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 如何达到身心一致
萨提亚有哪五种沟通姿态?

萨提亚有哪五种沟通姿态?图片家庭沟通,有五种沟通类型,你是其中哪一种?五种家庭沟通剧-讨好型家庭 50%不管他们感觉什么或想什么,都说“是”-责备型家庭 30%不管他们感觉什么或想什么,都说“不是”-电脑型家庭 15%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对别人的感觉毫无反应-打岔型家庭 0.5%其行为表现似乎是、否、或感觉不存在-一致型家庭 4.5%人是真实的--1.讨好型-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言语——同意:"这都是我的错" ,"我想要让你高兴"-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 ,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 "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
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2.指责型-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
-言语——不同意:"你永远做不好任何事情" "你到底怎么搞的?" "都是你的错。
"-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
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3.超理智型-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
-语言——极端客观:使用抽象字眼及冗长的解释,-"什么事都与学术有关";-"我只关心事情合不合乎规定或正不正确"-"人一定要有理智"。
2021年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

维琴尼亚萨提亚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治疗大师,被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家庭治疗的哥伦布”。
今天给大家一些的知识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萨提亚沟通姿态一、讨好型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言语——同意"这都是我的错" ,"我想要让你高兴"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 ,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 "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
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萨提亚沟通姿态二、指责型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
言语——不同意"你永远做不好任何事情" "你到底怎么搞的" "都是你的错。
"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
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萨提亚沟通姿态三、超理智型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
语言——极端客观使用抽象字眼及冗长的解释、"什么事都与学术有关"、"我只关心事情合不合乎规定或正不正确"、"人一定要有理智"。
情绪——顽固、疏离"不论代价,人一定要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
"行为——威权十足顽固、不愿变更、举止合理化、操作固执刻板。
身体姿势——僵硬。
表情很优越(若有表情的话)。
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如何达到身心一致

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如何达到身心一致冲突似乎不可避免,尤其是亲密关系的人们之间,就更多见而棘手。
冲突往往跟双方在乎的事情有关系,跟我是不是被爱,是不是受到尊重有关。
不同的人,沟通模式也不同,这是理解他人也是理解自己的一把钥匙。
在介绍萨提亚学派的五种沟通模式前,先给个小背景:这个图是萨提亚派沟通模型总图。
后面解释那五种沟通模式,都从这个图生发而来。
但是前四种都各有缺陷,只有在第五种那里,自我、他人、情境三者才得统一,三者元素都有表达和展现,哪个都没有被压抑或无视。
现在看看,你是哪种吧。
1.讨好型占人群50%。
讨好别人,只有他人和环境,没有自己。
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言语:“都是我的错”、“我不值得”、“你喜欢怎么样?”“没事没事”。
比较典型时——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可能造成的身心反应——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
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2.指责型占人群30%。
攻击别人,只有自己和环境,没有他人。
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
言语——“都是你的错”、“你到底在搞什么?”、“你从来都没做对过”、“要是你….那就….”、“我完全没有错”。
比较典型时——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可能引起的身心反应——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
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3.超理智型人数较少,15%。
萨提亚沟通模式

你会怎么反应?
五种沟通姿态
沟通三要素
自我:我是否接触到自己的
感受与需求,并愿意为自己 表达与行动。
他人:我是否关心与接纳对
方的感受与需求,并愿意积极 倾听与探询。
情境:我是否注意到双方所处的环境与客观条件
,并愿意以对等协商的态度处理彼此所面临的问题 。
打岔型
内心独白:
“没有人关心这个。” “没有属于我的地方。” “我真不讨人喜欢。”
一致型
和谐 敞开(真实) 滋养 支持 脚踏实地 高自我价值 接纳自己与他人
如何做到表里一致
我们不一定每时每刻都能做到一致的反应,但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五种沟通姿态 ,允许自己从自动化模式转化到自由选择的模式
运用“冰山”来觉察自己
---Dr. John Banmen
Thank you!
Virginia Satir
“家庭治疗的哥伦布” “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师” “极端的人本主义者”
(1916-1988)
萨提亚模式的目标
更高的自尊感 更有选择能力 更自我负责任 更和谐一致
自在 自由 自主 自信
五种沟通姿态
五种沟通姿态
【沟通场景】 某天,你和老公要去参加一个婚礼,你精心挑选了一件漂亮
讨好型
内心独白:
“我不值一提。我不值得被爱。 “ 我应该永远对别人和颜悦色。 “我 决不能让别人生气。” “我不可以冒犯任何人。” “这全是我的错。”
指责型
内心独白:
“我是孤立而且不成功的。” “只有让别人听从我,我才是有价值的。 ”
超理智型
内心独白:
“我感到脆弱和孤立。” “一切都是学术的。” “一个人必须有才智。” “我不能表现出任何感受。”
如何练习萨提亚一致性沟通

一致性沟通是萨提亚模式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人际交往尤其是与他人搭建关系、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一致性沟通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
所谓的一致性沟通通俗的讲就是,在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感受和期待,同时也要关注到对方的观点、期待、渴望和感受,还要兼顾到当下的情景。
1、让自己处于爱和接纳的状态,在这里可以做个小练习,两个人一组,闭上眼睛,想象对面的人是你很重要的人,你爱他,你接纳他。
一分钟后,分享。
你可以感受到对方的爱和接纳吗?2、处理自己的情绪,一致性沟通的时候先把自己的情绪放下,不要带着情绪沟通;3、讲话尽量不指责,你可以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你不批评对方;不讨好,你可以表达你的关怀,但不需要压抑自己去关怀对方;不超理智,带着感情、感受去和对方沟通,而不是一味的讲道理;不打岔,不害怕,勇敢的表达你自己。
4、尽可能的关注到三个方面: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情境;5、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能力有限。
真正的人是有限的,接纳自己的有限,当你说不的时候不内疚,接纳他人的有限;6、学习冰山,尝试通过看一个人外在的言行看到他内在的想法、感受、期待和渴望;7、让别人认识真正的我、真实的我,而不是说服别人按照我的意愿去做事情。
一致性沟通不是说服的手段,当你们在一致性沟通的时候,你们是在真实的生命层面相遇,你可以真实的表达你自己,对方接不接受是对方的事情,不要以为你表达了对方就会满足你的需要。
当你一致性沟通时,不会引发对方的防卫性系统,这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沟通模式。
做一致性沟通的练习:7-8个人一组,利用团体的力量,选一个案主,确定处理的主题,如果是夫妻关系,案主是女的话,就可以选一个男的代表丈夫,摆三张椅子,夫妻面对面做好,按照上述的七个要点去沟通一个在生活中有冲突的场景。
妻子尝试对丈夫用一致性沟通,丈夫只需要聆听就可以了,不需要说话,去感受当你听到妻子这么说的时候你身体真实的感受,做完练习之后你可以给妻子反馈你的感受。
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如何达到身心一致.docx

冲突似乎不可避免,尤其是密关系的人之,就更多而棘手。
冲突往往跟双方在乎的事情有关系,跟我是不是被,是不是受到尊重有关。
不同的人,沟通模式也不同,是理解他人也是理解自己的一把匙。
在介提学派的五种沟通模式前,先个小背景:个是提派沟通模型。
后面解那五种沟通模式,都从个生而来。
但是前四种都各有缺陷,只有在第五种那里,自我、他人、情境三者才得一,三者元素都有表达和展,哪个都没有被抑或无。
在看看,你是哪种吧。
1.好型占人群 50%。
好人,只有他人和境,没有自己。
离自己生力的人或减自己因某些人所来的力。
言:“都是我的”、“我不得”、“你喜怎么?”“没事没事”。
比典型——情感:祈求: " 我很渺小 " , " 我很无助 ",求的表情与声音,弱的身体姿。
行::分的和善,道歉,求恕、解,哀求与乞怜,步。
内心感受: " 我一无是 " " 我得自己毫无价" 。
可能造成的身心反——心理反:神、抑郁、自向。
-躯体反:消化道不适、胃疾、心呕吐。
糖尿病,偏痛,便秘等。
2.指型占人群 30%。
攻人,只有自己和境,没有他人。
表明不是自己的,自己离力的威。
言——“都是你的”、“你到底在搞什么?”、“你从来都没做”、“要是你⋯ . 那就⋯ . ”、“我完全没有”。
比典型——情感:指: " 在里我是威。
"-行:攻:独裁、批、吹毛求疵。
-身体姿:很有力的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 " 我很孤和失" 。
-可能引起的身心反——心理反: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肌肉、背部酸痛。
循系障碍、高血、关炎、便秘、气喘等等。
3.超理智型人数较少, 15%。
压抑感觉,逃避感受。
只有情境,没有自己和他人。
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
-语言:总是客观的、引述规条和抽象的想法,使用冗长的解释、复杂的术语,避开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很少涉及与人有关的感受,常说:“人一定是要讲逻辑的”,“一切都应该是有科学依据的”,“人需要冷静”。
提高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效果的五种使用技巧

提高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效果的五种使用技巧家庭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促进个人和家庭的健康发展。
而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彼此,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然而,要想提高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效果,需要掌握一些使用技巧。
本文将介绍五种提高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效果的使用技巧。
1. 建立信任和安全感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中,建立信任和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成员需要感到自己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会受到批评或指责。
治疗师可以通过倾听、尊重和关注家庭成员的需求来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此外,治疗师还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以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2. 了解家庭系统了解家庭系统是提高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效果的关键。
治疗师需要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角色和互动模式,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通过观察和提问,治疗师可以获得关于家庭系统的信息,并帮助家庭成员认识到他们之间的互动模式对问题的影响。
3. 运用系统性思维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强调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
治疗师需要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体。
通过运用系统性思维,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认识到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治疗师还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发展系统性思维能力,以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够自行解决问题。
4. 引导家庭成员自我探索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中,治疗师的角色并不是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家庭成员自我探索。
治疗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反思,帮助家庭成员认识到他们自己的需求、价值观和目标,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治疗师还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发展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以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够持续改善家庭关系。
5. 培养积极的家庭氛围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强调积极的家庭氛围对治疗效果的重要性。
治疗师可以通过鼓励家庭成员表达欣赏和支持,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积极互动。
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如何达到身心一致

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如何达到身心一致人际沟通的3要素即自我、他人和情景,重点演示了人际沟通的5种模式即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及一致型,沟通是人们之间最常见的活动之一,是指人们之间进行信息及思想的传播。
沟通常常牵涉了几个方面: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信息内容,表示信息的方式,传达的渠道。
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
后用以泛指使两方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
情绪的觉察——人生中最漫长的旅程,是从头脑进入心,它是朝着一体,整合慈悲的转变之路。
学会如何体验情绪是这条路上你要面对的困难的任务之一。
《灵魂之心:情绪的觉察》讲述人生中最漫长的旅程,就是从头脑进入心灵,它是朝着一体、整合和慈悲的转变之路。
学会如何体验情绪是这条路上你要面对的最困难的任务之一。
许多人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即使是怒火冲天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生气;即使每天清晨都伴着悲痛醒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悲伤的。
很多人认为只有当强大的情绪之流在自己的生活中大爆发,打乱了正常的日常活动时,才能感受到情绪。
学习如何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平安相处,进而理解与接纳它们,是一个人成长与成熟的关键。
事实上,每一个负面情绪都是一面镜子,提醒我们接纳自己,活出真实的自己。
4.我们只是活在由自己的感官所塑造出来的主观世界(1)每个人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把资料摄入(摄入过程),感官的运用是主观的和有选择的,因为不能,亦不需要把所有资料捕捉。
(2)摄入的资料经由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过滤而决定其意义,亦因此能储留在脑中(编码过程)。
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是主观地形成的,故此,过滤出来的意义也是主观的。
(3)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用上述的方式一点—一滴地塑造出来,亦因此是主观的。
(4)我们只能用上述方式建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没有其它的方法。
(5)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主观的真实,或者相对的真实。
(6)每个人的世界都只是在他的脑里。
我们是凭大脑对世界的认知去处理每一件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如何达到身心一致
冲突似乎不可避免,尤其是亲密关系的人们之间,就更多见而棘手。
冲突往往跟双方在乎的事情有关系,跟我是不是被爱,是不是受到尊重有关。
不同的人,沟通模式也不同,这是理解他人也是理解自己的一把钥匙。
在介绍萨提亚学派的五种沟通模式前,先给个小背景:
这个图是萨提亚派沟通模型总图。
后面解释那五种沟通模式,都从这个图生发而来。
但是前四种都各有缺陷,只有在第五种那里,自我、他人、情境三者才得统一,三者元素都有表达和展现,哪个都没有被压抑或无视。
现在看看,你是哪种吧。
1.讨好型
占人群50%。
讨好别人,只有他人和环境,没有自己。
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言语:“都是我的错”、“我不值得”、“你喜欢怎么样?”“没事没事”。
比较典型时——
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可能造成的身心反应——
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
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2.指责型
占人群30%。
攻击别人,只有自己和环境,没有他人。
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
言语——“都是你的错”、“你到底在搞什么?”、“你从来都没做对过”、“要是你….那就….”、“我完全没有错”。
比较典型时——
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
可能引起的身心反应——
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
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3.超理智型
人数较少,15%。
压抑感觉,逃避感受。
只有情境,没有自己和他人。
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
-
语言:总是客观的、引述规条和抽象的想法,使用冗长的解释、复杂的术语,避开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很少涉及与人有关的感受,常说:“人一定是要讲逻辑的”,“一切都应该是有科学依据的”,“人需要冷静”。
比较典型时——
情绪:顽固、疏离:"不论代价,人一定要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
"-
行为:威权十足:顽固、不愿变更、举止合理化、操作固执刻板。
-
身体姿势:僵硬。
表情很优越(若有表情的话)。
-
内心感受:"我感到空虚与隔绝。
""我不能露出任何感觉。
"
可能的身心反应——
心理反应:强迫心理,社会性病态、社交退缩、固步自封。
-
躯体反应:内分泌疾病,癌症、血液病、心脏病、胸背痛。
4.打岔型
更少,占人群0.5%。
避重就轻,习惯闪躲。
自己、环境和他人都没有。
经常改变话题来分散注意力,不能专注在一件事上,避开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讲笑话、打断话题、辞不达意、不愿意真正去面对。
让别人在与自己的交往时分散注意力,也减轻自己对压力的关注,想让压力因素与自己保持距离。
-
言语:漫无主题:毫无道理,抓不到重点,随心所欲,随口表示,东拉西扯:"我自己也搞不清"。
比较典型时——
情绪:波动混乱,满不在乎,"我心不在焉。
"身体姿势特征是不停地在动。
-
行为:转移注意力:不恰当的举动、多动、忙碌、插嘴、打扰。
-
内心感受:"没有人当真在意。
""这里根本没有我说话的地方。
"-
可能造成的身心反应——
心理反应:不适当、不合情理、心态混乱。
-
躯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胃疾、眩晕、恶心、糖尿病、偏头痛、便秘。
5、一致型
一致型 4.5%。
重视自我、他人和情境,具有高自尊,内在和谐。
语言上带有感受、思维,可以表达自己的期待、愿望、不喜欢,是开放的,愿意聆听别人,相互分享,尊重自己、他人,也能顾及到环境。
认可压力的存在,正视自己处于压力之中,承担起自己在压力中的责任,为有效地应对压力而作出努力。
-
言语:尊重现实、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
情绪:稳定、乐观、开朗、自信-
行为:接纳压力和困难、应对投入、顾全大局、乐于助人。
-
内心感受:虽有时惶恐,但仍充满勇气和信心,有坚强的毅力,当时和事后心灵充满了坦然和安稳。
-
心理反应:合情合理、、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
躯体反应:全身放松、精神抖擞、健康、充满活力。
现以具体的家庭关系为情境,并列五种沟通模式,以期读者获得更感性的认知:
前面四种沟通模式,不论表现形式如何,内在的自我价值是都偏低的。
只有一致型的沟通模式,才是真正高自我价值,是欣赏他人,也悦纳自己的表现。
如何改变?
其实每种姿态都有各自有利的一面:指责姿态的人很自信;讨好姿态的人很善良;超理智的人理性强;打岔的人很灵活。
所以,要改变它们,并不需要全盘否定,而需要针对每种姿态加一些东西。
要想做到沟通的一致,首先做到自己的身心一致,内外在一致。
图示,解释了我们从不一致迈向一致的真相。
当我们在和应对外面的世界,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因为触动了我们在最早的关系模式中固化了、并可能已经沉入潜意识的情感、情绪,比如恐惧、不安全、不被认可、不被重视、破坏了关系等等,我们的身体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我们熟悉的防卫方式来保护我们自己,所以我们采用了指责、讨好、讲道理、打岔(有时逃避)这些不一致的沟通方式。
我们从我防卫到自我觉察,我们才有可能开放自己,开放所有的感官,自由地听、看、感、想、说,我们带着高的自我价值,能够活在当下,直接表达我们的想法,情绪和感受,表达我们的期待,同时带着好奇和同理心关心对方的内心世界,自己和他人的能量才可以自由的流动。
1.觉察自己、他人和情境
2.当与他人接触时,全神贯注
3.觉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讯息,呼吸、肌肉、表情等等
4.觉察他们的防卫
比如习惯于指责的朋友,在原先的模式中只关注自己,那么尝试着放下“自己指责的手指”,平息呼吸,用好奇和关心看看和你沟通的人有什么样的观点、感受和期望。
然后用一致的方式反馈给对方,通过不断的练习你会慢慢学会一致性的沟通。
对于指责的方式来说最重要的是练习关注、了解他人。
再看习惯讨好的朋友,关键是不要急着取悦他人,而是首先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感受,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拿出勇气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令人惊奇的是在萨提亚工作坊中,我们往往发现习惯讨好的朋友当尝试和自己的感受接触,他们已经感觉呼吸急促,浑身颤抖;更别说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好像积压多年的火山突然间快要爆发。
还未开口,已被强烈的情绪感受淹没……因为多少年来他们从来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而压抑忽略自己的感受。
所以对于讨好的沟通方式关键是觉察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虽然可能是困难的,可以从简单和信任的对象开始练习。
而超理智的方式呢,需要先后练习关注自己、关注别人的感受。
这也相当不容易,因为超理智是那么聪明,他们一不留神又开始讲道理,或罗列一大堆的数据、信息。
首先需要练习的是和自己的接触,再练习如何关注到别人的感受。
超理智,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直用脑袋,要多多用心,多用其他的感官,去听,去看,去感觉。
最困难的是打岔的方式,因为习惯了“活在别处”,这样回避了很多痛苦和不愉快。
要做到关注情境、自己、他人是何等不易,萨提亚的建议是从关注情境开始,学会观察所在的情境,也就是环境、气氛,当学会活在当下,才可能进入合自己接触,和他人联结。
所以对于打岔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
当然有些极端的打岔可能到了分裂的边缘,需要
接受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