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要连贯》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精品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精品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文章是不同类型的散文。

散文写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形散神也散”,文章不连贯、零碎散乱。

《语言要连贯》一课可以尝试将课文学习与写作结合起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式片段写作、语料学习及习作修改,掌握写作中“语言要连贯”的具体要求,并具体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2.树立作文表达连贯性、得体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半决赛孙颖莎对战伊藤美诚的视频。

2.文字链接“孙颖莎太厉害了!小小年纪,没想到第一次奥运之旅心态就如此稳!伊藤挑衅的笑容实在让人生气!我莎专治各种不服!小酒窝笑起来太可爱了!白白嫩嫩,好想捏一下!第二局3-9的劣势,面对对手的挑衅,孙颖莎依然沉着冷静。

从眼神就能看出,孙颖莎没怎么受到对手的影响,还是在专注地打好每一个球。

”请为以上微博内容补写一个“中心句”。

预设:这段话表述的内容很杂乱,没有中心,因此中心句很难写出来。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先来看一段材料。

二、方法引路(一)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并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的?写了哪些内容来表现话题?材料链接一: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他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

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枞随处可见。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实用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实用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实用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学内容: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句子连贯性的基本要求,学会运用关联词、指代词、重复词等使句子连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修改病句,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加流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注重语言表达连贯性的良好习惯,提高写作质量。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语言连贯的基本概念。语言连贯是指在书面表达中,句子与句子之间意思清晰、逻辑性强,使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文章内容。它是提高文章质量的关键因素,有助于表达思想和情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背影》为例,分析文章中句子连贯性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关联词、指代词等使文章语言表达流畅。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语言连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如何提高语言连贯性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关联词、指代词在句子连贯中的作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修改病句,提高句子连贯性。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语言连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修改句子使其更加流畅。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通过互相评改,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修改句子,提高语言连贯性。

语言要连贯》教案

语言要连贯》教案

语言要连贯》教案写作目标:1.明确语言连贯的要求。

2.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3.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的形成。

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连贯的基本规则与要求,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的形成。

教法与学法:教法:1.讲练结合法:老师讲授知识与学生练相结合。

2.讨论点拨法:在分析要领、修改典型作的时候,分组或全班讨论,老师相机点拨,得出共识。

学法:1.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修改,深入探究,从而明确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连贯。

2.品味、交换、练:展现杰出片断,交换阅读和写作心得。

课时放置:1课时讲授过程:一、导入写作,激趣引思。

文从字顺,表意连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语言能力。

“连接”是指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天然顺畅。

我们在作文时,只有做到语言的通畅连接,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心中的情绪。

别人也才能经由过程文章更好地相识我们。

今天,我们就来练如何使我们的作文语言愈加连接,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板书:语言要连接)二、写作形成阶段。

一)技法指引1.什么是作文语言的连接?1)语言的连贯是写作的基本要求,那么语言连贯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意思?同桌讨论,举手回答,教师归纳:连贯,就是表达要明白、通畅。

即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脉络清晰,文笔顺畅,语序合理,呼应自然,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2)病例展示。

阅读下面一段话,分析其不合理的地方,并指出合理的顺序。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

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

④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⑤那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总结:有“大海”有“月亮”,就应该考虑按空间顺序来描写,可以按照从天上的“月亮”到地上的“大海”再到“海滩”的次序。

因此合理的顺序应为:⑤④①③②。

《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综合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鲜腴.(yú)濒.临(bīn)倔.强(jué)B.游逛.(guàng)残垣.(yuán)臼.齿(jiù)C.婆娑.(suō)蹒.跚(pán)虬.枝(qiú)D.邪祟.(suì)际.遇(jī)秀颀.(qí)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狼籍琐屑局促井然有致B.辟邪倦怠松懈不折不挠C.遏制交卸捶炼触目伤怀D.疾驰黝黑星辰坦荡如底3.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跑”“千米”“非常”“哪里”“关于”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词、量词、副词、代词、介词。

B.“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5月16日上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活动举行。

D.“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座好看的玻璃房”中的“是”是此句的谓语。

4.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

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②可以改编成散文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④可以改编成小说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②①④③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背影》语言平实,饱含感情,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

“我”从年轻的时候就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关爱。

B.《白杨礼赞》的作者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

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

C.《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自身生命”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其次,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时,对如何运用过渡词语、重复关键词等技巧还不是很熟练。这说明我在讲解这些方法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此外,课堂氛围的调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我也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发表观点时,语言表达不够连贯。这提醒我在今后的课堂中,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讨论中学会如何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我觉得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回顾。通过有效的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语言要连贯》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都很积极,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和改进。
首先,关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我意识到需要更生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语言连贯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使用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语言连贯在写作中的作用。
-在学习使文章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时,列举具体实例,如“此外”、“然而”、“因此”等过渡词语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重复关键词来强化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
(1)如何运用过渡词语、重复关键词等方法使文章语言表达连贯;
(2)调整句子结构,使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3)在实际写作中,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文章的质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通过修改练习,学生能够将所学技巧应用于实际,提高写作中的语言连贯性。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克服在写作中句子和段落之间逻辑关系处理的难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明确如何使用连贯技巧。
-指导学生识别文章中的不连贯点,并提供修改策略,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流畅性。
-鼓励学生在保持语言连贯的基础上,发挥个人创造性,形成有特色的写作风格,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创新与连贯。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难点,设计个性化的指导方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语言连贯的核心知识。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围绕《语言要连贯》这一主题展开,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他们对于过渡词的运用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的写作练习中,我发现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我们共同去改进和完善。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连贯技巧进行有效沟通;2.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分析范文及修改练习,提高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组织篇章、安排内容的逻辑性;3.加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并评价文章的连贯美;4.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在写作中尝试创新表达,形成个人独特的写作风格。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难点2:解释说明如何使用“此外”、“然而”、“因此”等过渡词,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使用。
-难点3: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分析彼此的写作练习,学会识别和指出文章中语言不连贯的部分,并提出改进意见。
直接输出: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掌握并运用使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 Nhomakorabea如过渡词、重复关键词、合理安排句子顺序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统编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统编版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专题之《语言要连贯》【课标分析】1.多角度地视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写作时注意语言连贯,不仅有助于学生处理好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也可以让文章整体思路清楚,结构流畅完整。

3.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视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4.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5.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6.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教材分析】《语言要连贯》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写作内容,这一单元《背影》《白杨礼赞》《散文两篇》《昆明的雨》都是散文,散文写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形散神也散”,文章不连贯,零碎散乱。

“语言要连贯”,看起来与阅读部分的内容关系不大,实际上有着潜伏的联系。

教师不妨利用阅读学习和随堂练笔,让学生明确“什么叫连贯”,体会不同的“语言连贯”。

例如,《白杨礼赞》的一些段落,沿着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逻辑思路,用关联词和相同的句式表情达意,这是一种连贯。

又如,《我为什么而活着》由总到分,以清楚结构来保证文章的整体性,这又是一种连贯。

再如,《昆明的雨》中的一些段落,环绕着一个话题信笔写去,看似疏松,却又不离话题本身,这也是一种连贯。

这样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教学,注意发挥大作文和随堂片段写作的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学情分析】通过写作训练和阅读积累,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厘清文章思路和行文结构的基础,但准确把握的文章思路和和结构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尤其是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思路不够清楚,文章结构散乱,要我们进行指点。

语言要连贯教案

语言要连贯教案

语言要连贯教案教案主题:提高学生语言连贯性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过渡词和短语来连接句子和段落,使语言更加连贯。

2. 提高学生写作和口语表达的流畅度和连贯性。

3. 培养学生注意语言连贯性的意识,并应用于实际语言运用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份包含不同类型过渡词和短语的教材,如:首先、其次、然后、此外、另外、相反、例如、因此等。

2. 学生写作或口语表达的例句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教师向学生解释语言连贯性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个例子,如:当我们交流时,如果句子和段落之间没有明确的连接,听众或读者就会难以理解,也会影响整个表达的流畅度和连贯性。

2.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如何使语言更加连贯。

Step 2: 介绍过渡词和短语1. 教师向学生介绍过渡词和短语的作用,即连接句子和段落的关键词或短语。

2. 通过教材上的例子和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过渡词和短语的用法,如:提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词(首先、然后、最后)、添加相关信息的过渡短语(此外、另外)、点明因果关系的过渡词(因此、所以)等。

Step 3: 练习语言连贯性的写作和口语表达1. 学生分组进行写作或口语练习。

每组从教材的例句中选择一个主题,如“我的周末活动”或“我喜欢的电影”。

2. 学生使用过渡词和短语来连接句子和段落,使语言更加连贯。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词,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

3.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或口语表达。

教师鼓励学生注意他人的语言连贯性,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Step 4: 分享和评价1.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改善语言连贯性的经验和技巧,并给予他们一些建议。

2. 教师总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如:缺乏过渡词和短语的使用、重复使用相同的连接词等。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进行评价,并鼓励他们在日常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继续注意和改善语言连贯性。

Step 5: 总结和反思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这节课的重点和要点,确保学生对语言连贯性的概念和应用有清晰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写作目标:1.明确语言连贯的要求。

2.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3.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的形成。

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连贯的基本规则与要求,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的形成。

教法与学法:教法:1.讲练结合法:老师讲授知识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2.讨论点拨法:在分析要领、修改典型习作的时候,分组或全班讨论,老师相机点拨,得出共识。

3.对比赏析法:分析习作问题,赏析佳作范文,加深学生印象。

学法:1.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修改,深入探究,从而明确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连贯。

2.品味、交流、练习:展示精彩片段,交流阅读和写作心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写作,激趣引思。

文从字顺,表意连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语言能力。

“连贯”是指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自然顺畅。

我们在作文时,只有做到语言的通顺连贯,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心中的情感。

别人也才能通过文章更好地了解我们。

今天,我们就来练习如何使我们的作文语言更加连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板书:语言要连贯)二、写作形成阶段。

(一)技法指引1.什么是作文语言的连贯?(1)语言的连贯是写作的基本要求,那么语言连贯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意思?同桌讨论,举手回答,教师归纳:连贯,就是表达要明白、通畅。

即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脉络清晰,文笔顺畅,语序合理,呼应自然,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2)病例展示。

阅读下面一段话,分析其不合理的地方,并指出合理的顺序。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

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

④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⑤那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总结:有“大海”有“月亮”,就应该考虑按空间顺序来描写,可以按照从天上的“月亮”到地上的“大海”再到“海滩”的次序。

因此合理的顺序应为:⑤④①③②。

2.作文时如何才能做到语言连贯呢?(1)统一的话题。

所谓统一的话题就是前后句陈述对象应保持一致。

(大屏幕展示)_______________。

当你逐渐走近,才发现,喇嘛庙并不在山顶上,而仍然在平平坦坦的草地上。

空缺处应填上下面哪一项才能做到话题统一呢?A.从远处看,山顶上的喇嘛庙显得那么高大醒目B.从远处看,山顶上隐隐约约坐落着一座喇嘛庙C.从远处看,小小的喇嘛庙真真切切地坐落在山顶上D.从远处看,在山顶上明显地有一座小小的喇嘛庙学生交流,讨论,师生共同明确:从后边的句子看,中心旬是“喇嘛庙并不在山顶上”。

话题是喇嘛庙在哪儿,陈述对象是喇嘛庙。

只有C项的陈述对象是喇嘛庙,别的陈述对象是山顶上,只能选C才能做到前后话题统一。

(2)统一的情境。

所谓统一的情境就是说前后描写事物的色彩、声音、气势、供围、情调等都应该是一致的。

(大屏幕展示)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山里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使得三峡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

于是,在青色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心上面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

_________________。

在空白处填人下面哪一项才能使语言连贯呢?A.长江后浪催前浪,轰轰烈烈地流向远方B.长江平静而缓慢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C.长江像一条五彩的带子在夕阳里显得悠悠飘飘,变得如此驯良D.长江像一条巨蟒,翻滚着,呼啸而去学生自主分析,合作交流,师生明确:前面描写的青色黄昏三峡中的长江是平静的,只有江心一线是发亮的,其余全被两岸峭壁的倒影所遮掩。

A、D两项声势情大,气势磅礴,显然不符。

C项色彩太绚丽,与上文“青色”的黄昏不一致,只有B项的情境才与上文的情调一致,且行文上前后照应。

(3)统一的分类。

所谓统一的分类就是分类标准应一致,同一类的事物应放在一起。

(大屏幕展示)天山连绵几千里,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

_________________。

在空白处应填入哪一项才能语言连贯呢?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学生交流,讨论,师生共同明确:A项中高山、深谷是一类,草原、湖泊不是一类,森林、溪流也不是一类,只有B项的事物分类才是合理的统一的。

(4)合乎逻辑。

所谓合乎逻辑就是合乎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性或某种工艺过程的先后程序。

(大屏幕展示)武汉曹祥泰(店名)生产的月饼,一向以 ______________而享誉全国。

在空白处填哪项才能使语言连贯呢?A.香甜可口、选料精细、工艺精湛、配方科学B.配方科学、选料精细、工艺精湛、香甜可口C.工艺精湛、配方科学、香甜可口、选料精细D.选料精细、香甜可口、配方科学、工艺精湛学生交流,讨论,师生共同明确:从月饼制作的工艺过程来看,应是先配方,再选料,再工艺,最后才能是口感。

应选B项。

(5)合乎顺序。

所谓合乎顺序即说话写文章时要有一定顺序,或时间先后顺序,或空间、高低、远近顺序。

(大屏幕展示)晚上月亮非常好,她挂在中天,虽说只有半边,但她一样地把柔和清澈的光辉洒遍了人间。

清溪乡的__________通通蒙在一望无涯的洁白朦胧的轻纱薄绢里。

选哪项才能使语言连贯呢?①竹木②草垛③山峰④篙笆⑤田畴⑥屋宇A.②①④⑥⑤③B.②④⑥③①⑤C.③⑤①④⑥②D.③①⑤⑥④②学生交流,讨论,师生共同明确:从高到低应是山峰③、竹木①,从远到近应是田畴⑤、屋宇⑥、篙笆④、草垛②,应选D项。

教师小结,强调要点:总而言之,要使语言连贯,应前后照应,做到“三统”“两合”。

(二)佳作赏析1.大屏幕展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段落:师生交流分析作者是如何来流畅介绍捕鸟的过程的。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学生交流,讨论,师生共同赏析归纳:这段话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按照捕鸟的先后顺序,准确运用动词“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把整个捕鸟过程介绍得清晰明白,富有层次语序连贯而严密,绝不能任意调换。

2.大屏幕展示《故宫博物院》中的段落:讨论分析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太和殿的。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师生讨论总结:这部分作者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先介绍正中的朱漆方台,然后立足于此,介绍上面的金漆雕龙宝座、背后的雕龙屏、两旁的蟠龙金柱,再立足于蟠龙金柱,依次介绍殿顶、中央、周围等。

作者准确使用方位词,句与句之间衔接紧密、脉络清晰、文笔顺畅、语序合理,准确、完整地向人们介绍了太和殿。

(三)小试牛刀,尝试写作条理清晰,语言连贯地向老师同学们介绍自己房间的布置。

1.学生自行构思,写作。

2.小组内交流,推荐班内交流,其他同学补充后教师点评。

三、佳作展示阶段。

1.思路点拨。

题目一: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点拨重写。

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

爸爸工作出色,经常在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

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

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资料,就马上查阅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终于把机器修好了。

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班了都在惦记工作。

爸爸花很多时间陪家人。

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

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

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

【点拨】(1)先浏览这段文字,看看写的内容是否保持了话题的统可一。

可以加一个中心句来统领整段话。

(2)调整句子间不合理的顺序。

比如,可以把具体的例子放在要表达的观点后面,“爸爸单位……把机器修好了”应该放在“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班了都在惦记工作”的后面,这就是调整句子的顺序。

(3)重写时,可以补充一些关联词、提示性语句、过渡句等,使句子之间衔接自然。

题目二: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根据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点拨】(1)除了题目中提到的事情,还可以写组装玩具、洗涤衣服、打扫屋子等。

(2)要把做事的过程写出来,让人了解你是怎么做的。

(3)写清楚做事的顺序,保持前后叙述的连贯性。

2.就其中任一个片段训练,在小组中探究、交流、合作,准备小组展示,选出较成功的片段,班内交流研讨。

3.师生点评,汇总修改意见。

4.全班一起修改一个或几个较为成功的片段,集体形成佳作四、总结提高阶段。

1.盘点写作方法。

2.交流此次写作的体验。

3.教师小结: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不仅要表达得清晰准确,更要连贯畅达。

作文时,我们要保持话题的统一,否则主语变换多,句子便不连贯。

记叙时不仅要合理运用各种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还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衔接过渡,句子间的照应关系,如问答、句式、修辞、关联词语等。

只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能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地写作了。

4.作业:根据下面提示作文。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

以《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例文:《节日》山的这边:高楼林立,金碧辉煌,繁华喧闹;山的那边:低屋破瓦,杂草丛生,荒凉冷清。

山这边的孩子,身着名牌,背着鲜亮的书包,认真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山那边的孩子,打着补丁,扛着古旧的锄头,盼望有一天可以走出大山。

山这边孩子的节日:买礼物,吃大餐,看电影,去游乐场……从几十上百元的玩具到时尚的衣帽,从精美的画册彩笔到电子游戏机,他们在这一天的愿望都可以满足,但他们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山那边孩子的节日:和平时的日子一样,在大山的陪伴下,啃着窝头,吃着咸菜,唯一不同的可能是书包里多两个煮鸡蛋。

他们在这一天也会感到快乐和幸福,但似乎也缺少点什么。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有一些不理想,有一些不完美。

有了舒适的生活条件,可能会少一些心灵的健康和快乐;有了精神的富裕,却少了些物质的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