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插上丰富想象的翅膀

合集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放飞想象的翅膀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放飞想象的翅膀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放飞想象的翅膀教案标题:让心灵自由翱翔——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引言:在当今多元化、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教案旨在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让他们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3. 帮助学生认识到想象力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4. 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准备:1. 材料:白板、彩笔、图片、故事书籍等;2. 视频资源:与主题相关的短片或动画;3. 教具:毛绒玩具、椅子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创设情境(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想象力相关的图片,如飞翔的鸟、行星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步骤二:讨论与分享(10分钟)教师以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对想象力有何了解?想象力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依次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

步骤三:故事分享(15分钟)教师选择一本有关想象力的故事书籍,或者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想象力的重要性。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让学生思考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四:展示想象力实践(15分钟)教师播放一则与梦想或想象力相关的短片或动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分析主人公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展示出自己独特的想象力。

步骤五:小组活动(20分钟)教师分组让学生合作展开小组活动,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想象的主题,如创造理想的家、未来交通工具等,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通过合作讨论,设计并分享他们的作品。

步骤六:展示与反思(15分钟)每个小组成员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的作品和分享创作过程。

教师在展示过程中提问学生,让他们解释自己的设计理念。

微课《插上想象的翅膀》PPT课件

微课《插上想象的翅膀》PPT课件

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提示:想一想,这样的开头,接着会怎么样, 发生些什么。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蚯蚓造出一座座宫 殿,彩虹给自己织件五彩衣,小鸟唱出动听 的乐曲,小树不断汲取养分,一直往上长, 往上长,往上长……
2.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春天到了,小草学 会了生长,百花学会了开放,种子学会了发 芽,油菜花在太阳底下闪着金光,燕子开始 在檐下做窝……万物都在做它最容易做的事。
设问
月亮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学发光吗?白 天它觉得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 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 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它学会 的是不断变化。
水开始学习流动。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 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往低处流……
反复
三个“往低处流”,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水最擅 长的流动方式。
雪原来是天上的水珠,它在空中遇到冷空气,就变成了
六个瓣的雪花,它从天空慢慢悠悠的飘落到地面上,让大地 变成一片银白色。它觉得很好玩,于是每年冬天都来玩。
猫头鹰刚开始不知道学什么好,真的要睡觉吗?白天的
时候,它觉的很好,晚上的时候,它觉的主意不好,所以猫 头鹰只有夜里出来捉耗子,白天睡觉,于是猫头鹰就学会了 夜象技法——修辞法
太阳开始学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它也 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ɡōnɡ)。譬(pì) 如说唱歌,它粗糙(cāo) 的声音,把这个敏(mǐn) 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拟人
把太阳当作一个可爱又聪明的孩子 来写,让人读起来觉得生动贴切。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微课
插上想象的翅膀
有人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 想不到的。可见,具有丰富的想象 力多么重要。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授课教师:尚论鸳授课班级:新六龙班【教学目标】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⑵让学生掌握想象作文的要点;【重、难点】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的想象作文。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讨论法【教学对象】新六龙班【教学用具】教案、ppt、白板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从前有个画家,画了一幅画,上面是一家当时人们想都不敢想的飞机,但是后人真的造出了和画上一模一样的飞机。

为什么这位画家在当时能画出这样一幅画呢?对了,就说明这位画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其实,不光画画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作文也是如此。

一位作家曾说过:“一个会回忆,会联想,会想象的人,才是会构思的人。

”由此可见,想象对我们学习、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写好想象作文,会提高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会成为我们一生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

下面,老师先考察一下你们的观察力:从下列词语中,各挑出一个字,连成一句古诗。

不远万里舍近求远高瞻远瞩低声下气各抒己见不约而同异口同声诗句:远近高低各不同二、知识呈现想象作文就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再用凝炼的笔触表现出来。

它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因为它不是写已经发生的或看到的现实生活,而是想象出来的。

那么,怎样写好想象作文呢?(一)、确定好文章中心任何想象作文都不是为了想象而想象,总是要寄托我们的美好愿望。

想象作文与纪实作文一样,也有明确的主旨,可以对诚实、勇敢、无私等品质加以褒扬,也可以对虚假、胆怯、自私、贪婪等不良行为予以鞭挞、抨击;可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和理想;也可以表达自己对科学和生活的热爱等等。

(二)、要大胆想象写想象作文,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要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想象得越新颖,越出人意料,写出来就会越有新意。

比如《神笔马良》一文,作者就大胆想象出马良要为穷人画画,感动了神仙。

因而他得到了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

他用这支神笔为穷人谋幸福,并惩罚了贪官。

怎样激发学生想象力

怎样激发学生想象力

怎样激发学生想象力想象力并非全然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训练,而我们在教学时,要怎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呢?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怎样激发学生想象力的资料,一起来看看吧!怎样激发学生想象力一、充实表象内容,丰富想象基础。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

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

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深刻。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

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

1.学会观察叶圣陶先生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

假如不以观察为依据,也就无从谈起想象的作用。

”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世界,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古迹,引导学生观察东升的红日、秋日的田野,欣赏悦耳的音乐、迷人的图画等等,使他们增加头脑里的表象储备,为想象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2.重视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想象的活动始终是对感觉与知觉所给予的那些材料的改造,想象力是在过去知觉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形象的创造力。

丰富的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

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和想象,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终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

二、营造氛围,着力渲染。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应,进入或悲或喜,或叹或愕的动情状态,产生情感共鸣。

培养想象力的四个方法

培养想象力的四个方法

培养想象力的四个方法1(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培养想象力的四个方法想象是创造的闸门,想象是飞翔的翅膀,想象是炫动的舞台。

现代化建设需要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要人才最突出的特点是想象力丰富,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想象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及其思维发展的规律,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国家造就一大批需要的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以下谈谈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四种方法。

一,假设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引发学生的奇思妙想,例如:“假如世界上没有太阳,我们将会怎样”“假如鱼离开了水,它会怎么样”“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假如你在森林中迷了路,你会怎能么办”这些,能够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孩子们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

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想象,在教学中出可以运用来引发想象。

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便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假想:没有地球会怎能样破坏了环境怎么样我们能进行生活和学习吗我们还能生存吗一下子,学生们的兴致很高,课堂充满了积极性,学生的思维也给就调动起来了。

二,猜想法猜想法:就是对一个问题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推理活动。

例如:星期五,你放学回家,远远地你看到你家的烟囱在冒烟,你是不是一下子便会引起你许多的猜想:烟囱为什么会昌烟妈妈在干什么是不是在给我做好吃的呢她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呢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猜想法来引导学生的想象,如《少年闰土》中写到闰土与“我“见面后的语言对话,大量运用了省略号,我便引导学生:这些省略号说明闰土有说不完倒不尽的无穷远尽的稀奇事,只好用省略号代替,那么,这些省略号表示些什么稀奇事呢我便要求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学生兴头十足地进行猜测,很快就根据闰土所生活在地方,可能有的童年趣事,把一个个省略号变成了许许多多的具体内容。

插上想象的翅膀_小学作文

插上想象的翅膀_小学作文

插上想象的翅膀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插上想象的翅膀,感谢您的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作文600字【一】在我们的大人理解中,想象是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幻想,是对不可能实现事物的幻想。

是许多人不屑一顾的无任何意义的东西,但就是这种在人们潜意识中不可能实现的白日梦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无可代替的位置。

想象,它在不同的角色中有不同的使命。

但在他们的脑海中刚刚形成的幻想却经常被人们毫不留情的打破,化作粉末飘洒在空中永无再生的机会。

但那些愚蠢的人们永远都不会知道,没有了想象,他们的生活便会变得黯淡;没有了想象,他们便会失去生活唯一的指向标;没有了想象,他们便会永远的达不到生活的高端;失去了想象,他们便会在黑暗中感到迷茫将会永恒的踏不上幸福的阶梯。

迷茫的人们啊,请你们醒醒吧!谁说想象便是白日梦?谁说处在幻想中的人是可悲的?请你们回首看看吧!那些在人们的心中的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心中不也有过幻想吗?他们不也想象过吗?如果瓦特没有想象出开水壶,怎么会有资本主义的蒸汽时代呢?如果没有富兰克林对雷电的幻想,又怎么会有现代社的电气时代呢?如果牛顿,贝尔没有大胆的去想象,难道我们能够实现千里眼,顺风耳的梦想吗?各位,想象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生命带来了希望。

但是,我们千万的想象,只是为人类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开了一座又一座的荒,可是荒后的耕种还需一个一个去做,所以请你们废除老旧的观念,插上想象的翅膀,用奇妙的色彩,用丰富的想象力去为我们的祖国母亲开垦荒山,让她青春永驻吧!插上想象的翅膀作文600字【二】我所畅想的未来世界的汽车是这样的: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自动更换颜色或者增加图案,汽车内部里有隔音装置和音响,可以自动播放各种音乐,在汽车内部的各个角落都有各种各样的按钮,每个按钮都有不同的作用,最让人感到兴奋的是这种汽车从车尾排放出来的废气将自动转化为空气,真是既舒适又环保。

星期天,我和爸爸坐上车去兜风,我站在车旁轻轻的按下了车身旁的红色按钮,车子立刻就变成了耀眼的红色,这时爸爸走过来打开了车门,我坐了进去,瞬间车外嘈杂的声音变消失,取代的是车内飘出的悦耳的音乐,车子开动了,尾部在不停地排放废气,不过没关系,在它的发动机里有一个小型的太阳能芯片,在晴天时可以收集阳光,在排放废气时利用平时储存的太阳能再把废气转化为空气。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三年级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三年级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三年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想象力的概念,认识到想象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想象力的概念和作用2. 想象力的培养方法3. 想象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想象力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培养想象力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2. 学具:彩色笔、绘画纸、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想象力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想象力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想象力的重要性。

3. 想象力培养方法:介绍一些培养想象力的方法,如阅读、绘画、写作等。

4. 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一些想象力训练的小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 想象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想象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插上想象的翅膀2. 主题:想象力的重要性3. 副培养想象力,激发创新精神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想象力的作文,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2. 让学生进行一些想象力训练的小游戏,巩固课堂所学。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引导学生将想象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想象力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培养想象力的方法,并将想象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课件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课件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教学材料:
•提供一些有空白细节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填充
•提供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填充
•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帽子、手套、面具等,让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热身活动:
1.让学生观看一段短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一些简单的物品,但是经过想象力的发挥变成了有趣的物品。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是怎么变成有趣的呢?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想象力让它们变得更有趣呢?
主要活动:
1.让学生看一些有空白细节的图片,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填充这些细节。

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这张图片里的人在干什么?”、“这个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等等。

2.提供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填充。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地点、情节等等,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一个有趣的故事。

3.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帽子、手套、面具等,让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表演中的角色、情节等等,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一个有趣的表演。

结束活动:
1.让学生分享他们创造出来的故事和表演。

可以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2.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想象力对于创造力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扩展活动:
1.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其他有趣的故事和表演,并与同学分享。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想象力,如在阅读、写作、绘画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学生插上丰富想象的翅膀
所谓想象,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的思考。

古今中外人士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形容想象甚至到了“人类如果缺乏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一样”的程度。

可是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

《新课标2012》针对此积弊,旗帜鲜明地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地请老师管住自己的嘴,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新鲜空气,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便拥有了一片自由想象的广阔天空。

一、朗读课文时给予丰富的想象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课文录音我们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甚至拍案叫绝。

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的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一想?在老师朗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把握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

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
就无从谈起。

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读畅、读情、读境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与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

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尽相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

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

二、质疑解惑时给予展开丰富的想象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熟能无惑?”由此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

”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上想象的余地。

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

于是乎出现了这样的事:某地老师在上《小小的船》时画了一个月牙状的东西,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说法,豆芽、眉毛、镰刀等不一而同。

但最后这位老师却说:“不,这是小船。

”听课者无不哗然。

试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大胆质
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为一个个的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人?所幸的是,不久后的今天,“让老师自己管闭嘴!”“放手让学生大胆质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起来;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

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就活跃了。

三、综合性学习时给予丰富的想象
综合性学习,作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要的一个项目,第一次正式被写入《新课标》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

”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新教材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将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留给学生一片丰富想象的空间。

综合性学习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就决定了它
的学习方式也是多样化的。

例如,在学习第二组课文(识字2)中,我们可以以“我爱我家”,这个综合性题目为主,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小活动:“看电视”通过交流、询问、了解家庭故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照片的故事”以一张或一组家庭照片为引子,与家人进行交流,了解家人的生活经历,并把它说成一段话;“我帮妈妈做家务”则是模拟了一种生活情景,由几组同学进行模拟、交流,再在班级内进行分角色表演等。

很显然,这些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已给学生留出了丰富想象的余地。

学生在有选择的基础上再进行上述活动时,将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或小组查找姿料、设计汇报成果的形式、安排观察的时间和方式、并组织pk赛和交流……这样在各个环节中,学生的想象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于是乎,展示活动成果时,小品、相声、说学逗唱、表演等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不一而足……无一不让人感到惊讶!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出色表现,彻底打消了从前老师们不敢放手的顾虑,因为他们已经看到放手后的学生,不但没有“走不动”或“走样”了,反而走得更扎实,更精彩!因为在感兴趣活动的指引下,由于老师的放手,反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于没有了老师的限制,反而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了。

总之,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我们应着眼发展学生的未来,认真进行教学反思,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进行下去,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能
真正给学生插上一双丰富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中尽情自由翱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