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 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复习教案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复习教案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复习教案(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复习教案课题:授课班级课时1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知道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加深对混合物分离、提纯等实验的认识3、初步学会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实验安全标识、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进而掌握实验的基本准备常识,并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初步学会模仿、移植现有的例子,撰写实验报告3、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在对物质性质研究的同时,能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逐渐在设计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创造性4、初步尝试在实验探究中与人合作与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逐渐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3、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重点过滤和蒸发的操作方法难点正确的实验研究方法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1、基本概念:物质的分离&物质的提纯2、操作原则:四原则&三必须3、基本实验方法:过滤与蒸发结晶、蒸馏与萃取分液(一) 过滤和蒸发(f iltration and evaporation)实验1—1粗盐的提纯实验1-2 SO42―等离子的检验与除杂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课件 鲁科版

自主体验
1.(2012·黑龙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以Zn、Ag
为电极,以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以铜丝为 导线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Zn为正极
B.Ag为负极
C.Zn极发生氧化反应 D.Ag极发生氧化
解析:选C.活泼金属做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
应,不活泼金属做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2.在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经过一 段时间的工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冒出 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 C.溶液中稀硫酸的物质的量不断减小 D.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题型探究权威预测
题型1 原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例1 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 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 置。如图为电池示意图,该 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 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 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
主要形式是________,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
向为________(用a、b表示)。 (2)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 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 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 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要点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探究导引1 如何判断某种装置是否为原电池? 提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要有电子的定向移 动形成电流,是否为原电池就要看这一装置能 否满足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
探究导引2 电池是如何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 提示:借助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将氧化反应和还 原反应分别放在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上发生,负 极上失去的电子沿导线转移到正极,溶液中的阳 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因而在外电 路上形成电流。
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二《.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二课时)》教学案

教学难点:开发使用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引言]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难防,不等于不触防。
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无形杀手究竟是什么?下面请第三小组同学代表给大家讲讲。
师:屏幕显示师:[过渡]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消遣方式也多种多样,如近年来兴起的家庭宠物热。
当我们观赏着鱼儿的嬉戏,聆听着鸟儿的鸣唱,抚摸着温驯的小猫小狗,生活确是情趣盎然,惬意非常。
然而,在这惬意的后面却潜伏着疾病的隐患。
板书一、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学生活动]由第1小组代表发言。
师:屏幕显示由于化石燃料是目前世界一次能源的主要部分,其开采、燃烧、耗用等方面的数量及对环境的影响也令人关注.对环境的影响最典型的是煤炭开采,包括开采对土地的损害、对村庄的损害和对水体的污染,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平均每开采1万吨煤炭塌陷农田0。
2公顷,平均每年塌陷2万公顷.开采时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量大面广,平均每开采1吨原煤需排放2吨污水.有些地区,由于水体的严重污染,造成居民用水短缺.化石燃料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燃烧时的各种气体与固体废物和发电时的污染.化石燃料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化.燃料中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改变了全球的气候,这是热污染.火电站发电所剩“余热”被排出到河流、湖泊、大气或海洋中,在多数情况下,会使水温升高.例如,这种废热水进入水域时,其温度比水域的温度平均要高出7~8度,以致明显改变水域周围的环境.师:板书二、原子能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学生活动]由第2小组代表发言。
师:[概括]屏幕显示核动力是利用铀-235(或钚—239)在中子轰击下发生裂变,同时释放出核能,将能量用来驱动发电机组,发出电来作为动力.由于核动力的燃料是核燃料(铀或钚),相比于煤或石油具有无气污染,无漏油等问题.它的缺点是存在放射性污染,因此为了保证安全,要求由反应产生的废物应与环境隔离,不让它进入生态环境.目前国内外公认比较好的处理技术是深部地下将反应完全的放射性废物进行玻璃固化后,将其埋藏于数百米深的岩层中.首先在深部岩层中开挖洞室,将玻璃固化体装入不锈钢容器内,然后把容器放入洞底,用湿润土材料进行密闭,阻止万一情况下发生的放射性物质向周围的扩散和转移.师: 板书三、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学生活动]由第3小组代表发言。
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年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

有机化合物 (1)煤是由____________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
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 (2)煤分为________、烟煤、褐煤、泥煤等。 无烟煤 (3)煤燃料的优缺点
a.优点:资源丰富 b.缺点:产生__________、烟尘以及有害 二氧化碳 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zxxkw
2.煤的气化 (1)概念: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固体煤变成 煤气
_____的过程。
(2)将煤气化,可以制成发生炉煤气、 水煤气 _______、干馏煤气等。
①发生炉煤气产生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2C+O2=====2CO ②水煤气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C+H2O=====CO+H2
学.科.网
高温
。
隔绝 ③煤的干馏:把煤_______空气加强热使其分
D.骑自行车出行
解析:选D。A、B、C选项没有从根本上控制
CO2的排放。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气态煤的过程
)
A.煤的气化是将固体煤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
B.煤气化的本质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C.煤经气化加工可提高煤的热效率,还可以 减少煤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D.煤气化途径有多种,所得煤气的成分也各 不相同
A、E叙述错误。
高温 (2)水煤气制备:C+H2O(g) ===== CO+H2, 生成的CO和H2既可以作为化工原料,也可用
做减少污染的清洁燃料,且燃烧充分,便于
运输,可使用管道输送。CO和H2按1∶1反应 合成物质时,可达到零排放,符合“绿色化学”
的要求,则合成的物质的最简式应满足CH2O,
则b、d符合。 【答案】 (1)AE
高温
(2)①C+H2O(g) ===== 染,燃烧充分,方便运输
【化学】3..2《家用燃料的更新》教案(鲁科版选修1)

主题 3课题2家用燃料的更新教课目的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2.认识煤的气化原里及门路3.认识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的成分及反响原理4.明确焚烧化石燃料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与治理门路教课要点1.认识煤的气化原里及门路2.认识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的成分及反响原理教课过程联想. 怀疑1、你知道我们此刻家中主要使用的有哪些燃料?2、剖析这些燃料的主要优弊端。
一、历史悠长的燃料 ---- 煤煤的化学构成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的复杂的混淆物。
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许的硫、磷、氢、氮、氧、硅、铝、钙、铁等元素。
焚烧产生大批的烟尘、产生大批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煤的分类:无烟煤、烟煤、褐煤。
思虑:煤油存在哪些长处和弊端?长处:资源丰富,储存量大。
烟尘和灰渣比柴草少弊端:产生灰渣和烟尘产生 SO2、CO2、CO、NOx等有害气体1 / 41.煤球和蜂窝煤沟通商讨<1)煤焚烧后都能产生哪些污染物?用什么方法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在使用以前,对煤进行办理如将煤质成煤水浆,能够有效地减罕有害气体的产生。
你还可以想出其余的办理方法吗?YRqRwxQ7iZ <3)气体燃料更简单净化,而且焚烧时页不会产生粉尘污染。
你以为有可能将煤转变气体燃料吗?2.以煤为原料制成气体燃料煤的气化的定义?经过必定的方法使固体的煤变为气体——煤气的过程。
①发生炉煤气②水煤气(生成水煤气>③干馏煤气二、使用方便的燃料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丙烷、丁烷<含有少许丙烯、丁烯)安全使用:风量、不得烘烤、残留物办理液化石油气焚烧的化学方程式:C3H8 + 5O 2 = 3CO2 + 4H 2O2C 4 H10 + 13O2 = 8CO2 + 10H 2O YRqRwxQ7iZ 思虑:气体燃料的优弊端长处:①干净,焚烧不会产生粉尘污染②热效率高,价钱便宜。
2 / 4③使用方便弊端:①易燃、易爆,简单产生安全事故②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干馏煤气,易惹起人体中毒三、干净燃料—天然气和沼气①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西气东输工程起点:新疆塔里木起点:新疆塔里木全长:4000公里②沼气主要成分:甲烷 <还含有少许CO2、H2、N2、H2S、CO、H2O等)沼气的生产原料:人畜粪便、动植物遗体、工农业有机物废渣、废液。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总复习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学案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总复习教学案: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本节课主要分为三块内容。
一.物质的分类二.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化学反应类型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师: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感兴趣的事和物,我们不断的研究着这个世界,而化学就是我们解决这些困惑的一把钥匙,只要存在物质就存在化学。
世界上的物质种类繁多,请大家看书本第二页上的彩图。
这么多的物质林林总总,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物质,我们就必须对这些物质进行一定的分类研究,认识这些物质间存在的联系和相互转化关系,最后才能为我们所用。
[板书]一. 物质的分类师:对于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食盐水八种物质,大家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认识,讨论一下物质可以按几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生:讨论,归纳,提出意见师:物质的分类依据很多,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分类,如根据物质的状态、性能和物质的组成等。
[板书]1.根据物质的状态:分为气、液、固态物质,如:。
2.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导体(金属)、半导体(硅)、绝缘体(空气);3.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难溶性物质;师:其实我们还可以根据物质的加工性能,分为热固性材料和热塑性材料,按照金属的密度分为轻金属和重金属,按照金属在自然界的含量分为常见金属和稀有金属等等,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还是按照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初中化学课上曾学习了哪些物质类别的概念?(提示: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金属和非金属,。
)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并用图框表示出来。
[板书]4.根据物质的组成 :物质纯净物混合物非金属单质:O 2 金属单质:Fe 单质 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碱: NaOH酸: HCl CO 2、H 2O氧化物Fe 3O 4、CaO盐:CuSO 4、CaCO 3、BaCl 2有机化合物分析。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 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复习教案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2.了解煤的气化原里及途径3.了解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的成分及反应原理4.明确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与治理途径教学重点1.了解煤的气化原里及途径2.了解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的成分及反应原理教学过程联想.质疑1、你知道我们现在家中主要使用的有哪些燃料?2、分析这些燃料的主要优缺点。
一、历史悠久的燃料----煤煤的化学组成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磷、氢、氮、氧、硅、铝、钙、铁等元素。
燃烧产生大量的烟尘、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煤的分类:无烟煤、烟煤、褐煤。
思考:煤油存在哪些优点和缺点?优点:资源丰富,存储量大。
烟尘和灰渣比柴草少缺点:产生灰渣和烟尘产生SO2、CO2、CO、NOx等有害气体1.煤球和蜂窝煤交流研讨(1)煤燃烧后都能产生哪些污染物?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在使用之前,对煤进行处理如将煤质成煤水浆,可以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处理方法吗?(3)气体燃料更容易净化,并且燃烧时页不会产生粉尘污染。
你认为有可能将煤转化气体燃料吗?2. 以煤为原料制成气体燃料煤的气化的定义?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固体的煤变成气体——煤气的过程。
①发生炉煤气②水煤气 (生成水煤气)③干馏煤气二、使用方便的燃料------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丙烷、丁烷(含有少量丙烯、丁烯)安全使用:风量、不得烘烤、残留物处理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3H8 + 5O2 = 3CO2 + 4H2O 2C4H10 + 13O2 = 8CO2 + 10H2O思考:气体燃料的优缺点优点:①洁净,燃烧不会产生粉尘污染②热效率高,价格低廉。
③使用方便缺点:①易燃、易爆,容易产生安全事故②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干馏煤气,易引起人体中毒三、洁净燃料—天然气和沼气①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西气东输工程起点:新疆塔里木起点:新疆塔里木全长:4000公里②沼气主要成分:甲烷(还含有少量CO2、H2、N2、H2S、CO、H2O等)沼气的生产原料:人畜粪便、动植物遗体、工农业有机物废渣、废液。
高中化学_课题2家用燃料的更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2《家用燃料的更新》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课题2《家用燃料的更新》学情分析家用燃料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沼气是现在一些家庭用的主要能源,但对于煤的种类及化学成分,以煤为原料的气体燃料的化学成分和发生的化学反应;对液化石油气的成分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甲烷燃烧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不清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这些燃料的性质。
学生对家用燃料的更新过程不太熟悉,我们以历史的发展进步为线索介绍家用燃料,从煤发展到气体燃料,让学生认识到家用燃料的更新换代的过程,认识到家用燃料的更新走的是燃料洁净化的道路,走的是技术的道路,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部分学生环保意识不强,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
课题2《家用燃料的更新》效果分析本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以多媒体课件为手段,为增强学生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利用大量的图片信息、flash动画和视频材料,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了家用燃料的更新过程,体会到化学科学与技术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是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依据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认识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以酸雨的防治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思考探究的能力,将所学化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过程中,提升知识的迁移能力。
课题2《家用燃料的更新》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关注能源。
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远古时代人类祖先钻木取火就是对能源的最早利用,火的利用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使生产力得到了飞跃发展。
有了火就能制造陶器进而冶炼金属。
当今世界,能源、材料、信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
在未来新科技革命中,能源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介绍了他们生活最为密切的能源知识。
主要从如何利用化学能源、能源发展的历史、能源发展的趋势三个角度切入,从电池、家用燃料、汽车用燃料三个方面展开。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 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课件 鲁科版
以合成:a.甲醇 b.甲醛 c.甲酸 d.乙 酸。试分析当CO和H2按1∶1的体积比混合反 应,合成上述________(填序号)物质时,可以 满足“绿色化学”的要求,完全利用原料中 的原子,实现零排放。 【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注意以下两点: (1)正确理解以煤为原料制取气体的原理; (2)正确把握绿色化学的含义。
②液态物质 煤焦油:芳香烃(苯的同系物、萘、蒽)、酚和 沥青等。 氨水:氨和铵盐。用途:可做氮肥。 ③气态物质——焦炉气(H2、CH4、C2H4、 CO)。用途:做化工原料和燃料等。
要点归纳 三种气体燃料的比较
发生炉煤气 水煤气
主要 成分
CO、N2
CO、H2
干馏煤气 H2、CH4、 C2H4、CO等
(2)管道煤气中含有的烃类,除甲烷外,还有 少量乙烷、丙烷、丁烷等,它们的某些性质见 下表:
熔点(℃) 沸点(℃)
乙烷 -183.3 -88.6
丙烷 -189.7 -42.1
丁烷 -138.4 -0.5
试解释严寒的冬季有时管道煤气火焰很小, 并且呈断续状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首尔兰芝岛上的足球场下面填埋着首尔 人15年的垃圾,垃圾发酵产生的沼气为足球 场提供部分能源。 ①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d.点燃沼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 【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各燃料燃烧的原理; (2)充分利用信息解答问题; (3)正确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解析】 (1)C3H8 + 5O23 ―点―燃→CO2+4H2O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 《课题二 物质含量的测定》复习教案1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复习教案1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对物质进行定性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对物质的定量检测,使学生全面了解对物质检测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方法。
定量检测通常在定性检测的基础上进行,在了解了物质的组分之后,往往还需要确切知道其各组分的含量,如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空气中有害气体是否超标,自来水是否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工业生产中原料和产品的检验、生产过程的控制,定量检测都起着“眼睛”的作用。
本课题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法和比色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定量检测的基本特点、实验原理和方法,并通过教材所提供的实践活动(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用比色法测定硫酸亚铁铵的纯度)和本课题所安排的三个实验,体验定量检测的实验方法和思路,认识定量分析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运用定量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
本节课在复习了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物质的测定的两种方法:滴定法和比色法。
重点了解这两种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并通过适当练习进行复习巩固。
本课题教学重点:中和滴定法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
本课题教学难点:中和滴定法实验的基本操作。
教学流程图:三、学案【知识疏理】1、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PH的仪器,也叫酸度计,通常PH计的测定范围为。
2、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滴定过程中滴加碱(或酸)的量或中和百分数为,以溶液PH 为,绘出溶液PH随碱(或酸)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
它描述了滴定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滴定终点附近溶液PH的。
对于碱酸滴定中选择合适的具有重要意义。
3、当滴定接近(PH=7)时,很少量(一滴,约0.04mL)的碱或酸就会引起溶液。
酸、碱的浓度不同,PH 不同。
4、现有下列药品:标准N a OH溶液、 N a OH固体、未知浓度盐酸、蒸馏水、碳酸钠溶液,做酸碱中和滴定时,还缺少的试剂是___5、开始时和滴定终点之后,每次滴加NaOH溶液的量可,如每次加入;每加入一定量,用玻璃棒小心均匀后,读取并记录PH计显示的数据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在滴定终点附近,每次滴加NaOH溶液的量要,每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课题2 家用燃料的更新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2.了解煤的气化原里及途径
3.了解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的成分及反应原理
4.明确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与治理途径
教学重点
1.了解煤的气化原里及途径
2.了解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的成分及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
联想.质疑
1、你知道我们现在家中主要使用的有哪些燃料?
2、分析这些燃料的主要优缺点。
一、历史悠久的燃料----煤
煤的化学组成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磷、氢、氮、氧、硅、铝、钙、铁等元素。
燃烧产生大量的烟尘、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煤的分类:无烟煤、烟煤、褐煤。
思考:煤油存在哪些优点和缺点?
优点:资源丰富,存储量大。
烟尘和灰渣比柴草少
缺点:产生灰渣和烟尘产生S O2、CO2、CO、NOx等有害气体
1.煤球和蜂窝煤
交流研讨
(1)煤燃烧后都能产生哪些污染物?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在使用之前,对煤进行处理如将煤质成煤水浆,可以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处理方法吗?
(3)气体燃料更容易净化,并且燃烧时页不会产生粉尘污染。
你认为有可能将煤转化气体燃料吗?
2. 以煤为原料制成气体燃料
煤的气化的定义?
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固体的煤变成气体——煤气的过程。
①发生炉煤气
②水煤气 (生成水煤气)
③干馏煤气
二、使用方便的燃料------液化石油气
主要成分:丙烷、丁烷(含有少量丙烯、丁烯)
安全使用:风量、不得烘烤、残留物处理
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3H8 + 5O2 = 3CO2 + 4H2O 2C4H10 + 13O2 = 8C O2 + 10H2O
思考:气体燃料的优缺点
优点:①洁净,燃烧不会产生粉尘污染
②热效率高,价格低廉。
③使用方便
缺点:
①易燃、易爆,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②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干馏煤气,易引起人体中毒
三、洁净燃料—天然气和沼气
①天然气
主要成分:甲烷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西气东输工程起点:新疆塔里木起点:新疆塔里木全长:4000公里
②沼气
主要成分:甲烷(还含有少量CO2、H2、N2、H2S、CO、H2O等)
沼气的生产原料:人畜粪便、动植物遗体、工农业有机物废渣、废液。
生产过程:原料在一定温度、湿度、酸度和缺氧条件下,经厌氧微生物发酵即可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