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doc

合集下载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目录Contents第一章概述Chapter 1 General1.主要内容Main contents2.适用范围Application3.引用标准Refer standards第二章技术内容Chapter 2 technology1. 设备的配套Check item before installation2. 设备安装的基本工艺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 for equipment installation3.各类电气设备安装的具体规定Detail requirement for followed units3.1电机Electric motor3.2主配电板和应急配电板MSB & ESB3.3控制设备及分配电设备Control panel & distribution box3.4蓄电池Battery3.5舱室照明灯具Cabinet lighting fixtures3.6照明附具Lighting appurtenance3.7日用电器Fan & heater3.8船内通讯,信号设备Interna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4.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Preparation before installation5. 设备安装的基本形式Basic form6. 设备及电缆的接地Earthing of equipment & cable7. 设备的进线Cable entrance8.设备的接线Wire connection第三章闭杯闪点小于60 ℃的油船电气设备安装工艺Cheaper 3 Additional technology fo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on oil tanker which the flash point less than 60℃1. 一般要求general2. 危险区域或处所的化分及其电气设备的安装Dangerous area division & equipment installation3. 扩大危险区域或处所的划分及其电气设备的安装Widen dangerous area division & equipment installation4. 其它处所电气设备及附加要求Additional requirement for other space5.防爆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Basic requirement for ex-proof equipment6. 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Installation requirement of ex-proof equipment第一章概述Chapter 1 General1. 主要内容Main contents本工艺对入级钢质船舶的:1.电气设备的安装提出了安装工艺、接地、进出线等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船舶油轮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和规范

船舶油轮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和规范

船舶油轮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和规范1. 引言船舶油轮的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和规范是确保船舶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船舶油轮电气设备安装的基本工艺和规范。

2. 设备选择与布置在选择船舶油轮电气设备之前,需要充分考虑船舶的类型和用途。

根据船舶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规格。

同时,在设备布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将电气设备分组安装,便于维修和故障排除。

不同组的设备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以避免互相干扰。

•设备布局应考虑到船舶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避免集中安装电气设备而导致船舶倾斜或失去平衡。

•设备之间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维修和保养,避免设备堆积导致操作困难。

3. 电缆敷设和接线船舶油轮电气设备的敷设和接线是保证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关于电缆敷设和接线的规范:•使用符合船舶电气设备安装标准的电缆和线缆,以确保其耐火性和耐油性能。

•确保电缆的敷设路径清晰明了,并避免电缆蓄积在高温区域或其他危险区域。

•采用合适的电线厚度和截面积,以减少电阻和线路损耗。

•电缆不得过长,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布线。

4. 维护与保养船舶油轮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对于延长设备寿命和确保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维护与保养的要点:•定期检查和清理电气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尽早发现并处理故障和损坏。

•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清洁设备、润滑部件、维修损坏的电缆和线路等。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接线和接头,确保其牢固可靠。

5. 安全措施与标识为了确保船舶油轮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安全措施和标识:•使用符合船舶电气安全标准的设备和材料,确保其防腐、防爆等功能。

•安装并定期检查漏电保护器,以防止漏电导致的事故。

•在电气设备附近设置标识牌,标明高压区域和禁止非专业人员接近。

6. 结论船舶油轮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和规范对保证船舶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在设备选择、布置、敷设和接线、维护与保养以及安全措施方面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探讨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探讨

蓄 电池 应 安装 在专 用舱 室 或箱 、
柜 内 。 不 得 安 装 在 居 室 内 ,便 于 检
再 烧 电焊 。铜 片用 5 O毫 米 的 ,尽 量
4 C , 中国水运 2 1 ・ 6 1 - 021
缩短接 地线长度 。 电 缆 铠 装 和 绝 缘 皮 剪 切 处 用 绝 缘 胶 带 包 ,在 机 箱 的 接 人 口用 专 用 的 电
螺 母 、接 地 点 及 接 地 端 子 上 涂 抹 防 触 电 密 封 剂 ; ( ) 天 线 安 装 管 不 使 用 3 支 架 , 而 采 用 焊 接 地 方 法 ; ( ) 将 4 同轴 电 缆 头 用 绝 缘 胶 布 缠 绕 一 周 ; ( ) I MA A — 的 天 线 同轴 电缆 不 5 N STC
有 足 够 宽 的 通 道 , 前 面 宽 度 至 少 为 08米 , 后 面 的 宽 度 至 少 为 06米 ; . .
图 交 底 会 ,然 后 自 己 制定 出 恰 如 其 分
的施工方 案 ;选择经培 训考试合格 的
人 员 上 岗 操 作 ;依 据 图 纸 做 好 各 种 用 料 的准 备及统 计 报供 应科及 时 购买 ; 预 置 电 缆 槽 架 、底 座 、地 角 等 。
备规 范的规定 。
性 和 可 靠 性 将 直 接 影 响 船 舶 的 经 济 指
电气 设 备 不 应 贴 近 油 舱 ( 柜 ) 油 、
标 、技术指标和生 命力 ,而 来自工工艺 的 好 坏 又 直 接 决 定 着 电气 设 备 将 来 运 行 的 可 靠 性 。 此 外 ,水 上 航 行 遇 到 大 风 浪 的 冲击 ,电 气 设 备 要 受 到 很 大 的 震 动 ,对 电 气 设 备 本 身 除 了要 有 防 震 的 要 求 外 , 对 于 安 装 质 量 要 求 要 牢 固 、可 靠 。 因 此 既 能 适 应 船 厂 的 生 产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目录Contents第一章概述Chapter 1 General1.主要内容Main contents2.适用范围Application3.引用标准Refer standards第二章技术内容Chapter 2 technology1. 设备的配套Check item before installation2. 设备安装的基本工艺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 for equipment installation3.各类电气设备安装的具体规定Detail requirement for followed units3.1电机Electric motor3.2主配电板和应急配电板MSB & ESB3.3控制设备及分配电设备Control panel & distribution box3.4蓄电池Battery3.5舱室照明灯具Cabinet lighting fixtures3.6照明附具Lighting appurtenance3.7日用电器Fan & heater3.8船内通讯,信号设备Interna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4.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Preparation before installation5. 设备安装的基本形式Basic form6. 设备及电缆的接地Earthing of equipment & cable7. 设备的进线Cable entrance8.设备的接线Wire connection第三章闭杯闪点小于60 ℃的油船电气设备安装工艺Cheaper 3 Additional technology fo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on oil tanker which the flash point less than 60℃1. 一般要求general2. 危险区域或处所的化分及其电气设备的安装Dangerous area division & equipment installation3. 扩大危险区域或处所的划分及其电气设备的安装Widen dangerous area division & equipment installation4. 其它处所电气设备及附加要求Additional requirement for other space5.防爆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Basic requirement for ex-proof equipment6. 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Installation requirement of ex-proof equipment第一章概述Chapter 1 General1. 主要内容Main contents本工艺对入级钢质船舶的:1.电气设备的安装提出了安装工艺、接地、进出线等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船舶电气接线施工工艺

船舶电气接线施工工艺

船舶电气接线人员施工工艺一、电缆的切割剖线1.电缆护套的切割A.电缆护套的切割,不得损伤线芯的绝缘层,并保证在电缆进入设备后,线芯具有必须的长度和备用长度。

电缆护套的切割部位,应在设备的进口内壁5~10毫米处剥除,胶带包裹要长于金属编织层,以免金属编织层刺伤线芯的绝缘层。

对于内部空间较宽敞的设备,如主配电板、应急配电板、集控台等,护套可在接线柱附近剥去,金属网就近接地。

2.金属编织层的处理A.电缆进入金属压紧式填料函时金属编制层一半剪切外翻在水密橡皮之上利用填料函360°环形接地另一半抽出在设备内部专门接地装置上接地。

B.电缆进入自锁紧填料函或其他进线框时10㎜²以下(含10㎜²)整抽金属网接地,10㎜²以上抽取金属编制层得到½接地。

C.金属编制层进入设备后不得裸露,必须使用合适的接地套管整改至根部。

3.线芯长度的确定A.线芯的长度包括必须长度和备用长度,必须长度即为线芯沿设备内壁接至所连接的接线柱的距离加上制作接头所需的长度。

电力电缆的备用长度应保证使同一电缆的线芯在相应的接线柱之间能互换还必须加上能再制作2~3个同样接头的长度。

个同样接头的备用长度。

不允许剪掉备用线芯。

D.主机接线箱等对屏蔽要求较高的设备内线芯只要在保留必须长度的基础上于接线端子处做拱形处理预留2~3个接头长度即可,线芯不得在设备内部打圈。

4.线芯的处理A.防滴式、防护式设备进线后,如线芯为橡皮绝缘并可能受到油气和腐蚀性气体的污染,则应再套塑料管或包塑料带加以保护。

套管的直径一般应大于线芯绝缘外径1毫米左右。

套管的长度一般应略长于线芯绝缘的长度,套管应套至线芯根部,套管与护套连接处,应用塑料带扎紧。

B.进入主发电机、应急发电机、侧推、压载泵等容易参生高温、震动的设备时,16㎜²以上电缆需单芯套黄腊管。

黄腊管需整套至电缆根部距离接线片1厘米,两端包裹塑料带,末端塑料带颜色要与电缆色标相同。

船舶的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船舶的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和规范目录前言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4 设备安装人员 (1)5 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1)6 设备安装操作要求 (2)6.1 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 (3)6.2 控制设备及分配电箱 (3)6.3 蓄电池 (3)6.4 舱室照明灯具 (4)6.5 强光灯、探照灯及航行信号灯 (4)6.6 照明附具和日用电器 (5)6.7 舱内通讯信号设备 (5)6.8 设备的安装高度 (6)6.9 设备安装的基本形式 (10)6.10 设备安装的紧固要求 (18)6.11 设备的进线 (18)6.12 设备的接线 (20)6.13 特殊电气设备的安装 (24)7 检验 (27)图1 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一 (7)图2 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二 (7)图3 居住区以下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 (9)图4 电气设备螺栓直接紧固 (10)图5 电气设备焊接螺母直接紧固 (10)图6 电气设备螺钉直接紧固 (11)图7 电气设备螺栓间接紧固 (11)图8 电气设备焊接螺柱间接紧固 (12)图9 落地式旋转工作灯安装 (12)图10 壁式旋转工作灯安装 (13)图11 机舱舱顶灯安装 (13)图12 机舱荧光灯安装 (14)图13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表面安装 (15)图14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嵌入安装 (16)图15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间接嵌入安装 (16)图16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柱间接表面安装 (17)图17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架间接表面安装 (17)图18 电缆引入防水设备填料函 (18)图19 电缆引入高温设备的线芯处理 (19)图20 接线柱的正确接线 (21)图21 发电机(电动机)的接线 (22)图22 防水式分配电箱的接线 (22)图23 配电板的接线 (23)图24 防滴式启动(控制)箱的接线 (24)表1 居住区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 (6)表2 居住区外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 (8)表3 引入电气设备电缆的弯曲半径 (18)表4 油船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 (25)表5 油船扩大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 (26)表6 中压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 (27)图25电装 (28)表1 电缆敷设 (28)表1 电气设备安装 (29)前言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一般电气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设备安装人员、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操作要领和检验。

船舶电气电工艺

船舶电气电工艺

宁波重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2、船体钢料加工 (1)钢材预处理:钢材的轿平、除锈涂底漆等。 (2)构件边缘加工:切割、开坡口和打磨。 (3)构件成形加工:将构件弯制或折曲成所要 求的空间形状。 3、船体装配与焊接 (1)船体结构预装配与焊接:预制部件、分(总) 段的工艺过程。 ① 部件装焊:将零件组合焊接成部件的作业。 ② 分段装焊:将零、部件装焊成分段或将分段 装焊成大型分段的工艺过程。 (2)船台装焊:在船台上将分段合拢成整个船体 的工艺过程。
宁波重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2、详细设计 什么是详细设计? ①是船舶设计的第二阶段。 ② 通过各个具体专业项目的设计计算和图样绘制,解决设计中基 本的和关键的技术问题,最终确定船舶全部技术性能、船体结构、重 要材料、设备选型、订货要求、各项技术要求和标准。 详细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①提供验船部门规定送审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②提供造船合同中规定送船东认可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③提供材料、设备订货规格、数量及技术文件; ④为生产设计提供必需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宁波重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3、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图纸目录
宁波重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4、生产设计 什么是生产设计? ①是船舶设计的第三阶段。 ②是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按工艺阶段、施工区 域和安装单元绘制的有工艺要求和生产管理数据的工作图 表的设计。 生产设计要根据造船厂的具体生产能力、生 产特点、生产组织方式、工艺特点等来决定生产设计图纸 与文件的内容和深度。 生产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①将整个造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人力、设备、 场地、器材等)通过设计的方式预先加以综合协调和优化。 ②提供造船生产所必需的图表和文件,使其能直接指 导造船生产过程有效的进行。
宁波重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船舶电气设备是船舶运输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它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船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非常重要。

一、船舶电气设备的安全规范1. 设备选型:船舶电气设备的选型应按照船舶设计方案和规格书中的技术要求进行。

设备的选型应考虑当前船舶的环境条件,适应船舶运输的特点,以及为未来的更新和维护留下足够的空间。

2. 设备的正确安装:电气设备应当按照安全标准和规范进行正确安装。

每一台电气设备在安装前都必须经过专业的验收,以确保设备满足要求,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险。

3. 设备的维护:在日常使用中,船舶电气设备一定要经常进行保养和维护。

设备不得故意损坏,不得炸毁、淋水、踩压。

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严重的问题必须立即报告上级,进行专业维修。

4. 设备应该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船舶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所在国的相关安全标准和规格,危险电气设备的使用应该通过规训,且在使用中要格外小心。

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电缆接地是保证船舶电气安全的重要步骤。

如果电缆没有正确接地,就可能会产生漏电现象,从而对船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下面是一些电缆接地的规范:1. 电缆接地应符合国家和行业工艺规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规定,电缆接地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同时船舶所处环境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根据船舶所处环境、国家和地区的规定,选择合适的电缆接地方法和标准。

2. 规范的接地方法和标准:在接地时,必须按照规范的接地方法和标准进行操作,特别是在电缆屏蔽层接地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接地,因为电缆屏蔽层接地不好会产生电气干扰。

3. 系统的接地电阻控制:在接地时,要控制好接地电阻,并保持接地电阻不变,控制接地电阻有利于保持船舶电气设备的安全。

4. 漏电保护和监测:电缆接地完成后,需要对电缆和接地线路进行漏电测试,测试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组装线路和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写说明本工艺根据技术设计图纸及CCS船级社国内航行钢质海船建造规范、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要求编写;本工艺执行的行业标准为《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CB/T3909-1999)。

1、本船电气特点本船为适航于近海航行的成品油船,交流电站总容量525KW,单发电机最大功率150KW,配套电缆芯线截面积大,外径粗,在电气设备安装时,设备定位、进线、接线,主干电缆至分支电缆、终端设备的安装工艺要综合考虑,既要保证电缆保护的连续性又要方便设备的进线和接线。

2、设备安装的基本工艺要求2.1 电气设备的安装,应考虑安全及便于使用和维修。

安装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并通风良好。

2.2 电气设备的安装,不应破坏船上舱壁或甲板原有的防护性能及强度。

在水密的舱壁、甲板、甲板室的外围板上,不得钻孔以螺栓或螺钉紧固电气设备。

2.3 电气设备不应直接安装在船壳板上。

2.4 在易燃、易爆的舱室,如蓄电池室、油漆间等处所,除该处必须的防爆设备外(如防爆灯),不应安装其它电气设备。

(蓄电池室防爆级最低为EXdⅡCT1, 油漆间为EXdIIBT3, 油灯间为EXdIIAT3)2.5 在蒸汽易于积聚的地方,除该处必须的防水设备外,不应安装其它电气设备。

2.6 安装在有油水浸蚀或易受到机械损伤场所的设备,其防护型式(性能)应与安装场所相适应,露天安装的设备一般应有防护罩。

2.7 舱室的封闭板内,一般不应安装电气设备,但线路的分支接线盒(箱)可安装在便于开启的封闭板内,并应有明显的开启标志。

2.8 电气设备不应贴近油舱、油柜或双层底、储油舱等外壁表面安装。

若必须安装时,则设备与此类舱壁表面之间,至少应有50mm的距离。

但工作时能产生高温的电气设备(如各类电阻器), 禁止安装。

2.9 安装场所如有剧烈震动,对设备足以影响正常、可靠工作时,设备的安装应设有减震装置,如机舱等处所。

2.10 工作时能产生高温的电气设备,如电阻、电热器具等应尽量远离木质隔离板等易燃物体,必要时中间应用绝热材料隔开。

温度超过80度时应加防护罩或布置上予以适当安排,以防工作人员偶尔触及而灼伤。

2.11 开启式电气设备,应安装在专用舱室内,否则带电部分应加装防护网罩,以防偶然触及。

2.12 除工作时电压不超过50V(对交流此项为方均根值,且不得使用自耦变压器取得此项电压),且对无线电收讯机不产生干扰的设备及具有双重绝缘的设备外,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3、设备安装的附加要求3.1 配电板(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3.1.1配电板应安装在甲板上的底座上,引入电缆的电缆框应不影响舱室的防火或水密性能,接线完毕应以填料封闭。

前、后应有足够的通道、前通道宽应不小于0.8m。

后通道宽应不小于0.6m。

左、右两侧均设有通道。

配电板的上方和后面,不应装有水,油及蒸汽管,如不可避免时,则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且接口不应在配电板的上方和后面。

另外,主配电板前、后地板上,应铺有防滑和耐油的绝缘地毯(橡皮)或经绝缘处理的木格栅。

3.2电动机3.2.1发电机在安装时(一般是以机组形式由轮机人员安装),其转轴应与船舶首尾线平行,其它卧式电动机的转轴也应尽量平行于船舶首尾线,立式电动机的转轴应与船舶水线平面垂直;电机安装的部位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拆装、检查、和维修;电机联轴器等传动部位必须装有可拆的护罩。

3.3蓄电池3.3.1蓄电池应安装在专用舱室的座架托盘或箱(柜)内。

托盘应是用耐酸碱腐蚀的材料做成。

上、下层蓄电池之间间距不应小于300mm。

每只蓄电池四周应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

且蓄电池之间的空隙,应用不吸潮,耐电解腐蚀的绝缘材料(如硬塑料板)楔隔、衬垫和固定。

底部用青铅或其它耐腐蚀材料制作的衬垫作保护。

3.3.2蓄电池的一般安装高度为电池液孔塞至甲板的距离不应大于1.4m。

否则应加装相应台座。

3.3.3放置蓄电池的处所应有独立通风装置,其出风口设在上方,进风口设在下方,进出风口一般设在同一对角线的两端,蓄电池门和箱柜外面应有“禁止烟火”的标志;酸性和碱性蓄电池不准安装在同一处所。

3.3.4蓄电池接线结束后,所有接线柱处应用凡士林等油脂涂封。

3.4 控制设备及分配电设备3.4.1壁式安装的起动箱、分配电箱的安装高度:箱体上沿离甲板或花钢板一般为1700-1800mm左右(或下沿一般高度为1200-1300mm左右),相邻设备应布置平齐。

如图1、如图2所示。

3.4.2 电机起动箱、主令控制器、或控制按钮盒,应尽量安装在电机的附近;控制电器的操纵手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应为“电动机的转速增加”、“上升”“起锚”“收缆”;反之则为“电动机的转速减少”、“下降”“抛锚”“放缆”。

3.4.3主令控制器的安装高度一般为1m左右,露天甲板上安装该类设备时,应设高度不低于100mm金属底座,并在设备与底座之间垫以厚度不小于5mm的橡皮,以保证水密性能。

3.5舱室照明灯具3.5.1照明灯具的布置应保证工作地点有必要的照明。

具有二个分路供电的灯具应交叉或间隔布置;3.5.2照明灯具的安装,一般应设有灯架或灯座。

3.5.3应急照明灯具的外壳上应有红色标记;3.5.4外走道灯具中心距上层甲板150-200mm;床头灯的安装位置一般是高于床铺板750mm,离床头(靠船艏或船舯一端)为400mm的侧壁上或顶头中间;镜灯及壁灯的安装高度:壁灯距地面1700mm;镜灯在镜子上方20~100mm;直接固定在木板或其它易燃材料上的白炽蓬顶灯,其安装板上应开孔,以利通风散热。

3.5.5照明附具的安装高度一般按下表规定(设备下沿至地面)。

3.5.6货舱、油漆间、蓄电池间、消防设备控制站、冷藏舱及类似舱室的照明开关不应设在室内;照明开关的板柄方向应一致,其板柄向上为“接通”,向下为“断开”。

3.5.7室外安装的防水插座,其插口不应向上,并尽量避免向左,如图3所示。

3.6日用电器3.6.1壁扇的安装高度一般距地面1800mm;顶扇距地面则不小于1900mm。

3.6.2电取暖器必须固定安装,安装场所不应有可燃气体及灰尘积聚,与可燃材料应离开适当的安全距离。

3.7船内通讯、信号设备3.7.1音响及灯光信号应安装在工作人员易于听到和观察之处,并设有识别标记;3.7.2火警按钮盒和应急切断按钮盒,安装高度一般为室内距地面1300~1400mm、室外距地面1500~1600mm;警铃、警钟及扬声器距地面一般为1800~1900mm。

3.8强光灯、探照灯及航行信号灯3.8.1强光灯及探照灯应设有专用底座,灯座与底座之间应垫以厚度不小于5mm的橡皮以保证水密。

3.8.2航行信号灯的安装位置及要求,应符合信号设备规范的规定,(见船体专业的航行信号设备布置图)。

3.9 报警系统设备3.9.1 火灾探测器(探头)一般是装设在天花板上,与舱壁间距应不小于0.5米。

安装定位时,应能使探测器取得最佳功能,同时,应避免靠近横梁、和通风管道的位置,或气流影响探测器性能的其它位置及可能产生冲击或物理损坏的位置。

4、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4.1设备的配套4.1.1 按照电气设备明细表及图纸进行领料配套。

查验电气设备(含电缆)制造厂检验的合格证书和船检部门的检验证书,并注意产品的出厂年限。

4.1.2 核对各设备及保护元件的型号、规格和整定值,查验与明细表或设计图纸中数据是否相符,并检查设备及零件应无缺损。

必要时应测量设备的绝缘电阻和检查保护元件动作的准确性。

4.1.3 检查设备填料函的数量及内径,是否满足图纸要求。

4.1.4 按照相关图纸,配好各设备的安装底脚(或支架、基座);减震器及接地附件。

4.1.5 按照相关图纸,装好各设备的识别铭牌。

对具有内部接线的设备,在控制箱内,应配有(齐)必要的原理图或内部接线图片(粘片)。

如有缺少,应向设备制造厂索取配齐。

4.1.6 对于航行灯,强光工作灯、电风扇等使用插接电源的电气设备,应预先在岸上(车间)接好(软)电缆和电源的插头。

4.1.7根据施工图纸及安装工艺要求进行设备安装的实船定位,标出安装位置线及设备的名称、代号。

4.1.6临时拆除在搬运及安装过程时易于损坏及可能影响准确度的电气器材,如配电板仪表,玻璃灯泡等,并作好标记以便设备装妥后装复。

4.1.7分散式的支架可预先安装于设备底脚上,设备安装应在船体校正结束后进行。

5、设备安装的基本形式5.1直接固定在支架或基座上,如图3、图4、图5所示。

5.2用木垫或橡皮固定在基座或船体金属结构上,如图6所示5.3用减震器固定在支架或基座上(如机舱等震动较严重的场所)如图7。

5.4固定在木质板壁(或硅酸钙板)上(大于1kg小于5kg应在板内加衬档)如图85.5重量大于5Kg的设备,应在木质板内(或硅酸钙板)焊接金属支架固定。

5.6固定在复合岩棉板的设备,重量小于5Kg的可用自攻镙钉直接固定;重量大于5Kg小于15Kg的在岩棉板结构的内表面铆加强复板,用套筒支柱将设备固定在加强复板和岩棉板结构上;重量大于或等于15Kg的设备,在岩棉板结构的后部钢壁上焊接支架,然后将设备固定在支架和岩棉板结构上。

以上设备支架参见标准《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电气设备安装件》(CB/T3667.4-1995) 6、设备安装的紧固要求6.1 设备支架或基座的选择应保证足够的强度。

6.2 设备支架或基座的焊接应固牢,清除焊渣后,应涂以防锈漆。

6.3 紧固件应为镀锌或具有其它金属镀层。

6.4 螺栓、螺母紧固后,其螺栓的螺纹应伸出螺母不少于2-3牙;采用钢板螺纹紧固时,螺栓旋紧后,其螺纹部分的深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的0.8倍。

6.5 设备紧固应设置弹簧垫圈及平垫圈,且弹簧垫圈应设在螺母一侧,平垫圈应设在紧固螺钉的二侧。

如采用二只螺母锁紧或其它锁紧装置时,可不设弹簧垫圈。

7、设备的接地、进线及接线7.1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及工作接地,应接到船体永久结构或与船体相焊接的基座或支架上,接地点应不易受到机械损伤和油水浸渍,专用接地接线柱(或板),不应固定在上层连续甲板以下的船壳板上;工作接地点位置的选择应考虑便于检修、维护。

工作接地不能与保护接地共用接地导体和螺栓。

且不得将设备的紧固螺栓作为工作接地的接地螺栓。

7.2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一般应设有专用接地导体。

如果设备直接紧固在船体金属结构或紧固在与船体有可靠电气连接的支架(或基座)上时,可利用设备的金属底脚进行接地。

7.3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接地,分高频接地和保护接地。

发信设备高频接地,应使用独立铜排。

接地铜排应以最短的路径(其长度应不超过1.5m,总接地电阻应不超过0.02Ω),将设备外壳与船体上的接地板连接。

7.4接地导体材料应用表面镀锡的纯铜多股软线,两端应设有接头。

接地导体截面积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单位mm2)7.5可携式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用铜导体的截面积:当电源线截面积大于16mm2时,应与电源线截面积相等;当电源线截面积小于或等于16mm2时,应为电源线截面积的二分之一,但不小于16m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