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结课论文-毕加索
毕加索绘画风格研究

毕加索绘画风格研究张茜曲車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摘要:巴勃罗•毕加索是西方现代派绘画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立体派的创始人。
九十二岁长寿的他在作品数量上多达37000件,包含了油画、素描、版画和平版画等。
他的作品对整个20世纪及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有 着深远的影响,并在世界艺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继承和发展了塞尚的思想并创造了立体画派,不断革新自 己对艺术创作的解读。
在他的艺术生涯里,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在20世纪里诸多绘画风格的演变过程,他是时 代的见证人也同时为反抗暴力和世界和平做出了毕生的努力。
本文将从毕加索的每个绘画时期不同的风格及 作品出发,解读他对绘画风格和艺术思想的探索与创造。
关键词:毕加索艺术特色风格创新中图分类号J 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4-0058-02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的马加拉,父亲是 一位美术教师,自幼受到父母熏陶使得他从小就热爱绘 画,先后进入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
他的 艺术作品及创新精神对现代西方艺术的发展有着巨大的 影响,推动了世界艺术的发展进程。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 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在卢浮宫的画家。
一生 绘画风格多变,充满了创造力,凭着对艺术的一腔热血,不 断探索新的思路,不断变换着新的表现手法,最终创造了 属于那个时代辉煌的成就。
在他传奇的一生里最大的成就是在绘画风格和绘画 手法方面总是能够不停地开拓。
毕加索绘画重点强调着 丰富的造型、奇特的构图、色彩与线条的运用,他的作品 和生活没有特定的统一、连续和稳定。
童年时期的他常蹲 在沙堆一旁创作自己的作品,几个小时,一点也不感到孤 独,慢慢长大的他独立创作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毕加索从 小极其罕有的艺术禀赋得到初现。
在斗牛场目睹了一场 惊心动魄的斗牛比赛后,8岁的毕加索绘画出一幅《马背上 的斗牛士》惊煞众人;13岁以惊人的速度提前完成了绘画 基础中的所有课程,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已经能真实地再 现了所描绘的对象,对光影的巧妙处理,神秘的色彩,让 人称道。
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

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他是20世纪视觉艺术方面最有独创性、最全面、最强有力的人物。
他的一生画风多变,从忧郁的蓝色到多情的玫瑰色,再变回新古典主义,接着又变成超现实主义,他的每一次风格变化都引起画坛一片惊奇,他也都取得成功。
他的作品对西方的艺术流派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1881年10月25日,西班牙马拉加一位图画教师的妻子产下一个浑身青紫的男婴,助产士以为这是个死胎,便撂在桌子上忙着照料产妇去了。
幸亏他的叔叔,当地有名的布拉斯科医生及时赶到,他经验丰富,判定婴儿并没死去,便立即着手抢救。
过了好一阵子,婴儿才脱离窒息状态,“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开始呼吸人世间的气息。
这个被宣判为死婴的孩子便是后来举世闻名的艺术家——毕加索。
毕加索来到世界上不久,便显露出他与绘画艺术的天然渊源。
据说小毕加索学会的第一个音节就是“匹兹”,毕加索好像是在向母亲索要一支铅笔,以便用它涂涂画画,小毕加索的确很早就喜欢用笔在纸上画一些纠缠不清的螺旋形。
毕加索常在父亲的画室找乐趣,一次他父亲嫌他太吵闹,给了他一张纸和一支笔,任由他胡乱涂画,可不一会,他竟完成了一幅“作品”,递给父亲,等待夸奖。
他父亲看着纸上潦乱的线条,不知是何物,小毕加索居然发音含混地告诉父亲这是一块小甜饼。
自然,小时候对毕加索影响最深的是他的父亲。
他看到儿子对画画很有兴趣,就对他进行训练,先教他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接下来让毕加索学会吃苦,练习基本功。
毕加索常常坐在父亲的画室,一边认真观察一边认真画画,画坏了从头再来。
他的画在父亲的指导下和靠着自己的勤奋进步很大。
毕加索6岁那年,他被父亲送进马拉加最好的一所公立学校读书。
毕加索此时对绘画艺术的兴趣与日俱增,同时他对普通教育的反感和抵制情绪也在与日俱增。
他对学校安排的课程总是打不起精神去学,作业马马虎虎,能逃则逃,考试能躲则躲。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学院:南信院专业班级 : 模具设计与制造姓名:许鸿旭学号:21261P40毕加索——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问起他创作的秘诀时,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多数画家在创造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后,就不再改变了,特别是当他们的作品受到人们的欣赏时更是这样。
随着艺术家的年岁增长,他们的绘画虽然也在变,可是变化不会很大了。
而毕加索却像一位终生没有找到他的特殊艺术风格的画家,千方百计寻找完美的手法来表达他那不平静的心灵。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
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
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
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
蓝色时期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
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个时期的作品背景蓝,人物蓝,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的作品。
美术鉴赏论文 (2)

毕加索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摘要本文主要从毕加索生平的一些大事记、艺术成就以及作品风格等来论述其对后世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但对艺术发展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让艺术达到了一定的巅峰,而且让许多人受益匪浅;本文还着重分析了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亚维农的少女》;通过以上各种方面,让大家充分认识其影响的深远。
关键词:事迹成就风格作品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
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是现代艺术(抽象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一、生平大事记1889年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1897年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1907年画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1950年获列宁和平奖章;1957年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二、艺术成就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
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他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
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西方美术史结业论文西方美术史结业论文

西方美术史结业论文主题:偶遇《黄色基督》邂逅保罗高更摘要:一个学期的美术之旅即将结束,通过课上老师的介绍和课后的资料查找,让我对西方美术长廊里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塑和五彩斑斓的画卷有了浓厚的兴趣。
而我最喜欢的是十七世纪荷兰最重要的风景诗人雷斯达尔。
他的风景画给人一种浑厚的力量,雄伟的气势,闪烁的光影,让我深深着迷。
关键词:黄色基督→保罗·高更→后映像派→后映像派三杰一个学期的美术之旅即将结束,通过课上老师的介绍讲解和自己课后的资料查找搜集,让我对西方美术长廊里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塑和五彩斑斓的画卷有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从古希腊、古罗马的美术讲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直至欧洲十九世纪的美术,不仅有米隆的《掷铁饼者》、多纳太罗的《大卫》,还有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伦勃朗的《夜巡》、荷加斯的《伯爵夫人之死》…但是给我影响最深的不是广为人知的《最后的晚餐》,也不是价值连城的《维纳斯的诞生》,也不是那神秘的《蒙娜丽莎》而是那充满历史文化底蕴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后映像派别名画尤其是从邂逅《黄色基督》开始。
或许它们不是最伟大的作品,但总能显示出一种浑厚的力量,雄伟的气势,闪烁的光影,让我深深着迷,倘佯在后印象派的美丽长河之中,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传奇的世界。
一 .邂逅《黄色基督》故事那是一个连阳光也显得懒懒的下午,或许因为一天的学习让人感到有些疲倦,又或许是有一个令我怦然心动的事物出现的原因。
懒懒的趴在桌子上看着老师的课件一页一页的翻过。
直到出现,浓重的色彩、大胆的轮廓线以及简约的造型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
简介油画《黄色基督》,以其平铺的块面、浓重的色彩、大胆的轮廓线以及简约的造型,反映出高更“综合主义”绘画的风格特点。
整个画面被前景的人物、十字架的垂直立柱以及顶端的水平横木所支撑。
田野、天空及十字架的道道条状的形,与妇女及树木图像圆转起伏的曲线,产生鲜明对比;那平直延展的形,与圆曲封闭的形,形成强烈的对照。
所有物象都统一于一种明快而简约的图形中。
画和平鸽的毕加索作文

画和平鸽的毕加索作文画和平鸽的毕加索作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画和平鸽的毕加索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毕加索生在西班牙,成名却在世界的艺术之都巴黎,他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画派的杰出代表。
中国很多人知道毕加索的名字,是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初期,那时他的一幅代表着他前期风格的“和平鸽”,贴满了我国的街头巷尾。
从那时起,“毕加索”对中国人民来说就成了一个很亲切的名字。
小时候的毕加索就同鸽子有缘。
他家住在梅儿赛地广场附近。
广场上总是有许多或安静地栖息着,或摇摆地行走着的鸽子,一只只都温文尔雅。
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从小就培养他观察动物。
他父亲常让他趴在窗台上,仔细地观察看广场上鸽子走动和在梧桐树枝上停落的样子,聆听它们咕咕的低吟声。
鸽子的形态、动作和鸣叫声衬托着这个都市的幽雅和安详。
后来,他干脆把爸爸养的鸽子带进教室,在上课的时候捧着鸽子画画,惹得老师大为光火。
西班牙是一个以斗牛闻名世界的国家。
毕加索也爱画斗牛。
不过他画的斗牛很特别,除了斗牛的场面,还有鸽子在斗牛图的上空旋飞着。
后来在巴黎,毕加索主要靠在街头卖自己的画谋生,收入不算多。
几个年轻画家挤在一幢屋子里,即使这样他也还养了一些动物,当中当然有鸽子。
傍晚,他出门散步的时候总要从垃圾箱里给动物捡些食物回来。
毕加索渐渐出名了,在巴黎、在法国都江堰市有了相当的声誉,这时他有条件养动物了,首先是给鸽子多一些的空间了。
也许正是因为毕加索不长于口头表达,他更多的是用他的画笔向人们传递他的思想和感情。
他是一位心地善良的画家,他笔下的动物总是呈现祥和与美好。
一九四○年,德国法西斯攻占了法国首都巴黎。
毕加索的生活被隆隆地炮声打破了。
他坐在画桌前,心情非常沉重。
人类为什么不能彼此相安、和平共处啊?!这时,一个住在隔壁的老人来找他,将手里提着的死鸽子放在他的画桌上,抽泣着诉说发生的不幸。
毕加索的艺术与艺术的毕加索——由毕加索在美术史中的地位谈起

就毕加 索而言 ,一方面几乎所 有人都知道 他是现代派美 术 的 代 表 ,他 的 作 品风 格 是 抽 象 的形 式 , 而 另 一 方 面 ,百 分 之 八 十 的人 又 会 说 看 不 懂 毕 加 索 的 画 作 , 这 其 实 是 一 种 很 矛 盾 的 现 象 。 那 么 多 人 看 不懂 他 的作 品 或 者 说 对 他 的 画 作 说 不 出 所 以然 来 , 但 就 是 这 样 一 位 艺 术 家 ,他 的名 字 与 作 品 的名 气 盖过 了几乎其他所有 艺术家 的名气 。这不得 不从他在美术
史 的地 位 谈 起 。
毕 加 索 ,是 巴勃 罗 ・ 毕加索 ( P a b l o Ru i z Pi c a s s o , 1 8 8 1 ~1 9 7 3 ) 的简 称 。 1 8 8 1 年1 0 月2 5 日 出生 在 西 班 牙 马 拉 加 ( Ma l a g a )的一个普通 工艺美术 教师家庭 ,他 的父亲是 当地 有 名 的美术 教师 ,毕加 索从小随父亲 学画 ,已经耳濡 目染 了 些 绘 画 的 技 巧 。他 在 八 岁 时 的 画作 就 受 到 了 成 人 的 注 意 , 到十四 岁时所作 《 赤脚 的女孩》 已经 表现 出成 熟的古典油 画 绘 画 技巧 。而 就 是这 样一 个看 起 来对 古 典写 实 “ 天才 ”般 的孩子 ,在 以后的艺术 创作 中,却被 定位为现代 艺术 的创始 人 ,西方现 代派绘画 的主要代表 ,是当代西方 最有创造性和 影响最深远 的艺术家之 一 ,是立体 画派创始人 。他和他 的画 在 世 界 艺 术 史 上 占据 了不 朽 的地 位 。
视 觉 艺 术
王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_
…
论毕加索绘画艺术的探索与创造

论毕加索绘画艺术的探索与创造徐伟帕布洛·路易兹·毕加索(PABLO P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出生在西班牙南方海滨马拉加。
他是20世纪最富有、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他惊人的才智和永不衰竭的艺术生命力,使他成为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毕加索以现代人的精神需要为尺度,立足于立体主义创造的价值,成为塞尚的继承者和超越者。
他的艺术风格多变,在他的艺术里我们几乎可以看到20世纪绘画的诸多风格的演变过程。
他不仅涉及西方的古典艺术的全部成果,而且深刻的研究了非洲艺术、埃及艺术和东方艺术中所包括的空间观念和结构观念。
他的一生创作经历了蓝色时期、玫瑰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和超现实主义时期,他成为现代派美术的代表。
一、绘画语言的伟大探索与创造1904年4月,毕加索第四次到巴黎,住在蒙马特尔区小山上拉雅南街30号的一间破旧的画室中。
这样,毕加索在巴黎第一次有了自己单独的画室。
诗人雅各不起了绰号———“洗衣舫”,在“洗衣舫”时毕加索仍未摆脱贫困,但生活上却起了变化,生活上的改变,引起了风格上的改变。
1905年下半年,毕加索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古典主义阶段。
1906年下半年,毕加索的画风再次改变,经黑人时期而向立体主义过渡。
在玫瑰色时期结束之前,毕加索结识了美国人利奥·斯坦因和格特鲁德·斯坦因兄妹及俄国实业家塞基·舒金等,他们纷纷向他购画,这样毕加索终于摆脱了贫困,开始富裕起来,画风也随之改变。
前两个时期中哀愁的人物形象从画面上消失了,在新时期他竭尽全力研究的是绘画形式方面的问题。
他不像马蒂斯那样醉心于色彩,而是更加迷恋于各种物体及周围空间的形态,为了表达形态甚至一度减弱对色彩的追求。
这样导致了“立体主义”绘画的诞生。
1906年,《格特鲁德·斯坦因像》使这种形态探索的第一步。
1907年初,毕加索开始绘制大幅油画《亚威农少女》。
这是诗人沙尔蒙起的,原来叫做《亚威农妓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加索 -- 我最欣赏的画家
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问起他创作的秘诀时,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
多数画家在创造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后,就不再改变了,特别是当他们的作品受到人们的欣赏时更是这样。
随着艺术家的年岁增长,他们的绘画虽然也在变,可是变化不会很大了。
而毕加索却像一位终生没有找到他的特殊艺术风格的画家,千方百计寻找完美的手法来表达他那不平静的心灵。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
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
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
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
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
“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个时期的作品背景蓝,人物蓝,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的作品。
背景简化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和成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
1904年的春天,毕加索迁居巴黎,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
他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时期”的典型画法。
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
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
青春和爱情活生生的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
《拿着烟斗的男孩》是毕加索走过蓝色忧郁时期走进粉红时期的代表作。
这幅
画被评论为“具有达芬奇《蒙娜丽莎》似的神秘,梵高《伽榭医生》似的忧郁的唯
美之作。
”
这个时期的观点是不要去描绘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
而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
《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既受到原
始艺术的影响,也注意了几何学的基本形,画中的手是写实,而脸却似土著面具式
的形象。
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
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
第二
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
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
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
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
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
晚期制作了大
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
毕加索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
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
家。
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
他在这个多变的世
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
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
毕加索的盛
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
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
毕加索完成的作
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
服装等造型表现。
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
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
还活在人间。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
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
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
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
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一一自由。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
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
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
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
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1973年,他静静地离去了,走完了九十二岁的漫长生涯,如愿以偿地度过
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