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说课稿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说课稿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3.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够清晰,可能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对物理学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家贡献的了解不足,可能影响学生对物理学发展的整体认识机,以下策略或活动将被采取:
1.通过引入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背景,讲述科学家探索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物理学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的实际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解释物理概念,通过讲解给同伴听来加深理解。
3.安排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进行物理实验,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3.设计实验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学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5.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说课稿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1课,标题为“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本节课在课程体系中位于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模块,主要讲述了20世纪初以来物理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相对论:阐述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如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以及相对论在物理学发展中的地位。
3.实验操作:组织学生参与物理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必修三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三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三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必修三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经典力学的建立、牛顿运动定律的确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以及微积分的创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掌握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针对高中生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内涵、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以及微积分的应用。为了来自高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教师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作业反馈: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3.作业小结: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简要总结,提醒学生注意作业中的常见问题和易错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学习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讨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实例,以及微积分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2.小组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问题解决:针对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物体运动轨迹的计算、引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上述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既能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又能得到思想与精神的成长。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人教版历史必修3《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3《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3《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设镜亮标】1.了解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的主要贡献。

2.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自主研读】伽利略对经典力学的贡献——奠定基础(17世纪初)一、背景:1、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2、伽利略等人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伽利略的贡献:1、物理学——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开端(1)外力不是运动状态原因,只是运动状态原因。

(2)发现定律、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定律等物理学定律。

(3)开创以为根据并具有近代科学。

2、天文学自制望远镜观测天体,证明哥白尼日心说正确性,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建立(17世纪晚期)一、基础: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二、建立:1687年,《》,提出定律和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的比例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三、特点:为基础、为表达形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0世纪初)1、相对论和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还会发生效应和效应。

2、意义1)物理学的一次重大革命2)否定经典力学;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3)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20世纪初)一、背景:1、19C末20C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人们认识深入到2、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的理论来说明。

二、过程1、1900年,德国提出,宣告量子论的诞生。

2、爱因斯坦利用其解释了;丹麦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3、20C30年代,建立。

三、意义1、对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成为20世纪2、与一起构成基础。

3、开阔人们的视野,改变了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讲解与探究一、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1.背景:16世纪中期以来,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科学逐渐摆脱神学的束缚。

2.贡献(1)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

(2)天文学贡献:用自制望远镜发现了许多星体,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性。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篇一: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课标要求】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奉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略〕【讲述新课】近代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集体答复〕一、经典力学篇【合作学习】学生用2分钟时间阅读教材54页——55页内容,答复伽利略为人类认识自然创立了什么新研究方法?在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有那些奉献,分别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1.经典力学的奠基者——伽利略〔1〕成就:①创立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和观察。

②物理学:实验证明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

③天文学: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2〕意义:①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伽利略在天文学上的发现和观点,摧毁了教会的信条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2、牛顿创立经典力学【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55页相关内容,总结牛顿经典力学创立的标志、特点及意义。

〔1〕标志: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2〕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3〕意义:①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②经典力学体系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牛顿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牛顿力学体系,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二、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相对论篇【质疑与思考】:以牛顿的理论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理论是不是就绝对正确、无所不能的呢?据此总结相对论创立的背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学设计1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物体为什么会下落吗?古代人们对这个现象有怎样的解释?”
2.学生回答: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物体下落现象的认识,以及古代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如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位置”说)。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对科学和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2.难点:相对论、量子论的理解和应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核心概念。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相对论是如何改变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的?”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演示,增强直观感受。利用动画、视频、实验等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展示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规律的奇妙。
-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课后复习。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物理学重大进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短文,内容包括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它们在解释自然现象中的应用。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条理清晰、论述严谨。
-演示物体运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分析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阐述它们在解释自然现象中的作用。

高中历史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历史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教学难点】不同阶段物理学之间的关系,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单元导入,见ppt一、经典力学1、产生的背景①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伽利略的贡献及作用伽利略(1564—1642),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他第一个把望远镜对准天空进行观测,出版了《星空使者》一书。

1632年,他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把哥白尼的学说推到了最终胜利的阶段。

2、牛顿经典力学牛顿出生于英国的林肯郡,1665年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得学士学位。

三年后又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牛顿曾经长期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他还担任过英国议会议员,授予爵士称号。

1727年,他病逝,被安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①基础:伽利略的研究成果②创立: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③意义: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意义,以此发现海王星。

二、相对论的创立1.创立背景:经典力学无法解释一些新问题2.创立:20世纪初,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1879年生于德国,是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士工业大学,后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移居美国,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等。

3.意义:①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②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③发展了牛顿力学④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思考:相对论和经典力学有何关系?1.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2.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3.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人们的物理学思想。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教案(新人教版)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教案(新人教版)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课程标准]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课标解读]1、基本概念:自然科学、经典力学、进化论、相对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2、主干知识:近代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成就和影响以及典型科学家的事迹[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②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③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④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1916年他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⑤普朗克量子论的诞生;爱因斯坦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3、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真理需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科学理论在不断完善、创新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板书:一、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1、落体定律、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2、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二、经典力学的建立1、经典力学体系的概念2、标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3、显著特征4、影响三、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2、相对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3、相对论提出的历史意义四、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1、量子论的诞生(普朗克)2、量子论的发展和量子力导言:文艺复兴以来,崇尚理性的风气推动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自然科学的兴起使人类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理学方面的重大发展。

首先我们来了解的就是经典力学的奠基者伽利略。

一、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1、时代背景2、力学贡献3、天文学贡献4、影响问题一:为什么16世纪中期以后科学会出现新时期?(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科学家勇于的探索精神问题二:伽利略在物理学、天文学方面突出的贡献是什么?物理学——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运动法则”,确定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对运动的基本概念作了详尽的研究,并给出了严格的数字表达式,为牛顿提出第一第二定律奠定了基础。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

专题四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学习目标1.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2.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学习重难点1.本课重点:伽利略、牛顿、普朗克、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重要历史贡献2.本课难点:物理学在近代西方产生的因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精神。

◆学习过程活动一:自主阅读课本,构建基础知识框架一、导入英国哲学家休谟说:“我们被放在这有如戏院的世界上,每个事件的起源和缘由却完全隐瞒不让我们知道,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智慧预见未来,也没有能力防止那些使我们不断受伤害的不幸事件发生。

我们被悬挂在永恒的疑惧之中……”。

——《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恐惧,……直到牛顿的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大国崛起》解说词设计意图:通过提供史料,让学生讨论人类为何恐惧,从而引出牛顿等科学家的贡献使人类变得自信。

二、.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1.阅读课本,构建知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将16世纪和17世纪的科学成就列举出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2.结合史料,深入探讨(1)话题1: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何特点史料1: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灭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

这就是伽利略的发现的重大意义。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史料2:科学中,理论(数学论证)和实验在每一时刻都手牵手地前行着,新的思想被检验和证实,新的实验和发现得到了理论的解释——(美)斯莫林《物理学的困惑》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阅读史料,小组讨论,主动构建出科学家们在研究科学时的方法。

(2)话题2:为什么偏偏是西方?史料1: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或者换句话,只有在西方,哲学家一科学家与匠人才实现联合,互相促进,……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会出现在西方?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不过,若无西欧特有的社会氛围,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地位的提高,使工匠与学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与之相似,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上的进步,技术进步转而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影响:
①解释和预见许多物理现象。海王星的发现。
教材有原话,要求学生画出来并标①号。再者,海王星不是牛顿发现的,而是后被科学家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于1846年发现。②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补充的内容,要求学生做笔记。
③为启蒙运动奠定科学基础。
联系到“第7课启蒙运动”的背景(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目标
达成预测
导入:华人科学家先后有五次共六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简要介绍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对物理学作出巨大贡献,推动物理学的发展。我们这一节课就同大家一起来学习“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新课讲授:
简要讲解:课程标准考纲要求
1916年,他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
结合图片简要讲解
3、相对论建立的影响
要求学生在教材中作好记录,共三点。一一进行讲解,结合多媒体,着重对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关系的讲解。
板书设计
一、经典力学
1、创立的背景:
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的推动。
⑵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需要。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创立的背景
2、创立标志
1900年,德国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3、发展的表现
4、影响①②③
教学反思
整体来说,这一节课比较成功,时间把握较好,也突出了难点,师生互动较多。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讲解不够生动形象,幻灯片中有些少数字看起来有些模糊,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本文的贯彻不到位。
过渡:牛顿经典力学在解释宏观物体低速运动方面,非常有效。然而到了19世纪,物理学的发展面临挑战,出现了一些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物理现象和问题,比如:电磁波、光的传播和快速的电子运动等。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现代物理学。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
:相对论、量子论。我们先来学习相对论。
二、相对论的创立
1、创立的背景:
一、经典力学
1、创立的背景:
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的推动。
强调思想解放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⑵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需要。
⑶伽利略的贡献(奠基):
介绍伽利略,强调其国籍(意大利)、地位(近代科学之父)
①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
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向学生提问:“伽利略为何会受到罗马教会的
迫害呢?”在学生回答后进行点评,并从中得出:科学真理需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②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
补充: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等定律
③开创了观察与实验的研究方法。
结合教材进行讲解。(开创……的科学方法)
过渡:伽利略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基础,由谁正式创立经典力学?
学生回答:牛顿
2、创立
19世纪物理学研究表明,经典力学无法解释一些新问题,比如:电磁波、光的传播和快速的电子运动等。(略讲一下,过渡语已经提到)
2、内容: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
介绍爱因斯坦,美籍德国人,因逃避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前往美国。他不仅提出相对论,而且提出质量能量公式E=MC^2。这一公式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当然相对论很深奥,狭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即2005年,也许全世界只有几十个人能完全理解他的真谛。看看教材是如何解释狭义相对论的。着重讲解钟慢效应。先让学生看教材56页学思之窗的材料。结合多媒体进行讲解,再用中国古代“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传说进行阐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妖怪(往往是神仙的宠物或坐骑,失踪三两天,就在人间为非作歹两三年)解释。
课题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总课时1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部分:一,经典力学;二,现代物理学(基础为相对论和量子论)。以往关于这一课的高考试题并不难,以选择题为主。讲解时,既要与相关的物理知识相联系,又要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重点是强调某种科学进步的时代需要和历史作用。
考纲要求: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真理需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
重点、
难点
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讲述法、历史比较、多媒体教学
考点一:经典力学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二: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生的历史学基础相对薄弱,然而学习较为刻苦,对历史课也有较大的兴趣。讲解时,侧重基础知识,尽量增加趣味性,以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维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经典力学、现代物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四位科学家(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的贡献;理解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意义;探究经典力学体系的特点、影响。
⑶伽利略的贡献(奠基)
2、创立牛顿
①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内容: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特征:①注重实验②数学化
4、影响:①②③
二、相对论的创立
1、创立的背景:
2、内容:
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
1916年,提出广义相对论
3、相对论建立的影响①②③
4、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
介绍牛顿,强调其国籍(英国)、地位(当时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1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注意对时间的记忆,若能够准确记忆最好,但是至少得记住是十七世纪后期。这本著作得记住。
②内容:提出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及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三大定律:惯性定律、比例定律(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力成正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吸引力,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物体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按照这个理论,上课的时候,学生对老师有吸引力,老师对学生也有吸引力。
3、特征:①注重实验②数学化
结合教材进行讲解,教材的原文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老师把它进行概括,便于记忆。同学们都学过物理,物理的公式与数学的公式是不是差不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