务预算的是( A. 经营决策预算 B. 制造费用预算 C. 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预算 D. 管理费用预算 3. 在下列预算方法中,能够适应多种业务量水平并能克服固定预算方法缺点的是 (A )。 A. 弹性预算方法 C.零基预算方法 4. 不受已有费用项目和开支水平限制,并能够克服增量预算方法缺点的预算方法 是(C )。 A. 弹性预算方法 C.零基预算方法 5. 可以保持预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能克服传统定期预算缺点的预算方法是 (C )。 A. 弹性预算 C.滚动预算 6. 某企业编制“直接材料预算”,预计第四季度期初应付账款为 7000元,第四 季度期初直接材料存量500千克,该季度生产需用量1500千克,预计期末存量 为400千克,材料单价(不含税)为10元,若材料采购货款有50%在本季度内 付清,另外50%在下季度付清,增值税税率为17%,则该企业预计资产负债表 年末“应付账款”项目为(C )元。 A. 15190 B. 7000 C.8190 1500+400-500=1400(千克) 1400*10* (1+17% *50%=8190(元) 7.下列预算中只使用实物量计量单位的是( A. 现金预算 B.预计资产负债表 A )。 A )。 B.增量预算方法 D.流动预算方法 B.固定预算方法 D.滚动预算方法 B.零基预算 D.固定预算 D.14000 C )。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轮管理会计基础第一讲:管理会计概述(一)

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 考情分析 本章知识量较大,分值也比较高,是历年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前两节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即可。重点掌握第3.4节中涉及到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和各类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本章试题覆盖了各种题型。特别是第三节中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等,经常出不定项选择题。在学习过程中应重点把握计算性的题目,多做练习,掌握做题思路,避免眼高手低。 1.管理会计概述 2.产品成本核算概述 3.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4.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近三年考题题型题量 教材变化 (1)调整:管理会计的知识架构,增加要素之一(工具方法)详细解释。 (2)联产品成本分配方法中“实务数量法”改为“实务量分配法” (3)删除:复利计算方法的解释、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递延年金现值的定义、年偿债基金、年资本回收额的内容、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内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对比、管理会计的产生于发展内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任务和措施 第一节管理会计概述 关键考点

1.管理会计基本知识:概念、目标、体系、4项要素、工具方法、管理会计原则、应用主体。 2.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终值、现值。 一、管理会计概念和目标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二、管理会计体系 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一个由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加服务市场构成的“4+1”的管理会计有机系统。 其中,理论体系是基础,解决目前对管理会计认识不一、缺乏公认的定义和框架等问题。 指引体系是保障。 人才队伍是关键,是该体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核心。 信息系统是支撑。 咨询服务是确保四大任务顺利实施的外部支持。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是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的系列标准。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 (一)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将管理会计普遍规律上升到标准,是对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目标等内容的总结、提炼。 不同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只是对管理会计普遍规律和基本认识的总结升华,并不对应用指引中未作出描述的新问题提供处理依据。(判断) 【2018·判断题】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基本指引发挥着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 【答案】√ (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中央财经大学孟焰-第七章习题答案_管理会计学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 【习题一】 计算该项设备目前的现行市价及第六年末该项系列付款的终值: 现值:100 000+20 000×P9% 1+30 000×Pa 9% 4×P9% 1+20 000×P9% 6=219 392.4元 终值:10 000×F9% 6+20 000×F9% 5+30 000×Fa 9% 4×F9% 1+20 000=368 017.1元 【习题二】 计算基建项目原始投资的现值与终值及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回收净利和折旧的现值和终值: 原始投资的现值:400 000×Pa 14% 5=1 373 200元 原始投资的终值:400 000×Fa 14% 5=26 440 000元 【习题三】 年折旧额:(215 000-15 000)/5=40 000元 1. 净现值法: 各年净利润:(180 000-100 000-40 000)×(1-30%)=28 000元 各年NCF: 28 000+40 000=68 000元 未来报酬总现值:68 000×Pa 16% 5+15 000×P16% 5=229 772元 NPV: 229 772-215 000=14 772元 由于该举债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正数,故该方案可行。 2. 净现值率法: NPVR:14 772/215 000×100%=6.87% 方案可行。 3. 现值指数法: PVI: 229 772/215 000=1.0687 4. 内部收益率法: 将最终的折旧平摊到以前各年,则每年的现金流量为: 68 000+15 000/5=71 000元 因为该方案各年的NCF相等,所以采用查表法来计算内部收益率。 因为Pa i 5=215 000/71 000=3.028 查表可得两个邻近的折现率和年金现值系数分别为19%、20%和3.058、2.991。用插值法可得: 该方案的IRR=19%+(20%-19%)×(3.028-3.058)/(2.991-3.058) =19.45% 5. 动态投资回收期法: 因为该方案的各年NCF相等,所以可用公式法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 该方案的年金现值系数Pa 16% n=215 000/71 000=3.028 根据16%和3.028查年金现值表,可得与3.028邻近的两个年金现值系数2.798和3.274,以及与之对应的期数4和5。用插值法可求得: 该方案的动态投资回收期:

管理会计第1—8章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第1—5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 A.多层主体假设 B.理性行为假设 C.合理预期假设 D.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2.最优化、效益性、决策有用性、及时性、重要性和灵活性,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的()。 A.管理会计假设 B.管理会计原则 C.管理会计术语 D.管理会计概念 3.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4.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10 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4 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之差为( )。 000元 000元 000元 000元 5.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其变动不能影响保本点的因素是()。 A.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单价 D.销售量 6.在采用平滑指数法进行近期销售预测时,应选择( )。 A.固定的平滑指数 B.较小的平滑指数 C.较大的平滑指数 D.任意数值的平滑指数 7.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 )。 A.“管理的会计” B.“管理会计” C.“传统管理会计” D.“现代管理会计” 8.在管理会计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 )。 A.管理会计假设 B.管理会计原则 C.管理会计术语 D.管理会计概念 9.变动成本水平的表现形式一般是( )。 A.变动成本总额 B.单位变动成本 C.变动成本率 D.约束性变动成本 10.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 )。 A.一定等于零 B.可能等于零 C.一定小于零 D.一定大于零 11.下列各项中,可用于预测追加资金需要量的方法是( )。 A.平均法 B.销售百分比法 C.指数平滑法 D.回归分析法 12.进入现代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以()。 A.规划控制为核心 B.预测决策为核心

第七章 管理会计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人为了6年后能从银行取出10 000元,在年利率为5%的情况下,当前应存入的金额为(C)元。已知:(P/F,5%,6)=0.746 2 A、7 262 B、7 362 C、7 462 D、7 662 解析:C 解析:P=F×(P/F,5%,6)=10 000×0.746 2=7 462(元)。 2、某人将10 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5%,6年后的终值为(B)元。已知:(F/P,5%,6)=1.340 1 A、13 201 B、13 401 C、13 601 D、13 701 解析:B 解析:F=P×(F/P,5%,6)=10 000×1.340 1=13 401(元)。 3、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的特点的是(A)。 A、属于对内报告会计 B、侧重记录价值 C、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 D、拥有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较固定的程序和方法 解析:A 解析:本题考核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选项BCD,属于财务会计的特点。 4、某企业生产A产品,2015年7月末,在产品成本2万元,8月耗用材料5万元,耗用燃料1万元,生产工人工资2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5万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0.8万元,8月末在产品成本2.5万元。则8月末A产品完工产品成本为(D)万元。 A、9.5 B、9.8 C、7.5 D、9 解析:D 解析:本题考核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完工产品成本=2+5+1+2+1.5-2.5=9(万元)。 5、关于成本和费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 B、产品成本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 C、产品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 D、产品成本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 解析:B 解析:本题考核成本和费用的关系。费用涵盖范围较宽,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而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未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其他费用;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所以选项B错误。

管理会计白玉芳第八章全面预算管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全面预算管理思考级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全面预算?它可以如何分类? 答:全面预算是指把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的总体计划,用数量、金额和表格的.式反映出来的一系列文件。亦即全面预算就是企业总体规划的具体化和数量化的说明。 预算依预算期的长短不同分别称为年度预算、季度预算或月份预算。当预算跨年度时,我们称之为长期预算,反之称为短期预算。 2.全面预算有哪些作用? 答: (1)明确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 (2)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 (3)控制日常经济活动 (4)评价实际工作业绩 3.业务预算都包括哪些内容?它们的编制原理是怎样的? 答:业务预算是反映企业在计划期间日常发生的各种具有实质性的基本活动的预算。它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生产成本预算、期末产成品存货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等等。

业务预算是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首先编制销售预算,然后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依次编制生产预算、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等等。 4.专门决策预算有哪些?它的编制有无固定的模式? 答: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为不经常发生的长期投资决策项目或一次性专门业务所编制的预算。它与那些针对计划期间日常经济活动所编制的业务预算明显不同。专门决策预算包括资本支出预算和一次性专门业务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的编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成功的专门决策预算一般应遵循以下顺序: (1)投资意向和提案的产生; (2)估计战略、市场和技术因素,预计现金流量; (3)评价现金流量; (4)在可接受标准基础上选择项目; (5)执行计划; (6)在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和经济状况被接受以后,不断重新评价,或进行事后审计。 5.财务预算包括哪些内容?编制财务预算的根据有哪些? 答:财务预算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财务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损益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1.大华制药厂2008年度动力费用资料如下表 (1)用高低点法将动力费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2)采用回归直线法将动力费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3)若下年4月业务量为120千小时,计算动力费。1.(1)最高点为(14,400),最低点为(6,200)b=(400-200)/(14-6)=25(元) a=400-14×25=50(元) y=50+25x (2)b=n∑xy-∑x∑y/n∑x2-(∑x)2 =12×35950-119×3490/12×1249-1192 =19.46 a=∑y-b∑x/n=97.86 y=97.86+19.46x

(3)y=50+25×120 =3050 3.大宇孵化场2008年上半年6个月的设备维修费数据如下表所示。 (1)用高低点法将维修费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2)采用回归直线法将维修费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3)若2009年1月业务量为18万小时,计算该月维修费用。3.(1)高低点法:最高点为(14,400),最低点为(6,200) 故b=(400-200)/(14-6)=25(元) Y=50+25x (2) b=n∑xy-∑x∑y/n∑x2-(∑x)2 =6×17640-57×1730/6×589-3249 =105840-98610/3534-3249 =7230/285 =25.37 a=∑y-b∑x/n =1730-25.37×57/6 =47.32 Y=47.32+25.37x (3)y=50+25×18 =500 第五章

1.大成公司2008年度有关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表。 (1)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及单位产品成本。 (2)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及单位产品成本。 1.(1)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150000+200000+150000/40000=12.5(元)期末存货成本=12.5×15000=187500(元) (2)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575000/40000=14.375(元) 期末存货成本=14.375×15000=215625(元) 2.长城公司生产甲产品,2008年的生产、销售及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管理会计》第四章习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会计》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管理会计》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贡献边际 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贡献边际率 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3、变动成本率 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4、保本分析 是研究当企业正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5、保本点 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6、安全边际 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7、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又叫危险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比。 8、保利点 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 9、保净利点 是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额。 二、单项选择题: 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 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 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 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 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 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 A.单位贡献边际 B.贡献边际率 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综合贡献边际率 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 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 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 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 A.贡献边际率 B.单位利润 C.单位售价 D.单位贡献边际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 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元 A.650 B.750 C.850 D.950 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 A.销售量上升 B.产品单价下降 C.固定成本下降 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 A.33.33% B.25% C.50% D.20%

初级会计实务-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库存商品生产完成并验收入库时,下列会计分录正确的是()。 A.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B.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库存商品 C.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D.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2.企业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对于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的处理,正确的是()。 A.不需分配,直接计入生产成本 B.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D.只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3.下列各项中,适合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是()。 A.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 B.辅助生产劳务计划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的企业 C.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D.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不多、不要求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4.下列关于停工损失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应由过失单位或保险公司负担的赔款,应从停工损失中扣除

B.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净损失计入制造费用 C.不满一个工作日的停工,一般不计算停工损失 D.辅助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5.某企业本月生产完工甲产品200件,乙产品300件,月初月末均无在产品。该企业本月发生直接人工成本6万元,按定额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甲、乙产品的单位工时分别为7小时、2小时。不考虑其他因素,本月甲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成本为()万元。 A.2.4 B.1.8 C.3.6 D.4.2 6.如果企业定额管理基础好,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则该企业适宜采用的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方法是()。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成本计算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定额比例法 7.某企业生产S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120个,在产品数量80个;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200千克/个、100千克/个,工时定额分别为50小时/个、25小时/个。已知生产S产品共发生直接材料成本30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200 000元、制造费用100 000元,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消耗为24 000千克 B.在产品直接人工定额消耗为2 000小时 C.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为150 000元 D.S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为450 000元

《管理会计学》第八章答案

《管理会计学》第8章 标准成本法 练习题答案 简(选择、计算、综合)1 第八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DDAC 6----10 BACCA 11----15 CCBC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CDE 3.ABDE 4.ABC 5.ABCE 6.ABC 7.ABC 8.AB 9.BCD 10.AD 11.ABC 12.ABCDE 13.ABCE 14.ABCE 15.BD (三)判断题 1. √ 2.√ 3.√ 4.× 5.√ 6.× 7.× 8.× 9.√ 10.√ (四)计算题 1.解:依题意得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0×5+32×9=388(元/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7.5×13=97.5(元/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38 00010 000 ×13=49.4(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61 00010 000 ×13=79.3(元/件) A 产品标准成本=388+97.5+49.4+79.3=614.2(元/件) 2.解:依题意得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9 000-450×20=0(元)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9 000900 -9)×900=+90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9×(900-50×20)=-900(元)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 325-180×20=-275(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 325950 -4)×950=-475 (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950-45×20)=+200(元) (3)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 375-135×20=-325(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 375950 -3)×950= -475(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950-45×20)=150(元) (4)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 850-90×20=+1 05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 850-2×1 000=+85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950-45×20)=+10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力差异=2×(1 000-950)=+100(元) 3.解:(1)单位标准成本=3×10+5×8+12×3+8×3+12×3=30+40+36+24+36=166(元/件) (2)∵实际工资-12×3×1300=-800 ∴实际工资=12×3×1 300-800=46 000(元) (3)效率差异=12×(4 100-3×1 300)=+2 400(元) 工资率差异=46 000- 12×4 100=46 000-49 200=-3 200(元) 4.解:(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23 700-22 000=+1 700(元) (2)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0×(1 200-1 000)+6×(2 100-2 000)=+2 6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