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卡拉瓦乔在西方美术史上的艺术创新 西方美术史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卡拉瓦乔在西方美术史上的艺术创新

【简要说明】卡拉瓦乔是西方绘画现实主义艺术的开拓者,是挥舞长剑披荆斩棘的骑士,不循规蹈矩、不屈于传统是他的信条。本论文将基于卡拉瓦乔的生平和人物性格,结合他的具体作品及其特点,对卡拉瓦乔的艺术创新在艺术技巧和艺术精神两大方面进行有层次的探讨,并评价其在西方美术史上的艺术影响。

【关键词】卡拉瓦乔;艺术创新;艺术技巧;艺术精神;艺术影响

一、卡拉瓦乔的生平及性格

16世纪末,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1571年~1610年)生于意大利北部一个名叫卡拉瓦乔的小镇,在他很小的时候,祖父以及父亲的生命双双被瘟疫夺走,成年后他又失去了母亲,为贫困所迫的他背井离乡,投入米兰画家西蒙·佩特扎洛的门下学习绘画,4年后结束了师徒关系。20岁时他移居罗马,一个对于一个天赋异禀的人来说可以解决生计、实现理想的城市。这是在梵蒂冈高墙环绕、装饰华丽的红衣主教宫殿之外的,另一个罗马,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人群散发着汗味,到处是陈年酸酒、老蒜头与无家可归的孤儿,游手好闲的士兵转瞬偷走你的钱包,甚至割破你的喉咙。还有乞丐,卖艺者,耍杂耍的,骗子,娼妓,数以千计各色的人在腐朽的Ortaccio红灯区游荡。就是在这里,在这样的罗马城中,卡拉瓦乔担任一个知名画家的助手,他衣衫褴褛,贫病交加,生活在艺术圈的边缘,住着廉价的房屋,与其它潦倒画家夜夜笙歌不醉不归,依靠自身的才智和声誉整天惹事生非、游荡滋事。

直到90年代后半期,他开始独立工作,有几幅画被画商卖给重要的艺术赞助人蒙第枢机主教,名声渐起。之后的几年,卡拉瓦乔住进蒙第枢机主教的宅邸,在此他接触到大量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及当代各类名人,并由此开始接受公共艺术订件。《圣马太殉道》、《召唤使徒马太》、《圣保罗的皈依》等大幅油画即于此创作,它们确立了卡拉瓦乔的艺术地位和对整个欧洲美术的贡献。

但是那个年代,意大利危机四伏,天主教反动势力强大,再加上卡拉瓦乔青少年时期养成的暴躁性格,使得卡拉瓦乔的艺术生涯坎坷多舛。正像他的名字一样,他有着米开朗基罗一样的倔强、达·芬奇一样的傲慢,由于年轻时深受乡绅恶霸的迫害,他经常身挟利刃,一旦有人找“麻烦”就对其“放血”,他曾多次与人发生冲突而致人伤害,为防通缉他曾逃亡于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并在那里作短暂的逗留。1610年7月18日,已得到教皇特赦的卡拉瓦乔,在回程中,倒在了埃尔科莱港的碧海烈日下,年仅39岁。

无疑,卡拉瓦乔的作品令人惊叹,但是这些冲击传统、独具风格的作品也引来了更大的争议,当时的艺术界,特别是“古典主义”、“样式主义”和“学院主义”等派别对卡拉瓦乔的绘画大加讽刺和批判,称画中的人物是“粗野的自然人”、“缺乏形象的崇高,也没有美感”。许多向卡拉瓦乔预订画作的教堂也因为卡拉瓦乔的作品过于反传统而多次拒绝收下它们,原因自然是他把“神”画得平凡、粗俗,不符合“美”和“神圣”的原则。他的仇敌、同时代的罗马画家乔万尼·巴格里昂在《艺术家列传》中称其“画作被邪恶人士极度推崇”。早期另一位传记作者焦万·贝洛里则批评他的绘画风格“太过自然主义”。亦有人说卡拉瓦乔只满足于“恐怖和丑陋,罪孽的肮脏”。但是显然,这些诋毁和怀疑都没能阻止卡拉瓦乔在现实主义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

卡拉瓦乔可以说是个个性十足的艺术家,他的画作质地粗糙,层层覆盖,仿佛掺了沙子,画作中埋下大片深沉的阴影,隐约契合他暴躁易怒的性格。或许,父母的早逝、幼年离家的孤独,成为他阴郁不安、浪掷生命的因子。他活在一对又一对矛盾之中:光明与黑暗,圣洁

与污秽,激奋与颓丧,粗野与细腻,热情与冷漠,崇高与堕落,哪一面都是卡拉瓦乔,哪一面都有神秘诱人的风采。他厌恶那些循规蹈矩的人们,厌恶那些庸常的艺术表现。他要挥洒,他要奔越。正如他笔下那些鲜红艳绿浓黑土棕的色彩,卡拉瓦乔的人生华艳颓废:他描绘瓜果乐器花叶,以凝视青春和肉欲之美;他创作神圣宗教主题,却潜藏凡俗和暴力;他与权贵言语折冲,在街市与人拔剑相向,莽撞性格时生事端;画里画外,教廷与市井、声誉与流亡、暗影与强光相交相融……

他是个天才,同时也是个凶手、疯子。他能够为艺术史翻开新一页与这一切密切相关。

二、卡拉瓦乔在艺术技巧上的创新

卡拉瓦乔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激进的写实主义,兼具近乎物理上精确的观察和生动甚至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画法(暗色调主义或暗绘风格)。在卡拉瓦乔手中,这种新风格是达到真实性和灵性的工具。卡拉瓦乔的艺术是以深刻的生活真实性和强烈的光影效果为特质的。

1、写实主义

(1)忠于画面真实性

卡拉瓦乔作品中的人物肖像具有极高的写实性技巧,他注重捕捉人物的精神气质与性格特征,并进行个性化表现;静物画则追求细腻、真实和严谨的风格,质感、空间感极强。卡拉瓦乔艺术最大的特点便是这种忠实地描摩自然而不管人们认为美不美的画法,所以人们称他为“自然主义”或“写实主义”画家,即使在表现宗教题材的绘画中,他也突破性的尽最大努力去使古老的经文中的人物看起来更加真实、更加可感可触,连他所用的明暗方法也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他的光线并不使身体看起来优美而柔和,却是那样执拗而忠实地把整个奇异的场面突现出来。由于这种近乎残酷的写实主张,他甚至拒绝画生活没有的事物。他一生可贵之处,便在于艺术的真实,他一再强调“要很好的模仿自然”,他和传统的古典主义绘画的最主要分歧也就在这里,他敢于不加粉饰的去描绘现实生活,他抛开假仁慈、抛开虚假的美,如实的作画。

《水果篮》

卡拉瓦乔的作品《水果篮》便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水果篮》是他早期的代表作,据史料考证,这是美术史上的第一幅静物画。这明晰而结实的轮廓;这单纯而质朴的光线;这

鲜明而实在的苹果、葡萄、柠檬、无花果、竹蓝、叶子、干枯的叶子,以及这如实刻画的苹果上的虫子眼;不仅标明了静物完全可以成为独立的绘画主题而存在,也标明了卡拉瓦乔与传统的追求理想化的理念格格不入的率真与写实精神。在他看来,不论是静物、人物还是其他实物,都是自然的客体,因此,他总是以自然本身为依据,如实地反映真实世界,而把前人的一切规范和模式抛在一边。

《圣母之死》

人物画中的《圣母之死》也是个极端的例子。为了还原死亡的圣母形象的真实性,卡拉瓦乔从医生那里借来一具溺死的妓女的尸体,并完全按照他的所见作画,没有加任何的修饰,好像这幅画根本就不是以宗教为题材的。英国明星学者西门·舒曼在艺术纪录片《匠心》中分析:“这是我见过的关于圣母之死最富感染力的作品,圣徒们十分悲伤,聚在床前低垂着头,抹大拉的玛丽亚悲痛欲绝。这里人们表现出来的悲痛对应的是一场真正的死亡,而非不朽,不管圣母去了什么地方,反正她离开了我们。只此一点,就足以令我们哀悼了。”显然,若不是卡拉瓦乔作画的极强真实性,这幅画不会具有此般感染力。这一切在前人之中恐怕无法想象。

卡拉瓦乔的绘画形成了自己新颖独到的写实主义表现形式与风格,他始终忠于画面真实性。那段时期,文艺复兴风格支配着意大利画坛,但艺术家们却已失去了文艺复兴盛期的崇高品质和大师风范,一味地追求优雅、华丽与完美,每幅作品几乎均是参考前人,而不是从真实生活中的观察得到灵感,带来的作品只是千篇一律。而卡拉瓦乔则是完全摆脱了这种匠人格调的先驱者,坚定地对这种单调传统的做法说不,以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所见为对象进行写实性的描绘。

(2)突出人物心理活动

卡拉瓦乔的画作也符合心理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即注重通过人物的表情、肢体动作、所处的位置、画面中光线的处理等来表达人物的内在情感,使画面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使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