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要连贯》教案(部编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精品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文章是不同类型的散文。
散文写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形散神也散”,文章不连贯、零碎散乱。
《语言要连贯》一课可以尝试将课文学习与写作结合起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式片段写作、语料学习及习作修改,掌握写作中“语言要连贯”的具体要求,并具体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2.树立作文表达连贯性、得体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半决赛孙颖莎对战伊藤美诚的视频。
2.文字链接“孙颖莎太厉害了!小小年纪,没想到第一次奥运之旅心态就如此稳!伊藤挑衅的笑容实在让人生气!我莎专治各种不服!小酒窝笑起来太可爱了!白白嫩嫩,好想捏一下!第二局3-9的劣势,面对对手的挑衅,孙颖莎依然沉着冷静。
从眼神就能看出,孙颖莎没怎么受到对手的影响,还是在专注地打好每一个球。
”请为以上微博内容补写一个“中心句”。
预设:这段话表述的内容很杂乱,没有中心,因此中心句很难写出来。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先来看一段材料。
二、方法引路(一)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并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的?写了哪些内容来表现话题?材料链接一: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他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
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枞随处可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巧用关联词、提示语、过渡语等,保持句间的连贯。
2.进行段落写作,通过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保持段落的整体连贯。
3.进行片断写作,通过围绕中心合理安排顺序,保持段落间的连贯。
【教学流程】一、导入图片,激发兴趣:图片展示——国庆短信,重庆“山海”奇观国庆期间的“人山人海”频频刷爆朋友圈,看得让人瑟瑟发抖。
作为旅游热门城市,超大的人流量让重庆再一次“火”了起来。
解放碑、磁器口、洪崖洞(图片展示“人山人海”):汹涌的人潮,也把“重庆多宠游客”推上了热搜。
重庆市公安局国庆期间多次发布“温馨提示”,请广大市民把更多空间留给外地游客。
市民们纷纷表示,愿为外地游客“腾”出一座城(图片展示)。
二、语言要连贯:围绕中心,保持话题一致重庆为何如此之“火”?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
(图片展示网红打卡地:洪崖洞、千厮门大桥、李子坝轻轨、磁器口、火锅、酸辣粉、解放碑、长江索道……)小伙伴们,请用一句话来简要介绍,重庆到底“火”在哪里?老师先来说两个:我觉得重庆“火”在它的轻轨既可上天,也可入地(展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一边听,一边录入内容(关键词句)。
示例生一:重庆火在它的火锅色香味俱全,让外地游客十分喜欢。
生二:重庆的酸辣粉麻辣鲜香,让人欲罢不能。
生三:重庆的洪崖洞晚上灯火通明,夜景很美。
生四:重庆的轻轨本身具有艺术感,轻轨站之间也有很多壁画。
生五:重庆靠江,晚上夜景五彩斑斓,绚烂夺目。
生六:我觉得重庆的轻轨很便利,市民都爱乘坐(明确:这是轻轨的作用,不是它的特色)生七:重庆是座3D魔幻城市,错综复杂的高楼大厦以及各种架桥,让人惊叹不已。
……我们不妨一起来朗读一下大家合作而成的这段介绍。
读完这段介绍后,有没有同学发现问题?生:发现这些内容语言不连贯,句子与句子之间连接不紧密。
2.哪些句子并没有围绕着重庆“火”这一特点呢?我们一起来修改一下。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基本要求。
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3.引起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生活德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意识的注意写作连贯。
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语言表达不仅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必要手段,更是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完美体现。
谁也不愿意和一个说话颠三倒四、东拉西扯的人聊天,正如老师们也不愿意看一篇语言前后不一致、逻辑混乱的文章一样。
这时,语言的连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认识连贯1、什么是连贯?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材料分析:“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
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
像慈母拍着将睡去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问题:请同学们反复阅读上述材料,说一说上述材料有什么问题?自己在草稿纸上试着修改。
回答:顺序不合理,不通顺。
修改后:“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
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它轻轻地拍着石岸,像慈母拍着将睡去的婴儿似的。
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
2、如何多角度地做到在写作中语言连贯?(1)首先应该保持话题统一例如《昆明的雨》中写昆明菌子极多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①最多也最便宜的牛肝菌;②比牛肝菌略贵的青头菌;③菌中之王,味道鲜浓,无可方比的鸡土枞菌;④中吃不中看的干巴菌;⑤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问题:在这一段作者主要在些写什么?作者还讲述了一个在火车上的故事,偏题了吗?为什么?回答:写昆明的菌子这个故事不偏题,是通过这个故事来体现鸡枞的珍贵。
(2)要有合理的顺序例如前面出现的“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
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语言要连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写作时是否遇到过文章表达不清晰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使文章语言更加连贯。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语言连贯”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分析课文中句子连贯的范例,学会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通过课堂实践,提高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语言连贯性的能力。
举例解释:
-重点讲解如何运用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但是、然而”等,使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
-分析课文中经典句子连贯范例,如使用指代词“这、那、其”等,使句子之间的指代关系清晰;
-通过实例展示重复词的运用,如重复关键名词、动词等,增强文章语言的连贯性。
在案例分析时,我选取了课文中的一些典型句子,让学生们分析其连贯性。这个环节的效果不错,学生们能够指出句子中使用的关联词和指代词,并理解它们在句子连贯中的作用。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分析时仍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还不够牢固。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是今天课程的亮点。学生们在分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写作中的语言连贯性。在实验操作环节,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改写句子,这样的实践操作让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有了更深的体会。不过,我也观察到,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
部编本八上语文写作《 语言要连贯》

收回思绪,站在列祖列宗的墓前,我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烧一柱香。在清明节这伟大的节日里,你们就是不朽的忠魂!
赏析(篇末,表达了对中华民族脊梁的缅怀。点明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以说,本文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精神。本文以简洁而醒目的“节日”为标题,尽陈自己的丰富积淀和深刻感悟,成就了一篇美文。在有限的考场时间内,能构架出语言如此流畅的文章,实属难得。本文引用古诗词,不仅表现屈原美好的品德,更带领读者品味浓厚的民族节日气息;诗化的语言,将人物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然流畅、含蓄隽永
赏析 (开篇用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来点题,此节日是—清明节。接着尽陈自己的丰富积淀和深刻感悟。)
思绪纷飞,抵达汨罗江畔不朽的堤岸,听屈大夫低沉地哀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不悔!”世态炎凉,统治黑暗,污浊的现实中容不下屈原挺直的身躯,只有汨罗江滔滔巨浪才能读懂屈大夫千疮百孔的心灵。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阅读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节保持连贯。
范文欣赏
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漫漫哀思,悠悠伤怀,在这凄冷的节日里,迷惘的思绪如缕缕凉风吹拂到杏花村外.酒家的店后,定是一片荒凉的坟墓,那里屹立着民族的魂魄.缥缈如烟的细雨,为这凄清的节日披上一层伤感而又销魂的挽衣。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田家炳中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

作文语言要连贯一、激趣导入围观朋友圈大家来找茬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
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
像慈母拍着将睡去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案。
读一读下面的语段,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生:最后一句话没有主语生:我认为语言不是很连贯师:好,看来大家一致认为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问题,也就是在语段的表达上衔接不够紧密,也就是刚刚那位同学所说的,语言不够连贯。
同学们,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使用语言。
如何准确地表达语言,才能让对方正确地理解呢?今天,就让我们先从“语言要连贯”入手,学习如何连贯地表情达意。
(师板书:语言要连贯)学习目标: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基本要求;掌握使“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二、知识讲解1.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什么叫连贯?2.请生回答:预设(书本上的句子)连贯就是从句子逻辑关系角度提出的要求。
3.师:从句子逻辑角度,说得通俗易懂些,平时我们说话的时候,什么叫连贯?是不是说话不卡壳就是连贯?显然不是,那究竟何为连贯?我们一起来看。
展示PPT:连贯: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二、方法导航1.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段文字,来探究一下语言连贯的方法。
师PPT展示文字: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此外,课堂氛围的调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我也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发表观点时,语言表达不够连贯。这提醒我在今后的课堂中,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讨论中学会如何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我觉得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回顾。通过有效的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语言要连贯》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都很积极,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和改进。
首先,关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我意识到需要更生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语言连贯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使用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语言连贯在写作中的作用。
-在学习使文章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时,列举具体实例,如“此外”、“然而”、“因此”等过渡词语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重复关键词来强化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
(1)如何运用过渡词语、重复关键词等方法使文章语言表达连贯;
(2)调整句子结构,使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3)在实际写作中,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文章的质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克服在写作中句子和段落之间逻辑关系处理的难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明确如何使用连贯技巧。
-指导学生识别文章中的不连贯点,并提供修改策略,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流畅性。
-鼓励学生在保持语言连贯的基础上,发挥个人创造性,形成有特色的写作风格,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创新与连贯。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难点,设计个性化的指导方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语言连贯的核心知识。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围绕《语言要连贯》这一主题展开,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他们对于过渡词的运用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的写作练习中,我发现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我们共同去改进和完善。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连贯技巧进行有效沟通;2.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分析范文及修改练习,提高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组织篇章、安排内容的逻辑性;3.加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并评价文章的连贯美;4.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在写作中尝试创新表达,形成个人独特的写作风格。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难点2:解释说明如何使用“此外”、“然而”、“因此”等过渡词,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使用。
-难点3: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分析彼此的写作练习,学会识别和指出文章中语言不连贯的部分,并提出改进意见。
直接输出: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掌握并运用使语言连贯的方法和技巧 Nhomakorabea如过渡词、重复关键词、合理安排句子顺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使学生说话和写作时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
2.在写作时做到语言连贯。
教学方法
引导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写文章和说话一样,不能颠三倒四,要语言连贯,衔接紧密,前后照应。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几种方法。
二、探究语言连贯的方法
1.要保持话题的统一。
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一个中心。
例如《昆明的雨》中写菌子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牛肝菌、青头菌、鸡、干巴菌、鸡油菌等,还穿插了一个坐火车采鸡的笑话。
虽然内容不少,但都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表述角度要一致。
在写作的过程中,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或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地点转移的空间顺序的角
度,或按照人称的角度,只要表述角度前后一致了,语言才会连贯。
例如下面一段文字:“他出生在江南水乡一个书香门第,5岁时就在私塾读书,12岁时适逢辛亥革命,便又进了新式学堂,他父亲送他到欧洲留学时刚满18岁,他的学问正是在褶皱新旧冲突、中西融合的文化背景下造成的。
”这段文字前后都是从“他”的角度叙事的,只有“他父亲送他到欧洲留学时刚满18岁”一句转换了陈述对象,从“他父亲”的角度叙述,应改为“刚满18岁被他父亲送到欧洲留学”就连贯了。
3.要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
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提示语或过渡语,可以帮我们衔接句子。
例如《我为什么而活着》中“我寻找爱情”一段,作者用“首先”“其次”“最后”这些提示语,由主到次地表明追求爱情的原因。
三、写作文题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
以《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要求:1.选一个具体的节日,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还可以是其他节日。
2.除了描写节日的场面,还应该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
3.注意句子间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四、佳作欣赏
节日
在一阵阵爆竹声中,一阵阵欢歌笑语中,我们终于迎来了春节!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
家家张灯结彩,街面上修饰一新,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爸爸妈妈也早早地把家里布置一新,置办了年货,我眨着幸福的眼睛,穿着新衣服在大衣柜镜子前照来照去,真是美极了!
大年三十,爸爸领着我把鲜红的对联贴在院门上,那喜庆的金字映衬得我家满院都生辉了。
最温馨的是除夕晚上,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香气四溢的年夜饭,心中感到是那样的温暖,看着异彩纷呈的春晚节目……
吃完年夜饭,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出去放烟花。
哥哥打开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
只听“啪啪啪”几声,一条火龙直冲云霄,一朵美丽的“菊花”开放了。
它们五彩缤纷,一会儿变红、变黄;一会儿变绿、变青;一会儿变蓝、变紫。
一朵朵烟花有的像银蛇飞舞,有的如金光四溅,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如孔雀开屏……真是美丽极了。
这时,姐姐又拿起一个“大花炮”,平放在地面上,用打火机点燃。
“轰”的一声,它也飞向深蓝的夜空。
它时而像一朵娇艳的红牡丹,时而如一朵美丽的大黄菊,时而似一朵动人的紫罗兰。
大年初一上午,亲戚朋友们都赶来拜年了。
大家相互问候,热闹非凡。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爷大娘还给我压岁钱了呢!中午时分,亲戚朋友们欢聚一堂,大家平时难得见上一面,和他们在一起吃饭真是高兴极了!餐桌上摆满各色美食,鸡、鸭、鱼、肉丰盛极了,还有我最爱吃的鱼香肉丝呢!大家举杯同庆,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
大家都提议拍张合影留作纪念吧,爸爸拿起照相机拍照,大家立刻欢笑起来,大声喊道:“茄子!”镜头里映出一张张充满笑容的脸庞……
晚上,在美丽的月光下,我和姐姐们一起点燃了手中的烟花,顿时就喷出了美丽的火花,漂亮极了!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听着一阵阵火花声,别提有多开心了!
崭新的一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让我们从现在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增加一份动力,收获满满的喜悦!
点评:文章围绕着春节期间放烟花、拜年等有趣的几件事情,表达了小作者节日的感受,抒写了小作者喜悦的心情,衔接自然,语言连贯。
特别是放烟花的场面描写,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
可见小作者写作功底不错。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