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细胞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走进细胞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细胞基础知识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单细胞生物(能)达成各样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靠各样分化的细胞亲密合作,共同达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病毒的生命活动一定在 ( 活细胞内 ) 才能进行。
2、生命系统的构造层次(1)生命系统八个层次:挨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
此中(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2)与动物对比,植物(如松树)的构造层次中不拥有(系统)。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一致性1、细胞学说的成立(1)最初用显微镜察看到微生物的是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科学家地英国的罗伯特。
虎克(2)创办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他们提出全部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全部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经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被以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增补。
2、高倍心显微镜的使用(1)在(低)倍镜下察看清楚后,把要放大察看的物象移至(视线中央)。
(2)转动(变换器)使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3)察看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与动植物、真菌的细胞构造对比。
细菌、蓝藻的细胞构造拥有与真核细胞相像的细胞膜、细胞质,没有(以核膜为界线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显然界线的地区,这个地区叫(拟核)。
重难点1、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比较项目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无成形细胞核、无染色体细胞质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只有核糖体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细胞器细胞膜细胞膜的化学构成和构造相像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是肽聚糖遗传物质DNA DNADNA散布主要在细胞核、线粒拟核、质粒体、叶绿体中也有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一致性(1)都拥有细胞膜、且膜的成分和构造相像。
(2)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
高考生物走进细胞知识点

高考生物走进细胞知识点一、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 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
2. 差异性:细胞中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与无机自然界的大不相同。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1. 大量元素:C、H、O、N、S、P、K、Ca、Mg等。
2. 微量元素:等。
3.(1)在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在干重中的含量达到55.99%,这表明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 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水、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
2. 在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在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四、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斐林试剂需现配现用,且反应需要水浴加热。
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乳糖等。
2. 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检测原理:(2)检测步骤及结论①取材:将花生种子(浸泡)去掉种皮,子叶切成薄片②制片:a. 选最理想的薄片 b. 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c.洗去浮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d. 吸去多余酒精,制成临时装片③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先低倍镜下观察,再换高倍镜④结论:圆形小颗粒呈橘黄色,说明花生子叶中含有脂肪3. 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检测原理:(2)检测步骤和结论(3)该颜色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肽键与双缩脲试剂中作用,产生的紫色络合物。
(4)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入双缩脲试剂液(的溶液)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液(的溶液)4滴,摇匀。
第2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一、细胞中的水1. 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来讲,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不同生物含水量不同。
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和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不同。
2.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_第一章《走近细胞》知识总结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建立过程1、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比利时.维萨里、法国.毕夏从人体细胞的解剖和观察入手,指出器官、组织。
英国.罗伯特.虎克发明细胞荷兰.列文•虎克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植物学家施莱登发现细胞有细胞核,首次提出植物细胞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动物细胞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单细胞开始的。
4、细胞学说的修正德国.魏尔肖提出与,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意义(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①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②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6、科学方法:归纳法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物体与细胞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生理活动与细胞的联系(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2)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3)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各层次的相互关系①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功能上看,细胞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整理一、走进细胞。
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能够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各项生命活动。
-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以人体为例,神经细胞传导兴奋,肌肉细胞收缩,红细胞运输氧气等。
-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
例如,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艾滋病病毒(HIV)寄生在人体的T淋巴细胞内。
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如人体的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例如,大脑是由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
-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
如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 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个体,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构成个体。
-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例如,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杨树。
-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如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如一片森林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显微镜的使用。
- 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等部件。
- 低倍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放置玻片标本→调焦(先粗后细,使物像清晰)。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近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
2、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病毒细胞结构,只能在宿主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病毒由和两种物质构成,且只含有种核酸,可以是,也可以是。
根据核酸不同可将病毒分为和。
常见的DNA 病毒:T2噬菌体,乙肝病毒等;常见的RNA病毒:HIV病毒,SARS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也可以根据宿主不同,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和依靠其细胞的相应结构完成。
多细胞生物:人的生殖离不开和,与生殖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和。
人的发育是从开始,经过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增加细胞的种类。
反射与有关。
小结:单细胞生物,如、、等,单个细胞就能完成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各种已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例如,以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以为基础的生长和发育;以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从生物圈到细胞,各生命系统又有各自特定的、和。
注意:①分子和原子是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因为它们是没有的。
②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层次。
5、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6、种群:。
7、群落:。
8、生态系统:。
9、显微镜的结构:目镜螺纹,物镜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10、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后,物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视野范围,物像与玻片的距离。
1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2、显微的放大倍数= ×。
显微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时,“偏哪移哪”。
13、细胞的分类:依据细胞内,将细胞分为和两大类。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如、、等。
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如、、等。
15、蓝藻细胞内含有和,能进行,从营养方式上看,属于。
细菌绝大多数种类是和,从营养方式上看属于。
16、细胞在结构、形态、大小、功能等方面的差异说明细胞具有,细胞相似的基本结构,相同的化学组成说明细胞具有。
高一走进细胞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走进细胞的知识点总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对于理解生命的奥秘至关重要。
在高一生物课上,我们开始学习有关细胞的知识,下面将对高一走进细胞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细胞的发现和研究历程细胞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7世纪,荷兰科学家安东尼·凡·李温虽然没有观察到细胞,但是他提出了“所有生物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学说。
而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显微镜开始观察到细胞的存在。
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斯坦纳等人提出了细胞学说的现代版本,指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的隔离屏障,同时通过选择性通透性调控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外的全部物质,其中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等。
细胞核是控制细胞遗传信息的中心,内部含有染色质和核仁。
3. 细胞的形态多样性细胞形态各异,在体型、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大的差异。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是两种常见的细胞类型。
动物细胞一般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植物细胞则具有方形或长方形。
此外,还有原生动物细胞、菌类细胞等。
4. 细胞的功能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包括营养摄取、代谢产物的合成与分解、细胞分裂等。
细胞通过摄取营养物质进行呼吸和消化,产生能量和合成新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
细胞膜和细胞器在细胞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 细胞器的特点及功能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可以分成有膜细胞器和无膜细胞器两类。
有膜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线粒体等。
内质网参与物质的合成和运输;高尔基体储存和分泌物质;溶酶体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降解;线粒体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
无膜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微丝和中间纤维等。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微丝和中间纤维参与细胞的形态维持和运动。
6. 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通过不同的阶段,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使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第1章《走进细胞》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走进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无细胞结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病毒的结构:核酸和蛋白质。
2.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单个个细胞就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如: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涉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缩手反射过程涉及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3种细胞。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2.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3.病毒、分子、原子不是生命系统4.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三、光学显微镜相关知识::(1)使用低倍镜找到物象 (2)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4)调光(反光镜、光圈)(5)调焦:用细准焦螺旋(不准动粗)3.显微镜看到的是“倒立相反”的物象 长度、宽度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看到的是亚显微结构:(1) 细胞在视野中呈单行或单列排布:低倍镜下细胞个数 ÷放大倍数 =高倍镜下细胞个数 8个 ÷4 =2个(2)细胞在视野中呈充满排布:低倍镜下细胞个数 ÷放大倍数2 =高倍镜下细胞个数64个 ÷42 =4个四、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放大4倍放大4倍生物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 (病毒)原核生物:细菌真核生物“杆”“球”“弧”蓝藻: 1.蓝球藻3.念珠藻1. 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2. 真菌:毛霉菌、酵母菌、蘑菇木耳3. 植物4.动物都单细胞生物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五、细胞学说建立过程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施莱登、施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3.细胞学说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其发现的细胞是死细胞5.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6. 魏尔肖名言: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水平提出来的。
走进细胞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细胞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①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与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例如: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③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成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
例如:心脏等④系统:能共同完成同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组合。
例如:呼吸系统等⑤个体:有若干器官或系统协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单个生物。
单细胞一个细胞构成一个个体。
⑥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如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鲤鱼。
⑦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多个种群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二、病毒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所以遗传物质DNA或RNA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衣壳)所构成。
⑤、寄主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遗传物质不同分为DNA和RNA病毒。
三、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细胞知识点
一、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由和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4)连接亲子代的桥梁是;受精的场所是;发育的场所是。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和。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
(5)做教材P6中基础题1和2。
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显微镜的使用
(1)基本原则:不管物像多么好找,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先倍镜后倍镜观察。
(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在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转动换用高倍镜观察→转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3)注意事项
显微镜成放大的虚像,例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为“q”。
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移动。
移动规律:向的方向移动。
但研究细胞质环流方向时,显微镜下观察的和实际环流方向一致。
(4)高考考点
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暗),反之则应适当调(亮/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的调节角度不对;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花生切片造成的。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
(2)统一性:两者都具有和与遗传有关的DNA分子,共有的细胞器是。
(3)关注教材P9中图1-4和图1-5的细菌、蓝藻细胞结构模式图。
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吗?
单细胞生物中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都是原核生物,但变形虫、草履虫、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但不是原核生物。
3.细胞学说
(1)建立:19世纪30年代由和建立。
(2)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中产生
(3)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误区警示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差别: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即没有核膜)。
2.正确识别带有菌字的生物:凡是“菌”字前面有“杆”字、“球”字、“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
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
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
3.带藻字的植物中,蓝藻(如色球藻、念珠藻、颤藻等)属于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
4.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因为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结构只进行无性生殖。
5.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一般是基因突变。
因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6.用纤维素酶处理蓝藻、细菌的细胞壁不能将其破坏,因为上述细胞壁的成分不是纤维素。
考点二热点——病毒与人体健康
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与细胞生物不同,其中HIV、SARS、H1N1、高致病流感、禽流感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内容涉及病毒的结构、细胞内寄生、逆转录、免疫等知识,常以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
前挂后连
1.利用HIV、SARS病毒研制疫苗困难的原因是什
么?
上述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RNA呈单链结构,不稳定,变异率高,所以研制疫苗困难。
2.病毒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中有何用途?
在细胞工程中,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在基因工程中,可作为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何标记噬菌体?
应先在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再让噬菌体侵染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直接培养标记噬菌体。
4.病毒与中心法则、免疫的关系如何?
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可在宿主细胞内进行RNA复制或逆转录过程,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完善;病毒在免疫中以抗原的身份出现。
5.如何用实验探究某一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
是RNA?
用DNA酶处理病毒的遗传物质,再侵染宿主细胞,若有病毒增殖,说明遗传物质为RNA,反之则为DNA;也可用RNA水解酶做相同处理。
实验强化在平时1 有关显微镜的考点归纳
1.重要结构及功能
2.目镜与物镜的结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
系
(1)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
①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
②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
的乘积。
4.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
方法规律 ①高倍镜的使用“四字诀”
找: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并调节至清晰。
移: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
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调:调节细准焦螺旋及光圈,使物像清晰。
②移装片的方向:物像偏离哪个方向,装片应向 相同的方向移动,原因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不可能在以光镜上在物镜上不动在目镜上动转动目镜不动在装片上动移动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