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计算题
土力学地基基础章节计算题及答案

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1有一块体积为60 err?的原状土样,重N,烘干后N 。
已只土粒比重(相对 密度)G,二。
求土的天然重度、天然含水量⑷、干重度°、饱和重度腆、浮 重度'、孔隙比e 及饱和度S标,故题目可解。
人(1 + w) 126.7(1 + 0.235)------------------ —1 = --------------------------------------/17.5w ・G 0.235x 2.6 _ S r = ------ = --------------- = 71% ' e 0.884注意:1・使用国际单位制;2.w 为已知条件,w =10kN/m 3;3. 注意求解顺序,条件具备这先做;4. 注意各的取值范围。
2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为5%,为便于夯实需在土料中加水,解:分析:由〃和可算得,由必和A 可算得加上G,共已知3个指VV _ 1.05x10」一厂 60x10"= 17.5kN/m 3叱 _ 0.85x10"T 60x10"= 14.2kN/m 3:.y s = G 仏=2.67x10 = 26.7kN/m 3W s1.05-0.850^85= 23.5%= 0.884(1-12)(1-14)使其含水量增至15%,试问每1000 kg质量的土料应加多少水解:分析:加水前后必不变。
于是:加水前:(1)加水后:M s +15%xA/s =1000 +AM、v (2)由(1)得:= 952kg,代入(2)得:AM W =95.2kg注意:土料中包含了水和土颗粒,共为1000kg,另外,“=厶。
Ms3用某种土筑堤,土的含水量w=15%, 土粒比重Gs=。
分层夯实,每层先填0.5m ,其重度等=16kN/m‘,夯实达到饱和度S『=85%后再填下一层,如夯实时水没有流失,求每层夯实后的厚度。
土力学计算题

③ cz 1h1 2h2 + 3h3 61.56 (19.8 9.8) 1.80
61.56 18.0 79.56(kN / m2 )
至基岩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及其沿深度的分布图如图所示。
自重应力及其沿深度的分布图
91.5%
⑦ sat
Gs e 1 e
w
2.67 0.782 1 1 0.782
1.94( g / cm3 )
练习2 某教学大楼工程地质勘察结果:地表为素填
土,1 18.0kN / m3 ,厚度h1 1.50m ;第二层 为粉土, 2 19.4kN / m3 ,厚度h2 3.6m ;第
1. 三相草图
ma=0
m
mw
ms
Air Water
Solid
Va void
Vv
Vw
V
Vs
质量(mass)
体积(Volume)
m ms mw V Vs Vw Va
γ=mg/V=ρg
Gs
s 4wC
w(%) mw m ms
ms
ms
e Vv Vs
Sr
Vw Vv
孔隙度以及饱和度。
【解】 已知:V 50cm3 , m 95.15g, ms 75.05g,Gs 2.67
① m 95.15 1.90( g / cm3 )
V 50
②d
ms V
75.05 1.50( g / cm3 ) 50
③w mw 95.15 75.05 26.8%
79.56 132.48 whw 52.92
土力学计算题

第一部分 土的物理性质1、一粘土试样,体积为29cm 3,湿土重力为0.5N ,ω=40%,γs =27×10-3N/ cm 3。
求土样饱和度S r ,孔隙比e ,孔隙率n 。
2、某饱和土样,其含水量ω=40%,液限ωL =42%,塑限ωp =20%,土体容重γ=18.2kN/m 3,求I L 、I p 、e 与土粒比重G s 各为多少?3、试证明以下关系式:1sd eγγ=+ 。
4、试证明以下关系式:(1)s r w n S nωγγ-=。
5、某饱和土体积为97cm 3,土的重力为1.98N ,土烘干后重力为1.64N ,求ω、γs 、e 及γd 。
6、一击实试验土样为1000cm 3,测得其密度ρ=1.95g/cm 3,含水量ω=18%,如拌制ω=20%的土样,需加多少水?7、有一块体积为60 cm 3的原状土样,重1.05 N, 烘干后0.85 N 。
已知土粒比重(相对密度)s G =2.67。
求土的天然重度γ、天然含水量ω、孔隙比e 及饱和度S r 。
8、已知某粘性土的液限为42%,塑限为22%,土粒密度γs 为27.5,饱和度为0.9,孔隙比为1.6,试计算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并确定粘性土的状态。
9、一体积为50cm 3的土样,湿土质量为90g ,烘干后质量为68g ,土粒比重(相对密度)s G =2.69,求其孔隙比?若将土样压密,使其干密度达到1.61g/cm 3,土样孔隙比将减少多少?10、 用土粒比重s G =2.7,天然孔隙比为0.9的某原状土开挖后运到另处作路基填料,填筑干密度要求达到1.65 g/cm 3,试求填筑1m 3的土需要挖方多少体积?11、 已知某地基土试样有关数据如下:①天然重度γ=18.4kN/m 3,干重度γd =13.2kN/m 3;②液限试验,取湿土14.5g ,烘干后重10.3g ;③搓条试验:取湿土条5.2g ,烘干后重4.1g ,试确定土的天然含水量,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12、某一取自地下的试样,用环刀法测定其密度。
土力学计算题

②
61.56
γ 3 = 19.8kN / m3
③ ③’
h3 = 1.80m
79.56
132.48
z ( m)
γ w hw = 52.92
自重应力及其沿深度的分布图
0
σ cz (kPa)
γ 1 = 18.0kN / m3
①
h1 = 1.50m
27.0
γ 2 = 19.4kN / m3
练习2 练习 某住宅工程地质勘察中取原状土做试验。用 某住宅工程地质勘察中取原状土做试验。 湿土质量为95.15g,烘干后质量为 天平称50cm3湿土质量为 , 天平称 75.05g,土粒比重为 ,土粒比重为2.67。计算此土样的天然密 。 干密度、饱和密度、天然含水率、孔隙比、 度、干密度、饱和密度、天然含水率、孔隙比、 孔隙度以及饱和度。 孔隙度以及饱和度。
1. 三相草图
ma=0 m mw
Air Water
Va Vw Vs
void
Vv V
ms
Solid
质量(mass)
体积(Volume)
ρ=
ms + mw m = V V +V +V s w a
γ=mg/V=ρg
Gs =
ρ4°C w
ρs
w(% = )
mw m− ms = ms ms
ma=0
Air Water Solid
或地下水位下使用饱和容重:
③′σ cz = γ 1h1 +γ 2 h2 +γ 3 h3 = 18.0 ×1.50 + 19.4 × 3.60 + 19.8 ×1.80 = 132.48(kN / m 2 )
土力学计算题

第一部分 土的物理性质1、一粘土试样,体积为29cm 3,湿土重力为0.5N ,ω=40%,γs =27×10-3N/ cm 3。
求土样饱和度S r ,孔隙比e ,孔隙率n 。
2、某饱和土样,其含水量ω=40%,液限ωL =42%,塑限ωp =20%,土体容重γ=18.2kN/m 3,求I L 、I p 、e 与土粒比重G s 各为多少?3、试证明以下关系式:1sd eγγ=+ 。
4、试证明以下关系式:(1)s r w n S nωγγ-=。
5、某饱和土体积为97cm 3,土的重力为1.98N ,土烘干后重力为1.64N ,求ω、γs 、e 及γd 。
6、一击实试验土样为1000cm 3,测得其密度ρ=1.95g/cm 3,含水量ω=18%,如拌制ω=20%的土样,需加多少水?7、有一块体积为60 cm 3的原状土样,重1.05 N, 烘干后0.85 N 。
已知土粒比重(相对密度)s G =2.67。
求土的天然重度γ、天然含水量ω、孔隙比e 及饱和度S r 。
8、已知某粘性土的液限为42%,塑限为22%,土粒密度γs 为27.5,饱和度为0.9,孔隙比为1.6,试计算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并确定粘性土的状态。
9、一体积为50cm 3的土样,湿土质量为90g ,烘干后质量为68g ,土粒比重(相对密度)s G =2.69,求其孔隙比?若将土样压密,使其干密度达到1.61g/cm 3,土样孔隙比将减少多少?10、 用土粒比重s G =2.7,天然孔隙比为0.9的某原状土开挖后运到另处作路基填料,填筑干密度要求达到1.65 g/cm 3,试求填筑1m 3的土需要挖方多少体积?11、 已知某地基土试样有关数据如下:①天然重度γ=18.4kN/m 3,干重度γd =13.2kN/m 3;②液限试验,取湿土14.5g ,烘干后重10.3g ;③搓条试验:取湿土条5.2g ,烘干后重4.1g ,试确定土的天然含水量,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12、某一取自地下的试样,用环刀法测定其密度。
土力学考试计算题必考点

1. 有一完全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 21.7cm^3 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 72.49g , 经 105℃烘干至恒重为 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 32.54g ,土粒相对密度(比重) 为 2.74, 试求该 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按三项比例指标定义求解) 。
解: m=72.49-32.54=39.95g ;ms=61.28-32.54=28.74g ;mw=m-ms=39.95-28.74=1 1.21g ;v=21.7cm^3;Vv=Vw=mw/pw=11.2/1=11.2cm^3 ;Vs=V-Vv=21.7-11.21=10.49 cm^3;p=m/v=39.95/21.7=1.841g/cm^3 ;w=Mw/Ms=11.21/28.74=39.0% ;pd=Ms/v= 28.74/21.7=1.324g/cm^3 ;e=Vv/Vs=11.21/10.49=1.0691.某基础工程地质勘察中,用大环刀 (体积 100cm 2 ,质量 55g ) 取原状土做试验,用天平测得环刀加湿土的质量为 240g ,烘干后环刀加干土质量为 160g ,土粒比重 Gs=2.7。
计算该土解:土粒质量m s = 160 一 55=105g土中水的质量m w = 240 一 160=80g 湿土重m=240-55=185gp = m = 185 = 1.85g/cm 3V 100样的 ρ,ω, e ,ρ d ,ρ sat 。
w = m w m s =80105100% = 76.2%e = v vv s=一 1 == 1.57p d =v m s = 105100= 1.05g /cm 3 p sat =p w =1 = 1.661.某侧限压缩试验土样,试验测得:土样原始高度为 20mm ,面积为 5000mm 2 ,试验前土 样质量为 190 克,烘干后土样质量为 150 克;土样在 100kPa 压力作用下, 土样压缩稳定后高度 为 18mm ,土样重 180 克。
土力学计算题

五、 计算题1. 甲乙两土样的颗粒分析结果列于下表,试绘制级配曲线,并确定不均匀系数以及评价级配均匀情况。
粒径/mm2~0.5 0.5~ 0.25 0.25~ 0.1 0.1~ 0.05 0.05~ 0.02 0.02~ 0.01 0.01~0.005 0.005~0.002 ﹤0.002相 对 含量(%)甲土 24.314.2 20.2 14.8 10.5 6.0 4.1 2.9 3.0 乙土5.05.017.132.918.612.49.0五、 计算题,,,因为>10 粒度分布范围较大,土粒越不均匀,级配良好。
孔径(mm) 留筛土质量(g ) 小于该孔径的土质量(g) 小于该孔径的土的百分数% 2 0 100 100 0.5100100孔径(mm) 留筛土质量(g ) 小于该孔径的土质量(g) 小于该孔径的土的百分数% 2 0 100 100 0.5 24.3 75.7 75.7 0.25 14.2 61.5 61.5 0.1 20.2 41.3 41.3 0.05 14.8 26.5 26.5 0.02 10.5 16 16 0.01 6.0 10 10 0.005 4.1 5.9 5.9 0.002 2.9 3 3 <0.002 3.00.25 05 100 1000.1 5 95 950.05 5 90 900.02 17.1 72.9 72.90.01 32.9 40 400.005 18.6 21.4 21.40.002 12.4 9 9<0.002 9,因为大于5,在1-3之间所以为良好级配砂五、计算题1. 有一完全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3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经1 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土粒相对密度(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按三项比例指标定义求解)。
2. 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 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导得公式然后求解)。
同济土力学计算习题

1.某地基为粉土,层厚4.80m。
地下水位埋深1.10m,地下水位以上粉土呈毛细管饱和状态。
粉土的饱和重度γsat=20.1kN/m3。
计算粉土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
59. 48kPa2.已知矩形基础底面尺寸b=4m,l=10m,作用在基础底面中心的荷载N=400kN,M=240kN·m (偏心方向在短边上),求基底压力最大值与最小值。
19.00kPa、1.00kPa3.有一矩形均布荷载p0=250kPa,受荷面积为2.0m×6.0m的矩形面积,分别求角点下深度为0m、2m处的附加应力值以及中心点下深度为0m、2m处的附加应力值。
125kPa、8.4kPa、250kPa、131.4kPa1. 已知矩形基础底面尺寸b=4m,l=10m,作用在基础底面中心的荷载N=400kN,M=320kN·m (偏心方向在短边上),求基底压力分布。
22.22kPa,02.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00m×6.00m。
在基底均布荷载作用下,基础角点下10.00m深度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为4.30kPa,求该基础中心点下5.00m深度处的附加应力值。
17.20kPa3. 有一个环形烟囱基础,外径 R=8m,内径 r= 4m。
在环基上作用着均布荷载100kPa,计算环基中心点O下16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值。
19.8kPa1.某地基的地表为素填土,γ1=18.0kN/m3,厚度h1=1.50m;第二层为粉土,γ2=19.4kN/m3,厚度h2= 3.60m;第三层为中砂,γ3=19.8kN/m3。
厚度h3= 1.80m;第四层为坚硬整体岩石。
地下水位埋深1. 50m。
计算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分布。
若第四层为强风化岩石,基岩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有无变化?基岩顶面132.5kPa,有变化,78.5 kPa2.已知某工程为条形基础,长度为l,宽度为b。
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边缘处附加应力p max=150kPa,p min=50k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土的基本物理指标指土的密度、土粒比重和土的含水量,需通过实验来测定。
密度p=m/v 一般粘性和粉土p=1.8--2.0g/cm3;砂土p=1.6—2.0;腐殖土1.5—1.73
密度可采用环刀法、蜡封法、灌砂法等测定。
1.土的重度y=G/V=mg/V=pg y单位kg/m3 G单位
2.g=10m/s2
2.土的相对密度:土的密度与4°C时纯水密度之比,用ds或者Gs表示
ds=ms/Vs/pw1=ps/pw1 ds--土的重度pwl—4°c纯水的密度ps--土的密度ps=1g/cm3
3.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用w表示(干湿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w越小,土越干,;反正越湿一般来说,同一类土。
w增大,其强度就降低
w=mw/msx100%=m-ms/msx100% 土的含水量一般用烘干法测定
二、自重应力计算
1.均质土0cz=yz 0cz与z成正比,随着深度呈线性增大,呈三角形分布
2.成层土0cz=y1H1+ry2H2+…+ynHn=*yiHi 0cz—竖向自重应力,kPa n--深度z范围内的土层总数Hi—第i土层的厚度,m yi—第i土层的天然重度(地下水一般用y’),kN/m3
3.有地下水时的自重应力
(1)细砂层地下水位有效重度y1’=(ys1-rw)y1/ys1(1+w1)(2)IL=w-wp/wL-wp大于1 黏土层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地下水位以下用有效重度计算。
y2’=(ys2-yw)y2/ys2(1+w2)(3)自重应力计算a点:z=0m,0cz=y1z=0kPa b点z=2m,0cz=y1z=19x2=38kPa c点z=5m,0cz=yiHi=19x2+9.9x3=67.7kPa d点z=9m,0cz=*yiHi=19x2+9.9x3+7.02x4=95.8kPa (4)绘图。
y1=19 y1’=9.9 y2’=7.02
三、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例题:01=300kPa 03=110kPa c=20Kpa *=26°,试判断该土体处于什么状态
解:03f=01tan2(45°-*/2)-2ctan(45°-*/2)=92kPa 由于03f<03=110kPa,所以处于稳定状态01f>01或03f<03稳定状态01f=01或03f=03平衡状态01f<01或03f>03失稳状态
01f=03tan2(45°+*/2)+2ctan(45°+*/2)
四、挡土墙压力计算土压力种类:静止土压力(E0)、主动土压力(Ea)、被动土压力(Ep)Ea<E0<Ep 1.静止土压力产生条件:挡土墙静止不动,位移为0,转角为0 2.计算公式
e0—静止土压力,kPa K0,静止土压力系数y,重度,KN/m3 z,深度,m
(1)K0= 03/ 01=u/1-u (2)无黏性土及正常固结黏土K0=1-sin*’(3)砂土K0=0.34—0.45黏性土K0=0.5—0.7 3.总静止土压力(作用点墙底面以上H/3处)E0=1/2YH2K0。