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生物归纳总结易错点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三易错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三易错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三易错点汇总1.反射弧受损的分析方法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组成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受损,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

此类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损:由于神经冲动不能传到脊髓和大脑皮层,无感觉,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

(2)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神经冲动能传到脊髓并通过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有感觉,但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

(3)神经递质被阻断不能释放:神经冲动不能传到效应器,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

2. 有关“电流计偏转情况”(1)判断指针是否偏转及偏转的方向,要比较与电流计两极相连的神经膜电位情况:电位相同——指针不偏转;电位不同——指针由正电位偏向负电位。

(2)判断指针偏转次数,要分析与电流计两极相连的神经膜兴奋情况:两处神经膜都不兴奋——指针偏转0次;两处神经膜同步兴奋——指针偏转0次;两处神经膜不同步兴奋——指针偏转2次;只有一处兴奋——指针偏转1次。

3.有关“突触传递过程及异常”(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被重新吸收。

(2)异常情况:①若某种有毒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可能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②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导。

4.有关“动物激素调节”(1)激素及其分泌腺体分析①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②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

③体液调节并非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2)酶、神经递质、激素、载体及抗体①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降解,抗体发挥作用后,随时间推移也逐渐被降解;而酶、载体发挥作用后仍具有活性。

高中生物必修3易错易混知识归纳(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易错易混知识归纳(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易错易混知识归纳1.植物激素是指特定器官合成的有调控代谢活动的活性物质。

()【答案】×,植物激素是指一定部位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的调节物质。

2.高等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主要是指从上端向下端的方向运输。

()【答案】×,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

3.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接受阳光充足产生的生长素多,促进生长。

()【答案】×,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侧芽生长。

4.生长素作用具有双重性,浓度越低促进作用越明显,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答案】×,促进作用对应的浓度具有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浓度促进作用都降低。

5.茎的负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答案】×,茎的负向地性和向光性都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

6.生长素极性运输与横向运输的原因不同。

()【答案】√,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而横向运输则是由外因——单侧光等外界影响引起的。

7.高等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微量高效。

()【答案】×,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特定的分泌腺体。

8.乙烯和乙烯利都属于植物激素。

()【答案】×,乙烯属于植物激素,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9.造成植物疯长的恶苗病是由于植物本身产生了大量的赤霉素。

()【答案】×,恶苗病是由于植物感染了赤霉菌,赤霉菌产生了大量的赤霉素。

1.跳水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答案】×,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来完成的。

2.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 【答案】√,例如垂体包括神经垂体和腺垂体,腺垂体可以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3.只有神经细胞才会产生兴奋。

()【答案】×,效应器细胞,比如肌肉细胞也会产生兴奋。

高二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生物学作为高中必修科目的一部分,对于高二生物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些知识点容易混淆和理解错误。

本文将针对高二生物必修三中的易错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以帮助高中生在考试中避免犯错。

1. 遗传的规律遗传的三个规律分别为孟德尔的单因素遗传规律、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和孟德尔的二因素遗传规律。

最容易混淆的是单因素遗传规律和二因素遗传规律。

单因素遗传规律只涉及单个基因的表达和遗传,而二因素遗传规律则是两个基因同时参与遗传。

理解两者的差异对于理解后续的遗传原理至关重要。

2. 细胞生物的结构与功能高二生物必修三中,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一个重要且容易产生偏差的知识点。

细胞的核、质和细胞膜是细胞的基本结构,核内包含遗传物质,质是细胞内运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而细胞膜则是细胞的边界和物质交换的通道。

正确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助于理解生物学的其他相关知识。

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代谢中的两个重要过程。

然而,学生往往会混淆两者的概念和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有机物质的过程,而呼吸作用则是指生物体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理解两者的异同对于正确认识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4. 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学的前沿领域,但是也容易产生理解错误。

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以达到特定目的的技术,克隆技术则是在实验室中通过无性生殖复制生物个体。

两者都是针对生物遗传信息进行研究和操作的技术,但应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应用范围。

5. 进化与自然选择进化和自然选择是生物学中的核心概念,理解它们对于解析物种演化和适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进化是指生物种群的逐渐演化和变异,而自然选择则是适应环境和物种生存的机制。

正确理解进化和自然选择不仅有助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还为生物学的其他相关知识提供了基础。

高二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大全

高二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大全

高二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大全在学习高二生物必修三中,有一些知识点容易让同学们犯迷糊,这些知识点如果没有彻底理解,会严重影响同学们的考试成绩。

本文将列举出高二生物必修三中的三个易错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点。

1. DNA和RNA的区别DNA和RNA是生物分子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分子,它们都可以携带基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但在某些情况下,同学们很容易混淆它们之间的区别。

DNA是双链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酸嘌呤)组成。

DNA存在于细胞核中,主要起到存储遗传信息的作用。

RNA是单链结构,也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尿嘧啶)组成。

RNA分为mRNA、rRNA和tRNA等几种不同类型,其中mRNA主要负责编码蛋白质,rRNA和tRNA则参与蛋白质合成。

因此,同学们需要牢记DNA和RNA之间的不同之处,要能够准确区分它们的结构特点以及在细胞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2.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中极为重要的两个知识点,同学们需要明确它们各自的定义和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依赖。

细胞呼吸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细胞呼吸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是所有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依赖。

同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是细胞呼吸的前体,而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则是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的来源。

因此,同学们在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定义和作用的同时,还需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关系。

3. 节律现象和生物钟节律现象和生物钟都涉及到生物的生物学时间感应机制,但很容易被同学们混淆。

节律现象是生物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周期内,如24小时,显示的周期性的生理行为变化。

例如,人类的体温、心率、血压等都呈现出明显的生理节律现象。

2024年高二生物学必修三知识点易错点总结模版(二篇)

2024年高二生物学必修三知识点易错点总结模版(二篇)

2024年高二生物学必修三知识点易错点总结模版基因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依据人类需求,对生物的遗传特性进行精确设计和改造。

该技术通过体外DNA重组和基因转移手段,创造新的生物种类和产品,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基因工程的操作主要在DNA分子层面进行,因此也常被称为DNA重组技术。

在基因工程的操作原理中,基因重组技术是基础。

该技术的实施依赖于几种基本的分子工具: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这类酶主要来源于原核生物,能够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在特定位置切割磷酸二酯键,从而产生具有黏性末端或平末端的DNA片段。

2. DNA连接酶:包括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两种,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连接DNA片段的末端,形成完整的DNA分子。

与DNA 聚合酶不同,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DNA片段的末端。

3. 载体:在基因工程中,载体是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工具。

常用的载体如质粒,是一种环状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目的基因的获取:目的基因通常是指编码特定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可以通过直接分离或人工合成的方式获得。

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步骤涉及将目的基因与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元件组装成表达载体。

3. 目的基因的导入: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技术等。

4. 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插入并表达。

基因工程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植物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植物基因工程致力于开发抗虫、抗病、抗逆的转基因植物;动物基因工程则着眼于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等;基因治疗则是将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以治疗遗传性疾病。

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修改蛋白质的结构,实现对蛋白质功能的优化或创造全新的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不仅拓宽了基因工程的应用范围,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多满足生产和生活的蛋白质资源。

高二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篇一】1神经递质的传递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不是神经递质传递神经冲动既兴奋吗?抑制是什么?再说递质传递完后不就被分解了吗?不就抑制了吗?还使抑制什么?一个突触后膜上可能连接多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当一种前膜传递过来的递质使这个细胞兴奋的时候,也可能同时接受抑制作用递质。

举例: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一些神经细胞兴奋状态。

假如机体希望抑制这种激动状态,可能通过另外的反射路径释放抑制性递质,来控制这种情绪反应。

假如抑制递质缺少,可能引起疾病---比如帕金森综合征,因为体内多巴胺这种抑制递质含量减少,患者会发生不由自主地震颤而不能停止。

2狼在捕食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

这句话是错的。

为什么?我认为狼在捕食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单向的,虽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但实际上在完成某个反射活动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单向的.3人手被针刺后,会不由自主地迅速缩回来。

完成这个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存在于__________。

使手缩回来地效应器是_________因为是不自主收缩,所以是非条件反射,故神经中枢在脊髓,而效应器是手部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泪液汗液消化液是否属于体液?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但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另;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因为它们与外界相通。

5人体血液PH值过低或过高时会引起什么疾病吗?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各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生物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一旦紊乱,生物体就会呈现各种病的症状。

6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膝跳反射还有吗?针刺足部有感觉吗?脊椎是低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一些低级的生理活动比如膝跳反射还可以将信号传导大脑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胸部以下的脊椎还可以控制膝跳反射但因为无法将疼痛等信息传递到脑部所以针刺足部没有感觉.7能总结一些激素病:如甲亢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呆小症由于生长激素,还有哪些?能归纳一下,有简便的记忆方法吗?1.生长激素:幼年分泌不足缓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2.甲状腺激素:过多患甲亢;幼年分泌不足患呆小症(食物中缺碘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一大脖子病)3.胰岛素:分泌不足患糖尿病8高中生物中经常提到下丘脑哪些涉及到了它?和垂体怎样区分?下丘脑的功能的包括:调节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调节体温;调节体内水的平衡四;无机盐的调节下丘脑能分泌的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垂体能分泌的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促激素。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易错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易错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易错高二生物必修三是生物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章节包含了许多重要而易错的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该章节的易错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避免犯错。

1.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常常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类。

其中,点突变是常见的突变形式,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

同学们在学习基因突变时容易混淆不同类型的突变,尤其是错义和无义突变。

错义突变会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进而影响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而无义突变导致一个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变为终止密码子,使得蛋白质合成过程提前终止。

2. DNA复制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通过复制生成相同的复制体。

在该过程中,同学们容易疏忽掉DNA复制的顺序和方法。

正确的DNA复制过程应包括:解旋、配对、合成和连接四个步骤。

其中,解旋是指DNA双链分离,形成两个单链模板;配对是指以两个单链模板为基础,按照碱基互补规则形成新的DNA链;合成是指通过DNA聚合酶在模板链上合成新链;连接是指DNA链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新DNA分子。

3. 生物体的组成在学习生物体的组成时,同学们常常对细胞和组织的概念产生混淆。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组织是由一群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特化的单位。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而组织是细胞按照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常见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4. 遗传编码和表达了解遗传编码和表达是理解生物遗传规律的基础,但同学们在学习时常常对基因表达和遗传编码的概念产生困惑。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遗传编码指的是基因通过RNA和蛋白质表现出来的遗传特征。

基因表达是指DNA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进而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同学们应该明确基因编码和基因表达的区别,理解它们在生物遗传过程中的重要性。

5.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生物体分裂过程中的两种重要方式。

高二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归纳分享五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归纳分享五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概括分享五篇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1.细胞学说的创办者以及内容2.认识显微镜的发展史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4.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差别5.细胞膜的构造、构造特征 ( 流动性 ) 、功能特征 ( 选择透过性) 、功能6.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及功能7.细胞质的构成及成分8.细胞器的散布、构造及功能:双层膜:叶绿体、线粒体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无膜:核糖体、中心体9.细胞核的构造与功能10.被动运输的特色及经过此运输方式的分子有哪些11.简单扩散与易化扩散的差别12.主动运输的特色及经过此运输方式的分子有哪些13.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差别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1、神经调理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理的构造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觉器→传着迷经 ( 有神经节 ) →神经中枢→传入迷经→效应器 ( 还包含肌肉和腺体 )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喜悦传导神经元之间 ( 突触传导 )单向传导突触小泡 ( 递质 ) →突触前膜→突触空隙→突触后膜(有受体) →产生喜悦或克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理中枢、水均衡调理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保持身体均衡的作用大脑:调理机体活动的级中枢脊髓:调理机体活动的初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拥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想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 S 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能够看懂文字、听懂他人说话、但自己不会发言5、激素调理:由内分泌器官( 或细胞 ) 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理激素调理是体液调理的主要内容,体液调理还有CO2的调理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 —1.2g/L低于 0.8 g/L:低血糖症高于 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食品、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变三个去向: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变成脂肪蛋白质等克制8、血糖均衡的调理促使血糖浓度高升作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 B细胞分泌 ) ( 胰岛 A细胞分泌 )作用促使克制血糖浓度降低9、体温调理严寒刺激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开释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使细胞的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克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应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roversy and Compromise -- Compulsory Tri-mined Areas“大多数、往往、主要(很少)、通常、一般来说、几乎”:1、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单独一种激素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它们的相对浓度)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P72、体液调节往往是在神经系统的影响下进行的。

P173、主要的视区在大脑皮层枕叶的后部,主要的听区在颞叶的上部。

P294、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

人体主要依靠增加肌肉活动来增加热量。

P305、皮肤是主要散热器官。

P316、雄激素的主要成分是睾酮。

P457、孕激素主要作用表现在妊娠时抑制子宫的运动,并刺激乳房准备哺乳。

P458、当人的皮肤破损后,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

P489、细胞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

P5310、感染HIV以后,一般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8-10年)才发病。

P6011、艾滋病人往往很消瘦,可能出现痴呆。

P6012、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大,主要由动物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的。

P6413、种群数量通常在环境容纳量附近上下波动。

P8114、大多数种群呈非周期性波动,少数呈周期性波动。

P8215、一般来说,群落的层次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也越多。

P8516、大多数动物都只限于在1—2个层次上活动。

P8517、水生群落也有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氧气垂直分布决定的。

P8618、动植物残体的腐败、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底泥层。

P8619、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P8620、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很少是均匀的,沙漠里的灌木由于彼此竞争营养和水分倾向于均匀分布,但大多数群落中的生物都是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

P8621、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是森林、草原、荒漠和苔原。

P9122、北方针叶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主要由常绿针叶林组成,是世界木材主要产地。

P9122、草原几乎完全由禾本科植物和阔叶草本植物组成。

P9223、苔原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

P9324、地球现存群落大多处于顶级状态。

P9725、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腐食食物链为主,海洋反之。

P10126、一般来说,营养级位置越高,归属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能量就越少,当某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可能再维持另一个营养级存在了。

P10327、植物只能把照射到植物体上的太阳能的1%—2%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下来,而能量从植物到植食动物或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

P11028、大部分有机物是待生物死亡后被分解者降解为无机物的。

P11029、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使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互相协调,保持稳定。

P11630、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P11631、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将起主要作用。

P11732.、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生态系统达到稳态为止。

P11733、当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干扰,保持自身稳定。

P17“最、就是、只有、只能、任何、总是、都(有)、唯一、决定(于)、便会、绝不会、归根到底、凡是、必须”1、生长素的结构被阐明以后,人工合成了许多种类似的化合物,其中应用最广的是2、4DP82、现代耕作制度的一项改革是免耕法,就是用除草剂处理表土,抑制杂草的滋生,免去耕作程序,同时可以使作物收货后的残茬留在土壤表层。

P83、只有通过细致的生理协调过程,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P164、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使它们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少内环境的变化。

P165、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的传播。

P206、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时候,其电位变化总是一样的。

P227、反射中枢就是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反射弧吗中任何一个环节受损伤,发射活动都不能实现。

P248、全身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器官都有反射活动。

P249、所有反射活动的结果都有利于人和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P2510、当气温和周围物体温度接近体温时,辐射和对流都失去散热作用,只能靠蒸发散热。

P3111、35摄氏度以上出汗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

P3112、胰岛素是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P3913、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决定于血糖浓度。

P3914、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便会产生反应。

P4815、皮肤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

P4816、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分子标志,这个标志是每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的身份标识。

P50—51(虽然这句话是错的)17、任何一个能引发产生大量淋巴细胞的“非己”标志就是抗原。

P5218、当病原体侵入体内发生感染时,巨噬细胞便会吞噬入侵的病原体。

P5219、这些巨噬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一旦与人体中已经存在的淋巴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便会在其他因素辅助下,促使淋巴细胞分裂,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启动免疫应答。

P5220、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一种抗原的受体。

P5321、所有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但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

P5322、被动免疫就是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抗血清)而获得免疫力。

P5623、免疫功能受损,救命削弱了身体保卫自身免受许多致命感染和恶性疾病侵袭的能力。

P5924、艾滋病人往往很消瘦,可能出现痴呆。

P6025、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P6426、一定时间内,只要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就会增加。

(浙科版不考虑迁入和迁出)P6427、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大,主要由动物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的。

P6428、死亡才能保持种群遗传多样性,使种群不断适应环境。

P6429、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自然增长率。

P6430、任何种群都是由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的。

P6431、亚非拉国家都属于增长型年龄结构。

P6532、稳定型预示着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人口就会零增长(反过来就错,不是充要条件)P6533、种群密度大小是决定生物益或者害、狩猎或禁猎、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也是检查保护效果和防治效果、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

P6634、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型。

P6635、动物的领域行为、数目争夺树冠空间和根部空间所进行的竞争,以及沙漠植物争夺水分所进行的竞争,都能导致均匀分布。

P6636、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增长。

P7437、逻辑斯谛增长中K值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P7538、环境容纳量只代表种群数量的一个平均值。

P7839、任何波动只要在两个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相等就可称之为周期波动。

P7840、自然界任何生物的种群数量都不可能永远上升,也不可能永远下降,总是围绕着种群平衡密度上下波动。

P7941、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极端的温度和湿度。

P8042、群落就是各个物种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过程的产物。

P8243、树冠层对群落影响最大。

P8544、在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特有的动物栖息。

P8545、水生群落也有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氧气垂直分布决定的。

P8646、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很少是均匀的,沙漠里的灌木由于彼此竞争营养和水分倾向于均匀分布,但大多数群落中的生物都是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

P8647、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复杂的斑块性和镶嵌性,都是空间异质性的一种表现,后者就是指空间的非均一性。

P8648、群落的季节变化就是群落的季相。

P8749、研究生物活动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学问就是物候学。

P8750、北方针叶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主要由常绿针叶林组成,是世界木材主要产地。

P9151、温带落叶阔叶林最常见的树种有槭、山毛榉、椴、栎和柳等。

P9152、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

鹦鹉科鸟类和猿猴是其中特有动物。

P9153、沙漠植物和动物都能适应缺水环境,植物只有在有水时才发芽、开花和产生种子,如果不下雨这些植物就不生长。

动物在干旱季节不是进入夏眠就是进入冬眠,在极端干旱的天气,鸟类会停止筑巢,蜥蜴也不会再繁殖。

P6354、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只有那些能忍受强风吹袭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

P9355、苔原中最常见的动物是旅鼠、雪兔、驯鹿、北极狐、狼和白熊。

P9356、群落演替如果是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裸岩、沙丘和湖底开始,这种演替就是原生演替。

P9657、如果由于火灾,洪水和人为破坏把原有群落毁灭,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就是次生演替。

P9758、次生林就是原始森林被砍伐后通过次生演替而生长起来的森林。

P9759、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此时,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

这个状态就是顶级群落。

P9760、顶级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

P9761、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两种类型的食物链(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P10062、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机的现象就叫做生物放大。

P10163、DDT已污染了地球上所有生物。

P10164、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而苔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

P10365、一般来说,营养级位置越高,归属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能量就越少,当某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可能再维持另一个营养级存在了。

P10366、能量金字塔绝不会倒。

P10467、所有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直接或者间接依赖初级生产量为生,所以没有初级生产量就没有消费者和分解者,也就不会有生态系统。

P10668、次级生产量归根到底是要依靠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所产生的有机物质。

凡是异养生物(包括各种分解者)都是次级生产者。

P10769、不管是植食动物还是肉食动物,归根到底,所有动物都得依赖植物为生。

P10970、生态系统必须不断从外界输入能量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

P11071、植物只能把照射到植物体上的太阳能的1%—2%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下来,而能量从植物到植食动物或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

P11072、越是处在食物链高位的动物,其数量越少、生物量就越少、能量就越少。

正是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损失巨大,所以越是后面生产出来的东西,数量就越少,价值就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